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强迫症是以强迫观念和强迫动作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神经症,其特点是有意识的自我强迫和反强迫并存,二者的强烈冲突使患者感到焦虑和痛苦;患者体验到观念或冲动系来源于自我,但违反自己意愿,虽极力抵抗,却无法控制;患者也意识到强迫症状的异常性,但无法摆脱。 病程迁延者可以以仪式动作为主,精神痛苦减轻,但社会功能严重受损。强迫症患者在别人眼里可能把一切“控制得很好”,但实际上,他们的强迫行为,是一种“失控”的表现,也常伴随着痛苦。很多人还有一种错误认知:强迫症仅仅是一种让人爱整洁、爱干净的病。可实际上严重的强迫症是一种让人极度痛苦的精神疾病。

推荐科普

广泛性焦虑症的表现与治疗方法

1、基本认识 广泛性焦虑症是一种没有特定的对象,过度且持续不断地担心莫名的事物,大部分时间都有无所不在的焦虑感,且慢慢扩散的心理疾病。 这种症状也常常伴随着身体的不舒服,因为担心的对象并不局限或明显发生于某一特定情景,因此以“广泛”命名。 广泛焦虑症的发展最初只是轻微症状,例如失眠、心跳加快、呼吸不畅等轻度的感觉,若能及早发现,做身心的放松练习,调整生活习惯,大都能有效防止焦虑症的恶化。 2、症状表现 广泛性焦虑症的症状从轻微到严重都有,严重的时候会影响到个人的生活和工作,许多广泛性的焦虑症患者表示,从小就感觉到焦虑和神经质。病程为慢性但起伏不定,常常在有压力时恶化,通常伴有以下症状: (1)过度担忧:广泛性焦虑症是一种持续地焦虑状态,常有预期性的焦虑,对尚未发生的事情担忧不已,对大小事都过于烦恼,三分的压力刺激用七分的力气反应,导致常常觉得疲惫没有能量。这种焦虑的强度、时间长度、频繁的程度超过一般的反应,与“现实的危险”不成正比。 (2)过度警觉:广泛性焦虑症时长担忧随时有事情发生,使得情绪上容易有坐立不安、不确定感、躁动或者压抑的情形,这些都是过度警觉所致。而这种警觉状态与现实不成比例的情形,长使患者容易有受惊吓的反应。 (3)明显的生理症状:由于自律神经失调使得患者容易产生心悸、口干、头晕、手脚麻、冒冷汗、尿频、腹泻、喉咙有异物感、脉搏与呼吸加速等症状。而运动机能系统的紧张,则带来颤抖、肌肉紧绷酸痛、易疲倦、无法放松的感觉。 3、诊断依据 诊断标准共包含6项: (1)过分焦虑及担忧许多事情,至少在6个月期间内担忧的时候比不担忧的时候更多。 (2)发现自己很难控制这样的担忧; (3)除了焦虑及担忧之外,至少还有下述6种症状种的任意3种: a.情绪无法安定,或者焦躁不安; b.很容易疲劳; c.精神难以集中,头脑一片空白; d.很容易发脾气; e.肌肉紧张; f.难以入睡,或睡的不好 (4)焦虑的症状无法用其他心理疾病做出更好的解释; (5)焦虑担忧或身体症状,带来极大的痛苦,造成社会、职业、或其他生活功能的负面影响; (6)这种焦虑跟滥用药物或毒品的结果无关,和生理病变或其他心理疾病也无关。 类似的焦虑症状常发生在许多疾病上,如甲状腺功能亢进、心血管疾病、代谢性疾病、酒精及药物中毒或戒断症状,以及其他心理疾病等。因此为了正确诊断,详细的心理健康检查和病史搜集、内科的生化检查、心电图等检查相当重要,以免因诊断错误造成治疗方向的偏差、延误病情。 与其他心理疾病的区别诊断: 在临床诊断上发现,许多心理疾病都可能伴随焦虑,因此治疗师与病人都须谨慎,以免将所有焦虑都当作广泛性焦虑症来治疗,二不考虑它是否可能是另一种潜藏而尚未被诊断出来的疾病所引起。区别广泛性焦虑症与这些心理疾病的方式,可从“诱发焦虑的因素”,以及“焦虑呈现的方式”来区别。 广泛性焦虑与恐慌症的区别:广泛性焦虑症的焦虑感是长期的、慢慢扩散的,而且与任何具体的诱发因素没有明显的关联,有些患者甚至在任何时候都很紧张,心理压力很大,容易着急。不同的是,恐慌症的焦虑,在恐慌发作时焦虑时突然来袭的,它不请自来,而且有几分钟之内便达到恐惧的高峰,然后又在几小时内小时。 广泛性焦虑症与恐惧症的区别:广泛性焦虑症的焦虑感是无处不在的,而不同的是,恐惧症的焦虑情形是与引发恐惧的事物紧密相连的,一般只有在正面接触害怕的人、事、物或情境时才发生,在自己感到安全的地方则不会出现焦虑。 与其他身体疾病的区别诊断:广泛性焦虑症的患者常常会感到多种身体方面的不舒服,而且常以为自己患了某种身体疾病,甚至接受许多不必要的检查和治疗,然而做广泛焦虑症的诊断之前,仍须先排除身体疾病的可能,如甲状腺亢进、脑部疾病、肠胃疾病等。 4、可能的病因 造成焦虑症的真正病因依旧不明,根据各种资料显示,它可能具有多元而复杂的病因。临床上发现焦虑症患者发病常与心理、社会压力有关,但部分患者发病也找不到明确的环境原因。可能与遗传、生物因子等因素相互影响,先分别从生物学、心理学和社会文化及遗传观点予以探讨。 (1)生物学面向:目前神经生物学的脑部造影研究显示,广泛焦虑症的发生与额叶皮质及边缘系统的神经症传导物质失衡有关。有的理论人为,这是心理冲突引发的生物学变化,有的则认为,这是单纯生理作用导致生物学的变化引起的焦虑。 (2)心理学的面向:从心理学的观点来看,焦虑的成因也因为理论取向不同,而有不同的解释。 认知流派认为,焦虑是源自担忧某件事的过程中所产生的思考扭曲。广泛焦虑症的患者容易被禁锢在自己深信不疑的错误观点中,以致引发许多不必要的焦虑。 行为学派的观点认为,焦虑是一种制约反应,例如吃到不干净食物而生病的人,以后可能看见这种食物就觉得不舒服,或者经由模仿学习作用在认知上造成的影响,例如小孩学习到父母的焦虑反应。 森田疗法认为,因为某种机遇下的身心感受或者念头,引起内心的对其的关注和怀疑,随着感受和注意的交互,而形成的精神上对某种异常感的固定。因日常生活及对其症状处置上的错误,致使焦虑症状日益加重。 (3)社会文化的面向:许多患病经历多与长期的工作、生活压力有关。患者在现实生活中的不适应,可能也是导致焦虑的一个原因。 (4)遗传学的面向:广泛性焦虑症可能与遗传有某种关联性存在,森田疗法认为导致焦虑的原因是患者自身性格中的疑病素质,而这种素质是在原有的气质类型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5、心理治疗方法 (1)认知行为学派的治疗目标,是借由不断经历暴露于引起焦虑的事物或环境下,加上思考上的觉察与学习,来逐渐减少焦虑反应,还包含一些其他方法,如减敏训练、放松训练等。 (2)精神分析理论的治疗目标,并不在消除焦虑,而是提高对焦虑的耐受力,使案主有能力经验焦虑,将焦虑当作一种信号,进一步去探讨产生焦虑的内在冲突,帮助患者去处理这些生命中的重要课题。 (3)森田疗法认为,焦虑症的症状,都是由于注意力单纯固着于某一方面引起的。对于这种症状,是要促使患者的精神自发地活跃起来,并广泛地指向外界,改变那种局限性的注意力失调,结果就可以将他引导进入注意力分散的境地。如果一旦能从神经症精神上的固着这一角度着眼,依靠对自己心理状态和生活情况的改善,就能使之得到根本治疗。 (文章来自“有来心理”公众号,关注可获取更多科普。)
张仲成 2336 25
2023-01-05

患者分享:得了焦虑症是什么感受?

