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内科科室相关科普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怎么引起的
闵宝权
副主任医师
神经内科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通常由多种因素引发,可能与病毒感染、细菌感染、真菌感染、寄生虫感染、自身免疫功能紊乱等因素有关。 1、病毒感染: 多种病毒可侵犯中枢神经系统,如单纯疱疹病毒、带状疱疹病毒等。单纯疱疹病毒可通过呼吸道或皮肤黏膜进入人体,经血行播散到达脑部,引起病毒性脑炎。病毒在神经细胞内复制,破坏神经组织,导致炎症反应。 2、细菌感染: 如脑膜炎球菌、结核杆菌等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当人体感染结核杆菌后,如果机体免疫力低下,结核杆菌可进入血液循环,并随血流到达脑部,导致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3、真菌感染: 如新型隐球菌等可感染中枢神经系统,新型隐球菌主要通过呼吸道吸入,在肺部形成病灶后,可经血行播散至脑部,引起隐球菌性脑膜炎。真菌在脑内生长繁殖,形成肉芽肿,压迫周围神经组织。 4、寄生虫感染: 某些寄生虫如脑囊虫、弓形虫等可寄生在中枢神经系统,引起感染。寄生虫在脑内活动,破坏神经组织,引发炎症反应。 5、自身免疫功能紊乱: 机体可能产生针对自身神经组织的抗体,导致中枢神经系统炎症,如自身免疫性脑炎是由于免疫系统错误地攻击神经细胞表面的抗原,引起脑部炎症。 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增强自身免疫力,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规律作息、均衡饮食、适度运动等。避免接触感染源,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在流感等传染病流行季节,尽量避免去人员密集的场所。对于免疫力低下的人群,如老年人、儿童、患有慢性疾病者,要特别注意预防感染。
1407
2024-10-13
手脚经常发麻是什么原因
闵宝权
副主任医师
神经内科
手脚经常发麻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包括姿势不当、局部受压以及颈椎病等,应根据具体原因选择合适方式处理。 1、姿势不当: 长时间保持不良姿势,如久坐、久站或睡觉时压迫手脚导致血液循环不畅,手脚出现短暂性的麻木感,活动后可迅速缓解。适时变换姿势,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适当活动手脚,促进血液循环。睡觉时注意睡姿,避免压迫手脚。 2、局部受压: 手脚长时间受到外部压力,如穿着过紧的鞋子、长时间使用鼠标等。受压部位出现麻木感,严重时可能伴有疼痛或皮肤颜色改变。调整穿着,选择舒适的鞋袜和衣物。定时休息,避免长时间连续使用鼠标或键盘。对受压部位进行按摩或热敷,促进血液循环。 3、颈椎病: 颈椎退行性变、颈椎间盘突出等压迫神经根,除手脚麻木外,常伴有颈部疼痛、僵硬、活动受限等症状。进行颈椎牵引、按摩推拿、针灸等物理治疗,保持良好坐姿和睡姿,避免长时间低头或高枕睡眠,必要时可佩戴颈托进行固定和保护。 4、末梢神经炎: 营养障碍、感染、外伤等引起的末梢神经炎症,手脚末梢出现持续性或阵发性的麻木感,可能伴有疼痛、无力等症状。遵医嘱服用药物进行治疗,如营养神经药物、消炎药物等。保持饮食均衡,摄入足够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定期进行神经功能检查,评估病情进展。 5、缺血性卒中: 脑部血管阻塞或破裂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手脚麻木突然发生,且持续时间较长,常伴有头晕、头痛、言语不清、肢体无力等症状。立即就医进行紧急救治和检查,根据病情选择溶栓治疗、抗血小板治疗或手术治疗等。康复期进行功能训练和物理治疗,促进恢复。 如果出现手脚经常发麻的症状,建议及时就医并遵循医生指导进行治疗,同时注意做好身体护理,促进病情恢复。
