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伟医生主页
网站导航
已实名认证

执业证编号 1203******0963

百强名医
韩伟
超高人气
  • 主任医师
  • 口腔颌面外科
  • 昨日浏览
  • 总浏览
  • 南京市口腔颌面外科第2
  • |
  • 全国口腔颌面外科第10
专业擅长 口腔修复、口腔瘘管、口腔癌的手术根治及器官功能重建、唾液腺肿瘤精细化手术治疗、颌面部复杂骨折的手术矫治。
医生简介 韩伟,男,南京市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教授,博士生导师。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师从头颈肿瘤顶级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张志愿教授。擅长口腔修复、口腔瘘管、口腔癌的手术根治及器官功能重建、唾液腺肿瘤精细化手术治疗、颌面部复杂骨折的手术矫治。
患者好评
更多
匿名患者
[非常满意]
口腔瘘管
2023-05-06
非常感谢南京口腔医院的在线问诊服务,特别感谢负责在线问诊的韩伟医生,为我解决了许多疑问和困惑。在问诊过程中,医生非常耐心地听我描述病情,提出了专业的建议和治疗方案,并详细解答了我关于口腔瘘管的各种问题。通过在线问诊,我非常满意地得到了及时和专业的帮助,同时也节省了不必要的时间和精力。

韩伟的科普

更多

颌骨囊肿是什么?

颌骨囊肿是口腔颌面部骨发生的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从组织学上来看,囊肿由囊壁和内容物组成,结构上来讲,有点类似于灌汤包,外面是皮,里面是馅儿。有的内容物比如“角化物”,质地比较浓稠,有的内容物则比较稀薄,而含牙囊肿就是囊壁的里面包裹着未萌牙的牙冠,通常不包含牙根。颌骨囊肿通常为良性,不会浸润生长,也不会转移到其他地方,但由于其会缓慢生长、体积增大,最终会挤压到周围组织,出现骨质吸收、面部肿胀、牙齿松动等情况。口腔颌面部骨的囊肿通常有牙源性颌骨囊肿、非牙源性颌骨囊肿、血外渗性囊肿。1、牙源性颌骨囊肿:囊肿来源于牙齿周围的组织,在人类口腔颌面系统发育过程中存在着许多残余的上皮,一些残余的上皮存在于牙的周围,牙周膜、未萌牙的牙冠表面;2、非牙源性颌骨囊肿:还有一些残余的上皮存在于牙周组织以外的部分,在发育异常的情况下可以引起颌面部骨不同部位的囊肿,例如球上颌囊肿、鼻腭囊肿、正中囊肿、鼻唇囊肿;3、血管外渗性囊肿:由颌面部骨骨髓内出血造成,通常发生于外伤后,也有一部分发生于血友病患者等伴有凝血功能降低的患者。在治疗与预防上,建议颌骨囊肿通常采用外科手术治疗,手术后通常不复发。术前拍摄X线片,可以明确囊肿的范围与临近组织关系,有利于指导手术,如伴有感染治疗过程中需结合抗生素。
4757 4
2023-03-03

拔智齿需要住院吗

智齿由于其位置的特殊性和形态的变异性,容易造成许多口腔方面的问题,从而影响患者的生活,包括食物嵌塞、智齿冠周炎、第二磨牙龋坏、前牙拥挤畸形、颞下颌紊乱综合征甚至颌骨肿瘤等。作为口腔颌面外科门诊最常见的手术之一,在术中术后容易出现血肿、张口受限、舌侧骨板骨折、下牙槽神经损伤、口腔上颌窦瘘等并发症,甚至引起下颌骨骨折。一般来说,绝大部分的智齿可以在门诊拔除,不需要住院,但部分情况下需要住院。如果患者对于门诊拔除智齿非常恐惧,对于疼痛耐受度很低,因张口受限等原因不能配合门诊拔除的情况下,可能需要住院全麻下拔除。有些患者因时间问题,不愿意分次拔除智齿而要求一次拔除全口所有智齿时,患牙自身及周围环境情况十分复杂、可能弓|起较大的手术创伤甚至组织缺损时,患者全身情况复杂,具有一些系统性疾病或状况,门诊拔除不能保证安全时,也可以住院。需要注意,并不是全麻手术下拔除智齿就一定更加安全,全麻手术也有其自身的风险。实施全身麻醉前,需完善常规检查,严格排除手术禁忌,评估麻醉风险。全麻手术期间,需严密监测患者各项生命指标,防止术中出现心脑血管意外,术后麻醉恢复期间,还需要对患者密切观察,努力降低麻醉风险。
4812 3
2023-03-03

