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颌面外科科室相关科普
造成颞下颌关节紊乱的原因

张冰
主任医师
口腔颌面外科
颞下颌关节紊乱是一种常见的口腔颌面部疾病,其发病原因较为复杂,主要涉及解剖结构因素、不良生活习惯等方面。
1、解剖结构因素:
人体颞下颌关节的解剖结构较为特殊,关节窝较浅,关节头相对较大,关节盘位于关节头和关节窝之间,起到缓冲和协调关节运动的作用。若关节盘、关节头和关节窝之间的结构关系出现异常,如关节盘移位,就容易引发颞下颌关节紊乱。此外牙齿的咬合关系对颞下颌关节的稳定性也至关重要。正常的咬合关系能够使关节在运动时受力均匀,而一旦出现咬合紊乱,比如牙齿排列不齐、过度磨损、缺失牙未及时修复等情况,会打破关节的受力平衡,导致关节局部受力过大,增加关节磨损和损伤的风险,进而引发颞下颌关节紊乱。
2、不良生活习惯:
长期单侧咀嚼食物,会使双侧颞下颌关节受力不均,经常使用的一侧关节负荷过重,容易出现劳损和损伤。过度张口行为,如长时间大声说话、大笑、打哈欠时不注意控制张口幅度等,会使颞下颌关节周围的肌肉、韧带等软组织受到过度牵拉,久而久之,这些软组织会出现疲劳、损伤,影响关节的正常功能。另外,长期咀嚼硬物,如坚果、槟榔等,会增加关节的压力和磨损,使关节软骨和关节盘更容易受损,从而引发颞下颌关节紊乱。
3、精神心理因素:
长期处于精神紧张、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状态下,人体的神经系统会受到影响,导致咀嚼肌功能失调。咀嚼肌持续紧张,会增加颞下颌关节的负荷,使关节处于不正常的受力状态,进而引发关节紊乱。精神压力还可能影响人体的内分泌系统,导致激素水平失衡,加重关节的炎症反应和损伤。
如果颞下颌关节紊乱不进行治疗,对患者的影响是多方面且严重的。在日常生活中,患者会因疼痛、关节弹响和下颌运动障碍,无法正常进行咀嚼、吞咽、说话等基本活动,严重影响生活质量。随着病情的发展,关节软骨会逐渐磨损,关节间隙变窄,导致关节畸形和功能丧失,进一步加重下颌运动障碍,甚至可能引发其他口腔颌面部疾病,如咬合紊乱、牙周炎等。
颞下颌关节紊乱的预防和注意事项
预防颞下颌关节紊乱,在日常生活中,要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牙齿问题,如龋齿、牙周炎等,维持正常的咬合关系。纠正不良的咀嚼习惯,避免单侧咀嚼,采用双侧交替咀嚼的方式。控制张口幅度,避免过度张口行为,在打哈欠、大笑时可适当用手托住下颌。减少食用过硬、过黏的食物,避免给关节增加不必要的负担。
对于已经患有颞下颌关节紊乱的患者,要注意休息,避免过度使用下颌关节,如避免长时间咀嚼硬物、长时间嚼口香糖等。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按时服用药物或接受物理治疗,不得擅自增减药量或中断治疗。在使用药物过程中,注意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如有不适及时告知医生。
538
60
下巴脱臼怎么恢复
张冰
主任医师
口腔颌面外科
下巴脱臼医学上称为颞下颌关节脱位,是指髁突滑出关节窝,超出了关节正常的运动范围,无法自行复位的情况。当发生下巴脱臼时,及时且科学的恢复措施对恢复健康至关重要,主要涉及复位治疗、固定与护理以及康复训练等方面。
1、复位治疗:
