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医学科科室相关科普
中暑了拉肚子
郑梓煜
副主任医师
急诊科
中暑时出现腹泻的情况可能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如脱水等。在高温环境下,身体会经历一系列生理反应来试图降温,可能会影响消化系统的正常运作。 1、身体脱水: 中暑时,身体通过大量出汗来散热,会导致体内水分流失,引起脱水,脱水会影响肠道的正常功能,可能会导致腹泻。及时补充水分和电解质,可以喝淡盐水或运动饮料,避免饮用含咖啡因或酒精的饮料。 2、电解质失衡: 随着大量出汗,体内电解质如钠、钾的浓度可能会发生变化,电解质失衡也会影响肠道的正常运作,从而导致腹泻,也需要补充电解质和水分。 3、肠道痉挛: 高温下身体会经历应激反应,可能导致肠道肌肉收缩异常,引发腹泻。保持充足的休息,避免剧烈运动或长时间暴露在高温环境中,建议选择易消化的食物,如米粥、馒头等,避免油腻、辛辣或难以消化的食物。 4、食物中毒: 在炎热的夏季,食物容易变质,如果摄入不洁的食物,可能会引起急性胃肠炎,导致腹泻。可以使用止泻药、抗炎药物等缓解炎症、腹泻症状,但应遵循医生的建议。 中暑时出现腹泻是身体在应对高温环境时的一种反应,通过及时补充水分、调整饮食、适当休息以及必要时的药物治疗,可以有效缓解腹泻症状。如果症状严重或持续不缓解,应及时就医寻求专业的帮助。
971
2024-09-25
中暑恶心呕吐怎么快速缓解
郑梓煜
副主任医师
急诊科
中暑后出现恶心呕吐的症状,需要迅速采取措施,例如迅速脱离高温环境、补充水分和电解质等,以缓解症状并防止病情进一步恶化。 1、迅速脱离高温环境: 将患者立即转移到阴凉、通风良好的地方,如室内或树荫下。避免继续暴露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中,以减少体温进一步升高。通过降低环境温度,帮助身体散热,从而缓解中暑症状。 2、补充水分和电解质: 饮用淡盐水、运动饮料或口服补液盐等,以补充因中暑出汗而流失的水分和电解质。避免饮用含有咖啡因或酒精的饮料,因为可能加重脱水症状。目的是纠正体内电解质失衡,缓解恶心和呕吐症状。 3、物理降温: 使用湿毛巾冷敷患者的额头、颈部、腋下等部位,或使用温水擦拭身体,以促进热量散发。如条件允许,可使用冰袋对局部进行冰敷,特别是头部、颈部和腋窝等大血管经过的部位。目的是降低体温,减轻中暑引起的恶心和呕吐。 4、调整饮食: 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稀饭、面条等。适量食用具有解暑作用的食物,如绿豆汤、冬瓜汤等。避免食用油腻、辛辣等刺激性食物,以免加重恶心想吐的症状。通过调整饮食,减轻胃肠负担,缓解恶心和呕吐。 5、药物治疗: 常用药物具有解表化湿、理气和中的功效,可缓解中暑引起的恶心呕吐。在使用药物前最好咨询医生或药师的建议,确保用药安全有效。通过药物治疗,快速缓解中暑引起的恶心呕吐症状。 6、保持呼吸通畅: 若患者恶心想吐较为严重,应将其头部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误吸引起窒息。同时保持周围空气流通,避免人群拥挤。确保患者呼吸顺畅,减少因呕吐物误吸导致的风险。 7、放松心情: 通过深呼吸、听舒缓音乐等方式放松心情,减轻紧张和焦虑情绪。紧张和焦虑情绪可能加重恶心和呕吐症状,放松心情有助于缓解症状。 8、就医治疗: 如果患者除了恶心呕吐外,还伴有高热、昏迷、抽搐等严重症状,应立即送往医院进行急救治疗。医生可能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静脉补液治疗、纠正酸中毒和电解质紊乱、使用抑酸药物以及保护脏器功能等综合治疗措施。 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好防暑降温措施,避免在高温时段外出活动,以减少中暑的发生。
