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娟的科普
预防学生欺凌与被欺凌,这些应对技能,你需要掌握!
葛娟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青少年情绪
什么是学生欺凌? 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首次对学生欺凌进行了定义,并进一步明确了学校以及监护人的职责。《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修订案指出,学生欺凌,是指发生在学生之间,一方(欺凌者)蓄意或者恶意通过肢体、语言及网络等手段实施欺压、侮辱,造成另一方(被欺凌者)人身伤害、财产损失或者精神损害的行为。 学生欺凌的行为表现有哪些? 教育部发布了《未成年人学校保护规定》。《规定》设计了防治学生欺凌的规则体系:明确学生欺凌的概念,强调主体上的特定性、主观上的故意性、后果上的伤害性,把学生欺凌和校园暴力、学生间正常的嬉闹等区别开来。明确学生欺凌的行为表现,归纳了侵犯身体、侮辱人格、侵犯财产、恶意排斥、网络诽谤或传播隐私等五类欺凌行为。 如何预防学生欺凌与被欺凌? 请掌握以下四个“六不”技能: 学生防止欺凌他人“六不” 1、不对他人实施欺凌; 2、不参与对他人实施欺凌; 3、不与社会上不良青少年交往; 4、不加入校内外帮派; 5、不携带使用管制刀具,不抽烟喝酒涉毒; 6、不到歌厅、网吧等易发治安事件场所。 学生防止被欺凌“六不” 1、不怕坏蛋,强大自己内心; 2、不为作恶者隐瞒,勇敢向老师、家长报告,报警; 3、不正面硬扛,不吃眼前亏,被围困会躲避策略; 4、不去易被欺凌的角落、街角等荒僻地方; 5、不挑拨是非、说人坏话,不给人起外号; 6、不做落单人,多交朋友,善待他人。 家长防治欺凌“六不” 1、不给孩子树立遇事争吵、打闹的坏榜样; 2、不忽视孩子异常的言行和精神状态; 3、不忽视孩子的求助信号; 4、不打骂、训斥孩子; 5、不冷落、放任孩子; 6、不教孩子以暴制暴。 教师防治欺凌“六不” 1、不忽视学生异常的言行和精神状态; 2、不忽视学生欺凌暴力的苗头隐患; 3、不因学生家庭、性格、俊丑、贫富、家长职业等区别对待学生; 4、不以成绩来评价学生; 5、不对学生贬低、辱骂; 6、不逃避对欺凌暴力事件的处理。 来源:教育部网站、校园安全频道公众号、中国国家应急广播等 (文章来自“有来心理”公众号,关注可获取更多科普。)
6954
26
2023-11-10
孩子咬指甲—如何识别儿童心理问题躯体化症状?
葛娟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青少年情绪
咨询案例 孩子今年快5岁,喜欢咬指甲,指甲被咬得秃秃的,从来不需要剪。孩子指甲这样不规则很难看,感觉别人看见了都会笑话。 妈妈试了很多办法,比如说在手指上涂生姜、大蒜或者在手指上缠一圈创可贴,但是都没用。她甚至带孩子去医院检查,但也检查不出任何问题,为此她非常苦恼。 倾听了她的苦恼后,我问她,孩子的这种行为持续多久了? 她说,快两年了。 我又问,家里有几个孩子呢? 她听了觉得有点奇怪,但还是回答道,三个。 我又继续问,那老二是什么时候出生的呢? “两年前,现在三岁。最小的那个刚刚出生不久。” 听后,我就意识到孩子行为的可能原因了,我又补充问道“妈妈和老大在一起的时间多吗?” 她说:“自从老二,老三出生后,实在太忙了,比较少时间能顾得上老大。” 聊到这里,相信大家也发现了,老大开始咬指甲的时间与老二出生的时间是重合的。 我和她解释说: 妈妈的无暇照顾,以及家庭成员的变化很可能给孩子带来了焦虑不安感,而孩子却没有能力去应对这些变化和处理这些情绪,无法选择使用合适的途径来释放,从而使得孩子退回到更小时候的吃奶的状态,于是集中表现为孩子拼命咬指甲。 咬指甲虽然成了妈妈的心病,但是反映的却是孩子的“心病”。 认识躯体化 躯体化,是孩子表达不适与痛苦的无声语言 可能会有些家长觉得疑惑:咬指甲的行为与焦虑、不安全感之类的情绪问题有关系吗?事实上,从我多年的经验来看,不只咬指甲这一种行为,孩子做噩梦、无法在幼儿园大小便、肚子疼、呕吐等表现,特别是在医院检查不出问题的,都很有可能是由孩子的心理情绪问题引起的,我们统称为“躯体化”。 躯体化是指: 孩子借由躯体表现(行为问题、身体不适等)来表达心理上的问题。 