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内科科室相关科普
急性肠胃炎的治疗方法
张继舜
副主任医师
消化内科
肠胃炎通常是指胃肠炎,急性胃肠炎是一种常见的胃肠道疾病,其症状主要包括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和发热等,其治疗方法包括饮食调整、药物治疗、补充电解质等。
1、饮食调整:
急性胃肠炎患者在发病期间应避免食用辛辣刺激、生冷的食物,以免加重肠胃负担。在呕吐和腹泻较为严重的阶段,可能需要暂时禁食禁水,以减轻肠胃系统的负担,帮助肠胃功能恢复。待症状稳定后,可以逐渐过渡到清淡、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如粥、苹果煮水等。
2、药物治疗:
常用的药物包括止泻药、抗生素和肠黏膜保护剂等。止泻药可以迅速缓解腹泻症状,抗生素则针对细菌感染引起的胃肠炎,肠黏膜保护剂可以保护胃肠道黏膜,促进炎症愈合。此外,还可以使用益生菌类药物,以改善肠胃环境,缓解腹泻情况。
3、补充电解质:
对于呕吐、腹泻严重的患者,体内盐分和水分大量丢失,容易导致水电解质失衡,此时输液治疗成为必要的治疗手段。通过静脉补充生理盐水、葡萄糖等液体,可以迅速纠正水电解质失衡,缓解患者的不适症状。同时,输液还可以为患者提供必要的营养支持,促进身体康复。
除了上述治疗措施外,还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进行对症治疗。如发热体温超过38.5℃时,可以给予退热剂治疗。腹痛剧烈时,可以使用解痉药缓解疼痛。在治疗期间,患者应尽量卧床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以保证身体有足够的恢复时间。
急性胃肠炎的日常注意事项
患病期间,身体需要充分休息以恢复体力,避免过度劳累,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每天至少睡7-9小时,有助于肠道功能的恢复。保持个人卫生,勤洗手,尤其是饭前便后。使用独立的餐具和洗漱用品,以防交叉感染。同时保持家居环境清洁,定期通风换气。
由于呕吐和腹泻会导致身体水分大量流失,因此需要及时补充水分避免脱水,可以选择淡盐水或清水。同时密切关注病情变化,如腹泻、呕吐等症状是否减轻。如出现高热、脱水等严重症状,应及时就医,以免延误病情。
1207
反流性食管炎的症状和表现
窦晓坛
副主任医师
消化内科
反流性食管炎是因酸(碱)反流导致的食管黏膜破损,
症状表现主要是食物反流、烧心、胸痛、吞咽困难等
,建议出现不适症状后及时就医,以免延误治疗而造成不良影响。
典型症状
1、食物反流:
常感到胃或十二指肠的内容物,如胃酸、胆汁等涌入咽部或口腔,可能伴有恶心、呕吐或嗳气。反流症状通常与饮食、体位或运动等因素有关。
2、烧心:
患者常感到胸骨后或剑突下有明显的烧灼感,多在餐后一小时左右发生,半卧位、躯体前屈或剧烈运动可诱发。
3、胸痛:
反流物刺激食管黏膜引起的胸痛,通常发生在胸骨后。严重时可为剧烈刺痛,可放射至后背、胸部、肩部等部位。有时与心绞痛相似,但疼痛性质、疼痛部位等有所不同,需加以鉴别。
4、吞咽困难:
反流性食管炎可能导致食管黏膜炎症、水肿或瘢痕形成,进而影响食物的顺利通过。患者可能感到食物通过食管时受阻或不畅,严重时甚至无法进食。此外,部分患者还可能感到食管内有异物感。
食管外症状
1、咽喉炎:
反流物刺激咽喉黏膜,引起咽喉炎症状,如咽痛、声音嘶哑等。