以下来自一位焦虑症患者的分享: 我于2016年年底被确诊为原发性焦虑症并发继发性抑郁症。而焦虑症,在经过专业心理医生指导和自我调适,是完全可以得到明显缓解、改善,甚至是治愈的。 当然,焦虑症也分很多种,我只能根据自己的经验,向大家介绍一些,全当是病友之谈,不能代替专业医师意见。 补充一下我的现状:焦虑症完全康复,几乎不影响正常工作和生活。与疾病作斗争的同时,继续完成学业、顺利毕业并就业。 我是在读研一时(2016年年末)确诊焦虑症的。症状非常明显,就是持续地心脏跳得特别快,胸口很紧,整个人几乎不间断地处于惊恐状态,长达数月天天如此,每时每刻如此。我恨不得把心脏挖出来让它安静一会儿。 一般来说,人正常受到刺激或惊吓,惊恐状态大约只会保持20分钟。但我陷入了一种莫名的恶性循环中,我无法控制自己的身体,它不听使唤。我一度无法理解,而这种不能理解自我的心理,更使我恐慌和焦虑。因为不间断地处于极度惊恐状态,自然也难以入睡,每天就只能睡着几个小时,持续数月。 简而言之,就是在很长的时间内,我失去了情绪的自主调节能力。 我自然不是无缘无故就陷入到这种状态的。直接导火索,是刚一入学研一时感受到的巨大学业压力。到了一看到和“课程”“学业”相关的字眼,就浑身发抖的程度。但其实,虽然我被确诊是在研一,但这其实只是焦虑症汹涌爆发的时间,真正的病根,是在从前不经意的时光中,数年经久累积下的。 我眼中的焦虑症,有以下特点: 1、隐蔽性。 这正是它难以被人们所察觉和关注到的重要之一。很多人焦虑症发作时会觉得“突然”、“莫名其妙”,等刺激事件消失,焦虑症平复,又误以为没事了。但等到下次压力和刺激来临时,原来累积的症状就会再度爆发,反复数次,焦虑症发作时的症状一次比一次严重,焦虑和惊恐也像滚雪球一样越来越大,直到把人的精神压垮。所有的事情都不会是“莫名其妙”的,只是此前一次次的累积的时候并没有察觉。 2、累积性。 这一点是非常值得注意的。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经历——在重要的考试前、关键的面试前等时刻,会经历超乎寻常的焦虑和紧张。具体表现有彻夜难眠、持续发抖等。不要以为考试结束、面试过去就好了,这些超乎寻常的焦虑情绪和状态,没有得到疏导,便会累积下来,积少成多后,引发焦虑症。 直到那天,发现自己不能受任何刺激,似乎只能活在“真空”中。再加上特点一的隐蔽性,等到病情严重才引起重视,这时疏导起来就非常困难了。所以,应当及时疏解焦虑情绪,不仅疏导难度低,也会让自己少受折磨。 3、自我提醒加剧性。 当一个人意识到自己的皮肤破了,可能不会感到更加疼痛,但是当一个人意识到自己焦虑时,会变得更加焦虑。当我每次紧张得睡不着的时候,我会责怪自己——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为什么又睡不着?然后我就变得更紧张和焦虑了,就更睡不着。 在经历一夜未眠后,更加焦虑担心自己的状态。而这种焦虑担心。又进一步加重了病情。就这样,我的病情日渐加重,在焦虑症病情中越陷越深。我对自己的焦虑症状本身的自我提醒,也是病情日渐加重的重要原因之一。 4、消耗性。 持续的高度焦虑为人带来强烈的身心不适感,会加速消耗人的精神和肉体能量。会觉得自己已经成为了废人,每天没有办法正常做事。时间长了,甚至还可能会导致并发抑郁症。 5、扩散性,即焦虑泛化。 病情开始的时候,可能只由某件具体的小事刺激引发,但发展到后来,人就会如同“惊弓之鸟”,“风声鹤唳”。哪怕理智上都知道无需担心,躯体化症状也将使人难以自控。 原本精神层面上的紧张焦虑,慢慢就会演变为心跳加速、躯体持续麻木抽搐等症状,严重时甚至令人产生濒死感。 焦虑症本质是长期焦虑情绪引发质变的结果。焦虑情绪可以自行消退,而形成质变的焦虑症却难以自行消退。越想要强行压制、若无其事、极力否认,越会使病症严重,直至折磨到自己精神崩溃。 焦虑症的潜伏及预防 这部分的分享和梳理,主要是想帮助大家发觉一些可能导致焦虑症的隐患,希望能帮助到一些“潜伏期”患者意识到,也许自己也正处于这样的阶段而未曾察觉。若能通过阅读本文而有所察觉,从而可以及早采取措施,也许就不用像我一样到严重了才去治疗,经历非常曲折的过程。 其实我在2016年年底正式确诊焦虑症之前,是经历了至少长达5年的潜伏期的: 我最早开始因为焦虑而持续多日失眠是在2011年高考前。就是觉得每天上课下课晚自习节奏特别紧,到了该睡觉的时候心里还是发紧,停不下来,每天失眠很久,睡眠很少还要应付繁重的课业。那时我和我父母说了这一情况,他们只告诉我高考结束后就好了,让我再忍几个月。 第二次积累是在2012年。为了参加一个能够去央视做实习生的选拔,因为担心选不上但我又特别想去,导致我又因紧张焦虑持续失眠。同样地,这次爆发后,我依然没有引起重视,觉得选拔完毕这件事过去了,我也不用紧张了,失眠也好了,这个事就过去了。 第三次积累是在2014年9月开始。这次时间很久,但我依然没有引起重视。我只是有点“习惯了”,觉得自己就这样,每次都寄希望于外部压力事件结束。我就可以得到解脱。 2014年9月起就在为2015年8月份的暑期保研夏令营而准备。当时在山大也只是成绩中上,但就特别不切实际地希望自己能保送去清华北大读研,压力也是可想而知了。我不仅是长期睡前焦虑,导致每天都只能睡着几小时,也不仅是参加笔试面试前焦虑异常,甚至连正常上课的时候心口都是紧的,对,就是那种不点名不提问的水课,我的心都快要跳出来(这里其实可以看出已经是焦虑泛化了)。但我那时觉得我这些症状不重要,我自己身心难受不重要,只要能保送去名校有一个好前途就好。 我那时也试图去找一些治疗失眠的方法,觉他其他的痛苦都可以忽略不计。当然,我并没找到有效的治疗失眠的方法,因为失眠本来就是焦虑症所致,不去消除因而只想改变果又怎么可能。在2015年10月确定保送人大后,我又一次活过来了。 第四次积累是2016年暑假,即研一入学前的暑假。因为在入学前就听说了学校对我们这一级的毕业的要求,感到不可能完成,在家里惶惶不可终日,每天都难受的想把心脏抠出来。但因为我这样已经好几次了,更不好意思和家里人又提,我又紧张焦虑压力大…… 现在回想最后悔的就是从保研结束到研一入学前明明是很轻松悠闲的一段时间,我却因对“焦虑症”没有概念,错过了一个很好的黄金治疗期,导致了我研一入学后的大爆发。9月入学第一天我就彻夜未眠,第二天起来哭了一上午哭湿了整床被子,而后面的情况只有比这一天越来越严重。 通过我的潜伏期的经历的分析,可以看到,就因为我在焦虑症的潜伏期时经历多次焦虑爆发的情况而都没有引起重视,导致了焦虑症状的愈演愈烈,直至爆发后经历了很艰难的历程才得以康复。 我不是专业的心理医生,说不出更多的预防焦虑症的途径,但根据我自己的经验来看, 就是要防微杜渐,在最初感到紧张焦虑压力大的时候,要寻找到有效的途径去疏解。 而不是就认命了“我就是心理素质差”,任由焦虑情绪堆积下去,仅仅期待某一场选拔或其他重要的考试赶紧过去。应该明白就算下午2点有重要的考试,那么1点到1点半之间都应该是能够睡着和休息的,这才是最正常的状态。 甭管多重要的事,都不值得我们拿命去搏,都不值得我们把自己紧张焦虑到心脏要跳出来为代价。 焦虑症的疗愈 如果没有及早重视提前预防,已经得了焦虑症,那就要想办去解决。 就我认为,治疗的重要前提也是唯一方法就是—— 正规途径就医,寻求专业人士帮助。 就医大致上分为两类途径:1、接受正规心理咨询,进行心理疏导和治疗。听从心理咨询师建议,是否服药;2、直接去公立医院\校医院就医,谨遵医嘱。 个人比较推荐第一类途径。就我自己的经历和感受来讲,吃药是属于见效快,但效果维持期很短的一个方法。因为说白了,之所以躯体化, 本质上是心理上长期累积无法疏通焦虑和惊恐情绪,反映于身体的表现。 吃药只可以暂时缓解身体的不适,但如果心理上的问题没有被解决,源头没有剪断,不停地吃药也只是“治标不治本”。 要想要调整心理,关键在于改变思维认知。 而认知和思维的调整。并非普通人自己可以做到,往往需要专业人士引导帮助。同时,如前所说。焦虑症都是长期多次积累的结果,局面也不是一两次的心理辅导就可以彻底扭转。也需要长期多次的重复,方能巩固效果。不过,重复并不需要次数同等。例如,一个人之前经历了100次的焦虑情绪的积累而形成焦虑症,而往往可能只需要10-20次的心理辅导,即可康复。 关于吃药,希望大家不要有心理负担。虽然我前面说,吃药治标不治本,但也有它的作用。在身心被焦虑症折磨得特别难受时,用吃药缓解一下身体难受未尝不可。只有身体状态先好转,才能有更好的精神状态,去配合心理咨询。就好比感冒了也会靠吃药来缓解症状,那么感冒药没有副作用吗?为什么没有人觉得,感冒了吃感冒药有心理负担呢?而不同的是,感冒不吃药可能过几天也能自行恢复,但焦虑症不吃药不仅不会自行痊愈,只会更加令人感到煎熬。总而言之,吃药是很正常的事。 其实病态,本质是因为外界的力量加诸,超过了自身调节能力的极值。感冒是因为外界温度变化,超出了身体可以调整适应的范围。而 焦虑症,也是因为压力超出了心理承受能力。 辅助康复方面 困于条件所限,很多人没有机会去接受专业帮助干预。包括我自己,也是很长一段时间,才走向了看医生的道路。作为一个经历过患病、挣扎、缓解、复发、康复全过程的病友,可以分享一些tips,希望能帮助大家“少走弯路”。 1.接纳自己患病的事实 有很多人嘴上说自己接纳了,或者以为自己接纳了,其实并没有真正地接纳自己。完完全全地接纳,就是不再怀疑和责怪自己,不再努力劝服自己,不再与自己对抗。对,告诉自己——是的,我就是持续的紧张焦虑,我就是特别的痛苦,我就是睡不着。 虽然我的理智让我觉得没什么好担心好害怕的,或者说不至于害怕和紧张到如此的程度,但既然我的身体这么难受,那一定是有它自己的道理的,它在努力地向我输送危险的信号,我接受到了,我知道了。我生病了。 2.呼吸法缓解 我患病时,有搜到一些建议,提及可以采取转移注意力的方法来缓解焦虑。但很快我就发现,我强行和刻意转移注意力,只会强化了让我焦虑的事情。就是前面提到的,自我提醒加剧性。经向心理医生求证,呼吸法是一个能够自然转移焦虑情景的方法。 具体做法:把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呼吸上,认真感受气流从口鼻经过气管,进入肺部,再从肺部经过气管缓缓排出。 专注于这个过程,如果中途跑神或者是去想其他了,继续把注意力调整到呼吸上、不断重复这个过程即可。多次重复和练习,效果会更好。 也可以配合身体其他的动作,如在吸气时保持不动,呼气时双脚交替轻踏地面,反复重复这一过程。注意呼吸尽量放缓,精神要完全集中在【当下】。 3.不要什么都不做 前面也有说到,在自然状态下,人是不会持续紧张焦虑超过20分钟的。除非是专心刻意保持(尽管可能主观上并不想保持焦虑和紧张)。我发现,如果我专注于完成课程作业时(就是突然通知要交作业啦),反而可以获得片刻的安宁与平静。 但如果是为了转移焦虑紧张情绪而刻意为自己找事情做(不是工作学习中本来就自然存在的事),效果也是适得其反的,反而强化了焦虑。(这就类似于你告诉自己,不要想吃东西,不要想男朋友,结果反而是强化了想吃东西、想见男朋友的念头。) 所以我意识到,相比于适当忙碌,过度的清闲反而是不利于焦虑症康复的。这会让你失去转移注意力的机会,从而更加专注于焦虑。我自己也是因此打消了原本一直在考虑的退学、休学的念头。最好多为自己安排一些简单而有意义的事情,有助于重新建立自信心。比如打扫房间、教儿童学习,娱乐等等。 4.不要着急 人生没有什么必须和应该的。不是就必须踩着点。既然已经得了焦虑症,就要遵循规律,对病程要有合理的预期。不要总想它会突然在某一秒就消失了。焦虑症确实不会自行痊愈,但是如果用错了劲儿,就会适得其反,越着急越好不起来。抱着慢慢来的心态,反而结果会“快一点”。要知道,得了焦虑症未必会真的影响什么,康复后反而会让你意识到,曾经看似寻常的普通的平静有多值得珍惜和可贵。 5.争取亲友等身边人的支持谅解 有很多人由于种种担心和顾虑不敢让身边人知道自己患焦虑症终日备受折磨的状态。这是不可取的。焦虑症的成因有很大一部分就是因为压力、焦虑得不到化解积累而成,那么如果能让他人了解自己的状况,每多争取到一份支持,便少一份压力,就能多一份精力用于自身恢复。 我在患病其间,我的家人给了我很多经济、精神上的支持;我的研究生导师给了我充分的理解和支持,在师门、在学校所需承担和完成的学习和工作任务,给予减免或延期交付的安排,在我的心态方面,给了很多调整的建议;我的朋友给了我很多陪伴和鼓励,并帮我找到很多的心理辅导方面的资源,减少了很多的搜寻成本,节省了我本就不多精力 但我不敢告诉我的室友和同班同学,后来他们知道了,对我说,“我们真的不知道,如果知道的话,一定会注意不要很晚还在寝室打闹喧哗,加剧你的痛苦”。而我也觉得苦苦隐瞒吃药、看心理医生,真的很累。其实说开了,就可以早一些得到轻松了。 6.顺气自然、为所当为 简单说就是该干嘛干嘛。该上课、看书、学习,不要因为得了焦虑症就不做,就歇着,也许你觉得胸口发紧、喘不上气,不要停下去搜如何缓解焦虑症,就暂时先不管它,专心于学习;该娱乐、放松、休息也不要因为得了焦虑症就取消,就当焦虑症不存在一样,该怎么生活怎么生活。不该熬夜、放纵等,也不要因为得了焦虑症就允许自己去做。 当觉得焦虑或情绪不好时,不要和这些状态和情绪对抗,也不要和它们纠缠,也不要关注它们,轻轻对自己说声“我知道了”,该忙啥接着忙~允许不舒服、不痛快以及那些负面的情绪和感受流过自己,如同一阵轻风拂过,不留一丝痕迹。 (文章来自“有来心理”公众号,关注可获取更多科普。)
张仲成 2398 86
2023-01-04

