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雷他定为什么晚上吃

胰岛素

指标正常值

空腹

10-20mU/L

指标概述

指标含义

胰岛素是由胰岛B细胞产生,体内唯一的降血糖激素。血清中胰岛素受血糖浓度的调控,血糖浓度增高可刺激胰岛分泌胰岛素,从而使体内血糖达到平衡状态。而外源性胰岛素,主要用于糖尿病的治疗。

缩写

INS

检测价值

胰岛素检测主要用于糖尿病和低血糖症的诊断,且可以了解胰岛的基础功能和储备状态,反映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情况。

指标偏高

临床意义

导致胰岛素水平偏高的原因有非疾病因素和疾病因素,非疾病因素包括个体差异、精神因素、胰岛素不敏感,或由胰岛素注射过多导致;进餐后30-60分钟可出现胰岛素高峰,此时检测也可出现胰岛素水平偏高的情况。疾病因素包括2型糖尿病、肝功能异常、肾衰竭、肢端肥大症、巨人症等。

潜在疾病: 胰岛细胞瘤 ; 2型糖尿病 ; 肾衰竭 ; 肢端肥大症 ; 巨人症

原因分析

疾病因素

2型糖尿病:可存在胰岛素抵抗,胰岛素不能正常利用,导致胰岛素偏高。

胰岛细胞瘤:可分泌过量的胰岛素,导致胰岛素呈高水平曲线。

肝功能异常:血液内的胰岛素50%-80%由肝脏清除,肝损害时清除作用降低,出现胰岛素偏高。

肢端肥大症:与垂体功能障碍有关。

非疾病因素

先天性因素:部分人群存在天生胰岛素过高的情况。

饮食因素:进食含蛋白质较多的食物后,体内胰岛素的分泌可增加,造成胰岛素偏高。且正常进食后,胃肠道激素的增加也可促进胰岛素的分泌,导致胰岛素偏高。

就诊科室

导致胰岛素偏高的原因就多,就诊科室有所不同,一般建议内分泌科就诊。如果为2型糖尿病导致的胰岛素偏高,建议到内分泌科就诊;胰岛细胞瘤患者建议到肿瘤科就诊。

诊疗建议

导致胰岛素偏高的疾病不同,其治疗方法也不同,主要包括一般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治疗后还要定期进行复查。平常加强体育锻练,体力活动可增加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体重,改善代谢,减轻胰岛素抵抗。饮食建议多样化,保持营养均衡,避免营养过剩。若需药物治疗,必须在医生指导下,边服药,边监测,以调节激素水平到健康指数范围内。

2型糖尿病:在调整饮食和生活方式的基础上,建议行药物治疗。

胰岛细胞瘤:早期采用药物与饮食相结合的方法治疗,晚期患者应及时行手术切除。

饮食调理

饮食原则

胰岛素水平偏高,患者应适当调整饮食结构,避免高脂肪、高热量饮食,因为大量进食此类食物可导致胰岛素抵抗,加重胰岛素水平升高。建议患者在保证饮食结构多样性的前提下,多进食蔬菜、水果,避免能量摄入过多。此外,甜食也可导致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下降,因此应少吃甜食。

饮食宜忌

胰岛素偏高的患者,需要禁忌的饮食如下:

1.过多的蛋白质、脂肪、糖类,这些食物可刺激胰岛B细胞大量分泌胰岛素,进而加重胰岛素升高的情况;

2.肾衰竭患者应避免摄入高盐食物,常见的高盐食物有卤菜、腌肉、咸鱼,以免加重肾脏负担;

3.应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韭菜、大蒜等,以免影响药物治疗效果。

生活管理

虽然导致胰岛素偏高的原因不同,但其生活管理方式大致相同,但由疾病因素导致的胰岛素偏高,仅由生活管理或饮食调理不能达到改善的目的,还需积极寻求药物治疗。其日常生活管理方式主要包括以下三点:加强健康教育,预防并发症;积极运动;加强自我监测。

1.加强健康教育,预防并发症:定期参加社区健康讲座,咨询疾病相关问题,了解患病、旅游等情况下的急救常识;了解胰岛素的不良反应及护理。

2.积极运动:平常积极、规律运动,锻炼身体,有助于提高身体新陈代谢。其运动类型和运动方式、时间、频率因人而异,一般3-5次/周,一次30分钟最佳。

3.加强自我监测:2型糖尿病应正确使用降糖药物和胰岛素,定期监测血糖,并记录。

指标偏低

临床意义

胰岛素水平偏低,多由体内胰岛B细胞缺乏所致。临床中自身免疫系统反应异常,如 1型糖尿病,以及长期胰岛素抵抗导致胰岛B细胞功能减退,如2型糖尿病,均为常见的胰岛B细胞缺乏的原因。胰腺炎手术中导致胰腺细胞损伤或被去除,以及甲状腺功能亢进、低钾等也可导致胰岛B细胞减少,进而导致胰岛素水平偏低。