孩子之所以运用这种无声的语言来表达自己,往往是因为他们遭遇了无法用语言表达自己的困境:不会说、不能说、说不出…… 作为父母,如果我们忽视了这些躯体化为表现的特殊行为,或者简单地把这些行为当成孩子的坏习惯来予以纠正,会给孩子的成长带来不利的影响。 那么,今天我们先从咬指甲这一个特殊行为,来谈谈其背后可能隐藏的大问题。究竟孩子为什么会去咬指甲?孩子咬指甲跟父母又有什么样的关系呢? 30%的孩子会咬指甲 三岁以后,孩子产生咬指甲这样的行为可能跟孩子微量元素的缺乏或者是跟模仿别人有关。 如果不是因为上述两种原因,那么当孩子经常出现的反复出现咬指甲,咬到出血,甚至都不用剪指甲的时候,作为父母我们是要更加的关注格外的小心的。因为咬指甲这样一个行为,这样的一个轻微的躯体化的自我伤害倾向,持续无法改善的话,可能给他带来的影响是巨大的。 就目前来讲,大概会有30%左右的孩子在儿童期会出现咬指甲这样的行为,其中,更会有人把儿时的这个行为延续到成年。 大多数情况下,家长会认为咬指甲仅仅是不卫生或者影响美观的习惯问题,其实并不然,咬指甲严重的话会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他的社交、学习等等方面。 但是,其实,更深层的,咬指甲往往是一个信息,从孩子身体上传达的信息,他在用身体告诉父母:爸爸妈妈,我觉得很焦虑,没有安全感。这时候家长就要好好观看一下孩子情绪、心理方面的原因了。 那么孩子咬指甲跟心理、情绪问题之间又有什么关系呢,为什么咬指甲可能显示出孩子的焦虑,缺乏安全感呢? 作为哺乳类动物的我们,一出生就有一个本能——吮吸。我们通过吮吸来获取食物,使自己生存下来。把手指放在口中去吮吸,能让孩子获得一种存在的安全感,情绪上的稳定感。 当孩子遭遇到紧张焦虑不安的时候,感到不安全的时候,他可能就会情不自禁地把手放到口腔里,通过吮吸,来再次获得婴儿时期的那种安全感,那种生命的感觉。 时间久了,慢慢的就会形成习惯,产生一种强烈的心理依赖,咬指甲这样的一种异常行为就会持续下去。也就是说当孩子最初遭遇到的一些情绪性的状态焦虑担忧害怕的时候,父母或者成人不能够接纳或者关注到这样的情绪,而孩子自己又不能够表达出来的时候,他就会寻求他的本能,寻求原始的这样的一种获得安全感的方式,很明显咬指甲是这样的一种方式。 所以父母一定要注意三岁以后,当发现孩子长时间的咬指甲你可能要去觉察是不是孩子的心理情绪方面出了问题,是不是孩子在一段时间内,处在焦虑缺乏安全感的状态中。 在这里,其实我想说的是孩子咬指甲这样的问题,可能和家长有着莫大的关系。碰到孩子咬指甲的时候,父母除了要注意到可能是孩子心理、情绪方面的原因,还有想一想是不是我们自己不知不觉地使得孩子处在一个焦虑,缺乏安全感的状态中。 下面我来谈谈父母怎样的行为或者情绪表现,会让孩子更容易出现这种类似咬指甲(包括前面谈到过的,如孩子不能在幼儿园大便、经常肚子痛(或者呕吐)等等)的躯体化症状,或者说,会让孩子经历遭遇躯体化的高风险。 当然,我们也会简要谈谈, 高风险孩子的父母,你可以朝着什么方向来改善。 父母情绪不稳定,随心所欲,孩子风险高 在儿童的发展中间,如果父母是充满焦虑的是充满情绪性的矛盾的,这样的家长更可能给孩子带来情绪性的问题。因为他们所采取的养育的方式可能会随心所欲。 比如说,家长有的时候情绪好会说:你是我的宝贝。不好的时候就会觉得,哎!你怎么这样,你怎么把饭扔在地上,你简直像一个魔鬼一样的。(平时会叫孩子小名,但当孩子哭闹时,你会提高声音,陷入情绪的攻击中),甚至有些家长会将工作中的情绪带回到家里。我有一位来访者说,至今他都害怕妈妈下班回来的脸色!这时候,孩子肯定是很焦虑很没有安全感的,因为他不知道,下一秒他的爸爸妈妈会变成怎么样。 如何应对? 其实,我想说:我们要学会平静地去接纳孩子的一些状况,甚至自己的一些状况。孩子成长过程中会出现很多状况,尿裤子啊,不吃饭啊,听不进道理啊,抢别人玩具啊等等,这个时候我们需要平静地去接纳,接纳这就是孩子成长中的一部分。 父母需要有一个平缓的、敏感的、稳定的自我控制情绪的能力,这样能给孩子一个稳定的情绪环境,给予孩子安全感,慢慢地放弃通过咬指甲获取安全感的方式,在适当的时候给予温柔的提醒。 但是注意宽容不代表没有边界。还有,其实父母的许多困难在于他们缺乏调节自身矛盾情绪的能力,而这样的一个部分其实和他们自己童年时与自己父母亲的情感是紧密想关的。 