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科科室相关科普
腿上无缘无故出现淤青是怎么回事
刘尚勤
主任医师
血液内科
腿上无缘无故出现淤青可能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淤青本质上是皮下出血的表现,当血管破裂后,血液渗出到周围组织,就会形成淤青,常见原因包括外力因素、血管壁功能异常、血小板异常等。
1、外力因素:
有时虽然感觉没有明显的外伤,但可能在不经意间受到了轻微的撞击或挤压,比如在拥挤的人群中被碰到、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导致局部受压等,当时可能没有察觉,过后就会发现淤青。
2、血小板异常:
血小板数量减少或功能异常时,止血功能会受到影响。比如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人体免疫系统错误地攻击自身血小板,导致血小板数量大幅下降,轻微创伤甚至无明显诱因就可能出现皮肤淤青、鼻出血、牙龈出血等症状。一些药物可能抑制血小板的功能,长期服用这些药物也会增加淤青出现的几率。
3、凝血因子缺乏:
先天性凝血因子缺乏症如血友病,患者体内某些凝血因子先天性缺乏或活性降低,即使是轻微的损伤也可能导致严重出血和淤青,而且出血往往较难止住。肝脏疾病如肝硬化、肝炎等会影响凝血因子的合成,因为肝脏是合成凝血因子的主要场所,肝功能受损时凝血因子合成减少,从而增加淤青出现的风险。
4、单纯性紫癜:
多见于女性,尤其是在月经期前后。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可能与激素水平变化、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有关。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疗,淤青可自行消退,但容易反复出现,通常对身体健康没有严重危害,主要影响美观。
5、血管壁功能异常:
正常情况下,血管壁能够维持血管的完整性和弹性。但如果血管壁的结构或功能受损,就容易导致出血形成淤青。例如老年人血管壁逐渐退化,弹性减弱,轻微碰撞或长时间受压都可能使血管破裂出血。维生素C缺乏也会影响胶原蛋白的合成,而胶原蛋白是血管壁的重要组成部分,缺乏时血管壁变脆弱,容易引发淤青。
如果腿上频繁出现淤青且原因不明,或者淤青伴有其他异常症状,如发热、关节疼痛、牙龈出血不止等,应及时进行检查,以明确病因,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针对性治疗。
腿上无缘无故出现淤青需要做的检查
腿上无缘无故出现淤青,需要做血常规检查。查看血小板计数是否正常,因为血小板减少是导致淤青的常见原因之一。如果血小板计数偏低,可能是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血液疾病。同时观察血细胞形态,比如血小板大小是否正常等细节也能提供线索。
凝血功能检查也很重要,包括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和纤维蛋白原含量等,这些指标能反映体内凝血因子是否缺乏或功能异常。凝血因子缺乏,如血友病患者,就容易出现自发性淤青。
如果怀疑是血管壁异常导致的淤青,可能需要做毛细血管脆性试验。这个检查可以评估毛细血管的通透性,若试验结果为阳性,提示可能是血管壁异常引起的淤青,比如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此外,对于长期服用某些药物的人,还需要检查药物浓度和副作用相关指标,因为有些药物可能会引起出血倾向导致淤青。
1095
红细胞、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偏低是什么原因
刘尚勤
主任医师
血液内科
红细胞、血红蛋白以及红细胞压积偏低提示存在贫血情况,其原因较为多样,涉及缺铁性贫血、巨幼细胞贫血等。
