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知识
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肝胆外科
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共收录49位医生
速看!急性胆囊炎几天能甩?康复攻略来袭!
陈志强
副主任医师
肝胆外科
💢急性胆囊炎是胆囊的急性炎症,通常由胆囊结石、细菌感染或胆囊管梗阻等原因引起,其主要症状包括右上腹疼痛、发热、恶心呕吐、黄疸等。疼痛通常呈突发性,可向右肩背部放射,并在进食油腻食物或夜间加重。发热和恶心呕吐也是常见的伴随症状,而黄疸则可能提示胆管炎或胆石症的存在。 💡关于其康复时间并没有一个固定的答案,一般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法、个体差异等。一般情况下,若是症状较轻的急性胆囊炎,采用保守治疗,即通过禁食、胃肠减压、抗感染、补液等措施,让胆囊得到休息,炎症逐渐消退,一般需要5-7天,症状能得到明显缓解。后续再经过一段时间的调养,2-3周基本恢复正常生活。 但若是病情严重,胆囊出现化脓、穿孔等并发症,就需要紧急手术治疗。术后恢复则至少需要1-2个月,期间要经历伤口愈合、身体机能恢复等多个阶段。 🔔在进行治疗的期间,患者需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护理细节: ✅饮食调整:急性期应禁食,通过静脉补液补充营养。待病情稳定后,逐渐过渡到低脂、低胆固醇、高纤维的饮食。避免油腻、刺激性食物,如肥肉、油炸食品等。鼓励患者少量多餐,避免过饱,以减轻胆囊负担。 ✅疼痛管理:定期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使用疼痛评分量表,确保疼痛得到及时有效控制。根据医嘱,给予患者止痛药,如非甾体类抗炎药或解痉药,以缓解胆囊区域的疼痛和痉挛。指导患者采取舒适的体位,如半卧位,以减轻胆囊对周围组织的压迫,缓解疼痛。 ✅病情监测:密切监测患者的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定期检查患者腹部,观察有无压痛、反跳痛等体征,评估病情进展。 此外,由于胆囊炎可能会复发,因此在日常生活中,还有一些需要注意的事项和复查时需要做的项目,详细情况已经整理在图片中了,大家可以点击图片查看! 🌈经过上面的讲解,相信大家对急性胆囊炎的康复时间有了更清晰地了解。但每个人的情况都是独特的,所以康复过程也会有所不同。如果大家还有什么疑惑,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336
2025.01.04
胆囊切除手术费用大概多少
王东
主任医师
肝胆外科
胆囊切除手术费用受多种因素左右,手术方式不同价格有差,例如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因技术设备成本高,费用8000-15000元,传统开腹手术5000-8000元,且医院等级与地区差异也会使费用出现较大变动。 1、手术方式: 胆囊切除常见手术方式有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传统开腹手术费用相对较低,一般在5000-8000元。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因创伤小、恢复快且技术要求较高,费用通常在8000-15000元,这是因为腹腔镜手术需要专门的器械设备以及更精细的操作技术,成本相对较高。 