603
2024-09-25
天热中暑全身抽筋怎么办
郑梓煜
副主任医师
急诊科
当天热中暑导致全身抽筋时,应立即采取一系列紧急措施,以缓解症状并防止病情进一步恶化,例如迅速脱离高温环境、补充水分与电解质等。 1、迅速脱离高温环境: 将患者立即转移到阴凉、通风良好的地方,如室内或树荫下,避免继续暴露在高温环境中。通过降低环境温度,帮助身体散热,从而缓解中暑症状。 2、补充水分与电解质: 饮用淡盐水、运动饮料或口服补液盐等,以补充因中暑出汗而流失的水分和电解质。避免饮用含有咖啡因或酒精的饮料,因为可能加重脱水症状。目的是纠正体内电解质失衡,缓解肌肉痉挛和抽筋症状。 3、物理降温: 使用湿毛巾冷敷患者的额头、颈部、腋窝和腹股沟等血管丰富的部位,促进热量散发。也可以使用风扇或空调等设备降低室内温度,帮助身体降温。目的是降低体温,减轻中暑引起的全身抽筋症状。 4、按摩与热敷抽筋部位: 对抽筋部位进行轻柔的按摩,有助于放松紧张的肌肉,促进血液循环。若抽筋部位仍感僵硬,可使用热毛巾或热水袋进行热敷,促进血液循环和肌肉放松。目的是缓解肌肉痉挛和抽筋症状,减轻患者痛苦。 5、就医治疗: 如果患者中暑抽筋症状严重,或伴有高热、意识障碍等严重中暑表现,应立即就医。医生可能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静脉补液治疗、纠正酸中毒和电解质紊乱、使用解痉药物等综合治疗措施。 建议养成勤喝水的习惯,特别是在高温环境下活动时,要适量增加饮水量,并选择含有电解质的饮料。尽量减少在高温、高湿且无风的环境中长时间工作或生活。穿着宽松且透气性良好的衣物,以促进汗液蒸发和体温调节。多吃新鲜水果和蔬菜等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以增强身体抵抗力。
1273
2024-09-25
心肺复苏的操作流程
郑梓煜
副主任医师
急诊科
心肺复苏是一种紧急救治措施,用于在心跳或呼吸骤停时维持血液循环和氧气供应。操作流程包括几个关键步骤,如评估现场与判断患者状态、启动紧急反应系统等。 1、评估现场与判断患者状态 首先确保抢救现场环境安全,避免在危险或不稳定的环境中进行复苏操作。需轻拍患者肩膀并大声呼唤,观察患者是否有反应,并触摸颈动脉,注意非专业人员应避免触摸,以免延误时间,或观察胸廓起伏,判断患者是否有呼吸和心跳。 2、启动紧急反应系统 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如120,并简要说明患者情况和所在位置。若现场有其他人,可请求其协助。 3、胸外按压 准备患者:将患者平放于坚硬的平面上,如地板或硬板床,解开患者衣物,暴露胸部。 按压位置与手法:将一只手掌根部置于胸骨中下1/3交界处,即两乳头连线中点,另一只手掌重叠其上,双手手指交叉并抬起,使手指离开胸壁。施救者需双臂伸直、身体前倾,垂直向下按压。 按压深度与频率:成人按压深度至少为5-6厘米,儿童为胸廓前后径的1/3,约5厘米,婴儿约为4厘米。按压频率为每分钟100-120次,保证每次按压后胸廓完全回弹。 4、开放气道与人工呼吸 开放气道:采用仰头抬颏法或托颌法,开放气道,使下颌角、耳垂与地面垂直,清除口腔内异物,如呕吐物、假牙等。 人工呼吸:在开放气道后进行口对口或口对鼻人工呼吸,每次吹气时间应大于1秒,确保胸廓有起伏。对于成人,按压与吹气的比例为30:2,即每按压30次后进行2次人工呼吸。 5、除颤 如果现场有自动体外除颤仪,应立即使用。