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病科科室相关科普
治疗白斑的土方大全
朱建秀
副主任医师
中医科
白斑中医称为白癜风,是一种皮肤色素脱失性疾病,表现为皮肤局部或全身出现白色斑块,影响美观及心理健康,不存在治疗白斑的土方大全。中医治疗白斑,注重调和气血、活血化瘀、疏肝解郁,旨在从内而外调理机体,促进色素恢复,需进行中药调理等。 1、中药调理: 是治疗白斑的基础。根据个体体质及病情,中医会辨证施治,:以调和气血、疏肝解郁、活血化瘀。这些中药可通过煎服或制成丸剂、散剂等形式服用,帮助改善白斑症状。 2、针灸疗法: 通过刺激人体特定穴位,调节气血运行,促进新陈代谢,从而有助于色素细胞再生。针灸治疗白斑,常选用如足三里、合谷、曲池等穴位,通过针刺或艾灸的方式,达到治疗目的。 3、拔罐与刮痧: 是中医传统疗法,通过刺激皮肤,促进气血流通,加速新陈代谢,有助于白斑部位的色素恢复。拔罐疗法利用负压原理,使皮肤局部充血,促进气血运行,刮痧疗法则通过刮拭皮肤,达到疏通经络、活血化瘀的效果。 4、食疗调理: 是中医治疗白斑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食用富含营养、有助于气血调和的食物,如黑豆、黑芝麻、枸杞、红枣等,可增强体质,促进色素细胞再生。应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免加重病情。 在治疗白斑的过程中,患者应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熬夜劳累,保持充足的睡眠。治疗白斑需耐心,不宜急于求成,应遵循医嘱,按时服药,定期复查,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治疗白斑期间需要注意什么 情志调适: 保持心情舒畅,避免焦虑、忧愁等不良情绪,中医认为情志不舒可致肝郁气滞,气血运行不畅,加重白斑病情。可通过听音乐、散步、与友人倾诉等方式舒缓情绪,使肝气条达,气血调和,为白斑复色营造良好的内在环境。 适度日晒: 适当晒太阳有助于白斑治疗,但需把握好度。选择阳光温和时段,如上午9-10点,下午4-5点,每次15-30分钟。适度日晒可激发阳气,促进气血运行与皮肤血液循环,利于黑色素合成。 皮肤护理: 保持皮肤清洁,避免皮肤损伤与感染,选择温和无刺激的清洁用品与护肤品,防止化学物质刺激白斑部位。
1432
2024-12-26
治疗白癜风偏方大全
朱建秀
副主任医师
中医科
白癜风中医称为白驳风,是一种皮肤色素脱失性疾病,表现为皮肤局部或全身出现白斑,影响美观及心理健康,不存在治疗白癜风偏方大全。中医治疗白癜风,注重调和气血、活血化瘀、疏肝解郁,可以进行针灸疗法、拔罐与刮痧等。 1、针灸疗法: 通过刺激人体特定穴位,调节气血运行,促进新陈代谢,从而有助于色素细胞再生。治疗白癜风时,针灸师常选用如足三里、合谷、曲池等穴位,通过针刺或艾灸的方式,达到调和气血、活血化瘀的目的,促进白斑部位色素恢复。 2、拔罐与刮痧: 是中医传统疗法,通过刺激皮肤,促进气血流通,加速新陈代谢,有助于白斑部位的色素恢复。拔罐疗法利用负压原理,使皮肤局部充血,促进气血运行;刮痧疗法则通过刮拭皮肤,达到疏通经络、活血化瘀的效果。