1、缺铁性贫血:
铁是合成血红蛋白的关键原料,当饮食中铁摄入不足,如长期素食、挑食;或铁吸收不良,像患有慢性胃肠道疾病,如胃炎、胃溃疡影响铁的吸收;以及慢性失血,如月经量过多、痔疮出血等导致铁丢失过多,都会使体内铁储备减少,血红蛋白合成不足,进而引起红细胞、血红蛋白和红细胞压积偏低,患者常伴有乏力、头晕、面色苍白等症状。
2、巨幼细胞贫血:
叶酸缺乏可能由于饮食中新鲜蔬菜、水果摄入过少,或某些药物影响叶酸代谢;维生素B12缺乏常见于素食者、胃肠道疾病导致吸收障碍,如萎缩性胃炎、胃大部切除术后等。缺乏这两种营养素会影响DNA合成,使红细胞发育异常,表现为体积增大但功能缺陷,导致上述指标下降,还可出现舌炎、手足麻木等症状。
3、再生障碍性贫血:
这是一种骨髓造血功能衰竭性疾病,可由多种原因引起,如长期接触某些化学物质,像苯、甲醛等;或接受大剂量放射线照射;某些病毒感染,如肝炎病毒等也可能诱发。骨髓造血干细胞受损,不能正常增殖分化为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从而出现全血细胞减少,红细胞、血红蛋白和红细胞压积自然也会降低,患者常伴有出血倾向和易感染等表现。
4、溶血性贫血:
由于红细胞自身异常或外部因素导致红细胞破坏增加,红细胞自身异常包括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等遗传性疾病,使红细胞膜结构或功能缺陷,易被破坏;外部因素如自身免疫性疾病产生的抗体攻击红细胞、某些药物或毒物导致红细胞损伤等,红细胞大量破坏后,血红蛋白释放,超出肝脏代谢能力,会出现黄疸,同时红细胞数量减少,相关指标下降。
5、慢性病性贫血:
一些慢性疾病,如慢性感染,像肺结核、慢性肾盂肾炎;慢性炎症,如类风湿关节炎;恶性肿瘤等,会使机体产生炎症因子,抑制骨髓对铁的利用,减少红细胞生成,虽然体内铁储备可能正常,但无法有效合成血红蛋白,导致红细胞、血红蛋白和红细胞压积偏低,贫血症状相对较轻,常被原发病症状掩盖。
当发现红细胞、血红蛋白和红细胞压积偏低时,应及时就医,医生会结合患者的病史、症状、体征以及其他辅助检查,综合判断贫血的类型和原因,然后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案,以纠正贫血,改善患者的健康状况。
红细胞、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偏低的治疗方法
如果是缺铁性贫血,治疗上主要是补充铁剂,同时可搭配维生素C一同服用,因为维生素C能促进铁的吸收。饮食上要多摄入含铁丰富的食物,像动物肝脏、瘦肉、豆类、绿叶蔬菜等。
若是巨幼细胞贫血,主要是补充缺乏的营养素。可以口服叶酸片,对于维生素B12缺乏者,还可以通过肌肉注射维生素B12来治疗。日常饮食中多吃富含叶酸的食物,如新鲜水果、蔬菜、谷类,以及富含维生素B12的食物,如肉类、蛋类、奶制品等。
如果是再生障碍性贫血等较为严重的贫血,可能需要进行免疫抑制治疗来调节免疫系统。在严重贫血且有合适供体的情况下,骨髓移植也是一种治疗选择。
615
白血病的早期七个典型表现
刘尚勤
主任医师
血液内科
白血病早期症状多样,包括淋巴结肿大、骨骼关节疼痛、肝脾肿大、神经系统症状、持续性发热、贫血乏力及出血倾向等,虽不一定全部出现,但一旦出现应及时就医检查,以明确诊断并采取相应治疗措施。
1、淋巴结肿大:
白血病细胞可侵犯淋巴结,导致颈部、腋下、腹股沟等部位的淋巴结肿大,这些肿大的淋巴结通常质地较硬,无压痛,且可能逐渐增大。
2、骨骼与关节疼痛:
白血病细胞在骨髓内大量增殖,可引起骨骼和关节的疼痛,疼痛可能表现为隐痛、钝痛或剧痛,且可能随着病情的进展而加重。
3、肝脾肿大与腹部不适:
部分白血病患者会出现肝脾肿大的症状,可能是由于白血病细胞浸润肝脏和脾脏所致。肝脾肿大可能导致腹部不适、腹胀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影响患者的呼吸和进食。
4、神经系统症状:
白血病细胞还可能侵犯神经系统,导致患者出现头痛、呕吐、视力模糊等神经系统症状,可能因白血病细胞对脑组织的压迫或浸润而引起。