当出现脱臼情况,应尽快就医,由专业医生进行复位操作。常见的复位方法是口内复位法,医生会将双手拇指缠上纱布,放置在患者两侧下颌磨牙咬合面上,其余手指握住下颌体下缘,在患者放松的状态下,拇指向下按压,其余手指将下颌向上、向后推,使髁突回到关节窝内。这一过程需要医生精准操作,避免对周围组织造成损伤。在复位过程中,患者要尽量放松,配合医生指令,避免因紧张导致肌肉收缩,增加复位难度。
2、固定与护理:
复位后,通常需要使用绷带或颌托对下颌进行固定,限制下颌的活动,使关节周围的组织得到充分休息和修复。固定时间需根据脱臼的严重程度和患者的恢复情况而定,一般持续一段时间。在此期间,患者要注意保持固定装置的稳固,避免随意拆卸或调整。同时要注意口腔卫生,饭后用温水或漱口水漱口,防止食物残渣残留引发感染。在饮食方面,应选择软食或流食,避免食用过硬、过黏的食物,减少下颌的咀嚼负担,促进关节恢复。
3、康复训练:
在固定期结束后,患者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康复训练。初期可进行简单的下颌运动,如缓慢的张口、闭口练习,幅度要小,逐渐增加运动范围。随着恢复情况好转,可进行下颌的侧方运动和前伸运动,增强下颌关节的灵活性和稳定性。还可以进行一些肌肉训练,如轻轻咬紧牙关,然后放松,重复进行,以增强咀嚼肌的力量。康复训练要循序渐进,根据个人恢复状况调整训练强度和频率,避免过度训练导致关节再次损伤。
如果下巴脱臼不进行治疗,对患者的影响是多方面且严重的。在短期内,患者会因嘴巴无法正常闭合,无法正常进食、说话,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和社交活动。长期来看,脱臼的关节无法复位,会导致关节周围的肌肉、韧带等组织持续处于异常的受力状态,出现肌肉萎缩、韧带松弛等情况,进一步加重关节的不稳定。
下巴脱臼的预防和注意事项
预防下巴脱臼,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避免过度张口,如打哈欠时尽量控制张口幅度,避免大笑、长时间大声说话等过度拉伸下颌关节的行为。在进行口腔治疗时,要告知医生自己的颞下颌关节情况,避免因治疗操作不当导致关节脱位。
注意保护下颌关节,避免下颌受到外力撞击。进行适量的下颌关节锻炼,如缓慢地张口、闭口、左右移动下颌等,增强关节周围肌肉的力量,提高关节的稳定性。
对于已经发生下巴脱臼的患者,在复位后,要严格按照医生的要求进行固定和护理,不得擅自拆除固定装置或提前进行下颌活动。在恢复期间,要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保证充足的睡眠。按照医生的指导进行康复训练,注意训练的方法和强度,避免因训练不当造成二次伤害。
951
12
抽烟牙齿发黄怎么去除变白

孙强
副主任医师
口腔颌面外科
长期抽烟会使牙齿表面附着大量烟渍,导致牙齿发黄,严重影响个人形象。从医学角度来看,可通过多种方法改善这一状况,恢复牙齿洁白,如洗牙治疗、美白牙膏使用等。
1、洗牙治疗:
洗牙是去除牙齿表面烟渍最常用且有效的方法之一,通过超声波洁牙机的高频震荡,能将牙齿上的牙结石、烟渍、菌斑等清除掉,还原牙齿原本颜色。洗牙过程中,专业牙医还会对牙齿进行全面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存在的口腔问题,如龋齿、牙周炎等,维护口腔健康。一般建议每年洗牙1-2次。
2、美白牙膏使用:
选择含有特殊清洁成分的美白牙膏有助于减轻牙齿发黄程度。这些牙膏中的活性成分能温和地摩擦牙齿表面,逐步去除部分烟渍。刷牙时,要掌握正确方法,将牙刷与牙齿呈45度角,水平颤动拂刷,确保每颗牙齿的各个面都能被清洁到,早晚各刷牙一次,长期坚持可看到一定美白效果。
3、牙齿美白贴应用:
牙齿美白贴含有过氧化物等美白成分,能渗透到牙齿内部,分解色素,达到美白目的。使用时,将美白贴贴合在牙齿表面,按照说明书规定时间佩戴。但要注意,美白贴使用频率不宜过高,过度使用可能损伤牙釉质,导致牙齿敏感。
4、激光美白:
激光美白是一种较为先进的牙齿美白技术。医生会在牙齿表面涂抹美白剂,然后用特定波长激光照射,激活美白剂,使其快速分解牙齿深层色素,实现美白效果。该方法效果显著且维持时间较长,但费用相对较高,且治疗过程可能会有短暂牙齿敏感,需在专业医生操作下进行。
5、家庭自制美白方法:
在家中也可尝试一些简单方法辅助美白牙齿。例如,将适量小苏打与牙膏混合刷牙,小苏打具有轻微腐蚀性,能帮助去除牙齿表面污垢,但不能频繁使用,每周1-2次为宜,以免损伤牙釉质。此外,用柠檬汁擦拭牙齿也有一定美白作用,柠檬汁中的酸性成分可溶解部分色素,但同样要注意使用频率,避免过度刺激牙齿。
抽烟导致牙齿发黄可通过多种方法改善,在尝试这些方法时,需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方式,并注意保护牙齿健康。
如何预防抽烟导致的牙齿发黄
减少抽烟频率:
最根本的预防措施就是减少抽烟次数,降低烟草中有害物质对牙齿的侵蚀。可以尝试逐步戒烟,使用戒烟辅助工具,如戒烟贴、戒烟口香糖等,帮助减少对香烟的依赖,从源头上减少烟渍在牙齿表面的附着。
加强口腔清洁:
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至关重要。每次抽烟后,尽量漱口,清除口腔内残留的烟草物质。除了早晚刷牙,饭后也要及时刷牙或使用清水、漱口水漱口。刷牙时,使用软毛牙刷,采用巴氏刷牙法,确保牙齿每个面都能得到有效清洁,减少烟渍和菌斑在牙齿表面的堆积。
定期更换牙刷:
牙刷使用一段时间后,刷毛会磨损,清洁能力下降,难以有效清除牙齿上的烟渍和污垢。建议每3个月更换一次牙刷,保证牙刷的清洁效果。同时,选择刷头大小合适、刷毛柔软适中的牙刷,既能有效清洁牙齿,又不会损伤牙龈和牙釉质。
548
53
口干苦是什么引起的
孙强
副主任医师
口腔颌面外科
口干苦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症状,可由多种原因引起,主要因素包括口腔问题、胃肠道疾病、肝胆疾病、内分泌及代谢疾病等。
1、口腔问题:
食物残渣在口腔内发酵、滋生细菌,会产生异味,导致口苦。龋齿、牙龈炎、牙周炎等口腔疾病,会使口腔内环境改变,细菌大量繁殖,也会引起口干苦。另外唾液腺疾病如唾液腺炎、干燥综合征等,会影响唾液分泌,导致口干,进而可能伴有口苦的感觉。
2、胃肠道疾病:
消化不良、胃食管反流病等胃肠道疾病,会使胃内食物不能正常消化和排空,胃酸反流至食管甚至口腔,产生口苦的症状。胃肠道功能紊乱可能影响消化液的分泌和吸收,导致口干。此外幽门螺杆菌感染也可能与口干苦有关,该细菌可在胃内产生毒素,影响胃肠道的正常功能。
3、肝胆疾病:
胆囊炎、胆结石等胆囊疾病,会影响胆汁的正常排泄,胆汁反流至胃或食管,可引起口苦。肝脏疾病如肝炎、肝硬化等,会导致肝脏的代谢功能下降,影响胆汁的分泌和排泄,也可能出现口干苦的症状。
4、内分泌及代谢疾病:
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糖升高,会引起渗透性利尿,导致体内水分丢失,出现口干症状。同时糖尿病可能影响神经和血管功能,导致口腔内环境改变,引起口苦。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机体代谢加快,产热增多,也可能出现口干苦的表现。
如果口干苦症状持续不缓解,或伴有其他不适症状,如腹痛、发热、消瘦等,不要自行判断处理,建议及时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缓解口干苦的注意要点
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每天早晚正确刷牙,使用牙线清洁牙缝,饭后漱口,及时清除口腔内的食物残渣,减少细菌滋生。
饮食上,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这些食物可能会加重口干苦的症状。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保证充足的水分摄入,有助于缓解口干。
对于胃肠道疾病引起的口干苦,要注意饮食规律,定时定量进食,避免暴饮暴食。少吃酸性和甜性食物,减少胃酸分泌。如果是肝胆疾病导致的,应积极治疗原发病。同时,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减轻肝脏和胆囊的负担。
1380
48
下巴经常脱臼是什么原因
孙强
副主任医师
口腔颌面外科
下巴经常脱臼的原因包括外伤因素、年龄因素、不良口腔习惯、关节结构异常等,建议引起重视,及时前往正规医院就诊,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
1、外伤因素:
面部受到直接或间接的外力撞击,是导致下巴脱臼的常见原因之一。例如在运动中,面部遭受猛烈撞击,强大的外力作用于下颌骨,可使髁突瞬间移位,冲破关节囊的限制,发生脱臼。即使是相对轻微的外伤,如摔倒时下巴着地,若力量足够,也可能损伤颞下颌关节,破坏其稳定性,导致脱臼。反复的轻微外伤累积,同样会对关节结构和功能造成损害,增加日后脱臼的几率。
2、年龄因素:
随着年龄的增长,颞下颌关节的软骨、韧带等组织会逐渐出现退行性改变。关节软骨磨损、变薄,关节囊和韧带松弛,失去原有的弹性和紧张度。这使得关节的稳定性降低,髁突在关节窝内的活动范围相对增大,容易发生移位,进而导致下巴脱臼。老年人因关节退行性变,下巴脱臼的发生率相对较高。
3、不良口腔习惯
:长期存在的一些不良口腔习惯也可能引发下巴经常脱臼,如经常过度张口,像长时间大声唱歌、大笑、打哈欠时不注意控制张口幅度,会使髁突过度向前滑动,超出关节正常的活动范围,久而久之,关节周围组织适应性改变,变得松弛,增加脱臼风险。还有长期咀嚼硬物,如槟榔、坚果等,会过度使用颞下颌关节,导致关节负荷过重,关节面及周围组织受损,影响关节稳定性。
4、关节结构异常:
颞下颌关节的结构较为复杂,由下颌骨髁突、颞骨关节面、关节盘、关节囊和周围韧带等组成。当关节窝过浅、髁突发育异常或关节盘位置异常时,会使关节的稳定性下降。例如先天性关节窝发育不良,其深度不足以有效容纳髁突,在正常的下颌运动过程中,髁突就更容易滑出关节窝,导致下巴脱臼。关节盘移位也是常见原因,关节盘无法正常发挥缓冲和协调关节运动的作用,使得髁突与关节窝之间的配合紊乱,增加脱臼风险。
