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风湿科科室相关科普
儿童血小板偏高
郑永江
主任医师
血液内科
儿童血小板偏高是指儿童血液中的血小板数量超出正常范围,可能是风湿性关节炎等导致的,也可能由其他原因引起,及时采取正确的处理方法至关重要。 1、风湿性关节炎: 儿童在遭受细菌、病毒等病原体感染时,身体会启动免疫反应,刺激骨髓产生更多的血小板。一些慢性炎症性疾病,如风湿性关节炎等,也可能引起血小板增多。积极治疗原发感染或炎症疾病,根据病原体的不同,使用相应的抗生素、抗病毒药物等,随着感染或炎症的控制,血小板数量通常会逐渐恢复正常。 2、缺铁性贫血: 儿童缺铁性贫血时身体会试图通过增加血小板的数量来弥补氧气运输的不足,是一种代偿机制。例如孩子长期饮食不均衡,缺乏富含铁的食物,容易导致缺铁性贫血。补充铁剂是主要的治疗方法,可以选择口服铁剂,调整饮食结构,增加富含铁的食物摄入,如红肉、动物肝脏、豆类等。定期复查血常规,观察贫血和血小板的变化情况。 3、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 是一种较为少见的血液疾病,病因尚不明确,主要特点是骨髓中巨核细胞过度增殖,导致血小板持续增多。例如孩子出现不明原因的血小板进行性升高,伴有出血、血栓形成等症状。需要进行全面的检查,包括骨髓穿刺等,以明确诊断,治疗方法包括使用降血小板药物,需要遵医嘱用药。要注意预防血栓形成,定期监测血常规和凝血功能。 注意定期带孩子进行体检,包括血常规检查,及时发现血小板异常。如果孩子正在服用某些药物,要注意药物对血小板的影响,如有异常及时咨询医生。 儿童血小板偏高需要注意什么 密切观察孩子是否有鼻出血、牙龈出血、皮肤瘀点瘀斑等出血症状,以及是否有头痛、头晕等不适。有助于及时发现病情变化,采取相应措施。 按照医生的建议定期带孩子进行血常规检查,监测血小板数值的变化,及时了解血小板的动态变化,为调整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让孩子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如菠菜、芹菜、苹果等,多喝水,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 鼓励孩子参加适度的体育活动,如散步、慢跑、游泳等,但要避免剧烈运动。增强孩子的体质,促进血液循环,但剧烈运动可能增加出血风险。 教育孩子注意安全,避免碰撞、摔倒等外伤,减少因外伤导致的出血风险。
1223
2024-12-12
输血反应是什么
刘尚勤
主任医师
血液内科
输血反应是指在输血过程中或结束后,因输入血液或其制品、所用输注用具,或受血者机体免疫反应而产生的不良反应的一类症状和体征。输血反应有多种类型,包括非溶血性发热反应、变态反应(过敏反 应)等。 1、非溶血性发热反应: 最常见,可能由热源物质或免疫反应引发,常见症状为发热,通常发生在输血后1~2小时内,患者先有发冷或寒战,继而体温升高,伴有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 2、变态反应(过敏反应): 多发生在输血数分钟后,表现为皮肤局限性或全身性瘙痒、荨麻疹,严重者可出现支气管痉挛、血管神经性水肿、会厌水肿,甚至过敏性休克。主要原因是患者对血中蛋白类物质过敏,或过敏体质的供血者随血将其体内的某种抗体转移给受血者。 3、溶血反应: 急性和迟发性两种,迟发性溶血常因输血不相容引起血管外溶血。典型症状为输入少量血液后,患者立即出现沿输血静脉的红肿及疼痛,寒战、高热、呼吸困难、腰背酸痛、头痛、胸闷、心率加快乃至血压下降、休克,随之出现血红蛋白尿和溶血性黄疸。原因多为输入了异型血、变质血或Rh血型不合。溶血反应是最严重的输血反应,一旦发生,应立即停止输血并进行救治。 4、输血后移植物抗宿主病: 免疫功能低下患者可能发生免疫反应,导致全身性病理改变,死亡率高。 5、输血后肺损伤: 输注含人类白细胞抗原抗体的血液导致肺血管损伤,引发呼吸困难。 一旦出现输血反应,应立即停止输血,并保留输液通道。严密观察患者的病情以及生命体征是否平稳,有低体温患者注意保暖。同时,应保持静脉通道通畅,利于补液,从而纠正补充血容量。 预防发生输血反应的方法 只有在确实需要输血的情况下才进行输血,避免不必要的输血,如确需输血,尽量用浓集红细胞,甚至洗涤红细胞。详细询问患者的输血史、过敏史、妊娠史等,以便及时发现潜在的输血风险。若患者有溶血性输血反应史,又必须输血,应仔细检查受血者血型及血清中有无本身所缺乏血型抗原的相应抗体。 加强血库质量监测,严防输入细菌污染血,输血器材和血液制品必须严格无菌,避免交叉感染。输血时,需要严格控制输血的速度,避免过快或过慢。如果输血速度过快,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头晕、心慌、恶心等不适症状,严重时还可能会导致输血反应。如果输血速度过慢,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头晕、胸闷、呼吸困难等不适症状,不利于身体健康。 医务人员应提高输血安全意识,严格遵守输血操作规程,确保输血安全。定期对医务人员进行输血知识培训,提高其对输血反应的认识和处理能力。