942
2024-10-13
什么样的人容易得脑萎缩
闵宝权
副主任医师
神经内科
容易得脑萎缩的人群主要包括几类,如中老年人群、有不良生活习惯的人群、肥胖人群等。若出现类似症状时,应积极给予正确方式处理。 1、中老年人群: 随着年龄增长,人体各项机能逐渐下降,脑部血管也会老化,脑部组织可能出现退行性病变导致脑供血不足及脑组织体积缩小引发脑萎缩。特别是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更容易受到此生理变化影响。 2、有不良生活习惯人群: 长期吸烟、酗酒、熬夜等不良生活习惯,可能导致脑部血液供应不畅,脑组织受损,增加脑萎缩的风险,不良习惯会影响脑部正常生理功能,加速脑部衰老。 3、肥胖人群: 肥胖多数伴有血脂增高,容易出现脑循环功能障碍,可能导致脑部供血不足,进而引发脑萎缩,保持健康的体重和合理的饮食习惯对于预防脑萎缩具有重要意义。 4、家族遗传: 虽然大多数脑萎缩与年龄增长或疾病有关,但少数患者可能会由于家族遗传导致脑部萎缩。此种情况下,家族中有脑萎缩病史的人需要更加关注自己的脑部健康。 5、不爱动脑的人群: 缺乏脑力活动可能导致脑细胞活跃度降低,进而增加脑萎缩的风险,保持思维活跃、积极参与脑力活动有助于预防脑萎缩。 6、患有慢性缺血缺氧性疾病的人群: 长期患有高血压、小动脉硬化、动脉粥样硬化等疾病或长期处于慢性缺氧状态,如患有呼吸系统疾病导致血氧饱和度降低,都可能引起脑部血管病变,导致脑细胞营养缺乏,进而引发脑萎缩。 7、颅脑创伤者: 颅脑受到严重创伤,如摔倒、交通事故等导致头部受伤,可能引起脑细胞受损,进而引发脑萎缩。可能由于外伤直接导致脑组织损伤,也可能是由于外伤后引起的脑部血液循环障碍所致。 为预防脑萎缩,应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积极治疗基础疾病,定期进行脑部检查,并积极参与脑力活动。
1194
2024-10-13
手发麻痉挛是怎么回事
闵宝权
副主任医师
神经内科
手发麻痉挛可能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主要包括寒冷刺激、低钙血症、外力压迫等方面,需要根据具体症状和病因进行诊断和治疗。如果症状持续或加重,建议及时就医并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 1、寒冷刺激: 长时间暴露在寒冷环境中或保暖不当,可能导致手部肌肉痉挛和麻木。 2、低钙血症: 体内钙元素不足,可能导致神经传导异常和肌肉痉挛,表现为手部发麻和痉挛。 3、外力压迫: 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或受到外力压迫,可能导致手部血液循环不畅和神经受压,引起发麻和痉挛。 4、血管受压或狭窄: 上肢血管受压或狭窄可能导致手部血液循环不畅,引起缺血和缺氧,进而出现发麻和痉挛的症状。 5、颈椎病: 颈椎间盘突出或骨质增生可能压迫神经根,导致手部神经传导异常,出现发麻和痉挛的症状。这种情况通常伴随颈部疼痛、上肢无力等症状。 6、腕管综合征: 正中神经在腕管内受压,也可能引起手部麻木和痉挛。常见于需要频繁使用手腕的职业,如程序员、打字员等。 7、末梢神经炎: 由于维生素B族缺乏或其他原因引起的末梢神经炎,也可能导致手部麻木和痉挛。 8、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长期高血糖可能损伤周围神经,导致手部发麻和痉挛。 部分脑部疾病,如癫痫、脑出血、脑梗死等,可能导致脑神经功能紊乱,引起手部局部肌肉萎缩和痉挛,同时伴随发麻的症状。根据具体病因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如颈椎病患者可进行颈椎牵引、理疗等;糖尿病患者需控制血糖并治疗周围神经病变。