按照AED的语音提示操作,包括贴放电极片和进行除颤。 6、持续监测与评估 在进行心肺复苏的过程中,应持续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如意识、呼吸、心跳等。每进行5个循环后,应重新评估患者的生命体征。如果患者恢复自主呼吸和心跳,应继续监测并等待专业急救人员到达。 在进行心肺复苏时应确保操作规范、力度适中,避免造成患者肋骨骨折等二次伤害。对于不同年龄段的患者,如儿童、婴儿,应根据其生理特点调整按压深度、频率和人工呼吸的方式。在进行心肺复苏的同时,应尽快将患者转运至医疗机构进行进一步救治。
611
2024-09-25
心肺复苏五大并发症
郑梓煜
副主任医师
急诊科
心肺复苏是一种紧急救治措施,用于在心跳或呼吸骤停时维持血液循环和氧气供应。在进行心肺复苏时可能会出现并发症,五大常见并发症包括肋骨骨折、气胸和血胸等。 1、肋骨骨折: 心肺复苏时需要进行胸外按压,如果按压的力量和频率不当,或者患者本身存在骨质疏松等情况,就可能导致肋骨骨折。肋骨骨折会引起剧烈疼痛,影响呼吸功能,并可能进一步导致气胸、血胸等并发症。 2、气胸和血胸: 胸外按压可能会损伤肺组织和胸膜,导致气体或血液进入胸腔,形成气胸或血胸。且肋骨骨折也可能刺破肺组织或胸膜,引发气胸或血胸。患者可能出现呼吸困难、胸痛、咳嗽、发绀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导致休克。 3、心脏破裂: 在心肺复苏过程中,如果按压位置不准确或过度用力,可能会对心脏造成直接的损伤,导致心脏破裂。特别是在心肌本身就有病变的情况下,更容易发生心脏破裂。心脏破裂可能导致大出血和猝死,是心肺复苏过程中极为严重的并发症。 4、胃内容物反流和误吸: 心肺复苏时由于按压可能导致腹内压升高,使胃内容物反流。如果此时患者的气道没有得到有效保护,就可能发生误吸。误吸会引起肺部感染、气道阻塞等问题,进一步加重病情,甚至可能导致窒息。 5、脑损伤: 心肺复苏过程中如果心脏停搏时间较长,或者复苏后恢复的血流灌注不稳定,可能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性损伤。患者可能出现意识障碍、认知功能下降、偏瘫等神经系统症状,严重时可能导致植物人状态或死亡。 为了减少心肺复苏过程中的并发症,需要严格按照心肺复苏的操作规范进行,确保按压位置准确、力度适中、频率稳定。在复苏过程中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和反应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的并发症。对于疑似出现并发症的患者,应及时进行相关的检查和治疗。
1418
2024-09-25
高原反应发烧
郑梓煜
副主任医师
急诊科
在高海拔地区,高原反应是一种常见的现象,当高反引发发烧时情况则较为复杂,需要根据不同情况,主要是反应的程度进行分析和处理。 1、发生原因 氧气供应不足:高原地区海拔较高,空气中的氧气浓度相对下降,人体细胞需要氧气进行正常的代谢活动,缺氧会导致肺部氧合能力下降,进而引发头痛、头昏、气短等症状。 气压下降:随着海拔的升高,大气压逐渐降低。气压的变化会影响血液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平衡,导致供氧压力降低,氧气不能有效地被血液吸收和运输到全身各组织,从而加重缺氧现象。 环境因素:高原地区的气温普遍较低,低温会引起体表的血管收缩,影响氧气和营养物质的输送,高海拔地区的紫外线辐射强度较高,可能破坏细胞膜,增加高原反应的风险。 体力活动过度:在高海拔环境下,身体机能相对减弱,运动能力下降,如果进行过于剧烈的体力活动,会增加人体的能量消耗和氧气需求,进一步加重缺氧现象。 