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来医生

患者分享:得了焦虑症是什么感受?

张仲成焦虑心理咨询师
有来心理诊室民营医院

以下来自一位焦虑症患者的分享:

我于2016年年底被确诊为原发性焦虑症并发继发性抑郁症。而焦虑症,在经过专业心理医生指导和自我调适,是完全可以得到明显缓解、改善,甚至是治愈的。

当然,焦虑症也分很多种,我只能根据自己的经验,向大家介绍一些,全当是病友之谈,不能代替专业医师意见。

补充一下我的现状:焦虑症完全康复,几乎不影响正常工作和生活。与疾病作斗争的同时,继续完成学业、顺利毕业并就业。

我是在读研一时(2016年年末)确诊焦虑症的。症状非常明显,就是持续地心脏跳得特别快,胸口很紧,整个人几乎不间断地处于惊恐状态,长达数月天天如此,每时每刻如此。我恨不得把心脏挖出来让它安静一会儿。

一般来说,人正常受到刺激或惊吓,惊恐状态大约只会保持20分钟。但我陷入了一种莫名的恶性循环中,我无法控制自己的身体,它不听使唤。我一度无法理解,而这种不能理解自我的心理,更使我恐慌和焦虑。因为不间断地处于极度惊恐状态,自然也难以入睡,每天就只能睡着几个小时,持续数月。

简而言之,就是在很长的时间内,我失去了情绪的自主调节能力。

我自然不是无缘无故就陷入到这种状态的。直接导火索,是刚一入学研一时感受到的巨大学业压力。到了一看到和“课程”“学业”相关的字眼,就浑身发抖的程度。但其实,虽然我被确诊是在研一,但这其实只是焦虑症汹涌爆发的时间,真正的病根,是在从前不经意的时光中,数年经久累积下的。

我眼中的焦虑症,有以下特点:

1、隐蔽性。这正是它难以被人们所察觉和关注到的重要之一。很多人焦虑症发作时会觉得“突然”、“莫名其妙”,等刺激事件消失,焦虑症平复,又误以为没事了。但等到下次压力和刺激来临时,原来累积的症状就会再度爆发,反复数次,焦虑症发作时的症状一次比一次严重,焦虑和惊恐也像滚雪球一样越来越大,直到把人的精神压垮。所有的事情都不会是“莫名其妙”的,只是此前一次次的累积的时候并没有察觉。

2、累积性。这一点是非常值得注意的。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经历——在重要的考试前、关键的面试前等时刻,会经历超乎寻常的焦虑和紧张。具体表现有彻夜难眠、持续发抖等。不要以为考试结束、面试过去就好了,这些超乎寻常的焦虑情绪和状态,没有得到疏导,便会累积下来,积少成多后,引发焦虑症。

直到那天,发现自己不能受任何刺激,似乎只能活在“真空”中。再加上特点一的隐蔽性,等到病情严重才引起重视,这时疏导起来就非常困难了。所以,应当及时疏解焦虑情绪,不仅疏导难度低,也会让自己少受折磨。

3、自我提醒加剧性。当一个人意识到自己的皮肤破了,可能不会感到更加疼痛,但是当一个人意识到自己焦虑时,会变得更加焦虑。当我每次紧张得睡不着的时候,我会责怪自己——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为什么又睡不着?然后我就变得更紧张和焦虑了,就更睡不着。

在经历一夜未眠后,更加焦虑担心自己的状态。而这种焦虑担心。又进一步加重了病情。就这样,我的病情日渐加重,在焦虑症病情中越陷越深。我对自己的焦虑症状本身的自我提醒,也是病情日渐加重的重要原因之一。

4、消耗性。持续的高度焦虑为人带来强烈的身心不适感,会加速消耗人的精神和肉体能量。会觉得自己已经成为了废人,每天没有办法正常做事。时间长了,甚至还可能会导致并发抑郁症。

