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雷他定为什么晚上吃

红细胞压积

指标正常值

成年男性

40%-50%

成年女性

37%-48%

指标概述

指标含义

红细胞压积又叫红细胞比容,是指红细胞在全血中所占体积的百分比,此数值的大小主要和红细胞的数量有关。红细胞压积增加常见于各种原因所致的红细胞增多或血液浓缩,减少见于各种贫血以及全血容量增加。

缩写

HCT

检测价值

红细胞压积可用于缺铁性贫血、巨幼红细胞性贫血、溶血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失血性贫血等各种类型贫血性疾病的分类,可辅助诊断甲状腺功能亢进、阻塞性肺气肿、肾癌、多囊肾、肾胚胎瘤、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等。

指标偏高

临床意义

红细胞压积偏高多由红细胞数量增多、血液浓缩所致。引起红细胞数量增多的因素包括非疾病因素和疾病因素,非疾病因素(生理性)有新生儿、高原地区;疾病因素(病理性)包括促红细胞生成素分泌增加所致,如慢性心肺疾病、肿瘤等,以及基因突变所致红细胞增殖失控,如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等。引起血液浓缩的非疾病因素有大量出汗、节食等;疾病因素有严重呕吐、腹泻、大面积烧伤、中暑、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等。

潜在疾病: 肝细胞癌 ; 尿崩症 ;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 甲状腺功能亢进危象 ;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 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

原因分析

疾病因素

1.慢性心肺疾病:心肺功能较差的患者,血氧含量降低,机体代偿性分泌促红细胞生成素,刺激骨髓大量生成红细胞,而引起红细胞压积升高。多见于阻塞性肺气肿、肺源性心脏病、发绀型先天性心脏病等。

2.肿瘤:肿瘤导致促红细胞生成素增多,红细胞生成增加。多见于肾癌、肝细胞癌、卵巢癌、肾胚胎瘤、肾上腺皮质瘤、结肠癌等。

3.骨髓增殖性疾病:基因突变导致生成红细胞增多,可见于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等。

4.体液大量丢失:体液减少导致血液浓缩,多见于严重呕吐、腹泻、大面积烧伤、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尿崩症、甲状腺功能亢进危象、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中暑等。

非疾病因素

1.生活环境:高原缺氧可使促红细胞生成素分泌增加,导致红细胞增多,红细胞压积偏高。

2.人群因素:胎儿及新生儿,可出现生理性红细胞生成素代偿性增加。

就诊科室

导致红细胞压积偏高的病因较多,其就诊科室有所不同。原因不明确时建议先就诊血液科,初步查明病因后再到相应科室就诊。血液疾病如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所致,建议就诊血液内科;恶性肿瘤如肾癌、肝细胞癌、卵巢癌等所致,建议就诊肿瘤科;代谢性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危象、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等导致,建议就诊内分泌科;循环系统疾病如发绀型先天性心脏病导致,建议就诊胸外科。

诊疗建议

引起红细胞压积偏高的疾病不同,其治疗方法也有所不同,应针对具体病因进行治疗,辅以对症支持治疗。治疗主要包括一般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免疫治疗等。在治疗期间应遵医嘱按疗程用药,定期复查,饮食上注意合理营养,增强抵抗力,以促进病情康复。

肿瘤、慢性心肺功能不全所致:以治疗原发病为主,同时加用阿司匹林或低分子肝素预防血栓形成。

骨髓增殖性疾病所致:可加用羟基脲或干扰素控制原发病,如有显著脾大和骨髓纤维化,可应用靶向药物卢可替尼进行治疗,同时加用阿司匹林或低分子肝素预防血栓。

体液大量丢失所致血液浓缩:应尽快到医院急诊就诊,及时补液治疗,否则会引起休克,甚至危及生命。

饮食调理

饮食原则

对于红细胞压积偏高的患者,除了要积极治疗原发疾病以外,饮食调理也是重要环节。应注意营养全面,合理摄入热量,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少食多餐,避免暴饮暴食,不要喝酒。根据自身疾病的情况,制定个性化的饮食方案,如甲亢患者避免含碘高的食物,糖尿病患者减少高糖食物摄入,从而有利于疾病康复。

饮食注意事项

红细胞压积偏高的患者,在无合并其他病史的情况下,饮食上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不要偏食、挑食、暴饮暴食,营养摄入要合理全面;

2.要注意饮食卫生,特别是夏季,少吃生冷、烧烤食物,以免引起肠炎、腹泻等;

3.糖尿病患者要严格控制饮食,以免导致血糖恶性升高,引起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危及生命;

4.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应避免摄入高碘饮食,以免影响治疗效果。

生活管理

红细胞压积偏高的患者,在不合并其他疾病史的情况下,应注意环境、运动、心理管理相结合,控制疾病的发展,促进疾病的康复。肿瘤患者更要注意环境的整洁,避免感染的发生,并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同时要调整心态,避免思想负担过重影响疾病治疗。

1.环境管理: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定期开窗通风,尽量少去人群密集的地方,降低感染的风险。