个体差异:不同个体对高海拔环境的适应能力存在差异,可能与遗传背景、生理状态、健康状况等因素有关。 2、治疗方法 休息:过度活动会增加氧耗量,降低氧饱和度,加重症状,患者应立即停止活动,充分休息。 氧疗:经鼻骨管或面罩吸氧,间断小量吸氧,能缓解机体对高原的适应性反应。 药物治疗:可酌情使用镇静剂、止痛药、利尿剂等缓解症状。 高压氧治疗:能迅速缓解脑水肿,控制疾病发展。 前往高原地区需做好预防发烧的准备,行前要进行身体检查、适应性锻炼并了解高原知识,旅途中应合理安排行程、注意保暖、均衡饮食、充足饮水,到达高原后,适当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可吸氧缓解不适,同时注意个人卫生。
613
2024-09-24
怎么缓解中暑头晕恶心
郑梓煜
副主任医师
急诊科
在炎热夏季,中暑后出现头晕恶心让人难受,应立即转移至阴凉通风处,补充水分和电解质,进行物理降温,充分休息后症状扔给不缓解应该尽快就医,避免耽误治疗。 1、移动到阴凉处 如果在户外中暑,尽快找到阴凉处如大树下、建筑物阴影处等,若是在室内中暑,打开窗户通风,或借助风扇、空调降低环境温度,避免身体继续受高温影响,为缓解中暑症状创造良好条件。 2、补充水分 中暑时身体因大量出汗失去水分和电解质,加重头晕恶心症状,适量饮用含盐的清凉饮料如淡盐水、运动饮料等,注意不要一次性大量饮水,以免引起呕吐,小口慢饮,让身体逐渐吸收水分和电解质,恢复正常代谢功能。 3、物理降温 中暑时可采用物理降温的方法,用湿毛巾冷敷额头、颈部、腋下、腹股沟等大动脉处,也可以用温水擦拭身体,能通过水分蒸发有效带走热量,从而降低体温,但要注意水温不宜过低,否则可能会引起身体不适,反而不利于中暑症状的缓解。 4、充分休息 中暑后身体会变得十分虚弱,此时应寻找安静舒适的地方躺下,全身心放松,闭上眼睛好好休息,若头晕恶心症状严重,可抬高头部,能有效减轻不适感,帮助身体尽快恢复。 预防中暑应避免在高温时段外出,尤其是中午时分,若外出需做好防晒措施,如戴帽子、太阳镜和涂抹防晒霜,穿着宽松透气的衣服以便散热,保持充足睡眠,增强身体抵抗力,平时要注意及时补充水分,多喝含盐的清凉饮料。
973
2024-09-24
怎么判断自己是不是煤气中毒
郑梓煜
副主任医师
急诊科
煤气中毒指的是一氧化碳中毒,是一种因吸入过多一氧化碳导致体内缺氧的紧急情况,判断自己是否煤气中毒,可从相关症状表现入手,包括轻微头痛与眩晕、恶心与呕吐、乏力与心悸等。 1、轻微头痛与眩晕: 最初可能感到轻微的头痛,如同普通感冒前的症状,伴有轻微的眩晕感,可能是大脑初步缺氧的信号,此时应立即检查周围环境,看是否有煤气泄漏的可能。 2、恶心与呕吐: 随着一氧化碳吸入量的增加,胃肠道可能出现不适,表现为恶心欲吐,甚至呕吐,是身体对缺氧环境的应激反应,提示需立即采取措施离开当前环境。 3、乏力与心悸: 中毒程度加深时,会感到全身乏力,无法支撑身体重量,伴随心跳加快,有心悸感,是体内各器官因缺氧而功能下降的表现。 4、面色潮红与口唇樱桃红色: 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结合形成碳氧血红蛋白,使皮肤和黏膜呈现特征性的樱桃红色,尤其是口唇部位最为明显,面部可能因缺氧而潮红。 5、意识障碍与昏迷: 在重度中毒情况下,患者可能出现意识障碍,如神志不清、反应迟钝,甚至迅速陷入昏迷状态,此时生命体征可能不稳定,需立即进行紧急救治。 为预防煤气中毒,生活中应注意使用煤炉、燃气热水器等设备时,确保室内通风良好,避免在密闭环境中长时间使用。定期检查煤气管道和阀门,防止泄漏,一旦发现煤气泄漏或中毒症状,应立即开窗通风,关闭煤气源,并尽快转移到空气新鲜处。对于重度中毒者,应迅速拨打急救电话,并在等待救援过程中采取必要的急救措施,如保持呼吸道通畅、给予氧气吸入等。
