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内科科室相关科普
心率多少正常范围?你的小心脏达标了吗

王金金
主治医师
心血管内科
💗身体里的这颗小心脏日夜不停地跳动,为全身输送着血液和养分。但这跳动的频率,也就是心率,得在正常范围内,身体才能健康运转。今天就来好好唠唠心率正常范围那些事儿,再给大家支支招,让小心脏稳稳当当“达标”。
👱成年人的标准心跳
一般来说,成年人在安静状态下,也就是静息心率,正常范围是每分钟60-100次。
不过,这个范围也不是绝对的,有些人天生心率就偏慢一些,比如一些运动员,心脏功能强大,每次跳动泵出的血液量多,所以静息心率可能只有每分钟50-60次,这也是正常的。反过来,如果心率长期低于每分钟50次,或者高于每分钟100次,就得引起重视,可能身体里藏着一些小问题。
⏳不同年龄段的标准心跳
👶婴幼儿:婴幼儿的心跳可比咱们成年人快多了,刚出生的婴儿,静息心率能达到每分钟120-140次。这是因为婴幼儿的身体还在快速发育,各个器官都需要大量的血液和氧气供应,心脏就得加快跳动来满足需求。随着年龄增长,到1岁左右,心率会逐渐降到每分钟110-130次;3岁左右,进一步降到每分钟100-120次;到了7-12岁,就和成年人的下限接近,大概是每分钟70-110次。
👵老年人:人上了年纪,身体机能会逐渐下降,心脏功能也不例外。老年人的静息心率可能会稍微慢一些,一般在每分钟55-90次。不过,如果老年人突然出现心率明显加快或减慢,或者有心慌、胸闷、头晕等不适症状,就要警惕是不是心脏出了问题,得赶紧去医院瞧瞧。
🔺特殊情况下的心跳变奏
👩🏻女性生理期:女性在生理期的时候,由于体内激素水平的变化,心率可能会比平时稍微快一些,一般每分钟会升高5-10次。这是正常的生理现象,等生理期结束后,心率就会慢慢恢复正常。
🤰🏻怀孕期间:怀孕后,准妈妈们的心脏负担会加重,因为要同时满足自己和宝宝的血液供应需求。所以,心率也会相应加快,一般静息心率会比孕前增加每分钟10-15次。这也是身体的正常调整,不过,如果准妈妈们感觉心率过快,或者有呼吸困难、胸痛等症状,一定要及时就医。
心率正常范围可是关系到身体健康的大事,大家平时要多留意自己的心率变化。关于保持静息心率正常的小妙招,以及心率异常变化要警惕的情况,可看图了解,还有其他的问题,可以点赞、留言~
520
冠心病的症状与表现

冯瑞
主治医师
心血管内科
冠心病,全称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由于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硬化,使血管狭窄或阻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引起的心脏病。其症状表现多样,主要有气短、晕厥、胸闷、胸痛、疲劳等。
1、气短:
冠状动脉狭窄,心肌供血不足,心脏泵血功能受限,肺部血液循环不畅,气体交换不充分。患者常感觉呼吸急促,需要比平时更用力地呼吸才能满足身体对氧气的需求,尤其在活动后,气短症状更为明显,严重时休息状态下也会出现。
2、晕厥:
严重的冠状动脉狭窄,致使心脏供血急剧减少,大脑得不到充足血液供应,导致脑功能短暂障碍。患者会突然失去意识,发生晕厥,这种情况较为危险,可能导致摔倒等意外,晕厥时间长短不一,清醒后可能伴有头晕、乏力等不适。
3、胸闷:
心肌缺血时,心脏代谢产物堆积,刺激神经末梢,引发胸部闷胀感。患者自觉胸部仿佛被重物压迫,呼吸时不够顺畅,这种胸闷症状在情绪激动、体力活动后会加重,给患者带来明显的不适感。
4、胸痛:
这是冠心病较为典型的症状,冠状动脉阻塞,心肌缺氧,无氧代谢产物刺激心脏神经纤维。疼痛多位于胸骨后或心前区,可放射至左肩、左臂,甚至颈部、下颌。疼痛性质多为压榨性、闷痛或紧缩感,疼痛程度轻重不同,发作时间可持续数分钟,休息或使用扩血管药物后可缓解。
5、疲劳:
心脏功能受损,无法为全身提供充足的血液和氧气,身体各器官得不到足够的能量供应。患者会感到全身疲倦,即使经过充分休息,疲劳感也难以完全消除,日常活动耐力明显下降,影响正常生活和工作。
若冠心病不及时治疗,冠状动脉狭窄会不断加重,心肌缺血范围扩大,易引发心肌梗死,导致心肌细胞大量坏死,严重损害心脏功能。还可能诱发心律失常,如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等,危及生命。长期心肌缺血还会引起心脏扩大,发展为心力衰竭,极大地降低患者生活质量,缩短寿命。
预防冠心病的措施
少吃油炸食品、动物内脏、糕点等高脂肪、高糖食物,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全谷物以及富含优质蛋白的食物,如鱼类、豆类等,有助于维持血脂正常,降低血管粥样硬化风险。适度运动,选择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游泳、骑自行车等。运动可增强心肺功能,促进血液循环,提高血管弹性,降低血压,控制体重,改善身体代谢,从而降低冠心病发病几率。
控制基础疾病,患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人群,应积极治疗。严格遵循医嘱按时服药,定期监测血压、血脂、血糖指标,将其控制在正常范围,防止病情进展损害心血管系统。戒烟限酒,吸烟产生的尼古丁、焦油等有害物质会损伤血管内皮,加速动脉粥样硬化进程;过量饮酒会干扰心脏正常节律,增加心脏负担。戒烟限酒可显著降低冠心病发生风险。
976
40
高血压有什么症状和感觉

