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科科室相关科普
辛夷花:天然通鼻剂,功效与作用双全
熊会海
主任医师
中医科
👉辛夷花又名紫玉兰、望春花,为木兰科木兰属植物。辛夷花为常用中药,以干燥的花蕾供药用,具有散风寒,通鼻窍等功效,主治风寒感冒、头痛鼻塞、鼻渊、鼻鼽、鼻塞流涕等症。 📍辛夷花的功效 🔸散风寒:辛夷花性温,味辛,能够发散风寒,对于外感风寒引起的恶寒发热、头痛、鼻塞等症状有一定的缓解作用。它可以帮助人体恢复正常的体温和气血运行,从而使人感到舒适。 🔸通鼻窍:辛夷花辛温芳香,入肺经,善通鼻窍。它含有挥发油等成分,这些成分能够刺激鼻黏膜分泌,促进鼻腔分泌物的排出,从而缓解鼻塞、流涕等症状 📍辛夷花的作用 🔹治风寒感冒 辛夷花辛温发散,能够宣通肺气,驱散风寒,是治疗风寒感冒的良药。风寒感冒通常表现为恶寒发热、头痛身痛、鼻塞流涕等症状。服用辛夷花后,可以发散体内的寒气,使肺气宣通,从而缓解上述症状。 🔹治头痛鼻塞 辛夷花还能够治疗头痛,特别是由于风寒引起的头痛。辛夷花能够发散风寒,宣通肺气,从而缓解头痛症状。对于风寒头痛患者来说,服用辛夷花后通常会感到头痛减轻,精神好转。 🔹治鼻渊、鼻鼽、鼻塞流涕 辛夷花是临床上治疗鼻渊(鼻窦炎)的常用药材。其辛温发散、芳香通窍的特性,能够祛除风寒邪气,升达肺胃清气,从而改善鼻窦炎引起的鼻塞、流涕等症状。对于过敏性鼻炎(鼻鼽),辛夷花同样具有一定的疗效。辛夷花还能够刺激鼻腔黏膜,促进鼻腔分泌物的排出,从而有效缓解鼻塞、流涕等症状。 📋虽然辛夷花是一种中药材,但是单用效果可能有限,如有相关疾病,还是建议大家遵医嘱,配合其他药物应用。当然,平时也可以用一些简单的方法应用,缓解相关症状,具体用法可查看图片了解哦~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了,如果大家还有想要了解的中药材,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888
2025-01-16
风府定位的准确位置
孙连庆
主任医师
中医科
在人体经络系统里,风府穴属于督脉穴位, 位于后颈部 。通过解剖标志或简易触摸法均可准确定位此穴,具有疏风清热、醒脑开窍、通利机关等多重功效,是中医临床中常用的重要穴位。 准确位置 风府穴位于后颈部,当后发际正中直上1寸,枕外隆凸直下,两侧斜方肌之间凹陷处。 定位方法 1、解剖标志定位法: 首先找到后发际,从后发际正中向上量取1寸(这里的寸是同身寸,一般以患者本人手指宽度等为衡量标准),然后找到枕外隆凸,枕外隆凸是颅骨后面正中的骨性突起,风府穴就在枕外隆凸直下,并且在两侧斜方肌之间的凹陷处。 2、简易触摸定位法: 让被定位者正坐或俯卧,用手指沿着后发际正中线向上轻轻触摸,当摸到一个明显的凹陷,且这个凹陷的位置符合上述距离枕外隆凸的位置关系时,基本就可以确定是风府穴。 功效 1、疏风清热: 风府穴常用于治疗因外感风邪引起的头痛、发热等症状。当风邪侵袭人体上部,出现头项强痛、头晕目眩时,刺激风府穴可以起到疏散风邪,缓解疼痛和不适的作用。 2、醒脑开窍: 此穴对于神志病也有很好的疗效。在中风昏迷、癫狂痫等病症的治疗中,通过针刺、艾灸等方式刺激风府穴,能够调节脑神,达到醒脑开窍的目的,帮助恢复神志,改善脑部的气血运行。 3、通利机关: 对于颈部的活动不利,如颈椎病导致的颈项强痛、活动受限等情况,刺激风府穴可以起到通利颈部关节和经络的作用,使颈部肌肉放松,气血通畅,减轻颈部的僵硬和疼痛。