2、慢性咳嗽:
反流物进入气道可能刺激呼吸道黏膜,引起慢性咳嗽或哮喘发作。
983
幽门螺杆菌感染后可以吃的食物
张继舜
副主任医师
消化内科
幽门螺杆菌感染后,饮食调整非常重要,科学合理的饮食能辅助治疗,减轻胃部不适,促进身体康复。适宜食用的食物包括蜂蜜、猴头菇、小米等。
1、蜂蜜:
可每天早晨用温水冲服一小勺蜂蜜,能在胃黏膜表面形成保护膜,缓解胃酸对胃黏膜的刺激,还能润肠通便,改善因感染幽门螺杆菌可能出现的消化功能紊乱问题。
2、猴头菇:
猴头菇富含多种氨基酸、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成分,这些营养成分能增强胃黏膜屏障功能,促进受损胃黏膜的修复。猴头菇可用来煲汤,如猴头菇炖排骨,每周食用2-3次,使猴头菇的营养成分慢慢滋养胃部。
3、小米:
小米是养胃佳品,富含维生素B族等营养物质,容易消化吸收,能减轻胃的消化负担,其黏性成分还可在胃黏膜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熬制小米粥时可搭配山药、红枣等食材,每天适量食用,长期坚持有助于调理因幽门螺杆菌感染而受损的胃功能。
4、香蕉:
香蕉富含钾元素等营养物质,具有轻微的抗酸作用,能缓和胃酸对胃黏膜的侵蚀。并且香蕉质地柔软,不会对胃部造成机械性刺激。可在两餐之间吃一根香蕉,既能补充能量,又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幽门螺杆菌感染引发的胃部烧灼感、反酸等症状。
5、胡萝卜:
胡萝卜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维生素等营养成分。胡萝卜素在体内可转化为维生素A,有助于保护胃黏膜上皮组织。胡萝卜可以炒食、炖汤或榨汁饮用,例如胡萝卜苹果汁,每周多次摄入,能为胃部健康提供多方面的营养支持,助力对抗幽门螺杆菌感染。
感染幽门螺杆菌后,通过合理安排饮食,多食用这些有益食物,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胃部环境,缓解不适症状,对身体的恢复有着积极的意义,但也要注意饮食均衡与规律,必要时配合药物治疗以彻底清除幽门螺杆菌。
幽门螺杆菌感染后的生活注意事项
感染幽门螺杆菌后,在饮食方面要格外注意。应尽量避免吃刺激性食物,像辛辣的辣椒、芥末,还有酸性较强的食物,因为这些可能会刺激胃黏膜,加重胃部不适。要养成规律进餐的习惯,避免暴饮暴食,尽量做到少食多餐,这样有助于减轻胃部负担。
还要注意饮食卫生,尽量不吃生冷食物,像一些没有彻底清洗或煮熟的蔬菜水果、生水等都可能藏有幽门螺杆菌,增加再次感染或交叉感染的风险。最好实行分餐制或者使用公筷、公勺,防止传染给家人。
在生活习惯上,要保证充足的睡眠,良好的睡眠有助于身体的自我修复,尤其是胃部的恢复。也要注意保持心情舒畅,因为压力和不良情绪可能会影响胃部的正常功能,不利于对抗幽门螺杆菌感染。还要按照医嘱按时服药,定期复查,以确保幽门螺杆菌被彻底清除。
1162
浅表性胃炎需要治疗吗
张继舜
副主任医师
消化内科
浅表性胃炎需要治疗。浅表性胃炎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胃部疾病,虽然是胃炎中相对较轻的类型,但如果不加以重视和治疗,也可能会给患者带来诸多不适,并有可能进一步发展。