社交焦虑症的表现与解决方法

1、基本认识 社交焦虑症属于焦虑障碍的一种,是指当事人对所在的公众场合,会有高度地焦虑和恐惧,因而产生回避社交场合,或者因为担心自己在公开场合地表现,成为别人注意的焦点,而深感困扰。 社交焦虑症背后的心态,当事人一直认为周围人都吹毛求疵地盯着他看,挑刺、打量着要挑他的毛病,在等着看他出丑。 这背后的基础是低度的自尊心、自信心,当事人可能觉得自己一无是处、毛病百出,然后类推出其他人也这么想。 特别的是,当事人虽然理智上了解自己的恐惧是多余的,或者是自己紧张过度了,但是这样的恐惧仍然持续影响着它们的生活功能。 2、症状表现 社交焦虑症最明显的症状是当事人很明显地对社会性的场合和自己的行为表现感到持续的恐惧。 在这些场合中,当事人可能会需要面对不熟悉的人,或者有可能成为别人的笑柄,因此担心会出丑或者在人面前表现出自己紧张的模样。 在那样的场合中,通常他们会因为紧张而感受到一些症状(例如发抖、肌肉紧绷、流汗、脸红、胃肠不适),有些人可能会恐慌发作,主要有三个方面的表现: (1)害怕负面评价:害怕被他人负面评价和受到他们嘲笑与鄙视,害怕他人认为你很愚蠢、软弱、无能,甚至疯狂。 (2)自我聚焦的提高:极度注意自己的社交表现,会在几乎听不见人们说话的地方,想象他人如何看待自己。矛盾的是,你愈试图控制和评估每句言论、脸部表情和姿势,你在社交互动上就愈显得笨拙。 (3)广泛回避:尽可能躲避人群,当被强迫社交时会在第一时间逃避或者产生预期恐惧。 3、诊断标准 社交焦虑症的诊断标准有下列十项: (1)个案对暴露在一种或多种可能被别人检视的社交情境中,会感到显著的恐惧或焦虑,例如社交互动(如交谈、跟不熟悉的人会面)、被观察(如吃东西或喝饮料),及在别人面前表现(如演讲)。 (2)个案害怕他将要表现的行为或显示出的焦虑症状会受到负面评价(如将会感到羞愧或尴尬,将会导致被拒绝或冒犯他人)。 (3)这些社交情境几乎总是引发恐惧或焦虑。 (4)个案会逃避害怕的情境,或是怀着强烈的焦虑与痛苦忍耐度过。 (5)此恐惧或焦虑与社交情境所造成的实际威胁及由社会文化背景层面来看,是不成比例的。 (6)此恐惧、焦虑或逃避是持续的,通常持续时间超过六个月或更久。 (7)此恐惧、焦虑或逃避引起临床上显著的苦恼或社交、职业或其他重要领域功能降低。 (8)此恐惧、焦虑或逃避不是因为物质、滥用药物、或生理疾病所造成的。 (9)此恐惧、焦虑或逃避无法以另一种心理疾病做更好的解释。 (10)如果个案罹患生理疾病,也是和此恐惧、焦虑和逃避没有明显的关联。 区别诊断:社交焦虑症与其他焦虑症有时候很类似,需要进行区别诊断。 与恐慌症伴随的外出恐惧的区别:当事人由于害怕在公共场合突然恐慌症发作,因此渐渐变得害怕出门。在这类的情况中,当事人的主要问题是恐慌症发作的时间是不定期且无法控制的,因此担心外出时突然失控。而社交焦虑症主要在于对公共场合的恐惧。 4、可能的病因 对于社交焦虑,普遍认为是患者本身就具有遗传性的害羞、容易紧张,神经质的人格,在某个场合中经历突如其来的恐慌感觉,因此发展出对这种情景的害怕和焦虑。 5、心理治疗方法 (1)认知行为流派:社交焦虑症的治疗目标,在于缓解症状,降低症状对日常生活功能的影响。主要的方法包含暴露法、放松训练、系统减敏训练、社交技巧训练等。 (2)森田疗法方向:从社交焦虑的内心冲突入手,消除其思想矛盾,通过顺应情感、注意等主观心理活动(袒露内心朴素和真实的情感,顺应本心去行动),按照患者的症状和体会,经常使之体验顺从自然的问题,由此出发来摆脱精神的束缚。 (文章来自“有来心理”公众号,关注可获取更多科普。)
张仲成 2165 6
2023-01-05

