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心外科科室相关科普
吃烫的食物容易得食道癌吗
温小鹏
副主任医师
胸外科
吃烫的食物容易得食道癌,但不表明绝对会患上食道癌。建议在日常饮食时多加注意,避免吃过烫的食物。能够降低食道癌的发生概率。 长期吃烫的食物可能会导致食道黏膜出现损伤,并且容易导致外界病原菌感染,过度刺激食道黏膜后,会导致局部细胞癌变的可能性增加,因此吃烫的食物容易得食道癌。但是由于每个人的体质不同,以及食用烫的食物后食道黏膜的损伤程度不同,所以癌变的概率也会有一定偏差,吃烫的食物只能说明出现食道癌的可能性较大,但并不是绝对会患上食道癌。 食道癌是食道部位出现恶性肿瘤,通常会导致食道的黏膜出现损伤,容易伴有食道黏膜出血,咽喉部位肿胀、疼痛的症状,同时也可能会伴有吞咽有异物感和发烧的症状。如果长时间得不到治疗,则可能会出现癌细胞扩散,从而导致患者出现生命危险。 如果日常生活中喜欢吃过烫的食物,且长期出现咽喉异物感、疼痛等症状,建议及时前往医院肿瘤科就诊,通过CT检查、血常规等检查明确诊断,对于疾病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4922
131
2024-06-26
开放性气胸的伤病员表现
温小鹏
副主任医师
胸外科
开放性气胸的伤病员表现包括呼吸困难、伤侧吸吮样声音等,严重时可出现休克症状,建议患者立即将开放性气胸转变为闭合性气胸,并尽快拨打120急救电话,积极就医诊治。 1、呼吸困难: 开放性气胸患者多有胸部外伤史,患者出现明显呼吸困难,表现为张口呼吸、鼻翼煽动,且患者自我感觉呼吸费力、呼吸频率加快并变浅,甚至出现呼吸音消失。由于摄入氧气减少,可出现皮肤、黏膜青紫。 2、伤侧吸吮样声音: 开放性气胸患者由于胸壁缺损而使胸膜腔与外界相通,气体进入胸膜腔而对肺组织产生压迫,气体进出胸膜腔时会出现吸吮样声音,称为胸部吮吸伤口。 3、休克症状: 随病情进展呼吸循环功能不断受损,可能继发糖、脂肪、蛋白质代谢紊乱,或出现电解质紊乱、酸碱失衡等,影响体内脏器功能,出现意识模糊、表情淡漠、烦躁不安等休克症状。 4、其他: 出现开放性气胸时需密切关注生命体征,患者脉搏细弱、舌淡而苔薄、身体无力且说话声音低微。由于伤侧胸内压升高,可导致纵膈、气管向健侧移位,叩诊伤侧有鼓音。 开放性气胸患者需要到医院急诊科、胸外科等科室就诊,完善X线、CT等检查,就医前需尽快用厚纱布垫、不透气物体等封闭伤口并加压包扎,以免变为闭合性气胸。就医后需及时吸氧、补液以防止休克,气管插管后行清创缝合术、胸壁修补术等手术,术后进行胸腔闭式引流,以促进病情好转。
3882
385
2024-06-26
嗳气是食道癌吗
雷加吉
副主任医师
胸外科
出现嗳气不一定是食管癌,并不能单纯通过这一个症状进行判断,还有可能与慢性胃炎、胆囊炎、贫血、反流性食管炎、胃溃疡等疾病有关,建议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针对性治疗。 一、可能不是食管癌的情况: 1、慢性胃炎: 可能与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导致,也不排除是饮食不当的原因,患病以后容易导致患者出现恶心呕吐、腹部胀痛、食欲缺乏等症状,甚至还有可能会影响胃肠道正常的蠕动,导致胃肠功能紊乱,从而影响胃肠道中食物的消化,食物无法消化可能会反流到食道,就会引发嗳气、打嗝等。