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知识
双鸭山市人民医院骨科
共收录14位医生,可服务医生数1位
坐骨神经痛有哪些症状
李宏
副主任医师
骨科
坐骨神经痛有多种症状表现,疼痛沿神经走行放射,还可能会出现麻木与感觉异常相伴、肌肉无力甚至萎缩等症状,这些症状的出现利于病情判断与诊疗。
1、疼痛
这是坐骨神经痛最为明显的症状,疼痛通常沿坐骨神经的走行路线分布,从腰部、臀部开始,向大腿后侧、小腿后外侧以及足部放射。其疼痛性质多为刺痛、灼痛或电击样痛,程度轻重不一,可在活动、咳嗽、打喷嚏等腹压增加时加剧,严重者疼痛呈持续性,甚至会影响睡眠及日常活动,导致患者行走困难、站立不稳。
2、麻木与感觉异常
坐骨神经受压或受损后,其所支配的区域会出现麻木感,常与疼痛相伴,患者可能感到大腿后侧、小腿及足部皮肤有麻木、蚁行感或感觉减退,对触摸、温度等刺激的感知变得迟钝。例如,用手轻触麻木区域时,患者可能感觉不明显,这种感觉异常会干扰患者对肢体位置和运动的判断,增加跌倒受伤的风险。
3、肌肉无力
长期的坐骨神经痛会导致神经所支配的肌肉功能受到影响,出现肌肉无力的症状,比如患者可能会发现抬腿、踮脚尖、足背屈等动作变得困难,上下楼梯时腿部力量不足,行走距离缩短。严重时,肌肉可能会出现萎缩,表现为腿部变细,尤其是小腿部位,这不仅影响肢体的外观,还会削弱肢体的运动功能,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
4、反射异常
坐骨神经病变还可能引起相应的反射异常,常见的如跟腱反射减弱或消失,当医生用叩诊锤轻叩跟腱时,正常情况下会引起足部的跖屈反射,但坐骨神经痛患者可能此反射不明显或完全没有,有助于医生判断坐骨神经受损的程度和部位,为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坐骨神经痛患者日常需注意保持良好体态,避免弯腰驼背、跷二郎腿等不良姿势加重神经压迫,注意腰部保暖,可佩戴护腰。选择软硬适中床垫与座椅,给予脊柱适宜支撑,适度控制体重,减少腰部负荷,降低坐骨神经受压风险。
坐骨神经痛的治疗
应注重休息,尽可能减少长时间的站立或久坐,避免腰部和臀部的过度劳累,为神经恢复创造有利条件。
药物治疗常是重要手段,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可有效减轻疼痛与炎症反应,若疼痛剧烈,在医生评估后可能会使用阿片类镇痛药。神经营养药物有助于受损神经的修复与再生,改善神经功能,药物的使用需谨遵医嘱。
物理治疗,如通过按摩放松紧张的腰部、臀部及腿部肌肉,缓解对坐骨神经的压迫。牵引疗法可拉开椎间隙,减轻椎间盘对神经的挤压。热敷、红外线照射等能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加速炎症消散与神经恢复。
在康复阶段,适当的康复锻炼不可少,如进行温和的腰部、臀部及腿部肌肉锻炼,增强肌肉力量与关节灵活性,但需在专业人员指导下进行,循序渐进,防止再次损伤。
1170
落枕了
李宏
副主任医师
骨科
落枕常因多种因素所致且有相应缓解措施,睡眠姿势不当,如枕头不适致颈部肌肉异常受力,以及颈部受寒、颈部劳损均可引发,而调整枕头、热敷按摩、适度活动等措施则有助于减轻落枕不适。
1、原因
睡眠姿势不当:睡觉时枕头过高、过低或过硬,使颈部处于过度伸展、弯曲或扭曲状态,长时间维持这样的姿势会导致颈部肌肉紧张、痉挛,引发落枕,比如习惯趴着睡或长时间侧卧且头部过度偏向一侧,都易造成颈部肌肉受力不均。
颈部受寒:睡眠时颈部暴露在外,受到寒冷空气侵袭,如空调冷风直吹或夜间气温骤降时未做好保暖,会使颈部肌肉收缩,血液循环不畅,引发落枕。
