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雷他定为什么晚上吃

尿总蛋白

指标概述

指标含义

尿总蛋白是指尿中白蛋白、球蛋白(含免疫球蛋白)及泌尿系统分泌蛋白的总量,若在尿总蛋白检测过程中发现尿中出现了蛋白质,则此时的尿可称为蛋白尿。出现蛋白尿时,患者可以主观无任何感觉,也可无躯体上的任何客观改变,仅仅是生理变异;也可能是隐伏性疾病的唯一表现。

缩写

TP/UTP

检测价值

尿总蛋白是鉴别肾病的重要标志,如原发和继发性肾脏疾病,多数是通过尿检发现蛋白尿而得以发现、确诊并及时治疗。此外,尿总蛋白对泌尿系统感染、结核、结石、肿瘤疾病的辅助诊断也可起到提示作用。尿总蛋白含量的多少,只能提示患者每日从尿中流失的蛋白量,但不能完全代表疾病的严重程度。

指标偏高

临床意义

尿总蛋白升高与疾病因素和非疾病因素有关,疾病因素包括各种原发和继发性肾病、全身性疾病、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等。非疾病因素主要与精神过度紧张、剧烈运动等因素有关。

潜在疾病: 肾小球肾炎 ; 肾盂肾炎 ; 肾结核 ; 系统性红斑狼疮 ;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原因分析

疾病因素

1.原发和继发性肾病:如肾小球肾炎、肾盂肾炎、肾结核、肾硬化、肾病综合征等肾脏疾病,均可见尿总蛋白升高。农药中毒、化学有机溶剂中毒、药物引发肾损害,以及肾移植术后均可导致尿总蛋白升高。

2.全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也会出现尿总蛋白升高。

3.其他: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可能会出现尿总蛋白升高。

非疾病因素

精神过度紧张时、剧烈运动后也可引起暂时性尿总蛋白升高;另外人体直立位时,前突的脊柱压迫左肾静脉导致局部静脉压增高,也可出现尿总蛋白升高。

就诊科室

肾小球肾炎、肾盂肾炎等肾病患者可去肾内科就诊;系统性红斑狼疮可去风湿免疫科就诊;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可去产科就诊。

诊疗建议

非疾病因素所致的尿总蛋白升高患者无需特殊治疗,注意观察即可,病理性因素所致的尿总蛋白升高患者应根据病因针对性治疗。

1.原发和继发性肾病:如肾小球肾炎以药物治疗为主,发展至终末期者,可采取肾移植手术和透析治疗;肾盂肾炎患者应寻找并去除导致发病的易感因素,急性发作时通常都需要联合用药;肾结核早期以药物治疗为主,药物治疗6~9个月无效或肾结核破坏严重者,则考虑手术治疗;肾硬化需要使用药物进行对症降压、降脂治疗;肾病综合征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对症治疗、免疫抑制治疗等;继发性肾病患者应去除诱因,对症治疗。

2.系统性红斑狼疮:主要用药物治疗,目标是缓解病情,解除痛苦;防止脏器损伤、感染或其他并发症;指导患者生活,防止病情复发。常用药品主要包括糖皮质激素、抗疟药、免疫抑制剂等。

3.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应注意休息、镇静解痉,有指征地降压、利尿,密切监测母胎情况,适时终止妊娠。轻症时可加强孕期检查,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防止发展为重症。若出现严重高血压或其他严重并发症需立即住院治疗。

饮食调理

饮食原则

尿总蛋白病理性升高的患者,需要积极治疗原发病,同时根据具体病因加强饮食调理,针对性调整饮食方案。

饮食宜忌

1.原发和继发性肾病:患者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多饮水,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出现肾功能不全时,应控制盐和蛋白质的摄入,不吃咸菜、咸鱼、酱菜等。

2.系统性红斑狼疮:应保证充分的维生素和蛋白质摄入,多吃新鲜的瓜果蔬菜;避免食用光敏性食物如芹菜、韭菜、香菜等,少食油腻性食物;尽量避免烟熏、油炸、高盐、辛辣刺激的食物,禁止酗酒。

3.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应合理膳食,保证营养物质的摄入;多吃富含维生素、钙、铁的食物,如新鲜的水果蔬菜、牛奶、鸡蛋、大豆制品等;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及油腻食物,如辣椒、肥肉;忌食或少食海鲜。

生活管理

由于不良的生活习惯会影响疾病的康复,患者应根据自身情况,针对性地培养健康的生活习惯。

1.原发和继发性肾病:急性期患者应绝对卧床休息,并定时更换体位,缓解后可逐步增加活动量;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个人卫生,勤换衣物,加强口腔及皮肤护理;注意做好会阴的卫生,女性患者更要注意经期及孕期的卫生,以免加重感染;应规律作息,劳逸结合,避免过度劳累;可以适当增加活动,有助于增强体质,提高机体免疫力,促进疾病康复。

2.系统性红斑狼疮: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合理安排作息时间,保持规律生活;夏季注意防晒,出门可涂防晒霜、戴帽子等,冬季应避免着凉受寒;日常注意保持皮肤清洁,温水洗浴,避免使用化妆品;适当进行体育锻炼,但要注意活动安全,避免外伤。

3.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应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在休息和睡眠时,以左侧卧位为宜;根据天气增添衣物,防寒保暖,预防感冒;戒烟,并避免吸入二手烟。

指标偏低

临床意义

尿总蛋白偏低属于正常生理,无实际临床意义。

相关检查

尿总蛋白测定

参考资料

[1]魏明竟.临床化验诊断手册[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88:25.

[2]向延根.临床检验手册[M].湖南科技出版社,2020:155.

[3]何金昌.尿液分析与临床诊断[M].深圳:深圳海天出版社出版,1993:15-19.

[4]叶文琴,王筱慧,张玲娟.临床护理精品系列 现代临床内科护理学.第1版[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9:398,408-409.

[5]李乐之,路潜.外科护理学.第6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7:629-630.

[6]陈孝平,汪建平,赵继宗.外科学.第9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538-539,580.

[7]安力彬,陆虹.妇产科护理学.第6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7,151-154.

相关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