866
2024-12-12
再生障碍性贫血什么意思
刘尚勤
主任医师
血液内科
再生障碍性贫血是一种由于物理、化学、生物因素或不明原因导致的骨髓造血功能衰竭的疾病。再生障碍性贫血以骨髓造血细胞增生减低和外周血全血细胞减少为特征,骨髓无异常细胞浸润和网状纤维增多。 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表现主要为贫血、出血和感染,症状的轻重取决于血红蛋白、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的程度,也与骨髓衰竭和外周血细胞减少发生的急缓程度有关。出现面色苍白、全身乏力、头晕眼花、心悸、气短等,并呈进行性加重。 皮肤、黏膜和内脏会有不同程度的出血,皮肤可有出血点、瘀斑,牙龈、口腔黏膜、鼻子易发生出血,还可能有呕血、便血、尿血、眼底出血等内脏出血,严重者甚至会出现颅内出血。大部分患者都会出现发热。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为高热,很难控制,最常见于呼吸道感染,多合并败血症。 根据病情轻重和发病急缓,再生障碍性贫血可分为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和非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两种。前者的特点是起病急、进展快、病情重,后者的特点是起病缓慢、进展慢、病情轻。诊断主要根据患者病史、症状及血象、骨髓穿刺检查进行。骨髓穿刺检查可发现骨髓造血细胞增生减低,外周血全血细胞减少。 保持个人和环境卫生,减少感染机会。对于发热和感染征象患者,应及时使用广谱抗生素治疗。对于粒细胞缺乏患者,预防性地使用抗生素和抗真菌药物可以降低感染风险。提倡使用去白细胞成分血,并且长期输血者需要警惕铁过载,必要时进行祛铁治疗。血小板计数低者需要预防性输注血小板浓缩制剂,以减少致命性出血风险。 非重型再障治疗雄激素被认为是首选治疗方法,除了雄激素,免疫抑制剂如环孢素可能会提高治疗效果,常用于与雄激素联合治疗。重型再障治疗治疗方案较为复杂。雄激素单独治疗效果不佳。近年来,随着对再障发病机制的深入了解,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等治疗方法取得显著进展,可以大幅改善患者预后。 再生障碍性贫血需要早期诊断和积极治疗。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规范治疗,以提高生活质量并延长生存期。 预防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方法 1、避免接触有害物质: 避免长时间或过量接触苯、铅、甲苯等有害化学物质,这些物质可能损害骨髓造血功能。从事放射工作的人员应严格遵守操作程序,加强防护。普通患者应尽可能减少放射诊断治疗次数,避免过多照射。 2、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注意饮食营养,进食易消化、高蛋白、高维生素、低脂肪的食物,如大枣、山药粥、甲鱼汤、排骨汤等。多吃新鲜水果蔬菜,如苹果、黄瓜等,避免吃辛辣、油腻的食物,如辣椒、炸串等。 3、加强个人卫生与防护: 勤洗手,勤洗澡,保持皮肤清洁。避免与病毒感染者密切接触,减少感染机会。对于接触损害造血系统毒物或放射性物质的工作者,应加强各种防护措施,如佩戴防护口罩、手套等,并定期进行血象检查。
619
2024-12-12
再生障碍性贫血什么症状
刘尚勤
主任医师
血液内科
再生障碍性贫血是一种骨髓造血功能衰竭性疾病,其主要症状包括贫血症状、出血症状和感染症状等。 1、贫血症状: 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通常会出现贫血症状,表现为面色苍白或皮肤苍白、乏力、头晕、心悸、气短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食欲不振、体重下降。这些症状是由于骨髓造血功能低下,导致红细胞生成减少,进而引起贫血。贫血的严重程度取决于血红蛋白的降低程度。 2、出血症状: 出血是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另一个典型症状,由于血小板减少,患者容易出血,出血部位广泛,可发生于任何器官。常见的出血症状皮肤和黏膜的瘀斑、紫癜、牙龈出血、鼻出血、消化道出血(如呕血、黑便)、泌尿道出血(如血尿)、眼底出血、颅内出血(严重时可危及生命)、女性患者还可能出现月经过多的情况。 