2、医院等级: 不同等级医院收费有别,二级医院医疗资源和技术水平相对有限,收费较为亲民,例如在二级医院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可能费用在8000-12000元,而三级甲等医院设备先进、专家云集,其收费标准会更高些,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费用在10000-15000元,甚至更高,涵盖更优质的医疗服务和更精准的诊断治疗成本。 3、地区差异: 地区经济水平不同,手术费用也有较大差异,在经济欠发达地区,物价和人力成本较低,胆囊切除手术费用整体偏低,如传统开腹手术可能4000-7000元,腹腔镜手术7000-10000元,而在经济发达的一线城市,由于物价高昂、医院运营成本大,传统开腹手术费用达6000-9000元,腹腔镜手术则在12000-20000元。 胆囊切除后,日常需注意避免暴饮暴食,戒烟限酒,减少对肝脏和胃肠道刺激,注意腹部保暖,防止因着凉引发不适,关注排便情况,若出现异常及时就医,助力身体逐步适应胆囊切除后的状态。 胆囊切除术后的日常养护 在饮食方面,要减少脂肪类食物的摄取,由于胆囊缺失,胆汁分泌和储存规律改变,高脂肪食物易导致消化不良、腹泻等,应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多吃蔬菜、水果、全谷物等,促进肠道蠕动。 生活习惯上需保持规律作息,早睡早起,避免熬夜,让身体各器官在规律的生物钟下有序运作。适度运动也必不可少,如慢跑、瑜伽等运动能增强体质,促进新陈代谢,但要注意运动强度循序渐进,不可过度劳累。 要注重情绪管理,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避免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因为情绪波动可能影响胃肠道功能和肝脏的胆汁分泌调节,不利于身体的恢复与健康维持。定期进行体检,监测肝功能、腹部超声等指标,以便及时发现可能出现的异常并处理。
649
2025.01.03
吃什么可以治胆结石
王东
主任医师
肝胆外科
胆结石的治疗可从食物与药物两方面着手,食物上,高纤维的谷物、蔬菜,富含维生素的水果、坚果皆有益,药物方面,利胆药可溶石但需久服并监测肝功,消炎止痛药能缓解症状,但使用时均需谨遵医嘱。 1、食物方面 高纤维食物:谷物类如燕麦、糙米等,富含膳食纤维,能够促进肠道蠕动,减少胆汁中的胆固醇沉积,有利于胆结石的改善。膳食纤维可以结合胆固醇,使其排出体外,降低胆汁中胆固醇的饱和度。蔬菜中的芹菜、菠菜等也是高纤维食物,芹菜含有丰富的纤维素,能加快胆汁的排泄,防止胆汁淤积形成结石,菠菜中的膳食纤维同样有助于肠道健康,促使胆汁成分更合理地分布。 利胆食物:如乌梅、玉米须等有一定的利胆作用,乌梅可以刺激胆汁分泌,使胆汁能够更好地发挥消化脂肪的功能,减少胆汁浓稠导致结石的风险。玉米须有利尿利胆的功效,通过增加胆汁的排泄量,帮助清理胆管中的杂质,缓解胆结石的症状。 富含维生素的食物:水果中的橙子、柠檬等富含维生素C,维生素C可以抑制胆固醇转化为胆汁酸过程中的酶的活性,减少胆固醇的合成,辅助降低胆结石的发病几率。维生素C还能辅助增强免疫力,有助于身体对抗炎症。坚果中的核桃含有丰富的亚油酸等成分,能够改善胆汁成分,阻止结石的形成。 2、药物方面 利胆药物:可以增加胆汁酸的分泌,降低胆汁中胆固醇的饱和度,使胆固醇结石逐渐溶解,但这种药物需要长期服用才能看到明显的效果,而且在使用过程中要定期检查肝功能,但药物的使用需谨遵医嘱。 消炎止痛药物:当胆结石引发炎症和疼痛时,非甾体抗炎药可以缓解疼痛和炎症,通过抑制体内的炎症介质产生,减轻胆囊周围组织的炎症反应,缓解患者的疼痛症状。但这类药物可能会对胃肠道和肾脏功能有一定的影响,使用时要注意剂量和疗程,并谨遵医嘱用药。 