浅表性胃炎患者可能会出现上腹部疼痛、腹胀、嗳气、恶心、呕吐等症状,这些症状会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比如在进食后出现疼痛或腹胀,会导致患者食欲下降,长期如此可能会引起营养不良。而且频繁的恶心、呕吐也会让患者感到身体不适,不治疗会影响正常的工作和生活。
浅表性胃炎如果长期不治疗,胃黏膜的炎症可能会持续存在并且加重。胃黏膜不断受到炎症刺激,会使胃黏膜的防御功能减弱,更容易受到胃酸、幽门螺杆菌等有害因素的侵袭。随着时间的推移,有可能会发展为萎缩性胃炎,甚至胃溃疡等更严重的胃部疾病。
治疗浅表性胃炎是有多种方式的,在生活方式上要做出调整,饮食规律是很重要的一点。戒烟戒酒也是必要的,烟中的尼古丁和酒中的酒精都会对胃黏膜造成损害,减少这些有害物质的摄入有助于胃黏膜的修复。在药物治疗方面,根据症状可以使用一些药物。如果患者有胃酸分泌过多的情况,可以使用抗酸药物,能够抑制胃酸分泌,减轻胃酸对胃黏膜的刺激。
对于有腹胀、嗳气等消化不良症状的患者,可以使用促胃肠动力药来促进胃肠蠕动,帮助消化。如果检查发现患者感染了幽门螺杆菌,还需要进行幽门螺杆菌的根除治疗,通常采用质子泵抑制剂、铋剂和抗生素联合使用的方案。
浅表性胃炎虽然相对较轻,但积极治疗是非常必要的,这不仅可以缓解患者当下的症状,还能防止疾病进一步恶化,保护胃部的健康。
浅表性胃炎治好后预防复发的措施
1、饮食规律:
保持三餐定时定量,避免暴饮暴食。细嚼慢咽,减轻胃部负担。少吃刺激性食物,如辣椒、冷饮等。多吃蔬菜水果等易消化的食物,这样有助于维持胃部正常的消化功能。
2、注意胃部保暖:
胃部受寒易引起胃部不适,根据天气变化及时添衣,尤其是腹部。在寒冷季节,可以适当喝些温水或吃温热的食物,避免胃部受到寒冷刺激,降低胃炎复发的风险。
3、情绪调节:
情绪波动会影响胃部健康,保持心情舒畅,避免长期紧张、焦虑。可以通过听音乐、运动等方式缓解压力,让神经系统正常调节胃部的蠕动和胃酸分泌,防止胃炎复发。
1291
上消化道是什么意思
张继舜
副主任医师
消化内科
上消化道是指从口腔至十二指肠的消化管道部分,是人体消化食物的重要场所,上消化道主要包括口腔、咽、食管、胃、十二指肠这几个部分。
口腔作为上消化道的起始部分,口腔负责咀嚼食物,通过机械性消化将食物破碎,并利用唾液淀粉酶进行初步的淀粉类消化。咽是连接口腔和食管的通道,也是呼吸和消化的共同通道。食管是一条长管,负责将食物从口腔传递到胃,它通过蠕动将食物推送下去,确保食物顺利进入胃内。
胃是上消化道的重要器官,负责进行化学性和机械性消化。胃分泌胃酸和胃蛋白酶,杀灭食物中的细菌,并将食物中的蛋白质分解为小的肽片段,以利于后续的吸收。同时,胃通过不断的蠕动将食物进行充分的研磨,形成食糜。十二指肠是小肠的起始部分,它接收来自胃的食物,并进一步吸收营养物质。在十二指肠中,食物与胰液、胆汁等消化液混合,进行进一步的化学性消化。
上消化道的主要功能是消化食物,为身体提供营养和能量。通过口腔的咀嚼、胃的研磨以及消化液的分泌,食物被分解成小分子物质,便于小肠的吸收。虽然上消化道主要负责消化,但十二指肠已经开始具备吸收功能,特别是铁等矿物质的吸收主要在此进行。胃酸和胃蛋白酶等消化液具有杀灭细菌的作用,有助于保护身体免受食物中病原体的侵害。
常见的上消化道疾病包括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等。这些疾病的发生可能与不良饮食习惯、压力、感染等因素有关。上消化道是人体消化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负责消化食物并提供营养和能量。保持上消化道的健康对于整体健康至关重要。因此,人们应注意饮食卫生、缓解压力、定期进行体检等以预防上消化道疾病的发生。
