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雷他定为什么晚上吃

胰腺激素

指标正常值

胰岛素

10~25mU/dL

胰高血糖素

50~100ng/L

生长抑素

≤25pg/ml

胰多肽

男性:(146±38)ng/L,女性:(140±35)ng/L

指标概述

指标含义

胰腺激素即由胰腺的胰岛细胞分泌的激素。胰岛是胰腺内分泌结构的基本单位,含有A细胞、B细胞、D细胞等内分泌细胞,可分泌胰高血糖素、胰岛素、生长抑素、胰多肽等多种激素,与机体内的营养代谢、血糖浓度调节等有关。

检测价值

胰腺激素可用于以下多种疾病的诊断:
1.胰岛素:常用于糖尿病、低血糖、X综合征等疾病的诊断;
2.胰高血糖素:常用于胰高血糖素瘤、心肌梗死、慢性胰腺炎、低血糖等疾病的诊断;
3.生长抑素:常见于胰腺癌、肝硬化、胃溃疡等疾病;
4.胰多肽:常用于消化性溃疡、胃癌、胰腺炎、肝硬化、糖尿病等的诊断。

指标偏高

临床意义

胰腺激素增高在临床上常由于疾病因素导致,如低血糖症、糖尿病等内分泌疾病,以及胃癌、胰腺癌、肝硬化等其他系统疾病,均可导致胰岛细胞分泌异常,使激素出现增高表现。此外,糖皮质激素的应用也可导致胰岛激素增高。

潜在疾病: 低血糖症 ; 糖尿病 ; 胃癌 ; 胰腺癌 ; 肝硬化 ; 心肌梗死 ; 心力衰竭 ; 慢性肾衰竭

原因分析

疾病因素
1.内分泌疾病:如低血糖症、糖尿病等,都可以导致胰腺激素分泌增加。
2.心血管疾病:如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等,亦可以刺激胰腺激素分泌。
3.肿瘤疾病:如胃癌、胰腺癌等,也会让胰腺激素分泌增加。

4.其他疾病:如肝硬化、慢性肾衰竭等,可导致部分胰腺激素分泌增加。
非疾病因素
药物:糖皮质激素的应用可导致胰高血糖素增高。

就诊科室

胰腺激素增高的疾病,如为低血糖症、糖尿病等,可就诊于内分泌科;如为胃癌、胰腺癌等,可就诊于普外科或肿瘤科;如为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等,可就诊于心血管内科;肝硬化可就诊于消化内科;慢性肾衰竭可就诊于肾内科。