舌癌手术可以做哪些皮瓣进行修复

舌癌的发病率在口腔恶性肿瘤中居首位,临床上多采用手术为主的综合疗法。而手术切除不可避免地会造成术后语音、咀嚼功能障碍,会严重影响术后生存质量。近年来随着功能外科的发展,舌癌根治术后舌缺损的修复重建日益受到重视,各种带蒂或游离组织瓣被应用于重建舌的外形和功能,极大地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由于舌体切除范围、患者的全身和局部情况的差异,选择合适的组织瓣恢复患者术后舌外形和功能,是舌癌手术治疗中的关键问题,舌癌手术通常可以做以下的皮瓣修复:1、前臂皮瓣:前臂皮瓣是临床上修复舌癌术后缺损同期舌重建常用的皮瓣之一。前臂皮瓣移植因其解剖恒定、血管蒂长、管径较粗、皮瓣薄而柔软,而允许实施“双组手术”,是修复舌体的最佳选择之一。但前臂皮瓣同样存在不足之处:游离前臂皮瓣由于缺少肌肉,若缺损较大,累及口底、舌根等范围,术中可能无法完全填塞因手术所造成的口底颌下死腔,术后口底漏发生率高,颌下区凹陷畸形明显,可将前臂皮瓣与其他游离组织瓣相串联来修复缺损;供区组织无法直接拉拢缝合,需行游离植皮,胭处于裸露部位,术后瘢痕明显,影响外观,并对手的感觉和运动功能均有影响,对于外形要求高、社交活动多的患者不易接受;2、股前外侧皮瓣:如今股前外侧皮瓣已经成为了修复头颈部肿瘤术后缺损常用的皮瓣之一,术中采用股前外侧皮瓣舌重建时,皮瓣为穿支皮瓣,与肌瓣完全分离,且有多个穿支,易塑形,血管较粗大,血管吻合的成功率较高,且面积较大,可以满足各种舌癌术后缺损的修复要求。可利用股外侧皮神经行神经吻合术,具有成为感觉皮瓣的潜能,供区与受区距离较远,手术可分两组进行,供区可直接拉拢缝合,所遗留瘢痕位置相对较为隐蔽,患者易于接受。但股前外侧皮瓣也存在缺点,如皮瓣穿支血管解剖位置不稳定、男性皮瓣上会存在毛囊等。3、胸大肌皮瓣:胸大肌皮瓣是口腔颌面部组织缺损修复的重要方式之一,其既有足够的组织量修复缺损,充填腔隙,又可通过肌蒂覆盖颈部重要血管,放疗中能起到保护作用,再则不需吻合血管,术中不需变换体位,可缩短手术时间,供区可拉拢缝合。对于口腔肿瘤术后缺损,胸大肌皮瓣属于"life-boat"瓣,适用于没有条件行血管吻合重建的病例。除此以外,近年来也有部分使用足背皮瓣、颏下岛状瓣、腹直肌皮瓣修复舌缺损的案例,术后效果较好。
4590 39
2023-03-03

舌癌手术需要做哪些皮瓣的修复?