5、扩散性,即焦虑泛化。病情开始的时候,可能只由某件具体的小事刺激引发,但发展到后来,人就会如同“惊弓之鸟”,“风声鹤唳”。哪怕理智上都知道无需担心,躯体化症状也将使人难以自控。

原本精神层面上的紧张焦虑,慢慢就会演变为心跳加速、躯体持续麻木抽搐等症状,严重时甚至令人产生濒死感。

焦虑症本质是长期焦虑情绪引发质变的结果。焦虑情绪可以自行消退,而形成质变的焦虑症却难以自行消退。越想要强行压制、若无其事、极力否认,越会使病症严重,直至折磨到自己精神崩溃。

焦虑症的潜伏及预防

这部分的分享和梳理,主要是想帮助大家发觉一些可能导致焦虑症的隐患,希望能帮助到一些“潜伏期”患者意识到,也许自己也正处于这样的阶段而未曾察觉。若能通过阅读本文而有所察觉,从而可以及早采取措施,也许就不用像我一样到严重了才去治疗,经历非常曲折的过程。

其实我在2016年年底正式确诊焦虑症之前,是经历了至少长达5年的潜伏期的:

我最早开始因为焦虑而持续多日失眠是在2011年高考前。就是觉得每天上课下课晚自习节奏特别紧,到了该睡觉的时候心里还是发紧,停不下来,每天失眠很久,睡眠很少还要应付繁重的课业。那时我和我父母说了这一情况,他们只告诉我高考结束后就好了,让我再忍几个月。

第二次积累是在2012年。为了参加一个能够去央视做实习生的选拔,因为担心选不上但我又特别想去,导致我又因紧张焦虑持续失眠。同样地,这次爆发后,我依然没有引起重视,觉得选拔完毕这件事过去了,我也不用紧张了,失眠也好了,这个事就过去了。

第三次积累是在2014年9月开始。这次时间很久,但我依然没有引起重视。我只是有点“习惯了”,觉得自己就这样,每次都寄希望于外部压力事件结束。我就可以得到解脱。

2014年9月起就在为2015年8月份的暑期保研夏令营而准备。当时在山大也只是成绩中上,但就特别不切实际地希望自己能保送去清华北大读研,压力也是可想而知了。我不仅是长期睡前焦虑,导致每天都只能睡着几小时,也不仅是参加笔试面试前焦虑异常,甚至连正常上课的时候心口都是紧的,对,就是那种不点名不提问的水课,我的心都快要跳出来(这里其实可以看出已经是焦虑泛化了)。但我那时觉得我这些症状不重要,我自己身心难受不重要,只要能保送去名校有一个好前途就好。

我那时也试图去找一些治疗失眠的方法,觉他其他的痛苦都可以忽略不计。当然,我并没找到有效的治疗失眠的方法,因为失眠本来就是焦虑症所致,不去消除因而只想改变果又怎么可能。在2015年10月确定保送人大后,我又一次活过来了。

第四次积累是2016年暑假,即研一入学前的暑假。因为在入学前就听说了学校对我们这一级的毕业的要求,感到不可能完成,在家里惶惶不可终日,每天都难受的想把心脏抠出来。但因为我这样已经好几次了,更不好意思和家里人又提,我又紧张焦虑压力大……

现在回想最后悔的就是从保研结束到研一入学前明明是很轻松悠闲的一段时间,我却因对“焦虑症”没有概念,错过了一个很好的黄金治疗期,导致了我研一入学后的大爆发。9月入学第一天我就彻夜未眠,第二天起来哭了一上午哭湿了整床被子,而后面的情况只有比这一天越来越严重。

通过我的潜伏期的经历的分析,可以看到,就因为我在焦虑症的潜伏期时经历多次焦虑爆发的情况而都没有引起重视,导致了焦虑症状的愈演愈烈,直至爆发后经历了很艰难的历程才得以康复。

