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显微外科科室相关科普
脚趾甲发紫
贺斌
副主任医师
骨Ⅳ科(手足踝-显微骨科)
脚趾甲发紫,可能与环境不良、外伤、贫血、血管病变、血管瘤等情况有关。可以先观察,如果出现疼痛等不适,可遵医嘱进行针对性处理,避免情况加重。 1、环境不良: 如果长时间处于寒冷、缺氧的环境中,或者鞋子过小、袜子过紧,容易影响脚趾局部的血液循环,可导致脚趾部位缺血或缺氧,出现发紫的症状。此时可通过改善周围环境进行缓解,比如生活在温暖、氧气充足的地方,平时穿宽松舒适的鞋袜。 2、外伤: 脚趾受到直接、间接的外力打击时,可导致局部毛细血管充血、渗出,甚至出现骨折,导致局部血管无法正常修复,可导致脚趾甲出现发紫的症状,还可能伴有肿胀、疼痛感、活动障碍。患者在受伤48小时内可先进行冷敷,促进毛细血管收缩,减少渗出。受伤48小时后可改为热敷,加快局部血液循环,促进症状消退。如果出现骨折的情况,可能需要通过手术进行复位、固定。 3、贫血: 如果自身存在贫血,体内血红蛋白较低,携氧能力较差,可能会导致脚趾局部缺血,出现趾甲发紫的情况。如果是缺铁性贫血,可以多吃动物肝脏、菠菜等含铁量高的食物,也可以口服铁剂,如硫酸亚铁缓释片。 4、血管病变: 如果自身存在高血压、高血脂等疾病,可能会导致血管出现病变,血管变窄后可引起脚部血液循环不畅,出现趾甲发紫的现象。需要积极治疗原发病,如高血压患者应积极服用降压药物,如硝苯地平缓释片等,高血脂患者可服用阿托伐他汀钙片等药物。 5、血管瘤: 常见包括毛细血管瘤、海绵状血管瘤等,脚趾甲局部可能出现血液淤积的情况,表现为发紫,可能需要通过手术进行切除治疗,然后加压包扎。 另外,如果存在雷诺综合征、呼吸系统疾病、心脏疾病等疾病,对脚趾局部的供血造成影响,也可导致脚趾甲颜色发紫。可前往医院骨科、血液内科等相关科室就诊,进行视诊、超声等检查,能够明确情况。
2360
285
2024-06-26
剧烈运动后腿疼怎么快速恢复
王雷
副主任医师
手外科中心
如果剧烈运动后出现腿疼,首先可以通过适当休息、局部热敷、适当拉伸按摩来缓解,如果疼痛较为剧烈,还可遵医嘱使用止痛药物等进行治疗,可以帮助快速缓解腿部疼痛。 一、日常护理: 1、适当休息: 剧烈运动后出现腿疼主要是由于剧烈运动后局部组织产生乳酸,从而刺激周围组织产生的疼痛感,当出现疼痛后需避免再次剧烈运动并且需要适当休息。 2、局部热敷: 当出现腿部肌肉酸痛后,还可使用热毛巾对酸痛部位适当热敷,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有助于疼痛感消散,还可以适当泡热水澡。 3、适当拉伸按摩: 此外,当出现疼痛后还可适当对疼痛部位进行按摩,有助于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可以缓解疼痛,还可适当进行拉伸,有助于放松肌肉,缓解局部肌肉痉挛。 二、使用药物: 1、止痛和肌肉松弛药物: 如果疼痛较为剧烈,通过以上方法并不能缓解疼痛,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塞来昔布胶囊、复方氯唑沙宗等药物进行治疗。 2、其他: 此外,还可使用三七片、活血止痛片等中成药进行治疗,可以起到化瘀止痛的效果。 三、其他: 还可至专业机构进行推拿、针灸等,可以有效缓解疼痛,起到活血化瘀的效果。 如果腿疼症状较为严重还可及时至医院骨科就诊,完善体格检查、X线检查等,确诊后可遵医嘱进行复位固定治疗等。在日常生活中应避免长时间剧烈运动,在运动前也应适当热身,在运动之后也应适当放松肌肉等。