5、持续性发热:
白血病早期,患者会出现不明原因的持续性发热,可能是由于白血病细胞影响正常的体温调节机制或免疫系统反应所致,可能表现为低热或高热,并可能伴有寒战、盗汗等症状。
6、贫血与乏力:
由于白血病细胞抑制正常红细胞的生成,患者常出现贫血症状,如面色苍白、乏力、头晕等。随着病情的进展,贫血可能逐渐加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活动能力。
7、出血倾向:
白血病患者常出现皮肤瘀点、瘀斑,以及鼻出血、牙龈出血等出血症状,这是由于白血病细胞破坏了正常的血小板生成和凝血机制,导致患者易于出血且难以止血。
白血病患者日常需注意,避免剧烈运动和碰撞,防止出血。减少接触化学物品、染发剂等。避免长时间日晒,保护皮肤。注意保暖,预防呼吸道感染。保持大小便通畅,有异常及时告知医生。
白血病患者的日常养护
饮食方面,要保证摄入充足且优质的营养。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必不可少,如瘦肉、蛋类等,是身体修复和维持机能的重要来源。蔬菜水果要足量,其中的维生素和微量元素能增强身体抵抗力。
居住环境应保持清洁、舒适,空气要清新,经常通风换气和消毒,减少病原体滋生。患者要注重个人卫生,保持皮肤清洁,口腔卫生也要做好,预防感染。
患者需要充足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但也不能长期卧床,可适当活动。心理上要保持乐观积极,家人要给予关爱和鼓励,患者可通过合适的娱乐活动舒缓情绪。要严格按照医嘱定期检查和治疗,不能擅自更改治疗计划。
817
治疗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郑永江
主任医师
血液内科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因血小板减少而导致的出血性疾病,针对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血浆置换等。
1、药物治疗:
糖皮质激素:是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常用治疗药物,通过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抑制血小板抗体产生,以及抑制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破坏有抗体吸附的血小板来发挥作用。出血严重时,可采用冲击疗法,症状缓解后改为口服药物。
丙种球蛋白:主要用于封闭巨噬细胞受体,抑制巨噬细胞对血小板的结合和吞噬,从而改善血小板数量。
抗D免疫球蛋白:用于封闭网状内皮细胞的fc受体,有助于减少血小板的破坏。
免疫抑制剂:适用于慢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治疗,这些药物通过抑制免疫反应,减少血小板的破坏。
血小板生成素及其受体激动剂:用于治疗难治性的血小板减少性疾病,这些药物能够促进血小板的生成,从而增加血小板数量。
2、血浆置换:
通过血浆置换,可以置换出被吸附抗体的血小板,减少血小板的进行性破坏。
3、手术治疗:
对于慢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且内科治疗效果不理想、有较严重出血倾向的患者,可以考虑腹腔镜脾切除术。脾脏是血小板破坏的主要场所,切除脾脏可以减少血小板的破坏,从而改善病情。
此外还有中医治疗,如针灸、按摩等中医方法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有助于止血。但中医治疗需在中医师的指导下进行,以确保安全有效。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注意事项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的血小板数量减少,凝血功能差,轻微的碰撞或损伤都可能导致皮肤瘀斑、瘀点或出血不止。在日常生活中要尽量避免剧烈运动和可能导致受伤的活动,如对抗性运动、使用锋利利工具等。活动时要注意动作轻柔,比如在做家务时要小心,避免磕碰到家具边角。
