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科室相关科普
小儿发烧39度怎么处理
周小凤
副主任医师
儿科
小儿发烧39度需谨慎处理,可观察症状,并进行物理降温、补充水分,必要时药物降温,若持续高烧或伴有严重症状应立即就医,确保孩子健康。 1、观察症状 注意观察是否有咳嗽、流涕、呕吐、腹泻、皮疹等症状,这有助于判断发热的原因,观察小儿的精神状态、食欲和睡眠情况。如果小儿精神萎靡、烦躁不安、拒食或嗜睡等,应立即采取措施并考虑就医。 2、物理降温 解开衣物:不要给小儿穿过多过厚的衣服,解开领口、袖口等部位的扣子或拉链,以利于散热。 温水擦浴:用32-34℃的温水浸湿毛巾,擦拭小儿的额头、颈部、腋窝、腹股沟、四肢等部位。每次擦浴时间约10-15分钟,可反复进行。 冷敷:可以用冰袋或冷毛巾敷在小儿的额头、颈部两侧等部位,但要注意避免冻伤。每次冷敷时间不宜过长,一般10-20分钟。 3、补充水分 发热会使小儿体内水分丢失,因此要及时补充水分。可以给小儿多喝温开水,避免喝含糖量高的饮料。如果小儿不愿意喝水,可以尝试用小勺少量多次地喂水,或者给予一些果汁,但要稀释后再喂。 4、药物降温 如果物理降温效果不明显,小儿体温持续在39度或以上,可以考虑使用退烧药。常用的小儿退烧药有布洛芬,适用于6个月以上的小儿,同样要按照说明书上的剂量和用法服用。在使用退烧药时,要注意严格按照说明书上的剂量和用法使用,不要超量服用。 如果小儿发烧39度持续时间超过24小时,或者伴有其他严重症状,如抽搐、呼吸困难、剧烈呕吐、腹泻等,应立即就医。医生会根据小儿的具体情况进行详细的检查和诊断,以确定发热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小儿发烧39度的注意事项 不要给孩子捂汗,很多家长认为孩子发烧后多穿衣服、多盖被子捂出汗就会好,这是错误的观念。过度捂汗可能会导致孩子体温进一步升高,甚至引发捂热综合征,出现高热、脱水、抽搐等严重后果。 要密切关注孩子的精神状态,如果孩子虽然发烧但精神尚可,能吃能玩,家长可以先采取物理降温和适当用药观察;但如果孩子精神萎靡、烦躁不安、嗜睡等,即使体温有所下降也应尽快就医,因为这可能预示着孩子病情较为严重。 不要自行给孩子使用抗生素,发烧并不一定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病毒感染同样会导致发烧。而抗生素对病毒感染无效,滥用抗生素还可能导致孩子产生耐药性等不良后果。在孩子发烧期间,要让孩子多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和过度劳累。保持室内安静、舒适的环境,有助于孩子恢复体力。
829
2025-01-06
六个月宝宝发烧38度的最佳处理方法
周小凤
副主任医师
儿科
六个月宝宝发烧38度可从观察症状、物理降温、环境调整和监测体温等方面处理,精心呵护宝宝,确保其尽快恢复健康。建议及时前往医院就诊,咨询专业医生进行治疗。 1、观察宝宝症状: 要密切观察宝宝的精神状态、食欲、睡眠等情况。如果宝宝精神状态良好,能吃能睡,可先不必过于惊慌,检查宝宝是否有其他症状,如咳嗽、流鼻涕、呕吐、腹泻等,以便判断可能的病因。 2、物理降: 解开宝宝的衣物,不要穿得过多过厚,以利于散热。