3、感染症状:: 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由于白细胞减少,免疫力降低,容易感染。常见的感染症状发热,体温可能高达39℃以上、呼吸道感染(如扁桃体炎、咽喉炎、肺炎)、消化道感染(如肠炎、腹泻)、泌尿道感染(如尿道炎、膀胱炎)、皮肤感染(如疖、痈),感染可能加重出血症状,甚至导致败血症等严重后果。 4、其他症状:: 除了上述症状外,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还可能出现其他症状,如肝、脾、淋巴结肿大(但一般不明显)、心脏扩大、心绞痛、心力衰竭等心脏症状(少数患者可能出现)、内分泌系统异常(如甲状腺功能异常)、肾脏损伤(如蛋白尿、血尿等),这些症状可能因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且可能随着病情的进展而加重。 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症状多种多样,且可能因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一旦出现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并接受专业治疗。 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检查 血常规检查是再生障碍性贫血诊断的基础检查,通过观察血液中各个细胞的数值变化以及比例变化,可以确定患者是否存在贫血、中性粒细胞减少和血小板减少。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的血常规检查通常表现为全血细胞减少,网织红细胞绝对值降低。 通过髂骨、胸骨等部位的骨髓穿刺,可以观察造血细胞的增生程度,以及粒、红细胞形态和阶段百分比。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的骨髓穿刺检查通常表现为骨髓增生重度减低,未见骨髓小粒,淋巴细胞比例相对偏高。通过骨髓活检可以评估骨髓增生程度、各系细胞比例以及骨髓小粒情况。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的骨髓活检通常可见骨髓增生重度减低,造血细胞极少。 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的外周血涂片可见红细胞形态基本正常,无明显畸形或多染现象,无幼红、粒细胞产生,淋巴细胞比例会相对增高。流式细胞术、骨髓细胞遗传学检查、自身抗体检测这些检查有助于排除其他可能的病因,如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自身免疫性疾病等。
1252
2024-12-12
血脂高怎么治疗
刘尚勤
主任医师
血液内科
血脂高的治疗方法应根据具体原因进行针对性治疗,常见原因包括不良生活方式、肥胖等,可以采取饮食调整、药物治疗等措施。 1、不良生活方式: 改善饮食习惯是治疗不良生活方式导致高血脂的基础手段。患者应减少饱和脂肪酸摄入量,增加体力活动,同时戒烟限酒。建议减少动物内脏、鱼子、蛋黄、牛油等高脂肪食物的摄入,增加新鲜蔬菜、水果、全谷类及豆类等低脂、高纤维食物的摄入。 2、肥胖: 肥胖者体内的甘油三酯合成增多,而肝脏对甘油三酯的清除能力下降,从而导致血脂水平上升。因此,减轻体重是控制高血脂的重要手段。患者应采用低热量饮食,减少高脂肪、高糖食物的摄入。建议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骑车等。运动不仅能促进身体新陈代谢,还能降低体重、改善脂代谢,从而降低血脂水平。 3、糖尿病: 糖尿病患者的胰岛β细胞功能受损,无法有效分泌胰岛素,导致脂质代谢紊乱,进而出现血脂偏高的现象。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口服降糖药或胰岛素来控制血糖水平。在控制血糖的基础上,患者还需进行降脂治疗。具体用药方案应根据患者的血脂水平和医生建议来确定。 4、药物副作用: 如果发现药物引起的血脂增高,患者应咨询医生是否需要更换药物类型或调整剂量。某些药物可能会干扰脂质代谢过程,导致血脂升高,如糖皮质激素、雌激素等。在调整药物后,患者应定期监测血脂水平,以评估治疗效果。 5、遗传因素: 对于由遗传因素导致的高血脂,如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常用降脂药物,这些药物主要通过抑制胆固醇合成,降低低密度脂蛋白水平,从而预防心脑血管并发症。 