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科医学科科室相关科普
冻结反应怎么克服
李渝
副主任医师
全科医疗科
冻结反应是人体在面临极端恐惧或威胁时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个体会突然变得无法动弹,仿佛被冻结在原地。主要是由于大脑在短时间内释放了大量应激激素,导致身体僵硬,思维迟缓。通过提高自我认知、模拟训练、放松与呼吸技巧,以及建立支持系统和寻求专业帮助,可以克服冻结反应,具体可以到医院咨询医生。 1、提高自我认知: 了解自己在压力下的反应模式是克服冻结反应的第一步,通过回顾过去的经历,识别出自己在面对威胁时的典型反应,从而有意识地准备应对策略。 2、模拟训练: 通过模拟可能引发冻结反应的情境,如角色扮演、虚拟现实训练等,帮助个体逐步适应压力环境,提高应对能力。可以让人在安全的环境中练习快速思考和行动,减少真实情境下的恐惧和不确定性。 3、放松与呼吸技巧: 学习并运用放松和呼吸技巧,如深呼吸、渐进性肌肉松弛等,有助于缓解紧张情绪,恢复身体和心理的平衡。在感受到压力时,可以帮助个体保持冷静,减少冻结反应的发生。 4、建立支持系统: 与家人、朋友或同事建立支持系统,了解自身的困境并提供帮助。在面临挑战时,有一个可信赖的人可以寻求建议、鼓励和支持,能够增强个体的信心和应对能力。 5、寻求专业帮助: 如果冻结反应严重影响到日常生活和工作,建议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师的帮助。可以通过评估你的具体情况,提供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如认知行为疗法、暴露疗法等,帮助你逐步克服冻结反应。 冻结反应是一种自然的生存机制,但在某些情况下可能会成为阻碍。每个人都有可能面临挑战和困难,但关键在于如何积极地面对并克服。
554
2024-06-14
保钾利尿药有哪些
李渝
副主任医师
全科医疗科
保钾利尿药是一类在促进体内钠、氯离子和水分排泄的同时,能够减少钾离子排泄的药物。这类药物在医学上被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在治疗水肿性疾病、高血压、心力衰竭等疾病时,常见的保钾利尿药包括螺内酯、氨苯蝶啶,以及阿米洛利、替米沙坦、氢氯噻嗪等。 1、螺内酯: 是一种长效保钾利尿剂,主要通过竞争性地与醛固酮受体结合,抑制醛固酮的作用,从而减少钠的重吸收和钾的排泄。螺内酯适用于高血压、充血性心力衰竭和肝硬化腹水等疾病的治疗。其利尿作用温和而持久,对心脏功能有良好的改善作用。 2、氨苯蝶啶: 是一种直接作用于肾小管的钾保留利尿剂,能够抑制钠和钾的交换通道,从而减少钠的重吸收和钾的排泄。氨苯蝶啶适用于高血压和充血性心力衰竭等疾病的治疗。其利尿作用较弱,但保钾作用显著,对于预防低钾血症具有重要作用。 3、阿米洛利: 也是一种直接作用于肾小管的钾保留利尿剂,其作用机制与氨苯蝶啶相似。阿米洛利适用于治疗原发性高血压,能够改善心脏功能,降低血压。其利尿作用温和,同时具有良好的保钾效果。 4、替米沙坦: 是一种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通过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作用,减少钠和水的重吸收,同时保留钾离子。替米沙坦主要用于治疗高血压,但其保钾作用也有助于预防低钾血症。 5、氢氯噻嗪: 该药物通过抑制远端肾小管前段和近端小管对氯化钠的重吸收,改变肾血流动力及肾小球的滤过功能,从而利尿排钠,达到降血压的作用。 此外,还有安体舒通、依普利酮等,需要注意的是,保钾利尿药在使用时应严格按照医生指导用药,避免擅自增减剂量或停药。同时,长期使用保钾利尿药可能会对身体的电解质平衡和肾功能产生影响,因此应定期进行相关检查和监测。
