外耳湿疹是耳廓、外耳道及其周围皮肤的变应性炎症。药物或其它过敏物质刺激以及湿热、毛织品、化妆品、喷发剂、鱼、虾、牛奶等均可成为致敏因素,外耳道长期脓液刺激也可以诱发。
患处奇痒,多伴烧灼感、红肿,有散在红斑、粟粒状丘疹、小水疱,挖耳后流出黄色水样分泌物,凝固后形成黄痂。
多由急性湿疹未经治疗、治疗不当或久治不愈迁延所致。局部仍瘙痒,渗液比急性外耳湿疹少,但有结痂和脱屑。
急性和亚急性外耳湿疹反复发作或久治不愈,变为慢性,外耳道内剧痒,皮肤增厚,有脱屑。
外耳湿疹是耳廓、外耳道及其周围皮肤受药物、脓液刺激及过敏因素等因素致病。可能与变态反应、精神因素、内分泌失调、代谢障碍等有关,先天性过敏体质是发病的主要原因。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流出的脓液、汗液或耳局部应用药物等刺激耳部皮肤,可引起外耳湿疹。
富含蛋白质的食物、花粉、尘螨、动物羽毛和皮屑、化学纤维、丝毛织物等因素。
长期的精神紧张有可能会导致出现内分泌紊乱的情况,从而使人体出现免疫力下降,最终导致出现外耳湿疹。
由于长期的不良挖耳的习惯,可能或导致耳部出现炎症现象,可能会导致出现外耳湿疹的情况。
潮湿和高温是诱发因素。
体质易过敏者接触毛织品、化妆品、喷发剂等致敏物质,也会诱发外耳湿疹。
外耳湿疹是一种常见的过敏性炎症性皮肤疾病,好发于婴幼儿,一般2~3岁婴幼儿外耳湿疹多见,可以逐渐减轻或自愈,可反复发作。
好发于婴幼儿:一般2~3岁有先天性过敏体质者易患。
近年来由于环境问题和生活压力增大,青壮年的发病率在逐年上升。
长期居住在潮湿地方的人:由于潮湿的环境,可能会使人出现外耳湿疹,严重者可能会出现全身湿疹的情况。
外耳湿疹可以引起瘙痒,导致皮肤病变,湿疹外形可以为斑点状的红斑,也可以是丘疹、水泡、糜烂、浆液性渗出、黄色结痂等,慢性湿疹经久不愈还会引起外耳道狭窄,甚至耳廓畸形。
极痒,伴有烧灼感,多见于婴幼儿。皮肤呈红斑或粟粒状小丘疹,进一步进展可有小水疱,溃破后可流出黄水样分泌物,表面糜烂,有时为黄色痂皮覆盖。若因搔抓而继发感染,则病损扩大,渗液增多,还可出现小浅溃疡。
常因急性湿疹久治未愈迁延所致,仍觉瘙痒,但症状比急性湿疹轻,红肿和渗液不剧,可出现鳞屑、结痂。
除瘙痒外,外耳皮肤增厚,表皮脱屑、皲裂、结痂,局部颜色加深,表面粗糙不平,可致外耳狭窄。鼓膜表面受累者,可有轻度传导性聋及耳鸣。
慢性外耳湿疹致外耳皮肤增厚,表皮脱屑、皲裂、结痂,局部颜色加深,表面粗糙不平,可致外耳狭窄。
慢性外耳湿疹如因搔抓导致感染,会引起表面破溃引发溃疡,可出现轻度传导性聋及耳鸣
外耳湿疹症状典型,早期易发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对于控制进展、改善症状、预防并发症,防止转变为慢性湿疹及其重要。
耳廓、耳道等处出现多形性,且伴有瘙痒和渗出液的皮疹,要及时就医。
如果出现耳周围淋巴结肿大,要引起重视,及时就医。
如果出现听力障碍,且外耳因搔抓导致破溃,应立即就医。
大多数患者首选耳鼻喉科就诊。
也可以选择皮肤科就诊。
最近有无不良的掏耳朵的习惯?
目前都有什么症状?(如外耳瘙痒、破溃等)
是否有以下症状?(如丘疹或脱屑等症状)
是否长期处于高温、潮湿的环境中?
是否易过敏体质?对什么过敏?