胆结石患者日常需注意保暖,尤其是腹部,防止胆囊收缩异常,避免长时间久坐,定时起身活动,控制体重,防止肥胖加重胆囊负担。忌高油高脂高胆固醇食物,减少胆汁分泌压力,定期体检,监测结石状况,以便及时调整治疗与养护策略。 胆结石患者日常养护 应规律进餐,避免暴饮暴食,减少胆汁过度分泌与淤积,尽量保持三餐定时定量,尤其是早餐不可忽视,可促使胆囊规律收缩,防止胆汁长时间滞留胆囊形成结石。 要注重水分补充,每日足量饮水,稀释胆汁浓度,降低胆固醇析出结晶的可能性,建议多喝白开水,避免过多饮用含糖饮料。 适度运动对于胆结石患者也很重要,可选择如散步、慢跑、瑜伽等运动方式,促进身体新陈代谢与血液循环,利于胆汁排泄,但要避免剧烈运动引发胆囊疼痛或结石移位。 还需保持情绪稳定,避免长期焦虑、紧张等不良情绪,因为情绪波动可能影响胆囊功能与胆汁分泌,不利于病情控制与恢复。
1455
2025.01.03
胆道梗阻
王东
主任医师
肝胆外科
胆道梗阻的发生与多种因素相关且治疗方式多样,先天性胆管异常、结石、炎症、肿瘤均可致梗阻,而治疗上有药物、手术、内镜、介入等手段,旨在解除梗阻,恢复胆汁正常排泄,改善患者因胆道不畅引发的。 1、原因 先天性因素:如先天性胆管囊肿、胆道闭锁等先天性发育异常,胆管的结构和形态存在缺陷,胆汁排出的通道存在障碍,引发胆道梗阻。 结石因素:胆管结石是常见原因,胆汁中的胆固醇、胆色素等成分比例失调,析出形成结石,结石堵塞胆管,阻碍胆汁正常排泄。 炎症因素:胆管炎等炎症反应可导致胆管壁充血、水肿、增厚,使胆管内径变小,引起胆汁排泄不畅。长期反复炎症还可能导致胆管狭窄、瘢痕形成,加重梗阻。 肿瘤因素:胆管癌、胆囊癌、胰腺癌等恶性肿瘤,肿瘤组织生长可直接压迫或浸润胆管,造成胆道狭窄甚至完全阻塞,影响胆汁流通。 2、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主要是对症治疗及抗感染治疗,使用利胆药物促进胆汁分泌和排泄,缓解胆汁淤积。对于合并胆管炎的患者,应用抗生素控制感染,减轻炎症反应,改善患者一般状况。 手术治疗:对于结石导致的梗阻,可采用胆管切开取石术等。肿瘤引起的梗阻,若有手术机会,可行肿瘤切除及胆管重建手术。目的是去除梗阻病因,恢复胆道通畅。 内镜治疗:通过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技术,可在十二指肠镜下进行胆管取石、放置支架等操作,适用于部分胆管下段梗阻患者,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 介入治疗: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通过穿刺肝脏进入胆管,置入引流管,将胆汁引出体外,可缓解黄疸等症状,为后续治疗创造条件,常用于不能手术或手术风险较大的患者。 胆道梗阻患者日常要注意避免暴饮暴食,遵循少食多餐原则,戒烟限酒,减少不良刺激,注意保暖,防止腹部着凉引发不适。定期复查肝功能、腹部超声等,密切关注胆道状况,留意黄疸、腹痛等症状变化,有异常及时就医。 胆道梗阻患者的日常养护 要注重饮食调节,遵循低脂、高维生素饮食原则,减少脂肪类食物摄入,如油炸食品、动物油脂等,可减轻胆囊与胆管的负担,防止胆汁过度分泌与淤积。增加新鲜蔬果的摄取,其中的维生素有助于肝细胞修复与再生,维护胆道健康。 生活作息应规律,保证充足睡眠,每晚尽量保证7-8小时的高质量睡眠,利于身体机能恢复与肝脏正常代谢。 适度运动也不可少,选择如散步、太极拳等较为缓和的运动项目,可促进胃肠蠕动,增强消化功能,促使胆汁规律排泄,但要避免剧烈运动,以防加重身体负担。 患者需保持情绪稳定,避免长期处于焦虑、紧张等不良情绪中,因为情绪波动可能影响胆汁分泌与排泄,不利于病情稳定与恢复。
1289
2025.01.03
