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雷他定为什么晚上吃

新生儿血糖

指标正常值

新生儿全血血清葡萄糖

2.2-7mmol/L(40mg/dL-125mg/dL)

指标概述

指标含义

新生儿血糖是指新生儿全血葡萄糖数值,由于糖代谢紊乱在新生儿期极常见,新生儿易发生低血糖症或高血糖症,若不及时治疗,均可造成中枢神经系统损害和智能落后,因此对新生儿应常规监测血糖水平,及时评估血糖有无异常。

检测价值

新生儿血糖监测可评估新生儿血糖情况,筛查出血糖异常新生儿,及时干预治疗,减少并发症。此外,对入院后的危重新生儿及窒息新生儿应先测定血糖,不仅可帮助临床判断病情和预后,而且可以指导输糖剂量和速度,避免医源性高血糖的发生。

指标偏高

临床意义

新生儿血糖升高一般由疾病因素引起,监测血糖>7.0mmol/L,即可诊断为高血糖症,常见于窒息、感染、寒冷损伤综合征等疾病。此外,部分医源性、药物因素也可导致新生儿血糖升高,需要针对病因积极治疗。

原因分析

疾病因素

新生儿血糖升高一般见于应激性高血糖症,发生于窒息缺氧、颅内出血、休克或低血压、重症感染及寒冷损伤综合征的新生儿。在窒息、感染、寒冷等应急状态下,肾上腺能受体兴奋,儿茶酚胺释放增加及胰岛反应差导致高血糖症。

非疾病因素

新生儿血糖升高的非疾病因素如下:

1.医源性高血糖症:发生于静脉输注葡萄糖浓度过高、速度过快或不耐受的早产儿,特别是接受胃肠外营养的低出生体重儿和早产儿。因为新生儿对葡萄糖的耐受个体差异很大,胎龄越小、体重越轻,对糖的耐受越差,尤其是极低出生体重儿,即使输糖速率在4~6mg/(kg.min)时亦易发生高血糖。

2.药物性高血糖症:母亲分娩前或新生儿应用糖皮质激素、肾上腺素、氨茶碱、苯巴比妥、咖啡因等通过类儿茶酚胺作用或介导糖原分解及糖异生并抑制胰岛素作用使新生儿血糖升高。

就诊科室

新生儿需要常规监测血糖水平,一般在新生儿科或产科就诊。

诊疗建议

1.对于疾病因素引起的新生儿血糖升高,应进行病因治疗,包括控制感染、纠正缺氧、抗休克、恢复体温等。当高血糖不易控制且空腹血糖水平>14mmol/L时应给胰岛素,且每30分钟需监测血糖1次,以防低血糖发生,血糖正常后停用。

2.对于医源性高血糖症的早产儿,尤其是极低出生体重儿,应控制输糖速率在≤5~6mg/(kg.Min),并监测血糖水平,根据血糖水平调节输糖速率。轻度、短暂(24~48h)高血糖可通过减慢葡萄糖输注速率纠正;治疗原发病、纠正脱水及电解质紊乱。

3.对于药物性高血糖症新生儿,因根据患儿病情停止用药或适当改善用量。

饮食调理

饮食原则

对于患有高糖血症的新生儿,提倡母乳喂养,可以减轻血糖变化,降低过敏几率。当喂养不足时,适当肠外营养,以达到满足自身生长发育的需要。

生活管理

1.家长应及时观察患儿尿量、饮食及体重变化,高血糖可引起渗透性利尿、脱水、体重下降及电解质紊乱。因此新生儿需每周测2次体重,早产儿每天测1次体重。

2.家长应帮助患儿做好臀部护理,及时更换尿布,保持会阴部清洁干燥,患有毛囊炎时及时处理。

3.需注意患儿的保暖护理,根据患儿的体重和外部气候来调整适宜的环境温度。

指标偏低

临床意义

新生儿血糖偏低主要由疾病因素引起,监测全血血糖<2.2mmol/L,即可诊断为低血糖症,常见于新生儿窒息、缺氧、感染、寒冷损伤综合征等应激状态,及内分泌疾病、先天性代谢缺陷病。

原因分析

疾病因素

1.暂时性低血糖症:较常见,多发生于糖原储存不足(早产儿、小于胎龄儿、双胎之小者)、新生儿窒息、缺氧、感染、寒冷损伤综合征、胎儿高胰岛素血症、胎儿应激状态、有核红细胞增多症、先天性心脏病等。

2.持续性低血糖症:见于内分泌疾病、先天性代谢缺陷病如垂体发育不良、胰岛细胞瘤、甲状腺功能减低症、半乳糖血症、糖原(贮)积病、枫糖尿症、肉毒碱代谢缺陷、Beckwith-Weidemann综合征(贝-维综合征)等。

非疾病因素

新生儿饥饿、静脉输注葡萄糖突然中止者,可能会出现新生儿血糖偏低。

就诊科室

新生儿需要常规监测血糖水平,一般在新生儿科或产科就诊。

诊疗建议

1.对于无症状性低血糖但能进食的患儿可先进食,并密切监测血糖,对于有症状性低血糖的新生儿或低血糖不能纠正者,可直接给予一次剂量的葡萄糖静脉注射,按6~8mg/(kg·min)速率输注,每小时监测血糖1次,并根据血糖测定结果调节输糖速率,稳定24小时后逐渐减少至停用。同时积极治疗各种原发病,如抗感染、供氧、纠酸等。

2.对于持续性低血糖的高胰岛素血症新生儿首选二氮嗪治疗,若无效可用二线药物生长抑素类药物静脉注射。药物治疗无效时,须行外科手术治疗。

饮食调理

饮食原则

新生儿出生后能进食者尽早喂养,根据病情给予10%葡萄糖,连续1~2次后如无呕吐及其他反应可喂食母乳,无特殊饮食宜忌。

生活管理

1.在患儿病情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该根据患儿的个体情况(体温、日龄和体重)给予相应的喂养方式。

2.为保障患儿具有正常的体温状况,可根据患儿的体重和孕周来调整环境温度,降低患儿消耗能量。

3.在治疗期间,需采取患儿足根部血液监测血糖,采血后使用无菌包扎,避免患儿感染。

4.家长应注意观察患儿,及时发现低血糖症状如嗜睡、反应淡漠或激惹、苍白、多汗、哭声异常、体温不升、眼养困难、呼吸暂停、颤抖、眼球震颤、惊厥、肌张力异常等。严密观察喂养耐受情况,准确记录出入量。

相关检查

新生儿血糖测定

参考资料

[1]邸培,赵敬娜.新生儿窒息后血糖异常的临床护理方法[J].饮食保健,2020(40):231.

[2]王卫平,孙锟,常立文主编.儿科学[M].第9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135-137.

[3]吉书红等主编.现代临床内分泌学下[M].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6(09):622-623.

[4]付洪杰,高俊芳,王艳春,李霞,吴艳丽主编.现代儿科护理学与进展[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4(01):88-89.

[5]张凌君,李卫国,盛秋明,等.足月窒息新生儿血糖异常临床分析[J].临床儿科杂志,2014(7):640-643.

[6]张君红.浅谈新生儿血糖异常的发生原因及防治对策[J].当代医药论丛,2014(21):247-248.

相关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