我不是专业的心理医生,说不出更多的预防焦虑症的途径,但根据我自己的经验来看,就是要防微杜渐,在最初感到紧张焦虑压力大的时候,要寻找到有效的途径去疏解。

而不是就认命了“我就是心理素质差”,任由焦虑情绪堆积下去,仅仅期待某一场选拔或其他重要的考试赶紧过去。应该明白就算下午2点有重要的考试,那么1点到1点半之间都应该是能够睡着和休息的,这才是最正常的状态。

甭管多重要的事,都不值得我们拿命去搏,都不值得我们把自己紧张焦虑到心脏要跳出来为代价。

焦虑症的疗愈

如果没有及早重视提前预防,已经得了焦虑症,那就要想办去解决。

就我认为,治疗的重要前提也是唯一方法就是——正规途径就医,寻求专业人士帮助。

就医大致上分为两类途径:1、接受正规心理咨询,进行心理疏导和治疗。听从心理咨询师建议,是否服药;2、直接去公立医院\校医院就医,谨遵医嘱。

个人比较推荐第一类途径。就我自己的经历和感受来讲,吃药是属于见效快,但效果维持期很短的一个方法。因为说白了,之所以躯体化,本质上是心理上长期累积无法疏通焦虑和惊恐情绪,反映于身体的表现。吃药只可以暂时缓解身体的不适,但如果心理上的问题没有被解决,源头没有剪断,不停地吃药也只是“治标不治本”。

要想要调整心理,关键在于改变思维认知。而认知和思维的调整。并非普通人自己可以做到,往往需要专业人士引导帮助。同时,如前所说。焦虑症都是长期多次积累的结果,局面也不是一两次的心理辅导就可以彻底扭转。也需要长期多次的重复,方能巩固效果。不过,重复并不需要次数同等。例如,一个人之前经历了100次的焦虑情绪的积累而形成焦虑症,而往往可能只需要10-20次的心理辅导,即可康复。

关于吃药,希望大家不要有心理负担。虽然我前面说,吃药治标不治本,但也有它的作用。在身心被焦虑症折磨得特别难受时,用吃药缓解一下身体难受未尝不可。只有身体状态先好转,才能有更好的精神状态,去配合心理咨询。就好比感冒了也会靠吃药来缓解症状,那么感冒药没有副作用吗?为什么没有人觉得,感冒了吃感冒药有心理负担呢?而不同的是,感冒不吃药可能过几天也能自行恢复,但焦虑症不吃药不仅不会自行痊愈,只会更加令人感到煎熬。总而言之,吃药是很正常的事。

其实病态,本质是因为外界的力量加诸,超过了自身调节能力的极值。感冒是因为外界温度变化,超出了身体可以调整适应的范围。而焦虑症,也是因为压力超出了心理承受能力。

辅助康复方面

困于条件所限,很多人没有机会去接受专业帮助干预。包括我自己,也是很长一段时间,才走向了看医生的道路。作为一个经历过患病、挣扎、缓解、复发、康复全过程的病友,可以分享一些tips,希望能帮助大家“少走弯路”。

1.接纳自己患病的事实

有很多人嘴上说自己接纳了,或者以为自己接纳了,其实并没有真正地接纳自己。完完全全地接纳,就是不再怀疑和责怪自己,不再努力劝服自己,不再与自己对抗。对,告诉自己——是的,我就是持续的紧张焦虑,我就是特别的痛苦,我就是睡不着。

虽然我的理智让我觉得没什么好担心好害怕的,或者说不至于害怕和紧张到如此的程度,但既然我的身体这么难受,那一定是有它自己的道理的,它在努力地向我输送危险的信号,我接受到了,我知道了。我生病了。

2.呼吸法缓解

我患病时,有搜到一些建议,提及可以采取转移注意力的方法来缓解焦虑。但很快我就发现,我强行和刻意转移注意力,只会强化了让我焦虑的事情。就是前面提到的,自我提醒加剧性。经向心理医生求证,呼吸法是一个能够自然转移焦虑情景的方法。

具体做法:把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呼吸上,认真感受气流从口鼻经过气管,进入肺部,再从肺部经过气管缓缓排出。