颈部劳损:白天长时间低头看手机、电脑,颈部肌肉长时间处于紧张状态,肌肉疲劳积累,在睡眠时若姿势稍有不适,就容易诱发落枕。
2、措施
调整枕头:选择高度适中、软硬合适的枕头,一般以自己的一拳头高为宜,且枕头应能贴合颈部生理曲线,使颈部在睡眠时得到良好的支撑,避免再次因睡眠姿势问题引发落枕。
热敷按摩:用热毛巾或热水袋敷在颈部疼痛处,每次15-20分钟,可促进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痉挛,之后可进行轻柔的按摩,从颈部上方到肩部,放松紧张的肌肉。
适度活动:缓慢进行颈部的前屈、后伸、左右侧屈及旋转动作,但要避免过度用力和剧烈活动,防止损伤加重,每个动作可重复数次,逐渐增加活动范围,帮助恢复颈部正常活动功能。
日常预防落枕需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睡眠让颈部肌肉充分放松,避免睡前剧烈运动致颈部疲劳,减少颈部负重,勿长时间提重物。常做颈部自我检查,察觉肌肉紧张及时舒缓,合理安排颈部活动与休息,维持其良好状态,预防落枕发生。
落枕患者的日常养护
日常工作学习中,应保持正确的坐姿,头部要端正,肩部自然放松,背部挺直,使颈部肌肉处于平衡的受力状态,减少因不良坐姿对颈部造成的慢性牵拉与压力累积。长时间保持同一坐姿时,需定时起身活动,伸展颈部与肩部肌肉,促进局部血液循环。
可进行简单的颈部拉伸运动,如轻轻将头部向一侧倾斜,感受颈部侧面肌肉的舒展,保持数秒后换另一侧;也可缓慢点头、仰头,活动颈部前侧与后侧肌肉,但要注意动作幅度不宜过大、用力不宜过猛,避免造成损伤。
注重颈部保暖防护,在寒冷天气外出时,可佩戴围巾,防止颈部受寒风侵袭。室内空调温度不宜设置过低,避免冷风直吹颈部。
712
睡醒手麻木是什么病的前兆
李宏
副主任医师
骨科
睡醒后手麻木可能是疾病前兆,涉及神经系统与血管系统疾病,例如腕管综合征、末梢神经炎都可能致手麻,需谨慎对待,观察自身是否出现其他异常症状。
1、颈椎病:
睡眠时如果姿势不当,颈椎可能压迫神经根,导致手部麻木,这是因为颈椎的退变、增生等改变使椎间孔变窄,当神经受压时,其支配的手部区域就会出现感觉异常。
2、腕管综合征:
夜间手腕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腕管内压力增加,正中神经受压,出现手部麻木,主要是拇指、食指、中指和无名指桡侧麻木。
3、末梢神经炎:
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等情况易引发,会使神经末梢出现炎症,睡眠中血液循环相对缓慢时,更易出现手麻的症状。
4、上肢动脉硬化:
血管硬化、狭窄会导致手部供血不足,睡眠时肢体活动减少,血流进一步减慢,手麻症状可能会显现。
5、血栓形成:
血管内如果有血栓形成,尤其是上肢血管,也会阻碍血液循环,造成手部麻木,此时还可能伴随其他异常症状,还应尽早进行处理,否则可能导致血栓脱落,影响生命安全。
在日常生活中,若常出现睡醒后手麻木,患者需注意避免长时间维持同一姿势,无论是久坐还是久卧,注意手部保暖,防止寒冷刺激血管与神经。工作间隙常活动手腕与手臂,促进血液循环,定期体检,监测血压、血糖、血脂等指标,以便早发现潜在健康隐患。
睡醒后手麻木的治疗
应明确病因以便采取针对性措施,若怀疑是颈椎病所致,需改善睡眠姿势,可选用合适的颈椎枕,保持颈椎生理曲度,并配合颈椎牵引、物理治疗如热敷、按摩等,以缓解颈椎对神经的压迫。
若是腕管综合征,要注意手腕休息,避免过度屈伸,可佩戴手腕支具,也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局部封闭治疗以减轻腕管内压力对神经的压迫。
末梢神经炎的治疗着重于对原发病的控制,如糖尿病患者需严格控制血糖水平,还可适当补充神经营养药物促进神经修复。