恐慌症(惊恐发作)的症状与解决

1、基本认识 恐慌症是一种突发性、强烈的焦虑反应,常使患者产生极度害怕、强烈的恐慌、无法控制,以及快要死亡的感觉。多数患者刚开始以为是心脏病发作或其他生理问题,而求助于急诊。 恐慌症发作之前,患者通常没有特别的预警,患者在短时间内突然感觉受到身体上的极度不适,例如呼吸困难、心跳加速、冒汗而感觉到人好像得了心脏病,快要死掉或失控。 一般来说,恐慌症发作约持续5-20分钟,很少超过一个小时。恐慌发作的频率因人而异,通常一周数次,有时一月一两次,有些患者因为害怕恐慌发作而有预期性焦虑,恐慌没有发作,却时时担忧会发作。 也有患者担心发作时无熟人可求救,会害怕到公众场合或人少之处,而有外出恐惧症或广场恐惧症。 2、症状表现 症状发作时伴随的主要包含有心悸加剧发作、手足乏力发作、眩晕发作、猝倒感、焦虑不安发作、胃痉挛、等被误认为各种疼痛样的发作。 这些发作全都是主观上发生的。所以,即使叫它倦怠乏力,但决不是运动麻痹;即使叫它猝倒,实际上并不是意识上的混浊。这种发作的实质,是一种恐怖的感受,常常担心自己会因为剧烈的发作感受而死去。恐慌症有4个主要特征: (1)某种情景出发恐慌:大部分的恐慌症发作都是有特定情况所引发,例如公共场所、社交情境、独自一人、公众表演等等。事实上,经历过恐慌发作的人们很快就会学到什么情境可能触发一次恐慌发作,因此会避免那些情境。 (2)恐慌导致全身关注于生理症状上:饱受恐慌所苦的人们不仅学到避免他们害怕会引起一次恐慌发作的情况,还会变得非常害怕恐慌的生理感觉,所以他们会一直专注自己的生理状态、整天监控自己身体无法解释的生理感受。 比如有人害怕心脏病发作,变得极度注意胸口的疼痛、紧张和压力感。甚至开始定期测量脉搏以确保自己没有心悸。变得对自己的心血管系统完全失去信心,害怕它不规律的跳动。 (3)灾难化是恐慌的核心:对于饱受反复恐慌发作所苦的人来说,恐慌即代表一种灾难。恐慌症中最常见的灾难思考类型包括: a、恐惧死于心脏病发作、窒息、脑瘤等 b、恐惧失去控制、发疯或极度丢脸 c、恐惧更频繁、强烈和无法控制的恐慌发作 你不必相信自己会心脏发病或丧失理智,这种灾难思考是自动发生的。同时,这种灾难思考通常会与特定的身体感觉相连接,比如胸闷与心脏病、恶心与无法控制的呕吐等。 (4)预防恐慌开始接管日常生活的策略:最后,因为恐慌发作是如此骇人,所以人们通常会发展出特别的策略用于预防进一步的发作。他们会尽力争取安全和舒服的感觉,因为他们相信这是抗恐慌的最佳防御方法。因此,逃避、避免、安全寻求和焦虑控制等行为开始主宰他们的生活。 3、诊断标准 恐慌症是指病人重复出现突发性的恐慌发作,因而害怕恐慌的再发作,担心恐慌发作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并且改变行为去防范恐慌发作。此恐慌发作与滥用药物、药物副作用、生理疾病、其他精神疾病、心理诱因无关,是属于内在非预期性的发作。如果有下列情况,则可能是恐慌发作: (1)一再发生未预期的恐慌发作,一定时间内有较强烈的害怕和不适感,突然发生下列症状至少四项,并在十分钟内达到最严重程度: a、心悸或心跳加快。 b、出汗。 c、发抖或战栗。 d、冷战或发热的感觉。 e、感觉异常(麻木或刺痛感觉)。 f、失去现实感(觉得事物不真实)或失去自我感(感觉与自己疏离)。 g、害怕失去控制或即将发狂。 h、害怕即将死去。 (2)至少有一次恐慌发作,在发作一个月(或更长时间)后,仍有下列各项中的一项: a、持续担忧是否会再度发作(如失去自我控制,将造成心脏病发作) b、出现与发作相关、明显适应不良的行为(如用来避免恐慌发作的行为,像是避免运动或避免不熟悉的情境) 恐慌症的诊断还包括患者是否伴外出恐惧症,患者如果担心出门后万一恐慌发作而得不到帮助,逐渐就不在出门,或者出门时一定要家人陪伴,有这种情形的患者,就可能符合恐慌症伴随外出恐惧症的诊断。 区别诊断: 与疑病焦虑(疑病症)的区别:虽然两者都检查不出生理上的病变,但是疑病症患者长期持续性的坚信自己有生理上的疾病;而恐慌症患者对于症状产生的原因并没有统一的想法,且症状是突发而短暂的,并非持续性发作。 与广泛焦虑症的区别:两者都会抱怨生理上的焦虑症状,但是广泛焦虑症患者的抱怨是持续的,以及低程度的焦虑症状;恐慌症患者的症状是突发性与短暂的极度焦虑,焦虑症状在短时间内达到最高程度,而且与外在环境无关。 与创伤后压力症的区别:创伤后压力症患者的焦虑反应会有明显的压力源或创伤事件;而恐慌症患者的发作通常没有明显的压力源。 4、可能的病因 (1)生物因素:生物因素解释恐慌症是由戈尔曼团队提出的“害怕网络”。害怕网络是一个大脑结构和神经传导物质交织的复杂结构。戈尔曼认为,恐慌发作是因为大脑害怕网络对内在身体刺激和外在环境刺激过度启动,药物治疗的作用在于降低害怕网络的过度启动。 (2)恶性循环理论:恐慌发作时因为患者灾难化的、错误解读生理的信号,这些飞自主神经系统的生理信号是器官运作或消化食物等所自然产生的信号,患者却误以为人要死掉或疯狂。 恐慌症的恶性循环认知行为模式是,在人感受到引发恐慌的内在或者外在的刺激(如头晕),然后患者觉察到威胁(如身体有点不对劲),继而产生悲观无助的情绪,结果身体出现了更多的生理反应(如心跳加速,眩晕),继而产生灾难化的错误解读(如我要发疯了),再次感觉到更大的感受威胁,如此恶性循环下去,就演变成了恐慌症。 5、心理治疗方法 恐慌症的治疗首先要确认是否为生理因素引起,如果是生理因素造成的,治疗师可以转介患者接受内科医生的检查和治疗。在排除生理因素之后,可以接受药物和心理治疗。主要治疗方法如下: (1)认知行为疗法:恐慌症的心理治疗包括以下几项: a、心理教育:治疗师在心理治疗的初期,便要提供有关恐慌症的正确信息,包括恐慌症的恶性循环认知模式,帮助患者了解恐慌症的可能原因和治疗方法。 b、呼吸训练:呼吸习惯不好或经常使用胸式呼吸的人比较容易罹患恐慌症,因此可以教导患者学习使用腹式呼吸或深呼吸。 c、认知转念:由于患者对身体的信号经常解读错误,把明显无害的信号当作灾难或并重病的信号,因此,可以帮助患者辨识灾难化的身体信号认知与信念,扭转其中的偏差。 d、放松训练:放松练习方式很多,如听音乐、散步、静坐等,或者呼吸放松法、想象放松法,或者肌肉放松法。 e、内脏感受暴露:教导患者刻意地产生身体信号或感官知觉,以便学习降低对身体信号的害怕,这种方法为内在感受暴露训练。 (2)森田疗法:发作性神经症的治疗方法很简单,就是放弃各种挣扎,抱着迎接这种感受的思想准备,决心等待进入这种恐怖,忍受想要逃避的恐惧而去承受这一切。 就是说不要把这个问题看作是重症,无论有什么症状,都不必像病人一样生活,治疗的重点是,生活范围要扩大,有时候也可以一个人外出。发作时不必采取各种治疗手段,维持安静平常的心态,症状不久会自行散去。 任何形式的发作,都不会有死亡的情况发生,可以维持正常的生活,不要搞乱正常的生活状态,这是治疗中最重要的。 (文章来自“有来心理”公众号,关注可获取更多科普。)
张仲成 1965 2
2023-01-05