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服用枸橼酸铋钾颗粒、胶体果胶铋胶囊等药物治疗。 2、胆囊炎: 患有胆囊炎的患者,由于局部炎症刺激,会出现右上腹部疼痛、餐后饱胀等症状,而且还会影响腹部,导致局部肌肉痉挛,出现嗳气现象。需在医生指导下服用消炎利胆片、熊去氧胆酸胶囊等药物治疗。 3、贫血: 通常是由于红细胞生成不足引起,也有可能是失血过多导致,会出现面色苍白、乏力以及精神不振等,同时也会影响胃部血运,消化能力减弱时会导致胃气上逆,造成嗳气。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富马酸亚铁片、葡萄糖酸亚铁片等药物治疗。 4、反流性食管炎: 可能与长期胃内压增高、长期饮酒等原因有关,由于反流物灼伤食管黏膜会有胃灼热现象,且反流容易引起刺激性胃酸发酵,导致胃内有大量气体,可能会出现打嗝或嗳气症状。需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阿莫西林胶囊、雷贝拉唑钠肠溶片等药物治疗。 5、胃溃疡: 是胃肠道黏膜出现了破损性疾病,会引起胃酸刺激性的分泌物增多,导致胃内容物不断发酵,形成大量气体,出现此类情况,伴有腹部疼痛、食欲不振等现象。配合医生口服硫糖铝咀嚼片、奥美拉唑肠溶胶囊等药物治疗。 6、其他因素:此外,功能性消化不良、吞气症、胃淋巴瘤等,也会导致患者出现上述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到医院消化内科就诊,完善血常规、胃镜等相关检查,明确诊断。 二、可能是食管癌的情况: 食管癌是食管上皮黏膜细胞病变导致的恶性肿瘤,在肿瘤生长的过程中,会导致食管黏膜组织受到压迫,病情加重后癌细胞还会出现扩散,可能会导致胃部黏膜损伤,影响正常的吸收和消化能力,从而引起食欲下降、嗳气症状,伴有消瘦、咽喉异物感等。 结合以上因素考虑,引起嗳气的原因有多种,不可以凭借单一通过症状就判断为食管癌,建议患者及时前往正规医院肿瘤科、胸外科等相关科室就诊,完善纤维支气管镜、超声内镜、磁共振成像等检查,进行积极处理。
3514
432
2024-06-26
为什么有时候会呼吸困难
温小鹏
副主任医师
胸外科
有时候会呼吸困难可能是由环境、情绪、剧烈运动、药物副作用等非疾病因素引起的,也可能是由呼吸疾病、心脑血管疾病、血液疾病等疾病因素引起的。 一、非疾病因素: 1、环境因素: 在经常门窗关闭空气不流通的情况下,可能会出现缺氧,出现呼吸困难,喘息等症状,可开窗通风来缓解。 2、情绪因素: 当情绪过于激动,或精神压力大导致情绪紧张时,会影响身体的呼吸中枢,进而因呼吸快引发缺氧,出现偶尔呼吸困难的情况,需要放松心情缓解。 3、剧烈运动: 剧烈运动时如果需求氧量增加不能及时供给,可能会出现供氧不足,从而导致呼吸困难,在适当休息后可缓解。 4、药物影响: 比如阿司匹林肠溶片服用后可能会出现呼吸困难的副作用,可观察是否为服药后出现,若为药物影响可遵医嘱停药。 二、疾病因素: 1、呼吸疾病: 比如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气肿、气胸、慢性阻塞性肺病、肺部肿瘤、肺结核、气道阻塞等,在疾病发生后可能会导致循环氧气不能代偿人体组织需求,或者继发肺淤血心衰影响呼吸,出现偶发呼吸困难,还会伴随咳嗽、喘息等症状,可遵医嘱根据具体原因选择治疗方式,比如使用抗感染药物、支气管扩张剂等药物治疗,肺部肿瘤等可遵医嘱进行病灶切除治疗。 