对于血管系统疾病,上肢动脉硬化患者要改善生活方式,低脂饮食、适当运动并服用他汀类等药物稳定斑块,若有血栓形成,需根据情况进行溶栓或抗凝治疗,以恢复手部正常血液循环,缓解麻木症状。
1206
骨质增生一般怎么治疗
李宏
副主任医师
骨科
骨质增生的治疗先是保守治疗,涵盖物理与药物治疗,如果没有好转也可能需要手术治疗,分微创与开放性手术,以及康复治疗,促进疾病恢复。
1、保守治疗
物理治疗:包括热敷、冷敷、按摩、牵引等。热敷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减轻疼痛和肌肉紧张;冷敷则适用于急性疼痛发作时,能起到消肿止痛的作用。按摩能够放松肌肉,缓解因肌肉紧张对增生部位的压力。牵引主要用于颈椎、腰椎等部位的骨质增生,可拉开椎间隙,减轻神经压迫。
药物治疗:使用非甾体抗炎药,这些药物能够有效减轻炎症反应,缓解疼痛与肿胀。还可以使用营养软骨的药物,对改善软骨状况有一定的帮助,但药物的使用需谨遵医嘱。
2、手术治疗
微创治疗:在关节镜下进行清理手术是常用的微创方法,通过小切口将关节内增生的骨质、退变的半月板等组织清除,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优点。
开放性手术:当骨质增生严重,压迫神经、血管或导致关节功能严重障碍时,可能需要进行开放性手术,如切除增生的骨质、进行关节置换等,以改善关节功能和减轻症状。
3、康复治疗
进行适度的运动锻炼,如游泳、散步等。游泳对关节的压力较小,能增强肌肉力量,帮助稳定关节;散步可以改善关节的活动度。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可在康复师的指导下进行针对性的康复训练,以增强肌肉力量,减轻关节负担。
日常预防骨质增生需保持居住环境干燥温暖,减少潮湿寒冷刺激,饮食上均衡营养,增加富含钙、维生素D食物摄入,如牛奶、豆制品等,促进骨骼健康。避免关节过度屈伸与扭转,上下楼梯时放慢速度,防止损伤关节,维护关节正常功能与活动度。
骨质增生患者的日常养护
要注重体重管理,过重会给关节增加额外负担,加速关节磨损,应通过合理饮食与适量运动维持健康体重。
合理安排活动与休息,避免长时间连续运动或高强度劳作,工作间隙适当休息放松关节与肌肉,防止过度劳累引发疼痛加剧。
要注意关节保暖,寒冷天气及时增添衣物,可佩戴护膝、护腰等防护用品,避免关节受寒冷刺激导致血液循环不畅而加重不适。
要保持良好的姿势习惯,无论是站立、行走还是坐着,都应挺直脊背,减少不良姿势对关节的不良影响,在日常生活中有效缓解骨质增生带来的困扰,促进关节健康。
696
闪腰了怎么恢复最快最有效
李宏
副主任医师
骨科
闪腰后可通过多种方式促进恢复,需马上停止活动找舒适姿势休息,依严重程度安排时长,24-48小时内冷敷,之后热敷,疼痛严重时,遵医嘱用止痛药物及外用膏药,助减轻疼痛与炎症。
1、休息:
闪腰后,应立即停止正在进行的活动,找一个舒适的姿势休息,最好是仰卧位,在腰部下方可以垫一个薄枕头,使腰部稍微抬起,这样有助于放松腰部肌肉,减轻肌肉的紧张和痉挛。休息时间根据闪腰的严重程度而定,一般建议至少休息1-2天,避免长时间站立或久坐,减少对腰部的压力。
2、物理治疗:
在闪腰后的24-48小时内,可以采用冷敷的方法,用冰袋或者冷毛巾敷在疼痛部位,能够收缩血管,减少局部出血和肿胀。48小时之后,可以换成热敷,比如用热水袋或者热毛巾敷在腰部,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疼痛。按摩也有一定帮助,可以请专业人士进行轻柔的腰部按摩,重点按摩疼痛点周围的肌肉,缓解肌肉紧张。
3、药物治疗:
如果闪腰后疼痛比较严重,可以适当服用一些止痛药物,非甾体类抗炎药是常用的选择,按照说明书或遵医嘱使用,可以有效减轻疼痛和炎症。还可以使用一些外用的止痛膏药,贴在疼痛部位,通过皮肤渗透来发挥药效,减轻疼痛,药物的使用需谨遵。