某些疾病会影响颞下颌关节的正常结构和功能,从而导致下巴脱臼。例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累及颞下颌关节时,会引起关节滑膜炎症,破坏关节软骨和骨质,使关节结构受损,关节间隙变窄,髁突与关节窝的关系异常,容易发生脱位。一些神经系统疾病,如脑瘫患者,由于肌肉控制能力失调,咀嚼肌的协调性受到影响,也可能导致颞下颌关节不稳定,增加脱臼的可能性。
下巴经常脱臼的预防方法
在日常生活中,要时刻注意控制张口幅度。打哈欠时可以用手托住下巴,限制张口程度;唱歌、大笑时也尽量避免过度张大嘴巴。特别是对于本身关节稳定性就较差的人群,更要严格控制张口动作,防止髁突过度移位引发脱臼。
及时改掉偏侧咀嚼的习惯,尽量双侧均匀咀嚼食物。避免长时间咀嚼硬物,减少对颞下颌关节的过度磨损。如果有咀嚼口香糖的习惯,也要适度控制,不要长时间持续咀嚼,以减轻关节负担。
在进行体育运动或可能有面部受伤风险的活动时,务必佩戴合适的防护装备,如头盔、面罩等,降低面部受到外力撞击的风险。在日常生活中,也要注意安全,防止摔倒等意外导致下巴受伤。
1408
73
颞下颌关节紊乱症状表现
孙强
副主任医师
口腔颌面外科
颞下颌关节紊乱的症状表现包括关节疼痛、关节弹响、开口受限、咀嚼肌疼痛等,建议患者积极就诊,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不要讳疾忌医。
1、关节疼痛:
疼痛是颞下颌关节紊乱常见症状,多位于耳前区的颞下颌关节处。疼痛性质多样,可为隐痛、胀痛、刺痛或钝痛。在开口、闭口及咀嚼动作时,由于关节活动,疼痛常加剧。部分患者疼痛具有时间特点,如晨起时较轻,随一天活动逐渐加重。长期疼痛还可能引发头颈部肌肉紧张,导致牵涉痛,影响日常生活与睡眠质量。
2、关节弹响:
患者在开口或闭口过程中,关节处常出现弹响声,如清脆的咔哒声、摩擦产生的沙沙声或类似破碎的声音。弹响通常因关节盘移位、关节表面磨损或关节内结构紊乱所致。早期弹响可能偶尔出现,随病情发展,发作频率增加,甚至每次关节活动都伴随弹响,提示关节内部结构损伤可能在加重。
3、开口受限:
正常成年人开口度一般在3.7-4.5厘米,颞下颌关节紊乱患者开口度会减小。可能表现为无法正常张大嘴巴,严重者开口度仅1-2厘米,影响进食、说话等功能。开口受限原因包括关节周围肌肉痉挛、关节结构异常或关节炎症。且程度会随病情波动,有时晨起开口困难,活动后稍有改善。
4、咀嚼肌疼痛:
咬肌、颞肌、翼内肌和翼外肌等咀嚼肌与颞下颌关节紧密相连,紊乱时咀嚼肌易受累。患者常感面部肌肉酸胀、疼痛,长时间咀嚼或紧咬牙后疼痛加剧,还可能出现咀嚼无力,难以咬碎硬物。咀嚼肌疼痛可扩散至整个面部,影响情绪与生活质量,部分患者因疼痛改变咀嚼习惯,导致双侧咀嚼不均衡。
因颞下颌关节与耳部相邻,紊乱可能引发耳部症状,如耳闷、耳鸣、听力下降等。关节紊乱导致的炎症刺激或周围组织病变,影响耳部正常功能,如关节盘移位压迫血管神经,干扰耳部血液供应和神经传导。耳部症状易与耳部原发疾病混淆,若耳部不适伴颞下颌关节症状,需全面检查。
颞下颌关节紊乱的注意事项
牙周炎、智齿冠周炎等口腔疾病可能影响颞下颌关节功能,诱发或加重紊乱。发现口腔问题及时治疗,消除潜在隐患,维护口腔与颞下颌关节健康。不良睡眠姿势可压迫颞下颌关节,影响恢复。建议仰卧位睡眠,避免侧卧长时间压迫关节,选择高度适中的枕头,维持颈椎和下颌关节正常生理曲度。
打哈欠、大笑时控制张口幅度,避免过度张口损伤关节。需长时间大张口的口腔治疗等情况,提前告知医生关节问题,医生可采取措施降低风险。确诊颞下颌关节紊乱后,按医生建议定期复查。医生通过检查评估病情发展,及时调整治疗方案,确保治疗效果,患者积极配合复查,利于疾病康复。