父母强迫型表现明显,孩子风险高 怎样算是强迫型?大致如下: 父母太需要根据自己认为好的方式养育孩子,一旦孩子没做到,父母就很焦虑,父母需要强行将孩子的行为按照自己的方式进行,伴随夸大性的指责。 比如一个一岁多的孩子,他的饭量没有达到儿科医生给我们的建议,我们不是放轻松地说没有关系,那我们等着下一餐吧,而是我们拿勺子一勺一勺强行的往孩子的这个嘴里去塞,然后不停地去摸他的这个嘴说你怎么不吃,要吞下去,孩子吞下去了之后又立即再给一勺。 再比如说,有些家长发现了孩子咬指甲,就会有夸大性的指责,强行的制止,其实这样的行为会使得咬指甲更加固着,反而在以后不容易去改变。因为家长的焦虑同样给孩子带来了焦虑。 如何应对? 我想给大家说的是,我们要尽量的去体会那个情绪本身,让孩子有可以表达自己情绪的方式,而不是用我们父母认为好的方式去表达去成长,比如说饭吃不到要求的分量,没关系,那下一餐吧。比如说,孩子下雨天想踩水,不要太担心弄脏了衣服而去斥停他,让他可以自然地享受孩子的乐趣等等。 父母忽视型表现明显,孩子风险高 孩子不被看见,得不到良好陪伴! 例如,我前面提到那个有三个孩子的妈妈的例子,大女儿因为后面的弟弟妹妹出生后,妈妈忽略了对她的陪伴,大女儿的不安全感,焦虑感转变为咬指甲这样的行为。有些家长说,我天天和她在一起,我照顾弟弟妹妹,在家做饭做家务的时候,她也是在家的,怎么就没有陪伴了呢。 这是我想跟家长说的,就是要有高质量的陪伴,在这样的一个过程中间,父母必须是在场的,这个“在场”非常非常的重要,在场才是叫有质量的陪伴。父母是集中的专注的。 通常家长理解说的陪伴是:我今天晚上在家了我没有在外面。我今天下班早早的在家了,就行了。可有的时候家长们很忙,把孩子从幼儿园接回来,我们就会说妈妈在做饭哦,妈妈在干嘛,然后这个时候孩子自己玩自己看书或自己看电视。通常这样的一种陪伴是没有质量的。也就是说你没有跟孩子在一起,你不在场。 如何应对? 那么我这里说的当孩子出现这样的一个咬指甲问题的时候,你的陪伴一定要非常的专注。比如说,你在家不是说给孩子一本书,然后说:宝宝,你去看一会儿书。不是的。如果是看书那么请你跟孩子一起看,你跟孩子讲:你也在看书,孩子也在看书。或者你给孩子读书。 同样,玩积木也是一样的,是要一起参与其中。那妈妈说,我很忙,我还要做饭呀。你在做饭时,也可以跟孩子说:妈妈这个米已经做好了要放电饭煲里面了。然后给他一个小杯子说:哎,你现在去装三杯的水倒进这个电饭煲里面,我们把米煮上。这样也是叫陪伴。这也是生活中的一种游戏。 或者说给孩子一个葱:你帮妈妈把这个葱黄叶子去掉或者菜黄叶子去掉,一边说一边示范给孩子看。这所有的都是一种非常重要的陪伴,而不是说你不要到厨房里来。 我这里讲的是说一定要跟孩子在一起,在场的专注的去陪伴。而这个陪伴的力量实际上对于情感来讲,甚至对于儿童的智力的发展或者认知能力的发展,都是非常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 总体建议 1、父母需要有一个平缓的敏感的稳定的自我控制情绪的能力; 2、要去遵循孩子的规律; 3、要有高质量的陪伴; 4、要提供机会让孩子有充分的身体活动。 人的身体是自我存在的一个容器,如果孩子的身体是主动积极的,不是被捆绑和限制的。那么这个时候一个好的支持性的自我能量就会从身体中间表达出来,涌现出来。身体的自我活跃会显著地降低情绪的问题,那么从这个部分来讲呢,也就是说三岁的以后的孩子,我们要尽可能的让他有更多的在户外的活动的,去跑啊去跳啊啊去去捉迷藏。 还有重要的一点是, 如果您的孩子咬指甲的行为已经到了比较严重的地步,那么这个时候,我们可能需要寻求到一些适当的心理帮助。 最后,我们说,咬指甲可能是孩子存在的一种焦虑感、不安感反映到了行为上,那咬指甲只是其中一种方式,孩子情绪的躯体化可能还会有表现在肚子痛,经常拉肚子,又或者经常便秘、噩梦等,就像我们成年人,压力太大的情况下,有可能会胃痛,头晕,咳嗽等等,孩子的身体反应会更敏感,他们通常无法用言语去表达种种感受,但身体的反应会更加直接。家长们需要多点留意,多点陪伴孩子。 (文章来自“有来心理”公众号,关注可获取更多科普。)
2451
6
2023-01-03
教你如何对孩子正向教育
葛娟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青少年情绪