上消化道疾病可能出现的症状
1、吞咽困难:
患者在吞咽食物时可能会感到梗阻感,就像有东西堵住食管一样。比如食管癌患者,在疾病进展过程中,吞咽困难会逐渐加重,从最初吞咽固体食物困难,发展到连液体食物都难以下咽。
2、恶心和呕吐:
这是较为常见的症状。当胃部受到刺激,如患有胃炎、胃溃疡时,胃黏膜的炎症反应会引起胃部的逆蠕动,导致恶心。严重时就会呕吐,呕吐物的性质也因疾病而异。如果是幽门梗阻,呕吐物可能会有隔夜的食物,伴有酸臭味。
3、腹痛:
疼痛的位置和性质因具体疾病而不同。胃溃疡的疼痛多位于上腹部,有节律性,常在进食后一段时间出现,然后缓解。而十二指肠溃疡的疼痛常常是空腹痛,在空腹时发作,进食后缓解。
4、呕血和黑便:
当食管、胃等部位的黏膜血管破裂出血时,血液可能会呕出。如果血液在肠道内经过一系列变化,排出体外时则表现为黑便。
788
幽门螺杆菌的意思是什么
张继舜
副主任医师
消化内科
幽门螺杆菌是一种主要生存在人的胃部及十二指肠内的革兰氏阴性菌,呈螺旋状或S形、弧形,具鞭毛,微需氧,对生长环境要求非常严苛,空气中只能存活数小时。其螺旋形结构有助于其在胃的黏液层中运动,鞭毛则可以提供动力,使其能够穿过黏液层,到达胃黏膜表面相对中性的环境中生存。
胃内是一个酸性很强的环境,幽门螺杆菌能够产生尿素酶。尿素酶可以分解尿素,产生氨,氨可以中和胃酸,从而使幽门螺杆菌能够在胃的酸性环境中生存。幽门螺杆菌通常会附着在胃黏膜上皮细胞表面,可以通过一些黏附因子与胃黏膜紧密结合,并且会钻透黏液层,在胃黏膜上定居。这种紧密的附着使得它能够逃避胃酸的清除和胃的蠕动冲刷,长期在胃内生存并繁殖。
幽门螺杆菌是导致胃炎的主要原因之一,当幽门螺杆菌感染胃黏膜后,会引起胃黏膜的炎症反应。炎症细胞会浸润胃黏膜,导致胃黏膜充血、水肿。幽门螺杆菌在胃黏膜上的长期感染会破坏胃黏膜的防御屏障,使得胃酸和胃蛋白酶能够更容易地侵蚀胃黏膜,形成溃疡。胃溃疡患者会有周期性发作的节律性上腹痛,疼痛性质多样,如钝痛、胀痛、灼痛或剧痛等。
幽门螺杆菌长期感染会引起胃黏膜的慢性炎症,进而导致胃黏膜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异常。在一些致癌因素的共同作用下,胃黏膜细胞可能会发生癌变。虽然不是所有感染幽门螺杆菌的人都会得胃癌,但幽门螺杆菌感染确实是胃癌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
口口传播是幽门螺杆菌的主要传播途径之一,比如共用餐具、水杯,或者接吻等都可能导致幽门螺杆菌的传播。在家庭聚餐中,如果一个家庭成员感染了幽门螺杆菌,当他使用筷子夹菜时,可能会将口腔中的幽门螺杆菌沾染到食物上,其他家庭成员食用了这些被污染的食物后,就可能被感染。
幽门螺杆菌可随粪便排出体外,如果污染了水源或者食物,健康人接触后就可能被感染。例如在一些卫生条件较差的地区,水源被含有幽门螺杆菌的粪便污染,人们饮用后就容易感染幽门螺杆菌。
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三联疗法或四联疗法,包括质子泵抑制剂、铋剂、抗生素等。同时,需保持清淡、易消化的饮食,避免刺激性食物,避免熬夜,以免引起内分泌失调或导致机体抵抗力下降,可以进行游泳、跑步等运动,以增强机体抗病能力。在出现消化道大出血、急性胃穿孔或病灶癌变等严重情况时,可能需要手术治疗。
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注意事项