体格检查可见外耳道散在红斑、粟粒状丘疹、小水疱,或表皮脱屑、结痂等,可以初步判断病情。
通过血常规检测可判断是否存在细菌感染及过敏反应。
收集耳部皮疹渗出液体进行涂片和培养,可判断有无细菌、真菌感染,并明确是什么类型的微生物感染。
对表现出听力下降的患者,或者由于化脓性中耳炎导致外耳湿疹的患者进行听力检查,可以明确听力下降的程度,并为疾病的鉴别提供依据。
典型外耳湿疹症状,即外耳瘙痒。
体格检查可见外耳道散在红斑、粟粒状丘疹、小水疱,或表皮脱屑、结痂等。
伴有听力下降,且耳部因搔抓导致溃破感染者,可以综合上述症状进行诊断。
神经性皮炎先有瘙痒后发皮疹;苔藓样变明显,皮损干燥,一般无渗出、色素沉着。好发于颈项、骶部及四肢伸侧。可耐受多种产品及理化等刺激,二者通过体表特征即可鉴别。
长期流脓是慢性中耳炎的主要表现,严重者可有听力下降。慢性中耳炎不易治愈,遇感冒、中耳进水、过度疲劳等因素可反复急性发作,时间长了还可引起耳周或颅内合并症,重者可危及生命。外耳湿疹时耳部流黄水,耳道入口及耳外结痂,其渗液也可流人外耳道,但鼓膜没有穿孔。
外耳湿疹的治疗尽快找出病因,去除可能致病的过敏源,口服抗过敏药物,进行局部治疗。此病可能反复发作,治疗周期一般比较长。
尽可能找出病因,去除或避免接触过敏源。
病因不明者,停止进食辛辣、刺激性或有较强变应原性食物。
口服抗过敏药物,如苯海拉明、氯雷他定。
若继发感染,也可用抗生素。
洗剂与湿敷:渗液多时,可用3%硼酸溶液或15%氧化锌溶液湿敷。干痂较多或有脓性分泌物者,先用3%过氧化氢清洗,再用后述药物。
涂药与敷药:渗液较少或已干水时,可涂用氧化锌糊剂,或各种类固醇软膏。如继发感染,出现脓性分泌物,则应配合应用抗生索软膏。
可以通过红外线直接照射湿疹部位,可以有限缓解症状。
用苍术、白鲜皮、黄柏、苦参,或黄柏、马齿苋、败酱草等分,煎水外洗或湿敷患处。
局部清洗之后,视渗液多少,可分别选用青黛散、黄连粉撒于创面,或麻油加上述药粉调敷。
烟熏疗法:以苍术、黄柏、苦参、防风、白鲜皮、五倍子适量研末,放在较厚草纸内制成纸卷,或将药末置于特制熏炉内点燃,烟熏患处,每日一次,每次15~30分钟。
久治不愈或反复发作者, 若能查出致敏原,可试用脱敏治疗。
外耳湿疹治疗后的效果与病因、治疗是否得当等因素有关。一般2~3岁外耳湿疹可以逐渐减轻或自愈,但可反复发作,时轻时重。
经过正规治疗,一般外耳湿疹可以逐渐减轻或自愈,但可反复发作,病情时轻时重。
外耳湿疹患者如果治疗及时,通常不会影响患者自然寿命。如果病情延误,可继发感染,甚至出现癌变,影响患者寿命。
一般情况较重的外耳湿疹,需患者用药后一周需要来院复诊。
外耳湿疹患者的护理应该避免食用易致敏的食物,改变不良的饮食习惯,建立平衡、健康的饮食习惯。
饮食应清淡,避免食用变应原物质。
少吃辛辣、油煎的食品及白酒、咖啡等刺激性饮料,多吃蔬菜、水果等丰富纤维素的食物,多喝水。辛辣、刺激等食物食用后会导致瘙痒加重,难以痊愈。牛肉、葱、生姜少吃为好。
少吃盐制蔬菜:高盐饮食会导致体内的积液太多,容易发生变态反应,宜低盐饮食。
少吃甜食:血糖高容易导致皮肤感染、溃烂,并且很难治愈,少吃糖为好。
外耳湿疹患者的护理,应促进患者身体放松、心情舒畅,还需避免发生感染,戒除不良的生活习惯,远离变应原。
首先要做到情绪稳定,情绪不要波动太大。
避免食用或接触变应原物质,及时治疗中耳炎及头部的湿疹,改掉挖耳等不良习惯。
避免受热出汗,保持皮肤清洁、干爽。
小儿衣服要宽松、柔软,面料最好是棉织品。
患者要观察自身症状,要经常观察局部湿疹复发的征状等,如有外耳是真的症状出现,及时就医。
患者要放松心情,学会转移注意力来缓解瘙痒,不要过分紧张,对于疾病的治疗一定要有信心。
外耳湿疹病因复杂,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对预防疾病发生,或避免疾病反复发作有一定的益处。
避免食用或接触变应原物质,及时治疗中耳炎及头部的湿疹,改掉挖耳等不良习惯。
避免受热出汗,保持皮肤清洁、干爽。
小儿衣服要宽松、柔软,面料最好是棉织品。
5449点赞
[1] 孙虹,张罗.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M]第9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
[2] 张学军,郑捷.皮肤性病学[M]第9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
[3]汤福广等主编,大外科临床诊断治疗学[M],中医古籍出版社,2004.06,283.
[4]崔天国,郭梦和主编,全科医师手册[M],人民军医出版社,1994.01,933.
[5]李娜,杜志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全国高等医学院校本科规划教材)[M].人民军医出版社,2013.04,190.
回复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