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雷他定为什么晚上吃

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

指标正常值

钙-钴法

阳性率10%-40%,积分7-51分

指标概述

指标含义

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NAP)是成熟中性粒细胞的特异性颗粒(S颗粒)所释放的一种酶,其活性与中性粒细胞的成熟程度、内分泌功能等多种因素有关。临床上NAP染色主要用于血液系统疾病的诊断和鉴别,其中NAP阳性率反映酶的活性,NAP阳性指数反映酶的反应强度即病理变化程度。

缩写

NAP

检测价值

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NAP)染色主要用于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与其他类型白血病、骨髓纤维化及化脓性感染等的鉴别诊断。如慢粒时NAP明显减低,甚至消失(积分0);类白血病反应时NAP增高,尤其是化脓性感染时可明显增高。此外,妊娠妇女NAP也增高。

指标偏高

临床意义

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阳性率、积分增高主要用于疾病的诊断和鉴别,如在细菌感染性疾病中,球菌感染比杆菌感染升高更显著,急性感染比慢性感染升高更明显。在血液系统疾病中主要见于急性中性粒细胞类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类白血病。

潜在疾病: 细菌感染 ; 急性中性粒细胞类白血病 ; 再生障碍性贫血 ;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原因分析

疾病因素

1.细菌感染性疾病:细菌感染时,尤其革兰阳性球菌感染会出现组织损伤,引发酶进行强烈反应,出现NAP阳性率和NAP积分均升高。

2.血液疾病:常是是机体对某些刺激信号做出的一种反应,如再生障碍性贫血,各种感染、中毒、恶性肿瘤变态反应性疾病、急性失血、溶血性贫血、组织损伤等对机体造成刺激而出现的类白血病,都会使得中性粒细胞增多或粒细胞溶解破坏,导致NAP阳性率、NAP积分升高。而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是一种干细胞异常的疾病,粒细胞不受控制的增殖,导致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阳性、积分增高。

非疾病因素

新生儿NAP活性较高,以后逐渐下降。处于紧张、恐惧、激烈运动等应激状态,NAP积分可增高。药物,特别是激素类如肾上腺皮质激素、雌激素等可使NAP积分增高。

就诊科室

细菌感染患者可去感染科就诊,血液疾病患者可去血液科就诊。

诊疗建议

1.细菌感染:需根据情况合理使用抗生素,可查明感染病原后选用敏感程度高的药物。

2.中性粒细胞类白血病:应进行病因治疗及对症支持治疗,如因感染导致的类白血病需抗感染治疗,肿瘤导致的需放化疗、手术治疗等。

3.再生障碍性贫血:轻症时采取药物治疗,病情若进一步发展需及时使用强化免疫抑制治疗,必要时考虑造血干细胞移植。

4.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目前,本病尚无根治手段,大多采用综合治疗,其目的在于抑制骨髓造血功能,使血容量及红细胞容量尽快接近正常,以期病情缓解,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具体治疗手段有静脉放血、化疗、对症治疗、放射性核素磷治疗、输血治疗、靶向治疗等。

饮食调理

饮食原则

患者在进行治疗的同时,还需要给予合理的饮食搭配,通常以给予营养丰富、高热量、易消化无渣饮食为主。

饮食宜忌

1.细菌感染:急性发作期时应多补充水分,给予流食或少渣半流食,如藕粉、米汤、蛋羹、粥、肉泥汤、菜汁、果汁等。缓解期少量多餐,吃无渣半流食或无渣饮食,恢复期可根据情况逐步改为半流饮食、少渣饮食,如去骨肉、去骨鱼等,逐步过渡到普食。

2.血液系统疾病:宜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和高铁质的易消化饮食,避免进食粗纤维多的食物。多吃高营养价值的动物蛋白,如瘦肉、禽蛋、鱼类、乳类、鸡肉、动物的肝肾等。同时多吃富含维生素和叶酸的食物,多吃新鲜蔬菜。

生活管理

1.细菌感染:急性期严格卧床休息,恢复期无并发症者可逐渐增加活动量;做好口腔、皮肤护理,多汗者勤换衣被,防止受凉;监测自身病情,包括面色、排便情况等;养成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2.血液系统疾病:居室安静、整洁、通风,温湿度适宜;急性发作和病情危重时绝对卧床休息,慢性及无严重贫血时适当活动,防止碰撞、摔跤,防止过劳和剧烈运动;做好保暖工作,预防感染;坚持治疗与用药,积极观察病情。