1、避免亲吻等亲密行为:
由于幽门螺杆菌可以通过口-口传播,在感染期间应尽量避免与他人进行深度亲吻等亲密接触,防止将病菌传染给他人。
2、分餐制:
感染后要尽量实行分餐制,避免家庭成员之间相互传染,使用公筷、公勺夹取食物。例如在家庭聚餐时,将食物分到每个人的餐盘里,而不是从公用的菜盘中直接夹取。
3、注意食物卫生:
选择新鲜、干净的食材,避免食用变质、不洁的食物。蔬菜水果要洗净,肉类要煮熟。例如在烹饪肉类时,要确保内部温度达到70℃以上,这样可以杀死可能存在的幽门螺杆菌。
4、避免接触传染源:
如果周围有人感染了幽门螺杆菌,要尽量避免与其共用餐具、水杯等物品,减少接触传播的风险。在医院等环境中,如果有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医护人员也要做好防护措施,防止交叉感染。
1332
胰腺在什么位置
张继舜
副主任医师
消化内科
胰腺是人体重要的消化器官,位置比较深,位于腹上区和左季肋区。胰腺呈长条状,横卧于腹后壁,大约在第1-2腰椎体前方。从右侧看,胰腺的头部被十二指肠环绕,这一特殊的位置关系使得胰腺与十二指肠在消化过程中紧密协作。
胰腺头部向右后方凸出,紧挨着十二指肠的C形弯曲部分,两者之间通过胰管和胆总管的共同开口相互联系,胆汁和胰液由此进入十二指肠,参与食物的消化过程。胰腺从头部向左逐渐变细,形成胰体和胰尾。
胰体位于脊柱前方,稍向前凸。胰尾则是胰腺的最左端部分,它的位置比较灵活,通常会延伸至脾门附近,与脾脏的位置相邻。这种位置分布使得胰腺能够在腹腔内占据合适的空间,并且与周围的器官如胃、脾脏等保持密切的联系,共同发挥生理功能。
胰腺的上方是胃,胰腺和胃之间有网膜囊相隔。胃后壁与胰腺紧密相邻,当胃内充满食物时,会对胰腺产生一定的压力。同时,这种位置关系也使得胰腺疾病可能会影响到胃的功能,例如在胰腺炎时,炎症可能会波及胃后壁,导致患者出现恶心、呕吐等胃部不适症状。
胰腺下方主要是横结肠及其系膜。胰腺与横结肠之间也有一定的空间关系,它们通过一些血管和神经相互联系。横结肠的位置相对较浅,在腹部触诊时,有时可以通过横结肠间接感知胰腺的大致位置。而且,胰腺的病变可能会影响到横结肠的血液供应和正常功能,如在胰腺肿瘤压迫血管时,可能会导致横结肠的血运障碍。
胰腺的后方是腹主动脉和下腔静脉等重要的大血管。这些大血管为全身的血液循环提供了主要的通道,胰腺与它们的紧密相邻说明了其位置的重要性。在胰腺手术或者胰腺疾病时,必须要小心避免损伤这些大血管,否则会引起严重的出血等并发症。同时,腹主动脉和下腔静脉的搏动也会对胰腺产生一定的影响,例如在某些生理状态下,血管的搏动可能会传递到胰腺,影响胰腺的血液灌注。
胰腺出现异常可能出现的症状
1、腹痛:
胰腺位于上腹部,位置较深,当胰腺出现异常时,腹痛是最常见的症状之一。疼痛通常在上腹部中部或偏左,可能会向背部放射。这种疼痛的性质多样,可能是持续性的钝痛,也可能是阵发性的绞痛。
2、恶心、呕吐:
胰腺异常时,常常会出现恶心、呕吐的症状。这是因为胰腺的病变可能影响到胃肠功能,导致胃肠蠕动紊乱。呕吐物通常为胃内容物,在严重的情况下,可能会出现频繁呕吐,甚至吐出胆汁。胰腺疾病可能会导致患者食欲下降,这是因为胰腺分泌的胰液对食物的消化起着关键作用,当胰腺出现问题时,消化功能受到影响,患者会出现饱腹感、厌食等情况。
3、黄疸:
如果胰腺疾病影响到胆管系统,可能会出现黄疸。黄疸主要表现为皮肤和巩膜发黄,尿液颜色变深,像浓茶一样,大便颜色变浅,甚至呈陶土样。这是因为胰腺头部的病变(如胰头癌)可能压迫胆总管,导致胆汁排泄受阻,胆红素反流进入血液,从而引起黄疸。