776
2024-09-24
急性拉肚子拉水伴腹疼是什么原因
郑梓煜
副主任医师
急诊科
急性拉肚子拉水伴腹疼,可能由多种疾病引起,例如急性胃肠炎、肠易激综合征、细菌性痢疾等,需要及时查明原因,并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处理。 1、急性胃肠炎: 是最常见的病因之一,通常由饮食不洁、暴饮暴食或摄入被污染的食物引起,急性胃肠炎会导致胃肠道黏膜受损,出现腹痛、腹泻等症状,严重时可拉水样便。生活中,应注意饮食卫生,避免生冷食物,及时就医并遵医嘱用药,例如止泻药、抗生素药物等。 2、肠易激综合征: 一种功能性肠道疾病,与精神心理因素密切相关,患者常表现为腹痛、腹泻,粪便呈糊状,含大量黏液。治疗上,除遵医嘱用药,还需注意调整心态,保持心情愉悦,减少精神压力。 3、细菌性痢疾: 由志贺菌感染导致的肠道传染病,起病急骤,伴有腹痛、腹泻,初期粪便多为稀水样,后转为黏液脓血便。患者需隔离治疗,并遵医嘱使用抗生素,保持饮食清洁,避免交叉感染。 4、食物中毒: 摄入被致病菌污染的食物后,毒素刺激胃肠道黏膜,引起急性炎症反应,导致腹泻、腹痛,轻至中度患者可通过口服补液盐溶液防止脱水。严重时应立即就医,进行输液治疗,日常生活中,要格外注意食品安全,避免食用来源不明的食物。 5、霍乱: 由霍乱弧菌引起的急性腹泻性传染病,症状极为严重,伴有剧烈腹泻、呕吐和肌肉痉挛性疼痛,重症患者需立即送医,接受静脉输液治疗,遵医嘱补充水电解质平衡调节剂和使用抗生素。 患者首先应立即就医,明确病因并遵医嘱治疗,在日常生活中,要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避免生冷、不洁食物。注意个人卫生,尤其是手卫生,保持心情愉悦,减少精神压力,有助于预防肠道功能性疾病的发生。
1381
2024-09-24
高质量心肺复苏的五大要点
郑梓煜
副主任医师
急诊科
高质量心肺复苏是紧急情况下挽救生命的关键技术,尤其在处理如急性心肌梗死等急性心脏事件时,例如需要迅速识别与启动急救、正确位置与力度按压、稳定频率与持续按压等。 1、迅速识别与启动急救: 一旦发现患者疑似急性心肌梗死并出现心脏骤停症状,如突然倒地、意识丧失、呼吸停止,应立即确认环境安全,迅速启动急救流程,拨打急救电话,并开始心肺复苏,抓住黄金抢救时间。 2、正确位置与力度按压: 心肺复苏时,按压位置应准确选在两乳头连线与胸骨交叉处下方,即胸骨下半段,按压时需用手掌根部垂直向下用力,确保力度适中,既要有足够的深度,又要避免造成患者肋骨骨折。 3、稳定频率与持续按压: 按压频率应控制在每分钟100-120次,过快或过慢都会影响复苏效果,按压过程中应尽量减少中断,每次按压后需确保胸廓完全回弹,以保证血液的有效循环。 4、配合人工呼吸: 在持续胸外按压的基础上,需配合进行人工呼吸,每次按压30次后,给予患者2次有效的人工呼吸,每次呼吸时间约1秒,确保气体充分进入肺部,人工呼吸前需清除患者口鼻异物,保持气道通畅。 5、除颤: 自动体外除颤器对于急性心肌梗死导致的心脏骤停患者,如条件允许,应尽早使用自动体外除颤器进行除颤。自动体外除颤器操作简便,根据语音提示即可完成,能显著提高复苏成功率。 在日常生活中,需要了解其早期症状如胸痛、胸闷等,并学会基本的急救知识,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等,以降低患病风险,一旦发现身边有人出现相关症状,应立即采取急救措施并拨打急救电话。
617
2024-0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