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科科室相关科普
右边偏瘫针灸应该扎哪里
谢新才
主任医师
针灸科
右边偏瘫实际上就是中风偏瘫,一般是脑血管病,包括脑梗、脑出血引起的半身不遂。针灸扎的部位,每个医生都有自己的一套诊疗思路,一般左右协调的疗效可能更好。
如果患者体虚需要扶正,一般扶正的穴位应该取左侧的穴位为主,比如太冲、太溪、三阴交 ,再加上气海、关元,通过培育元气、滋补肝肾、滋阴潜阳,促进正气恢复,促进右侧机能恢复。
再选右侧的穴位,比如合谷、太冲,也是上下肢的开关,同时开四关。再取养老、足三里、条口、照海,起到行气通经的作用,促进气血运行,这样一补一通结合起来,临床一般可以取到比较好的疗效。
1251
87
来月经可以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吗
谢新才
主任医师
针灸科
来月经期间,腰椎间盘突出是可以进行针灸治疗的,当然腰椎间盘突出也是腰椎病其中的一种,临床上比较多见。比如肾虚,或者年老体弱,还有劳损或者受外伤的过程,引起腰椎间盘挤压,产生变形,腰椎间盘突出后压迫神经,比如出现腰腿疼痛,严重患者就会行走不便。
有的人是拄拐、推轮椅来就诊的,治疗一般是以补肾,再加行气活血、止疼为主,临床疗效大多数是比较满意的。比如取穴,局部一般取命门、肾俞、腰阳关、夹脊等相应位置的椎间盘。外周一般取养老、悬钟、昆仑、太溪、水泉的综合治疗,疗效还是比较满意的。
有的书上说其他病期间,即在月经期不宜针刺,这个也并不完全是正确的。
778
86
针灸提高着床的原理
谢新才
主任医师
针灸科
针灸提高着床的原理实际上和针灸治疗疾病的机理是一致的,因为针灸是通过刺激穴位为主,起到调和阴阳、疏通经络、行气活血的作用,可以扶正祛邪,促进身体的康复。通过针灸治疗,平常是以补肾、健脾、疏肝、活血或者温理散寒综合起来的疗效,同样可以改善输卵管阻塞不通或者子宫内的环境或者子宫内膜厚度。
通过这些作用,自然就是改善内环境,到一定程度,如果情况适合,比如受精卵着床的时候,自然就可以受孕。所以现在临床上也有一类病人因为内环境没有改善,有的病人去做试管婴儿着床,有时也达不到此效果。
所以一般建议即使是做试管婴儿的病人,有需求的最好调理,通过针灸改善着床,改善内环境,这样就可以实现自己希望的目标。
1189
79
水泉位置和功效与作用
李孟汉
副主任医师
针灸部
水泉
位于足内踝后下方的跟骨结节的内侧凹陷处
,可以先从足内踝向后推找到太溪,再向下量1横指长,即可找到水泉。平时刺激该穴位具有
清热益肾、通经活络、利水消肿、调经止痛
的功效与作用。
位置
水泉位于足内侧,具体位置在内踝后下方的跟骨结节的内侧凹陷处。这个穴位主要属于足少阴肾经,是肾经气血深聚之处,可以用以下方法准确找到水泉的位置。
可以采取正坐垂足或仰卧位,先找到太溪,从足内踝向后推,找到与跟腱之间凹陷处,就是太溪。从太溪正下方,用拇指量1横指(1寸长),按压有酸胀感的地方,就是水泉。
功效与作用
1、清热益肾:
水泉能够清除体内的热毒,对肾热有明显的治疗效果。同时,它还能增强肾脏的功能,对于肾阴不足有较好的调理作用。
2、通经活络:
水泉具有疏通经络、促进气血运行的功效,常用于治疗因经 络不畅引起的各种病症,如足部疼痛、麻木等。
3、利水消肿:
水泉可以帮助身体排出多余的水分,从而缓解水肿现象。这对于治疗小便不利、水肿等问题有显著效果。
4、调经止痛:
水泉还具有缓解疼痛的作用,尤其是调理月经、缓解痛经以及治疗闭经的效果。
365
心俞穴的准确位置
李孟汉
副主任医师
针灸部
心俞穴是足太阳膀胱经的穴位,
位于人体背部,第五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处
。由专业人士正确刺激心俞穴有宁心安神、调和营卫的功效。
准确位置
心俞穴位于背部,第五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食指和中指两横指的宽度)处,取穴位时可通过直接定位法、辅助定位法准确定位。
1、直接定位法:
患者正坐或俯卧,位于人体背部第五胸椎棘突下方,后正中线旁开1.5寸,即为心俞穴,左右两边各有一个。
2、辅助定位法:
先找到大椎,即低头时脖子后面凸起的最高点,从这个点往下数,数到第五个椎体就是第五胸椎,其棘突下方有一个凹陷,然后凹陷旁开1.5寸处,即为心俞穴。
心俞穴的功效
心俞穴是中医针灸穴位之一,属足太阳膀胱经,是人体一个重要的穴位,具有宁心安神、调和营卫的功效,有助于缓解心慌、心悸、心动过速、胸口疼痛、心绞痛、咳嗽、气喘、胸闷、咽炎等异常。
825
中庭在哪个部位
李孟汉
副主任医师
针灸部
中庭是任脉、足阳明胃经、手太阳小肠经、手少阳三焦经的交会穴,
位于人体前正中线上,平第五肋间,即胸骨和肋骨结合的部位
。由专业人士正确刺激中庭穴具有宽胸理气、疏膈利气、和胃降逆的功效。
位置
中庭穴位于人体的胸部,当前正中线上,平第五肋间,即胸剑结合部,也就是胸骨体和剑突连接处,取穴时可通过仰卧位取穴、快速取穴的方法准确定位。
1、仰卧位取穴:
仰卧位时,在前正中线上胸骨体与胸腺结合点处可触及一凹陷处,平第五肋间,即为中庭穴。
2、快速取穴:
仰卧位,先取两乳头连线的中点膻中穴,再向下量1.6寸(约两横指宽),即为本穴。
功效
中庭穴归属于任脉,具有宽胸理气、疏膈利气、和胃降逆的功效,通过按摩或艾灸中庭穴,可以促进胸部气机的畅通,缓解因气滞引发的胸腹胀满感,也可缓解因胃部不适或生理原因引起的小儿吐乳问题。
注意事项
刺激中庭穴有多种方法,如按摩、针灸等,但需要注意的是,刺激中庭穴的时间不宜过长也不宜过短。刺激时间过短可能导致治疗效果不佳,而刺激时间过长又可能导致局部疼痛或不适。因此应由专业医师进行操作,以确保安全和效果。
393
鸠尾和膻中是什么部位
李孟汉
副主任医师
针灸部
鸠尾位于上腹部前正中线上,胸剑联合下1寸处;膻中位于胸部,在前正中线上,平第四肋间,两乳头连线中点处
。由专业人士正确按摩、艾灸鸠尾与膻中可辅助缓解恶心、呕吐、腹胀、咳嗽等不适。
鸠尾
位置:
鸠尾位于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胸剑结合部下1寸,脐上7寸,即在胸骨下端和剑突之间的凹陷处。
取穴方法:
取仰卧位,前正中线上,胸骨柄下方的胸剑联合下1寸(一个拇指的宽度)处,即为鸠尾。
主治病症:
鸠尾主要用于治疗心胸痛、反胃、癫狂、心悸、心烦、咳嗽气喘、呃逆、呕吐、胃痛、胸满、偏头痛等病症。
膻中
位置:
膻中位于胸骨柄正中,两乳头连线的中点处,平第四肋间。
取穴方法:
取仰卧位,男性于胸骨中线与两乳头连线之交点处定取,女性于胸骨中线第四肋间隙处定取。
主治病症:
膻中主要用于治疗气喘、噎膈、胸痛、乳汁少、心悸、心烦、咳嗽、哮喘、乳汁过少、急性乳腺炎等病症。此外,头痛、发烧、感冒、鼻塞、咽喉肿痛、咽痒、咽干、胸胀、胸满等也可以选择膻中进行治疗。
596
涌泉穴在哪个部位
李孟汉
副主任医师
针灸部
涌泉穴
位于人体的足底部位,准确位置是在足底前部凹陷处
,是足少阴肾经的常用腧穴之一。通过刺激涌泉穴,可以起到多种治疗作用,对身体健康有益,但是需要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进行。
涌泉穴的准确位置
涌泉穴是足少阴肾经的常用腧穴之一,位于足底部凹陷处,即足底第2、3跖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1/3与后2/3交点上。
涌泉穴的取穴方法
1、正坐或仰卧跷足取穴:
可以采用正坐或仰卧的姿势,将脚跷起,然后观察足底前部凹陷处,涌泉穴就位于这个 凹陷的中央。
2、弯曲脚趾取穴:
用力弯曲脚趾,足底前部会出现一个更明显的凹陷,涌泉穴就位于这个凹陷的顶点。
涌泉穴的解剖位置
涌泉穴在足底前1/3处的中央线上,通常在脚趾伸直时,脚掌的中心点附近。在解剖结构上,它位于跖腱膜、趾短屈肌腱和第2蚓状肌之间,深层为骨间肌,布有足底动脉弓,并有足底外、内侧神经和第2趾足底总神经分布。
涌泉穴的功效与作用
涌泉穴是肾经的起始穴位,对肾虚、腰膝酸软、耳鸣、耳聋、遗精、阳痿、早泄等肾经相关病症有治疗作用。此外,它还具有镇静安神、促进睡眠、消除疲劳、缓解压力等作用。刺激涌泉穴可以通过按摩、针灸等方式进行,有助于改善身体健康。
453
拔罐的颜色不 同说明什么
李孟汉
副主任医师
针灸部
拔罐是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
