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雷他定为什么晚上吃

甘油三酯

指标正常值

甘油三酯

0.56~1.70mmol/L

指标概述

指标含义

甘油三酯是血脂的一种,其来源主要分为两个途径。第一个途径是外源性食物摄入,脂肪性的食物在消化酶的分解下,由肠道吸收并重新合成甘油三酯;第二个途径为内源性合成,主要是通过碳水化合物在肝脏及脂肪组织内合成。其主要功能为供给和储存能源,还可固定和保护内脏。

缩写

TG

检测价值

甘油三酯可以用于检测高尿酸血症、肾病综合征、甲状腺功能减退、脂质代谢异常、低β-脂蛋白血症、糖尿病等。另外,还可评估患者是否患有动脉粥样硬化和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

指标偏高

临床意义

甘油三酯偏高的原因在临床上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原发性甘油三酯偏高常见于遗传;继发性是指继发于某些疾病,如糖尿病、肾病综合征等,这类疾病多可导致脂肪代谢异常;甘油三酯偏高也可由不良生活的习惯导致,如高脂饮食、吸烟、饮酒等。

疾病因素

慢性代谢性疾病:如糖尿病、肥胖、高尿酸血症等,均可以引起甘油三酯出现不同程度偏高。

其他疾病:如肾病综合征、甲状腺功能减退、胆道阻塞等,可导致脂肪代谢异常,进而致使甘油三酯偏高。

非疾病因素

饮食:大量进食脂肪类,尤其是动物脂肪类食品后,可测得体内甘油三酯水平明显升高。未进食脂肪类食品,但食用大量米饭、面条等碳水化合物,尤其是加工精细的粮食等,可引起血糖升高,并转换成更多的甘油三酯,也会引起血中甘油三酯水平升高。另外,饮酒可以刺激甘油三酯的加速合成,导致甘油三酯升高。

人群:部分中老年人脂肪代谢缓慢,进食量增多后可导致甘油三酯水平偏高。

潜在疾病: 糖尿病 ; 肾病综合征 ; 甲状腺功能减退 ; 肥胖 ; 胆道阻塞 ; 高尿酸血症

原因分析

甘油三酯偏高的原因在临床上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原发性甘油三酯偏高常见于遗传;继发性是指继发于某些疾病,如糖尿病、肾病综合征等,这类疾病多可导致脂肪代谢异常;甘油三酯偏高也可由不良生活的习惯导致,如高脂饮食、吸烟、饮酒等。

就诊科室

甘油三酯偏高应先到内分泌科就诊,明确病因后再到相应科室就诊。如由糖尿病导致的甘油三酯偏高,建议到内分泌科就诊;由肾病综合征导致的甘油三酯升高,建议到肾内科就诊;由胆道阻塞导致的甘油三酯偏高,建议到肝胆外科就诊。

诊疗建议

对于有明确原因所致的甘油三酯偏高患者,应对因治疗。首先应改善生活方式,通常经过一段时间的饮食控制和增加运动后,大部分患者的甘油三酯指标可降至正常水平。若其水平仍不达标,则建议采取药物治疗,且治疗后还要定期复查。一般导致甘油三酯偏高的原因不同,其治疗方法也有差异:

慢性代谢性疾病:如糖尿病、高尿酸血症等,在应用贝特类降脂药的同时,可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对应使用降糖药、降尿酸药等治疗原发病;

肾病综合征:建议遵医嘱使用糖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治疗;

胆道梗阻:根据病情选择药物治疗、手术治疗或穿刺引流治疗。

饮食调理

饮食原则

1.保持饮食结构合理:注意饮食中的粗细搭配合理,保证鱼、肉、蛋、奶等优质蛋白的摄入,多食蔬菜及水果,以保证每日营养元素的平衡摄入。

2.少食多餐:甘油三酯升高的患者,应该控制每餐的摄入量,避免进食过多而造成脂肪囤积,而不利于病情好转。

3.适当增加坚果及深海鱼类的摄入:这类食物富含优质蛋白和不饱和脂肪酸,是改善脂质代谢的好食材,日常可以适量摄入,但不宜吃的太多。因为这类食材热量较高,摄入太多反而会不利于血脂的控制。