催眠师教你在家如何给孩子催眠。著名的“罗森塔尔效应”,教你如何落地实施。 罗森塔尔效应,亦称“皮格马利翁效应”、“人际期望效应”,是一种社会心理效应,指的是 教师对学生的殷切希望能戏剧性地收到预期效果的现象。 由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L.雅各布森于1968年通过实验发现。 1968年的一天,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L.雅各布森来到一所小学,说要进行7项实验。他们从一至六年级各选了3个班,对这18个班的学生进行了“未来发展趋势测验”。 之后,罗森塔尔以赞许的口吻将一份“最有发展前途者”的名单交给了校长和相关老师,并叮嘱他们务必要保密,以免影响实验的正确性。 其实,罗森塔尔撒了一个“权威性谎言”,因为名单上的学生是随便挑选出来的。 8个月后,罗森塔尔和助手们对那18个班级的学生进行复试,结果奇迹出现了:凡是上了名单的学生,个个成绩有了较大的进步,且性格活泼开朗,自信心强,求知欲旺盛,更乐于和别人打交道。 老师收到心理学家的暗示,不仅对名单上的学生抱有更高期望,而且有意无意地通过态度、表情、体谅和给予更多提问、辅导、赞许等行为方式,将隐含的期望传递给这些学生,学生则给老师以积极的反馈; 这种反馈又激起老师更大的教育热情,维持其原有期望,并对这些学生给予更多关照。如此循环往复,以致这些学生的智力、学业成绩以及社会行为朝着教师期望的方向靠拢,使期望成为现实。 这其实就是一种催眠, 通过师生之间的不断反馈建立的暗示结果:孩子就会越来越向期望的方向发展,这能不能在日常生活中实施呢? 当然能! 我们会发现,在日常生活中,父母时常说:我的孩子很胆小。孩子就真的越来越胆小。有的家长说:我的孩子挑食。孩子必然会越来越挑食。 还有的父母时常说:我的孩子专注力不行,不爱学习。被父母这样描述的孩子学习会越来越吃力,甚至会影响到学习态度:厌学。 同时,我们也会发现,很多父母经常说:我的孩子很喜欢读书。孩子就一定会有阅读的习惯。父母说:我的孩子运动很好。孩子在体育项目一定是有出色成绩的。 我们越来越发现: 不对孩子强加干涉,不批评、不指责,以鼓励、信任的态度对待孩子的问题,孩子的发展方向也会越好。 父母应该如何做呢? 日常生活暗示,孩子是优秀的,孩子受到鼓励,会很努力地做出回应,父母收到反馈再被激起对孩子的认可,赞许,孩子对自己越来越自信,这必然是一个不断激励的过程,孩子、家长通过不断地彼此认同、赞许,良性循环,非常有利于孩子的成长。 比如: 看到孩子做作业,我们可以说:我看到最近你很努力,花在学习上的时间比以前都多。 看到孩子打球训练,我们可以说:最近打球次数很多,看起来肌肉越来越结实了,身体越来越强壮了。 看到孩子玩手机,我们可以说:你以前玩手机都舍不得放下,现在玩一会就放下学习了,越来越会管理自己了。 父母要善于发现孩子的变化,并鼓励,让孩子获得理解,得到认同,就会愿意与父母沟通,并向父母预期的方向发展。 这个现象的原理是什么呢? 孩子收到赞美,对孩子来说是非常愉悦的,对于孩子的潜意识是一个正向的激励,潜意识对这类事件就会正向面对,不逃避,如果孩子被批评,不开心,潜意识对于这类事件就是否定的,逃避的。 而真实发挥人的真实能力,孩子好的专注力,是潜意识和意识共同面对一个事件,所以,有的孩子,学习起来很轻松,有的孩子学习起来很吃力。前者是潜意识和意识一起学习,后者是潜意识不想学习,仅意识在学习。 我们在催眠过程中,不给孩子任何暗示,只需要按照相应的催眠流程,孩子的潜意识训化,改变孩子旧有的对学习的负面情绪,对学习产生正向的反应,和意识产生连接,共同合作,催眠是潜意识和意识整合的过程,是意识和潜意识齐心协力的过程。 所以,很多孩子,催眠后,专注力好了,学习更努力了,对自己更自信了! 催眠的最终目标就是整合,上下脑的整合,左右脑的整合,过去和现在的整合,本我客我的整合,整合后的大脑不刻板、不矛盾,实现潜意识和意识的统一、真正的自我提升、潜力挖掘。 催眠其实就是一个感知自己的状态,提升自己的能力,顺应自我、本我的过程。 带你进入孩子的内心世界,解读孩子行为背后的原因,教你如何做有格局的父母,培养有大格局的孩子。 如果你的孩子已经10周岁以上,缺乏自主意识、自律、不爱学习、成绩下降、记忆力专注力不好,专业的催眠师帮助他提升学习兴趣,提高学习能力。 (文章来自“有来心理”公众号,关注可获取更多科普。)
2259
66
2023-01-03
如何防止网课变网瘾?