742
2025-01-16
头维定位的准确位置
孙连庆
主任医师
中医科
头维穴属于足阳明胃经, 位于人体的头部 ,可通过体表位置和解剖位置确定位置,通过指揉法、点按法、梳法的方法进行改善,可起到疏风清热、明目醒脑、镇静安神的功效。 准确位置 1、体表位置: 头维穴位于人体的头部,在额角发际上0.5寸,头正中线旁开4.5寸处。 2、解剖位置: 头维穴所在区域有着特定的肌肉、血管和神经分布,其周围有颞肌、帽状腱膜等肌肉组织。在血管方面,此处有颞浅动脉、静脉的分支分布,这些血管为头部组织提供充足的血液供应,神经上有耳颞神经、眶上神经等分支通过,负责头部相应区域的感觉传导。 功效 1、疏风清热: 由于外感风邪、风热侵袭或体内肝火上炎等原因,人们常会出现头痛症状,头维穴所处位置在头部,刺激该穴位可以疏散头部的风热之邪,使气血通畅,从而有效缓解头痛。 2、明目醒脑: 刺激头维穴可以促进胃经气血的运行,使眼部得到充足的滋养,从而起到明目醒脑的作用,对于长时间用眼导致的眼睛疲劳、干涩、视物模糊等症状,按摩头维穴能够缓解眼部不适,改善视力。 3、镇静安神: 通过刺激头维穴,可以调节人体的气血运行,舒缓紧张的神经,起到镇静安神的作用,当人们感到焦虑不安、心烦意乱时,按摩头维穴能够让心情逐渐平静下来,改善睡眠质量。
964
2025-01-16
至阴的准确位置
孙连庆
主任医师
中医科
至阴穴属足太阳膀胱经, 位于足小趾末节外侧 ,通过适当的刺激,可起到矫正胎位、调理月经不调、缓解头痛目痛的功效,有助于改善情况。 准确位置 1、体表位置: 至阴穴位于人体足部,具体在足小趾的外侧,确定小脚趾外侧后,从小脚趾趾甲的外侧角向后延伸的位置,距离趾甲根角侧后方0.1寸。 2、解剖位置: 至阴穴周围有趾背动脉及趾背神经通过,刺激至阴穴时,可能会对趾背动脉的血液循环产生一定影响,促进血液的流动和分布,同时也会刺激趾背神经,通过神经传导,将刺激信号传递到中枢神经系统,进而引发身体的一系列调节反应。 功效 1、矫正胎位: 通过穴位刺激,激发经气,调节孕妇体内的气血运行,从而促使胎儿在宫腔内活动,改变胎位,一般在怀孕30-34周之间进行矫正较为适宜。 2、调理月经不调: 至阴穴作为足太阳膀胱经穴位,与肾经等经络有着内在联系。刺激至阴穴能够调节气血,改善冲任二脉的气血运行,从而对月经不调起到调理作用,无论是月经量过多、过少,还是月经周期紊乱等情况,都可能通过刺激至阴穴得到一定的改善。 3、缓解头痛目痛: 当人体外感邪气或脏腑功能失调时,容易导致膀胱经气血不畅,引发头痛、目痛等症状,刺激至阴穴可以疏通膀胱经的经气,使气血运行恢复正常,从而缓解头痛、目痛。
617
2025-01-16
千万记住,银黄滴丸不能和这些药一起吃
孙连庆
主任医师
中医科