指标偏低

临床意义

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阳性率、积分偏低主要见于慢性髓系白血病,积分甚至可降至零,另外可见于病毒感染、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症、脾功能亢进等。

潜在疾病: 慢性髓系白血病 ;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

原因分析

疾病因素

1.慢性髓系白血病:也称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是一种起源于多能干细胞的髓系增生性肿瘤,患者体内存在致病的融合蛋白,会显著增强酪氨酸激酶活性,影响细胞的增生和分化,在检测中NAP呈现活性显著降低,病情缓解后恢复正常。

2.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该病是一种获得性溶血性疾病,起源于造血干细胞基因突变引起血细胞表面的膜蛋白缺失,致使细胞性能发生改变,对血中的补体敏感,引发血管内溶血、全血细胞减少和血栓形成等,检测可见NAP活性降低。

3.其他疾病:其他还可能出现NAP活性降低的疾病主要有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症、脾功能亢进、病毒感染等。

就诊科室

慢性髓系白血病、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可去血液科就诊。

诊疗建议

1.慢性髓系白血病:患者需根据自身状况、预后分析、经济条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治疗手段有化疗、干扰素治疗、分子靶向药物治疗、骨髓移植与外周血干细胞移植、中药治疗等。

2.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目标是控制并减轻溶血发作及防止并发症发生。目前以药物控制病情为主,包括糖皮质激素、依库珠单抗、联合化疗、碳酸氢钠、抗氧化药物及抗凝药物等,除药物治疗外还可试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饮食调理

饮食原则

患者在进行治疗的同时,还需要给予合理的饮食搭配。饮食原则以给予营养丰富、高热量、高蛋白质、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为主。

饮食宜忌

1.慢性髓系白血病:摄入足量的能量和蛋白质以满足机体消耗,选择清淡、细软、少渣易消化的食物,并应当补充富含维生素A、E、锌等食物,进食时细嚼慢咽,不挑食、不偏食。忌辛辣刺激、油腻煎炸干硬食物,带骨头及带刺食物小心食用。

2.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日常食用高蛋白、高维生素、含铁丰富、易消化食物,如动物肝脏、瘦肉、鸭血、黑木耳、菠菜、芹菜、红枣、紫菜等。忌辛辣油腻刺激,注意饮食卫生。血红蛋白尿发作期间避免选择酸性食物如肉类、鱼虾等。

生活管理

1.慢性髓系白血病:居室环境安静、舒适、通风、空气清新,注意保暖,避免不良刺激;根据体力适当限制活动量,以散步、打太极拳等轻运动为主;保持床单位清洁平整,衣裤柔软;勤剪指甲,皮肤定期擦洗,不用刺激性强的肥皂,用软毛牙刷清洁牙齿,避免出血;家属给予患者心理支持,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2.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病情严重时绝对卧床休息,同时避免突然更换体位导致摔伤,轻中度时可适当下床活动;适当进行保护性隔离,避免交叉感染;做好卫生清洁,尤其外阴肛门的护理;注意保暖,预防感染;定期复查。

相关检查

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测定

参考资料

[1]丁红,朱星成,迟锦瑜,苏家安,杨继芳,李柳琴,王冬菊.NAP、PCT、hs-CRP检测在鉴别感染类型中的价值[J].检验医学,2017,32(10):894-897.

[2]尚红.实验诊断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9:66.

[3]杨林.护理安全用药指南[M].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2018:207.

[4]付斌.再生障碍性贫血临床医师诊疗手册[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8:41.

[5]韩光.中小学生医疗卫生常识常见血液疾病[M].吉林:电子出版社.2008:75.

[6]李秀云,汪晖.临床护理常规[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2:308.

[7]刘扬,韩金艳,刘丽英.全科护理实践[M].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9.202.

[8]矫丽丽.临床内科疾病综合诊疗[M].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19:47-53

[9]张爱珍.临床营养学 第3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143-144.

[10]张慧敏.儿童血液病护理问答[M].天津.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2010:62.

[11]张芳芳,刘明亮,姜秀贞,等.实用护理技术与应用下[M].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9:468-469.

相关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