783
2024-10-13
手麻脚麻是什么原因引起的,怎么解决
闵宝权
副主任医师
神经内科
手麻脚麻的原因比较多,可能涉及多个方面,主要包括环境因素、生活方式不当等方面,需要通过定时休息、调整姿势等方法进行改善。 1、主要原因 环境因素:低温、寒冷侵袭人体可能导致冻伤,出现手脚麻木的情况。 生活方式不当:长期保持某种特定的姿势,如不正确的睡姿、打字、经常重体力劳动等,也可能导致手脚麻木。 神经受压: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等脊椎病变可能压迫神经,导致手麻、脚麻。颈椎病常见于长期久坐、颈部姿势异常的人群,常导致手臂和手指麻木,并伴有颈部和肩部的疼痛、僵硬。腰椎间盘突出则常见于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和外伤的患者,引起下肢麻木,常伴有腰痛和坐骨神经痛。 脑血管疾病:如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梗死、脑出血等,都可能引起肢体麻木。此类疾病引起的肢体麻木发作常为急性,可能伴有单侧肢体运动障碍、言语不清等症状。 2、解决方法 定时休息:每工作或学习45分钟至1小时,起身活动5-10分钟,做一些伸展运动,改善血液循环。 调整姿势:保持正确的坐姿和站姿,使用符合人体工学的椅子和桌子,减少颈椎和腰椎的压力。睡眠时尝试侧卧,避免手臂被压,使用合适的枕头支撑颈部。 物理疗法:用温水泡手或脚,有助于放松肌肉,促进血液循环。轻轻按摩麻木区域,可以刺激血液循环,缓解局部紧张。对于受凉或局部压迫引起的手脚麻木,可以采取热敷的方式促进血液循环;对于急性期的炎症或肿胀,可以采取冷敷的方式减轻症状。 如果手麻脚麻的症状持续或加重,应及时就医。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详细的检查,如神经电生理测试、影像学检查或血液检测确定病因,并提供针对性的治疗方案。
1060
2024-10-13
手臂里面神经疼是怎么回事
闵宝权
副主任医师
神经内科
手臂里面神经疼是一种常见的症状,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主要包括不良姿势、过度劳累、颈椎病等方面,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判断以及治疗。 1、不良姿势: 长时间保持不良姿势,如长时间低头看手机、电脑,或者睡觉时手臂受到压迫,都可能导致手臂神经受到牵拉或压迫,从而引起疼痛。疼痛可能表现为酸痛、麻木或刺痛,通常与姿势有关,改变姿势后症状可能得到缓解。 2、过度劳累: 长时间进行重体力劳动或剧烈运动,以及频繁使用手臂进行重复性动作,都可能导致手臂肌肉和神经疲劳,进而引发疼痛。疼痛可能伴随肌肉酸胀、无力感,休息后症状可能有所缓解。 3、颈椎病: 颈椎病是手臂神经痛最常见的原因之一,当颈椎出现退行性变、骨质增生、椎间盘突出等问题时,可能压迫或刺激神经根,导致手臂神经疼痛。还可能伴有颈部疼痛、僵硬、活动受限等症状,疼痛可能沿神经走行方向放射至手指。 4、臂丛神经损伤: 臂丛神经损伤可能由外伤、肿瘤、炎症等多种因素引起。损伤后神经传导功能受阻,导致手臂神经疼痛。疼痛可能表现为过电样疼痛、刺痛或麻木感,可能伴有肌肉萎缩、上肢无力等症状。 5、末梢神经炎: 末梢神经炎可能是由感染、中毒、营养代谢障碍等多种原因引起的末梢神经受损。受损的神经可能导致手臂神经疼痛。疼痛可能表现为酸痛、麻木或刺痛感,可能伴有感觉障碍和自主神经功能障碍。 如果出现手臂神经痛的症状,建议及时就医并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也是预防手臂神经痛的重要措施。
623
2024-10-13
神经疼怎么看
闵宝权
副主任医师
神经内科