肝内胆管结石好治疗吗
王东
主任医师
肝胆外科
肝内胆管结石的治疗难易程度受多种因素影响,结石大小与分布上,小而局限者好治,广泛且大则难,胆管有无狭窄方面,无狭窄取石顺畅好处理,存在狭窄时卡顿难取且需多手段解决,整体治疗复杂性因情而异。 1、结石大小与分布方面 若肝内胆管结石体积较小,数量不多且局限于一肝段或肝叶胆管内,可通过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联合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取石术等微创方法进行治疗,对肝脏组织的损伤较小,手术操作相对简单,术后恢复较快,所以相对好治疗。 当结石广泛分布于肝内胆管,累及多个肝叶、肝段,并且结石体积较大时,治疗难度明显增加,可能需要进行复杂的肝叶切除手术,手术风险高,对肝脏功能影响大,术后容易出现肝功能异常、胆汁瘘等多种并发症,恢复过程漫长且复杂,因此不好治疗。 2、胆管有无狭窄方面 若肝内胆管没有明显狭窄,结石取出相对顺畅,可采用多种取石手段,如经皮肝穿刺胆道镜取石术,在超声或X线引导下精准穿刺进入胆管,利用胆道镜直接观察并取出结石,手术创伤较小,患者耐受性较好,治疗效果较理想,所以是相对好治疗的情况。 一旦肝内胆管存在狭窄,结石容易卡顿在狭窄部位,增加取石难度,要处理结石,还需解决胆管狭窄问题,可能需要进行胆管成形术、胆管空肠吻合术等复杂操作,手术技术要求高,术后复发率也较高,这使得治疗过程变得棘手,不好治疗。 肝内胆管结石患者日常需注意保持心情舒畅,避免焦虑烦躁,以防影响肝脏疏泄,注意保暖,减少胆管痉挛几率,多喝水,稀释胆汁,避免久坐久卧,促进身体血液循环,注重个人卫生,预防胆道感染,多方面着保护健康。 肝内胆管结石患者的日常养护 饮食上应保持低脂、高纤维的原则,减少油腻、油炸食物以及动物脂肪的摄入,多食用新鲜蔬菜水果与全谷物,如西兰花、苹果、燕麦等,以促进胆汁排泄,降低结石形成风险。 规律作息同样不可或缺,充足的睡眠利于肝脏的自我修复与胆汁正常分泌,适度运动可增强体质,如散步、慢跑、瑜伽等,但要避免剧烈运动导致结石位置变动引发疼痛。 患者还需定期复查腹部超声或CT等检查,密切关注结石变化与肝脏功能状况。要严格遵循医嘱用药,尤其是针对胆汁成分调节或消炎利胆类药物,切不可自行增减药量或停药,全方位养护助力病情稳定与身体康复。
1258
2025.01.03
肝衰竭是怎么回事
王东
主任医师
肝胆外科
肝衰竭的发生与多种因素密切相关,例如化学物质如工业毒物可扰肝脏酶系致肝细胞受损,药物自身或代谢物具肝毒性,均可能突破肝脏修复极限,引发肝衰竭。 1、化学物质因素 长期接触重金属、有机溶剂等工业毒物,肝脏在代谢解毒过程中,正常酶系统受扰,肝细胞代谢与能量合成受影响,持续受损后可引发肝衰竭。 2、药物因素 不少药物自身或其代谢物具肝毒性。某些抗癫痫药、解热镇痛药在肝脏代谢时,会生成如自由基等有害物,破坏肝细胞结构,阻碍其功能,最终导致肝细胞死亡。 3、代谢因素 非遗传性代谢紊乱:严重的脂肪代谢异常如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病情严重时肝细胞脂肪堆积引发炎症,炎症又进一步损伤肝细胞,肝功能持续下降,可能进展为肝衰竭。 遗传性代谢疾病:如肝豆状核变性这类铜代谢障碍遗传病,铜离子在肝等器官异常沉积,对肝细胞产生毒性,损伤与坏死长期积累,可致肝衰竭。 4、感染因素 多种肝炎病毒可致肝衰竭,侵入肝脏后于肝细胞内增殖,诱发免疫应答,免疫细胞攻击病毒感染的肝细胞,一旦肝细胞受损规模超肝脏自我修复界限,便引发肝衰竭。巨细胞病毒、人类疱疹4型病毒等能侵犯肝脏引发重炎症,细菌感染产生的毒素经血液循环至肝脏,干扰其代谢,致使肝细胞受损,提升肝衰竭发生几率。 