3498
13
2024-06-26
颈椎病的症状有哪些
王雷
副主任医师
手外科中心
颈椎病的症状因其类型不同而存在差异,可根据组织结构受累出现的临床表现分类,如颈型颈椎病、神经根型颈椎病、脊髓型颈椎病、交感型颈椎病、椎动脉型颈椎病。 1、颈型颈椎病: 是各型颈椎病的早期阶段,也是最常见的一型,以枕、颈、肩、背部酸、痛、胀等不适感为主,可伴有颈部僵硬、头晕、头沉。查体多可见颈部肌肉僵硬,可伴颈后部明显压痛。X线片常显示,颈椎生理曲度消失或反弓,可伴有骨质增生。 2、神经根型颈椎病: 是各型中发病率最高、临床最多见的一种类型,以颈肩痛、上肢麻木或疼痛为主,从肩部沿着上臂放射至前臂或手指(根性疼痛),有时疼痛麻木难忍,严重影响睡眠。严重时可伴有上肢无力、手指不灵活为主要特征,部分患者还有肩部及肩胛骨内侧缘疼痛。 3、脊髓型颈椎病: 危害最为严重,以上肢、下肢、躯干的感觉异常(如麻木、疼痛、踩棉感、胸腹部束带感等)、肌力下降(步态不稳、持物掉落、手指不灵活等)为特征,症状多起始于下肢,严重者可累及四肢,并出现大小便障碍。 4、交感型颈椎病: 比较少见,主要是转头、抬头、低头时,颈部的异常活动,刺激交感神经,产生头晕、恶心、呕吐、心悸、胸闷等症状。 5、椎动脉型颈椎病: 目前多数学者认为这一类型不存在,部分学者认为是因椎动脉受压迫、刺激,引起大脑供血不足、产生头痛、头晕等症状为主要特征。 颈椎病是由于颈椎椎间盘退行性变、椎间关节退行性变(如骨质增生)、椎管内后纵韧带肥厚或骨化及黄韧带肥厚所致的颈脊髓、神经根、交感神经和颈椎血管受压,引起的以颈肩痛和肢体麻木为主要表现的综合征。建议颈椎病患者及时到医院骨科就诊,进行CT、核磁共振检查来明确自身情况,并遵医嘱进行治疗,如吃布洛芬胶囊、塞来昔布胶囊等,配合牵引、针灸、艾灸等治疗。
4114
283
2024-06-26
大腿粗小腿细
王雷
副主任医师
手外科中心
大腿粗小腿细属于正常情况,但如果大腿过粗或者小腿过细,可能是向心性肥胖、经常锻炼下肢、脊髓神经损伤等原因导致,可根据不同原因进行治疗。 1、腹腔肥胖: 由于脂肪沉积在腹部及大腿部,会出现腹部肥胖、大腿过粗而小腿细的现象。建议人们平时进行原地高抬腿、仰卧起坐等运动方式,可以帮助瘦腹部。 2、经常锻炼下肢: 比如快走、倒退走、下蹲等会使小腿过度锻炼,但是大腿和腹部缺乏锻炼,从而都可能会导致小腿变得修长,大腿粗壮,显得大腿过粗,小腿细,平时进行运动锻炼的时候可结合平板支撑、脚踏车等方式。 3、脊髓神经损伤: 可能是腰椎间盘退行性变、损伤、发育异常等原因导致,腰椎间盘突出后可造成神经根压迫,引起腰痛,导致下半身活动量减少、力量锻炼下降,使脂肪堆积或脊髓神经损伤后支配的肌肉萎缩,就可能会导致大腿过粗、小腿过细的情况。患者可遵医嘱应用巴氯芬,乙哌立松、甲钴胺等药物治疗,也可进行手术治疗,如脊柱内镜下椎间盘髓核摘除术、单纯椎板间开窗髓核摘除术等。 建议大腿粗小腿细的人群,及时去医院骨科就诊,并进行X线等检查,明确具体原因,平时要保持良好的饮食运动习惯,可以多吃新鲜的水果和蔬菜,如苹果、白菜等。
4326
100
2024-06-26
颈椎病分为哪六种类型
王雷
副主任医师
手外科中心