但拔罐与刮痧需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以避免皮肤损伤。 3、中药外洗与敷贴: 是治疗白癜风的辅助方法。选用具有活血化瘀、疏肝解郁功效的中药,煎水后用于清洗白斑部位,或制成敷贴,直接贴敷于白斑处,有助于促进色素恢复。这些疗法需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以确保安全有效。 4、情志调节与心理疗法: 中医认为情志不畅是白癜风发病的重要因素之一,调节情志,保持心情愉悦,对于白癜风的治疗至关重要。可通过冥想、瑜伽、太极等放松身心的方式,缓解压力,调节情志。心理疗法如认知行为疗法、心理暗示等,也有助于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促进病情好转。 在治疗白癜风的过程中,患者应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治疗白癜风需耐心,应遵循医嘱,按时服药,定期复查,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治疗白癜风期间注意事项 饮食调养: 宜食清淡且富含营养食物。多吃黑色食物,如黑米、黑木耳等,可补肾益精,促进黑色素生成。避免辛辣刺激物,如辣椒、芥末,以防助热生火,加重气血失调。 起居有常: 早睡早起,保证充足睡眠,夜晚睡眠是阴气盛而阳气潜藏之时,利于脏腑调和、精血化生。熬夜易伤阴耗血,致肝肾亏虚,阻碍黑色素细胞功能恢复。 适度运动: 选择如太极拳、八段锦等温和运动方式,运动可促进气血流通,增强体质,调节脏腑功能。但要避免过度运动导致大汗淋漓,因汗为心之液,过度出汗易伤心气,影响气血平衡。
1369
2024-12-26
美容养颜
朱建秀
副主任医师
中医科
中医理论认为美丽源于内在气血的调和与脏腑功能的平衡,可以进行饮食调养、中药调理等,但需要结合个人实际情况,持之以恒地进行调养,不要相信网上的偏方。 1、饮食调养: 是美容养颜的基础,食物具有滋养身心、调和气血的功效。日常饮食中,应多摄入红枣、枸杞、黑豆、燕麦等,能够滋养气血,促进肌肤新陈代谢,使肌肤更加红润有光泽。 2、中药调理: 是美容养颜的重要手段,根据个体体质及肌肤状况,中医会辨证施治,选用具有疏肝解郁、活血化瘀、清热解毒等功效的中药,通过煎服、泡茶或制成面膜等形式,帮助改善肌肤问题,如色斑、痘痘、皱纹等,使肌肤恢复自然光彩。 3、针灸与拔罐: 通过刺激人体特定穴位,调节气血运行,促进新陈代谢,从而达到美容养颜的效果。针灸疗法能够疏通经络,调和气血,改善面部微循环,减少色斑和皱纹。拔罐疗法则能够排除体内湿气,促进气血流通,使肌肤更加紧致有弹性。 4、推拿按摩: 是中医传统疗法之一,通过手法作用于人体特定部位,促进气血运行,调节脏腑功能,从而达到美容养颜的效果。面部推拿能够改善面部微循环,促进淋巴排毒,减少色斑和皱纹,全身推拿则能够缓解肌肉紧张,促进血液循环,使肌肤更加光滑细腻。 在美容养颜的过程中,不宜急于求成,应遵循中医理论,结合个人体质和肌肤状况,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调养。 美容养颜注意事项 情志舒畅: 长期的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会导致肝郁气滞,气血不畅,反映在面部则易出现色斑、暗沉等。可通过品茶、赏花、与友人谈天等方式舒缓情绪,使肝气条达,促进气血在肌肤的正常运行,从而维持肌肤的光泽与弹性。 睡眠充足: 遵循早睡早起原则,每晚保证7-9小时高质量睡眠。若长期熬夜,会耗伤肝肾之阴,导致肌肤失于濡养,出现皱纹、松弛等老化现象,加速容颜衰退。 适度运动: 选择如瑜伽、太极拳等运动,瑜伽通过各种体式的伸展与呼吸配合,可调节气血、疏通经络,太极拳动作缓慢柔和,能调和阴阳、强身健体。