潜在疾病: 1型糖尿病 ; 2型糖尿病 ; 胰腺炎 ;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原因分析

疾病因素

1型糖尿病:自身免疫系统反应异常,导致胰岛B细胞受免疫打击凋亡,导致胰岛素分泌减少。

2型糖尿病:长期胰岛素抵抗所致胰岛B细胞超负荷分泌,出现功能减退,甚至衰竭,导致胰岛素分泌减少。

胰腺炎:胰腺细胞损伤,可导致胰岛B细胞减少,胰岛素水平偏低。

甲状腺功能亢进:可导致胰岛素分泌减少或排泄增多,表现为血中胰岛素相对减少。

就诊科室

胰岛素偏低的原因不同,就诊科室有所不同。如果为糖尿病导致的胰岛素分泌不足,建议到内分泌科就诊;如果为胰腺炎导致,建议到消化内科就诊;如果为甲状腺功能亢进导致,建议到内分泌科就诊。

诊疗建议

胰岛素水平偏低需根据不同的病因进行相应治疗,通常包括药物治疗以及手术治疗。此外患者还可进行适当的运动,适当增加体力活动可改善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如散步、跳舞、打太极拳等。还应严格控制饮食,若为胰腺炎导致的胰岛素偏低,应在短时间内禁食、禁水。

糖尿病:应在医生指导下应用胰岛素来控制血糖。

胰腺炎:短期内禁食水,而后进行药物治疗;如果发生严重胰腺坏死,还应考虑行手术治疗。

甲状腺功能亢进:可进行药物治疗以及手术治疗。

饮食调理

饮食原则

胰岛素是人体唯一可以降血糖的激素,若胰岛素分泌减少,严重者可发展成糖尿病。因此要保持合理的膳食,适度的运动,以利于胰岛功能的恢复。通常建议糖尿病患者选择低糖水果,且尽量避免淀粉含量较多的蔬菜以及大量进食主食。清淡饮食,足量饮水,限制饮酒,控制油脂类食物的摄入,摄入食物总热量要适宜。

饮食宜忌

糖尿病患者,在无合并其他病史的情况下,需要禁忌的饮食如下:

1.甜食:此类物质升糖速度较快,可导致血糖迅速升高,加重胰岛负担。

2.高热量饮食:摄入热量过多,机体难以消耗,容易导致血糖的增高,并加速脂肪的囤积,不利于病情的改善。

3.饮酒:酒精不仅对消化道有直接损伤,并且其热量也较高,升糖速度快,不利于胰岛素水平的控制。

生活管理

胰岛素偏低的生活管理方式大致相同,包括加强健康教育,预防并发症;积极运动;加强自我监测等。临床中患者应坚持长期治疗,遵医嘱按时服药,切勿擅自停药、换药,并从饮食、运动、药物等方面同时着手,预防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

1.加强健康教育,预防并发症:定期参加社区健康讲座,咨询糖尿病的相关知识,了解患病、旅游等情况下的急救常识;了解胰岛素的不良反应及护理;树立健康意识,预防并发症。

2.积极运动:规律运动,制定个人运动计划,包括运动前的准备,运动类型,运动方式、时间以及频率等。

3.加强自我监测:正确使用降糖药物和胰岛素,定期监测血糖并记录。

相关检查

胰岛素释放试验

参考资料

[1]王陇德,马冠生.营养与疾病预防:医护人员读本.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

[2]刘建丽,宋鹏,刘小娜,王兰英.医学营养干预对改善1型糖尿病患儿血糖波动和降低低血糖症的效果[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2016,45(01):91-94.

[3]陈维军,宋方方,刘烈刚,戚向阳,谢笔钧,宋云飞.罗汉果皂甙提取物对1型糖尿病小鼠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J].营养学报,2006(03):221-225.

[4]沈犁,郭晓蕙.《中国糖尿病护理及教育指南》介绍[J].中国糖尿病杂志,2010,18(4):310-310.

[5]王宣.糖尿病患者如何选用水果[J].农村新技术,2018(07):66-67.

[6]顾维正.胰岛素分泌不足与胰岛素抵抗的临床诊断[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02, 25(11):3-5.

[7]李秀云,王丹,张开金,et al.糖调节受损者胰岛素抵抗及胰岛β细胞分泌功能[J].中国老年学杂志, v.35(06):1484-1487.

[8]冯文忠,尹维珍,张桂仙,唐丽丽,李红. 溴隐亭治疗肢端肥大症继发糖尿病与糖耐量异常报告[J]. 云南医药,1994(03):170-173+239.

相关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