诊疗建议

胰腺激素升高的疾病不同,应选择的治疗方法有所区别,具体如下:
1.低血糖症:低血糖发作时,对于病情较轻或神志清楚者,可立即进食糖水或含糖饮料,对于病情较重或神志不清者,应立即静脉注射50%葡萄糖液60ml;血糖恢复而意识仍未恢复,按急性脑病进行重症监护和综合急救;慢性低血糖的主要治疗方式为对症治疗,积极治疗原发病,如营养不良、肝肾疾病、心衰或脓毒血症等;
2.糖尿病:患者需进行综合治疗,制定管理目标,预防和减少代谢紊乱和并发症的发生,包括医学营养治疗、运动治疗、口服降糖药治疗、糖尿病伴肥胖症的手术治疗、胰腺和胰岛细胞移植,以及糖尿病肾病、糖尿病眼病等慢性并发症的治疗;
3.胃癌:手术治疗为胃癌治疗的最有效的方法,早期胃癌可行胃大部切除加D2淋巴结清除术,进展期胃癌可行胃癌根治术、扩大胃癌根治术与联合脏器切除术、姑息手术等;化学治疗可于术前、术中、术后进行,常用药物包括5-氟尿嘧啶、丝裂霉素、阿霉素等;放射治疗一般不在术前进行,多采用术中放疗;其他治疗包括免疫治疗、中药治疗、基因治疗等;
4.胰腺癌:实施根治性切除术是最有效的方法。胰头癌可施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胰体尾部癌可行胰体尾部切除术,不能切除的胰腺癌可行姑息性手术;放疗主要包括外照射和术中放疗两种方式,化疗常用药为5-氟尿嘧啶、吉西他滨;内镜治疗:ERCP行放置支架减黄术、EUS下行引流、放射粒子植入等;顽固性腹痛和腰背痛按阶梯止痛治疗,梗阻性黄疸可行金属支架放置术;
5.肝硬化:药物治疗包括抗病毒药物治疗和抗纤维化治疗。前者首选核苷类似物,如恩替卡韦。后者金额选择丹参、桃仁提取物等;终末肝硬化病患者如符合手术指征,可进行肝移植手术;腹水患者应测定体重、血清电解质、肾功能及24小时尿钠、尿钾排出量,以进行治疗;针对胃食管静脉破裂出血、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肝肾综合征等并发症,进行对应的治疗;
6.心肌梗死:院前急救需注意将患者安全、迅速地送至医院,尽早开始再灌注治疗;住院治疗包括抗血小板治疗、抗凝治疗、再灌注治疗等。再灌注治疗包括药物溶栓、机械性再灌注治疗,且后者的疗效更好。其他治疗主要为解除疼痛的治疗,如应用吗啡、哌替啶等药物,以及抗心律失常、抗心源性休克等治疗;
7.心力衰竭:针对原发疾病进行针对性治疗,如通过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和旁路手术等改善心肌缺血,心脏瓣膜病行瓣膜置换手术,以及针对感染、肺梗死、心律失常、贫血等诱因进行治疗;药物治疗可选择改善血流动力学的治疗,如洋地黄、利尿剂等,或延缓心室重构的治疗,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醛固酮受体拮抗剂等;非药物治疗包括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和心脏移植等,以及监测体重、调节生活方式、氧气治疗以及心理和精神治疗等;
8.慢性肾衰竭:针对原发疾病的有效治疗和消除引起肾功能恶化的因素,有效延缓肾衰竭进展,保护肾脏功能;根据疾病的不同阶段,选择不同的防治策略,包括降压治疗、控制蛋白尿、肾性贫血治疗、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控制感染、防治心血管并发症,以及肾脏替代治疗等。

饮食调理

饮食原则
胰岛激素偏低的患者应根据疾病特点,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合理的饮食管理。日常饮食应以清淡、易消化、有营养的食物为主,保证每日所需的热量,并根据身体的基础情况,调整蛋白质、水及钠盐的摄入量。
饮食宜忌
1.肝硬化:盐和水的摄入应根据水及电解质情况进行调整,食管静脉曲张者应禁食坚硬粗糙食物。
2.心血管疾病:应进行低脂饮食,重度心衰伴有明显消瘦者,应给予营养支持,如给予血清白蛋白。
3.慢性肾衰竭:宜进行低蛋白质饮食,减少钠盐摄入,低于每日5g氯化钠,注意补充叶酸、钙、铁、锌等矿物质,并限制酒精摄入量,男性低于20g/天,女性低于10g/天。
4.胰腺癌:如胃肠道功能尚可,应以肠内营养为主。
5.糖尿病:应按照性别、年龄、身高、体重、活动量等,制定每日总热量,将体重控制在理想体重的±5%范围内,但禁忌大量饮酒。
6.低血糖:生活中应养成规律的饮食习惯,定时定量进食。
7.胃癌:应注意合理饮食,加强营养管理,根据患者的喜好适当调整饮食,少食多餐。

生活管理

1.肝硬化:代偿期可参加轻活动量的工作,失代偿期尤其出现并发症者应卧床休息,对疾病恢复有一定益处。
2.心血管疾病:心衰失代偿期需卧床休息,多做被动运动,稳定的慢性心衰患者可步行,每日进行多次,每次5~10分钟,逐步延长步行时间。
3.慢性肾衰竭:应停止吸烟,选择可耐受的体力活动,达到健康体重。
4.糖尿病:进行血糖监测,包括空腹和餐后血糖的监测,并定期进行心、肾、眼底等相关的检查,日常生活中规律运动,运动方式包括散步、健美操、跳舞、跑步、游泳等。
5.低血糖:平时应注意血糖监测,避免空腹进行活动。
6.肿瘤:患者常表现出悲观、恐惧、焦虑等不良情绪,可与医务人员或家属进行沟通,调整心态,积极应对疾病,并保持规律的生活习惯,进行规范的治疗。

