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雷他定为什么晚上吃

血红蛋白

指标正常值

成年男性

120-160g/L

成年女性

110-150g/L

新生儿

170-200g/L

指标概述

指标含义

血红蛋白又称血色素,是红细胞内的主要成分。其功能是与氧结合形成氧合血红蛋白,并将氧输送到全身各部分,是体内氧运输和交换的主要载体,也是血液呈现红色的主要原因,可用于贫血的诊断。

缩写

Hb

检测价值

血红蛋白的检测主要是用来判断体内是否存在贫血,还可结合其它检查来帮助诊断贫血的性质和病因。

指标偏高

临床意义

血红蛋白升高指单位容积内的血红蛋白量高于参考值高限,可分为相对性升高和绝对性升高。血红蛋白相对升高见于多种因素所致的人体大量脱水、血液浓缩时检测出的假性血红蛋白升高,如严重呕吐、腹泻、大量出汗、大面积烧伤、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尿崩症、甲状腺功能亢进危象、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等;绝对性升高见于各种原因所致的红细胞生成增多,包括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和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症。胎儿、新生儿及居住在高海拔地区人民,血红蛋白也可有升高表现。

潜在疾病: 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 ; 尿崩症 ; 甲状腺功能亢进危象 ;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 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症

原因分析

疾病因素

1.血红蛋白相对性升高:血浆容量减少,红细胞容量相对增加,包括严重呕吐、腹泻、大量出汗、大面积烧伤、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尿崩症、甲状腺功能亢进危象、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中暑等。

2.红细胞生成素代偿性增加:各种疾病导致血氧饱和度降低时,为了改善缺氧症状,机体大量生成红细胞,以增加携氧能力,从而出现红细胞增多的情况,多见于慢性心、肺疾患,如阻塞性肺气肿、肺源性心脏病、发绀型先天性心脏病以及携氧能力低的异常血红蛋白病。

3.红细胞生成素非代偿性增加:与某些肿瘤、肾脏疾患等有关,常见于肾癌、肝细胞癌、卵巢癌、结肠癌、肾胚胎瘤、肾上腺皮质瘤、肾盂积水、多囊肾等。

4.骨髓增殖性疾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等骨髓增殖性疾病患者,因发生基因突变,导致骨髓增殖旺盛,红细胞生成失控,同时可伴有白细胞和血小板增多。

非疾病因素

1.生活环境:长期居住在高海拔地区,如高原,气压低、氧含量较少,易导致人体内的血氧饱和度偏低,红细胞出现代偿性的升高,血红蛋白随之升高。

2.人群因素:如胎儿、新生儿,因生理性促红细胞生成素分泌增加,而表现为红细胞升高。

就诊科室

导致血红蛋白升高的病因不同,就诊科室有所不同。病因不明确时应首先到血液科就诊,初步查明病因后,再到相应科室就诊。血液疾病如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可到血液内科就诊;恶性肿瘤如肾癌、肝细胞癌、卵巢癌、结肠癌等,建议肿瘤科就诊;代谢性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危象、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等,建议内分泌科就诊;循环系统疾病如发绀型先天性心脏病等,建议胸外科就诊。

诊疗建议

血红蛋白升高的病因不同,其治疗方法也有所不同,应根据具体病因进行治疗,并辅以支持治疗。治疗方式主要包括手术治疗、药物治疗、补液治疗及其他对症处理方式。治疗期间应保持心情舒畅,加强营养,注意观察病情,避免并发症的出现。

心肺疾病:以治疗原发病为主。除了药物治疗外,还应增加全身肌肉活动度,加强营养,改善患者一般情况,必要时进行家庭氧疗。

血液系统疾病:如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根据患者的年龄及并发症的多少,选择羟基脲、干扰素或JAK-2抑制剂等治疗。

饮食调理

饮食原则

血红蛋白升高可能为多种原因导致,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采取合适的饮食调理,有助于改善营养状况,提高机体的免疫力,促进疾病的恢复。日常应注意保持清淡、规律饮食,选择高蛋白、易消化的食物,增加每日饮水量,避免摄入刺激性的食物,尽量戒酒。

饮食注意事项

血红蛋白升高的患者饮食上需要注意以下几方面:

1.饮食注意品种多样、营养全面,按时进食;不要暴饮暴食;

2.戒烟戒酒,不喝功能性饮料,不乱服保健品。大量吸烟和饮酒会诱发和加重血红蛋白升高;某些功能性饮料及保健品中含有激素类成分,可刺激红细胞增殖,引起和加重血红蛋白升高。

生活管理

由于血红蛋白升高的病因不同,所需的生活管理方式也不同。应配合医生积极治疗原发病,并制定个性化的生活管理方式,以减慢疾病的进展,促进疾病康复。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培养保健意识、管理生活环境以及培养合理的运动习惯。

1.健康教育:定期参加健康教育讲座,了解疾病的相关知识及应对方法;

2.环境管理:保持环境干净整洁,每日开窗通风,家人应避免在室内抽烟,以免影响患者病情,尤其是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的病人,应避免感染,远离粉尘;

3.适当运动: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如慢跑、太极拳、瑜伽等,可以增加肺活量,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减少和预防血栓的发生;

4.心理管理:保持良好的心态,注意调整不良情绪,如紧张、恐惧、激动等,减少不良刺激。

指标偏低

临床意义

血红蛋白减低的原因包括非疾病因素和疾病因素。非疾病因素包括婴幼儿、妊娠中、晚期女性。疾病因素包括各种类型的贫血,以及铅中毒、脂质代谢异常、骨髓纤维化、功能性无脾、骨髓转移癌、髓外造血等。