但要注意避免宝宝着凉,可以在室温适宜的环境下进行,用温水擦拭宝宝的身体,重点擦拭额头、颈部、腋窝、腹股沟等部位,使用退热贴,将退热贴贴在宝宝的额头或太阳穴等部位,有助于降低体温,给宝宝补充足够的水分,可以是母乳、配方奶或适量的温开水。水分可以促进宝宝的新陈代谢,帮助散热。 3、环境调整: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可适当开窗通风,但要避免让宝宝直接吹到冷风,调节室内温度,一般保持在24-26℃为宜。温度过高不利于宝宝散热,温度过低则可能使宝宝着凉。 4、监测体温: 定时给宝宝测量体温,可使用电子体温计或耳温枪等较为方便的测量工具。一般每1-2小时测量一次体温,以便及时了解宝宝的体温变化情况,如果宝宝的体温持续上升或出现其他异常症状,如抽搐、呼吸困难等,应立即就医。 对于六个月宝宝发烧38度的情况,家长要保持冷静,密切观察宝宝的症状,采取正确的处理方法,如果宝宝的病情没有好转或出现其他异常情况,应及时就医,以确保宝宝的健康。 六个月宝宝发烧38度的注意事项 切勿给宝宝捂汗,很多家长认为宝宝发烧后多穿衣服、多盖被子捂汗可以帮助退烧,但对于六个月的宝宝来说,这是非常危险的做法。过度捂汗可能会导致宝宝体温进一步升高,甚至引发高热惊厥等严重后果。 不要擅自给宝宝使用退烧药,一般来说38度属于低热,通常不建议使用退烧。如果家长自行给宝宝使用退烧药,可能会掩盖病情,影响医生对疾病的判断,不当使用退烧药可能会对宝宝的身体造成损害。 要注意宝宝的饮食,如果宝宝是母乳喂养,妈妈要注意自己的饮食,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如果宝宝是配方奶喂养,可以适当减少奶量,增加喂奶的次数,避免宝宝消化不良。
906
2025-01-06
孩子反复发热退了又烧怎么办
周小凤
副主任医师
儿科
孩子反复发热退了又烧,可从观察症状、正确护理、合理用药及及时就医等方面应对,帮助孩子尽快恢复健康,家长需认真对待。 1、观察症状 测量体温:使用体温计准确测量孩子的体温,记录发热的时间、温度变化等情况。一般来说,腋温在37.5℃以上可视为发热。 观察伴随症状:注意孩子是否有咳嗽、流鼻涕、呕吐、腹泻、皮疹等症状。这些伴随症状可以为医生判断病情提供重要线索。 2、正确护理 调整穿着和环境:孩子发热时,不要给孩子穿得过多或盖得太厚,以免影响散热。保持室内通风良好,温度适宜,一般在24-26℃。 补充水分:鼓励孩子多喝温开水,防止发热引起脱水。可以少量多次地给孩子喂水,也可以适当喝一些果汁,但要避免过甜的饮料。 物理降温:当孩子体温在38.5℃以下时,可以采用物理降温的方法,如用温水擦拭孩子的额头、颈部、腋窝、腹股沟等部位;也可以使用退热贴敷在孩子额头。 3、合理用药 遵医嘱用药:如果医生认为需要使用药物治疗,家长一定要严格按照医嘱给孩子用药,不要自行增减药量或更换药物。 注意用药间隔:不同的退烧药有不同的用药间隔时间,家长要严格遵守,避免短时间内重复用药,以免对孩子的身体造成伤害。 4、及时就医 如果孩子反复发热超过24小时,或者体温持续升高超过39℃,应及时带孩子去医院就诊医生会根据孩子的症状、体征和检查结果,判断病因并进行相应的治疗。 在就医过程中,家长要向医生详细描述孩子的发热情况、伴随症状、用药情况等,以便医生做出准确的诊断。 当孩子出现反复发热退了又烧的情况时,家长不要惊慌,要密切观察孩子的症状,正确护理,及时就医,合理用药,并做好后续护理工作。只有这样,才能帮助孩子尽快恢复健康。 孩子反复发热退了又烧的注意事项 不要盲目使用多种退烧药,不同的退烧药成分和作用机制有所不同,同时使用可能会增加药物不良反应的风险。