1438
2024-06-14
SCA罕见病是什么
李渝
副主任医师
全科医疗科
SCA全称为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是一种罕见的神经系统遗传性疾病。该病症主要由基因突变导致小脑、脑干、脊髓的退行性变,以进行性运动协调功能减退、平衡失调为主要临床表现,需要积极到医院就医进行治疗。 SCA罕见病是一种遗传性疾病,其发病率较低,该病绝大多数在成年后隐袭起病,从发病初期的步履不稳、肢体摇晃,到中期的肌肉不协调感加重、吞咽困难,多数患者在患病后期逐渐无法站立,需靠轮椅代步,最后逐渐失去意识,患者的心智能力通常没有异常。 SCA罕见病的病因主要与基因突变相关,最初定义的经典类型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由相应基因外显子三核苷酸拷贝数异常重复扩增产生多谷氨酰胺所致。随着研究的深入,也发现了常染色体隐性遗传、X连锁遗传和线粒体遗传的类型。 目前SCA罕见病的治疗方法有限,由于该病与基因相关,理论上可以通过基因编辑方法切除CAG重复序列的片段来治疗,但从目前技术发展而言,尚无实际应用的基因治疗方法。 常见的治疗包括线粒体功能治疗,如使用维生素C、维生素E、维生素B1、维生素B12等维生素类药物,以及艾地苯醌片、硫辛酸类药物来调节线粒体功能。但药物的作用比较有限,迄今为止没有较好的治疗方法。患者可以通过针对性康复治疗、康复训练等方法来尽量维持正常的生活功能。 虽然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方法,但通过早期诊断、康复训练和药物治疗等手段,可以延缓病情进展,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1199
2024-06-14
蒽环素用什么药物解毒
李渝
副主任医师
全科医疗科
蒽环素中毒后,右丙亚胺、维生素C、小分子肝素、玻璃酸酶、乙酰半胱氨酸等药物在解毒治疗中显示出良好的疗效,具体可以到医院咨询医生。 1、右丙亚胺: 是一种乙烯二胺四醋酸哌嗪衍生物,具有强大的铁螯合作用。能够与心肌细胞内的铁离子结合,减少蒽环素与铁离子的螯合,从而降低心脏毒性的发生。右丙亚胺通常与蒽环素联合使用,剂通过快速静脉输注给药。 2、维生素C: 作为一种抗氧化剂,能够清除自由基,减轻蒽环素引发的心肌氧化损伤。尽管维生素C单独使用时的解毒效果有限,但与其他解毒药物联合应用时,能够增强解毒效果。 3、小分子肝素: 具有抗凝和抗炎作用,能够改善微循环,减轻心肌细胞的缺血缺氧状态,从而减轻心脏毒性。此外,小分子肝素还能够促进心肌细胞的修复和再生。 4、玻璃酸酶: 能够降解细胞外基质中的透明质酸,减轻心肌细胞的水肿和炎症反应,从而改善心肌功能。在蒽环素治疗中,玻璃酸酶可以作为辅助治疗药物,减轻心脏毒性。 5、乙酰半胱氨酸: 通常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需要选用,以最大程度地减轻蒽环素的心脏毒性。 除了上述药物外,还有其他药物也被用于蒽环素的解毒治疗,如维生素E等。蒽环素作为一类重要的化疗药物,在治疗恶性肿瘤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心脏毒性也不容忽视。在蒽环素治疗中,选用合适的解毒药物对于保障患者的治疗安全至关重要。