883
74
上颌窦炎怎么引起
孙强
副主任医师
口腔颌面外科
上颌窦炎的成因包括鼻腔解剖结构异常、过敏因素、气压变化、牙源性感染等,建议患者积极就诊,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不要讳疾忌医。
1、鼻腔解剖结构异常:
鼻中隔偏曲、鼻甲肥大、鼻息肉等鼻腔解剖结构异常,会阻碍上颌窦的通气和引流。正常情况下,上颌窦通过窦口与鼻腔相通,实现气体交换和分泌物排出。当上述结构异常时,窦口狭窄或阻塞,窦内的分泌物无法顺利排出,积聚在窦腔内,就容易滋生细菌,导致炎症发生。
2、过敏因素:
过敏性鼻炎等过敏反应,可使鼻腔黏膜处于充血、水肿状态,波及上颌窦开口处。过敏原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反应,释放组胺等炎症介质,不仅引起鼻痒、打喷嚏等症状,还会使鼻腔及上颌窦黏膜肿胀,影响窦腔的通气和引流,进而引发上颌窦炎。
3、气压变化:
乘坐飞机、潜水等导致气压急剧变化的活动,可能引起上颌窦内气压与外界不平衡。当外界气压迅速降低时,上颌窦内相对高压的气体可冲开窦口黏膜,造成黏膜损伤。而当外界气压升高时,窦腔内气体被压缩,分泌物排出受阻,都可能诱发上颌窦炎。这种因气压变化引起的上颌窦炎,也被称为气压创伤性上颌窦炎。
4、牙源性感染:
上颌后牙的牙根与上颌窦底部相邻,当这些牙齿发生根尖周炎、牙周炎等疾病时,感染可能扩散至上颌窦,引发牙源性上颌窦炎。例如上颌磨牙的根尖感染穿破牙槽骨壁,直接累及上颌窦,导致窦内炎症。
上颌窦黏膜表面覆盖有纤毛,通过规律摆动,将窦内的分泌物向窦口方向推送,以维持窦腔清洁。某些先天性或后天性因素,如原发性纤毛运动障碍综合征,可导致纤毛结构或功能异常,使其运动能力减弱或丧失,分泌物排出不畅,从而增加上颌窦炎的发病风险。
上颌窦炎的预防措施
使用生理盐水冲洗鼻腔,有助于清除鼻腔内的分泌物、过敏原和病原体,减少感染机会。可每天1-2次,选用正规的鼻腔冲洗器进行操作。对于过敏体质者,明确过敏原后应尽量避免接触。在花粉传播季节,减少外出时间,佩戴口罩。保持室内清洁,定期清洗床上用品、窗帘等,减少尘螨滋生。
均衡饮食,摄入富含维生素、蛋白质等营养物质的食物,如新鲜蔬果、瘦肉、鱼类等。适度运动,每周坚持150分钟以上的中等强度运动,如慢跑、骑自行车等,增强体质,提高机体抵抗力。
1228
17
上颌窦炎症状
孙强
副主任医师
口腔颌面外科
上颌窦炎症状包括鼻塞、流涕、面部疼痛、面部肿胀、嗅觉障碍等,建议引起重视,及时前往正规医院就诊,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
1、鼻塞:
这是上颌窦炎较为常见的症状,由于炎症刺激,上颌窦黏膜充血、肿胀,导致窦口阻塞,鼻腔通气不畅。鼻塞程度轻重不一,可为单侧或双侧,有时呈交替性,即侧卧时下方鼻腔阻塞,上方鼻腔通气较好,变换体位后,阻塞侧与通气侧互换。
2、流涕:
患者常出现大量脓性鼻涕,颜色可为黄色或黄绿色,质地黏稠。这是因为上颌窦内的炎症产生了较多的分泌物,通过窦口流入鼻腔。部分患者可能会感觉鼻涕向后流入咽部,引起咽部不适,有异物感,甚至出现咳嗽。
3、面部疼痛:
上颌窦炎引起的疼痛具有一定特点,通常为面颊部疼痛,疼痛可为钝痛或胀痛,在晨起时较轻,午后加重。这是因为经过一夜的平卧,晨起时上颌窦内的分泌物积聚较少,而随着时间推移,分泌物增多,压力增大,刺激周围神经导致疼痛加剧。按压面颊部的上颌窦区,可出现明显压痛。
4、面部肿胀:
炎症严重时,患侧面颊部可出现肿胀,外观上看,患侧面部较对侧饱满,皮肤温度可能略有升高,这是由于炎症导致局部软组织充血、水肿所致。
5、嗅觉障碍:
上颌窦炎可影响嗅觉功能,鼻腔内大量的脓性分泌物堆积,阻塞了嗅区,使气味分子无法到达嗅神经末梢。炎症波及嗅区黏膜,导致嗅神经功能受损,从而引起嗅觉减退或丧失。部分患者可能在疾病初期只是感觉嗅觉不灵敏,随着病情进展,嗅觉障碍可能会更加明显。
在急性上颌窦炎发作时,可能会出现全身症状。患者可能会感到发热,体温一般在38℃左右,严重时可超过38.5℃。同时伴有乏力、头痛、食欲减退等症状。这些全身症状是身体对炎症的一种反应,当炎症得到控制后,全身症状通常会逐渐缓解。
上颌窦炎的注意事项
擤鼻方法不当可能会导致炎症扩散,正确的擤鼻方法是用手指压住一侧鼻翼,轻轻擤出对侧鼻腔内的分泌物,然后再换另一侧。避免同时捏住双侧鼻翼用力擤鼻,以免将鼻腔分泌物挤入鼻窦或咽鼓管。
可以使用生理盐水冲洗鼻腔,每天1-2次。这样能够清除鼻腔内的分泌物、过敏原和细菌等,减轻鼻腔黏膜的炎症反应,改善鼻腔通气。平时要注意加强锻炼,如慢跑、游泳等有氧运动,增强身体免疫力,减少上呼吸道感染的机会。因为上呼吸道感染是上颌窦炎的常见诱因之一。
1397
49
颞下颌关节紊乱原因
孙强
副主任医师
口腔颌面外科
颞下颌关节紊乱通常指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原因包括关节解剖因素、创伤因素、关节负荷过重等。建议患者积极就诊,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不要讳疾忌医。
1、关节解剖因素:
部分人群由于颞下颌关节自身的解剖结构存在异常,如关节窝过浅、关节结节过低、关节盘形态异常等,导致关节的稳定性较差。在日常的咀嚼、说话等下颌运动过程中,关节更容易出现移位、弹响等问题,患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的风险相对较高。
2、创伤因素:
面部遭受外力撞击,如交通事故、运动时的碰撞等,可能直接损伤颞下颌关节及其周围组织。长期单侧咀嚼硬物,如坚果、牛肉干等,会使双侧颞下颌关节受力不均,一侧关节长期承受过大压力,容易导致关节损伤,引发紊乱综合征。还有一些医源性创伤,如拔牙、口腔手术等操作不当,也可能影响颞下颌关节的正常功能。
3、关节负荷过重:夜
磨牙和紧咬牙是常见的导致关节负荷过重的原因,睡眠中磨牙或白天不自觉地紧咬牙,会使颞下颌关节持续处于高负荷状态,关节面、关节盘等结构长期受到异常压力,逐渐发生磨损、变形,从而引发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长时间咀嚼口香糖、吹奏乐器等过度使用颞下颌关节的行为,也可能增加关节负荷,诱发疾病。
咬合关系紊乱是引发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的重要原因,例如牙齿缺失后未及时修复,导致余留牙移位,咬合接触不良。或是牙齿排列不整齐,如深覆合、深覆盖等,都会使颞下颌关节在运动过程中承受异常的压力和摩擦力,长期作用下,关节结构和功能逐渐受损,引发该综合征。
颞下颌关节紊乱的预防措施
及时修复缺失牙,矫正牙齿畸形,定期进行口腔检查,确保咬合关系正常。避免长时间咀嚼硬物,减少单侧咀嚼,尽量双侧交替咀嚼食物。学会通过适当的方式缓解精神压力,如进行有氧运动、冥想、听音乐等。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情绪过度紧张、焦虑。