闪腰康复者日常需注意控制体重,减轻腰部负荷,睡眠选硬床,维持脊柱生理曲度。上下楼梯稳步慢行,减少腰部震动,打喷嚏、咳嗽时先挺直腰,常做腰部自我检查,察觉异常及时就医,全方位守护腰部健康。
闪腰恢复后的日常养护
站立时应挺直腰背,使双肩自然下垂,避免弯腰驼背增加腰部负担,行走时步伐平稳,步幅适中,减少腰部过度晃动。坐着时选择有良好腰部支撑的座椅,且椅背角度适宜,防止腰部悬空或过度前屈。
日常活动要注意劳逸结合,避免长时间从事重体力劳动或剧烈的腰部运动,如频繁弯腰搬重物或长时间弯腰劳作等,可适当进行一些温和的腰部锻炼,如太极拳、八段锦等,增强腰部肌肉力量和柔韧性,但锻炼时要循序渐进,不可急于求成。
要注意腰部保暖,根据天气变化及时增添衣物,尤其是在寒冷季节或空调环境下,避免腰部受寒导致肌肉紧张、血液循环不畅,降低闪腰复发的风险,维护腰部健康。
924
脊髓型颈椎病怎么治疗最好的方法
王晓宇
副主任医师
骨科
脊髓型颈椎病治疗有多种方式,药物治疗涵盖非甾体抗炎药、神经营养药与肌肉松弛剂的使用,物理治疗、手术治疗也各有其适应证与特点,还应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
1、药物治疗
非甾体抗炎药:可以减轻炎症和疼痛,这些药物能抑制炎症介质的产生,缓解因颈椎病变对周围组织刺激而产生的疼痛,药物的使用谨遵医嘱。
神经营养药物:药物能促进神经的修复和再生,对于脊髓型颈椎病中受压的脊髓神经恢复有一定帮助,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药物。
肌肉松弛剂:当颈椎周围肌肉紧张时,使用肌肉松弛剂可以放松肌肉,改善颈椎的生理曲度,减轻对脊髓的压迫,用药需谨遵医嘱。
2、物理治疗
颈椎牵引:适当的牵引可以拉开椎间隙,减轻椎间盘对脊髓的压迫,但牵引的力度和角度要由专业人员根据病情调整,防止牵引不当加重病情。
理疗:红外线照射、超声波治疗等可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痉挛,减轻脊髓的缺血状态。
3、手术治疗
前路手术:前路减压融合术是常用的方法,通过前方入路,直接去除压迫脊髓的椎间盘、骨赘等组织,然后进行椎体间融合,恢复颈椎的稳定性,有效解除脊髓压迫,改善神经功能。
后路手术:后路减压术适用于多节段颈椎病变导致脊髓受压的情况。通过扩大椎管容积来间接减压脊髓,如椎板成形术,能为脊髓创造更多的空间,缓解脊髓压迫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但手术存在一定风险,术后也需要进行康复训练来巩固治疗效果。
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日常需注意避免长时间伏案工作,定时起身活动颈部,乘坐交通工具时减少颈部震动,控制电子产品使用时间,避免颈部疲劳。保持健康体重,减轻颈椎压力,定期复查颈椎状况,依据病情调整养护策略,保障颈椎健康。
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的日常养护
要格外注重颈部姿势,无论是坐着办公还是站立交谈,都应尽量保持颈部正直,避免长时间低头或仰头,防止颈椎过度受力。
睡眠时,选择合适高度与软硬度的枕头非常重要,枕头应能支撑颈部自然曲线,使颈椎在睡眠中得到充分放松,维持正常生理曲度。
日常活动中,可适当进行颈部的缓慢转动与屈伸练习,动作要轻柔,以增强颈部肌肉力量与柔韧性,但要避免剧烈晃动或过度扭转颈部。
注意颈部保暖,寒冷天气可佩戴围巾,避免颈部受风寒刺激导致肌肉紧张,加重颈椎负担。减少颈部负重,避免搬运过重物品,防止颈椎损伤进一步加重,有利于控制病情发展,提高生活质量。