【焦虑案例分享】暴风雨过后的从容淡定

我生于农村,从小学到高中,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在高中以前,学习是中心,是一切,奠定了我自尊的中心,让我收获了自信,快乐。到了大学时期,由于语言的障碍,加上外部环境,我得了强迫,整个大学,工作的几年,人生都是灰暗的,通过我的努力,我战胜了心灵的魔咒,获得了新生。特别的经历,给了我特别的感受,让我更加明白心理平衡与健康的重要性,我学会了帮助别人克服自己的障碍,这也成了我的最大乐趣。 一、高中以前的一帆风顺 我出生在农村,父亲属于村里的能人,红白喜事都离不开他,从小在家里父亲要求严格,父亲脾气大,经常对我们兄妹几人发脾气,偶尔打骂。母亲性格内向,温柔,喜欢忍气吞声,不跟别人计较。从小我就继承了母亲的性格,内向,敏感。不过父亲有能力,家里的经济条件还是不错,所以童年还是相对比较快乐的。 小学二年级时,父亲做生意来到了镇里,我们也来到了镇里上学,这个时候父亲的性格变了很多,对我们很少打骂了,小学,初中,高中都在一个不错的家庭环境里长大,享受到了难得的快乐时光。 父亲非常重视教育,一直希望我们出人头地,五年级以前,由于一直贪玩,学习成绩不行,到了五年级,因为老师的鼓励,自己对学习发生了兴趣,从此一发不可收拾。从五年级到高中,我的学习成绩都在班上是数一数二的,记忆中没有考过第三名,八成是第一名,偶尔到了第二名,在学校前五名左右。 初中,高中都保持了很好的成绩,老师,父母,亲戚,朋友眼中的好学生,将来前途似锦,从来都是有一种光环的。我对学习也是越来越有兴趣,在高中阶段除了高二遇到过阶段性的失眠外,基本没遇到太多的问题。这次失眠让我困扰了一年之久,当时真是噩梦般的日子,但是我靠着顽强的意志力坚持了下来,学习成绩没有下降。偶尔接触到了一本书,讲森田疗法治疗失眠,我如获至宝,通过:顺其自然,为所当为,让我彻底走出了失眠强迫症。 有了这次成功,我对自己的能力更加自信了,认为所有的困难自己都可以战胜。于是给自己定了更高的目标----考上北大,其实自上高中以来,就一直朝这个目标迈进。从乡下的年级前五名,到了县城时遇到了全县的尖子生,感觉压力增大,但是靠自己的努力,把学习成绩在一个学期就从全年级三十名左右提升到了前五名的水平。因为有了战胜失眠,战胜学习成绩差距的自信,让我坚定了我的北大梦想。 家人也对我期望很大,期望我能上北大光宗耀祖,在这样的期待下,我激情万分,在高考前有了很好的状态,很好的实力,完全能够冲击北大。可因为一个偶然的因素,让我与北大失之交臂,进入到了一个北京的985重点大学。我虽然不太满意,但这个学校在我们当地已经非常不错了,可以算是光宗耀祖了,所以带着遗憾进入到了大学。 二、大学及工作中的重挫 可能以前太顺了,才造就我以后的坎坷。 来到了北京,进入到了一个全新的环境。原来设想我的大学生活应该有多美好啊:再也不用像高中那样拼命学习了,自己在这个学校里收获了爱情,收获了能力…… 但是第一个月就把我的美梦浇醒了:因为我是来自湖南的一个小县城,从来都是讲当地的方言,老师上课也是用方言上课,普通话都是不标准的。我们当地的方言跟四川话比较接近,全国人都应该能听懂,但是就是有口音。 我们宿舍八个人,六个来自北方,普通话都比较标准,基本没有口音,其中有一个来自陕西,普通话尤其标准,曾经是学校里面的播音员,而且声音也好听。我与另一个南方人普通话差很多,另一个比我好一些,我基本上算是最差,平翘舌,前后壁音,边音与鼻音,h与f 都是不分的,说出的普通话比较怪。 刚开始我没有意识到自己的普通话有多差劲,认为只要把意思表达清楚就行了。可是他们开始取笑我了,我从小以学习成绩好自居,很少懂得与别人怎么相处,不懂得与别人沟通。我这个时候如果能够稍微低调一些,可能我后面的日子要好一些。我喜欢与别人争强好胜,喜欢辩论,别人总会拿我的普通话说事,大部分人都是无意的。 后来我的好强心又来了,我下决心攻克普通话。于是我开始练习普通话,我认为我一定能练好,于是别人学英语时,我在背新华字典,我在练普通话,每天疯狂的去练,我最大的愿望就是把普通话练好。但是越急越练不好,加上自己的完美主义,总要让发音非常完美,另外还有同学有意无意的取笑,我渐渐心力交瘁。 到后来练普通话渐渐走火入魔了,每天会对一个发音重复无数次,感觉停不下来了,大脑不受自己控制了。我又想到了森田疗法,但是森田疗法渐渐不起作用了。从大二到大四,我的大学生活就这么过去了,在这四年里,我除了得到了强迫症外,什么也没有得到,原来的大学设想全部泡汤了,大学四年,我就感觉像行尸走肉一样,没有什么朋友,没有学到什么东西,甚至连学校周围的环境也没有搞清楚。 我在大学学的是教育学与心理学专业,会学很多心理学知识,我知道自己得了强迫症。老师上课时专门讲了神经中的强迫症,抑郁症等等,我还专门找老师咨询过,但是老师光有理论,没有实践,对我基本没有什么帮助。通过大学的学习,我没有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我的大学彻底的失去了。 虽然有强迫症,但是我的基本生活,学习,工作能力都在,而且在同学前面伪装的很好,同学从来不知我得了强迫症,只是觉得我有点怪,老是在嘴里发着什么音。 毕业后,我来到了上海,由于我 伪装得很好,我进了一家知名的互联网公司,做销售。因为销售锻炼人,能获得高收入,另外我也想把自己逼入绝路,让自己强迫症尽快好起来。 我看了很多心理医生,都帮不到我,我认为强迫症就是绝症。由于强迫症的存在,我在工作中表现的一塌糊涂,基本上都说垫底的,工作了将近3年,没有什么起色。我对未来开始绝望了,经常酗酒,经常想到自杀。 三、重生之路 被强迫症折磨了八年,这八年真是感觉自己经历了人间炼狱,自己活得像行尸走肉一样,没做出任何成绩,没谈女朋友。 自己在大学里学了心理学的基础知识,也了解森田疗法,我试过自己来拯救自己,自己慢慢摸索,把绝大多数精力都放在了强迫症上了,真正的生活与工作放下了。后来又尝试了领悟疗法,《脑锁》等方法,还是找不到出路。 强迫症真的是太顽固了,有时候感觉就快要战胜强迫症了,但是过一段时间又回来了,反而比原来更加严重了。我的强迫症在不断的泛化,后面有了严重的强迫思维,一整天穷思竭虑,想一些没有意义的东西,脑子完全停不下来。对鸡生蛋,蛋生鸡这样的问题也会花几天时间去思考,后来是不能遇到问题,遇到问题就思考没完没了。强迫行为上反复的确认,自己是否把一件事情做好了,只搞到精疲力竭。 但是我的性格中有种积极的成份,我虽然也有自杀的想法,但是极其短暂,我一直没有放弃,一直在寻找拯救的方法,我相信一定能找到正确的方法,一定能让自己走出来。 经过了很多尝试,我终于找到了一个曾经患过强迫症的心理医生,现在他已经完全走了出来,我接受了他的咨询。 在他的帮助下,加上自己的领悟,用了5个月左右的时间,我彻底地走了出来。第一次有了自由的感觉,第一次有了彻底的解放,第一次可以感觉到自己在呼吸新鲜空气,在沐浴明媚的阳光,欣赏美丽的风景,品尝美味的食物,原来这一切在我面前好像都是隐形的一样,我从来没有感觉到他们带给我的快乐。真的是太不容易了,为了这一天,我付出了8年的代价。 通过这个过程,我渐渐改变了原来的极端想法,得强迫症的内因还是在我自己,我的完美主义,争强好胜,极端主义,敏感,内向都是诱因,外在的环境只是外因。我现在要做的就是活在当下,努力过好每一天。 经过了8年强迫症的洗礼,我感觉我的心灵成熟了很多。原来在做人上,喜欢自我中心主义,很少照顾别人的感受。现在我认识到做人是一生最重要的功课,只有别人认可你的为人,你才有可能取得成就,才有可能获得圆满的人生。 我现在把真诚放在第一位,与人相处时尽量做到无私,宽容,包容,诚实守信等等,我感觉我身边的朋友渐渐多了起来。在做事上,我认为要放弃原来的极端主义,不要想把任何事情都做到完美,这个世界不存在完美,苛求完美只能浪费自己的青春。不再把目标像原来一样定的高不可及,根据自己的能力,兴趣,经验等等制定目标。在心态上让自己从容一点,淡定一点,尽量让自己保持身心平衡。 (文章来自“有来心理”公众号,关注可获取更多科普。)
张仲成 3474 93
2022-12-28

强迫患者感悟:重生后的感觉真好

时常梦到过去的一些生活场景,那些逝去的人和事,有些事梦里梦到,还是觉得仿佛如在昨日,让我不禁一阵唏嘘,感觉到曾经的那种切身的压力和烦恼如影相随,直到醒来后,才觉得一切是梦,这种梦让我拉回了曾经的记忆。 记得2015年的时候,自己跟前妻离婚的时候,前妻那最后一次跟我争吵的画面,我时常梦见,前妻一直嫌弃我事业受挫,挣钱不多,加上自己患有强迫症,表现出很多让她看不惯的行为,她的包容终于走到尽头。 那天的吵架,还是因为孩子,我看孩子简单的数学题不会做,就大声训斥了孩子,孩子可能被吓着,就跑到前妻面前哭起来,前妻就开始跟我大吵,最后当做孩子的面,把一锅水喷到我头上,都是洗锅水,还是冬天,那种屈辱,我还是第一次。 我本能的想跑过去准备给她几巴掌,当我气急败坏的跑到她身前,看到才三四岁的孩子在恐惧的哭起来,我急忙收住手,只是淡淡跟孩子说,我们在玩游戏,我淡淡的跟前妻说,过不下去,就离婚吧,别这样整天发疯,对大人和孩子都不好。于是,没有过多久,我们就去民政局离婚了,孩子归我,我净身出户,把房子给她了。 离婚后,我也深深地反省了自己,自己没有什么不良嗜好,工作也兢兢业业,对家庭也是很负责,在没有自己创业之前,夫妻感情也不错,我也能按时给她足够的生活费,让她衣食无忧,安心带孩子,但当我自己开始创业时,由于几年的入不敷出,还投资钱财,最后她看不到希望,生活的压力渐渐有了,也导致她对我的嫌弃,加上自己平时的各种强迫症症状,让她看得难受,多次的数落和纠正也无济于事,觉得我是怪人,也把我的这个问题放大了,渐渐心存不满。 一方面对于她的现实,我深感人性的自私,爱情的虚假,当初结婚的时候,还是她主动哀求找我,说不管贫穷和富裕,都会跟我走到头,如今才几年的时间,她就开始嫌弃了贫贱的生活,承诺都是虚伪的。面对婚姻的失败,我时常心力交瘁,也时常从梦中惊醒,感觉到一阵揪心的痛。 记忆又把我拉回到2007年,自己大学毕业的那段时间,自己和同学来到上海去找工作,最后成功面试一家台资企业,老板是台湾人,主管是上海本地人,在开始培训的两个月里,那个留过学的技术人员给我们新来的员工进行为期半个月的产品技术培训,培训完后,还需要考试,考试不好,还需要辞退,我记忆不是太好,每次培训,我听那些非常专业的知识,都想打瞌睡,也记不住那些内容,私下背诵也背诵不出来,直到考试的时候,我只能勉强的及格,也有好几次在上班的时候,自己打瞌睡的样子估计也是被主管看到了。 就在培训结束后,那个上海本地主管把我们一同培训的2个人,叫到办公室,公布结果,我被刷下来了,那个带着眼镜,看起来很精悍的中年主管,也不怎么给我面子,直接说我不适合做销售,我本来还想问一句为什么不适合,都没有开始,就否决我,他最后补充一句, 做销售需要性格活泼,我看你整天很少跟人互动,脸上很少有笑容,一副焦虑的心态,这是不能把销售做好的。 对于他的这种自觉判断,我下意识地觉得或许他看出了我的强迫症症状,让我整天焦虑不堪,还是他看我不舒服,或者是因为考试不好,几次打瞌睡被他发现才这样随便找个借口打发我走,我没有去跟他再说什么,当我悻悻的离开公司的时候,我内心是凄凉的,有种悲壮的感觉,更有一种丢人的感觉,难道自己真的不适合做销售? 再久远的记忆,时光回到2004年,那年高考,我再次落榜,上了一所大专,这种失落感让我颓废了,我一方面觉得自己是因为强迫症的原因把我搞得连本科都没有考上,一方面也觉得自己还是不够努力,高中的时候贪恋爱导致的,我把自己考不上的原因,都归咎于自己的不负责,恋爱也没有修成正果,强迫症也没有康复,我觉得自己挺失败,这种失败,让我多次做梦都能梦到自己还在高三,还在备战高考,还在多次参加复读,每次都是差那几分才能被录取,甚至有好几次梦到自己都工作好几年了,还回去参加高考,但还是失败了,或许,这种潜意识的渴望考上,也是我的自我治愈的手段吧。 离婚后,我一个人沉静了好几年,我不再涉足感情,也退出合伙创业的方式,我自己重新继续独自创业,为了让自己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我离开了所在的城市,我继续北上,这次去了北京,换个环境重新开始。 我继续选择在自己的行业里重新开始,但我的强迫症症状却一直没有好,我也从这个时候开始决定跟我的人生设计一样,想要好的未来,必须先把自己调节健康的状态,身体的健康,还有什么比心理健康更重要呢,因为强迫症,我失去了许多,让自己人到中年,妻离子散,重新回到了刚毕业的时候的起点,这个打击很沉重,但我觉得还算年轻,还有机会东山再起,但需要把强迫症这个顽固的神经症障碍给消除,我开始行动了。 我自己也知道强迫症的症状,在我初中的时候就已经有了,那个时候,我喜欢吐口水,每天都不停地吐,还有喜欢看自己的双脚每次是否是平整整齐,尤其是是双脚并拢的时候,我会刻意的去左看看右看看,吃饭的时候,我也会多看看碗筷子是否干净,洗手的时候,也会多次洗几下,这种少年的特有的随身携带的“习惯”,家人都觉得我是爱干净,其实,我是洁癖,那个时候不少小伙伴都会取笑我,但都不知道我的这个与众不同的症状是一种病。 我自己也深思过,为什么会得强迫症,我还是本能地意识到, 小时候经历过太多的恐惧的事情 ,比方说亲戚的刻意虐待和大一点的小伙伴对我的故意恐吓和威胁,这都是我小时候战战兢兢的原因,有什么委屈不敢说出来,自己内化,压抑了情绪,这种情况,持续时间久了,自己的人格也会变得内向,没有安全感,过度的敏感,多疑。 2017年,我开始接受心理咨询,因为自己长达十几年的强迫症症状,我选择了有资深专业经验和资历咨询师,让我产生了信心,为了咨询,我还向朋友借了钱,但我觉得很值,现在说这个话,也是基于自己这几年切身体会了咨询的效果,这个价值远远超过这个。开始的一年,主要是把自己的强迫症症状给处理好,让自己不再为此感觉到焦虑,不在影响自己的心情。 后面都是巩固效果,以及精神分析动力学的深度自我分析,让自己对过去的一些事情对于强迫症产生的一些因素,以及自我的性格形成都有深度的了解,通过人格的完善,让我更好的了解自己,更好的去面对未来。 咨询过程中,我也一度的迷茫过,怀疑过自己是否能真正领悟森田疗法,前后反弹也是有的,但这种情况出现也是一种希望,就跟声波的节奏一样,能量是不断的递减的,有波峰,也有波谷,但最终也是慢慢会变得频率小了,能量小了。 咨询的过程中,也让我领略了心理学得有趣和深奥,长期的精神分析和行为治疗,以及内观疗法,让我感受到心理学的实际功效,也是那个时候,自己治愈后,也不断地自我学习心理学,觉得更好的了解自己,也能更好的去适应社会,了解他人。 如今,我已经再婚了,还新得一子,让我高兴的同时,也让我想到了一份责任。没有强迫症的烦恼,让我多了一份对生活的憧憬,自己也有更明确的方向,这一切都归功于心理咨询给我指导了人生方向和人格的完善,才让我对生活更加的从容和自信。 (文章来自“有来心理”公众号,关注可获取更多科普。)
王东 3276 64
2022-12-29