1364
晨起恶心想吐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张继舜
副主任医师
消化内科
晨起恶心想吐是一种常见的症状,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可能是孕吐,也可能是不良生活习惯、睡眠质量不佳、药物副作用等情况导致。
1、孕吐:
对于育龄期女性,晨起恶心想吐可能是早孕反应的一种表现。这主要是由于妊娠早期体内激素水平的变化,如雌激素和孕激素的增加,导致消化系统受到刺激。
2、不良生活习惯:
如过度饮酒、吸烟等,这些不良生活习惯可能损害消化系统和神经系统,导致晨起恶心想吐的症状。
3、睡眠质量不佳:
睡眠不足或睡眠质量差可能导致身体出现各种异常反应,包括晨起时的恶心和呕吐感。这可能与大脑未得到充分休息,以及身体机能未完全恢复有关。
4、药物副作用:
某些药物,如抗生素、非甾体抗炎药等,可能引起恶心和呕吐的副作用。如果在睡前服用这些药物,可能会在晨起时出现相关症状。
5、精神紧张:
长期处于精神压力较大的状态下,可能会导致身体出现各种不适症状,包括恶心和呕吐。这可能与压力影响神经系统和消化系统的正常运作有关。
6、焦虑:
焦虑情绪也可能导致晨起恶心想吐。这可能与焦虑引起的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有关,进而影响消化系统的正常功能。
7、慢性咽炎:
慢性咽炎患者可能在晨起时,特别是刷牙时,出现恶心和呕吐的症状。这可能与咽部受到刺激,导致胃酸反流至食管和喉咙有关。
8、反流性食管炎:
可能导致胃酸反流或胃部不适,进而引起晨起恶心想吐的症状。
9、低血压:
血压过低可能导致血液循环变慢,影响身体代谢和正常运作,从而引起头晕、恶心等症状。
10、高血压:
可能导致脑部供血不足,引起头晕、恶心等症状。在晨起时,由于身体尚未完全适应起床后的活动,这种症状可能更加明显。
学会放松自己,避免长期处于精神压力较大的状态下。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避免过度饮酒和吸烟等不良生活习惯。
晨起恶心想吐的注意事项
晨起后如果感觉恶心,尽量不要立刻起床,可以先将床头稍微抬高,采取半卧位或者侧卧的姿势,这样有助于防止呕吐物反流进入气管,引起呛咳或者窒息。在恶心感稍微缓解后再慢慢起床,起床过程中动作要缓慢,避免突然改变体位,因为这可能会加重头晕和恶心的感觉。
确保室内空气清新、流通。可以打开窗户通风,或者使用空气净化器改善室内空气质量。污浊的空气可能会刺激呼吸道和嗅觉器官,加重恶心呕吐的症状。
呕吐后,口腔内会残留胃酸等刺激性物质,会对口腔黏膜和牙齿造成损害。要用温水漱口,以清除口腔内的异味和残留物质。如果呕吐较为频繁,还可以使用含有碳酸氢钠的漱口水来中和胃酸,减轻口腔的不适感。
809
消化不好的症状及表现有什么
窦晓坛
副主任医师
消化内科
消化不好的专业叫法是消化不良,为上腹部不适症状的临床综合表现。它可能涉及胃部不适、肠道功能的改变,主要表现为
餐后饱胀、早饱感、食欲不振、中上腹痛、中上腹烧灼感、嗳气和反酸等
。
餐后饱胀
进食后,食物长时间停留在胃内,使胃部产生胀满感。患者会觉得胃里很撑,即使只吃了少量食物也会有这种感觉,可能会持续数小时,影响正常活动。
早饱感
进食过程中,会很快出现饱腹感,使得患者不能正常完成一顿饭的进食量。比如平时能吃一碗饭,现在可能吃半碗就感觉已经很饱了,无法再继续进食。
食欲不振
