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脊液乳酸脱氢酶

脑脊液乳酸脱氢酶

指标正常值

成人

10~25U/L

儿童

28.3U/L

幼儿

29.2U/L

新生儿

53.1U/L

指标概述

指标含义

脑脊液乳酸脱氢酶是临床酶学经常测定的指标,需要通过腰椎穿刺术获得。正常人脑脊液乳酸脱氢酶含量很低,相当于血清含量的1/10。 通过检测脑脊液中乳酸脱氢酶,有助于进行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疗效观察和预后判断。

缩写

LDH

检测价值

脑脊液乳酸脱氢酶检测可用于辅助诊断颅内感染,帮助鉴别化脓性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和病毒性脑膜炎,还可辅助诊断脑血管疾病、脑肿瘤、脱髓鞘病等疾病。脑脊液乳酸脱氢酶可作为鉴别出血性脑卒中和缺血性脑卒中的指标之一,并可预测出血性脑卒中的预后和转归,还可用来判断脑膜炎患儿的性质、程度和预后。

指标偏高

临床意义

脑脊液中乳酸脱氢酶高于正常参考值(>25U/L)称为乳酸脱氢酶增高,主要由疾病因素导致,如细菌性脑膜炎、脑梗死、脑出血或蛛网膜下腔出血急性期、脑肿瘤等。

潜在疾病: 化脓性脑膜炎 ; 结核性脑膜炎 ; 脑血管疾病 ; 脑肿瘤 ; 脱髓鞘病

原因分析

疾病因素

细菌性脑膜炎:如化脓性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患者脑脊液中乳酸脱氢酶活性多增高。

脑血管疾病:对于脑血管疾病的患者,特别是脑梗死、脑出血或蛛网膜下腔出血急性期,脑脊液中乳酸脱氢酶活性多明显升高。

脑肿瘤、脱髓鞘病进展期:脑脊液中乳酸脱氢酶活性增高,但病情进入缓解期后会逐渐下降。

就诊科室

导致脑脊液乳酸脱氢酶增高的病因不同,就诊科室有所不同。如化脓性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等导致的脑脊液乳酸脱氢酶增高,应就诊于神经内科;脑血管疾病、脑肿瘤、脱髓鞘病等导致的脑脊液乳酸脱氢酶增高,应就诊于神经内科、神经外科或肿瘤科;脑膜炎患儿出现的脑脊液乳酸脱氢酶增高,可就诊于神经内科或儿科。

诊疗建议

导致脑脊液乳酸脱氢酶增高的疾病不同,治疗方法不同,应针对具体病因治疗。建议治疗期间定期复查,按照医嘱用药,同时保持病室安静、空气新鲜。对于伴有高热的患者,每4小时测体温1次,同时建议多喝水,出汗后及时更衣,注意保暖。体温超过38.5℃时,应及时给予物理降温。

结核性脑膜炎:尽早开始抗结核治疗,必要时可加用糖皮质激素,以减轻炎症反应,改善脑膜刺激症状。

化脓性脑膜炎:应选择敏感的抗生素治疗。对于3个月以上的患儿,经验性用药可选择广谱头孢菌素;3个月以下的婴儿可加用氨苄西林。疗程因病原菌不同而异,约5~21天。颅内高压时可用甘露醇或甘油果糖治疗。

饮食调理

饮食原则

脑脊液乳酸脱氢酶增高的患者应尽早查明病因并进行相应的治疗。除积极治疗原发疾病外,饮食方面要注意营养均衡,确保足够的营养供应,切忌偏食。同时也不宜乱食偏方,以免耽误病情。

注意事项

脑脊液乳酸脱氢酶增高的患者,在不合并其他疾病史的情况下,饮食注意事项如下:

1.部分脑脊液乳酸脱氢酶增高患者会出现高热现象,而高热会使患者能量消耗加剧,易造成患者营养不良,所以要保证能量摄入,维持其正常神经系统功能,提高其免疫力。可予高维生素、高热量、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如鸡蛋羹、菜汤、粥类、面条等;

2.对于频繁呕吐不能进食者,应积极防止脱水、电解质平衡紊乱的发生,昏迷者可通过鼻饲或静脉输液的方法维持患者足够热量;

3.建议少量多餐,以减轻胃的膨胀,预防呕吐发生。

生活管理

由于脑脊液乳酸脱氢酶增高的病因不同,所需生活管理方式也不同。如为脑膜炎导致的脑脊液乳酸脱氢酶增高,日常生活中需注意保暖,避免感冒,同时加强体育锻炼,提高身体素质,增强机体免疫力,定期到医院随防。

1.健康教育宣教:患者及其家属应积极参加知识讲座,了解有关疾病预防和治疗知识。恢复期患者可积极地采取功能锻炼恢复训练,以减少后遗症的发生。

2.生活习惯:平时应养成良好生活习惯,保证充足睡眠。化脓性脑膜炎患者治疗期间会应用大量抗生素,易发生口腔溃疡或炎症,因此患者生活中还要做好口腔护理。

3.心理管理:患者和家属应树立战胜疾病的决心, 消除焦虑、紧张和恐惧的心理。

相关检查

脑脊液生化检查

参考资料

[1]全国高等学校医学教材第8版:诊断学/主编:万学红,卢雪峰

[2]吴胜军,周美霞,管茶英.脑脊液中免疫球蛋白、乳酸脱氢酶及腺苷脱氨酶检测鉴别脑膜炎[J].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2006(06):466-468.

[3]何泓.结核性脑膜炎的诊断和治疗进展[J].甘肃科技,2005(04):150-151.

[4]刘竹枫.脑脊液中ADA、LA、CRP、LDH的检测在小儿颅内感染诊断中的价值[D].山西医科大学,2011.

[5]刘心洁.儿童化脓性脑膜炎的诊断和治疗[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8(10):726-728.

[6]张爱民,杨雪梅.小儿化脓性脑膜炎的治疗和护理[J].黑龙江医药,2011,24(02):321-322.

相关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