朱航
副主任医师
心血管内科
高血压的症状和感觉因人而异,有些人可能完全没有症状,而有些人可能会出现一系列不适,
常见的高血压症状和感觉有头痛、眩晕和头晕、心悸和心跳加速等
。
头痛
高血压最常见的症状之一是头痛,通常表现为持续的钝痛或搏动性疼痛,有时伴有恶心和呕吐。
眩晕和头晕
高血压可能导致大脑供血不足,从而引发眩晕和头晕感。患者可能会感到站不稳或失去平衡。
心悸和心跳加速
高血压可能导致心脏负担加重,使心跳加速,患者可能会感到心悸或心脏跳动异常。
胸闷和胸痛
长期高血压可能损害心脏和血管,导致胸闷和胸痛,特别是在运动或情绪激动时。
呼吸困难
高血压可能引发心脏问题,如心力衰竭或肺部充血,导致呼吸困难,患者可见口唇发绀。
疲劳和无力
高血压可能导致身体各器官功能下降,使患者感到疲劳和无力,尤其是在进行日常活动时。
视力模糊
高血压可能损害视网膜血管,导致视力模糊或视力下降。
耳鸣
高血压可能导致耳部血管受损,引起耳鸣或听力下降。
睡眠障碍
高血压患者可能难以入睡或保持睡眠,导致失眠或睡眠质量下降。
情绪波动
高血压可能导致情绪波动,使患者变得易怒、焦虑或抑郁。
977
血压150/90算不算高血压?判断标准来了!

王金金
主治医师
心血管内科
❓血压150/90mmHg,这是高血压吗?需要吃药吗?
✅根据《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23年修订版)》可知,血压150/90mmHg算高血压,属于1级高血压(轻度),具体分级管理可见图片。若同时合并糖尿病、冠心病等疾病,风险等级升级为“高危”,需提前干预!
临床对于高血压的诊断标准,通常需满足多个核心条件,即:
📍非同日3次测量(建议间隔1-2周);
📍在未使用降压药物的情况下;
📍测量3次静息血压,均达到或超过140/90mmHg。即可诊断为“高血压”。
🔺注意:单次测量偏高(如体检时紧张导致的“白大衣高血压”)不能直接诊断,需居家连续监测7天(早晚各1次,每次测2遍取平均值)。同时,测量前30分钟应避免吸烟、喝咖啡/茶,排空膀胱,静坐休息5分钟后测量。且使用经过校准的上臂式电子血压计,袖带中心与心脏保持同一水平(坐位时手肘置于桌面)。
血压150/90mmHg虽确诊为高血压,也不用过于担心,可在医生指导下明确具体的诱因后,通过科学管理完全可控。对于无并发症的低危患者,先尝试3个月强化生活方式干预,多数可恢复正常高值。而对于合并糖尿病/肾病等高危人群,应尽早启动药物治疗,目标血压控制在<130/80mmHg。(具体措施可见图)📑
提醒大家!高血压是可防可控的“生活方式病”,应拒绝“无症状就不用管”的侥幸心理,每半年至少测1次血压,40岁以上人群建议每年做1次全面心血管筛查。而降压治疗的核心是“平稳达标”,避免血压波动过大(如突然从150降到90),可能引发脑灌注不足。遵医嘱定期复诊,才能制定最适合自己的个体化方案!
若大家喜欢今天的分享,欢迎点赞、转发、评论~💌
702
心肌缺血有什么表现