肝衰竭患者日常要注重休息,避免劳累与熬夜,保证充足睡眠,饮食上遵循低脂、高维生素、易消化原则,严格控制蛋白质摄入以防肝性脑病。保持情绪稳定,避免焦虑烦躁,定期复查肝功能、凝血指标等,以便及时察觉病情变化调整治疗与护理方案。 肝衰竭的治疗 需积极去除病因,若因药物导致,应立即停用相关药物,病毒感染引发的则需进行抗病毒治疗等。 支持治疗十分关键,通过静脉输注葡萄糖、氨基酸、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维持机体能量和营养需求,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还可输入新鲜血浆、白蛋白等,补充凝血因子和蛋白质,改善凝血功能与低蛋白血症。 肝脏替代治疗在必要时采用,人工肝支持系统能清除体内毒素,部分替代肝脏解毒功能,为肝细胞再生争取时间。 对于病情严重且不可逆的肝衰竭患者,肝移植是有效的根治手段,但需综合考虑供体来源、患者身体状况及术后免疫排斥等诸多因素,术后也需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并密切监测。
1286
2025.01.03
肝上血管瘤
王东
主任医师
肝胆外科
肝血管瘤的产生与多种因素相关,不良生活习惯、先天性发育异常及激素刺激等皆可诱发,其治疗方式多样,较小无症状者常定期观察,直径较大、有症状或具破裂风险可手术切除,不能或不愿手术还可采取介入治疗手段。 1、原因 不良生活习惯:长期不良的生活习惯,如大量饮酒、过度劳累、长期熬夜等,可能影响肝脏的正常代谢与修复功能,使肝脏血管的稳定性受到破坏,为肝血管瘤的产生创造条件。 先天性发育异常:在胚胎发育过程中,血管内皮细胞异常增生或血管发育畸形,导致肝脏局部血管结构紊乱,形成血管瘤。这是肝血管瘤形成的重要基础因素,从根源上影响了肝脏血管组织的正常构建。 激素刺激:女性体内的雌激素和孕激素水平变化可能与肝血管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例如在青春期、孕期以及口服避孕药期间,激素水平大幅波动,可刺激肝脏血管组织,使其扩张、增生,增加了肝血管瘤形成及生长的风险,尤其在女性群体中更为明显。 2、治疗 定期观察:对于较小的、无症状且无破裂风险的肝血管瘤,通常只需定期进行超声、CT等影像学检查,监测血管瘤的大小、形态及生长速度,暂不进行特殊干预,以避免不必要的手术风险及术后并发症。 手术治疗:当肝血管瘤直径大于10厘米,或虽小于10厘米但有明显症状,或位于肝脏边缘有破裂风险时,可考虑手术切除。手术方式包括开腹手术和腹腔镜手术,旨在完整去除血管瘤,恢复肝脏正常结构与功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介入治疗:对于不能手术或不愿手术的患者,还可选择介入治疗,如肝动脉栓塞术,通过阻塞血管瘤的供血动脉,使其缺血、坏死、缩小。也可采用射频消融等局部消融技术,利用高温破坏血管瘤组织,达到治疗目的。 肝血管瘤患者日常需注意严格遵医嘱定期复查肝功能与血管瘤状况,戒烟戒酒,减少对肝脏损害,谨慎使用肝毒性药物,用药前咨询医生,保证充足睡眠,利于肝脏自我修复与功能维持。 肝血管瘤患者在日常生活中的养护措施 饮食上应保持均衡,增加富含维生素与膳食纤维食物的摄入,如新鲜蔬菜、水果等,有助于肝脏代谢废物的排出,减轻肝脏负担。减少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的摄取,以防加重肝脏脂肪堆积与代谢压力。 情绪管理也极为重要,长期的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会影响肝脏的疏泄功能,不利于病情稳定。患者需保持平和心态,可通过散步、瑜伽等舒缓运动或与他人交流来缓解心理压力,促进身心健康。 要避免腹部受到外力撞击,由于肝血管瘤可能使肝脏质地变脆,外力冲击易引发破裂出血,在日常活动中,如运动、乘车时要格外小心,做好防护措施,保障肝脏安全,利于身体的恢复与健康维持。