指标偏低

临床意义

胰腺激素降低在临床上可由多种疾病引起,包括糖尿病、慢性胰腺炎、消化性溃疡、低血糖症等,均可导致胰岛分泌的激素出现异常。胰腺切除术后的患者,胰岛细胞减少,也可出现胰腺激素降低的情况。

潜在疾病: 糖尿病 ; 慢性胰腺炎 ; 消化性溃疡 ; 低血糖症

原因分析

疾病因素

1.内分泌疾病:糖尿病、低血糖症等,可以导致部分胰腺激素分泌减少。

2.消化系统疾病:慢性胰腺炎等,可以抑制胰腺激素分泌。

非疾病因素

胰腺切除术后患者可有胰腺激素减少情况。

就诊科室

胰腺激素降低的疾病,如为慢性胰腺炎、消化性溃疡等消化系统疾病,可就诊于消化内科;如为糖尿病、低血糖症等内分泌疾病,可就诊于内分泌科。

诊疗建议

1.慢性胰腺炎:进行病因治疗,去除原发病因,如治疗胆系疾病、戒酒等;针对腹痛,可进行止痛药、降低胆管内压等治疗;其他治疗包括胰腺功能不全治疗、内镜下治疗等;如患者出现无菌性坏死、感染、胆源性胰腺炎等情况,可考虑进行手术治疗。
2.消化性溃疡:药物治疗包括根除幽门螺杆菌、抗酸分泌、保护胃黏膜等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常用术式为胃大部切除术,适用于急性穿孔、瘢痕性幽门梗阻、消化性溃疡大出血内镜下治疗和/或动脉栓塞介入治疗失败等情况;针对特殊溃疡,NSAIDs相关溃疡需停服非甾体类抗炎药,按常规溃疡治疗方案进行治疗;难治性溃疡应积极找到溃疡病因,进行优化胃酸抑制治疗。

饮食调理

饮食原则
胰腺激素降低的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饮食方案,以促进机体恢复。患者的日常饮食应以高蛋白、高维生素的食物为主,均衡摄入多种营养物质,避免生冷、刺激性食物,以及暴饮暴食或不规律的饮食习惯。
饮食宜忌
1.慢性胰腺炎:应戒酒,合理摄入饮食,避免过量食用高脂、高蛋白饮食,如伴有严重营养不良,可进行静脉营养支持。
2.消化性溃疡:在溃疡活动期应避免辛辣食物和浓茶、酒、咖啡等饮料。

生活管理

1.慢性胰腺炎:日常生活中可进行适当的运动,定期复查,评估胰腺功能。
2.消化性溃疡:生活应保持规律,注意劳逸结合,避免过度疲劳和精神紧张,吸烟者应尽量戒烟。根据具体病情,决定是否需要停服非甾体类抗炎药和阿司匹林。

相关检查

胰高糖素激发试验

血糖检查

胰岛功能检查

参考资料

[1]蔡新华,李艳萍.消化系统病学词典.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第199-200页.
[2]朱家恺,黄洁夫,陈积圣.外科学辞典.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第380页.
[3]王辰,王建安.内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第八版)下册第1111-1115页,1075-1103页
[4]赵玉沛,陈孝平.外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第八版)第609-612页,470-477页,700-
[5]王辰,王建安.内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第八版)上册第547-560页,209-223页,584-587页,464-473页
[6]李春盛.严重头颅外伤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催乳素和胰腺激素测定的临床意义[J].中国急救医学,1993,000(001):7.
[7]陈兴图.胰腺激素对肝细胞DNA合成影响的实验观察[J].南京医学院学报,1992,12(1):16-18.
[8]刘福岭.现代医学辞典.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第701页.

相关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