1387
2024-06-14
人闻了杀虫剂怎么办
刘俊
副主任医师
全科医学科
人闻了杀虫剂后可通过脱离环境、暂时观察、多饮水、清除毒物等方式进行处理,患者通常会出现胸闷、心悸、恶心、头晕、呕吐等不适症状。 1、脱离环境: 吸入杀虫剂后,人们需要立即脱离含有杀虫剂的环境,以防再次吸入杀虫剂中的有毒物质,如有机氯、有机磷等,可以到空气清新、阴凉通风的地方中呼吸,避免再次吸入杀虫剂。 2、暂时观察: 如果只是少量吸入杀虫剂,通常不会出现不适症状,或者是仅出现轻微咳嗽等症状,可以先暂时观察,一段时间后症状通常会自行缓解。 3、多饮水: 吸入杀虫剂后,有毒成分会通过呼吸道进入体内,此时可以多饮水促进排尿,促进杀虫剂在体内的代谢,通过排尿的方式将杀虫剂内的有毒成分排出体外,减少身体对有毒成分的吸收。 4、清除毒物: 如果长时间处于喷洒杀虫剂的环境中,吸入的有害物质较多,可能会出现中毒反应,比如头晕、乏力、恶心、呕吐等。患者需要立即到正规医院进行就诊,通过洗胃、导泻等方法清除体内的毒物。患者还可以在医生指导下选择硫酸阿托品注射液、盐酸戊乙奎醚注射液等解毒药物。如果患者出现严重的中毒反应,已经出现昏迷,可在医生帮助下通过血液透析等方式过滤掉体内的毒素。 平时使用杀虫剂时,需要保证室内通风,避免长时间处于密闭的环境中,还需要佩戴口罩做好保护措施,如果出现头晕、乏力等不适症状,应及时到普通内科就诊,并进行血常规等检查明确诊断。
3994
293
2024-06-14
小腿肌肉酸痛怎么缓解
李渝
副主任医师
全科医疗科
小腿肌肉酸痛,通常可以通过理疗的方式进行缓解,还可以通过局部涂抹外用药物的方式进行缓解,也可以采取口服药物、高钙饮食调理以及其他方式缓解,促进机体快速恢复到正常状态。 1、理疗: 小腿肌肉酸痛考虑是运动过度,没有及时休息,腿部乳酸堆积所致,此时可以采取理疗的方式进行缓解,如烤电、按摩、针灸热敷或者洗温水澡的方式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还可以增强人体的新陈代谢能力,从而缓解肌肉酸痛的症状。 2、外用药物: 如果小腿肌肉酸痛比较严重,可以根据医生指导通过局部使用药膏进行缓解,如氟比洛芬凝胶贴膏、吡罗昔康软膏等。 3、口服药物: 如果局部有炎症因素存在,在涂抹药物的同时可以通过口服非甾体抗炎药进行治疗,如双氯芬酸钠缓释胶囊,或口服脉络舒通颗粒、双氯芬酸钠肠溶片或者塞来昔布胶囊等,但在口服药物的时候,一定要在专科医生指导下服用,以免服用剂量过大,对自身健康产生不利影响。 4、高钙饮食调理: 小腿肌肉酸痛可能是由于患者自身缺钙,导致肌肉电活动异常,从而发生痉挛引起,可遵医嘱服用乳酸钙片、碳酸钙胶囊等钙剂进行补钙治疗。 5、其他方式: 如热水泡脚、拉伸等,热水泡脚可以扩张下肢血管,加快下肢血液循环速度,将堆积在小腿的乳酸迅速消耗,缓解小腿的酸痛感。拉伸可以使小腿肌肉进入松弛状态,血流不再受阻,小腿肌肉的血氧交换加快,也可促进乳酸分解,缓解小腿疼痛的症状。 如果小腿出现酸痛的症状,久久不能恢复,且伴有水肿现象,应及时前往医院普通内科就诊,完善血常规、尿常规等检查明确病因,遵医嘱对因治疗。
4100
359
2024-06-14