同时,患者应保持积极的治疗态度,定期复查血脂水平,并根据医生建议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血脂高的复查项目 血脂检查是血脂高复查的核心项目,主要检测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以及载脂蛋白AⅠ(ApoAⅠ)等指标。 某些降脂药物可能会对肝脏产生一定影响,因此复查时需要进行肝功能检查,主要检测谷丙转氨酶(ALT)以及谷草转氨酶(AST),这些指标的异常可能表明药物引起的肝损伤,需要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高脂血症患者往往伴有血糖代谢异常的风险增加,因此需要进行血糖检测,包括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等,这些检测有助于早期发现糖尿病或糖代谢紊乱,以便及时干预和治疗。
916
2024-12-12
人体大约有多少血液
欧晋平
主任医师
血液内科
人体大约含有的血液量因个体差异而异,但通常占体重的7%-8%,成年人的血液总量在4000-6000ml,而实际循环在血管中的血量(即循环血量)为3000-4500ml。 人体血液的重量与自身体重成正比例关系,一般来说,男性体内的血液占体重的8%左右,而女性则略低,为7.5%左右。这意味着一个体重为70kg的成年人,其血液量在5000-5600ml。血液总量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年龄、性别、体重、身高以及健康状况等。因此不同人的血液总量会有所不同,例如体重较轻的人血液总量相对较少,而体重较重的人则相对较多。 循环血量是指实际在血管中循环流动的血液量,并不等同于人体内的全部血液量。由于血液在人体内的分布并非完全均匀,部分血液会储存在肝、脾等器官中作为储备,因此实际循环在血管中的血量会少于人体内的全部血液量。 血液在人体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不仅是运输氧气和营养物质的载体,还参与调节体温、维持酸碱平衡、防御感染等多种生理功能,因此保持适量的血液量和良好的血液质量对于人体的健康至关重要。日常生活中,建议保持均衡的饮食有助于提供身体所需的营养物质,促进血液的健康。建议多摄入富含铁、叶酸和维生素B12的食物,如瘦肉、动物肝脏、绿叶蔬菜等。 如果出现头晕、乏力、面色苍白等可能与血液相关的症状时,应及时就医并告知医生相关情况。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诊断和治疗。在治疗过程中,应严格遵循医生的嘱咐和建议,按时服药、定期复查等。
511
2024-12-12
献血多久可以同房
欧晋平
主任医师
血液内科
献血多久可以同房答案并非固定不变,而是依据个体的身体状况、献血量以及献血后的恢复情况来定。一般来说,建议献血后至少等待24小时再进行同房,这一建议主要基于献血后身体需要时间来恢复血液量和各项生理功能的原理。 献血后,体内会暂时失去一部分血液,包括红细胞、血浆等成分,这会导致身体需要一段时间来重新平衡和调整。在这个过程中,如果过早进行剧烈活动,如同房,可能会加重身体的负担,影响恢复。 从生理学的角度来看,献血后身体的血容量会暂时减少,血压可能会有所下降,同时身体的代谢和循环系统也在积极调整以弥补这一损失。这个过程需要时间,具体时间长短因人而异,但一般来说,24小时内是身体开始逐渐恢复的关键时期。 同房是一种体力活动,会消耗大量的能量和体力,如果在献血后身体尚未完全恢复的情况下进行,可能会导致身体过度疲劳,甚至出现头晕、乏力等不适症状。这不仅会影响性生活的质量,还可能对身体造成不必要的损害。不同人的体质和恢复能力不同,因此献血后的恢复时间也会有所差异。献血量也是一个重要因素,献血量越大,身体需要恢复的时间就越长。 献血的人在恢复期间,应注意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合理膳食,适当补充营养,以促进身体的快速恢复。
1241
2024-12-12
血红蛋白69要输血吗
欧晋平
主任医师
血液内科
对于血红蛋白值为69g/L的患者,是否需要输血是一个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的问题。血红蛋白69g/L属于中度贫血范围,多数不需要立即进行输血治疗。但是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即使血红蛋白值为69g/L,也可能需要输血治疗。 正常情况下,血红蛋白的浓度在男性中为120-160g/L,女性中为110-150g/L。当血红蛋白值低于正常范围时,表明患者存在贫血状况。而血红蛋白69g/L虽然明显低于正常值,但尚未达到重度贫血的标准(一般认为血红蛋白低于60g/L为重度贫血)。 对于中度贫血的患者,治疗的首要目标是纠正贫血的原因,同时辅以适当的药物治疗和营养支持。在大多数情况下,通过口服铁剂、维生素B12或叶酸等补充剂,可以有效提高血红蛋白水平,改善贫血症状。