1049
2024-12-26
曲骨的准确位置及功效
王博
副主任医师
中医科
曲骨属于奇经八脉,为任脉24穴之一, 位于下腹部,耻骨联合上缘,前正中线上,有调节泌尿系统、调理生殖系统、促进消化、调节情绪等功效 。 准确位置 曲骨位于人体的下腹部,前正中线上,耻骨联合上缘的中点处。耻骨联合上缘即两侧腹股沟内侧端之间,可摸到的骨性横嵴,其下有外生殖器。 在平卧状态下,通过人体的正中线向下摸,可以摸到下腹部的骨性突起,即耻骨联合上缘。 在正中线的位置,距离耻骨联合上缘向上约半寸(即患者自身拇指指间关节宽度的1/2)处,可以触及明显的凹陷,这个位置就是曲骨。 功效 1、调节泌尿系统: 曲骨能够辅助治疗尿潴留、小便不利、遗尿等与泌尿系统相关的症状。通过刺激曲骨,也可以促进膀胱的收缩和尿液的排出,从而改善排尿困难的问题。 2、调理生殖系统: 对于女性而言,曲骨可以辅助治疗月经不调、痛经、带下等妇科病症,有助于调节女性的内分泌系统,改善月经周期和经量,缓解痛经症状。对于男性而言,曲骨则有助于治疗阳痿、遗精等生殖系统疾病,通过刺激曲骨,可以促进生殖器官的血液循环,提高性功能。 3、促进消化: 曲骨还有助于促进消化系统的功能,对于食欲不振、腹胀等症状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4、调节情绪: 刺激曲骨还可以起到调节情绪的作用,有助于缓解焦虑、烦躁等负面情绪。
985
2024-12-26
章门的准确位置图和作用
王博
副主任医师
中医科
章门穴 位于侧腹部,左右一个,约在腋中线,当手臂自然下垂时,该穴大约在肘尖的水平位置 。此穴是肝经胆经交会及脾经募穴, 既能疏肝解郁、健脾和胃,又可通过调肝脾而影响其他脏器 。 位置与定位 章门穴位于侧腹部,在第11肋游离端的下方。站立或仰卧位,举起手臂,屈肘合腋时,肘尖正对的地方就是章门穴的大致位置。也可以从腋前线开始,沿肋间隙向下触摸,直到触及第11肋游离端,其下方的凹陷处即为章门穴。 作用 1、疏肝解郁: 章门穴是肝经与胆经的交会穴,能有效疏理肝气。当情绪抑郁、焦虑或恼怒致胁肋胀痛、胸闷不舒时,刺激章门穴可使肝气得以条达,缓解不良情绪及胁肋部不适,让心情渐趋舒畅平和。 2、健脾和胃: 作为脾经募穴,与脾胃联系紧密。可促进脾胃运化功能,对饮食积滞引发的腹胀、腹痛、嗳气、吞酸、食欲不振等有改善作用,助力消化吸收,维持脾胃正常运转。 3、调补五脏: 章门穴所处位置特殊,为五脏之气汇聚之处。通过调节肝脾等脏腑功能,间接对心、肺、肾等脏产生影响;能促进气血在五脏间的运行与调配,对整体脏腑功能起到调和作用,增强身体内在平衡与协调能力,提升机体健康水平与抗病能力。
726
2024-12-26
胃胀按哪个部位可以缓解
王博
副主任医师
中医科
