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实验室应根据检测方法的不同确立自身的参考值,以下正常值仅供参考:
硅土法:71~125s
玻璃颗粒法:90~140s
活化凝血时间(ACT)是一种新鲜全血凝固时间试验,较凝血时间测定更敏感,可评估是否存在内源凝血系统异常,主要用于监测大剂量全肝素的抗凝治疗,也用于心脏外科手术、心脏导管插入术、透析和重症监护病人凝血功能的监测,还可用于筛选某些与凝血有关的疾病。
ACT
活化凝血时间(ACT)是凝血时间的改良试验,是内源性凝血系统较敏感的筛选试验之一,也是监护体外循环肝素用量的较好指标,主要用于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人工肝、体外膜肺氧合(ECMO)等床旁技术使用肝素治疗时的快速凝血功能监测,指导调节肝素的使用。
活化凝血时间偏高提示患者在肝素治疗时有出血倾向,应减少肝素用量,甚至停用肝素。常见疾病因素有血友病、重症肝病、维生素K缺乏症、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等,另外,手术、透析和重症监护等情况下做该指标检查监测凝血功能时,也可能发现活化凝血时间偏高。
疾病因素
先天性凝血因子缺乏:如各型血友病。
获得性凝血因子缺乏:如重症肝病、维生素K缺乏症等。
纤溶蛋白溶解活力增强:如继发性、原发性纤维蛋白溶解功能亢进,属于病理状态,病因有创伤、手术、恶性肿瘤、器官移植等。
血液循环中有抗凝物质:如有抗因子Ⅷ或因子Ⅸ抗体、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早期肝素治疗时等。
非疾病因素
进行心脏外科手术、心脏导管插入术、透析和重症病人监护等时,需要进行凝血功能的监测,即需要测定活化凝血时间,此时有出现偏高的可能。
在病情稳定的情况下,血友病、维生素K缺乏症、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等患者可去血液科就诊,肝病患者可去肝病科。但需要注意,活化凝血时间测定一般在肝素治疗过程中进行,多属于重症表现,因此出现任何危急症状应立即到急诊科就诊。
1.血友病:目前血友病的治疗以替代疗法为主,即补充缺失的凝血因子,它是防治血友病出血最重要的措施。另外,可给予去氨加压素、抗纤溶剂等药物治疗,有关节出血、畸形应进行固定、理疗或者人工关节置换,做好自我保护,防止外伤,必要时可通过基因疗法改善。
2.维生素K缺乏症:应给予维生素K,可口服,亦可肌内注射或静脉给药。若出血严重,需尽快救治,可直接补充新鲜血浆、冷沉淀或凝血酶原复合物等。另外,积极治疗引起维生素K缺乏的基础疾病和改善饮食。
3.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抗凝治疗是终止DIC病理过程、减轻器官损伤、重建凝血-抗凝平衡的重要措施。一般认为,DIC的抗凝治疗应在处理基础疾病的前提下,与凝血因子补充同步进行,临床上常用的抗凝药物为肝素。其他主要治疗包括基础疾病的处理及诱因清除、凝血因子补充、抗纤溶疗法、溶栓治疗及对症处理。
4.重症肝病:强调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针对不同病因采取相应的综合治疗措施,并积极防治各种并发症,内科治疗无效可以考虑人工肝或肝移植。人工肝支持治疗也是患者在等待肝移植供体过程中的过渡治疗。
饮食原则
活化凝血时间偏高多和急诊重症有关,饮食应注重补充营养,一般以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等为主。
饮食宜忌
1.血友病:应给易消化、富有营养的食物,必要时给无渣饮食,以防消化道出血。可多吃富含优质蛋白、维生素的食物,如新鲜水果蔬菜、肉类、鸡蛋等。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禁酒。
2.维生素K缺乏症:主要是乳母应加强饮食护理,孕妇产前和产后可以食用富含维生素K的食物,如西蓝花、黄瓜、大白菜、香葱、豆类及其制品、鸡蛋、水果等,或饮用添加维生素K等营养素的牛奶、豆浆等。对于患儿,在辅食添加过程中注意食材种类多样化。