💊银黄滴丸具有清热疏风、利咽解毒的功效,常用在治疗外感风热、肺胃热盛所致的咽干、咽痛、发热、咳嗽等方面。然而,正如“是药三分毒”的古训所言,银黄滴丸在服用时也有其特定的注意事项,尤其是不能与某些药物同时服用,否则可能会产生不良反应,影响治疗效果,甚至对患者的健康造成威胁。 📍温补性中成药的禁忌 银黄滴丸药性偏凉,主要用于清热解毒。而温补性中成药,如乌鸡白凤丸、归脾丸、桂附地黄丸、附子理中丸等,则主要用于温补身体,增强免疫力。当银黄滴丸与这些温补性中成药同时服用时,两者之间的药性可能会产生冲突,不仅会降低银黄滴丸的清热解毒效果,还可能加重患者的脾胃负担,导致病情加重。 📍滋补性中药的禁忌 除了温补性中成药外,银黄滴丸还不能与滋补性中药同服,如人参、党参、枸杞子等,以及大补的中药如鹿茸等。这些滋补性中药旨在补充人体气血,增强体力。然而,当它们与银黄滴丸同时使用时,可能会产生药物间的相互作用,影响银黄滴丸的治疗效果,甚至可能导致药效减弱或失效。 📍感冒药的禁忌 值得注意的是,银黄滴丸还不能与感冒药同时服用。虽然银黄滴丸本身具有一定的清热解毒作用,但感冒药中通常含有解热镇痛的成分。当两者同时使用时,可能会导致药效过度发挥,引起患者的不适症状,如头痛、恶心、呕吐等,甚至可能加重感冒病情。 📍孕妇及过敏者的禁忌 除了滋补性中药外,银黄滴丸对于孕妇及对其成分过敏的患者也是禁用的。孕妇在怀孕期间,身体机能较为特殊,服用银黄滴丸可能会对胎儿造成不良影响。而对于对银黄滴丸成分过敏的患者,服用后可能会引发过敏反应,如皮疹、呼吸困难等症状,严重时甚至可能危及生命。 此外,在服用银黄滴丸期间,还有一些需要注意的其他事项,比如饮食注意事项,具体内容可以去图片中进行查看。 👏银黄滴丸作为一款清热解毒的中药制剂,在服用时需严格遵守医嘱,注意药物间的相互作用及饮食禁忌。只有这样,才能确保银黄滴丸达到理想疗效,为患者的健康保驾护航。如果还有其他疑问,请继续在评论区留言。
883
2025-01-16
行间准确位置
孙连庆
主任医师
中医科
行间穴作为足厥阴肝经上的关键穴位, 位于足背侧 ,适当的刺激可起到平肝息风、清利头目、疏肝理气、调理月经的功效,有助于改善情况。 准确位置 1、体表位置: 行间穴处于第1、2趾之间的趾蹼缘后方,在大脚趾与第二脚趾的缝隙起始处,沿着趾蹼向足背方向移动,可触摸到明显的凹陷部位,此处即为行间穴。 2、解剖位置: 在行间穴的浅层,主要分布着皮肤、皮下组织和浅筋膜,浅筋膜内含有丰富的血管和神经,其中来自腓浅神经的分支为该区域提供感觉神经支配,深入到行间穴的深层,其下方为拇短伸肌腱和趾长伸肌腱的腱膜。 功效 1、平肝息风: 行间穴作为肝经荥穴,刺激行间穴能有效清泻肝火,使上逆的肝气得以平复,当人体出现头晕目眩、面红目赤、急躁易怒等因肝火上炎导致的症状时,刺激行间穴,可起到平肝息风的作用,使人体阴阳重新恢复平衡。 2、清利头目: 由于肝经气血循行与头部相连,肝火上扰头部时,会出现头痛、目赤肿痛、耳鸣等头目不适症状,行间穴因其特殊的经络属性,能够清泻肝火,使上扰头目之邪热得以清除,通过刺激行间穴,可促进头部气血的正常运行,缓解因气血不畅、肝火上炎引起的头部不适。 3、疏肝理气: 行间穴作为肝经穴位,刺激可促进肝经气血的流通,化解肝气的郁结状态,能使气机通畅,缓解因肝气郁结带来的身体和心理上的不适。 4、调理月经: 行间穴通过调节肝经气血,能够改善女性生殖系统的功能状态,对于因肝气郁结、肝火旺盛导致的月经提前、月经量过多,或者因寒凝血瘀、肝气不畅引起的痛经等问题,刺激行间穴可起到一定的调理作用。