胃胀时,可以通过按摩 中脘穴、神阙穴、足三里穴、内关穴等 穴位来缓解症状。按摩时要注意按摩时的力度、持续时间,同时也可以配合热敷等方法缓解胃胀症状,但必要时仍需就医诊治,不可单纯依靠按摩治疗胃胀。 中脘穴 位于胸骨下端和肚脐连线的中点,或者在肚脐上4寸的位置,可调理气机,健脾胃,对于胃脘部胀满有缓解作用。胃胀时可以用手搓热后放到中脘穴上轻轻揉按,也可以把手掌放在腹部,以中脘穴为中心顺时针进行按摩。 神阙穴 位于脐窝中央,刺激此穴可以促进胃肠壁的血液循环,提高胃肠功能,促进胃肠动力恢复,缓解腹部发胀感。因此胃胀时可以用手搓热后轻轻揉按,也可以配合热敷。 足三里穴 位于犊鼻穴(膝盖外侧凹陷处,也称外膝眼)下3寸,即4个指头合在一起的位置。此穴位可调理脾胃的气机,和胃止痛,对于脾虚引起的胃胀有缓解作用。可以用手指按压或指掐,力度适中,以穴位局部感到酸胀为宜。 内关穴 在掌长肌腱和桡侧腕屈肌腱之间,远端腕横纹上面2寸(三横指),可以用手指按压或指掐,以理气解郁、行气止痛,对于胃胀痛、呕吐、呃逆等胃腑疾病有辅助治疗作用。 三阴交 位于小腿内侧,脚踝骨的最高点向上3寸处(自己的手横着放,约四根手指横着的宽度)。按摩此穴位也有助于缓解胃胀、胃痛等症状。
932
2024-12-26
中暑针灸哪里效果好
王博
副主任医师
中医科
中暑针灸效果好的穴位主要 包括十宣、内关、合谷、曲池等 ,十宣穴通过放血疗法可迅速降温缓解高热昏迷,内关穴宁心安神缓解心慌胸闷,针灸时需根据病情和体质差异调整,确保安全有效。 十宣穴 位置: 位于十个手指尖端,距指甲游离缘0.1寸,左右共10个穴位。 功效及原理: 在中暑时尤其是暑热闭窍导致人神志不清的状况下,对十宣穴放血能起到清热开窍、醒脑苏厥的显着功效,快速地宣泄体内积聚的暑热。 内关穴 位置: 在前臂掌侧当曲尺与大陵的连线上,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功效及原理: 内关穴归属于手厥阴心包经,是治疗心系病症以及调节气血运行的重要穴位。中暑时人体气血往往紊乱,针刺内关穴可以宁心安神、理气止痛,帮助调节紊乱的气血,缓解因中暑带来的心慌、心悸、胸闷等不适症状,使心脏能更好地发挥泵血等功能,维持全身血液循环的稳定。 合谷穴 位置: 在手背,第2掌骨桡侧的中点处。 功效及原理: 合谷穴为手阳明大肠经的原穴,有疏风解表、通络止痛、行气活血等功效。中暑后针刺该穴位,可以通过调节阳明经气血来帮助散热,缓解因暑热导致的发热、头痛等症状,还能在一定程度上调动人体正气,增强机体抵御外邪的能力。 曲池穴 位置: 在肘横纹外侧端,屈肘,当尺泽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 功效及原理: 曲池穴隶属于手阳明大肠经,是清热解表、疏风通络的要穴。对于中暑后出现的高热不退、肌肤灼热等情况,针刺曲池穴能很好地发挥其清热泻火的作用。
451
2024-12-26
委中穴的准确位置图和作用功效
白文武
副主任医师
中医科
委中穴属于足太阳膀胱经,是足太阳膀胱经的合穴,也是膀胱的下合穴, 位于人体的膝后区,腘窝横纹中点。具有缓解腰痛、调节肾脏功能、调理月经、舒筋通络、清热解毒、安神宁心、健脾利湿的作用功效 。 位置 1、体表位置: 委中穴在体表上位于膝盖后下方,即腘窝的正中位置,股二头肌腱与半腱肌肌腱的中间。可采取俯卧姿势,通过触摸膝盖后面区域的凹陷处,找到腘窝横纹的中点,即为委中穴。 2、解剖位置: 委中穴位于腘窝的正中位置,有腘筋膜存在,皮下有股腘静脉,深层内侧为腘静脉,最深层为腘动脉。此外,委中穴还分布有股后皮神经和胫神经。 