2、心脑血管疾病: 常见有冠心病、心供血不足等,疾病发生后心脏肌肉局部会因缺血而引起心脏相关区域疼痛,尤其以胸前区疼痛为主,随着缺血情况越来越严重,可能会影响正常呼吸,出现心慌气短、呼吸困难、胸闷等症状。可遵医嘱使用抗心肌缺血药物等缓解症状。 3、血液疾病: 比如贫血等,患者会因血红蛋白合成不足而出现缺氧的情况,引起偶发呼吸困难,还会伴随面色苍白等症状,可遵医嘱使用铁剂治疗。 4、其他: 除上述原因外,胸廓出口综合征、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等也可能引发呼吸困难,建议患者及时查明原因然后遵医嘱治疗。 若症状持续不退,建议患者及时到医院胸外科、呼吸内科等就诊,完善血常规等检查后明确原因进行治疗。同时日常应注意多休息,避免剧烈运动。
4164
25
2024-06-26
打个喷嚏胸口像被撕裂一样疼痛
温小鹏
副主任医师
胸外科
打个喷嚏胸口像被撕裂一样疼痛可能是外伤、肋软骨炎、胸膜炎、气胸等原因导致的,需保持镇静并平稳呼吸,尽快到医院明确病因,确诊后遵医嘱进行相关治疗,以减轻不适。 1、外伤: 患者如有胸壁挤压伤、撞击伤等,可导致局部软组织损伤、肋骨或胸骨骨折等,打喷嚏时损伤部位受牵拉或出现明显移位,可出现撕裂样疼痛,需制动休息并限制活动,配合红外线照射、烤灯照射等措施,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组织修复、肿胀消散等,骨折严重时可经手术进行复位、固定。 2、肋软骨炎: 肋软骨出现病毒感染、关节慢性劳损等而引起局部炎症,打喷嚏胸壁活动、胸腔内压力升高,对患处产生刺激、牵拉而造成胸部撕裂样疼痛,平时可有钝痛、隐痛等,可能向背部、腹部放射,存在按压痛、局部肿胀等,需遵医嘱使用美洛昔康片、吲哚美辛肠溶片等药物,以消炎、止痛。药物治疗无法控制病情或反复发作的,还可以经手术切除病变部位。 3、胸膜炎: 胸膜因炎症蔓延、肿瘤组织破坏等而出现炎症,可有刺痛、牵拉痛,打喷嚏时患处受刺激而出现撕裂样疼痛,可伴有胸闷、咳嗽等,病情严重时还有呼吸困难,确诊后需遵医嘱用药治疗,如细菌感染可遵医嘱选择阿莫西林胶囊、头孢克洛胶囊等药物。如果是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可遵医嘱选择利福平胶囊、异烟肼片等。胸腔积液明显时还需行胸腔穿刺引流术,以促进炎症消散。 4、气胸: 患者发病前如有反复打喷嚏、长时间屏气、剧烈运动等,可能诱发气胸,由于气体进入胸膜腔而引发不适,可能突然感觉患侧胸部有针刺样、刀割样疼痛,随后出现胸闷、呼吸困难等,需健侧卧位休息,保持环境相对安静,遵医嘱使用盐酸曲马多缓释片、注射用头孢曲松钠等药物,以减轻患者不适。还需积极采取胸腔穿刺抽气或胸腔闭式引流等措施,以防止长时间气胸而对肺组织造成损伤。 5、其他: 打个喷嚏胸口像被撕裂一样疼痛还与重症感冒、肺炎、肋间神经炎等疾病有关,建议到胸外科、呼吸内科等科室就诊,经胸部CT、血常规等检查做出诊断,以便于治疗。 患者治疗期间需注意适当多喝水,选择营养丰富、容易消化的食物,勤开窗通风并保持室内空气清新,避免反复咳嗽、打喷嚏等,以促进病情好转。
2230
349
2024-06-26
前纵隔囊性灶,你了解多少?快来get新知识!