如果一种退烧药效果不明显,也不能急于更换另一种,应严格按照医生的建议和药物使用说明进行用药。 避免过度捂汗,很多家长认为孩子发热时要多穿衣服、多盖被子捂汗,然而这种做法并不正确。过度捂汗可能会导致孩子体温进一步升高,甚至出现高热惊厥等危险情况。孩子发热时应适当减少衣物,以利于散热。 密切关注孩子的精神状态,有时候体温的高低并不完全代表病情的严重程度,孩子的精神状态更为重要。如果孩子虽然发热但精神状态良好,能吃能玩,家长可以相对放心一些,但如果孩子精神萎靡、嗜睡、烦躁不安等,即使体温不是很高,也应立即就医。
1058
2025-01-06
宝宝反反复复的发烧是什么原因
周小凤
副主任医师
儿科
宝宝反复发烧原因多样,可能是气温变化身体难适应、积食、疫苗反应等,也可能是幼儿急疹、流感等疾病所致,家长需密切关注及时处理。 1、气温变化: 宝宝体温调节中枢不完善,气温骤变如季节交替、昼夜温差大时易发热。宝宝身体难以适应,可能反复发烧,家长要注意及时调整宝宝穿着。 2、积食: 宝宝进食过多消化不良易引发积食发热,通常为低热。若积食持续,可能反复出现。家长要注意控制宝宝饮食,避免过度进食。 3、注射疫苗后反应: 部分宝宝接种疫苗后会发热,一般持续1-2天,若反复发热应及时就医,排除其他疾病可能,确保宝宝健康安全。 4、幼儿急疹: 婴幼儿常见疾病,宝宝突然高烧可达39℃,甚至更高,持续3-5天,热退后全身出玫瑰红色皮疹,家长需密切观察宝宝症状。 5、流感: 流感季节宝宝易感染流感病毒,反复高烧、咳嗽、流涕、乏力,要做好防护,及时治疗,避免病情加重影响宝宝健康。 6、川崎病: 宝宝除反复发热,还会有皮疹、眼结膜充血、口唇干红皲裂等症状,病情复杂,需专业医生诊断和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7、幼年特发性关节炎: 表现为反复发热、关节疼痛、肿胀。对宝宝身体影响较大,一旦发现相关症状应立即就医,明确诊断并治疗。 家长在发现宝宝反复发烧时,应密切观察宝宝的症状,如体温变化、精神状态、食欲等,要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以便明确病因,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措施。在宝宝发烧期间,要注意给宝宝补充水分,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根据宝宝的体温情况适当进行物理降温或使用退烧药。 宝宝反复发烧的处理措施 记录发烧的时间、体温变化、是否伴有咳嗽、呕吐、腹泻等其他症状。注意宝宝的精神状态、食欲和睡眠情况,这些都能为医生判断病情提供重要依据。 当宝宝体温低于38.5℃时,可先采用物理降温方法,如用温水擦拭宝宝的额头、颈部、腋窝、腹股沟等部位,或者给宝宝洗温水澡。不要给宝宝穿过多衣物,以免影响散热。如果体温超过38.5℃,可在医生指导下根据宝宝的年龄和体重给予适量的退烧药,但要严格按照说明书使用,避免过量。 保证充足的水分摄入,发烧会使宝宝身体失水,多给宝宝喝温开水,防止脱水。可以少量多次地喂水,也可以适当给宝宝喝一些果汁,但要注意稀释。
793
2025-01-06
小孩后脑勺疼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张继要
副主任医师