神经疼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科症状,可能由多种生理因素和病理因素引起。对于此类情况,需要先通过检查明确疾病,再予以合适的治疗方法。 1、检查 体格检查:医生会对患者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特别是疼痛部位及相关神经系统的检查,评估神经功能状态。 影像学检查:如X线、CT、MRI等,有助于发现神经受压、肿瘤等器质性病变。 神经电生理检查:如肌电图、神经传导速度测定等,可评估神经传导功能是否正常。 血液检查:检查血糖、维生素B12等水平,以排除糖尿病、维生素缺乏等代谢性疾病引起的神经疼。 2、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非甾体抗炎药可缓解轻至中度的疼痛。营养神经药物可改善神经的缺血缺氧状态,促进神经修复。如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神经痛,可使用抗病毒药物进行治疗。 物理治疗:包括针灸、推拿按摩、热敷等,适用于病程比较短、疼痛相对比较轻的患者。此类方法可起到疏通经络、缓解疼痛的作用。 手术治疗:如果神经痛是由于神经的卡压或继发于其他疾病导致,且经药物治疗和物理治疗效果不佳时,可考虑手术治疗。手术方式包括脊髓背根神经入口处毁损术、脊髓电刺激术和脑深部电刺激治疗等。 心理治疗:神经疼患者常伴有情绪改变和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等症状,因此心理治疗也是治疗神经疼的重要方面。包括认知行为疗法、放松训练等,可帮助患者缓解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 一旦出现神经疼的症状,应及时就医并接受专业的诊断和治疗,以免延误病情。保证充足的睡眠、合理的饮食和适当的运动,有助于增强体质和提高免疫力,从而预防神经疼的发生。
905
2024-10-13
两天感觉就头晕怎么回事
闵宝权
副主任医师
神经内科
两天感觉头晕可能由多种因素引起,主要包括生理性因素和病理性因素两大类,包括缺乏睡眠、压力过大等方面,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判断。 1、缺乏睡眠: 长期熬夜或睡眠不足会导致大脑疲劳、缺氧,进而引发头晕。应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保证每天有足够的睡眠时间。 2、压力过大: 长期精神压力过大易导致大脑过度紧张、焦虑,长此以往会造成头晕。可以通过合理安排工作和生活,积极参加户外运动等方式缓解压力。 3、饥饿: 当人处于饥饿状态时,血容量及脑组织的供能不足,容易引发脑组织缺血、缺氧导致头晕。此时应及时进食缓解症状。 4、体位改变: 如久蹲后突然起身,可能引发体位性低血压,导致脑部血流供应减少出现头晕。建议久蹲后尽量缓慢起身。 5、低血糖: 未规律进食或糖分摄入不足,可能导致低血糖引发头晕,可能伴有一过性黑蒙、大汗等症状。此时应及时进食高糖食物以提升血糖浓度。 6、颈椎病: 颈椎病变可能压迫神经根影响脑部供血导致头晕,针对颈椎病变,可通过针灸、牵引等理疗方式治疗,或遵医嘱服用药物。 7、偏头痛: 偏头痛发病时可能表现为持续性头部闷痛伴随压迫感,由于血氧供应异常也可能出现头晕。可采取热敷或按摩后脑部位缓解不适,并在医生指导下服用药物。 8、贫血: 贫血时血液中血红蛋白运输功能受限,导致脑部供氧不足,可能引发头晕。此外还可能伴有面色发白、疲乏无力等表现。 连续两天感觉头晕可能由多种因素引起,建议及时就医检查明确病因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同时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心态,预防头晕的发生。
1271
2024-10-13
两边太阳穴凹陷是怎么回事
闵宝权
副主任医师