余振
副主任医师
胸外科
🧐在医学影像学的世界里,我们经常遇到各种复杂的术语和图像。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说过“前纵隔囊性灶”这一名词,虽然可能听起来有些陌生,但实际上与我们的健康息息相关。 👉前纵隔囊性灶,简单来说,是指在前纵隔这一解剖区域内出现的囊状结构。前纵隔位于胸腔的中部,包含了许多重要的器官,如心脏、胸腺、大血管等。而囊性灶则意味着这个区域里出现了一个包含液体的囊状结构。并且,这种情况主要是依靠医学影像学检查以及活检(详细情况请见图片~)。 同时,对于前纵隔囊性灶的形成有多种原因,常见的有: 🔸囊肿类疾病:如食管囊肿、心包囊肿等,这些囊肿通常是由于先天性发育异常或后天炎症、感染等因素引起的。 🔸良性肿瘤:一些良性肿瘤,如胸腺囊肿、支气管源性囊肿等,也可能在前纵隔形成囊性灶。 那么,我们该怎么处理它呢? ⭕️观察随访:如果囊性灶很小,而且没有明显症状,医生通常会建议先观察一段时间,看看它会不会变大或引起其他问题。这时候,定期复查就很重要!一般情况下,是建议3-6个月复查一次。 ⭕️药物治疗:虽然药物不能直接消除囊性灶,但有时候可以用来缓解症状,或者帮助囊性灶内的液体吸收。因此,如果患者出现胸闷、气短等症状,医生可能会开具一些抗生素类药物或对症药物来缓解症状,比如阿莫西林片、头孢克肟颗粒等等。 ⭕️手术治疗:如果囊性灶比较大,或者有恶性变的可能,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手术。手术的方式有很多种,具体的要根据囊性灶的位置、大小等因素来决定,比如胸腔镜手术、开胸手术等等。 如果你或者身边的人有类似的情况,记得及时就医!最后,问题来了:你有没有遇到过类似的情况呢?或者你有什么关于健康的小疑问想要问我?快来评论区留言吧!
802
2024-06-25
横膈肌拉伤怎么回事,怎么办
雷加吉
副主任医师
胸外科
横膈肌拉伤与过度使用或突然用力过度有关,可以通过休息、冷敷与热敷、药物治疗、物理疗法、饮食调理等方法处理,具体可以前往医院胸外科就诊,明确诊断。 1、休息: 患者应尽量避免任何可能加重横膈肌负担的活动,特别是需要用到横膈肌的运动,如举重、深呼吸等,休息可以减轻疼痛,促进肌肉恢复。 2、冷敷与热敷: 在拉伤的初期,可以用冰块或冷毛巾敷在受伤部位,每次持续20-30分钟,每隔2-3小时敷一次,能够收缩血管,减轻肿胀和疼痛。当疼痛和肿胀有所缓解后,可以改用热敷,每次持续15-20分钟,每天2-3次,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加速肌肉恢复。 3、药物治疗: 如果疼痛严重,可以在医生建议下使用布洛芬片、吲哚美辛肠溶片等药物,减轻疼痛和肿胀。同时,也可以服用具有活血化淤作用的药物,如云南白药胶囊、三七片等,有助于促进愈合。 4、物理疗法: 在康复期间,可以尝试物理疗法,如按摩、针灸等,以促进肌肉恢复。按摩可以放松肌肉,缓解疼痛;针灸则可以刺激穴位,促进血液循环和肌肉恢复。 5、饮食调理: 在康复期间,患者应注意调整饮食,多吃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物,如牛肉、瘦肉、鱼肉、蛋制品、豆制品以及新鲜的水果蔬菜等,有助于增强肌肉力量,促进创伤修复。 此外,如果疼痛持续加重,或出现呼吸困难、血压下降等,应立即就医,如果有膈肌穿孔等严重情况,可能需要手术进行修补。预防横膈肌拉伤,关键在于加强肌肉锻炼,提高肌肉力量和柔韧性。同时,在运动和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避免过度用力或突然用力。
788
2024-06-25
胸部正位片挂哪个科室
雷加吉
副主任医师
胸外科
胸部正位片,也称为胸部X片,根据检查目的和患者症状的不同,可以选择不同的科室进行挂号,如体检科、呼吸内科、胸外科、肿瘤科、影像医学科等。 1、体检科: 胸部X片是体检中的常规检查项目之一,可以检查肺部、心脏以及胸膜腔是否出现异常,如肺炎、胸腔积液等疾病。因此,如果是进行常规体检,可以选择挂体检科。 2、呼吸内科: 如果患者出现胸闷、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或者怀疑患有呼吸道疾病,如肺炎、肺结核等,可以挂呼吸内科。呼吸内科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症状和胸部X片的结果,制定相应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3、胸外科: 如果患者胸部出现外伤,如肋骨骨折等,可以挂胸外科。