乙酸乙酯对人体的危害
李兵
副主任医师
全科医学科
乙酸乙酯对人体的危害有刺激眼睛、鼻腔、咽喉等,乙酸乙酯被广泛应用于被广泛用于醋酸纤维、乙基纤维、氯化橡胶、涂料等的生产过程中。 乙酸乙酯是一种低毒的化学溶剂,在常温下属于无色的液体,易燃易挥发,用途范围也比较广,常用于各种香精的合成以及药品中间体的合成,对人体的危害可以体现在体内黏膜,比如眼、鼻、口腔等有刺激作用,吸入高浓度乙酸乙酯还有可能造成患者肝脏和肾脏的损坏或者急性肺水肿等。 误食乙酸乙酯量少的情况下一般不会出现严重的后果,但如果量较大可能会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同时乙酸乙酯有致敏作用,直接接触皮肤会使皮肤产生灼烧感、出现红色斑疹等症状,可导致湿疹样皮炎,或者引起牙龈出血。长期大量接触乙酸乙酯有可能会导致继发性贫血、角膜混浊、白细胞增多等慢性影响。接触乙酸乙酯进行工作的人员应在经过专业的培训、具备合格的操作环境中进行,要注意防火、防爆等操作,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操作环境要注意通风。 如果平时不慎吸入剂量较大的乙酸乙酯,产生恶心、腹痛等不良反应后应及时到医院的急诊科就诊,完善尿常规、血常规、视诊等检查,并遵医嘱进行治疗。由于乙酸乙酯会刺激人体的眼、鼻、喉以及皮肤,所以建议在操作时做好个人防护,佩戴手套、护目镜等防护设备。
3700
115
2024-06-14
褪黑素适合多久吃一次
李渝
副主任医师
全科医疗科
通常情况下,建议每日服用一次褪黑素制剂,但是可能会存在差异性。建议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服用,也可以根据说明书来服用,以免擅自盲目用药导致不良后果。 褪黑素制剂的主要成分为褪黑素,褪黑素是由脑松果体分泌的激素,分泌时会有昼夜节律性,傍晚时体内的褪黑素水平会增高,凌晨2-3点钟可以达到高峰。夜间体内褪黑素的水平会直接影响睡眠质量,随年龄增长,体内褪黑素水平会逐渐下降。 如果出现睡眠质量不佳的情况,就需要遵医嘱使用褪黑素制剂来改善症状。由于褪黑素分泌的昼夜节律性,而且其是一种诱导自然睡眠的体内激素。建议每日服用一次即可,并建议每晚睡前1小时服用。 虽然褪黑素制剂可以改善睡眠,但不可以长期大量服用,而且不能代替药物。服用后需要注意饮食清淡,禁止喝酒。此外,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如类风湿关节炎,以及甲亢患者、抑郁型精神病患者,需要慎用褪黑素制剂。另外,从事驾驶、机械作业或危险操作者,需要避免在操作前或操作中使用褪黑素制剂。如果服用褪黑素制剂后无法改善睡眠,建议到医院的内科就诊,完善视诊、睡眠监测等,判断具体情况。
3308
381
2024-06-14
植物甾醇的功效与作用
赵晓静
主任医师
全科医学科
植物甾醇的功效与作用主要是调节血脂作用、抗氧化作用、抗炎作用、防晒护肤作用等,植物甾醇是一类经过长期研究证明有实际保健功效的生理活性物质,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遵医嘱使用。 1、调节血脂作用: 植物甾醇具有调节血脂的功效与作用,主要是因为植物甾醇和植物甾烷醇可以将小肠中的胆固醇沉淀下来,使其呈现不溶解状态,因此不能被吸收。胆固醇能溶解小肠内腔的胆汁酸微胶束,是被吸收的必要条件,而植物甾醇的存在可以将胆固醇替换出来,使之不能经胆汁酸胶束的运送到达小肠微绒毛的吸收部位,在小肠微绒毛膜吸收胆固醇时和胆固醇相互竞争,阻碍对胆固醇的吸收。 