专注于这个过程,如果中途跑神或者是去想其他了,继续把注意力调整到呼吸上、不断重复这个过程即可。多次重复和练习,效果会更好。

也可以配合身体其他的动作,如在吸气时保持不动,呼气时双脚交替轻踏地面,反复重复这一过程。注意呼吸尽量放缓,精神要完全集中在【当下】。

3.不要什么都不做

前面也有说到,在自然状态下,人是不会持续紧张焦虑超过20分钟的。除非是专心刻意保持(尽管可能主观上并不想保持焦虑和紧张)。我发现,如果我专注于完成课程作业时(就是突然通知要交作业啦),反而可以获得片刻的安宁与平静。

但如果是为了转移焦虑紧张情绪而刻意为自己找事情做(不是工作学习中本来就自然存在的事),效果也是适得其反的,反而强化了焦虑。(这就类似于你告诉自己,不要想吃东西,不要想男朋友,结果反而是强化了想吃东西、想见男朋友的念头。)

所以我意识到,相比于适当忙碌,过度的清闲反而是不利于焦虑症康复的。这会让你失去转移注意力的机会,从而更加专注于焦虑。我自己也是因此打消了原本一直在考虑的退学、休学的念头。最好多为自己安排一些简单而有意义的事情,有助于重新建立自信心。比如打扫房间、教儿童学习,娱乐等等。

4.不要着急

人生没有什么必须和应该的。不是就必须踩着点。既然已经得了焦虑症,就要遵循规律,对病程要有合理的预期。不要总想它会突然在某一秒就消失了。焦虑症确实不会自行痊愈,但是如果用错了劲儿,就会适得其反,越着急越好不起来。抱着慢慢来的心态,反而结果会“快一点”。要知道,得了焦虑症未必会真的影响什么,康复后反而会让你意识到,曾经看似寻常的普通的平静有多值得珍惜和可贵。

5.争取亲友等身边人的支持谅解

有很多人由于种种担心和顾虑不敢让身边人知道自己患焦虑症终日备受折磨的状态。这是不可取的。焦虑症的成因有很大一部分就是因为压力、焦虑得不到化解积累而成,那么如果能让他人了解自己的状况,每多争取到一份支持,便少一份压力,就能多一份精力用于自身恢复。

我在患病其间,我的家人给了我很多经济、精神上的支持;我的研究生导师给了我充分的理解和支持,在师门、在学校所需承担和完成的学习和工作任务,给予减免或延期交付的安排,在我的心态方面,给了很多调整的建议;我的朋友给了我很多陪伴和鼓励,并帮我找到很多的心理辅导方面的资源,减少了很多的搜寻成本,节省了我本就不多精力

但我不敢告诉我的室友和同班同学,后来他们知道了,对我说,“我们真的不知道,如果知道的话,一定会注意不要很晚还在寝室打闹喧哗,加剧你的痛苦”。而我也觉得苦苦隐瞒吃药、看心理医生,真的很累。其实说开了,就可以早一些得到轻松了。

6.顺气自然、为所当为

简单说就是该干嘛干嘛。该上课、看书、学习,不要因为得了焦虑症就不做,就歇着,也许你觉得胸口发紧、喘不上气,不要停下去搜如何缓解焦虑症,就暂时先不管它,专心于学习;该娱乐、放松、休息也不要因为得了焦虑症就取消,就当焦虑症不存在一样,该怎么生活怎么生活。不该熬夜、放纵等,也不要因为得了焦虑症就允许自己去做。

当觉得焦虑或情绪不好时,不要和这些状态和情绪对抗,也不要和它们纠缠,也不要关注它们,轻轻对自己说声“我知道了”,该忙啥接着忙~允许不舒服、不痛快以及那些负面的情绪和感受流过自己,如同一阵轻风拂过,不留一丝痕迹。

(文章来自“有来心理”公众号,关注可获取更多科普。)

2023-01-04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心理咨询科医生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