保持口腔清洁,使用软毛牙刷刷牙,刷牙动作要轻柔,以避免损伤牙龈导致出血。进食后可以用清水或淡盐水漱口,减少口腔细菌滋生,降低口腔感染的风险,因为感染可能会加重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病情。
鼻腔黏膜比较脆弱,干燥的环境容易导致鼻腔出血。可以使用生理盐水滴鼻,保持鼻腔湿润。如果鼻腔感觉干燥或有瘙痒感,不要用力抠鼻,以免损伤鼻腔黏膜引起出血。
1006
血小板增高会怎么样
刘尚勤
主任医师
血液内科
血小板增高也称为血小板增多症或血小板计数过高,是指血液中血小板的数量超过正常范围。血小板是血液中的重要成分,主要功能是参与止血和血栓形成。当血小板数量异常增高时,可能会对人体产生一系列不良影响,包括血栓形成风险增加、脾脏问题等。
1、血栓形成风险增加:
血小板增多会增加血液黏稠度,进而增加血栓形成的风险。血栓可以在静脉或动脉中形成,如果血栓脱落并随血液流动到狭窄的血管部位,可能会导致血管堵塞,从而引发严重的心血管事件,如心肌梗死、脑卒中等。此外,血栓还可能发生在四肢、肺、肾等部位,导致相应的缺血和坏死症状。
2、脾脏问题:
血小板增多可能会对脾脏造成压力,导致脾脏肿大或功能异常。脾脏是体内重要的免疫器官和血小板储存库,当脾脏受损或功能异常时,可能会进一步影响血小板的正常代谢和分布。
3、骨髓问题:
血小板增多可能是骨髓造血功能异常的表现。骨髓是血细胞的生成场所,当骨髓细胞异常增生时,可能导致血小板的过度生产。这种情况可能由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骨髓纤维化等血液疾病引起,也可能与其他疾病或因素(如感染、药物影响等)有关。
4、全身症状:
血小板增多还可能导致患者出现乏力、疲劳、嗜睡等全身性不适症状。部分患者还可能有发热、盗汗等表现。这些症状可能由多种因素引起,如血液黏稠度增加导致的血液循环不畅、脾脏肿大导致的身体不适等。
血小板增多还可能与其他健康问题有关,如炎症、感染、肿瘤等。这些疾病或因素可能刺激机体产生更多的血小板作为免疫反应的一部分,也可能直接影响骨髓的造血功能导致血小板增多。
血小板增高的注意事项
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会使血液循环减慢,增加血栓形成的风险。建议定时起身活动,进行适量的散步或简单的腿部运动,促进血液循环。
戒烟限酒,吸烟会损害血管内皮细胞,使血小板更容易黏附聚集,增加血栓的可能性。过量饮酒也会对血管和血液系统产生不良影响。因此,血小板增高的患者应尽量戒烟,男性饮酒量应控制在每天两个标准饮酒单位以内,女性则更少。
增加水分摄入,多喝水有助于稀释血液,降低血液黏稠度,减少血栓形成的风险。每天至少饮用1500-2000毫升的水,除了白开水,也可以适当饮用一些淡茶。
1290
急性髓系白血病的症状有哪些
郑永江
主任医师
血液内科
急性髓系白血病是一种起源于骨髓中幼稚髓细胞的恶性疾病,其症状多种多样,
包括贫血、出血、乏力、发热、脾大、淋巴结肿大、皮肤结节等
。
贫血
是急性髓系白血病的常见症状,常呈进行性加重。患者可能出现皮肤苍白、乏力、心慌、气促等。严重贫血可导致贫血性心力衰竭。
出血
常见皮肤黏膜出血,表现为皮肤瘀点、瘀斑,眼底、球结膜出血也较易见,甚至出现严重的胃肠、呼吸道和颅内出血。
乏力
由于白血病干扰了正常的造血功能,导致红细胞数量减少,患者可能会感到持续的疲劳和虚弱,即使在休息后也无法缓解。
发热
特常有不规则发热,可以是肿瘤性发热。但长时间、持续38℃以上的发热常提示有感染存在,感染可发生在体表、体内任何部位。
脾大
急性髓系白血病可能导致脾大,伴随的症状可能有乏力、出血倾向、淋巴结肿大、胸骨压痛等。
淋巴结肿大
急性髓系白血病可能导致淋巴结肿大,多数为全身性肿大,少数为局部肿大。淋巴结呈轻至中度肿大,质地中等,无压痛,边缘光滑,与周围组织无粘连。