拔罐后皮肤颜色变化通常可以反映人体内的气血状况及是否存在某些病症
,常见的颜色包括淡红色或粉红色、红色或紫红色、鲜红色、紫黑色或黑紫色、暗红色、灰白色,还可能出现水疱、皮纹或微痒等皮肤变化,不同颜色和皮肤变化代表的情况也不同。
淡红色或粉红色
通常是健康人使用拔火罐后的正常情况。当身体处于正常状态时,拔火罐后出现的颜色可能是淡红色或粉红色,是由于罐子吸力引起的血液充盈所致。
红色或紫红色
通常是由于罐子产生的局部淤血引起的。在拔火罐后,局部皮肤组织会受到刺激,导致毛细血管扩张,血液循环加快,进而引起局部淤血,此时可能表明身体存在寒气、血液循环不畅等问题。如果罐印几天都没有消退,说明病情持续时间较久。
鲜红色
较为罕见,一般表示阴虚、气血两虚或阴虚火旺,可能是由于体内阴液不足,导致阳气相对偏亢所致。
紫黑色或黑紫色
通常表示供血不足、行经不畅有血瘀现象,或体内湿气较重,可能是由于局部血液循环不畅,导致瘀血积聚所致。如果伴有斑块,则多为寒凝血瘀、气血不畅所致。紫黑色的罐印也可能说明体内淤堵症状比较严重,如痛经、心脏供血不足或患部寒气较重。
暗红色
提示血脂偏高,且有热邪。这可能是由于体内血脂偏高,同时伴有热邪入侵,导致局部气血运行不畅。
灰白色
可能意味着体内湿寒之气较重,身体虚寒。罐印灰白,触而不温,也多为虚寒或湿邪的表现。
水疱
如果是正常留罐时间后出现,说明体内湿气严重,是湿气较重的典型表现。
皮纹或微痒
可能表示风邪或湿症。
需注意,拔罐颜色的深浅除了与身体状况有关外,还可能与拔罐的力度、时间、部位以及个人皮肤状况等因素有关。因此,在解读拔罐颜色时,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如果在拔罐以后出现了不适症状,建议积极到医院就诊。
拔罐后出现颜色的处理方法
1、自然消退:
拔罐后的颜色通常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消退。如果颜色不是特别深,可以选择等待其自然消退,同时注意休息和饮食调理,促进身体恢复。
2、热敷:
24小时后使用热毛巾或热水袋对拔罐部位进行热敷,可以促进气血通畅,加速淤血的吸收,使颜色尽快消除。热敷时,注意温度不要过高,以免烫伤皮肤。
3、按摩:
适度的按摩拔罐部位,可以促进血液循环,缓解淤血症状。按摩时,以轻柔的手法为主,避免过度用力导致皮肤受损。
936
黄芪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样
李孟汉
副主任医师
针灸部
黄芪,又称黄耆、绵黄芪,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
其植株形态坚韧,药用部位则具有独特的 形状、颜色和纹理,具有补气养血、利尿消肿、固表止汗、抗菌消炎等功效
。
功效与作用
1、补气养血:
黄芪是补气药中的佳品,具有补气升阳、益气固表的功效,能够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促进新陈代谢,从而改善气虚血弱的症状,如面色苍白、倦怠乏力、食欲不振等。
2、利尿消肿:
黄芪具有利尿作用,能帮助排出体内多余的水分和毒素,减轻水肿症状,对于肾炎、肾病综合征等肾脏疾病引起的水肿,黄芪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
3、固表止汗:
黄芪能增强皮肤的屏障功能,防止汗液过多流失,改善气虚自汗、盗汗等症状。
4、抗菌消炎:
黄芪含有多种抗菌成分,对多种细菌和病毒有抑制作用,能够增强机体的抗感染能力。
黄芪的形态样子
1、植株形态:
黄芪为多年生草本植物,高度通常在50-100厘米之间。茎直立,上部多分枝,表面覆盖着白色柔毛,并有细棱。由小叶组成,小叶呈椭圆形或长圆状卵形,边缘平滑,颜色鲜绿。上面近无毛,下面则覆盖着白色柔毛。
2、药用根部形态:
黄芪的根部多呈圆柱形,表面淡棕黄色或淡棕褐色,有不整齐的纵皱纹或纵沟。断面纤维性强,并显粉性,皮部黄白色,木部淡黄色,有放射状纹理及裂隙。其气微,味微甜,嚼之有豆腥味。
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