1113
左胳膊疼可能是1种重病
王晓宇
副主任医师
骨科
左胳膊疼可能是部分重病的信号,而不止1种重病,颈椎病与臂丛神经损伤可出现这种情况,前者因颈椎病变压迫神经根,后者因外力等致神经受损,其他原因也可能会出现这种情况,均伴有其它典型症状。
1、颈椎病:
颈椎发生病变,如颈椎间盘突出、颈椎骨质增生等,可能压迫神经根。当压迫左侧神经根时,会导致左胳膊出现放射性疼痛,还可能伴有麻木、无力等症状。这是因为神经受压后,其传导功能受阻,神经所支配的区域出现感觉和运动功能异常,疼痛可从颈部沿肩部放射至左胳膊。
2、臂丛神经损伤:
臂丛神经受到外力牵拉、压迫或炎症侵袭等损伤时,会引起左胳膊疼痛,还会出现左胳膊肌肉萎缩、活动受限等表现,因为臂丛神经负责左胳膊的运动和感觉支配,受损后会严重影响其功能。
3、冠心病:
当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硬化,血管狭窄或堵塞时,心脏供血不足,心肌缺血产生的疼痛可能放射至左胳膊,常伴有胸闷、胸痛、心悸等症状,一般在劳累、情绪激动等心肌耗氧量增加时出现或加重,休息或含服药物可能有所缓解。这是因为心脏的神经传入纤维与左上肢的神经传入纤维在脊髓有共同的神经元,心脏病变时的疼痛信号可通过神经传导至左胳膊。
4、心肌梗死:
是更为严重的心血管疾病,冠状动脉完全堵塞,导致心肌大面积坏死。左胳膊疼痛较为剧烈且持续时间长,伴有呼吸困难、大汗淋漓、濒死感等严重症状。心肌梗死引发的左胳膊疼是由于心肌严重缺血缺氧,大量代谢产物堆积刺激神经末梢,并通过神经反射通路传递到左胳膊。
左胳膊疼若疑重病患者日常需注意避免过度劳累左上肢,防止加重症状,保持规律作息,适度运动,如散步、太极拳等,增强体质。饮食上减少油腻、高盐食物摄入,多吃蔬果与粗粮,注意监测血压、血脂、血糖水平,控制心血管疾病风险因素。
左胳膊疼疑似重病时的治疗方法
需及时就医明确病因,若为颈椎病所致,可先采取保守治疗,如颈椎牵引,通过物理牵引拉开椎间隙,减轻对神经根的压迫,配合颈部按摩与物理治疗,改善颈部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紧张。
日常要注意保持正确的颈部姿势,避免长时间低头,对于臂丛神经损伤,若因压迫引起,需解除压迫因素,如切除肿瘤等,损伤后可使用神经营养药物促进神经修复,配合康复训练,如进行左胳膊的肌肉力量训练与关节活动度训练,防止肌肉萎缩与关节僵硬进一步加重。
若确诊为心血管疾病如冠心病或心肌梗死,应立即住院治疗,冠心病患者需长期服用药物改善心肌供血、抗血小板聚集等,心肌梗死患者可能需紧急介入治疗或溶栓治疗,开通堵塞的冠状动脉,后续还需严格遵循医嘱进行综合治疗与康复管理。
515
韧带损伤如何治疗
王晓宇
副主任医师
骨科
韧带损伤治疗方法多样,一般治疗涵盖休息、加压包扎与抬高患肢,以及药物治疗、物理治疗等,并且需要配合康复训练以助功能恢复,还应及时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
1、一般治疗
休息:立即停止活动,避免受伤韧带进一步受力,防止损伤加重,让受伤部位得到充分休息是缓解疼痛和促进恢复的基础。
加压包扎:用弹性绷带适度包扎受伤部位,可减少出血和组织液渗出,减轻肿胀,但包扎不宜过紧,以免影响血液循环。
抬高患肢:将受伤的肢体抬高,略高于心脏水平,促进血液回流,利于减轻肿胀。
2、药物治疗
非甾体抗炎药:可有效缓解疼痛和减轻炎症反应,但需注意胃肠道等不良反应,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避免自行用药。
活血化瘀药物:一些中药制剂有助于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加速淤血消散和组织修复,可内服或外用。