朱航
副主任医师
心血管内科
心肌缺血是指心脏的血液灌注减少,导致心脏的供氧减少,心肌能量代谢不正常,不能支持心脏正常工作的一种病理状态。其
表现主要有心绞痛、胸闷与心悸、呼吸困难、消化系统症状等
。
心绞痛
心肌缺血最常见的典型症状。这种疼痛通常位于胸骨后或心前区,表现为压榨样、闷痛或紧缩感疼痛,可能向左肩、左上臂放射,持续3至5分钟,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后能够缓解。
胸闷与心悸
患者常在劳累或精神紧张时出现胸闷症状,感觉胸部像被重物压迫,难以透气。同时可能伴有心悸,即心跳加快或不规则的感觉。
呼吸困难
在体力活动时,心肌缺血患者可能出现呼吸困难,感觉气短,部分患者可出现口唇发绀,需要停下来休息才能缓解。这可能是由于心脏泵血功能下降,导致肺部血液循环受阻所致。
消化系统症状
心肌缺血时,胃部和肠道也可能出现不适,表现为恶心、呕吐、上腹痛等症状。这可能是由于心肌缺血导致的迷走神经兴奋,引起胃肠道平滑肌痉挛所致。
全身症状
部分心肌缺血患者可能出现全身症状,如发热、乏力、头晕、晕厥、面色苍白、四肢厥冷等,可能与心肌缺血导致的全身炎症反应、能量代谢异常以及心功能下降有关。
541
冠心病的症状有哪些

朱航
副主任医师
心血管内科
冠心病,即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冠心病的
症状表现多种多样,且轻重不一,常见症状包括胸痛或不适感、呼吸急促、疲劳或乏力等
。
胸痛或不适感
这是冠心病最常见的症状,通常表现为胸部压迫感、紧缩感、烧灼感或疼痛。这种疼痛可能会向左肩、左臂、颈部、下颌或背部放射,并伴有出汗、恶心、呕吐等症状。
呼吸急促
冠心病患者在活动或情绪激动时,可能会出现呼吸急促的症状,这是由于心肌缺血导致肺部充血引起的。患者可能感到气短或无法深呼吸,特别是在活动时更为明显。呼吸困难可能伴随有胸闷、憋气、口唇发绀等症状。
疲劳或乏力
冠心病患者可能会感到疲劳或乏力,尤其是在进行日常活动时,这是由于心肌缺血导致身体供氧不足引起的。
心悸或心跳不规律
冠心病患者可能会出现心悸或心跳不规律的症状,这是由于心肌缺血导致心脏电活动异常引起的。心脏供血不足可导致心率加快,患者可能会感到心跳加快或不规则,心悸可能伴随有头晕、乏力等症状。
头晕或昏厥
冠心病患者在严重的情况下,可能会出现头晕、昏厥等症状,这是由于心肌缺血导致大脑供氧不足引起的。
胃肠道症状
部分冠心病患者可能会出现胃肠道症状,如恶心、呕吐、腹痛等,这是由于心肌缺血导致胃肠道供血不足引起的。
此外,心肌梗死是冠心病的严重并发症,可能导致患者突然死亡。心肌梗死的症状包括剧烈胸痛、呼吸困难、出汗、恶心等。心力衰竭也是冠心病患者常见的并发症,其症状包括呼吸困难、乏力、水肿等。
641
心脏堵塞症状有哪些