颈椎病分型比较多,通常可分为颈型颈椎病、神经根型颈椎病、脊髓型颈椎病、交感型颈椎病、椎动脉型颈椎病、混合型颈椎病,应根据情况进行判断。 1、颈型颈椎病: 是各型颈椎病的早期阶段,也是最常见的一型,以枕、颈、肩、背部酸、痛、胀等不适感为主,可伴有颈部僵硬、头晕、头沉。查体多可见颈部肌肉僵硬,可伴颈后部明显压痛。 2、神经根型颈椎病: 是对于神经根产生刺激而引起,是各型中发病率最高、临床最多见的一种类型,以颈肩痛、上肢麻木或疼痛为主,从肩部沿着上臂放射至前臂或手指(根性疼痛),有时疼痛麻木难忍,严重影响睡眠。严重时可伴有上肢无力、手指不灵活为主要特征,部分患者可伴有肩部及肩胛骨内侧缘疼痛等症状。 3、脊髓型颈椎病: 由脊髓中枢受压引起,危害最为严重,以上肢、下肢、躯干的感觉异常(如麻木、疼痛、踩棉感、胸腹部束带感等)、肌力下降(步态不稳、持物掉落、手指不灵活等)为特征,症状多起始于下肢,严重者可累及四肢,并出现大小便障碍。 4、交感型颈椎病: 主要是颈部交感神经节受刺激而引起,比较少见,主要是转头、抬头、低头时,颈部出现异常活动,刺激交感神经,产生头晕、恶心、呕吐、心悸、胸闷等症状。 5、椎动脉型颈椎病: 目前多数学者认为这一类型不存在,部分学者认为是因椎动脉受压迫、刺激,引起大脑供血不足、产生头痛、头晕等症状为主要特征。 6、混合型颈椎病: 往往颈椎病不是单一类型,是其中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型。 若颈椎病患者出现突发性的四肢麻木、无力等典型症状,建议完善颈部MRI、椎动脉造影、颈部CT等检查,大部分患者可以通过非手术治疗的方式缓解自身症状,如牵引治疗、手法按摩等,也可以口服布洛芬胶囊、塞来昔布胶囊等药物,仅有少数严重压迫神经根或脊髓的患者,需要通过手术方式缓解症状。
4274
336
2024-06-26
颈椎病头晕症状
王雷
副主任医师
手外科中心
各型颈椎病均可出现头晕的症状,其中头晕症状明显的是椎动脉型颈椎病和交感型颈椎病,根据不同的颈椎病类型,其头晕症状也存在差异。 椎动脉型颈椎病主要因椎动脉受刺激和压迫或血管变异,导致动脉供血不足所引起,由于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以眩晕症状为主,患者可出现猝倒,伴有视力减退、偏头痛等症状。交感神经型颈椎病多由于椎间盘退行性病变、椎体节段性不稳定等,压迫刺激到颈椎周围的交感神经而出现的交感神经症状,以头晕最多见,可伴有视力变化、听力下降、恶心、腹胀、心悸、心前区疼痛、血压变化、多汗或无汗、肢体麻木等症状。 一般颈椎病患者出现头晕症状时,与颈部活动明显相关,如坐立位时加重,而卧位时减轻。若患者休息后头晕症状仍不缓解,出现突发性的四肢麻木、无力、局部疼痛等典型症状,建议完善颈部MRI、椎动脉造影、颈部CT等检查。大部分患者可以通过非手术治疗的方式缓解颈椎病头晕的情况,如牵引治疗、手法按摩等,口服布洛芬胶囊、塞来昔布胶囊等药物,仅有少数严重压迫神经根或脊髓的患者,需要通过手术方式缓解症状。
3128
82
2024-06-26
颈椎病头晕怎么办
王雷
副主任医师
手外科中心
