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0~360 g/L
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是指每升血液中平均所含血红蛋白的浓度,是根据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浓度和血细胞比容三个参数间接计算出来的。
MCHC
可结合红细胞平均体积、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鉴别贫血类型。
引起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偏高的因素包括疾病因素和非疾病因素,疾病因素如烧伤、严重呕吐、频繁腹泻、慢性一氧化碳中毒、心脏代偿功能不全、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非疾病因素主要是特定人群,高原居民、新生儿可出现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生理性增高。
疾病因素
1.遗传疾病:如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等,可导致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偏高。
2.心脏疾病:如心脏代偿功能不全,可见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偏高。
3.其他疾病:如烧伤、严重呕吐、频繁腹泻、慢性一氧化碳中毒等,红细胞内血红蛋白异常浓缩,细胞缩水,体积变小,可导致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偏高。
非疾病因素
特定人群:高原居民、新生儿可出现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生理性增高,需注意与病理性增高鉴别。
引起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偏高的血液疾病,如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等,建议到血液内科就诊;引起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偏高的心脏疾病,如心脏代偿功能不全,建议到心内科就诊;引起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偏高的其他疾病,如烧伤、严重呕吐、频繁腹泻、慢性一氧化碳中毒等,建议到急诊科就诊。
疾病因素导致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偏高,应积极治疗原发病。如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引起的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主要的治疗方法是脾切除;其他疾病如烧伤、严重呕吐、频繁腹泻、慢性一氧化碳中毒建议根据病情采取急救措施。
饮食原则
对于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偏高的患者,在积极治疗原发病的同时,饮食调理也是比较重要的环节。对于生命体征稳定,且能自主进食的患者,给予富含纤维素、易消化、清淡的、富含维生素、高热量和高蛋白的食物,并且坚持少食多餐的基本原则;对于昏迷患者,严格按照医嘱要求,给予患者静脉营养或鼻饲喂养。
饮食宜忌
1.尽量少吃甚至不吃冰冷和粗糙的食物。因为食物过冷、过粗糙都会影响胃肠的正常运作,从而影响营养物质的吸收。
2.富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如:瘦肉类、蛋类、鱼类、乳类及豆类等。
3.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葱、姜、蒜等,影响胃肠功能。
由于不良的生活习惯会影响疾病的恢复,患者应根据自身情况,针对性地培养健康的生活习惯。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偏高的患者,注意多休息,避免剧烈活动,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适当进行锻炼,定期复查。
引起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偏低的因素主要是疾病因素,如缺铁性贫血、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和铁粒幼细胞贫血。
疾病因素
血液疾病:如缺铁性贫血、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铁粒幼细胞贫血和妊娠期贫血等,导致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偏低。
引起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偏低的血液疾病,如缺铁性贫血、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铁粒幼细胞贫血和妊娠期贫血等,建议到血液内科就诊。
引起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偏低的血液疾病,如缺铁性贫血、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铁粒幼细胞贫血和妊娠期贫血等,应积极治疗原发病,轻者可药物治疗,重者输血治疗。
饮食原则
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偏低患者,需要调整饮食结构。根据疾病不同其调理方法也不同,对于缺铁性贫血患者要多摄入含铁元素食物,铁粒幼细胞贫血患者则反之。建议高蛋白饮食,以促进合成血红蛋白,纠正不良的饮食习惯,如长期偏食、素食等。
饮食宜忌
1.缺铁性贫血患者应多摄入富含铁的食物, 如动物肝、腰、肾、红色瘦肉、鱼、禽、动物血、蛋、奶类、硬果、干果 (葡萄干、杏干、干枣等) 、香菇、蘑菇、海带、豆制品、绿叶蔬菜等,但铁粒幼细胞贫血患者应忌。
2.尽量不要饮茶,因为茶中含有鞣酸,可与铁结合影响人体对铁的吸收。
3.忌食过辣、过咸、生冷等不宜消化和有刺激性食物。
4.忌食用大蒜,因其会使血红蛋白、红细胞减少。
5.减少多脂肪食品摄入,其会抑制人体的生血功能。
由于不良的生活习惯会影响疾病的恢复,患者应根据自身情况,针对性地培养健康的生活习惯:
1.缓解患者焦虑、紧张情绪,积极沟通,放松心情;
2.保持充足睡眠,可适当予以功能锻炼,提高自身机体免疫力,有利于后续的治疗及护理;
3.对于缺铁性贫血严重患者,要餐后服用铁剂,以减少胃肠道刺激;
4.不建议贫血患者献血。
[1]万学红,卢雪峰. 血细胞比容测定和红细胞有关参数的应用.诊断学,2013:257.
[2]尚红,王毓三,申子瑜.红细胞平均指数.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2015:11-12.
[3]廖贞金,蓝金金. 浅析进行MCV、MCH和MCHC检测在诊断贫血方面的价值[J]. 当代医药论丛,2015,24:43-44.
[4]王琳琳,邱晓丹,张园满,傅春花. 血常规MCHC增高的原因分析[J]. 基层医学论坛,2016,33:4697-4698.
[5]孙宝云,康云平. MCHC对慢性溶血性贫血的早期筛选价值[J]. 临床血液学杂志(输血与检验版),2007,03:104-105.
[6]刘丽娜.血常规检查对妊娠期贫血患者的临床作用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9,21:69-70.
[7]曹萌. 整体护理在缺铁性贫血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辽宁医学杂志,2019,03:9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