作用功效 1、缓解腰痛: 委中穴位于两侧脊椎旁腰部的凹陷处,即腰部椎骨间隙的最低点,是治疗腰痛的重要穴位之一。通过刺激委中穴,可以促进腰部血液循环,舒缓腰椎周围的肌肉和筋膜,从而缓解腰部的疼痛和僵硬感。 2、调节肾脏功能: 在中医理论中,委中穴与肾脏有密切的关系。刺激委中穴可以调节肾脏的功能,促进肾脏的排泄和代谢,有助于改善肾脏问题引起的一些症状,如尿频、尿急等。 3、调理月经: 委中穴还被用于调理女性的月经问题。通过针灸或按摩委中穴,可以平衡女性的内分泌水平,改善月经不调、痛经、经期不适等问题。 4、舒筋通络: 委中穴能够疏通经络,促进血液循环,消除瘀血,从而缓解因经络不通、血行不畅所引起的各种疼痛和不适。这一功效对于治疗下肢麻木、颈项强痛、急性腰扭伤、踝关节扭伤、足跟痛等病症也具有一定的效果。 5、清热解毒: 委中穴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能够清除体内的热毒邪气,这一功效使得委中穴在治疗丹毒、疮疡肿毒等皮肤病方面具有一定的疗效。同时它还可以用于治疗热毒引起的咽喉肿痛、口舌生疮、便秘等病症。 6、安神宁心: 如果存在心悸、失眠的患者,可能会出现心慌不安等现象,此时可以通过按压委中穴进行改善,从而达到安神宁心的效果。 7、健脾利湿: 委中穴具有健脾利湿的功效,可以用于治疗因脾虚引起的腹胀、腹泻、下肢水肿等病症。
634
2024-12-26
委中穴的位置与功效
王博
副主任医师
中医科
委中穴是足太阳膀胱经的穴位, 处于人体的膝后部,主要有清热利湿、疏经通络、活血化瘀的功效 ,通过合理的刺激,有助于促进自身健康。 位置 委中穴具体在腘横纹中点处,寻找此穴时可站立或伸直双腿,并在膝盖后方会出现一道横纹,此横纹的正中间便是委中穴所在,其深层有丰富的血管、神经以及筋膜组织。 功效 1、清热利湿: 刺激委中穴能够促进体内湿热之邪的排出,改善因湿热蕴结而出现的症状,如身体困重、下肢浮肿、关节酸痛重着等。 2、疏经通络: 当人体经络气血运行不畅,出现肢体麻木、疼痛、屈伸不利等情况时,委中穴可作为关键的调理穴位,能够促进经气的流通,使气血顺畅地运行到身体各处。 3、活血化瘀: 在跌打损伤、瘀血阻滞于局部时,刺激委中穴能够促进瘀血的消散与吸收。
741
2024-12-26
外陵穴的位置与作用功效
王博
副主任医师
中医科
外陵穴是足阳明胃经上的一个穴位, 位于下腹部,当脐中下1寸,距前正中线2寸处。具有和胃化湿、理气止痛的作用 。 位置 1、体表位置: 外陵穴位于人体的下腹部,左右各一,距离肚脐较近。在体表上,可以先找到脐部,再向下量取1寸,然后向左右两侧旁开2寸,即为外陵穴的准确位置。 2、解剖位置: 从解剖学的角度来看,外陵穴位于腹直肌鞘中,有腹壁下动、静脉分支及腹壁下神经分布。具体来说,该穴位的局部解剖由浅及深依次为皮肤、皮下组织、腹直肌鞘前壁、腹直肌。浅层布有第10、11、12胸神经前支的外侧皮支和前皮支及腹部浅静脉;深层布有腹壁下动脉、静脉的分支或属支,以及第10、11、12胸神经前支的肌支。 作用功效 1、和胃化湿: 外陵穴通过调节脾胃功能,有助于化解体内湿气,改善因湿气过重导致的脾胃不适。 2、理气止痛: 该穴位具有疏通气机、缓解疼痛的作用,常用于治疗腹痛、疝气、痛经等疼痛性疾病。
555
2024-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