3、物理治疗
冷敷:在损伤后的48小时内,可使用冰袋或冷毛巾敷在受伤部位,每次15-20分钟,每天多次,冷敷能收缩血管,减少局部出血、肿胀和疼痛。
热敷:通常48小时后,可进行热敷,如用热毛巾、热水袋等,能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紧张,减轻疼痛。
按摩与推拿:专业人员进行适度的按摩与推拿,可放松周围肌肉,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帮助恢复关节活动度,但需掌握正确手法和力度,避免再次损伤。
4、手术治疗
对于严重的韧带断裂或保守治疗无效的情况,可能需要进行手术修复或重建韧带,术后还需配合康复训练以恢复关节功能。
韧带损伤后日常需注意保暖防寒,寒冷天气可佩戴护具保护受伤部位,避免因低温致使局部血液循环不畅而延缓恢复。保持良好的体态和姿势,无论是站立、行走还是坐卧,都应使身体各部位受力均匀,防止因不良姿势给韧带额外增加压力,影响其修复进程与效果。
韧带损伤的康复过程中的日常养护
饮食营养的补充非常重要,应保证摄入充足的蛋白质,如瘦肉、鱼类、豆类等,以助力受损组织的修复。增加富含维生素C和维生素D的食物摄取,如新鲜水果、蔬菜以及奶制品,可促进胶原蛋白合成与钙的吸收,增强韧带强度。
要注重关节的保护,避免过度扭转、拉伸受伤部位。上下楼梯时尽量缓慢、平稳,减少关节冲击,在进行日常活动或运动前,充分做好热身准备,活动关节、拉伸肌肉,使身体适应即将到来的运动强度,预防二次损伤。
随着恢复进程,可逐渐增加关节的活动范围和负荷,务必遵循循序渐进原则,不可操之过急,确保韧带能在安全稳定的环境中逐步恢复至最佳状态。
1260
什么叫做落枕
王晓宇
副主任医师
骨科
落枕是因睡眠姿势、枕头及颈部受寒等引发颈部肌肉异常,可能会导致颈部疼痛、活动受限,治疗有物理疗法如热敷、按摩、针灸等,用药需遵医嘱。
1、原因
睡眠姿势不当:如长时间侧卧且颈部过度扭曲,或俯卧时头部过度偏向一侧,使颈部肌肉长时间处于牵拉或受压状态,容易导致肌肉疲劳和损伤。
枕头不合适:枕头过高会使颈部过度前屈,过低则无法给予颈部足够支撑,导致颈部肌肉在睡眠中不能处于正常的生理位置,引发落枕。
颈部受寒:睡眠时颈部暴露在外,受到寒冷空气刺激,会引起颈部肌肉收缩,血液循环不畅,诱发落枕。
2、症状
颈部疼痛:通常为单侧颈部疼痛,疼痛程度不一,可为隐痛、胀痛或刺痛,活动颈部时疼痛加剧。
活动受限:患者难以自由地转动头部、低头或仰头,颈部活动范围明显减小,严重时甚至会牵连肩部和背部,引起相应部位的疼痛和活动不便。
肌肉僵硬:颈部肌肉紧张、发硬,可摸到条索状的肌肉硬结,按压时疼痛明显。
3、治疗
物理治疗:保证颈部充分休息,减少颈部活动,可采用热毛巾、热水袋或红外线照射等方式对颈部进行热敷,以促进颈部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痉挛。按摩与推拿由专业人员进行颈部按摩和推拿,可帮助放松紧张的肌肉,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减轻疼痛和活动受限症状。还可以针灸通过刺激颈部穴位,起到疏通经络、调和气血的作用;理疗则可利用电刺激、超声波等手段,促进颈部组织修复和功能恢复。
药物治疗:疼痛较严重时,可口服非甾体类抗炎药,以减轻疼痛和炎症反应,也可外用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的膏药,药物的使用需就遵医嘱,避免自行用药。
落枕患者日常需注意颈部保暖,尤其是在寒冷天气或空调房中,可佩戴薄围巾,避免突然剧烈扭转颈部,减少颈部意外伤害。定期进行颈部自我检查,若疼痛、活动受限等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加重,应及时就医诊断治疗。