潜在疾病: 地中海贫血 ; 缺铁性贫血 ; 巨幼细胞性贫血 ; 骨髓转移癌 ; 骨髓坏死 ; 再生障碍性贫血

原因分析

疾病因素

1.红细胞生成减少:红细胞生成受造血干/祖细胞、造血调节因子、造血原料三大因素控制,任何一种发生异常都会导致红细胞生产减少。如再生障碍性贫血、先天性红细胞生成异常性贫血、骨髓坏死、骨髓纤维化等,与造血干/祖细胞异常有关;肾功能不全、肝病、慢性病贫血与促红细胞生成素分泌不足有关;缺铁性贫血和巨幼细胞性贫血与造血原料不足有关。肿瘤骨髓转移可导致正常造血功能受抑制,从而引起红细胞生成减少。

2.红细胞破坏过多:各种溶血性贫血,如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地中海贫血等。

3.红细胞丢失过多:包括各种原因所致的出血,如胃、十二指肠溃疡、肝硬化合并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所致消化道大出血、外伤大出血、支气管扩张导致咯血、反复痔疮出血、月经量增多等,均可导致红细胞丢失过多,引起血红蛋白减低。

非疾病因素

人群因素:婴幼儿及15岁以下儿童血红蛋白含量低;妊娠中晚期女性由于水钠潴留,使血液稀释、红细胞数量减少,均可导致血红蛋白减低。

就诊科室

引起血红蛋白减低的疾病较多,就诊科室有所不同。病因不明时可先到血液科就诊,初步查明病因后,再到相应科室就诊。再生障碍性贫血、溶血性贫血、缺铁性贫血等,建议到血液内科就诊;支气管扩张咯血建议呼吸内科就诊;肿瘤所致慢性病贫血,建议肿瘤科就诊;消化性溃疡出血,建议消化内科就诊。

诊疗建议

引起血红蛋白减低的疾病不同,治疗方法也有所不同,应针对具体病因进行治疗。治疗方式主要包括输血治疗、药物治疗、造血干细胞移植及其他对症治疗。治疗期间应注意遵从医嘱,定期复查,多食用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加强营养。

造血干细胞异常所致贫血:可应用促红细胞生成素、雄激素等促进造血。

造血原料不足所致贫血:可补充造血原料,如铁、叶酸、维生素B12等。

溶血性贫血:可应用糖皮质激素或输血等改善贫血。

各种出血所致贫血:需积极治疗原发病,同时补充造血所需原料。

饮食调理

饮食原则

血红蛋白减低可导致各种病症的出现。除了要积极治疗原发病外,在饮食上应注意选择高热量、高蛋白、易消化的食物,避免食用坚硬、刺激性食物。日常可多食用含铁丰富的食物,如红肉类和动物肝脏等,以改善身体的营养状况。

饮食注意事项

血红蛋白减低的患者,在不合并其他疾病史的情况下,饮食上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1.日常饮食应品种多样、营养全面。建议多食猪、牛、羊肉等红肉,新鲜的蔬菜和水果,补充必要的造血原料及营养物质;

2.保持规律饮食,避免暴饮暴食;避免饮用酒、浓茶、咖啡等;

3.注意饮食卫生,避免进食生冷、坚硬、油腻、刺激性的食物,以免对胃肠道造成损伤;

4.进行铁剂治疗的患者,不宜与铁剂同时服用牛奶、茶、咖啡及抗酸药等,以免影响铁元素的吸收。

生活管理

血红蛋白减低的原因不同,生活管理的方式有所区别。日常生活中,需加强对血液疾病相关知识的了解,避免生活中的诱发因素;保持安全、适宜的生活环境,防止意外伤害的发生;适当参加运动锻炼;改善睡眠质量,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1.健康教育:了解贫血的诱因、发病过程、治疗经过、治疗效果等,主动避免相关诱因,如月经过多者应积极调理月经,反复痔疮出血者应积极进行痔疮的治疗;

2.环境管理:保持环境清洁,空气新鲜,温湿度适宜;

3.安全管理:重度贫血患者避免进行剧烈运动。活动时动作轻柔,避免碰撞,以免摔倒、擦伤发生出血现象;痔疮患者应保持排便通畅,避免用力排便;

4.运动管理:适当的运动锻炼具有调节人体紧张情绪的作用,能够增强体质、改善患者生理和心理状态,如散步、打太极拳、练瑜伽等,但需要避免到人群密集、空气质量较差的地方;

5.睡眠管理:良好的睡眠可以消除疲劳,恢复体力,保证正常的生活和工作,建议患者在临睡前热水泡脚、喝热牛奶、聆听轻音乐或阅读书籍,保持心情平稳,在舒缓的状态下入睡;

6.心理管理:保持良好的心态,及时疏导不良情绪,如紧张、焦虑等。

相关检查

血常规

参考资料

[1]全国高等学校医学教材第8版:诊断学/主编:万学红,卢雪峰

[2]王建枝,钱睿哲.病理生理学.第9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3]全国高等学校医学教材第9版:儿科学/主编:王卫平,孙锟,常立文

[4]柯天华,谭长强.主编.临床医学多用辞典.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5]刘新民.主编.内科学·第三卷.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

[6]张之南,郝玉书,赵永强.血液病学:上册.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7]中国医学百科全书编辑委员会编;郁知非.主编.中国医学百科全书·三十五.血液病学.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8]高润霖.中华医学百科全书:心血管病学.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

[9]高玉环.主编.血液科速查手册.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10]于学忠,周荣斌.中华医学百科全书:急诊医学.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

[11]安东尼.L.科马罗夫.哈佛家庭医生全书:下册.许宗瑞,李立,付颖,等译.合肥:安徽科技出版社,2018

[12]吴欣娟.中华医学百科全书:护理学(二).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16

[13]葛均波,徐永健,王辰.内科学.第9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

相关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