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雷他定为什么晚上吃

糖类抗原242

指标正常值

糖类抗原242

<20μ/ml

指标概述

指标含义

糖类抗原242是一种唾液酸糖蛋白,是存在于多种恶性肿瘤细胞中的粘蛋白类型的糖蛋白。是一种肿瘤标志物,对于消化道肿瘤有提示作用。

缩写

CA242

检测价值

糖类抗原242有助于筛查胰腺癌、结直肠癌,且敏感性较高。同时,对胆囊癌、肺癌、食管癌、乳腺癌等恶性肿瘤,也有一定辅助诊断的作用。通常与其他的肿瘤标志物,如癌胚抗原,一同综合判断。

指标偏高

临床意义

糖类抗原242偏高主要由疾病原因导致,如胰腺癌、肺腺癌、直肠腺癌、食管癌、乳腺癌、胆囊癌、非小细胞肺癌等。

潜在疾病: 胰腺癌 ; 肺腺癌 ; 直肠腺癌 ; 食管癌 ; 乳腺癌 ; 非小细胞肺癌 ; 胆囊癌

原因分析

疾病因素

肿瘤:胰腺癌、食管癌、非小细胞肺癌等,可出现糖类抗原242升高。

就诊科室

糖类抗原242偏高多由肿瘤导致,如由消化道疾病肿瘤导致,如胰腺癌、食管癌,建议到消化科或肿瘤科就诊;如由肺部肿瘤导致,如非小细胞肺癌,建议到呼吸科、肿瘤科就诊。

诊疗建议

经检测糖类抗原242升高者,在明确病因后,应积极治疗原发病。具体治疗方法根据患者疾病不同,有一定差别。主要治疗方法包括外科手术、放化疗、生物靶向治疗等。

1.胰腺癌:胰腺癌通常采用外科治疗和姑息治疗。约2/3的胰腺癌病人合并有黄疸,对于不可切除、合并梗阻性黄疸的胰腺癌病人,首选治疗方法为内镜下经十二指肠乳头胆道内置入支架。合并有十二指肠梗阻无法内镜置入支架的病人,可选择经皮经肝穿刺置管外引流术,亦可将引流管经乳头置入十二指肠内。对于不可切除的局部进展期或转移性胰腺癌,积极的化学治疗有助于缓解症状、延长生存期及改善生活质量。常用化疗药物有吉西他滨、氟尿嘧啶、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等。

2.非小细胞肺癌:应合理地应用手术、化疗、放疗和生物靶向等治疗手段,以期达到根治或最大程度控制肿瘤,提高治愈率。目前手术切除是肺癌的主要治疗手段,也是目前临床治愈肺癌的唯一方法,分为根治性手术与姑息性手术,应当力争根治性切除。

3.食管癌:目前外科手术仍是食管癌最重要的治疗手段。而放射治疗是食管癌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70%的食管癌患者就诊时已属中晚期,失去根治性手术切除的机会;而我国食管癌病理95%以上均为鳞状细胞癌,对放射线相对敏感。此时,就需要术前放疗联合手术或根治性放化疗的综合治疗模式,来改善患者生存。

饮食调理

饮食原则

不同原发疾病引起的糖类抗原242升高,应按照原发病的不同,给予不同的饮食规则。

1.消化道肿瘤患者主要进食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低脂、易消化的半流质、流质饮食,每日少量多餐。家属应保持患者饮食的多样化,增加食物的色香味,促进患者的食欲。保持患者每日喝水2000mL以上,以增加尿量。

2.肺癌患者应多食用易消化、高蛋白、高维生素及低脂食物,如水果、蔬菜及适量的肉类。

饮食宜忌

1.癌症患者应忌食油炸油腻、生冷、粗糙及辛辣刺激性食物。

2.食管癌患者应忌饮酒、热烫饮食、腌制饮食、高盐饮食、霉变饮食、硬质饮食、快速进食和不规律饮食。酒精易刺激和损伤使食管黏膜,通常度数越高,食管黏膜变性越明显。

生活管理

糖类抗原242升高患者,需结合具体病因,进行适当的生活管理,常见以下几点:

1.癌症患者应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如保持正常的体重、坚持日常锻炼、减少酒精的摄入,不要抽烟,不要自己随意服用保健品,以免影响治疗效果。

2.患者康复期可选择一项适合自己并能终生坚持的有氧运动。推荐进行有规律的锻炼,每周至少150min的中等强度锻炼,1周2次的力量训练。可选择的运动有快走、骑车、游泳、打太极拳以及有氧舞蹈等。

3.食管癌患者应注重口腔卫生。

相关检查

肿瘤标记物检测

参考资料

[1]蒋敬庭,吴昌平,邓海峰,吴骏,季枚,张红宇,孙文辉,陈国瑾,吴爱珍.血清三种肿瘤标志物检测对胰腺癌诊断的意义[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3(07):42-43.

[2]吴亚轩.血清CA199、CA125、CA242检测对胰腺癌诊断的临床价值[D].青海大学,2014.

[3]刘馨,徐军,张涛.肿瘤标志物CA199、CA242及CA50联合检测对胰腺癌早期诊断的价值[J].中国生化药物杂志,2011,32(04):325-326+331.

[4]刘天舟,张琳,王庆芳.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CA153、CA242及CYFRA21-1水平测定[J].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12,47(01):113-115.

[5]杨德辉.血清CEA、CA-125、CA-153、CA-199、CA242联合检测对消化道肿瘤诊断的临床意义[A].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消化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下册)[C].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2007:1.

[6]傅剑华,谭子辉.食管癌外科治疗的现状与未来展望[J].中国肿瘤临床,2016,43(12):507-510.

[7]冉进军,韩乐飞,杨晓妍,齐鸿超,杨帆,廖欣怡,刘巧兰.食管癌危险饮食因素的Meta分析[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14,22(06):644-647.

[8]马丹,杨帆,廖专,王洛伟.中国早期食管癌筛查及内镜诊治专家共识意见(2014年,北京)[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15,35(04):320-337.

[9]王玉杰,邢绍芝,冯海玉.护理干预对食管癌放疗患者进食疼痛的影响[J].中国医药科学,2015,5(17):126-128+132.

[10]杨尹默,刘子文,赵玉沛,苗毅,王春友.胰腺癌诊治指南(2014)[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14,34(11):1011-1017.

[11]白燕南,严茂林.胰腺癌综合诊治指南(2018版)外科相关部分解读[J].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2018,25(06):669-672.

[12]欧玉凤,赵慧华,杜燕婷.精细化饮食指导对食管癌术后患者饮食相关并发症的影响[J].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19,26(01):86-88.

[13]食管癌诊疗规范(2018年版)[J].肿瘤综合治疗电子杂志,2019,5(02):50-86.

[14]檀燕,徐元宏.肿瘤患者与其血清标志物关系的临床意义[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20,36(01):18-20+25.

相关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