2、抗氧化作用: 氧化损伤是指细胞和组织因自由基产生过多或清除自由基能力不足,而导致的氧化还原稳态失衡,植物甾醇具有较强的抗氧化能力,可降低氧化损伤。 3、抗炎作用: 植物甾醇类物质还有较强的抗炎作用,可以促进伤口的愈合,增强毛细血管的循环,对治疗溃疡等有比较明显的效果。 4、防晒护肤作用: 由于植物甾醇类物质对皮肤有较好的渗透性,可以调节皮肤新陈代谢,抑制皮肤炎症,可用于防晒护肤和抗皮肤老化。 5、其他作用: 植物甾醇类物质还具有解热、镇痛、调节激素水平、免疫调节等作用,但是不建议自己盲目使用其治疗疾病。 植物甾醇的安全性已经被证实,但是如果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皮肤瘙痒、红肿等症状时,及时去普通内科就诊,进行血常规等检查,然后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治疗。
4882
402
2024-06-14
铁蛋白高是什么原因
赵晓静
主任医师
全科医学科
铁蛋白高可能是饮食因素所致,也可能是药物因素、血液疾病、肝脏疾病、肾脏疾病等原因引起,建议患者在医生指导下给予相应的处理,以免不适症状加重。 1、饮食因素: 当服用大量含铁的物质时,比如动物肝脏,体内的铁蛋白无法被全部利用,会在短时间内出现铁蛋白高的情况。一般来讲,经过机体的代谢、吸收后,铁蛋白高的现象可逐渐消失。 2、药物因素: 如果最近使用补铁的药物,如葡萄糖酸亚铁糖浆等,导致身体内铁剂摄入过多,或反复输血而导致机体内铁代谢负荷加重,也可引起的铁蛋白高,一般在停药后会逐渐缓解,无需过于担心。 3、血液疾病: 如急性白血病、溶血性贫血、铁粒幼细胞性贫血、霍奇金病等,以急性白血病为例,通常是先天因素、化学因素、病毒因素等导致,不成熟的造血细胞不断繁殖并积于骨髓和外周血液中,导致机体无法正常造血,从而引起铁蛋白高。患者会出现发热、面色苍白、乏力,伴有皮肤瘀点、瘀斑,鼻出血等症状,可通过自体骨髓移植、异体骨髓移植等方式治疗。 4、肝脏疾病: 如肝炎、肝坏死、慢性肝病、肝硬化、肝癌等。如肝癌,可能是身体其他器官的癌细胞转移到肝脏,导致肝脏发生恶性肿瘤,当癌细胞的清除和破坏引发肝功能严重损害,导致肝脏组织对铁蛋白的摄入及清除受到影响,就会出现铁蛋白高。患者表现为食欲减退、腹胀、恶心、呕吐,以及右上腹或中上腹持续性隐痛等症状,可通过肝切除术、肝移植术等手术治疗。 5、肾脏疾病: 如肾炎、肾衰竭、尿毒症等,疾病影响正常的肾脏功能,肾单位不能够排出代谢废物,导致代谢废物和毒素在体内聚积,致使肾脏内分泌出现障碍,使肾小球发生损害。患者会出现铁蛋白高,并伴有失眠、意识障碍、全身乏力等症状,可通过肾移植、血液透析、腹膜透析等方式治疗。 6、其他情况: 包括长期输血、淋巴瘤、色素沉着症、手术外伤、呼吸道感染、内分泌疾病、急性感染等,以淋巴瘤为例,与感染、免疫、物理、化学因素及遗传等多种因素有关,致使淋巴细胞增殖、分化,导致免疫细胞恶变而破坏机体免疫系统,使得机体代谢异常,就会出现铁蛋白高的情况,患者还会出现发热、盗汗、消瘦、瘙痒等全身症状,可以进行化疗以及造血干细胞移植等治疗。 如果出现铁蛋白高的情况,建议及时去医院血液内科、全科医学科等相关科室就诊,通过血常规、CT、磁共振等检查明确原因,积极配合医生治疗。
3238
245
2024-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