葛娟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青少年情绪
最近一段时间以来,随着国内疫情的相对缓解,陪伴了两个多月网课的家长陆续复工,好多中小学的孩子要么自己在家里上网课,要么和管理比较宽松、对网络产品不太了解的老人在家。 这样就造成了好多家长面临又担心的一个问题:我们平时不在家对孩子上网进行管理,孩子利用手机等电子产品一味的玩游戏怎么办? 防止孩子把网课变成网瘾,我们家长该怎么办。我们从三个方面入手。 孩子使用电子产品现状 有几个词我们统一一下:电子设备可以是电视、PAD、手机、游戏机等,都是一类产品。 首先我说一下最近咨询的两个案例。 小A,三年级,男孩,品学兼优,之前上过学而思网课,仅使用PAD上课,疫情期间跟小伙伴一起开始玩吃鸡、王者游戏。家长用过正面管教、规则管理、时间管理等方法都无效。 孩子会用摔东西、不写作业、关门等激烈行为来表示抗拒,也会用道理来跟父母争辩,比如说:你们也都在玩啊,凭什么不让我玩。你怎么知道我就是在玩呢,我还学习呢。 很明显父母也用过打骂的方式进行过教育,但也是基本无效。 但经过一个月后,发现玩手机PAD电子设备的时间越来越长,带来的后果就是作业开始写的拖延,老师批的错也不改。家长通过朋友介绍开始来找我咨询。 第二个孩子是初一的男孩,在校期间是跟大家很友好相处的,学习成绩一般,疫情期间开始沉迷于手机当中,无法完成学习。 每天上视频课也只是打开而已,父母只要一开始干预就会关门,不让进屋,父子之间爆发过激烈的冲突。 而现状是现在我们很多家长已经进入正式上班,但是孩子却还是只能在家里,所以一部分孩子对电子设备的使用会更加不可控,会越来越离不开这些电子设备。 我们讲三个月大时,一个孩子的坏习惯基本就会被塑造成型,现在已经三个月了,疫情期间用电子设备已经被培养成功,而且对手机如何管控,我们家长也不知道怎么设置和管理手机。 关于这些电子设备的影响我们就不多说了,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很多的新闻,我们只需要了解几个信息,欧洲各个国家都已经立法出台各种关于使用手机的政策。 世界卫生组织在2018年将游戏成瘾列为精神疾病,也就是说如果当孩子玩手机的时候你拿走手机或者断开网络,孩子有明显的情绪的时候,从医学上讲,他已经是个精神类问题了。 首先大家一定要重视起来,不仅仅是孩子爱玩的问题。 但现在疫情期间,我们没办法,肯定是超过2小时的,但我们一定要在控制在1小时内要休息。 网络成瘾的产生原因 在很早之前心理学家已经做了研究,就是拿小白鼠做实验,每按一次杠杆,就给小白鼠脑区的伏隔核区域进行一次电流刺激,也就是说即使是很无聊的动作,他也会非常乐意去做,然后你们猜小白鼠到最后,一小时能按多少次呢? 答案是6000多次,是不是比我们想象中要多多了。 我们再想想是不是跟我们孩子玩手机打游戏一样呢?就是反复的按键,反复的刺激的道理一样,手机是通过声光电的刺激让我们大脑停不下来,更别说手机里还附加了很多好玩的内容在里面,就更不可能离开了。 下面我们再来说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我们大人会很困惑,我们怎么就可以放下手机去做自己更应该去做的事情,比如工作,做饭,接孩子啊,孩子怎么就不行呢? 我们大人可以停下来游戏去做其他事情,但是孩子却不可以。 除了生理的原因之外,还有些其他非常明显的外部原因,比如家庭因素,我们讲如果三大缺失就很容易造成孩子成瘾。 首先要回答“网络给了青少年什么”。一个孩子要健康成长,身心两方面都需要很多的“营养素”,从心理上来说,这些“营养素”包括安全感、成就感、自信、与他人建立关系的能力等等。 家庭、学校是青少年获得这些营养素的主要渠道。但是,如果家庭、学校不能提供这些营养素,那我们孩子就会寻找其他的替代品。 第一是“父亲功能”的缺失 父亲对于青春期的男孩来说是很重要的,父亲往往代表着规则和秩序,孩子自控能力的形成与父亲的作用有很大关系。 但是现在很多家庭中,父亲的功能是缺失的,比如一些孩子父母离异了,孩子跟着妈妈生活;有的家庭虽然表面完整,但父亲很少在家,他们总是在外面忙自己的事。 还有的父亲为了生存与发展,不得不离开家庭,想尽责也尽不了。在传统的大家庭时代,父亲不在,还有爷爷和叔叔伯伯来代替父亲发挥功能,而现代核心家庭却找不到替代者,造成父亲功能的缺失。 