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来医生

乙酸乙酯对人体的危害

李兵全科医学科副主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三甲 全国第83

乙酸乙酯对人体的危害有刺激眼睛、鼻腔、咽喉等,乙酸乙酯被广泛应用于被广泛用于醋酸纤维、乙基纤维、氯化橡胶、涂料等的生产过程中。

乙酸乙酯是一种低毒的化学溶剂,在常温下属于无色的液体,易燃易挥发,用途范围也比较广,常用于各种香精的合成以及药品中间体的合成,对人体的危害可以体现在体内黏膜,比如眼、鼻、口腔等有刺激作用,吸入高浓度乙酸乙酯还有可能造成患者肝脏和肾脏的损坏或者急性肺水肿等。

误食乙酸乙酯量少的情况下一般不会出现严重的后果,但如果量较大可能会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同时乙酸乙酯有致敏作用,直接接触皮肤会使皮肤产生灼烧感、出现红色斑疹等症状,可导致湿疹样皮炎,或者引起牙龈出血。长期大量接触乙酸乙酯有可能会导致继发性贫血、角膜混浊、白细胞增多等慢性影响。接触乙酸乙酯进行工作的人员应在经过专业的培训、具备合格的操作环境中进行,要注意防火、防爆等操作,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操作环境要注意通风。

如果平时不慎吸入剂量较大的乙酸乙酯,产生恶心、腹痛等不良反应后应及时到医院的急诊科就诊,完善尿常规、血常规、视诊等检查,并遵医嘱进行治疗。由于乙酸乙酯会刺激人体的眼、鼻、喉以及皮肤,所以建议在操作时做好个人防护,佩戴手套、护目镜等防护设备。

2024-06-14 发布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