颈椎病患者头晕应按照医生要求通过改变生活习惯、物理治疗、药物治疗,比如神经营养药、非甾体抗炎药、血管扩张类药物等,以及手术治疗等方法进行改善,患者需在医生指导下用药,不可盲目进行处理。 一、改善生活习惯: 颈椎病头晕的患者,生活中应避免长时间低头,伏案工作者注意保持脊柱的正直,注意间隔休息,避免长时间屈颈姿势,同时锻炼肩颈部肌肉,避免睡较高的枕头,保持在8-10cm即可; 二、物理治疗: 治疗方法包括牵引制动、手法推拿、按摩、热敷等,能够缓解颈肩肌群的紧张、痉挛,改善局部的血循环,恢复颈椎活动,松解神经根及软组织粘连来缓解症状。 三、药物治疗: 1、神经营养药: 如甲钴胺片、复合维生素B片等。甲钴胺片的主要成分是甲钴胺,可以促进合成脊髓神经和脑细胞的核苷酸代谢,改善颈椎病引起的神经病变,复合维生素B片可以增加脑的血管流量,增强血管张力,起到营养神经的作用,从而减轻颈椎病带来的头晕、头痛症状。 2、非甾体抗炎药: 比如塞来昔布胶囊、布洛芬缓释胶囊等。塞来昔布胶囊可抑制环氧化酶,防止炎性物质的产生,以达到镇痛、抗炎的作用,布洛芬缓释胶囊的主要成分是布洛芬,通过抑制合成前列腺素来达到抗炎、解痛的作用,因此可以改善颈椎病带来的头晕、头痛症状。 3、血管扩张类药物: 如甲磺酸倍他司汀片、盐酸氟桂利嗪胶囊等。甲磺酸倍他司汀片是血管扩张类药物,可以改善血液微循环,扩张血管,治疗因血管循环不善引发的头晕等症状,盐酸氟桂利嗪胶囊能够改善脑循环、扩张血管,从而治疗椎动脉缺血、头晕等。 四、手术治疗: 颈椎病性头晕主要是颈椎骨质增生压迫颈部通向头部的椎动脉导致脑部供血不足引起,通过手术治疗解除压迫是根本的治疗手段,患者经医生评估可通过前路手术、后路手术等方法,来改善局部压迫进行治疗。 颈椎病是由于颈椎椎间盘退行性变、椎间关节退行性变(如骨质增生)、椎管内后纵韧带肥厚或骨化及黄韧带肥厚所致的颈脊髓、神经根、交感神经和颈椎血管受压引起的以颈肩痛和肢体麻木为主要表现的综合征,自身存在颈椎病时需要及时到医院骨科就诊,进行CT、核磁共振等检查明确自身情况,并遵医嘱进行治疗。
3276
242
2024-06-26
剧烈运动后腿疼
王雷
副主任医师
手外科中心
剧烈运动后出现腿疼的情况,可能与乳酸堆积、局部组织损伤、骨折等原因有关,如果出现疼痛较为明显的情况时,还需及时遵医嘱进行针对性处理。 1、乳酸堆积: 在剧烈运动时,由于局部组织肌肉缺氧,有可能会导致乳酸堆积过多,刺激周围肌肉组织等,就有可能会出现腿疼的情况,一般为酸痛,可无其他异常症状。此时可适当休息,并适当按摩热敷等促进局部血液循环,从而缓解腿疼的症状。 2、局部组织损伤: 如果剧烈运动的时候动作不标准或之前没有进行适当热身,在剧烈运动时有可能导致腿部周围组织受损,从而可出现疼痛等情况,还可能伴随局部红肿、活动受限等症状。此时可遵医嘱休息,疼痛严重者还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塞来昔布胶囊等止痛药进行治疗。 3、骨折: 如果剧烈运动的时候不小心磕碰或扭伤,都有可能导致出现骨折的情况。由于局部骨骼受损,刺激周围组织也会出现疼痛感,还可能伴有活动受限、局部肿胀、畸形等症状,此时需及时遵医嘱进行复位固定治疗等。 如果腿疼不能缓解,可及时至骨科就诊,完善体格检查、X线检查等,确诊后可遵医嘱进行针对性治疗。日常生活中还应注意避免长时间剧烈运动,运动前充分热身,饮食清淡好消化,按时进行治疗等。
4044
178
2024-06-26
脚后跟肿痛
贺斌
副主任医师
骨Ⅳ科(手足踝-显微骨科)
