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晓敏的科普
忧郁和抑郁有何区别
杨晓敏
主任医师
精神科
忧郁与抑郁是两种不同的情绪状态,忧郁通常短暂且症状较轻,而抑郁则更为严重且持续时间长,对日常生活有显著影响,了解两者区别,有助于患者及时识别并寻求帮助。
1、性质与持续时间:
忧郁通常是一种短暂的情绪状态,可能表现为悲伤、失落或焦虑,但不会对日常生活造成严重影响。而抑郁则是一种更为严重的情绪障碍,其症状可能持续较长时间,对日常生活产生显著影响。
2、症状表现:
忧郁的症状相对较轻,可能包括偶尔的情绪低落、烦躁不安等。而抑郁的症状则更为严重,如长期的悲伤、绝望感、兴趣丧失、疲劳、睡眠障碍、食欲改变等,且这些症状可能相互交织,形成恶性循环。
3、产生原因:
忧郁可能由短期的、暂时性的因素触发,如用脑过度导致的精神疲劳、精神紧张造成的情绪波动,以及过度劳累引发的身心不适。这些因素通常是可逆的,且不会持续存在。
4、疾病分类:
忧郁症并非一个独立的疾病诊断,它更多地被视为神经官能症的一种症状表现。而抑郁症则是一个独立的心理疾病,其症状更为严重且持续,需要专业的医疗干预和支持。
若不及时识别和治疗,忧郁可能发展为抑郁,而抑郁则可能导致自杀倾向等严重后果,所以患者应及时就医,接受专业诊断和治疗,以改善情绪状态,提高生活质量。
忧郁和抑郁的日常注意事项
保持规律作息:
建立稳定的作息习惯,保证充足睡眠,有助于调节情绪状态。避免长时间熬夜或过度劳累,以免加重情绪问题。
培养兴趣爱好:
积极参与自己感兴趣的活动,如阅读、绘画、音乐等,有助于转移注意力,缓解情绪压力,同时也能增加生活乐趣,提升自我价值感。
学习情绪管理技巧:
通过阅读、咨询等方式,学习有效的情绪管理技巧,如深呼吸、冥想、放松训练等,这些技巧有助于在情绪波动时保持冷静,降低焦虑水平。
1406
抑郁症重度有哪些症状
杨晓敏
主任医师
精神科
重度抑郁症症状显著,患者表现为情绪极度消沉,身体、认知等均受重创,严重干扰生活,了解其表现及日常注意,对患者康复与生活重建极为关键,关乎身心全面改善。
1、情绪方面:
重度抑郁症患者情绪极度低落,长时间处于一种无法摆脱的悲伤状态。几乎整天都沉浸在痛苦之中,对任何事情都提不起兴趣,没有愉悦感。这种情绪状态非常顽固,即使在外界积极因素的刺激下,也很难有明显的改善。并且常常伴有绝望感,觉得生活毫无希望,未来一片黑暗,可能会频繁出现自杀的念头。
2、身体症状:
身体上会出现多种不适,睡眠严重紊乱,可能是入睡困难,躺在床上几个小时都无法入眠;也可能是早醒,比如凌晨三四点就醒来,之后难以再次入睡。食欲也会发生很大变化,要么食欲大增,通过暴饮暴食来寻求某种安慰;要么完全没有食欲,体重明显下降。还会经常感到身体乏力,如同被抽干了力气,日常活动都觉得困难。
3、认知功能:
注意力难以集中,在阅读、工作或者与人交流时,很容易走神。记忆力也会减退,对近期发生的事情容易遗忘。思维变得迟缓,反应迟钝,在回答问题或者做决策时会比平时慢很多。对自己的评价极低,充满自责和愧疚,觉得自己毫无价值,是周围人的负担。
4、社交行为:
会主动回避社交活动,不愿意和他人接触,把自己封闭起来。对家人和朋友的关心也无动于衷,甚至会产生抵触情绪。在社交场合中会感到极度的紧张和不安,这种不安可能会进一步加重患者的抑郁情绪。
重度抑郁症预后具有不确定性,若未获妥善治疗,病情易迁延反复,可致社会功能严重受损,无法正常工作学习,家庭关系也受极大冲击。
抑郁症重度的日常注意事项
规律作息:
保持固定的起床与睡眠时间,充足睡眠利于大脑与身体机能恢复。避免熬夜或白天过长时间卧床,可设定睡前放松程序,如温水浴、阅读轻松书籍等助眠,形成稳定生物钟,缓解情绪波动与身体疲劳,增强抗压能力。
适度运动:
选择如散步、瑜伽或慢跑等运动,每天坚持30分钟左右。运动能促进大脑分泌内啡肽等神经递质,改善情绪状态。注意运动强度循序渐进,避免过度劳累致身体不适。运动时最好有家人或朋友陪伴,保障安全并提供情感支持。
941
六种征兆说明你抑郁了
杨晓敏
主任医师
精神科
抑郁情绪有诸多征兆,涉及情绪、睡眠、饮食等方面,识别这些早期信号对及时干预极为关键,能助患者了解自身状态,尽早采取应对措施,防止情绪进一步恶化。
1、持续的情绪低落:
长时间感到悲伤、沮丧、绝望,失去往日的活力与热情,对以往喜欢的活动,笑容减少,常陷入自我否定的思绪中,觉得自己毫无价值,这种情绪状态持续数周甚至数月,难以自行缓解,且在一天中的大部分时间都存在。
2、睡眠障碍:
可能出现入睡困难,躺在床上辗转反侧数小时仍无法入睡;或者早醒,比平常提前很多醒来且无法再次入睡,也有部分人表现为睡眠过多,但醒来后依然感到疲倦、无精打采。
3、食欲变化:
部分患者会出现食欲不振,对食物缺乏兴趣,看到食物就厌烦,体重逐渐下降了,而另一些人则可能食欲大增,通过大量进食来寻求某种心理安慰,导致体重增加。
4、注意力不集中:
在工作、学习或日常活动中难以专注,阅读时容易走神,工作时频繁出错,记忆力也有所下降,对近期发生的事情容易遗忘,思维变得迟缓,做决策时犹豫不决。
5、社交退缩:
主动回避与朋友、家人的聚会和社交活动,不愿意与人交流沟通,对他人的关心和问候反应冷淡,在社交场合中会感到极度不自在,甚至产生焦虑和恐惧情绪。
6、身体不适:
常伴有不明原因的身体症状,如头痛、背痛、胃痛等,这些症状经医学检查往往没有明显的器质性病变。
若抑郁情绪未得到及时关注与处理,可能发展成抑郁症等严重心理疾病,患者生活质量将大幅下降,工作学习受碍,人际关系疏离,甚至可能出现自杀等极端行为。
抑郁的日常注意事项
规律生活作息:
按时起床与入睡,保证每天7-9小时睡眠,固定作息可稳定生物钟,调节身体内分泌,睡前避免使用电子设备,可泡热水脚或听舒缓音乐助眠。
适度体育锻炼:
选择如慢跑、骑自行车等有氧运动,每周3-5次,每次30分钟以上,运动促使大脑分泌内啡肽等快乐激素,改善情绪,运动时注意循序渐进,避免受伤。
合理饮食安排:
增加蔬菜、水果、全谷物及优质蛋白摄入,如鸡胸肉、鱼虾、豆类等,这些食物富含营养物质,为大脑和身体提供充足能量。
1059
抑郁转躁狂的先兆
杨晓敏
主任医师
精神科
抑郁转躁狂有诸多先兆,情绪波动、睡眠模式、等皆现变化,识别这些信号对病情把控意义重大,能助患者及家属及时察觉异常,为后续治疗与护理调整提供关键依据,防患于未然。
1、情绪波动加剧:
原本抑郁状态下持续的低落情绪开始出现不稳定变化。可能会频繁在悲伤、焦虑与短暂的兴奋、愉悦之间切换。比如上午还沉浸在自责和绝望中,下午就突然变得莫名兴奋,话多且语速加快,情绪高涨程度与之前的抑郁状态形成鲜明对比,且这种情绪波动无明显诱因。
2、睡眠模式改变:
从抑郁期的失眠或嗜睡,转变为睡眠时间明显减少但精力却异常充沛。夜晚睡眠很少却不感觉疲倦,白天也没有困意,甚至可能出现半夜醒来后就难以再入睡,而后开始兴奋地计划事情或进行一些活动,与之前因抑郁而慵懒、嗜睡的状态截然不同。
3、行为活动增多:
原本因抑郁而减少的社交活动和日常行为开始增加。主动联系朋友、参与聚会,对各种事务都表现出极高的热情和兴趣,计划很多新的项目或活动,如突然决定学习新技能、开始新的创作等,行为变得冲动、草率,缺乏深思熟虑,与抑郁时的消极、被动行为大相径庭。