小儿内科
小孩后脑勺疼原因多样,常见有紧张性头痛、枕神经痛,因鼻窦压力变化导致的鼻窦炎以及颅内病变等情况,应注意及时就医,明确病因以进行针对性治疗。 1、紧张性头痛: 孩子可能由于学习压力过大、精神过度紧张而引发紧张性头痛,长时间低头看书、写作业,颈部肌肉持续收缩,会导致后脑勺部位的肌肉紧张,这种紧张会压迫周围的神经和血管,产生疼痛,特别是在考试前后或者作业量较大的时候,孩子更容易出现这种情况。 2、枕神经痛: 枕神经分布在后脑勺区域,如果孩子的枕神经受到压迫或者刺激,就会引起疼痛,可能的原因包括颈部姿势不良,例如长时间歪着头看电视、玩游戏等,使枕神经受到牵拉,另外,局部的炎症也可能影响枕神经,像枕部的皮肤感染等情况。 3、鼻窦炎: 鼻窦位于鼻腔周围,其中后组鼻窦的炎症可能会引起后脑勺疼痛,当鼻窦内的黏膜充血、肿胀,分泌物增多时,鼻窦内的压力会升高,这种压力变化会通过神经传导,让孩子感觉后脑勺部位疼痛,特别是在孩子晨起时,疼痛可能会比较明显,因为夜间鼻窦内的分泌物积聚。 4、颅内病变: 虽然这种情况不多见,但也不能忽视,如脑部的肿瘤等病变可能会引起颅内压升高,导致头痛,这种头痛可能是持续性的,并且会随着病情的发展逐渐加重,孩子可能还会出现恶心、呕吐、视力模糊等其他症状。 当孩子出现后脑勺疼,家长需冷静应对,留意疼痛频率、程度及伴随症状,如有无发热、呕吐、视力异常等,若疼痛轻微,可先让孩子充分休息、调整作息,适度按摩放松。但倘若疼痛剧烈、持续不缓解或伴有其他严重不适,务必即刻带孩子前往正规医院儿科或神经内科,通过头颅CT、鼻窦检查等,排查病因、精准诊治,以免延误病情。 小孩后脑勺疼的生活注意事项 确保孩子每天拥有充足且规律的睡眠,小学生宜保证10-12小时,中学生不少于8小时。 固定的作息能让身体各器官,包括大脑和颈部肌肉充分休息,缓解疲劳与紧张,减少因劳累引发的后脑勺疼痛。 无论是看书、写作业还是使用电子设备,督促孩子保持挺胸抬头、眼睛平视的良好坐姿,合适的桌椅高度搭配也很关键,避免弯腰驼背、颈部前伸,减轻颈部压力。 鼓励孩子每日进行适量户外活动,像跳绳、踢球、散步等,运动可增强体质、改善血液循环,尤其是颈部与肩部的肌肉血液循环,增强肌肉韧性,降低因肌肉僵硬、缺血引发疼痛的风险。 营造轻松家庭氛围,关注孩子心理状态,避免学业压力、人际关系等造成情绪紧绷,可陪孩子聊天、做游戏放松,因精神紧张是头疼常见诱因,舒缓情绪可降低发病概率。
1098
2025-01-06
孩子入睡困难是什么原因
刘华卫
副主任医师
小儿内科
孩子入睡困难的原因多种多样,包括心理压力、不良睡眠习惯,习惯改变或不满足条件就难入睡;还可能与睡前兴奋、生物钟失调等有关,这些因素都会干扰睡眠。 1、心理压力: 孩子在生活中也可能会面临压力,比如在幼儿园和小朋友发生矛盾、担心考试成绩不好等,这些心理压力会让他们在睡前胡思乱想,就像孩子在幼儿园被其他小朋友嘲笑后,晚上躺在床上可能会一直回想这件不愉快的事情,从而影响入睡。 2、不良睡眠习惯: 有些孩子没有养成规律的睡眠时间,或者睡前有依赖行为,如必须抱着特定的玩具、吸吮手指等才能入睡,一旦这些习惯被改变或者条件不满足,就会入睡困难,例如孩子习惯抱着小熊玩偶睡觉,当玩偶找不到时,就会哭闹着难以入睡。 3、睡前过于兴奋: 孩子在睡前进行了剧烈的活动,比如在睡前和家人玩追逐游戏,或者看了刺激的动画片,大脑处于兴奋状态,很难平静下来进入睡眠。 4、生物钟失调: 可能是因为长途旅行、作息时间突然改变等原因,孩子的生物钟被打乱,比如孩子跟随父母长途旅行到了不同的时区,当地的时间和孩子原本的作息时间差异较大,身体还没有适应新的时间规律,就会出现入睡困难的情况。 