脚后跟肿痛可能是外伤所致,也可能与足底脂肪垫萎缩、足跟骨骨质增生、足底筋膜炎、肿瘤,以及其他情况有关,临床需根据不同的病因进行针对性治疗。 1、外伤: 如果脚后跟部位发生磕碰等急性外伤,局部软组织发生损伤,可出现脚后跟部位肿痛的情况,还可能伴有淤血等症状,此时可先制动休息,受伤48小时内可先冷敷,48小时后局部热敷,也可遵医嘱外用云南白药气雾剂,能够消肿止痛。如果受到严重外伤导致足跟部骨折,也可引起脚后跟的肿痛,可通过手法复位、石膏或夹板外固定,严重时需进行跟骨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2、足底脂肪垫萎缩: 多见于老年人,足底脂肪因年龄增长逐渐萎缩,足底缓冲震荡的作用减弱,易出现脚后跟的肿痛情况。通常无需特别处理,可选择松软厚实的鞋垫,穿宽松舒适的鞋子,也可进行局部烤电,用热水泡脚,尽量避免长时间走路。 3、足跟骨骨质增生: 由于跟骨的退行性病变,可导致足跟骨骨质异常增生,长期刺激周围组织,会影响无菌性慢性炎症,可引起脚后跟的肿痛现象。患者可遵医嘱口服骨刺胶囊等药物,若疼痛严重,还可以口服布洛芬片进行止痛,如果药物治疗无效,还可以选择进行微创的小针刀行骨刺切除术。 4、足底筋膜炎: 如果长时间劳作、走路,足底的筋膜在负重下出现微损伤,反复刺激形成的无菌性炎症,可引起脚后跟的肿痛。日常患者可先减轻足跟部压力,穿宽松舒适的鞋子。若疼痛严重,也可遵医生使用双氯芬酸钠肠溶片等药物治疗,配合局部烤电。 5、肿瘤: 如果出现跟骨骨肿瘤,由于肿瘤压迫足根部周围组织,导致跟骨骨质被破坏,可引起脚后跟红肿、疼痛的情况。此时需要采取手术治疗,如肿瘤切除术。 6、其他情况: 还可能与跟腱炎、痛风、跟骨后滑囊炎、跟骨骨膜炎等疾病有关,以及和扁平足、足弓结构发育等有关。如跟骨骨膜炎患者,发病时骨膜及骨膜血管扩张、充血、水肿,骨膜增生及炎症性改变,也会出现疼痛。患者需要积极治疗原发病,如跟骨骨膜炎患者可遵医嘱外用伤湿止痛膏,也可以使用非甾体类药物进行治疗,比如布洛芬缓释胶囊等。 如果长时间出现脚后跟肿胀、疼痛的情况,建议患者前往医院手足外科就诊,可进行视诊、触诊、X线检查等,能够明确情况,然后进行专业处理。
2081
16
2024-06-26
骨折复位常见固定方法
王雷
副主任医师
手外科中心
骨折复位常见固定方法包括手法复位外固定、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或外固定。如果发生骨折情况,可通过以上方法进行治疗,恢复期间还要注意饮食营养补充,有助于病情恢复。 1、手法复位外固定: 骨折通常是受到直接或者间接暴力伤所致,患者局部会出现明显肿胀或者疼痛,也可能会出现活动受限情况。如果骨折部位发生明显移位,或开放性骨折等,可通过手法复位外固定的方式治疗,通常是使用石膏或小夹板固定等达到固定目的,在外固定后要经常检查固定有无松动,避免固定失效导致骨折再次移位。 2、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或外固定: 若使用手法复位外固定无法保持骨折端复位,患者应选择手术治疗,医生会选择合适部位切开皮肤,选取合适的内固定或外固定支架器械将骨折部位固定,常见的固定器械为螺丝钉、加压钢板、带锁髓内钉、外固定支架等,促进机体的恢复。 如果不慎骨折,建议及时去医院骨科就诊,通过CT检查、磁共振检查等明确病情,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在恢复期间避免剧烈运动,防止再次发生骨折,饮食上建议进食优质蛋白、钙质、维生素含量比较丰富的食物,如苹果、香蕉、牛奶、鸡蛋等,有助于增强身体抵抗力和修复力。
3532
364
2024-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