2.运动管理:选择力所能及的运动,如散步、打太极拳、练瑜伽等,可增强体质及抗病能力。

3.心理管理:肿瘤患者思想负担较重,情绪容易低落,会产生恐惧、轻生的念头。家属要留意患者的心态,及时开导,帮助患者了解疾病的治疗远景,正确认识到自身的疾病,缓解心理压力,以乐观的心态配合治疗,必要时可进行心理治疗。

指标偏低

临床意义

红细胞压积减低的原因包括非疾病因素和疾病因素。非疾病因素与人体处于特殊时期以及年龄有关,如妊娠中晚期、老年人等;疾病因素多见于消化系统、血液系统、免疫系统、内分泌系统疾病,如胃溃疡、缺铁性贫血等,这些疾病可导致红细胞生成减少、丢失过多或破坏增加,从而出现贫血和红细胞压积减低。

潜在疾病: 消化性溃疡 ; 缺铁性贫血 ; 再生障碍性贫血 ;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原因分析

疾病因素

1.消化系统疾病:如消化性溃疡、痔疮、肝硬化等,这些疾病引起消化道大出血或慢性出血,可引起红细胞总量减少。

2.血液系统疾病:如缺铁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先天性红细胞生成异常性贫血等,可引起红细胞生成减少。

3.免疫系统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等,体内产生红细胞的抗体,引起红细胞破坏增加、溶血,导致红细胞压积减低。

4.内分泌代谢性疾病:如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严重心功能不全等,可使血容量增加,导致红细胞压积相对降低。

非疾病因素

人群因素:妊娠中晚期的孕妇、老年人,可出现红细胞减少的情况,从而导致红细胞压积偏低。

就诊科室

导致红细胞压积偏低的疾病较多,其就诊科室有所不同。如为消化性溃疡、痔疮、肝硬化等出血所致,建议到消化内科或急诊就诊;如为缺铁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等,建议到血液内科就诊;如为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所致,建议到内分泌科就诊。

诊疗建议

导致红细胞压积偏低的疾病不同,其治疗方法也有所不同,应针对具体病因进行治疗,并辅以支持治疗。治疗期间应注意遵医嘱,如按时用药、定期复查,特别是胃溃疡患者,要注意严格按疗程服药。同时做好饮食管理,注意合理营养,增强机体抵抗力。

消化道出血:可先行止血治疗,再进行病因治疗。

贫血:如缺铁性贫血,可进行补铁治疗;自身免疫病所致的贫血,可应用免疫抑制剂治疗。

饮食调理

饮食原则

对于红细胞压积偏低的患者,除了要积极治疗原发疾病以外,饮食调理也是重要环节。饮食上应注意品种丰富、营养全面。缺铁性贫血的患者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适当多选择有利于补血的食物,如含叶酸、维生素B12、铁元素丰富的食物,为红细胞的生成提供原料,增加红细胞的产生,改善贫血的状态。同时患者应根据自身疾病状态,选择合理的饮食方式,尤其是肝硬化患者,应选择质软、好消化的食物。

饮食注意事项

红细胞压积偏低的患者,在无合并其他病史的情况下,饮食上应注意以下几点:

1.缺铁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患者,应适当多摄入含铁及叶酸、维生素B12丰富的食物,如猪、牛、羊肉、动物肝脏、新鲜蔬菜、水果等;

2.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不要过度节食、偏食、挑食,保证食物品种的多样化,达到均衡营养;

3.不食过热的食物,以免引起食道损伤,诱发出血;

4.不喝或少喝茶、咖啡等,以免影响人体对食物中铁元素对吸收。

饮食禁忌

肝硬化导致红细胞压积偏低的患者,在无合并其他病史的情况下,需要禁忌的饮食如下:

1.禁止生冷、辛辣、油腻、渣滓过多的食物,应选择质软、清淡的饮食,以免损伤食管壁,引起大量出血;

2.减少高蛋白饮食。高蛋白质饮食虽然对于肝硬化病人重要,但如果有肝昏迷或者血氨增高的情况时,应减少高蛋白质食物的摄入;

3.应限制含钠高的食物,如腌制品类。因为钠离子过多会加重腹水或浮肿,应根据浮肿的情况给予低盐或无盐饮食。

生活管理

红细胞压积偏低的患者,在不合并其他疾病史的情况下,应注意环境、运动、心理管理相结合,控制疾病的发展,促进疾病的康复,选择力所能及的运动,如散步、打太极拳、练瑜伽等,可增强体质及抗病能力。

相关检查

血常规

参考资料

[1]全国高等学校医学教材第9版:内科学/主编:葛均波,徐永健,王辰

[2]全国高等学校医学教材第9版:外科学/主编:陈孝平,汪建平,赵继宗

[3]罗慰慈 主编.协和医学词典.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8.

[4]杨玉林,贺志安 主编.临床肝病实验诊断学.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第325页.

[5]韩婕.肝硬化病人的饮食护理[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43):218.

[6]常晶晶,王荣.贫血患者的饮食护理[J].内蒙古中医药,2013,32(02):120-121.

相关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