若抑郁转躁狂未被及时察觉与干预,会使病情加重,治疗难度提升,患者生活节奏紊乱,人际关系受冲击,严重时可发展为双相情感障碍,反复循环发作,影响身心健康与社会功能。
抑郁转躁狂的注意事项
密切自我监测:
每日留意情绪、睡眠及行为变化并记录,可借助情绪日记,详细记录情绪起伏时间、程度及相关事件,定期回顾总结,以便及时发现异常趋势。
规律生活作息:
保持固定的起床、入睡和用餐时间,稳定的生物钟有助于稳定情绪与生理状态。避免熬夜与白天过长时间卧床,合理安排休息与活动时间,可使身心得到适度放松与恢复,减少情绪突变诱因。
适度社交互动:
避免过度独处或过度社交,与亲朋好友保持适度联系,分享感受与经历,但不要在情绪不稳定时做重大社交决定。
1106
夹腿综合征对女孩的影响
杨晓敏
主任医师
精神科
夹腿综合征是一种多见于儿童和青少年的非典型强迫性行为障碍,可能会出现局部不适、尿路感染等影响。家长和老师应关注女孩的心理状态,及时给予心理支持和引导,必要时可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师的帮助。
1、感染风险:
夹腿综合征的女孩在夹腿过程中,由于局部摩擦增加,可能会导致外阴部皮肤红肿、破损,甚至形成血肿。这种摩擦还可能破坏阴道黏膜,使其易受细菌感染,从而引发阴道炎等疾病。
2、尿路感染:
夹腿行为可能会压迫到外阴部位,刺激或损伤尿道口,使细菌有机会侵入尿道,引发尿路感染。尿路感染的症状包括尿频、尿急、尿痛等,严重时可能导致肾损害。
3、心理障碍:
夹腿综合征的女孩可能会因为长期的习惯性夹腿行为而感到自卑、恐惧和焦虑,这种心理障碍不仅影响她们的日常生活和学习,还可能对其未来的社交和情感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4、性成熟延迟:
夹腿综合征可能通过强化自慰行为导致中枢神经系统的性兴奋阈值降低,影响正常的生理发育,可能导致女孩内分泌紊乱,进而影响卵巢功能和雌激素分泌,引起性成熟延迟等问题。
5、社交与人际关系障碍:
夹腿综合征的女孩可能会因为自己的行为习惯而感到尴尬和不安,避免与他人交往,导致社交障碍。可能会影响人际关系建立和维护,甚至对其未来的职业发展和社会融入产生不利影响。
对于患有夹腿综合征的女孩,家长和老师应给予足够的理解。在日常生活中,女孩应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外阴部清洁;避免穿紧身内裤,以减少对会阴部的刺激。
夹腿综合征患者需要怎么治疗
行为疗法:通过提供替代活动,如玩具、游戏等,分散患者的注意力,减少夹腿行为的机会。习惯逆转训练则帮助患者识别和抵制夹腿冲动,逐步建立新的健康习惯。
认知疗法:旨在改变患者的不良思维模式和行为习惯,通过认知重建和放松练习,引导患者正确认识和对待自己的夹腿行为,减轻心理负担,从而缓解症状。
生物反馈治疗:利用现代技术监测患者会阴部肌肉的紧张程度,并实时反馈给患者,通过观察反馈信号,患者可以自我调节肌肉的紧张度,减少夹腿行为的发生。
1478
抑郁症的晚期症状有哪些表现
杨晓敏
主任医师
精神科
抑郁症晚期症状表现多样且严重,患者可能长期处于悲伤绝望中,伴有认知功能损害、意志与行为改变、躯体症状等,了解这些症状,有助于患者及时就医,接受专业治疗。
1、情绪持续低落:
患者可能长期处于悲伤、绝望、无助的情绪中,对日常生活失去兴趣,无法体验到快乐,感到极度的沮丧和无助,对未来感到绝望。
2、认知功能损害:
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长期处在一个自卑、自责的状态,自觉思维能力减弱,可能出现注意力难以集中、记忆力减退、决策能力下降等认知障碍,严重影响学习和工作能力。
3、意志与行为改变:
患者的社会功能严重受损,对日常活动缺乏兴趣,无法进行正常的学习、工作和社交。可能伴有抑郁性木僵的症状,反应极其迟钝,经常呆坐着不动或一言不发。
4、躯体症状:
患者可能出现全身疼痛、头晕眼花、耳鸣、失眠等躯体症状,但生理检查通常正常,并无器质性病变。还可能出现明显的体重增加或减少,以及食欲减退或亢进等。
5、自杀观念和行为
:抑郁症晚期患者可能会产生强烈的自杀念头,甚至出现自杀企图和行为,这是非常危险的症状,需要立即就医处理。
抑郁症晚期症状复杂且严重,但通过综合治疗,大多数患者症状可以得到有效缓解,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心理治疗、物理治疗等,同时需要患者的积极配合与家庭的支持。
抑郁症的日常注意事项
保持规律作息:建立稳定的生物钟,按时起床、睡觉、吃饭,有助于调节情绪,改善睡眠质量。
适度运动:进行适量的有氧运动,如散步、瑜伽、慢跑等,有助于释放压力,改善心情,增强身体素质。
培养积极心态:尝试以积极、乐观的态度看待问题,避免过度自责和消极情绪,可以通过记录感恩日记、进行正面思维训练等方式,培养积极心态。
保持社交活动:与家人、朋友保持联系,分享自己的感受和困扰。参加社交活动,有助于缓解孤独感,增强社会支持。
1382
精神焦虑症有什么表现有哪些
杨晓敏
主任医师
精神科
精神焦虑症可在情绪、身体、认知与行为等多方面呈现症状,患者常陷入莫名担忧,身体不适频发,认知功能受扰,行为也有所改变,这些表现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与身心健康。
1、情绪方面:
精神焦虑症患者最突出的表现是过度的担忧和不安。这种情绪往往没有明确的原因或者与实际情况不符。患者会对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小事,如工作任务、人际关系等持续地感到紧张。而且情绪波动明显,可能突然感到极度焦虑,很难自己平静下来,同时容易被激怒,一点小事就可能引发烦躁情绪。
2、身体症状:
身体上会出现多种不适。常见的有心跳加速,患者能明显感觉到自己的心脏快速跳动,尤其是在焦虑情绪发作时,还有呼吸急促,感觉好像空气不够用一样。肌肉紧张也是症状之一,尤其是颈部、肩部和背部的肌肉,长时间处于紧绷状态,导致疼痛和僵硬,还可能出现头痛、头晕、肠胃不适,如恶心、腹泻等症状。
3、认知功能:
在认知方面,患者注意力难以集中,在学习或工作时,很容易被各种杂念干扰,导致效率低下,记忆力也可能受到影响,对刚发生的事情或者需要记忆的内容容易遗忘。同时患者会出现思维混乱的情况,在面对问题或者交流沟通时,思路不清晰,难以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精神焦虑症若及时干预治疗,预后较好,症状可显著减轻,患者能恢复正常生活与社交,但若忽视不治,可能发展为重度焦虑或伴发其他精神疾病,如抑郁症,还会导致长期失眠、工作学习能力严重下降,甚至出现自杀倾向。
精神焦虑症的日常注意事项
规律作息:保持固定的起床与睡眠时间,每晚保证7-9小时睡眠,避免熬夜与白天过长时间午睡,规律作息有助于稳定情绪与生理节律,减轻焦虑症状。