胸外科医生会通过胸部X片检查骨折的严重程度,并根据检查结果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4、心血管内科: 若患者的胸痛是由冠状动脉供血不足或心绞痛引起的,心血管内科是合适的选择。医生可以通过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方式对心脏功能进行评估,同时结合胸部X片的结果进行诊断。 5、影像医学科: 影像医学科主要接收各类影像学检查需求,包括但不限于X射线检查。如果患者只是想了解是否存在肺结核、肺炎等疾病,而不涉及特定的症状或治疗需求,可以选择挂影像医学科。 此外,若胸部X片结果显示存在可疑的占位性病变,且怀疑为恶性肿瘤时,可能需要进一步挂肿瘤科进行诊断和治疗。医生能够结合其他检查手段,如胸部CT、MRI等,对病变进行进一步的评估和确诊。
856
2024-06-25
前胸被砸,后背疼怎么回事,怎么办
雷加吉
副主任医师
胸外科
前胸被砸,后背疼,可能与软组织损伤、肌肉拉伤、胸膜炎、气胸、肋骨损伤有关,建议到医院就诊,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相应治疗。 1、软组织损伤: 前胸被砸可能导致背部或胸部的软组织损伤,表现为局部肿胀、疼痛等症状,可进行适当休息,局部进行冷敷。 2、肌肉拉伤: 打击可能引发肌肉拉伤,尤其是在准备活动不充分的情况下,建议加压包扎、抬高患肢,必要时口服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缓释胶囊。 3、胸膜炎: 外伤可能导致胸导管损伤,进而引发胸膜炎,表现为胸口和后背的疼痛,建议使用抗生素如氨苄西林颗粒、阿奇霉素胶囊等治疗感染。 4、气胸: 强烈的打击可能损伤肺部,导致肺大泡破裂,进而引起气胸,表现为前胸后背疼痛,小剂量气胸可观察吸收,大剂量气胸需行胸腔穿刺治疗或闭式胸腔引流术。 5、肋骨损伤: 打击可能导致肋骨损伤,包括肋骨骨折,引起前胸后背的疼痛感,轻微损伤应卧床休息,避免剧烈运动;严重损伤需就医治疗,可能需手术。 在治疗期间,患者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和剧烈运动。同时,注意患处的护理,如出现异常症状,如疼痛加剧、呼吸困难等,应及时就医治疗。
1109
2024-06-25
纵隔淋巴结肿大25mm怎么回事,怎么办
雷加吉
副主任医师
胸外科
纵隔淋巴结肿大25mm可能由多种因素引起,比如药物因素、局部炎症、淋巴结核,另外,自身免疫性疾病、淋巴肿瘤也可能会导致此情况,建议患者及时前往医院就诊检查,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相应的治疗。 1、药物因素: 长期使用某些药物,如免疫抑制剂、抗肿瘤药物等,可能会导致纵隔淋巴结肿大。这些药物可能干扰淋巴系统的正常功能,导致淋巴结反应性增生。需根据医生建议调整药物剂量或更换药物。同时,注意药物副作用的监测和处理,以避免出现严重的并发症。 2、局部炎症: 纵隔淋巴结肿大常与感染性疾病相关,如肺炎、支气管炎等。炎症因素刺激淋巴结,导致其体积增大。此时,通过遵医嘱使用消炎药物可以进行治疗,如头孢克肟分散片、阿奇霉素颗粒等。 3、淋巴结核: 淋巴结核是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淋巴结所致,可导致纵隔淋巴结肿大。确诊后需进行遵医嘱抗结核治疗,如使用利福平片、注射用硫酸链霉素等药物。 4、自身免疫性疾病: 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结节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等,也可能导致纵隔淋巴结肿大。这些疾病通常涉及全身多个系统,包括淋巴系统。需遵循医嘱使用硫唑嘌呤片、甲氨蝶呤片等等药物控制病情发展。同时,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和良好的生活习惯有助于缓解症状和提高生活质量。 5、淋巴肿瘤: 纵隔淋巴结肿大也可能是淋巴肿瘤的表现,包括淋巴瘤和转移性淋巴结肿瘤。这类疾病通常需要综合治疗,包括手术、放疗和化疗等。 纵隔淋巴结肿大25mm的患者平时需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加强锻炼、合理饮食、避免过度劳累等有助于增强身体抵抗力,促进病情的好转。
1465
2024-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