神经内科
两边太阳穴凹陷的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遗传因素、年龄增长、生活习惯、药物因素等方面,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判断以及治疗。 1、遗传因素 太阳穴凹陷可能是家族本身的颅骨遗传特征,属于比较常见的一种现象。如果父母双方或一方太阳穴都比较凹陷,子女出现太阳穴凹陷的几率会相对较高。这种情况下,一般不需要特殊处理,因为这是正常的生理现象。 2、年龄增长 随着年龄的增长,体内胶原蛋白和脂肪会逐渐流失,导致太阳穴部位皮肤下面的脂肪组织萎缩,进而出现局部凹陷。同样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但可以通过适当的饮食调理和皮肤护理减缓该一过程。 3、生活习惯 生活习惯也可能对太阳穴凹陷产生影响。如长期佩戴框架眼镜可能会使太阳穴部位受到压迫,导致局部软组织变形和凹陷。过度节食、减肥、熬夜等不良生活习惯,也可能导致身体消瘦,面部脂肪减少,进而出现太阳穴凹陷。 4、药物因素 部分人群在使用注射用A型肉毒毒素进行面部除皱或瘦脸时,如果操作不当或药物过量,可能会导致咀嚼力下降、面颊部凹陷等副作用,也可能影响到太阳穴部位,使其出现凹陷。通常在药物失效后有可能会恢复原有的状态。 5、疾病因素 疾病因素也是导致太阳穴凹陷的原因之一,如外伤或烧伤可能导致太阳穴局部软组织损伤、萎缩,从而出现凹陷。先天性颅面骨发育不全等遗传性疾病也可能导致太阳穴凹陷。对于这些情况,需要根据具体病因进行相应的治疗。 对于太阳穴凹陷的改善方法,可以根据具体原因选择合适的方式。如对于遗传因素导致的太阳穴凹陷,如果不影响美观和健康,一般不需要特殊处理。如果影响美观,可以考虑通过填充治疗弥补这种缺陷,如注射玻尿酸或自体脂肪填充等。
1004
2024-10-13
双侧太阳穴凹陷
闵宝权
副主任医师
神经内科
双侧太阳穴凹陷可能由多种因素导致,主要包括遗传因素、年龄增长、生活习惯等方面,可以通过调整生活习惯、物理治疗等方法进行改善。 1、主要原因 遗传因素:面部的形状通常与遗传因素有关,如果家族中有太阳穴凹陷的遗传特征,个体出现双侧太阳穴凹陷的几率会相对较高。 年龄增长:随着年龄的增长,皮肤逐渐失去弹性,皮下脂肪层减薄,太阳穴区域的脂肪组织也会萎缩,导致凹陷。 生活习惯:长时间挑食、偏食、节食、熬夜等不良生活习惯可能导致身体消瘦,面部脂肪减少,进而出现太阳穴凹陷。长期佩戴过紧的帽子或眼镜等物品,也可能对太阳穴造成压迫,形成凹陷。 药物因素:部分药物在面部除皱或瘦脸时,如果操作不当或药物过量,可能导致咀嚼力下降、面颊部凹陷等副作用,也可能影响太阳穴部位。 疾病因素:外伤或烧伤可能导致太阳穴局部软组织损伤、萎缩,从而出现凹陷。先天性颅面骨发育不全等遗传性疾病也可能导致太阳穴凹陷。 2、处理方法 调整生活习惯:保持均衡的饮食,避免挑食、偏食和过度节食,确保身体获得足够的营养。保持充足的睡眠时间,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减少长时间佩戴过紧的帽子或眼镜等物品,避免对太阳穴造成压迫。 物理治疗:可以尝试通过热敷、按摩等物理治疗方法促进血液循环和神经功能的恢复。 医美方法:如果太阳穴凹陷严重影响美观或伴有其他不适症状,可以考虑通过医疗手段进行改善。常用的方法包括注射玻尿酸、自体脂肪填充等填充治疗,以及针对病因进行的手术治疗。 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心态,对于改善太阳穴凹陷有一定的帮助。如果凹陷严重影响美观或伴有其他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就医并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
1477
2024-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