强迫症的症状表现与常用方法

1、基本认识 强迫症的主要特征是强迫思想和强迫行为。强迫思想是指挥之不去的念头,这些念头或是想法是个人不能控制的,个人会深以为苦和焦虑。 强迫行为是指个人无法控制的无效行为,如反复洗手、检查门窗、计数等。 在强迫思维上,最典型的是“怕污染的强迫思维”、“与伤害有关的强迫思维”、“与身体相关的强迫思维”,在强迫行为上,最主要的是“清洗或清洁的强迫行为”、“检查的强迫行为”、“重复的仪式行为”。 2、症状表现 强迫性思考让强迫症患者很焦虑,不得不执行某些特定行为以减少焦虑,久而久之强迫行为不断地增强,而养成一定得执行强迫行为的坏习惯。主要伴随着以下几种不合理思考或负向的自动化思考。 (1)过度估计危险性与伤害性:高估事情的危险性和严重性,即使只有极低的概率会发生不幸的事,当事者仍必须保护自己、家人或者重要他人。 (2)过度完美主义:相信事情总有完美的解决办法,做得完美不仅是可能而且是必须的,因此除非我把每件事都做到完美,否则无法容忍。 (3)过度要求控制:当事者必须能够绝对控制自己的想法和行动,如同完全控制生活中的每件事,否则是不道德的,或者会导致心理和行为的严重后果。 (4)过度责任感:我必须保持警觉,以避免自己会犯下错误,因而伤及无辜。 (5)无法容忍不确定性:我必须百分之百确定每一件事,而且百分之百确定每件事都是正确无误的。假如对于任何事有一点点不确定,那将是无法忍受的。 (6)思考和行动混淆:假如我有一个不好的、甚至想要伤害某人的可怕想法,那就好像我实际上已经去做了。怀疑自己可能做出一些违反道德、法律或者伤害他人的行为,即使它没有意义或不合乎事实。 (7)迷信的想法:深信某些仪式、颜色、数次、图腾等,认为具有特殊的意义(好运、灾难),即使它不合乎事实。 (8)灾难性的预言:总是将事情向最严重的方向思考,而且认为一定会发生,即使它没有意义或不合乎事实。不断地担心未来可能有不好的事情发生。 (9)不寻常的因果推论:物体居然不可思议出现反常现象。例如:电冰箱会自动打开、门锁会自动打开等。 3、诊断标准 一个人如果具有强迫思想或强迫行为,极有可能罹患强迫症。 强迫思维的定义如下: (1)个案因为反复、持续地经验到一些闯入的、不适宜的思想、冲动或头脑画面,而感到明显的焦虑或苦恼。 (2)这些思想、冲动或画面不仅是对现实生活问题的过度担忧而已。 (3)个案会企图忽视它们或利用某些想法或行为来消除它们。 (4)个案知道这些现象都是自己心中所产生的,而非外在所加给他的。 强迫行为的定义如下: (1)个案感觉被驱使去反复从事某些行为(如洗手、排序、检查)或心智活动(如祈祷、计数、重复默念字句),或必须严格遵守某些规定的行为。 (2)这些行为或心智活动,是为了避免或减少焦虑和苦恼,但是这些行为和想要避免和消除的事物之间,并没有明显的、现实的关联。 区别诊断:强迫症除上述的基本症状之外,还有一些常见的情感性症状,例如害怕、焦虑、担心、忧郁等,因此在诊断强迫症时,还要考虑患者是否伴随其他症状或其他诊断。 与适应障碍和创伤后压力症的区别:如果患者的焦虑症状有明显的外在压力源的话,比较有可能是属于适应障碍或创伤后压力症。 4、可能的病因 (1)生物化学:生化学的主张来自“血清素失调假说”,从1970年开始,发现三环抗郁剂能够改善强迫症状,因而发现它对于强迫症的疗效。再由疗效反推其药理学作用,而推论强迫症可能和神经传导物质中的血清素失调有关。 (2)在行为学派中,认为强迫症是通过古典制约形成的,后来通过操作制约而增强和维持的。原本中性的刺激物(比如刀子)和想法(头脑中的画面),一开始经常和引发焦虑的对象成对出现(比如害怕伤害人、怕被认为是变态)等,因而逐渐引起“害怕”的感觉(古典制约)。个案使用逃避行为来降低焦虑,因此,之后就不断且重复地使用逃避策略,因而增强了这个思考或行为。 (3)森田疗法认为,所谓强迫观念症,是患者把由某一机会下的感觉或念头,看作是病态的异常。由对它的既无感知、又不加思考的抗拒心理引起精神上的冲突而命名的。也就是说,没有精神上的冲突,就没有强迫观念。导致强迫的是背后的“精神交互作用”。 5、心理治疗方法 (1)认知行为流派 强迫症的认知行为治疗,采用认知疗法和行为改变技术的结合共同来治疗。认知治疗是针对强迫思考的非理性信念与认知扭曲的思考,提出较为理性、合理、健康的思考模式。行为治疗的主要原理是透过焦虑减除程序,来中断患者进行的仪式或行为,来削弱原来的增强模式,其中以“暴露/不反应法”最为有效。 暴露不反应法,亦即引导个案故意暴露在害怕的情境下,但是不要有任何逃避的行为反应。在行为治疗的过程中,实际的实施步骤包括如下: a、观察自己每日强迫症状出现时的情形:包括引发强迫症症状的刺激或情景、强迫思考或行为的内容或形式、执行强迫症状前后的焦虑分数变化、花费的时间; b、归纳出所有引发强迫症的刺激或情境,并评估每一个引发刺激或情境的焦虑分数:焦虑分数的范围为0分(完全平静、没有任何不舒服)至100分(非常沮丧、焦虑到极点); c、由低分至高分,一次排出“引发强迫症状的情境登记表”; d、选择焦虑最低登记的刺激或情境,开始进行“暴露/不反应”练习,并记录焦虑分数的变化情形; e、达成后,再逐一上升焦虑等级,并配合认知治疗以强化“暴露/不反应”的练习效果,直至焦虑等级最高的刺激或情境。 (2)森田疗法: 对于强迫症治疗的着眼点,首先是要取消复杂的精神冲突,将他还原到单纯的痛苦或恐怖,也就是要交给患者学会“唯有顺其自然地忍耐下去”,或“想否定痛苦、恐怖,或者想逃避它,或者借题转移目标,或者打算忘掉等,这都不行的”。 森田先生说,强迫观念对于单纯、理解力较好、比较温顺、又有勇气的患者,只根据上述着眼点进行说服,也能够治愈。 强迫观念的患者,如果经常反抗自己的恐怖,就越发使恐怖强化,并加重精神冲突,这就会构成对症状的预期恐怖。因此靠他自己一个人进入恐怖就十分困难。 这时,要有医生的坚强信念做后盾,在医生的鼓励和命令下,才有可能坚决照此执行。理论上的深刻说教,只能使怀疑、不顺从的患者,永远不会照此去实践。倘若一旦愿意坚决进入这一恐怖,这时出自一种所谓舍身的心境,这才能够有自行排除和绝对服从自然规律的体验。 一般患者,是渐渐获得对恐怖的自信和勇气的。但是,至少要有一次能获得突入恐怖地心情的体会,才能得到不致复发的治愈效果。 (文章来自“有来心理”公众号,关注可获取更多科普。)
张仲成 2009 40
2023-01-05