3.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早期给予高营养、高蛋白质、高维生素的易消化半流质或流质饮食,有消化道出血者应酌情进冷流质饮食或暂时禁食,避免粗硬食物刺激胃黏膜,昏迷者给予鼻饲。
4.重症肝病:给予低脂、高热量、低盐、清淡、新鲜、易消化的食物,戒烟酒,忌辛辣刺激性食物。少量多餐,合理调整食谱,保证食物新鲜可口。避免进食高蛋白饮食,有腹水和肾功能不全患者应控制钠盐摄入量。
1.血友病:有出血倾向时应限制活动,卧床休息,出血停止后逐步增加活动量。做好个人防护,预防出血,如日常动作轻柔,剪短指甲、衣着宽松,谨防外伤及关节损伤。治疗其他疾病时尽可能采用口服给药,避免或减少肌内注射,以及尽量避免手术,慎重拔牙等。
2.维生素K缺乏症:患儿居室要保持安静,减少搬动次数,平时要避免磕碰,当患儿哭闹剧烈时要避免摇晃、上下抖动的动作。做好患儿的卫生护理,如皮肤、臀部护理,保持清洁干燥,防止感染。
3.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早期卧床休息,做好皮肤护理,多翻身,避免压疮。居室环境应舒适、安静、清洁,注意多通风,好转后可适当活动。注意保暖,及时添减衣物,预防感冒。做好口腔的清洁护理,预防呼吸道感染。
4.重症肝病:按医嘱用药,不滥用药物,特别应禁用损害肝脏的药物,且发现不良反应及时就诊。避免从事重体力劳动、高强度、高负荷工作,不做剧烈运动。注意劳逸结合,合理安排作息生活,不熬夜。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培养生活情趣爱好,如听音乐、下棋等。
活化凝血时间(ACT)低于参考值,表明肝素用量不够或者处于高凝状态,应增加肝素量,0.5~1h后查ACT,直至正常范围内。偏低也可见于血栓性疾病,但临床意义有限。
疾病因素
活化凝血时间偏低可见于血栓性疾病,但临床意义有限,敏感度较差。
非疾病因素
无
若患者有血栓性疾病,出现相关症状后可去血液科就诊。
血栓性疾病:治疗原则是改善血栓前状态或高凝状态,防止血栓扩大及新血栓形成,溶解血栓,重建血流通道,恢复相关组织和血管功能。治疗以药物为主,必要时辅以手术和介入治疗。另外,积极治疗基础疾病如动脉硬化、糖尿病等,以及加强生活管理。
饮食原则
血栓性疾病患者饮食上应清淡,可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少吃油腻、高脂肪食物。
饮食宜忌
血栓性疾病患者,宜进食低脂、富含纤维素及优质蛋白的饮食,如蔬菜、水果、糙米、谷类、豆类、鱼类等;保持大便通畅,多饮水,以降低血液黏稠度;限制精制糖类或是含糖类甜食的摄入。
血栓性疾病患者若累及下肢,应绝对卧床休息,抬高患肢,禁止对患肢进行过度挤压、搬动、热敷、按摩等。在病情好转后,应适当进行运动,以有氧运动为宜。同时,戒除不良生活习惯,戒烟忌酒,控制体重在合理范围,避免肥胖,保持情绪稳定。另外,注意监测自身病情变化,遵医嘱定期复查,以及有肢体障碍者进行患肢康复训练。
[1]熊立凡,胡晓波.明明白白看化验单[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6:275.
[2]陆国平.儿童急诊与重症医学临床技术[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6:240-241.
[3]王维鹏,魏中南.简明医学检验参考手册[M].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68.
[4]胡成进.检验结果临床解读[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0:71.
[5]葛俊波,徐永建,王辰.内科学 第9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618-627,.
[6]郑强.实用临床儿科诊疗实践[M].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9:25-26.
[7]刘扬,韩金艳,刘丽英.全科护理实践[M].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9:21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