舌癌的发病率在口腔恶性肿瘤中居首位。目前临床上多采用手术为主的综合疗法。而手术切除不可避免地造成术后语音、咀嚼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术后生存质量。近年来随着功能外科的发展,舌癌根治术后舌缺损的修复重建日益受到重视,各种带蒂或游离组织瓣被应用于重建舌的外形和功能,极大地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由于舌体切除范围、患者的全身和局部情况的差异,如何选择合适的组织瓣恢复患者术后舌外形和功能,是舌癌手术治疗中的关键问题。那么,舌癌手术需要做哪些皮瓣的修复呢?1、前臂皮瓣:前臂皮瓣是现在临床上修复舌癌术后缺损同期舌重建最常用的皮瓣之一。前臂皮瓣移植因其解剖恒定,血管蒂长,管径较粗,皮瓣薄而柔软,允许实施“双组手术”,是修复舌体的最佳选择之一。但前臂皮瓣同样存在不足之处:游离前臂皮瓣由于缺少肌肉,若缺损较大,累及口底、舌根等范围,术中可能无法完全填塞因手术所造成的口底颌下死腔,术后口底漏发生率高,颌下区凹陷畸形明显,可将前臂皮瓣与其他游离组织瓣相串联来修复缺损;供区组织无法直接拉拢缝合,需行游离植皮,且因处于裸露部位,术后瘢痕明显,影响外观,并对手的感觉和运动功能均有影响,对于外形要求高、社交活动多的患者不易接受。2、股前外侧皮瓣:现如今股前外侧皮瓣已经成为了修复头颈部肿瘤术后缺损常用的皮瓣之一。术中采用股前外侧皮瓣舌重建时,皮瓣为穿支皮瓣,与肌瓣完全分离,且有多个穿支,易塑形;血管较粗大,血管吻合的成功率较高;且皮岛面积较大,可以满足各种舌癌术后缺损的修复要求;可利用股外侧皮神经行神经吻合术,具有成为感觉皮瓣的潜能;供区与受区距离较远,手术可分两组进行;供区可直接拉拢缝合,所遗留瘢痕位置相对较为隐蔽,患者易于接受。但股前外侧皮瓣也存在缺点,皮瓣穿支血管解剖位置不稳定,男性皮瓣上会存在毛囊等。3、胸大肌皮瓣:胸大肌皮瓣是口腔颌面部组织缺损修复的重要方式之一。其既有足够的组织量修复缺损,充填腔隙,又可通过肌蒂覆盖颈部重要血管,放疗中能起到保护作用,再则不需吻合血管,术中不需变换体位,缩短手术时间,供区可拉拢缝合。对于口腔肿瘤术后缺损,胸大肌皮瓣属于“life-boat”瓣,适用于没有条件行血管吻合重建的病例。除此以外,近年来也有部分使用足背皮瓣、颏下岛状瓣、腹直肌皮瓣修复舌缺损的案例,术后效果较好,患者较满意。
3117 73
2022-12-30