皮肤结节
在急性髓系白血病中,皮肤浸润可能导致真皮结节的出现。这些结节多为多发或遍及全身皮肤,少数为散发。结节高出皮肤表面,与小丘疹相似,无瘙痒。
425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症状
郑永江
主任医师
血液内科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是造血系统的恶性疾病,白血病细胞在骨髓内异常增生和聚集,从而抑制正常造血,导致贫血、出血、发热等;白血病细胞也可增值浸润而侵犯髓外组织,如肝、脾、淋巴结及骨组织等,引起相应病变。具体如下:
正常骨髓造血功能受抑制的表现
1、贫血
面色苍白:
由于红细胞减少,患者常表现为面色苍白。
乏力疲劳:
贫血导致身体组织缺氧,使患者感到乏力和疲劳。
头晕心悸:
贫血严重时,患者可能出现头晕、心悸等症状。
2、出血
皮肤出血:
患者皮肤上可能出现出血点、瘀斑等。
黏膜出血:
如鼻出血、牙龈渗血、口腔血疱等。
消化道出血:
部分患者可能出现消化道出血症状,如呕血、黑便等。
3、发热
多数患者以发热为早期表现,可低热,亦可高达39-40℃或以上,并伴有畏寒、出汗等。高热往往提示有继发感染。
4、感染
感染可发生在多个部位,以口腔炎、牙龈炎和咽峡炎最常见,可发生溃疡或坏死。肺部感染、肛周炎和肛周脓肿亦常见,严重时可出现血流感染。
白血病细胞增殖浸润的表现
1、肝、脾、淋巴结肿大
肝脾肿大:
70%以上的患者可出现肝脾肿大,一般呈轻至中度肿大,质地中等,无压痛,与周围组织无粘连。
淋巴结肿大:
多数患者表现为全身淋巴结肿大,少数仅表现为局部淋巴结肿大(如颌下、颈部、腋窝或腹股沟淋巴结)。
2、骨关节疼痛
常有胸骨下段局部压痛,同时可出现关节和骨骼疼痛,以酸痛、隐痛较常见,尤以儿童多见。发生骨髓坏死时,可引起骨骼剧痛。
3、神经系统症状
颅内压增高:
白血病细胞在脑部的浸润可引起头痛、恶心、呕吐、视乳头水肿等症状。
抽搐昏迷:
严重的可出现抽搐、昏迷等。
622
严重贫血的人吃什么补血最快
刘尚勤
主任医师
血液内科
严重贫血是指体内红细胞数量或质量显著减少,导致身体无法获得足够的氧气,从而引发一系列症状。对于严重贫血的患者,合理的饮食调整是补血的基础。
1、富含铁的食物:
红肉:如牛肉、羊肉等,这些食物中含有丰富的铁元素,且易于被人体吸收,是补血的重要食物来源。但需注意,红肉中脂肪含量较高,长期大量摄入可能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因此应适量食用。
动物肝脏:如猪肝、鸡肝等,这些食物不仅铁元素含量高,还富含维生素A、维生素B群等营养素,有助于改善贫血症状。但需注意,动物肝脏中胆固醇含量较高,高血脂患者应谨慎食用。
动物血制品:如猪血、鸭血等,这些食物同样富含铁元素,且易于消化吸收。
绿叶蔬菜:如菠菜、油菜等,这些蔬菜中富含铁质及叶酸,有助于补充血红素所需的营养素。但需注意,一次性过量摄入可能导致消化不良或腹泻等问题,建议分餐食用。
2、高蛋白质食物:
蛋白质是合成血红蛋白的重要原料之一,严重贫血患者应适量增加高蛋白质食物的摄入。如瘦肉、鱼类、蛋类、奶类、豆类及豆制品等,这些食物中富含优质蛋白质,有助于改善贫血症状。
3、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
维生素C有助于促进铁元素的吸收和利用,严重贫血患者应适量增加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的摄入。如猕猴桃、橘子、橙子、柚子、西红柿等新鲜蔬菜和水果。
严重贫血的人可以通过增加富含铁元素和高蛋白质食物的摄入来补血,但需注意均衡饮食、适量摄入、避免影响铁吸收的因素以及定期监测血色素水平等指标的变化情况。同时,应积极寻找并治疗病因以从根本上解决贫血问题。
严重贫血的人饮食的注意事项