落枕患者的日常养护
要注重颈部的正确姿势养成,无论是久坐办公还是长时间看手机、电视,都应尽量保持颈部正直,避免过度前倾或后仰,减少颈部肌肉的不合理受力。工作间隙,可适当进行一些简单的颈部伸展动作,如缓慢地将头向左右转动、上下点头等,舒缓肌肉紧张。
选择合适的寝具,床垫应软硬适中,能给予身体良好的支撑,枕头高度要根据个人情况调整,一般以能使颈部保持正常生理曲线为宜,确保睡眠时颈部肌肉处于放松状态。
加强颈部肌肉锻炼有助于增强颈部稳定性,可尝试进行一些如颈部抗阻运动,利用双手适当施加阻力,进行颈部前屈、后伸、侧屈等方向的抗阻练习,但要注意运动强度和频率,避免过度疲劳或损伤颈部肌肉。
595
什么是骨肉瘤
王晓宇
副主任医师
骨科
骨肉瘤是源于间叶组织的恶性骨肿瘤,好发于青少年长骨干骺端,其病因涉及放射性物质、遗传与病毒感染等,症状有局部疼痛、肿块,治疗需要采用手术、化疗等多种手段,各方面均对患者生命健康有着重大且复杂的影响。
1、病因
放射性物质暴露:长期或大量接触放射性物质,如放疗患者或从事相关放射性工作的人员,其骨骼细胞的DNA可能受到损伤,导致细胞变异,引发骨肉瘤。
遗传因素:部分患者存在特定的基因突变或遗传易感性,使其患骨肉瘤的风险高于普通人群。这些遗传因素可能影响细胞的生长、分化和凋亡过程,为骨肉瘤的发生埋下隐患。
病毒感染:某些病毒感染可能与骨肉瘤的发生有关,病毒入侵人体后,可能整合到宿主细胞基因组中,干扰正常的细胞调控机制,促使细胞恶变形成骨肉瘤。
2、症状
局部疼痛:早期多为间歇性隐痛,随着病情进展,疼痛逐渐加重且变为持续性剧痛,在夜间疼痛明显加重,普通止痛药物难以缓解。
局部肿块:病变部位可出现质地坚硬、边界不清的肿块,肿块增长速度较快,可伴有皮温升高、静脉怒张等表现,这是由于肿瘤组织代谢旺盛、血供丰富所致。
功能障碍:因肿瘤生长侵犯周围组织和关节,导致患肢活动受限,如膝关节附近的骨肉瘤会使膝关节屈伸困难,影响患者的正常行走、跑步等运动功能。
3、治疗
手术治疗:是主要的治疗手段,包括截肢术和保肢术,截肢术适用于肿瘤范围广、无法保肢或保肢后功能恢复差的患者;保肢术在彻底切除肿瘤的同时,尽可能保留肢体的功能,但需要严格掌握适应证,术后还需配合辅助治疗。
化疗:术前化疗可缩小肿瘤体积,便于手术切除,提高保肢率;术后化疗能杀灭残留的肿瘤细胞,降低复发率,但化疗会带来一系列副作用,如恶心、呕吐、脱发等,需要密切关注患者的身体状况并给予相应的支持治疗。
放疗:对于手术难以完全切除或复发的骨肉瘤,放疗可作为辅助治疗手段,通过高能射线杀死肿瘤细胞,但放疗也可能引起局部皮肤损伤、骨髓抑制等不良反应,需谨慎使用并做好防护措施。
骨肉瘤患者日常需注意避免受伤,防止病理性骨折,注意保暖,减少寒冷刺激引发的不适,保证居住环境清洁舒适、通风良好。尽量远离人群密集场所,降低感染风险,留意身体细微变化,如疼痛加剧、体重骤变等,及时告知医生以便调整治疗。
骨肉瘤患者在的日常养护
心理调适极为关键,患者需积极面对疾病,保持乐观心态,可通过与家人朋友交流、参与病友互助活动等减轻心理负担。
饮食方面注重营养均衡,增加蛋白质、维生素及矿物质摄入,如瘦肉、新鲜蔬果等,以增强身体抵抗力。
根据自身状况适度进行康复锻炼,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简单的关节活动、肌肉力量训练等,促进患肢功能恢复并预防肌肉萎缩。
要严格遵循医嘱定期复查,监测肿瘤有无复发或转移迹象,按时按量服用药物,如止痛、辅助治疗药物等,及时反馈用药后的身体反应,以便医生调整治疗方案,全方位保障身体机能与生活质量。
7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