口腔癌及口咽癌的术后康复训练

口腔癌及口咽癌是包括可能发生于口腔或者口咽部中任何组织的恶性肿瘤,如黏膜、肌肉、神经、牙齿、骨骼、血管和唾液腺。目前对此的常用治疗方法主是以手术为主的综合序列治疗,对于中晚期的患者常常需要进行较大范围组织的切除及邻近或者游离皮瓣组织的修复重建,从而导致术后口腔及口咽部生理解剖结构的受损,并引起相应的并发症,这其中就包括术后吞咽功能障碍。南京市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韩伟正常吞咽过程主要包括5个阶段:C1)认知期:对食物的感知以及对进食动作的准备过程;C2)口腔准备期:食物被咀嚼后与唾液混合形成食团;C3)口腔期:食团被输送至咽部;C4)咽期:食团引发吞咽反射;C5)食管期:食团由食管输送至胃部(图1)。其中,口腔预备期和口腔期受意识控制,咽期和食管期则是非自主控制的。吞咽功能障碍是指个人不能安全有效地将食物由口腔输送至食管。口腔癌或口咽癌术后,口腔生理性解剖结构改变,从而引起吞咽障碍。这些障碍包括吞咽困难,张口受限,咀嚼能力下降,口干和味觉改变。而在这其中,吞咽困难又是最常见的并发症。口腔癌或口咽癌术后患者发生吞咽困难的概率约为50-60%,可导致营养不良、体重减轻、吸入性肺炎以及社会交往心理压力大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并且,由此而延长住院天数,则会增加患者的痛苦及社会医疗资源的耗费。吞咽训练吞咽功能康复训练是促进口腔癌及口咽癌患者术后吞咽功能恢复的有效方法。因为吞咽功能的康复训练可以促进吞咽相关肌群的肌力提升,同时还可以恢复吞咽相关器官的运动能力,从而改善患者的吞咽功能。有研究表明,利用口腔感觉的温度刺激训练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吞咽功能;也有学者发现,利用舌抵抗阻力的主动性康复训练方法,可以改善舌癌患者的吞咽功能,和利用舌-腭的抵抗训练来改善患者的吞咽功能。吞咽康复训练的方法吞咽康复训练一般开始于术后2-3周,在此阶段患者病情平稳、无皮瓣危象、术区创口愈合良好、开始经口摄食。训练计划为每天3次、每次15分钟,持续6个月,训练开始阶段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量力而行,并根据患者复查时的吞咽情况进行相应的调整。训练内容主要包括口腔感觉训练及运动训练。口腔感觉训练冷刺激能提高患者软腭部及咽部的敏感性,有效改善患者的吞咽反射,经过反复的训练,可加强吞咽反射并使吞咽更加有力。方法:将冰冻棉棒轻微刺激患者的软腭、腭弓、舌根部,然后嘱患者做吞咽动作,每日3次,一次10分钟,具体视患者能接受的程度而定。口腔运动训练主要包括唇、下颌、面部肌肉、颊部以及舌的力量和运动训练。1)唇及面颊运动:用力闭唇、鼓起双侧颊部模仿漱口的动作,持续该动作10秒钟后放松面部肌肉。循环动作5-10分钟/次,每日3次,运动强度以患者不疲劳为宜。该动作可以促进患者唇周部肌肉的力量,用以改善口角下垂、唇封闭不严等致使食物或液体从口腔中溢出的情况。2)下颌运动:做尽量大张口运动,然后放松下颌后并做前伸及侧方运动。持续该动作10秒钟后放松下颌。循环动作5-10分钟/次,每日3次,可以提高患者的下颌运动范围。3)舌运动:让患者向前、上、下及两侧各个方向尽力伸舌,用舌尖舔抵口唇、双颊及腭部,训练舌的灵活度。若患者出现舌体运动受限时,可使用干净的纱布裹住舌尖轻轻牵引舌做向上下左右前伸后缩的阻力运动;用压舌板或金属勺子抵抗舌根部,练习舌根上抬等动作。循环动作5-10分钟/次,每日3次,运动强度以患者不疲劳为宜。出院后的跟踪指导口咽癌术后出现吞咽功能障碍患者的康复训练大多是在住院期间同期进行,但是康复训练是一个持续长久的过程。因此,对于出院的患者,需要相应的医务人员对其进行专业的指导和延续性的康复治疗。在我国,受到医疗资源的限制、患者自身及家庭等多种因素的干预,伴有吞咽功能障碍的口腔癌或口咽癌患者出院后不能及时得到有效的康复训练方法来进行功能恢复,遇到有关的问题不能及时有效的解决。由于自我护理知识和意识严重短缺,还有部分患者对康复训练的重要性认识不够、依从性较差。因此,有必要对出院后存在吞咽功能障碍的患者进行持续有效的指导。
3090 46
2022-12-30
长按上方二维码,保存医生名片
韩伟
主任医师
南京市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
韩伟医生名片,扫码随时随地问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