这从某种角度上解释了为什么网络成瘾的大多是男孩。同时大家也知道如果孩子遇到了网瘾的问题,最好找个男咨询师,本身就有替代父亲的作用。 第二个重大的缺失是游戏缺失 很多人以为,在中学阶段孩子已经不需要游戏了。但实际上青春期的孩子仍然需要游戏,只不过他们需要社会角色更丰富的游戏,需要有象征意义的游戏帮助他们长大。 现在中学体育活动不仅少,而且男生的活动在时间上和内容上都和女生差不多,其实男生是需要在游戏中有一定的肢体接触,甚至肢体冲突的。 当现实生活无法满足时,他就去找替代品。网络游戏很多都是战斗游戏,所以很容易被男生迷恋上。这也是为什么孩子网络成瘾以游戏为主的重要原因。 第三个缺失是同伴的缺失 对于孩子尤其是青春期孩子来说,同伴特别重要,没有伙伴就不能从家庭走向社会。但是中国城市中大都是独生子女,家庭内同伴为零。 同时,现在很多孩子上学远,又因为安全问题家长不得不接送,本来上学路上可以和同伴玩耍,现在不可能了。而短短的课间时间,很难发展出高质量的同伴关系。 新的城市社区,居民的异质性也不利于青少年发展同伴关系。当现实生活中同伴缺失时,手机网络却给青少年提供了机会。 所以我们就明白在网络中,有游戏,有同伴交往,又能获得成就感,正好弥补了三个方面的缺失。 我们该怎么做? 当我们家长明白了游戏代表的含义后,我们就需要进行相应的一些工作。 首先我们需要对孩子的情况进行判断,比如孩子到底现在是处于什么阶段,是已经网瘾了吗?还是刚开始?是轻度还是重度?给大家找一个简单的方法: 1、思想被网络占据,下线的时候也在想着网上的事情。( ) 2、需要不断增加上网时间才能获得满足。( ) 3、无法控制自己使用网络。( ) 4、当试图切断或中断连线时会变得烦躁而易怒。( ) 5、通过网络来逃避问题或是释放无助感、罪恶感、焦虑或忧郁等情绪。( ) 6、向家人或朋友撒谎,隐瞒自己上网的频率和时长。( ) 7、因使用网络而导致重要的人际关系、工作、学习或职业机会受到损 害。( ) 8、即使已经知道自己花费了太多的费用在网络上,仍然无法退出。( ) 9、下线后会产生戒断症状,例如沮丧、忧郁、易怒。( ) 10、上线时间总是超过预先计划的时间。( ) 如果是的话得1分,总分在5分及5分以上就可以判断为有网瘾了,分数越高就会越严重。 下面我们来讲一讲具体应该做些什么。 1 手机问题重在预防而不是制止 2 我们要培养孩子对真实世界的兴趣 3 父母要以身作则 4 解决问题要注意情绪 5 制定规则要科学 6 对年龄大一点的孩子要更有耐心 疫情期间,要帮助孩子丰富自己在家的生活,不能光是学习,还有更丰富的活动,比如有个孩子就在家里录歌,每天3首歌,然后自己剪辑加字幕这些的。 还有的孩子在家做手工,把这个做手工的过程录下来传上去,而且不是一个孩子做,是家长联系了几个同学一起做。 即使有时候孩子不愿意想偷懒的,也会被团队带着往前走,做完这些后做什么呢,肯定要上传到一个平台上来炫耀,以此满足孩子们自尊的需要。 我最近正在做的一个事情就是帮孩子们寻找一些有价值的玩具,通过玩具来丰富孩子的生活同时扩展孩子的能力。 如果孩子已经对手机离不开,只要一拿开手机就苦恼,而且也影响到学习,比如就像我开头讲的那两个孩子,这个时候就需要专业的手段来干预了,家长不能那么随意了。 刚才我们讲了一些大的原则来应对孩子的网瘾,最后说一个我们家长可以做的事情,就是关于手机的管控。 首先要学会利用青少年网络游戏平台。 比如腾讯和网易这两大游戏运营商都已经推出了相应的管理平台,对孩子玩游戏进行了相应的设置。比如孩子用他的账号登录,玩到一定时间就自动关停,无法继续玩了。 其次要学会在手机上进行设置,将手机设置成儿童或者青少年模式。 在里面可以设置哪个应用使用多长时间,苹果和华为都有这个设置。只要启用这个模式,系统会问:你需要设置哪个应用,玩多长时间等等。 总之,在疫情期间,我们家长要学会怎么更好的和孩子相处,逐步的把规则建立好。在家里丰富孩子的活动,只要我们做到,孩子就不会沉迷于手机网络当中。 毕竟孩子在这个时代需要学会使用电子产品,去适应电子设备,这是他们要面临的现状。我们要做的就是利用这个时期,跟孩子一起面对,加以陪伴和引导,让孩子自己学会去管理他们的行为。 (文章来自“有来心理”公众号,关注可获取更多科普。)
2403
67
2023-01-03
“父母双学霸, 生娃是学渣”的科学解释是什么?