对食物缺乏兴趣,看到食物没有想吃的欲望。即使面对自己以前喜欢的食物,也没有胃口,进食量也会随之减少。
中上腹痛
疼痛位置主要在胃脘部,也就是剑突下2厘米左右。性质多样,可能是隐痛,隐隐约约的,但持续存在;也可能是胀痛。这种疼痛可能会在进食后加重,也可能在空腹时出现。
中上腹烧灼感
患者会感觉该处有一股灼烧感,好像胃酸反流到食管产生的感觉。这是因为胃酸分泌过多或者胃黏膜对胃酸敏感性增加,而产生的。
嗳气和反酸
患者胃内压力升高,可能会频繁地嗳气,口腔内有酸腐味。一般在进食过饱、进食后立即平卧或者弯腰等姿势改变时容易出现。
排便异常
或便秘或腹泻,二者也可能交替出现。便秘时大便次数减少,可能一周少于3次。大便干结、坚硬,排出困难。腹泻时大便次数增多,一天可能达到3次以上,呈稀便或水样。
情绪障碍
由于身体出现多种不适现象,可能会产生精神症状,如失眠、注意力不集中、头痛和焦虑等。长时间如此,会影响正常生活、工作。
营养不良
由于食物不能被充分消化吸收,长期消化不好可能会导致营养不良。患者可能会出现体重下降、消瘦、面色苍白、乏力等症状。尤其是儿童时期,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会导致身高增长缓慢、体重不增等。
772
直肠癌手术后能活多久
徐有青
主任医师
消化内科
直肠癌手术后的存活时间因分期而异,早期可达5年生存率90%左右,中期约50%-70%,存活3-8年,晚期低于20%,多为1-3年,受多种因素影响,各阶段情况各有不同。
1、早期直肠癌:
若肿瘤处于早期,如一期直肠癌,癌细胞局限在肠壁内,未发生转移,通过根治性手术切除后,5年生存率可达90%左右,术后配合定期复查、适当的辅助化疗等,很多患者可获得长期生存,部分甚至可治愈。
2、中期直肠癌:
二期和三期直肠癌患者,肿瘤侵犯肠壁外组织或伴有区域淋巴结转移,术后5年生存率约为50%-70%,这部分患者通常需要术后辅助化疗、放疗等综合治疗,以降低复发风险,延长生存期,其存活时间受治疗反应、是否复发等因素影响,可能存活3-8年。
3、晚期直肠癌:
四期直肠癌已发生远处转移,如肝、肺等器官转移,手术多为姑息性切除,目的是缓解症状,术后5年生存率一般低于20%,患者存活时间较短,多在1-3年,不过积极的综合治疗如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也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延长生命。
除了肿瘤分期,患者的年龄与基础健康状况也极为关键,年轻、体质好者更能耐受后续治疗,利于延长生存期,心理状态不容忽视,积极乐观者往往恢复更佳,术后的营养支持与康复训练同样重要,可提升机体抵抗力,综合作用于存活时长。
直肠癌手术后的注意事项
饮食调整:
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多吃蔬菜、水果、全谷物等,促进肠道蠕动,预防便秘,减少高脂肪、高蛋白食物,如红肉、油炸食品,适量摄入酸奶等富含益生菌食物,维持肠道菌群平衡,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减轻肠道负担。
造口护理:
保持造口周围皮肤清洁干燥,每次排便后用温水轻柔清洗,再用柔软毛巾擦干,正确佩戴造口袋,注意观察造口有无红肿、出血、狭窄等异常,定期更换造口袋,选择合适尺寸与材质,防止渗漏,保护周围皮肤健康。
1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