303
2025-01-16
通大便按哪个位置
马小丽
主任医师
中医科
通大便可以按天枢穴、大横穴、支沟穴、上巨虚穴 ,这些穴位具有健脾和胃、通调肠胃气机、促进肠道蠕动的效果,从而起到润肠通便的作用。 天枢穴 位置: 位于腹部,横平脐中,前正中线旁开2寸。 按摩方法: 可以用食指和中指的指腹按压天枢穴,力度以产生轻微的酸胀感为宜,一般每次按摩3-5分钟,每天可按摩2-3次。 功效原理: 天枢穴是大肠之募穴,募穴是脏腑之气汇聚于胸腹部的腧穴,按摩天枢穴能够调节大肠的气血运行,增强大肠的传导功能,促进粪便排出体外,对于便秘、腹胀等胃肠问题有很好的调理作用。 大横穴 位置: 在腹中部,距脐中4寸。 按摩方法: 双手的拇指指腹按压大横穴,其余四指放在两侧固定,轻轻按揉,每次按摩约2-3分钟,频率较缓慢,每分钟约60-80次。 功效原理: 此穴属于足太阴脾经,是治疗肠道疾病的重要穴位,按摩大横穴可以健脾和胃,通调肠胃气机,使大肠的蠕动功能增强,从而有助于排便。 支沟穴 位置: 在前臂后区,腕背侧远端横纹上3寸,尺骨与桡骨间隙中点。 按摩方法: 用拇指的指腹按压支沟穴,其余四指握住前臂,按压的力度适中,以有酸胀感为度,每次按摩1-2分钟,双侧交替进行,每天可按摩3-4次。 功效原理: 支沟穴是手少阳三焦经的穴位,中医认为三焦通行元气和水液,按摩支沟穴可以调节三焦气机,使气机通畅,促进肠道的传导功能,对于习惯性便秘等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尤其适用于大便干结、排出困难的情况。 上巨虚穴 位置: 在小腿外侧,犊鼻下6寸,犊鼻与解溪连线上。 按摩方法: 可以用手指点按上巨虚穴,或者用按摩棒等工具进行刺激,点按的力度以穴位产生酸麻胀的感觉为最佳,每次按摩3-5分钟,每天按摩2-3次。 功效原理: 上巨虚穴是大肠的下合穴,“合治内腑”,它主要用于治疗大肠的疾病,通过按摩这个穴位可以通调大肠腑气,促进肠道蠕动,帮助排便,并且对于改善肠道的消化吸收功能也有一定的帮助。
547
2025-01-16
如何找足三里的准确位置
孙连庆
主任医师
中医科
足三里 位于人体小腿前外侧 ,是足阳明胃经上的重要穴位,一般可通过膝眼定位法、站立位取穴法等体表标志定位法找到足三里穴。在刺激足三里时,应注意力度适中,避免过度刺激导致不适。 位置 在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嵴外一横指处,犊鼻与解溪连线上。浅层布有腓肠外侧皮神经。深层有胫前动、静脉的分支或属支。 取穴 1、膝眼定位法: 屈膝关节,可以扪及膝关节处明显的两处凹陷,即内外膝眼。在外膝眼(犊鼻穴)下方三寸,此处四指并拢的宽度约相当于三寸,找到胫骨。在胫骨外侧一横指处,即为足三里。此处通常可以扪及明显的压痛点或触摸有酸胀感。 2、站立位取穴法: 站立,同侧手臂自然垂下,将同侧手的虎口围绕髌骨外侧缘,四指并拢自然朝下,中指指尖所触及的部位即为足三里。
545
2025-01-16
牡蛎散——止汗神方,你知道吗?