张淑云
主任医师
心血管内科
心脏堵塞通常指冠状动脉堵塞,即给心脏供血的冠状动脉因粥样硬化斑块形成、血栓堵塞等原因,造成血管狭窄或完全闭塞,使心肌供血不足。心脏堵塞会引发一系列症状,主要表现为胸痛、呼吸困难、疲劳、心悸等。
1、胸痛:
冠状动脉堵塞致使心肌缺血缺氧,无氧代谢产物积聚,刺激神经引发胸痛。疼痛多位于胸骨后,可放射至心前区、肩部、手臂甚至颈部。疼痛性质多样,如压榨性、闷痛或紧缩感,疼痛程度轻重不一,发作时间持续数分钟至数十分钟不等,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等药物后,部分患者疼痛可缓解。
2、呼吸困难:
心脏供血不足,泵血功能下降,导致肺部淤血,气体交换受阻。患者会感觉呼吸费力,需要用力呼吸才能获得足够氧气,常表现为呼吸急促,在活动后、平躺时呼吸困难症状加剧,严重时只能端坐呼吸,以减轻肺部淤血状况。
3、疲劳:
心脏无法为全身各器官提供充足血液和氧气,身体各系统功能受影响,能量生成减少。患者会感到极度疲倦,即使经过长时间休息也难以缓解,日常简单活动如散步、爬楼梯等,都会让疲劳感显著加重,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4、心悸:
心脏堵塞影响心脏正常电生理活动和节律,心肌缺血引发心脏传导系统异常。患者能明显感觉到自己的心跳异常,可表现为心跳加快、心律不齐,常伴有心慌、不安的感觉,这种心悸症状会进一步加重患者的心理负担。
若心脏堵塞不及时治疗,心肌持续缺血,会导致心肌梗死,梗死区域的心肌细胞坏死,心脏功能严重受损。可能引发心力衰竭,心脏无法有效泵血维持身体循环,还可能导致严重心律失常,如心室颤动等,随时危及患者生命,极大降低患者的生存质量和寿命。
预防心脏堵塞的措施
养成健康饮食模式,减少饱和脂肪、胆固醇和糖分摄入。少吃油炸食品、动物内脏等高脂食物,多吃新鲜蔬果、全谷物、鱼类等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和膳食纤维的食物,有助于降低血脂,减少血管内粥样硬化斑块形成风险。
坚持规律运动,选择有氧运动如慢跑、游泳、骑自行车等。运动可增强心肺功能,促进血液循环,提高血管弹性,降低血压,控制体重,改善身体代谢,从而减少心脏堵塞的发生几率。控制基础疾病,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慢性疾病患者,应积极治疗。遵循医嘱规范用药,定期监测指标,将血压、血脂、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避免病情进展对心血管系统造成损害。
974
15
低血压是怎么引起的,有什么危害?不容小觑

王金金
主治医师
心血管内科
🔴低血压,简单来说,就是血管里血液对血管壁的压力比正常数值低。一般来说,成年人上肢动脉血压低于90/60mmHg时,可认为是低血压。
🔔低血压常见原因有这些
🔹天生血压低:有一部分身体没啥毛病的人,像瘦瘦弱弱的老年人、女性,他们血压天生就比别人低。这和家族遗传有点关系,比如家里长辈血压也低,自己就容易遗传到;也和个人体质有关,身体的构造、代谢这些特点,让血压自然就低一些。只要没觉得不舒服,一般不用太担心,对健康也没太大影响。
🔹心脏问题:比如主动脉瓣、二尖瓣变得特别狭窄,血就很难被泵出去,流到全身的血少了,血压自然就降下来了。
🔹激素问题:甲状腺功能不好,甲状腺素分泌不够,身体代谢变慢,心脏收缩力量变弱,打出去的血少,血压就会低。还有肾上腺,它分泌的糖皮质激素能帮忙调节血管收缩和血容量,如果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激素不够,血管收缩不好,血容量也受影响,血压就上不去。
🔹失血或脱水:出了意外大量出血,比如受伤、胃出血;或者因为拉肚子、呕吐,身体丢了很多水和盐分,身体里的血液总量变少了,就像水管里水少了压力变小一样,血压也会跟着下降。
🔺低血压带来的危害不可忽视
🔸头晕目眩:血压低,流到大脑的血就不够,脑袋缺氧,人就容易头晕、犯迷糊。有时候猛地站起来,脑袋一下子缺血,眼前会突然发黑,甚至晕倒,万一身边有尖锐东西、台阶,摔倒就容易受伤。
🔸浑身没劲:血压低,全身的血不能顺畅流动,各个器官得不到足够的氧气和营养,就像机器没油一样,人会觉得特别累,干啥都没劲儿,走几步路就气喘吁吁,平时上班、做家务、运动的效率都变低了。
🔸记性变差:脑袋长期缺血缺氧,脑细胞会受影响,记忆力慢慢下降,刚做过的事、刚说过的话容易忘,注意力也很难集中,学习、工作的时候容易出错。要是一直这样,以后得老年痴呆的风险也会变高。
🔸休克:严重的低血压会导致休克,这是要命的情况。这时候身体各个器官都严重缺血,人脸色苍白、皮肤摸起来又湿又冷,脉搏微弱,呼吸急促。
出现低血压发作可以按照图中的方法进行处理,大家有过低血压的经历吗,可以在评论区交流看看。
810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症状