孩子入睡困难,家长需多留意,营造安静、舒适且光线适宜的睡眠环境,温度湿度把控好,避免睡前剧烈活动与观看刺激内容,以防大脑过度兴奋,帮孩子建立规律作息,勿随意变更,留意心理状态,及时疏解矛盾带来的压力,尊重其睡眠习惯。 孩子入睡困难的环境护理 适宜的温湿度是优质睡眠环境的基础,一般室内温度保持在20-25℃较为理想,湿度控制在40%-60%,可借助空调、加湿器、除湿器等设备精准调节,避免孩子因闷热出汗或干燥不适而难以入睡。 床垫要软硬适中,契合孩子骨骼发育需求,过硬易硌疼,过软不利脊柱支撑,床单、被套选柔软亲肤、透气性佳的纯棉材质,颜色淡雅舒缓,避免鲜艳浓烈色彩刺激视觉神经,定期清洗更换,维持清洁舒爽。 卧室家具布局应简洁开阔,避免杂物堆积造成空间压抑,床的摆放避开窗户、门口直吹风处与正对光源位置,可在床边铺上柔软地毯,既防滑又增添温馨感,方便孩子起夜,减少磕碰风险。
1308
2025-01-06
小孩头晕是什么原因
宋善路
副主任医师
儿科综合内科
小孩头晕原因多样,常见的有贫血、低血糖等会引发;感染因素,感冒等炎症影响身体功能;耳部问题如耳石症、梅尼埃病影响前庭系统等。 1、贫血 贫血是小孩头晕常见的原因之一,孩子的身体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对铁、维生素B12和叶酸等营养物质的需求较大,如果孩子挑食、偏食,很容易导致这些营养物质摄入不足。 2、低血糖 小孩的身体能量储备相对较少,而且新陈代谢比较快,如果孩子长时间没有进食,或者进行了剧烈运动后没有及时补充能量,血糖水平就会迅速下降。 大脑主要依靠血糖来提供能量,当血糖过低时,大脑的能量供应不足,进而引起头晕,比如孩子早上不吃早餐就去上学,可能在上午课间时出现头晕的情况。 3、感染因素 孩子感冒时,身体会出现炎症反应,炎症介质会影响身体的血液循环和神经系统的功能,例如发热是身体对抗感染的一种反应,高热会使身体代谢加快,大脑血管扩张,导致头晕。 4、耳部问题 耳部的前庭系统对于维持身体的平衡至关重要,像耳石症、梅尼埃病等耳部疾病,会影响前庭系统的正常功能。 耳石症是由于耳内的耳石脱落,刺激内耳的感受器,导致人体平衡感失调,引起头晕;梅尼埃病则与内耳的淋巴液代谢紊乱有关,除了头晕还可能伴有耳鸣、听力下降等症状。 当孩子出现头晕症状,家长务必冷静应对,仔细观察伴随症状,像有无发热、呕吐、耳鸣等,记录发作频率与程度,持续或频繁头晕,要即刻就医。就诊时带上日常饮食、作息及近期活动情况记录,助医生排查贫血、低血糖、耳部疾病等病因,精准诊断、有效治疗。 小孩头晕的生活注意事项 营造和谐家庭氛围,关注孩子心理状态,耐心倾听、疏导学习生活压力,减少焦虑紧张情绪,防止情绪波动引发血管异常、大脑缺氧导致头晕。 注重饮食营养均衡,餐食搭配富含铁的红肉、菠菜,含维生素B12的蛋类、奶制品,以及各类新鲜蔬果,满足成长需求,防范因营养失衡致贫血引发头晕。 提醒孩子每日足量饮水,以白开水为主,少喝含糖饮料,水分参与身体新陈代谢,维持血流畅通,避免因脱水致血液黏稠、大脑供血不足而头晕。 鼓励孩子参与适量运动,像慢跑、跳绳、游泳等,但要避免运动过度,适度活动能增强体质、改善血液循环,可每周安排3-5次,每次30分钟左右。
982
2025-01-06
小孩头晕最简单的恢复方法
张继要
副主任医师
小儿内科