4.避免晚餐过量:晚间人体基础代谢相对较低,食物容易消化和吸收,同时晚上活动量少,能量消耗少,若进食过量,可转化成脂肪,对于甘油三酯升高患者的病情不利。同时晚餐时间不宜过晚,避免胆固醇在动脉壁上沉积,促进动脉硬化的发生。

饮食宜忌

对于甘油三酯升高的患者,且无其他疾病史的情况下,饮食上有如下禁忌:

1.限制胆固醇的摄入量:胆固醇是人体必不可少的物质,但摄入过多则对人体有害,膳食中的胆固醇每日不应超过300毫克。并且此类患者忌食含胆固醇高的食物,如动物内脏、蛋黄、鱿鱼等食物。

2.控制淀粉类食物的摄入量:精面馒头、白米饭、面条、土豆、红薯等淀粉类食物,虽然不直接导致甘油三酯升高,但是大量进食后可以在体内转化为脂肪,因此患者需要控制淀粉类食物的摄入。

3.控制甜食摄入量:糖果类、甜食、果汁含有大量的葡萄糖,进食后也会成为转化为脂肪的原料。所以在平时的饮食中,要注意少吃或者尽量不吃这些食物。

生活管理

甘油三酯偏高者应坚持长期综合治疗,强调以控制饮食及体育锻炼为主,尤其生活方式调理也尤为重要。总体而言,在没有其他疾病的情况下,甘油三酯偏高者的生活方式可跟健康人群的生活方式一致,但均需遵循以下几点:

1.戒烟限酒:长期大量饮酒以及吸烟,可导致甘油三酯水平增高,适当戒烟限酒有利于调节该指标维持在理想范围之内;

2.改善不良生活习惯:长期不良的生活习惯,如熬夜等,会导致体内血脂代谢发生紊乱,从而不利于甘油三酯的调节,所以平时注意保持作息时间规律,早睡早起,避免熬夜;

3.积极进行运动锻炼:适当的运动锻炼具有调节人体紧张情绪的作用,能够改善生理和心理状态,恢复体力和精力,陶冶情操,保持健康的心态。一般建议饭后半小时运动或者在空腹运动之前喝一杯牛奶、吃些糕点,可以避免诱发低血糖症。运动方式可以选择散步、游泳、打太极拳,但具体运动时间、方式、频率、强度因人而异。

指标偏低

临床意义

甘油三酯偏低提示可能与甲状腺功能亢进、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肝功能不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低β-脂蛋白血症、无β-脂蛋白血症、营养不良、吸收不良综合征等相关。如果不是疾病因素导致,还可能与长期低脂饮食、处于饥饿状态或者长期服用降脂药物等相关。

潜在疾病: 低β-脂蛋白血症 ; 无β-脂蛋白血症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 脑梗死 ;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 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 ; 吸收不良综合征

原因分析

疾病因素

β-脂蛋白缺乏:甘油三酯是由甘油和三个脂肪酸所形成的酯,主要存在于β-脂蛋白和乳糜微粒中,而低β-脂蛋白血症和无β-脂蛋白血症,会导致甘油三酯偏低。

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功能亢进时,常伴有脂蛋白代谢异常,主要由于脂蛋白代谢的受体和酶的活性受甲状腺激素影响,再加上甲亢患者对能量的消耗增加,从而导致血清中甘油三酯的水平降低。