熊会海
主任医师
中医科
👉牡蛎散以牡蛎、黄芪、麻黄根等中药材为主要成分,通过补气养阴、收敛固涩的作用机制,成为治疗体虚自汗、盗汗等症状的有效方剂。 💐牡蛎散作为固涩剂,其功效主要体现在敛阴止汗、益气固表方面。在中医理论中,盗汗与自汗多与气阴两虚有关,而牡蛎散正是针对这一病机设计的。牡蛎作为君药,具有益阴潜阳、镇惊安神、收敛止汗的功效;黄芪作为臣药,能够益气实卫、固表止汗,与牡蛎相配,大大增强了敛阴潜阳、益气固表、止汗的效果;麻黄根则作为佐药,收敛止汗,进一步巩固了方剂的治疗效果。 🌱牡蛎散的临床应用十分广泛,不仅用于治疗病后、手术后或产后身体虚弱所致的自汗、盗汗,还常用于植物神经功能失调、肺结核等引起的体虚卫外不固、心阳不潜的自汗、盗汗症状。对于艾滋病患者这一特殊群体,牡蛎散同样显示出显著的疗效。由于免疫系统受损,艾滋病患者容易出现盗汗等症状,牡蛎散通过调节人体内的气机,改善免疫系统的功能,有效地减轻了盗汗程度,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在使用牡蛎散时,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性化的药物加减。对于气虚较重者,可能会增加黄芪的用量,以增强益气固表的作用;对于阴虚较重者,可能会加入养阴药物如玄参、麦冬等,以滋阴清热、润燥生津。这种个性化的治疗方案确保了治疗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牡蛎散的不良反应较小,安全性较高,但并非适用于所有患者,相关禁忌人群可查图了解。具体疗效因个体差异而异,因此在使用前应充分了解自身病情和治疗方案。此外牡蛎散具有一定的滋补作用,不宜长期大量食用,以免引起上火等问题。 📱如果大家还有其他困惑,可以在评论区留言咨询,我会及时回复大家~
999
2025-01-16
感冒刮痧刮哪个部位比较好
孙连庆
主任医师
中医科
感冒是一种常见的外感疾病,主要由感冒病毒、鼻病毒、流感病毒等病原微生物感染引起。 感冒常见刮痧部位包括大椎穴、太阳穴、风池穴、合谷穴、曲池穴等 ,对缓解感冒症状有一定帮助。 大椎穴 位于颈后部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具有清热解表、截疟止痛的功效。刮拭此穴位主治热病、头项强痛等,也可改善感冒患者的咳嗽症状。2、太阳穴 在颞部,当眉梢与目外眦之间,向后约1寸的凹陷处。对于感冒引起的头痛、头晕有很好的缓解作用。通过刮痧刺激太阳穴,能够改善头部血液循环,减轻感冒带来的头部不适感。 太阳穴 太阳穴位于后脑部位,具体在眉梢和外眼角中间向后一横指的位置。 太阳穴刮痧具有明目、止痛、生津止渴的功效。它可以有效缓解眼部疲劳,以及伤风感冒导致的鼻塞、头痛、口干等症状。 风池穴 在项部,枕骨之下,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处。此穴为治风之要穴,感冒多与风邪有关。刮痧风池穴可以疏风解表,减轻感冒引起的头项强痛、发热、鼻塞等症状,帮助驱散风邪。 合谷穴 在手背,第2掌骨桡侧的中点处。合谷穴是常用的保健穴位,称为“万能穴”。在感冒时刮痧此穴,能够调节气血,疏风清热,通络。对于感冒引起的发热、头痛、咽喉肿痛、鼻塞流涕等多种症状都有缓解作用。 曲池穴 在肘横纹外侧端,屈肘,当尺泽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曲池穴为手阳明大肠经合穴,大肠经与肺经相表里。刮痧曲池穴可以清泻阳明经热邪,有助于缓解感冒发热、咽喉肿痛、上肢疼痛等症状。
783
2025-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