小孩头晕有几种简单恢复方法,补充水分,少量多次饮用温水;调整呼吸,进行深呼吸;补充能量,吃含糖小零食;按摩头部,都很简单,没有哪种最简单一说。 1、补充水分: 脱水也可能导致孩子头晕,给孩子喝一些温水,少量多次饮用,可以准备一个小杯子,每次让孩子喝几口,每隔5-10分钟喝一次,比如可以喝100-200毫升的水,这样能帮助补充身体流失的水分,改善血液循环,从而缓解头晕。 2、调整呼吸: 指导孩子进行深呼吸,让孩子慢慢地吸气,使腹部膨胀,然后慢慢地呼气,使腹部收缩,呼吸频率可以控制在每分钟6-8次,深呼吸能够增加氧气的供应,调节神经系统,减轻头晕的感觉。 3、补充能量: 低血糖也可能引起头晕,给孩子吃一些含糖的小零食,比如一块水果糖、一小把葡萄干等,糖分能够快速提升血糖水平,为大脑提供能量,缓解头晕,但注意不要给孩子吃太多,以免引起血糖过高。 4、按摩头部: 用手指轻轻地按摩孩子的头部,可以先从太阳穴开始,用指腹以打圈的方式按摩,每个穴按摩1-2分钟,也能起到缓解头晕的作用,这种按摩可以促进头部的血液循环,减轻头晕带来的不适感。 当小孩出现头晕症状,家长务必冷静应对,若头晕频发、持续不缓解或伴呕吐、发热、视力模糊、站立不稳等异常,要即刻就医。就诊时备好既往病史资料,详述头晕发作细节,如诱因、时长、伴随表现,助医生精准诊断,及时排查贫血、脑部病变、耳疾等隐患,让孩子获妥善治疗。 小孩头晕的注意事项 检查孩子所处环境,高温闷热、空气不流通场所易使人缺氧头晕,及时改善通风、降温;新装修房间甲醛超标,或长期处于含苯等化学物环境,可能影响神经系统致头晕,要远离不良环境,必要时检测空气质量。 保证孩子充足睡眠,每晚依年龄达到相应睡眠时长,缺觉会让大脑功能紊乱引发头晕,建立固定作息时间表,睡前避免兴奋活动。 孩子头晕别随意用药,部分感冒药、退烧药过量可致头晕等不良反应,若需缓解不适,务必在医生指导下选药、定剂量,告知医生孩子过往药物过敏史。
1110
2025-01-06
孩子晚上睡不着觉的解决方法
张继要
副主任医师
小儿内科
孩子晚上睡不着觉可通过多种方法解决,包括规律作息,固定上床、起床时间;打造舒适环境;适度运动助眠;建立睡眠仪式,重复流程强化入睡信号,助孩子安稳入睡。 1、规律作息: 为孩子设定固定的上床、起床时间,即便周末也不要大幅变动,帮助其生物钟稳定运转,例如规定每晚9点半洗漱完毕上床,读会儿轻松小故事,10点准时熄灯睡觉,早上7点起床,长期坚持,身体会习惯这个节奏,一到点便自然困倦。 2、打造舒适环境: 睡眠空间至关重要,保持卧室安静,可使用厚窗帘隔绝外界嘈杂;调节室温至22-25℃,凉爽且宜人;床铺软硬适中、被子厚薄合宜,再摆上孩子心爱的毛绒玩偶,温馨之感能驱散睡前焦虑,使其身心放松,更快入睡。 3、适度运动助眠: 白天保证孩子有足量户外活动,像跳绳、踢球,每天1-2小时,释放精力,但睡前2小时要停止,防止神经兴奋,让身体产生适度疲惫感,夜间睡眠更安稳、深沉。 4、建立睡眠仪式: 每晚重复一套流程如洗漱、换睡衣、亲子共读,固定顺序强化该睡觉了的信号,仪式感会像睡眠开关,有助于孩子进行睡眠活动。 当孩子长期晚上睡不着觉,家长需及时考虑就医,记录孩子睡眠状况,如入睡时长、夜间醒来次数等,带齐相关记录前往医院。就诊时优先选择儿科或儿童神经内科,详述日常作息、饮食、情绪变化,配合医生做体格、睡眠监测等检查,排查睡眠障碍、心理问题或潜在疾病,依诊断结果遵循医嘱开展治疗干预。 孩子晚上睡不着觉的饮食注意事项 睡前2小时内要避开蛋糕、糖果等高糖食物,虽一时满足味蕾,但易致血糖骤升,随后又快速下降,引发心慌、饥饿感,干扰孩子平稳入睡,把甜品享受放在白天更妥。 