一个强迫症康复者成功考上985大学的真实案例

回顾这大概六、七年的时间,说实话内心倒也没什么波澜,只是几年里面那些令我印象比较深刻的回忆一幕幕在脑子里闪过。我把这几年的时间划分成三个阶段,这其实也是一个蜕变的过程。 第一阶段 是最开始那一两年,这个阶段的关键词是觉察、抗争、挣扎、濒临放弃。最开始其实是在小学的时候,回想起那会,确实就有许多强迫症状和强迫思维,只是那时候不知道是什么东西,有一段时间也是深陷其中,但是在小升初考试完的那个暑假,也许是因为所有的压力一下子没有了,所有的强迫思维和症状突然间消失了。直到初一下学期,它又回来了。 最开始是在学校里挣扎着,每天都会打电话给家里,问爸妈很多问题,跟强迫症状有关的问题,比如“今天我说了同学一句坏话,会不会他待会真的会像我说的那样,会不会害了他”“头脑里闪过了一个不好的念头,会不会成真,造成不好的影响”等等,从电话里获取一些安慰来减少焦虑。 慢慢地我再也受不了那些强迫症状和强迫思维带来的焦虑了,先是不断编理由跟学校请假回家,最后彻底不想回学校了。 然后就一直待在家里,有时在家里好好的,但大部分时候是在家里闹,闹过离家出走,也闹过彻底辍学在店里打工,还闹过伤害自己的事,让爸爸妈妈每天都活在紧张、难过之中,印象中和他们对峙的次数不少,甚至见过他们因为我这样当面哭了,哥哥也是因为我请假回来陪我,希望帮我度过这个难关。 这段时间里大部分时间都是在自己与其抗争,还有来自家人的帮助,但也只是抗争,挣扎着。到后面我已经几乎想放弃自己了,不想再学习,不想在做任何事情,也不相信自己的状况会有变化。但家人从来就没有放弃过,还好他们没有和我一样选择放弃,否则就不会有后面的事情,更不会有现在的我。 第二阶段 是接下去的那两三年,这个阶段的关键词是寻医、重回正轨、反复、改变。家人并没有放弃,开始带我寻求外界的帮助,最开始是到医院看心理科医生,但无论是在附近的小医院还是到广州的大医院,这些医生都更多的只是开导,疏导,我到现在也觉得这些对我并没有任何帮助。 在寻医的过程中,也被忽悠过,花过冤枉钱,现在想起来还是会觉得很对不起家人,有些难过。后来在哥哥的帮助下开始将目光投向心理咨询师。然而我的第一次咨询经历却以失败告终,是因为自己内心仍存在抗拒心理还是老师的方式不适合我,我不做评判,但对我遇到的第一位心理咨询老师,我的做法是在一次咨询中偷偷单方面终止了咨询,并再一次放弃。说实话这次的失败也又一次打击了自己,让我又一次地觉得自己无法改变。 后来,哥哥从网上看到了擅长对强迫症进行治疗的咨询师,哥哥说服了我再试一次,我忘了我为什么会答应,但是我很感谢那时的自己做出的这个改变我一生的决定。我开始进行心理咨询,从2015年至今,六年的时间。 在这一阶段里,是我人生以来可以说最大也是最重要的一次改变,让我重回生活、学习、工作的正轨。还记得首次咨询老师让我做的是画两幅画,画房子、树还有人,那时会觉得很幼稚毫无意义,会怀疑,但是现在看来是有老师的意图的。 包括后面咨询中经常有的几个内容:关于呼吸的练习、觉察练习、心里力量的练习等等,都是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帮助我重回正轨。特别是关于呼吸的练习,已经成为了我生活中熟悉的事情,闲下来的时候自己也会这么做。 咨询了几次之后或许内心比较稳定了,第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回到学校,虽然在那时的我看来这并不可能,我不仅不想回学校,更是害怕回学校,害怕在学校面对强迫症状和强迫思维,我无法自己解决。 咨询师的要求很奇特,事实证明也很有效,他让我爸爸每天在下午上课的那个时间点载我到学校门口转一圈,然后就回来,我的理解是让我从时间上和心理上先熟悉去上学这件事。 记不清咨询了多久,也记不清老师是如何让我愿意回到学校的,在咨询一段时间后我做出了一个重要决定,那就是复读,重新回学校上课。回到学校后,面对的是陌生的同学、陌生的老师和已经有点陌生的学校,虽然回到学校,但是强迫症状和强迫思维仍在困扰着我,在那之后就经历长达几年的反复,有时强迫症状和强迫思维少,就感觉好多了,有时强迫症状和强迫思维特别多,焦虑、抑郁、紧张的情绪又席卷而来。 在这个阶段,总体上是回到正轨了,正常去上学,正常在学校学习,不过对强迫症状和强迫思维的处理和应对并不熟悉,对他们的害怕、焦虑仍未减少。在初中阶段对咨询师的依赖还是比较大的,会等着下次咨询的到来,来跟老师交流。 慢慢的,在咨询过程中,老师开始引导我自己去处理强迫症状和强迫思维,在一次次咨询中,老师教会我怎么去应对和处理,然后自己去慢慢实践,慢慢学会了自己去应付强迫症状和强迫思维。 老师教给我的很多思想和方法都成了我自己的一部分。 一、不是要跟强迫症去硬碰硬,强迫症状和强迫思维其实也是我身体的一部分,既然是我身体的一部分,我怎么能让其彻底消失呢,我要做的该做的其实是学会接纳它,与它共存,带着它去学习、去生活。 二、当强迫症状和强迫思维出现的时候,要做的就是“活在当下,为所当为”,把注意力转移到正在做的,或者需要做的事情上面,活在当下,做该做的事,让它们存在,只要能继续完成自己需要做的,正常生活、学习、工作,不必去消灭它们。 三、当出现焦虑、紧张、抑郁的情绪时,也是“活在当下,为所当为”,适当的转移注意力,让自己放松一下,慢慢的这些情绪就会消散。这些是我在实践中学到的,也是我一直在做的。 一些思想也成为了我面对生活的思想和态度。在这一阶段,在家人的帮助下,在老师的帮助下,也在我自己的努力下,我实现了改变,甚至可以说蜕变。 回到学校之后,状态其实是在慢慢变好的,特别到了初三,成绩竟然慢慢恢复到了以前的水平,也许这也慢慢增强了我的自信,在中考我甚至参加自主招生考上了市里最好的高中,重新回到了那个成绩优异的自己,我永远不会忘记成绩公布的那天晚上夜自修在教室哭了一个晚上,心里各种情绪,头脑里各种画面。 第三阶段 是高中之后到今天,三年多的时间,这一阶段的关键词是稳定、成熟、强大。高中之前,其实自己一直都很担心如何过学校的独立生活,也就是住宿,对自己是否能很好的面对和处理强迫症状和强迫思维没有信心,也很焦虑。 哥哥常说到了那个时候就会慢慢适应的。事实确实如此,上了高中,需要到市里去上学,虽然不是很远,一个小时的路程,但每周才回一次家,对于自己还是一个挑战。经过了前面跟咨询师的心理咨询,在不知不觉中锻炼了自己独立处理强迫思维和强迫症状的能力,还有如何应对焦虑等情绪,所以上了高中之后,其实更多的还是对未知的担心而已,事实上自己做的还是挺不错的。 在学校里学习、锻炼、人际交往方面都正常,当然还是会有时遇到反复,但是我能感觉到越来越得心应手地去处理强迫思维和强迫症状了,越来越接纳了它们,越来越把它们当成自己的一部分,带着它们去学习、去生活,成绩方面高中三年也基本稳定,而且也算优异,高考虽有些许遗憾,但总归还是能够接受。 这个阶段还是保持着跟老师的咨询,只是慢慢的不会像以前那么依赖了,因为我已经学会了独自去处理,也更加稳定和成熟。后面的咨询更多的是分享和增强内心的力量,让我更强大,更有信心在未来的人生去独自面对强迫症状和强迫思维。 而在进入大学的这第一个学期,因为时间上的原因,4个月的时间仅一次咨询,但是学习、生活、工作一切都很不错,况且这四个月都是自己在离家的状态下独自面对一切,症状早已不再对我的学习、生活等产生无法接受的影响,我已经可以自己很好的面对和处理它们,心里也不再害怕和担心症状对自己有太大的影响。 六年的时间其实也不短,这或许是我的一段别人没有的经历,虽然有痛苦,但也教会了我许多,也是宝贵的经历吧。也所幸没有堕落,所幸有家人和老师的帮助,所幸自己还是坚持了下来,到了今天,我可以相信自己完全有能力独自面对和处理强迫症状和强迫思维,也有能力面对自己接下来还有很长的人生。感谢家人的付出和耐心,感谢老师的引导和帮助,感谢自己,未来仍旧可期。 (文章来自“有来心理”公众号,关注可获取更多科普。)
杨晓冬 4025 24
2022-12-28