葛娟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青少年情绪
能认识到娃的平凡,不仅需要科学精神,还需要理性。实际上,学霸父母学渣娃并不奇怪,大自然就是这么神奇,世界本来就是因为多样性而变得迷人。 什么时候我们能放弃“孩子的能力应该等于父母的平均值”的想法,什么时候我们才能收获养育孩子的快乐和坦然。 要知道我们的孩子面对的未来,是一个更丰富更精彩的未来。在那个未来,成绩只是一道前菜,我们应该更在意的,是他们是否有一个充实蓬勃的人生。 俗话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所以学霸的后代,按道理讲也应该是学霸。 然而,世事难料,物极必反,很多事情并不按常理出牌,两个学霸的后代,也很有可能是学渣。 去网上搜一下,竟然发现这样的故事并不是个例,一抓一大把啊! 这些娃子是基因突变了吗?到底是怎么肥四呢? 首先我们来看看,学霸+学霸=学渣的公式到底是不是成立。 知乎网友@chenqin根据2014年CHIPs数据做了这样一个研究:观察父母的教育程度和子女教育程度之间的关系。 根据全国采样的数据,纵轴是爸爸教育情况,横轴是妈妈教育情况,分母是属于这种情况的在1980到1994年出生的被调查者总数,分子是在这种家庭教育背景下考上大学的人数。 (父母教育与子女考上大学的比例) 1980到1994年这15年间,出生的人口考上大学的比例大约是17%。 但在左上角红色方块内,父母教育程度不高的这些人群,娃考上大学的比例只有10%,远低于平均值。 而在右下角的绿色方块内,父母教育水平高于大专的,子女考上大学的比例则高达80%! 所以第一个结论: 娃考上大学的比例和父母受教育程度其实是成正比的。 两个学霸一定负负得正生学渣,这种猜测是没依据的。 那么,父母受教育程度高,娃就一定是学霸吗?网上为什么还会有那么多的负面例子?我们继续来看。 1980年到1994年出生的这些人都幸运的赶上了大学扩招,大学录取率17%,到了2001年出生的人也就是今年参加高考的,大学录取率更是到了25%。 而他们的父母当年上大学,录取率可比现在低得多。 按照比例来看,这批父母考上大学、大专的比例,和现在的学生考上211的比例差不多,都是3%左右。 如果将全体分子(子女考上211或985大学)之和去除以全体分母之和(父母水平均在大专或以上),然后我们可以欣慰地看到:当父母教育水平都处于当年前3%时,子女仍然处于前3%的概率只有——10%。 假设未来的大学录取率保持不变,那么还会有这样一些推论: 1、父母都考上了985的,子女能考上211的概率在一半左右; 2、父母都考上了C9的,子女能考上985的概率在一半左右; 3、父母都考上了清华北大的,子女能考上C9的概率也在一半左右; 4、父母教育水平都处于当年前1%时,子女仍然处于前1%的概率只有……14.1%。 所以第二个结论来了: 如果父母都是学霸,处于人群的前1%,那么在80%到90%的情况下,自家小孩都是会比自己更差。 综上所述, 父母教育程度越高,娃成绩越好;但是娃想要和学霸父母成绩一样好,还要靠祖上积德。 是不是很绝望?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首先,我们要知道,根据遗传学的定律,人类智商的遗传力在70%-80%。这显然和上面的数据不符。 但遗传学还有一个概念,叫“ 均值回归 ”。 啥意思呢?就是说父母的极端特征不会完全遗传给下一代,后代这一特征会慢慢向大众的平均值靠近。 这个理论是高尔顿(达尔文他表弟)提出的。 他测量了205对夫妻和他们的928个成年子女的身高,发现:父母身高很高的话,娃也比普通人高,但通常会比父母矮。 相反也成立,如果父母很矮,娃高于父母的可能性比矮于父母的可能性大。 所以,我们会看到马拉多纳的儿子只踢到意大利丁级联赛,后来改踢沙滩足球了; 林青霞的两个女儿颜值,不说不好看吧,比当年的亲妈也是差了也是十万八千里; 爱因斯坦的几个娃,不是精神病就是夭折,最好的一个也是沦为路人。 不管从外表身高、运动能力还是到智商、学业水平,假如父辈的水平越高,他们娃的成就有可能越平凡,即便比普通人好,也是很难赶上父辈的。 这就是“均值回归”。 以前朋友圈里流传过一张图,不知道你们看过没有: 用高尔顿的理论来理解,智商遗传这个东西就好象遗产税,而且税率很高,大约是1/3。 假如你们俩的智商都是130,那么跟100的平均值相比,有30的盈余。对不起,你娃不能全部继承这30,还得交个1/3的遗产税,所以你娃的智商很可能只有120。 所以,我们可以得出结论: ueba如果娃智商没你高,那么说明你的智商可能比普通值高出太多了。 不知道有没有一丝安慰? 第二个原因,就是环境对遗传基因的影响。 简单说,就是娃子们普遍所处的大环境越来越艰难,竞争越来越激烈了。 遥想当初我们父母那一代人,有多少人有条件去走学习这条路呢?那时候物资匮乏,大家都是差不多穷,家里娃又多,资源是有限的。 