睡前1小时不碰含咖啡因饮品,咖啡、茶、可乐都在此列,咖啡因提神醒脑,与睡眠相悖;也要少喝果汁,避免夜间起夜影响睡眠连贯性,温开水是睡前最佳选择。 钙、镁对神经系统平稳意义重大,日常饮食确保奶类、绿叶蔬菜充足,助力孩子舒缓神经、放松肌肉,减少夜间惊跳,为优质睡眠筑牢根基。 三餐定时定量,避免晚餐过晚,给肠胃留足3-4小时消化,否则食物积滞,热气上涌,扰乱心神致难眠,每晚尽量6-7点吃晚餐为佳。
1326
2025-01-06
孩子嗜睡要警惕四种病
张继要
副主任医师
小儿内科
孩子嗜睡需警惕四种病,感染疾病在换季或流感期易发生;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心脏疾病以及脑部疾病,像脑膜炎、脑肿瘤等都可能导致孩子嗜睡。 1、感染疾病: 秋冬换季或流感高发时,孩子易被病毒、细菌侵袭,患上感冒、流感,炎症反应致体温调节失衡,身体发热消耗大量能量,孩子会疲惫嗜睡。 像常见的鼻病毒感染,初期鼻塞、流涕,随后乏力嗜睡,体温超38℃后更明显;肺炎支原体感染除咳嗽外,发热与嗜睡常相伴,严重时精神萎靡,整日昏睡,家长要勤测体温,留意症状变化,必要时就医检查血常规、病原体检测助诊。 2、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肥胖或腺样体、扁桃体肥大的孩子易中招,夜间睡眠时,气道受阻,呼吸反复暂停、通气不足,身体处于低氧状态,大脑频繁觉醒来调节呼吸,睡眠碎片化、质量极差,白天就会嗜睡、没精神,还伴有打呼噜、张口呼吸等表现。 3、心脏疾病: 先天性心脏病如室间隔缺损,心脏泵血功能受损,体循环供血不足,大脑长期缺血缺氧,孩子活动耐力差、易疲倦嗜睡,生长发育也常滞后。 心肌病因心肌收缩舒张异常心排血量少,除嗜睡,运动后呼吸困难、口唇发紫,需心脏超声等检查评估,依病情药物或手术治疗。 4、脑部疾病: 颅脑问题不容小觑,脑膜炎是因为细菌、病毒突破血脑屏障感染脑膜,颅内压升高,症状有头痛、喷射性呕吐,嗜睡逐渐加重,从偶尔困倦到难以唤醒。 脑肿瘤也会引发,肿瘤占位挤压正常脑组织,破坏神经功能、阻碍脑内血液循环,初期轻微嗜睡、头晕,随肿瘤生长,嗜睡频率、时长剧增,还可能有视力、肢体运动异常。 当孩子出现嗜睡情况,需及时就医检查以明确病因,血常规能排查感染引发的炎症及贫血状况;多导睡眠监测助诊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心脏超声可评估心脏结构与功能,检查时孩子需保持安静配合;脑部CT、MRI用于排查颅脑疾病,家长全程安抚陪伴,助检查顺利进行。 孩子嗜睡的注意事项 仔细记录孩子日常睡眠时长、入睡及醒来时间,与往日规律比对,明确嗜睡程度,若平日午休1小时,突然增至3小时还唤不醒,便是警示信号,持续观察以便准确告知医生。 留意每餐食量、营养搭配,防止因挑食致低血糖、贫血引发嗜睡,保证每日摄入足量蛋白质、铁、维生素,像鸡蛋、瘦肉、蔬果要均衡安排,维持体能与大脑运转。 回忆近期孩子玩耍、运动强度,过度劳累可致短期嗜睡,若活动量正常却嗜睡,排查疾病;注意有无误食药物、接触化学品,以防中毒性嗜睡。 留意清醒时情绪、反应,原本活泼变得淡漠呆滞,即便醒着也似没精神,可能是嗜睡背后隐藏严重问题,及时送医。
1008
2025-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