适度运动:每周进行至少3-5次运动,如慢跑、瑜伽或游泳。运动能促进大脑分泌内啡肽等神经递质,改善情绪状态,每次运动30分钟以上,运动强度以微微出汗为宜,可有效缓解身体紧张与焦虑情绪。
心理调适:学习放松技巧,如深呼吸、冥想与渐进性肌肉松弛。当焦虑情绪涌起时,通过深呼吸,慢慢地吸气再缓缓呼气,重复数次;或进行冥想,专注于当下感受,排除杂念,从而平静内心,降低焦虑感。
511
人格障碍的六大表现
杨晓敏
主任医师
精神科
人格障碍表现为认知、情感、人际关系、冲动控制、行为模式等方面的异常,这些症状持久且固定,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社会功能。
1、认知症状:
对自我、他人和事件存在偏激、极端的感知和解释方式。自我认知方面,表现为偏执、自负、自恋;对他人认知方面,普遍不信任、敏感多疑;对事件认知方面,常夸大细节、苛求完美。
2、情感症状:
情绪反应范围广泛、强烈且不稳定。易激惹、暴躁,常因小事发脾气;情绪变化迅速,可从一端迅速波动到另一端;对他人痛苦无动于衷,缺乏同情。
3、人际关系症状:
人际交往中常表现出紧张、焦虑或过度依赖,孤僻、不愿与人交往,或过分寻求他人关注;与人相处时狂妄、冷酷,甚至说谎、欺诈。
4、冲动控制症状:
自控能力差,遇事易冲动,攻击性强,可能出现斗殴、虐待等行为;做事缺乏计划,常心血来潮地行动。
5、行为模式异常:
形成固定且持久的不良行为模式,偏离社会文化背景,难以改变。
6、自我认知缺乏:
对自己的人格缺陷缺乏自知力,不能从过去生活经验中吸取教训,行为大多受情感冲动、偶然动机所驱使。
除了临床表现外,人格障碍的诊断还需借助辅助检查,如心理评估量表、神经影像学检查等,以全面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和大脑功能,为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人格障碍的日常注意事项
增强自我认知:通过心理咨询、阅读等方式,提高对自我人格特点的认识,学会自我反思,识别并调整不良行为模式。
情绪管理:学习情绪调节技巧,如深呼吸、冥想等,避免情绪过度波动,减少冲动行为的发生。
改善人际关系:主动寻求社交机会,学会倾听和尊重他人,增强信任感,改善人际关系,减少冲突和矛盾。
建立健康生活方式:保持规律的作息,合理饮食,适度运动,有助于缓解压力,提高情绪稳定性。
964
怎么判断自己真抑郁假抑郁
杨晓敏
主任医师
精神科
判断抑郁真伪可从情绪时长、症状种类等方面着手,准确甄别有助于及时正确应对,避免误判而延误或过度担忧,对维护心理健康意义重大。
1、情绪持续时间:
真正的抑郁症,情绪低落等负面情绪会持续较长时间,一般来说,两周以上的持续情绪低落、悲伤、绝望等情绪可能更倾向于抑郁症。而假抑郁可能是因为短期压力或挫折,情绪来得快去得也快,比如因为一次考试失利而难过几天,之后就恢复正常。
2、症状的多样性:
抑郁症患者除了情绪问题,还会有身体症状,如睡眠障碍,包括早醒、入睡困难或多梦;食欲改变,体重明显增加或减少;还会出现身体疲劳、头痛等症状。假抑郁往往主要是情绪上的一时不快,较少伴有这些复杂的身体症状。
3、对生活功能的影响:
真正的抑郁症会严重影响生活功能,患者在工作、学习、社交等方面会出现明显的障碍,如无法集中精力工作,学习成绩大幅下降,回避所有社交活动。假抑郁可能只是在某些特定情境下表现出情绪低落,在其他时候仍能正常进行各项活动。