1190
2025.01.03
胆红素怎么降下来快
王东
主任医师
肝胆外科
降低胆红素水平有多种途径,一般治疗、药物治疗可以起到降低胆红素的作用,物理治疗、介入治疗、手术治疗等也可帮助改善不适,不同方法各有侧重协同作用。 1、一般治疗: 充足的休息可减轻肝脏负担,利于肝细胞自我修复,促进胆红素代谢。饮食上,增加高纤维食物摄入,如全麦谷物、蔬菜等,保持肠道通畅,减少胆红素肠肝循环。严格戒酒,避免酒精进一步损伤肝脏而加重胆红素升高。 2、药物治疗: 利胆药物可促进胆汁分泌与排泄,帮助胆红素随胆汁排出体外。肝酶诱导剂,能诱导肝细胞微粒体酶系统,增强肝脏对胆红素的摄取、结合与排泄能力。若是肝炎病毒感染,采用抗病毒药物,自身免疫性肝病则需使用免疫抑制剂等,从根源上解决胆红素升高问题,但药物的使用需谨遵医嘱。 3、物理治疗: 蓝光照射常用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特定波长的蓝光可使未结合胆红素结构改变,转变为水溶性异构体,经胆汁和尿液排出,降低血清胆红素水平。成人在特殊情况下,如药物性肝损伤致胆红素轻度升高时,也可尝试紫外线照射等物理疗法辅助退黄。 4、介入治疗: 对于部分胆道梗阻性疾病,如胆管癌、胰腺癌等引起的胆红素升高,可采用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或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等介入手段。通过置入引流管,将胆汁引出,缓解胆道压力,降低胆红素,还可为后续治疗争取时间或创造条件。 5、手术治疗: 当存在胆结石、胆管狭窄、肝脏肿瘤等明确可手术切除的病变导致胆红素升高时,可采取手术治疗。如胆囊切除术、胆管探查取石术、肝脏肿瘤切除术等,去除病因,恢复胆道正常解剖结构与肝脏功能,使胆红素恢复正常。 胆红素异常者日常需注意避免自行服用成分不明的药物与保健品,防止加重肝脏负担,注意保暖,避免受寒,减少因身体应激反应对肝脏及胆红素代谢的不良影响,定期复查肝功能及胆红素指标,以便及时掌握身体状况调整养护策略。 胆红素异常者的日常养护 情绪调节方面,应保持平和稳定的心态,焦虑、紧张等不良情绪易致肝郁气滞,影响肝脏正常疏泄功能,不利于胆红素代谢。可通过听音乐、冥想等方式舒缓情绪,使肝脏气血顺畅。 选择如太极拳、散步等较为柔和的运动方式,每日坚持适量活动,能够促进身体血液循环与新陈代谢,增强肝脏的供血与功能发挥,辅助胆红素在体内的转化与排泄,但要避免过度劳累与剧烈运动,以防加重肝脏负担。 保证每晚充足且规律的睡眠,让肝脏在睡眠中得到充分的休息与调养,利于肝细胞的修复再生,为胆红素的正常处理提供良好的内环境基础,促进身体整体的恢复与平衡。
1127
2025.01.03
胆结石不能碰的水果
王东
主任医师
肝胆外科
胆结石患者选水果需谨慎,部分水果可能加重病情或阻碍恢复,如高酸性、高糖分、高脂肪的水果都应避免或限制食用,应挑选新鲜、成熟且易消化的,保持低脂低糖低胆固醇饮食,助胆囊健康恢复。 1、高酸性水果: 这类水果含有大量的柠檬酸或其他有机酸,可能会刺激胆囊收缩,增加胆结石发作的风险,酸性水果还可能引起胃肠道不适,加重胆结石的症状。 2、高糖分水果: 摄入过多的糖分可能导致体内胰岛素分泌增加,影响胆囊的正常功能,不利于胆结石的恢复,高糖水果还可能引起肥胖,而肥胖是胆结石的重要风险因素。 3、高脂肪水果: 某些水果如牛油果等含有较高的脂肪含量,摄入过多可能导致胆汁中胆固醇的饱和度增加,加重胆结石的病情。 4、易形成结石的水果: 有些水果中的成分可能在体内形成结石,如柿子中的鞣酸在胃酸作用下可能形成结石。