非疾病因素

饮食不当:如长期进食低脂饮食,如素食等;或吃饭过快,胆汁分泌不足,导致食物中的脂类食物被机体吸收过少。

药物因素:长期服用降低血脂的药物,也可能导致甘油三酯偏低。

就诊科室

引起甘油三酯偏低的原因不同,其就诊科室也不同,一般可就诊内分泌科。如引起甘油三酯偏低的原因为肝功能障碍,建议到肝病科就诊;脑梗死建议到神经内科就诊;甲状腺功能亢进建议到内分泌科就诊;营养不良建议到营养科就诊。

诊疗建议

一般甘油三酯略偏低,无需特殊处理,适当注意饮食即可。如果甘油三酯偏低合并有其他疾病,需要根据具体疾病进行针对性治疗,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等,治疗后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随访观察。具体治疗方法如下:

肝功能不全:需要明确具体原因,进行有效的药物或手术治疗;

脑梗死:包括溶栓治疗,如采用链激酶、尿激酶,或使用肝素、双香豆素抗凝剂;还有降低颅内压和眼压,消除脑水肿,增加脑血容量,改善脑代谢等治疗。

饮食调理

饮食原则

甘油三酯数值偏低一般并不多见,部分患者与检前处于较长时间的空腹状态有关,通常不严重,保持健康饮食习惯,注意营养搭配均衡即可。但若数值偏低程度较高,其可能的原因是严重的肝脏疾病、吸收不良、甲状腺功能亢进等,故饮食原则也不同,具体如下:

1.如果患有肝脏疾病,且不合并其他疾病史,除肝性脑病等严重时期,应供给高蛋白质、高碳水化合物,但应清淡、易消化,根据病情采用流质、半流质饮食;还应补充多种维生素,以利于疾病的康复;

2.如果患者因吸收不良导致营养不良,且不合并其他疾病史,应注意改善饮食结构,不要挑食、偏食,少吃油炸、坚硬、甜腻等不易消化的食物,多吃软烂、营养丰富的食物,以补充机体所需能量;

3.如果患有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且不合并其他疾病史,应注意控制含碘食物的摄入,少吃海产品等高碘食物,多吃营养丰富的食物,如蔬菜、水果以及其他富含维生素的食物,提高机体免疫力,补充机体高代谢所消耗的能量。

饮食宜忌

根据甘油三酯偏低的原因,且无其他疾病史的情况下,饮食禁忌如下:

1.肝脏疾病导致,需禁忌吃油腻、不易消化的食物,并且在严重的肝性脑病时期不应摄入高蛋白食物,避免蛋白质代谢产物加重患者症状;

2.吸收不良导致,最好少吃影响消化吸收的食物,如过冷、过硬、过于油腻的食物;

3.甲状腺功能亢进导致,忌高碘食物以及容易引起机体兴奋的食物,如海带、巧克力、咖啡、浓茶等。这些食物会加重甲亢患者的新陈代谢异常,影响其治疗效果。

生活管理

甘油三酯偏低并不一定与疾病相关,通常无需过于担心。但此指标严重偏低,多与营养不良有关,在没有其他疾病的情况下,建议继续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即可。总体而言,其日常生活管理方式推荐以下两点:

1.适当运动:一般建议饭后半小时运动,运动方式可以选择散步、游泳、打太极拳,但具体运动时间、方式、频率、强度因人而异;

2.保持良好的睡眠习惯和生活质量:建议睡前散步或用热水烫脚,选择较为安静的睡眠环境,避免嘈杂。睡前听轻柔音乐,或者使用眼罩、耳塞、清淡香薰等工具提高睡眠质量。

相关检查

血脂检查

参考资料

[1]于康.医学营养干预与多学科治疗模式用于肥胖症管理[J]. 中华健康管理学杂志,2010(3):136-138.

[2]柴卓峻.甘油三酯偏高该怎么办?[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科普版),2011(9):64-65.

[3]孝玉新,潘有琪.甲状腺功能亢进或减低时血浆胆固醇酯转运蛋白的活性[J.国际内分泌代谢杂志,1999(3).

相关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