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8.2mmol/L
血清尿素氮是血浆中除蛋白质以外的一种含氮化合物,也是非蛋白氮的主要成分,经肾小球滤过后随尿液排出,在肾实质受损、肾功能不全失代偿时,肾小球滤过减少,血中尿素氮浓度会升高,一般作为判断肾小球滤过功能的指标。在临床中可用尿素酶水解定氮法和二乙酰一肟直接显色法来进行测定。
BUN
检测血清尿素氮可用于辅助诊断休克、脱水、大面积烧伤、尿路梗阻以及急、慢性肾炎等,或判断肝硬化、肾功能失调等病情的严重性。
血清尿素氮偏高的疾病因素,包括肾前性、肾性和肾后性三种情况,导致肾小球滤过率下降,使血清尿素氮发生潴留,继而出现血清尿素氮升高。非疾病因素常见于饮食和年龄因素。
疾病因素
1.肾前性因素:
(1)严重脱水、出血性休克等有效循环量减少,继而引起肾血流量减少,影响肾小球滤过率,使尿素氮升高,常见于剧烈呕吐、幽门梗阻、肠梗阻和长期腹泻等;
(2)急性心功能不全,特别在广泛性心肌梗死后,易引起氮质血症;
(3)体内蛋白质过盛,如上消化道出血、挤压伤、严重灼伤、大手术后等,体内蛋白分解亢进,使尿素合成增加,从而使血中尿素氮增高。
2.肾性因素:主要见于急性肾小球肾炎、肾病晚期、肾功能衰竭、慢性肾盂肾炎及中毒性肾炎,导致肾小球滤过率明显降低,出现尿素氮滞留。
3.肾后性因素:可见于前列腺肥大、尿路结石、尿道狭窄、膀胱肿瘤等疾病,致使尿道受压,引起尿路阻塞,肾小管内压力增高,肾小球滤过率降低,尿素氮潴留,引起血尿素氮增高。
非疾病因素
1.饮食:高蛋白饮食可引起血清尿素浓度和尿液排出量显著升高。
2.年龄:血清尿素氮随着年龄增长有增高倾向。
引起血清尿素氮偏高的疾病不同,就诊科室也不同。如为急性肾小球肾炎、肾功能衰竭等肾脏疾病导致,建议到肾内科就诊;如为前列腺肥大、尿路结石、尿道狭窄等肾后性因素,建议到泌尿外科就诊;如为剧烈呕吐、幽门梗阻、肠梗阻等肾前性因素导致,建议到消化内科或普外科就诊。
1.肾前性因素:针对致病因素,如脱水、梗阻等,纠正水、电解质以及酸碱代谢失衡,包括补液、胃肠减压、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
2.肾性因素:根据不同的病因、发病机制等,选择相应的治疗方案,如利尿、降低尿蛋白、降压、抗感染等保守治疗,以及透析治疗等。在急性期需注意进行饮食控制和药物治疗,减轻肾损伤,预防肾功能衰竭,提高生活质量。
3.肾后性因素:手术治疗为解除尿路梗阻的主要方法,需根据不同致病因素选择手术方式。如膀胱肿瘤,可进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或根治性膀胱全切术;如尿道狭窄,可选择尿道内切开术、尿道吻合术等。
血清尿素氮偏高,除进行常规治疗,患者需配合饮食管理,以促进疾病恢复。尤其是肾脏疾病患者需注意饮食合理搭配,限制钠盐和钾的摄入,给予优质蛋白、高纤维素饮食,增加蔬菜、水果的摄入。非肾脏疾病患者需根据医嘱进行补液,以缓解生理状况紊乱。
在疾病的急性期,患者需注意休息,避免劳累。在症状缓解之后,可根据身体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如散步、太极拳等,有助于改善体质,促进身体的恢复。但具体的运动时间、方式、频率等,需因人而异,不可一概而论。
血清尿素氮偏低的情况较为少见,也可分为疾病因素和非疾病因素。疾病因素包括肝功能衰竭等情况,蛋白质无法正常吸收或被大量消耗,导致血清尿素氮偏低。非疾病因素多见于妊娠期女性以及大量输液的情况。
疾病因素
肝脏疾病:如肝功能衰竭等,因蛋白质无法正常吸收或大量消耗,导致血清尿素氮偏低。
非疾病因素
1.妊娠:由于妊娠期间血容量增加,血清尿素氮浓度水平比非孕妇低,呈生理性降低。
2.药物:大量输液后也可导致血清尿素氮偏低。
如为肝功能衰竭等肝脏疾病导致,建议就诊于消化内科或肝病科。
1.肝功能衰竭:保守治疗包括保肝、降黄、抗病毒等对症治疗,如已进入失代偿期,可进行抽取腹水的治疗,甚至进行肝移植手术。
2.妊娠:保持规律的产科检查,定期监测血清尿素氮有无出现异常。
肝功能衰竭患者应科学合理的饮食,以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低脂肪易消化为原则,根据具体情况摄入适量蛋白,必要时可进行肠内营养治疗。患者应少食多餐,避免过饱,禁食煎炸、坚硬、油腻 、辛辣刺激及生冷食物;忌烟酒;补充足够的液体和维生素,维持机体水电解质的平衡。此外,患者还要加强营养支持,如建议睡前加餐,可降低营养不良的发生率,改善预后。
血清尿素氮偏低的患者应尽量卧床休息,避免疲劳,减少体力消耗,并加强病情监护。对于肝功能衰竭的患者要注意预防感染,卧床患者定时给予翻身拍背,床头抬高15°,以预防肺部感染。此类患者可能会有出血倾向,如牙龈出血、鼻黏膜出血、球结膜出血、严重出现脑出血等,要密切观察出血程度,用软牙刷刷牙、牙线剔牙;勿抠鼻、勿用力排便;注射后局部至少按压5~10分钟;防跌倒。
[1]中国百科大辞典编委会 编;袁世全,冯涛 主编.中国百科大辞典.北京:华厦出版社.1990.第1041页.
[2]何伋,鹿衡理,成义仁等 主编.内科诊疗学.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第669页.
[3]周新 主编;周耕野,赵智先等 编.中华反射学:足疗临床手册.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4.第194页.
[4]王华, 王晓祥, 林梅. 妊娠高血压患者血清尿素氮、肌酐及尿酸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C]// 中华医学会第十次全国妇产科学术会议产科会场(产科学组、妊高症学组)论文汇编. 2012.
[5]王辰,王建安主编.内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第八版)第624-75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