严重贫血患者应保持均衡饮食,避免挑食和偏食。在增加富含铁元素和高蛋白质食物的同时,也应适量摄入其他营养素,如维生素、矿物质等,以维持身体健康。虽然富含铁元素和高蛋白质的食物有助于补血,但过量摄入也可能带来不良影响。如红肉中脂肪含量较高,长期大量摄入可能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动物肝脏中胆固醇含量较高,高血脂患者应谨慎食用。
某些食物和药物可能影响铁元素的吸收和利用。如茶叶中的鞣酸、咖啡中的咖啡因等可能与铁元素结合,形成难以吸收的化合物;抗酸药、钙补充剂等也可能与铁元素竞争吸收通道。因此,严重贫血患者应尽量避免同时摄入这些食物和药物。
1202
多发性骨髓瘤是什么症状
郑永江
主任医师
血液内科
多发性骨髓瘤的表现主要
包括骨骼相关症状、血液系统症状、肾脏损害症状等
,一旦出现相关异常情况,患者应及时就医并接受专业诊断和治疗。
骨骼相关症状
1、骨痛:
常见于腰骶部、胸骨、肋骨以及四肢等部位。骨痛的发生与骨髓瘤细胞浸润骨骼、破坏骨质有关。活动后疼痛的症状可能会显著加重。
2、病理性骨折:
由于骨质破坏严重,患者可能发生自发性骨折,尤其是承重骨如脊柱、肋骨等。
血液系统症状
1、贫血:
90%以上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会出现贫血症状,如面色苍白、头晕乏力、活动后心悸、气短、胸闷、食欲不振和记忆力减退等。
2、出血:
由于骨髓瘤细胞抑制正常血小板的生成,导致凝血功能障碍,患者容易发生出血。常见出血部位包括鼻黏膜、牙龈、皮肤等,皮肤表面可形成瘀斑,严重者可出现内脏及颅内出血。
肾脏损害症状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常出现肾脏损害,表现为蛋白尿、管型尿、急慢性肾衰竭等。肾脏损害的发生与骨髓瘤细胞在肾脏中沉积、破坏肾功能有关。
神经系统损害症状
多发性骨髓瘤可能侵犯神经系统,导致神经根综合征、外周神经损害等症状。这些症状可能表现为四肢感觉及运动障碍、嗜睡、昏迷、复视、失明等。
感染症状
由于骨髓瘤细胞抑制正常免疫细胞的生成,导致免疫功能低下,患者容易发生各种感染。常见感染部位包括肺部、上呼吸道、泌尿道及皮肤等。感染可能表现为发热、咳嗽、咳痰、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
其他症状
1、高钙血症: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可能出现高钙血症,表现为呕吐、乏力、意识模糊、多尿或便秘等症状。
2、淀粉样变性:
少数患者可能发生淀粉样变性,表现为舌体肥大、腮腺肿大、心脏扩大、腹泻或便秘等症状。
3、肝脾肿大:
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肝脏和/或脾脏轻度肿大。
939
巨幼细胞贫血的症状有哪些
郑永江
主任医师
血液内科
巨幼细胞贫血主要是由于叶酸或维生素B12缺乏,导致的贫血类型,其症状包括多个方面,如
血 液系统表现、消化系统表现、神经系统症状等
,应及时就医并接受专业医生的诊断和治疗。
血液系统表现
起病较隐匿,特别是维生素B12缺乏导致的巨幼细胞贫血,常需要数月才能出现。叶酸由于体内储存量少,可较快出现缺乏。
症状包括面色苍白、乏力、耐力下降、头晕、心悸、活动后气短等。严重贫血者可出现白细胞数和血小板的减少,患者偶尔存在感染和出血倾向。
消化系统表现
1、舌炎和舌体疼痛:
全舌呈鲜牛肉状,舌乳头萎缩而光滑,这是维生素B12缺乏的典型表现。同时,患者可能伴有舌痛、食欲减退、腹胀、腹泻或便秘等症状。
2、口腔黏膜变化:
口腔黏膜可能出现萎缩,进一步影响患者的食欲和消化功能。
神经系统症状
1、神经感觉异常:
由于维生素B12是神经髓鞘形成的关键物质,因此缺乏时会导致手足对称性麻木、感觉障碍等症状。严重时,患者可能出现步态不稳、行走困难等共济失调表现。
2、精神异常:
维生素B12缺乏的患者还可能出现抑郁、失眠、记忆力下降、谵妄、幻觉、妄想等精神症状,甚至导致精神错乱、人格变态等严重后果。叶酸缺乏者则可能表现为易怒、妄想等精神症状。
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