在进行可能存在面部受伤风险的运动时,如拳击、足球等,佩戴合适的防护用具。避免外力撞击面部,减少对颞下颌关节的损伤。减少长时间咀嚼口香糖、吹奏乐器等过度使用颞下颌关节的行为。避免长时间大张口,如打哈欠时可用手托住下巴,减轻关节压力。
701
37
颞下颌关节紊乱怎么引起
孙强
副主任医师
口腔颌面外科
颞下颌关节紊乱通常指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可能是创伤因素、关节解剖因素、关节负荷过重等原因引起的。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是口腔颌面部常见疾病之一,主要表现为颞下颌关节区疼痛、弹响、张口受限等症状。
1、创伤因素:
面部遭受外力撞击,如车祸、摔倒时下巴着地等,可能直接损伤颞下颌关节,导致关节盘移位、关节囊撕裂等。口腔治疗过程中,如拔牙、长时间张口进行口腔手术等,也可能对颞下颌关节造成医源性创伤。这些创伤会破坏关节的正常结构和功能,引发关节紊乱。例如在拔除智齿时,若手术操作时间过长,患者长时间大张口,可能会对颞下颌关节产生不良影响,增加关节紊乱的发病风险。
2、关节解剖因素:
颞下颌关节的解剖结构较为复杂,关节盘、髁突、关节窝之间的关系微妙。部分人群由于先天性的关节发育异常,如关节盘形态异常、髁突位置异常等,使得关节在运动过程中容易出现结构不协调,增加关节紊乱的发生风险。随着年龄增长,关节软骨磨损、关节间隙变窄等退行性改变,也可能导致颞下颌关节功能失调,引发关节紊乱综合征。
3、关节负荷过重:
长期咀嚼硬物,如坚果、槟榔等,会使颞下颌关节反复承受过大压力。夜间磨牙也是导致关节负荷过重的常见原因,磨牙时牙齿间的摩擦力和压力会传导至颞下颌关节,造成关节损伤。此外,单侧咀嚼习惯使得一侧颞下颌关节长期过度使用,而另一侧关节活动不足,两侧关节受力不均衡,也容易引发关节紊乱。例如一些长期从事繁重体力劳动且习惯用牙齿咬硬物的人群,患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的几率较高。
咬合关系紊乱是引发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的重要原因,例如牙齿缺失后未及时修复,导致邻牙移位,咬合关系改变,颞下颌关节在运动时受力不均。深覆合、深覆盖等错颌畸形,以及牙齿过度磨损造成的咬合面形态改变,都可能使颞下颌关节的负荷增加,关节内结构长期受到异常压力,从而引发关节紊乱。
颞下颌关节紊乱的预防措施
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及时发现并纠正咬合问题。对于牙齿缺失者,应在医生建议下及时进行修复,如安装假牙、种植牙等。对于存在错颌畸形的患者,可通过正畸治疗调整牙齿排列,改善咬合关系,一般建议每半年至一年进行一次口腔检查。
减少咀嚼硬物的频率,尽量避免食用坚果、槟榔等坚硬食物。对于有夜间磨牙习惯的患者,可佩戴磨牙垫,减轻牙齿磨损和关节压力。同时要纠正单侧咀嚼习惯,保持双侧咀嚼,使颞下颌关节受力均匀。
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保护面部,避免遭受外力撞击。进行可能存在面部受伤风险的活动时,如运动、骑行等,佩戴相应的防护装备,如头盔等。
1105
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