若为真抑郁,经规范治疗预后良好,多数可缓解恢复正常生活,但延误或治疗不当,可能慢性化致功能严重受损、自杀风险增加等;假抑郁则在压力源解除后多自行缓解,一般不会有严重持久的不良后果,所以应该及时就医。
情绪异常的日常注意事项
情绪觉察:每日留意自身情绪变化,记录情绪状态、引发原因及持续时长,若情绪不佳超两周且无改善迹象,及时关注评估,可借助情绪日记辅助自我了解,以便早期发现潜在问题。
生活规律:保持规律作息,按时起床、入睡,每晚保证7-9小时睡眠,定时进餐,注重营养均衡,避免过度节食或暴饮暴食,稳定的生活节奏有助于维持情绪稳定,预防心理问题产生。
压力管理:学会有效应对压力,如采用深呼吸、冥想等放松技巧,当面临压力源时,先冷静分析,制定合理应对策略,避免压力过度累积引发情绪波动。
1229
精神病分为哪六种
杨晓敏
主任医师
精神科
精神病种类多样,精神分裂症、心境障碍、焦虑障碍、强迫症等为常见类型,每种皆有独特症状与表现,严重影响患者的认知、情感、行为及社会功能。
1、精神分裂症:
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精神病。患者会出现幻觉,如听到不存在的声音、看到不存在的事物;妄想,像无端觉得被人监视、迫害等;思维形式障碍,言语混乱、逻辑不清,还会有情感淡漠,对周围事物缺乏情感反应,社会功能也会严重受损。
2、心境障碍:
主要包括抑郁症和双相情感障碍。抑郁症患者情绪低落、兴趣减退、自责自罪,有自杀观念或行为,双相情感障碍则是情绪在抑郁和躁狂之间交替,躁狂发作时,患者情绪高涨、精力充沛、言语增多、行为冲动。
3、焦虑障碍:
涵盖广泛性焦虑障碍、惊恐障碍等,广泛性焦虑障碍表现为持续性的过度担忧,身体也会出现心慌、出汗等症状;惊恐障碍则是突然发作的强烈恐惧,伴有濒死感、呼吸困难等,发作无明显诱因,且发作间歇期患者也常处于担忧状态。
4、强迫症:
患者会被反复出现的强迫观念和强迫行为所困扰,强迫观念如反复怀疑门窗是否关好、手是否干净等;强迫行为表现为为了减轻强迫观念带来的焦虑而进行的重复性动作,这些行为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
5、创伤后应激障碍:
是个体经历或目睹严重创伤事件后出现的精神障碍。患者会反复回忆创伤场景,出现噩梦、闪回等,还会有回避行为,避免接触与创伤有关的事物,同时情绪易激惹,注意力不集中,长期处于高度警觉状态。
6、人格障碍:
如偏执型人格障碍,患者对他人极度不信任,无端猜疑;反社会人格障碍患者则缺乏社会责任感,经常违反社会道德和法律规范;边缘型人格障碍的特点是情绪不稳定、人际关系混乱,患者的行为和情绪模式长期存在且难以改变。
对于精神病的检查,通常需综合评估,包括详细的精神检查,了解患者的思维、情感等状况;身体检查排除躯体疾病引发精神症状;心理测评辅助判断病情。
精神病的日常注意事项
遵医嘱治疗:严格按照医生的嘱咐服药,不自行增减药量或停药,如精神分裂症患者服用抗精神病药物,需定期复诊,以便医生根据病情调整治疗方案,确保药物治疗的有效性与安全性。
规律生活作息:保持固定的作息时间,早睡早起,保证充足睡眠,合理安排饮食,摄入均衡营养,稳定的生活节奏有助于稳定情绪与精神状态,像抑郁症患者规律作息后,情绪波动可能会有所缓和。
心理支持与调节:积极参与心理治疗,如认知行为疗法可帮助患者改变不良认知与行为模式,同时与家人朋友保持良好沟通,获取情感支持。焦虑症患者在心理支持下,应对压力与焦虑的能力会增强。
14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