强迫症让我明白了人生的终极意义

强迫症康复,已经有五年了,有时候自己也反思过去因为强迫症原因,自己所做的一些事情,感觉到曾经因为强迫症的症状,让我浪费了很多时间,也浪费了很多人生机遇,其实,强迫症的症状并不是最让人最痛苦,而是那种症状带来的心理感受是最让人焦虑不堪,在没有康复的时候,感觉强迫症的人生是黑暗的,是没有任何希望的,甚至觉得就是世界上多余的人,这就是负面心理的最真实的想法。 通过这些年的自我发展,以及康复后的生活实践告诉自己,其实,即使有强迫症症状,我们都需要依然去努力生活,适应这个社会,人生,生死才是大事其他都是小事。 我出生在一个世代为农的家庭,父母都是文盲,家里兄弟姐妹四个,自己是排行老大,从自己初中的时候,自己没有初中毕业,就辍学出门务工,补贴家用。生活的艰难,让自己过早地意识到出生的不同,生活的境遇是完全不一样的,每个人的出生决定了人生的起点。 由于家庭条件的限制,自己其实,一直想上学,甚至也想继续读高中,然后考大学,但现实太残酷了,那个时候属于九十年代,学费还贵,家里孩子多,父母有时务农,守着几亩地,根本无法满足几个孩子同时读书,父亲还是常年兼职去外地务工来补贴家用,对于身为长子,自己也意识到需要自己早点进入社会去打工赚钱,补贴自己的家庭,就这样,没有成年的我,跟随村里的人去外地务工了。 干的是泥瓦工,跟在村里的师傅后面当学徒,自己不怕辛苦,也是认真地跟师傅学艺。平时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当学徒,打打下手,当小工居多。 有点空闲的时间,自己都去看书,那个时候,街头小巷子也有卖废书的,自己也会花个几毛钱购买几本回来慢慢看,通过不断地看书,也让自己增加不少知识,认识不少字。大概当小工干了两年,我正式出师了,也有自己的工钱了,虽然那个时候工资不高,但我感觉自己能通过自己养活自己,还能赚钱钱寄给家里,补贴家用和几个弟弟妹妹的读书费用,我也感觉到自己很自豪,或许,这就是当时的认知,觉得自己能赚钱便是一种能力。 一直做瓦匠,大部分时间在建筑队里,在城里做商品房居多,偶尔没有活的时候,也会回到老家,替乡里乡亲盖房子,就这样自己一直做到二十四左右。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自己也到娶媳妇的年纪了,自己从十六岁开始出门,在外面打工也有八年,其实也没有积攒多少钱,大部分还是寄给家里用了,以至于自己二十四的时候,家里还是一贫如洗,仅仅是几个兄弟妹妹都能顺利读书,弟弟读了中专,大妹初中毕业也是出门务工,小妹继续读书,读了高中。 父母也是继续在家里种地。农村这样的家庭,其实也很多,但家里这样读书的人是不多的,想到自己已经到娶媳妇的年纪,指望家里也是指望不了,自己只能靠自己,需要自己再工作几年,攒钱在老家盖个新房,娶上媳妇,也是给自己的一个交代。 就这样,我又开始去城里,仅仅这次,我自己想着单干了,自己承包工程,赚钱要多些,就这样,我通过打工的几年认识不少项目经理,通过一些关系,接到一些工程,自己也找几个人品不错的工友,跟着我一起干,自己干工程,激情更多,就这样,我干了三年,我手头存了不少钱,在老家盖了新房,改善了家里的条件。 新房盖好后,第二年,我娶上了媳妇,也是隔壁村庄的一个姑娘。婚后,我把媳妇带上身边,继续从事建筑行业,继续包揽工程。后来,自己也有儿子和女儿,这个时候,我已经快三十岁了。小有成就,自己也购买了一辆价值十五万的小轿车,作为代步工具,也是面子工程。在外人眼里,我事业有成,但我自己明白,这仅仅是开始。 伴随自己事业的不断壮大,工程也是接到不少政府项目,手下的工人也增加许多,但对于资金的现金流也是更加的紧缺,很多项目都是垫子做,特别是到年底,工人结工资的时候,有的时候也是感觉到异常的不安,没有拿到上游的资金,也是无法跟工人交代,工程款没有结清,让自己也是很被动,摊子铺的越大,这种感觉越明显。 这个时候,也感觉到人生到了瓶颈,自己也明显感觉到一些焦虑,这种无形的恐惧也让我感觉到人生的无常。 建筑行业,风险很大,这种风险不仅仅是工人的生命风险,还有资金风险,自己经历过自己的工地上有工人从几十米高跌落下来,钢管插进肺里面,躺在医院都好几个月,最后,自己也赔偿一些资金,幸亏,人抢救过来,没有伤到致命处。 也遇到不少工人因为及时没有得到工资,罢工不干的,这种情况对于搞建筑行业的人来说,也是常有的事情。自己那段时间,自己感觉自己身心疲惫,一度患上了焦虑症。 但那个时候,自己还不知道强迫症是什么一个东西,但总觉得自己整天提心吊胆,对于很多风险,自己都是想得很多。 虽然,自己的工程进展得很顺利,工程项目也是一个接一个,但我却感觉到压力更大,这种压力不仅仅是资金压力,更多的也是一种风险的抵抗力是自己无法承受,想想自己没有什么背景,摊子搞大了,感觉到一些能力的缺陷,很多时候,自己需要跟不同的人打交道,自己的这种文化水平也是上不了台面,最多给人感觉也是一个暴发富,感觉始终还是徘徊在一个底层地的圈子,接触的人大都也是自己的同伴,这种心理落差和现实处境,也让自己觉得风险是越来越大。不到四十岁,自己感觉到苍老许多,白发都有了。 虽然,自己在城里也有房子,但始终感觉到自己容纳不了这个城市,就是城市里面的工匠而已。面对几十号的工人,开支也是很大,项目工程前期需要垫资建筑材料,人员调配,项目对接都需要自己亲力亲为,有的时候忙的自己都顾不上吃饭,每天也是草草的跟工人在工棚中吃饭,很晚才能回到家里,一天的劳累,让自己疲惫不堪。这种日子,让自己越来越觉得索然无味,自己的焦虑感越来越感觉到强烈。 虽然,知道这种焦虑像我这样的人不止我一个,但我感觉到明显的压力,特别是工作的时候,自己看着那几十米高的大楼,看着那些工人在上面施工,看着那个吊机在不停的运作,自己有的时候感觉到工人可能会跌落下来,吊机下面的几吨重的刚才也会突然掉下来,刚好砸在工人头上,这种想法每天都有,我被这种想法也是折腾的睡不着,甚至也想着万一,那天资金周转不灵,工人都辞职不干了,项目工程款不给我了,甚至工程干到一半,出现了资金短缺,人员伤亡,我该如何,这种强烈的幻想感让我每天精神紧张,崩溃。 有的时候想的多了,头疼欲裂,这种情况,持续很久,但我一直不知道如何去,甚至为此,自己有的时候刻意不让工人去上楼施工,就是因为我的想法突然有了那种不详的画面,我会及时阻止他们,甚至有的时候,让开吊机的师傅马上停止运刚才去楼上,也是突然的感觉,让我产生了这种注意,这种想法,让工人们感觉到我的情绪不定和行为混乱,甚至,听到不少工人背后说我这个人有病。 自己带着这种强迫思维性的症状,让自己每天生活在极度的焦虑中,自己的一些行为也慢慢变得小心起来,甚至有时候什么事情也不干,让工人们自己去做,也不用去指派他们做什么,有的时候,自己怕出来看到那些工地的场景,机器的轰鸣声,看到那种围着墙体的安全网,觉得也不踏实,也会让工人绑好腰带,不许没有带防护措施去施工,甚至,遇到那些没有带安全帽的工人,也会大声训斥他,让他马上带好安全帽,否则,不许进工地现场。 自己的异常思维,也让自己明白了这样下去,自己早晚会崩溃,自己的情绪起伏不定,也让妻子感觉到一些异样,甚至,也让我多休息下、我就在这样的氛围,度过了几年。后来实在撑不住了,我才意识到自己需要看病了。 来到医院,我去了精神科,大夫给我诊断说是神经衰弱和强迫症,我开始不理解什么是强迫症,看大夫说的那些强迫症症状的表现和思维表现,我才意识到怎么多年,这个让我整天提心吊胆的想法是强迫思维导致的。 我急切想如何医治,医生给我开了药物,让我按照药物说明书去吃药维持,就这样,我吃药吃了一年,但后来,我感觉自己症状还是一直有,甚至加重了,吃药也导致自己精神更加的不好,有些头脑昏沉沉的,记忆也是有一定的影响,后来,也就没有去医院继续看了,觉得吃药没有效果。但那个看病的大夫,看我不想继续看了,后来也开始正式做了心理咨询。 经过自己多年的强迫症实践和治愈的经验,我也认识了强迫症的本质和对自己的认知。特别是经过后面的精神分析治疗,让我更加地了解到自身的焦虑本质,以及自己的内在的不安全感的根源,原生家庭的原因,以及自己成长经历的影响,让我也清晰的了解的自身,人格也得到了完善,自己开始对心理咨询的认知觉得仅仅是通过谈话就能把病人治疗好,觉得有些神奇,甚至有点不相信,后来经过我自己切身体会到,咨询就是拯救一个人的心灵。 对于过去的那种做法,也觉得是多么的消极,浪费了很多时间在纠结强迫症上面,没有积极去行动,没有积极去生活,通过心理咨询,我才意识到,积极行动,活在当下,接纳自己的完美,付出行动,积极实现心中的目标,才是一个人需要做的事情。 如今,自己早已康复几年,事业也渐渐做大,有的时候回忆过去的岁月,也是感慨万分是咨询师拯救了我,让我重新开始自己的事业蓝图,让我找到了人生方向。 注明:案例征得咨询者的书面同意,愿意公开发表,为了保护案例隐私做了专业伦理技术处理。 (文章来自“有来心理”公众号,关注可获取更多科普。)
杨晓冬 3258 2
2022-12-28

如何应对恐艾强迫症?

如何应对恐艾症? 恐艾强迫症主要表现为对艾滋病的恐惧,有些朋友可能有过意外的一些性经历,或者跟一些疑似患者有过接触,而陷入到恐艾当中。 他们的表现一个是强迫思维,比如说可能会反复的去想,自己到底是不是有艾滋病,于是不断去网上去查资料,可能就会让他们引起到精神交互作用。比如网上讲艾滋病会有淋巴结肿大, 他自己身上就真的可能淋巴结肿大了,或者有些人没完没了的去做一些检测,非常痛苦。 首先我们从认知上要知道艾滋病是非常难以感染的。就说这个性的传播,有做过统计,一个正常人跟艾滋病人发生一次无保护性关系,感染的概率1%都不到。 所以对这些朋友, 要停止去查资料, 要停止去分析, 不要自己吓自己。如果实在担心,可以去做一次检测,做完就要相信医生的结果, 不要再去想这个针头有没有消毒,这个医生是不是搞错了,然后我们就要好好的去工作,好好的去生活了。 (文章来自“有来心理”公众号,关注可获取更多科普。)
李郸 4970 56
2022-12-28
正在加载
没有更多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