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也应注意合理饮食,适当摄入富含铁元素的食物,如猪肝、菠菜等,以促进红细胞的生成和血红蛋白的合成。 但是当患者存在急性失血、溶血性贫血等导致血液成分急剧减少的情况时,为了迅速恢复血容量和维持生命体征的稳定,可能需要紧急输血治疗。对于患有心肺疾病、严重感染或进行肿瘤放化疗的患者来说,由于机体对氧气的需求增加或造血功能受损,输血的指征可能会更加宽松。 在决定是否对血红蛋白69g/L的患者进行输血治疗时,医生需要全面评估患者的具体情况和临床症状。这包括患者的年龄、性别、基础疾病、心肺功能以及贫血的原因和程度等因素。只有在权衡利弊后,才能做出最合理的治疗决策。
919
2024-12-12
献血多久可以洗澡
欧晋平
主任医师
血液内科
献血后一般建议等待24小时再洗澡,以确保身体有足够的时间恢复并减少感染风险,这一建议基于献血后身体可能出现的生理反应和潜在的健康考虑。并且结合适当的休息和饮食调整,有助于促进身体的恢复和减少潜在的健康风险。 献血时,医护人员会在手臂上穿刺采血,留下一个小针眼。虽然这个针眼很小,但也需要一定的时间来愈合。立即洗澡可能会使水接触到未完全愈合的针眼,增加感染的风险。等待24小时,可以确保针眼已经基本愈合,减少了感染的可能性。 献血后,身体需要一段时间来重新调整血液循环和血液容量。在这个过程中,身体可能会感到轻微的疲劳或不适。立即进行热水澡等可能加速血液循环的活动,可能会加重身体的不适感。等待24小时,让身体有足够的时间自然调整,有助于减少不适感。 部分献血者在献血后可能会出现短暂的晕厥或头晕现象,这主要是由于体内血液量突然减少导致的。如果立即进行洗澡等需要消耗体力的活动,可能会增加晕厥的风险。等待24小时,让身体逐渐适应血液量的变化,有助于减少晕厥的发生。 日常生活中,建议献血后应保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时间,避免过度劳累。适当补充营养,多吃富含铁质、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物,有助于促进血液的恢复和生成。在献血后的几天内,应避免进行剧烈运动或重体力劳动,以免加重身体负担。献血后应密切观察自己的身体状况,如有持续的不适感或症状加重,应及时就医检查。
954
2024-12-12
血小板低是啥原因
欧晋平
主任医师
血液内科
血小板低即血小板减少,是指血液中血小板计数低于正常范围的一种病理状态。其原因复杂多样,主要包括血小板生成减少、血小板破坏过多以及免疫反应异常三个方面。一旦发现血小板减少的症状,如皮肤瘀斑、牙龈出血等,应及时就医检查,明确病因。 1、血小板生成减少: 血小板生成减少是血小板减少的主要原因之一。这可能是由于多种因素导致的骨髓造血功能受损或抑制。具体来说,遗传性因素如先天性伴畸形无巨核细胞血小板减少症、May-Hegglin异常等,会直接影响血小板的生成。而获得性因素则更为常见,如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白血病等血液系统疾病,以及化学药物刺激、病毒感染(如肝炎病毒)、饮酒后、维生素B12和叶酸缺乏等,均可能抑制骨髓的造血功能,导致血小板生成减少。 2、血小板破坏过多: 血小板破坏过多也是血小板减少的重要原因,这种情况可能由多种非免疫性因素和免疫性因素引起。非免疫性因素如妊娠、感染(特别是病毒感染如流感、麻疹、水痘等)、蛇咬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等,可导致血小板在外周血中被过度破坏。而免疫性因素则更为复杂,如HIV感染、周期性血小板减少、服用解热镇痛药物、青霉素及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等,可能引发机体产生针对血小板的抗体,导致血小板被免疫系统错误地识别和攻击,从而加速其破坏。 3、免疫反应异常: 免疫反应异常同样会导致血小板减少。这类情况多涉及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结节性多动脉炎等,以及淋巴增殖性疾病如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淋巴瘤等。在这些疾病中,机体的免疫系统发生异常,错误地将血小板视为外来物质并进行攻击,导致血小板的数量减少。 日常生活中,建议保持饮食均衡,多摄入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有助于促进血小板的生成。血小板减少可能导致出血风险增加,因此应尽量避免剧烈运动和可能导致外伤的活动。注意个人卫生,避免前往人群密集的场所,以降低感染的风险。
1474
2024-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