朱航
副主任医师
心血管内科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是一种常见的快速心律失常,
主要症状有心悸、胸闷和胸部不适、头晕和眩晕等
,症状发作通常比较突然,持续时间长短不一,短则数秒,长则数小时甚至数天,如有不适,建议及时就医。
心悸
患者会突然感觉心跳非常快,像要从嗓子眼跳出来一样,心跳的频率可达到150-250 次/分钟。这种快速的心跳感觉通常是突然发作,毫无预兆,患者能够明显地察觉到自己的心跳异常。
在发作时,患者可能会感到心慌、焦虑,因为这种强烈的心跳感觉会让人产生不安的情绪。
胸闷和胸部不适
由于心跳过快,心脏舒张期缩短,导致心脏充盈不足,进而引起心肌缺血。患者会出现胸闷的感觉,就像有东西压在胸口一样,或者感觉胸部有紧缩感、胀满感。
这种胸部不适可能会随着心动过速的持续而加重,部分患者还会伴有轻微的疼痛。
头晕和眩晕
患者会出现头晕的症状,感觉头部昏沉、头重脚轻。眩晕则是一种更强烈的感觉,患者会感觉自身或周围环境在旋转。
这些症状在心动过速发作时可能会比较明显,尤其是在患者突然站起或者活动时,由于脑部血液供应进一步减少,头晕和眩晕的症状会加剧。
呼吸困难
快速的心跳使心脏不能有效地将血液泵到肺部进行气体交换,同时也会导致肺静脉压力升高,引起肺淤血。患者会出现呼吸急促、气短、口唇发绀的现象,感觉呼吸不够用。在发作严重时,患者可能会有窒息感,需要大口呼吸来缓解症状。
乏力和疲劳
由于心脏泵血功能紊乱,身体各组织器官得不到充足的血液供应,会出现全身乏力和疲劳的症状。即使在休息状态下,患者也会感觉身体很疲倦,活动耐力明显下降。
在心动过速发作后,这种乏力和疲劳的感觉可能会持续一段时间,影响患者的日常活动和生活质量。
出汗
发作时,患者通常会大量出汗。这是因为身体的应激反应导致交感神经兴奋,汗腺分泌增加。出汗的程度因人而异,有的患者可能只是额头微微出汗,而有的患者则可能全身大汗淋漓。
445
低血压可以吃西瓜吗

曲家珍
主任医师
心血管内科
低血压患者可以适量吃西瓜。西瓜富含水分、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成分,对人体健康有益,适量食用一般不会对血压产生不良影响,还能在一定程度上补充身体所需营养,不过由于西瓜的特性,食用时也有需要注意的方面。
西瓜含有大量水分,适量食用后水分被人体吸收进入血液循环,可在短时间内增加血容量。对于部分低血压患者而言,一定程度的血容量增加,能对血压起到轻微的提升作用,有助于改善因血压过低导致的头晕、乏力等不适症状。同时西瓜中含有葡萄糖、蔗糖等糖类物质,食用后可快速被人体吸收,为身体补充能量,缓解低血压引起的虚弱感。
此外,西瓜富含多种维生素,如维生素C、维生素B族等,以及钾、镁等矿物质。维生素B族参与身体的新陈代谢,对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的正常功能有重要作用;钾元素能促进钠排出,调节体内电解质平衡,对维持血压稳定也有一定帮助。
不过,低血压患者吃西瓜要注意适量。西瓜有利尿作用,过量食用可能导致尿液排出增多,使血容量减少,反而不利于血压稳定。而且西瓜含糖量相对较高,过量食用可能引起血糖波动,尤其是对于合并有糖尿病的低血压患者,更需要严格控制食用量。此外,从冰箱中取出的冰镇西瓜,低温会刺激胃肠道,引起血管收缩,可能加重低血压症状,还会影响消化功能,因此应避免食用过凉的西瓜。
低血压患者饮食注意事项
1、增加营养摄入:
多吃富含蛋白质、铁、铜、叶酸、维生素B12、维生素C等造血原料的食物,有助于纠正贫血,提升血压。
2、适当补充盐分:
低血压患者可适当多摄入一些盐分,适量饮用淡盐水,能增加体内钠含量,有助于提高血压。但对于合并有肾脏疾病、高血压家族史等情况的患者,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3、合理搭配饮食:
保证饮食多样化,均衡搭配主食、肉类、蔬菜、水果等,避免挑食、偏食。同时可适当吃一些稍咸的食品,以增加饮水量,较多的水分进入血液可增加血容量,从而提高血压。
766
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