虽然这种情况较少见,但胆结石患者仍应尽量避免摄入这类水果。 5、不易消化的水果: 部分水果如柿子、山楂等含有较多的鞣酸、纤维素等成分,不易被消化吸收,可能引起胃肠道不适,加重胆结石的症状。 胆结石患者日常需注意多喝水,每日至少1500-2000毫升,以稀释胆汁,严格控制体重,避免快速增减。进餐时细嚼慢咽,防止暴饮暴食,避免长时间空腹,可少食多餐,尽量减少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减少胆囊负担,促进身体康复。 胆结石患者的日常养护 要养成规律的作息习惯,保证充足睡眠,让身体各器官得到良好的休息与修复,利于胆囊功能的稳定。 适度运动不可或缺,如散步、慢跑等有氧运动,可促进身体新陈代谢,帮助胆汁排出,减少胆汁淤积形成结石的风险。 情绪管理也不容忽视,长期的焦虑、紧张可能影响胆囊正常运作,患者应保持乐观平和心态,通过听音乐、阅读等方式舒缓压力。 注意保暖,尤其是腹部,寒冷刺激可能引发胆囊收缩异常,加重病情,定期到医院进行检查,密切关注胆结石的变化情况,以便及时调整治疗与养护方案。
928
2025.01.03
胆结石不宜吃6种水果
王东
主任医师
肝胆外科
胆结石患者需留意饮食选择,有6种水果不宜食用,例如榴莲的高热量高糖脂特性会加重胆囊负担,荔枝、龙眼温热上火,会影响胆汁代谢等,均不利于病情好转。 1、榴莲: 榴莲热量极高,含有大量的糖分和脂肪,胆结石患者食用后,容易加重胆囊的消化负担,促使胆囊收缩加剧,可能导致疼痛发作更为频繁,不利于病情稳定。 2、荔枝: 枝性温热,过量食用易上火,对于胆结石患者,上火可能引发体内炎症反应,导致胆囊局部炎症加重,刺激胆囊黏膜,使胆囊的不适感增强。 3、龙眼: 龙眼同样属于温热性水果,多吃易生内热,内热可使身体处于一种相对燥热的状态,这种状态会干扰人体的气血运行和脏腑功能协调。对于胆结石患者,可能会加重胆囊的气血瘀滞,影响胆汁的疏泄,导致胆汁淤积加重。 4、芒果: 芒果富含胡萝卜素,大量食用后,身体可能无法及时完全代谢,会导致皮肤发黄,易被误诊为黄疸等肝脏胆囊疾病,干扰医生对病情的准确判断,而且芒果中含有的一些成分可能会刺激胆囊收缩,在结石存在的情况下,胆囊收缩可能引发胆绞痛,给患者带来剧痛。 5、葡萄: 萄含糖量较高,葡萄糖含量丰富,胆结石患者食用过多葡萄后,体内血糖会迅速上升,这会刺激胰岛素分泌增加。胰岛素的变化可能影响胆汁中胆固醇与胆盐的比例,促使胆固醇析出形成结晶,加重胆结石病情,甚至可能诱发新的结石形成。 6、柿子: 柿子中含有大量的鞣酸,未成熟的柿子鞣酸含量更高,鞣酸在胃酸的作用下,会与食物中的蛋白质结合形成鞣酸蛋白,这种物质不易被消化,容易在胃内形成胃柿石。胃柿石可能会影响胆汁的正常排泄,导致胆汁反流等问题,加重胆囊负担,对胆结石患者的病情恢复极为不利。 胆结石患者日常需注意按时进餐,避免空腹时间过长,防止胆汁过度浓缩,注意保暖,尤其是腹部,减少寒冷刺激胆囊收缩。定期进行腹部超声检查,监测结石状况,若出现右上腹疼痛、黄疸等异常,应及时就医诊治。 胆结石患者的日常养护 在饮食方面应遵循低脂、高纤维的原则,减少动物脂肪、油炸食品的摄入,增加粗粮、蔬菜的摄取量,以促进胆汁排泄,防止胆汁淤积。 生活作息上,要保持规律,早睡早起,避免熬夜,充足的睡眠有助于身体各器官的修复与正常运转,尤其是肝脏在夜间能更好地进行胆汁合成与代谢调节。 适度运动不可或缺,如散步、慢跑等有氧运动,可增强体质,辅助提高免疫力,促进胃肠蠕动,利于消化吸收,但要避免剧烈运动,防止胆囊因震动而引发疼痛。 情绪管理也不容忽视,保持心情舒畅,避免长期焦虑、紧张等不良情绪,因为情绪波动可能影响胆汁分泌与胆囊收缩,加重病情。
612
2025.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