可能弟弟选择念书,家里姐姐就要嫁人去挣嫁妆了,无形中会过滤掉很多竞争对象。 再到了我们这代人,虽然多是独生子女,资源独享,但说实话,并没有那么可怕的竞争氛围。 我们的父母也没有那么夸张的焦虑,大多数娃子还是放羊长大的,就更不要说家家领学领跑了。 而现在的娃子,背负的东西比我们那时候要多太多了。 家长们恨不得从一生下来就开始各种启蒙加持,从托班、幼儿园开始就挖空心思择校。 如果谁家的小孩1岁还没开始读绘本,2岁还没开始英语启蒙,3岁还不会数数,家长都焦虑到恨不得原地爆炸。 毕竟,时代不一样,大家对学霸的要求也不一样。 换句话说,如果你当年是学霸,现在让你重生一回,你还能保证你是学霸吗? 而且,智力这个东西它很玄妙,在和当下的成长环境结合之后,也会产生偏差。 人类的智力有1000种,而根据最普遍的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人至少有视觉空间、语言、逻辑数字、身体运动、音乐节奏、人际关系、内省反思、自然,这八大智能。 因此,当我们说XX夫妻是学霸的时候,这两人可能擅长的并不是同一种智力。 到了他们的娃身上,娃又遗传了哪一种智力呢?是否产生了变化? 他遗传的这种智力,能适应当下的生存环境和教育模式吗?能在现在的考试中派上用场吗? 几十年前让你成功的基因,不见得就刚好能帮上你娃。 而你要知道的是,有那么多种基因,你娃不可能倒霉到一个都没赶上!一定有他擅长的智力方向,只是可能刚好不适应现在这个考试而已。 而我们家长要做的,就是找到并抓住娃擅长的那个点。 另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家长自己学习好,未必就擅长教育娃。 父母是学霸,不意味着他在教育方面有专业知识,也并不等于他愿意在教育方面投入时间精力学习。 因此学霸的娃成为学霸的,也要归功于家庭重视教育,并懂得科学育儿,有专业的教育理念,最后才有可能成就成功的教育。 但有些学霸父母是恃才自傲的。 他们的口头禅是:劳资当年如何如何...... 以为自己当年那条野路子还能走通。 没有教育的专业知识,没有科学的教育理念,也不愿意去学,挽起袖子就干。 要知道,时代不一样了,现在的娃品性、爱好、思维也和过去大不一样,用老办法很容易把娃带沟里。 还有些学霸,因为自己运气好(比如他的智力点刚好在当年的教育模式中派上了用场),一路顺风顺水,从来就没在学习上犯过难。 所以,他们很难接受自己的娃没有自己聪明。 当“学霸”父母发现娃的结果和自己的预期越来越远,对娃的管教和介入也会越来越严格,从而陷入恶性循环。 在这种压力之下,娃就可怜了,可能都没过过一天好日子。 知乎上有一个匿名答主曾分享她的故事: 娃爹:数竞集训队,高二确定保送。 我:高考理科大省,排名前十。 女儿:中等生。 我觉得算中等生里的战斗机了,但还是中等生。 我们对女儿,说起来就像前面很多回答:健康就好,快乐就好,等等。 开始我诚恳觉得我真的这么想,后来发现还是不够。毕竟说说容易。 四年级的时候女儿在班里大概十几到二十几名晃,确定无疑中等生。因为要小升初嘛,想着多少学点奥数吧,我自己教。结果,天天吼。 我觉得太简单、太理所当然的点,她就是不会,或者她错一次,再错一次,再错一次,还是会错……错四五次我觉得:这是态度问题!于是就吼。 我识时务,怂得快,这段前后也就一个多月吧,回想起来还好,回头得快。 我放弃,送她去学而思,之后我老老实实坐在教室后面听课,听老师怎么讲课。 回家再和娃爹一起开会讨论:第一步 ,我们先各自做题,对比我们的思路,看谁的更优,对,我们两个人如果上来直接开会就会直接掐思路,所以我们先得各自理智地表达自己; 第二步,我们讨论怎么拆分这个思路让女儿理解; 第三步,我们还得讨论怎么能让女儿以后都能自然而然想到这个思路。 以上,经常还得准备套备份思路,让女儿自己选择哪个对她来说更容易。 我老公开玩笑,说给女儿做道题死的脑细胞比发篇顶级多多了。 难的其实不是接受,我女儿三岁我就知道她不如我小时候聪明了,顶多偏上一点点。我觉得完全无所谓啊。 我觉得康庄大道在那里,我肯定能领她走上去,走慢点不要紧,只要认真努力,走还是能走的。 后来发现这也是不够的。 真正要接受的是:我眼里的康庄大道,她连入口都找不到,我拖着她到入口,她还是看不到——这个事实。 接受她确实不能像我一样思考,即使我告诉她思路什么样,她还是做不到这个事实。 直到我终于明白,我不能拖着她走我的路,我得站到她的立场,她的角度,为她找一条适合她的路出来,那样才行。 这个过程大概花了半年,之后就很顺利了。 女儿现在有自己一套思路,成绩也稳定了,最让我欣喜的是,她找到了学习的乐趣。 因材施教四个字,我从小学就认识,但真正的含义,还得女儿教会我。 说实话,承认娃平庸,比承认你自己平庸还难。 能认识到娃的平凡,不仅需要科学精神,还需要理性。而理性这种东西,可能是当代爹妈最稀缺的吧? 实际上,学霸父母学渣娃并不奇怪,大自然就是这么神奇,世界本来就是因为多样性而变得迷人。 但我们要知道的是,比帮娃鸡考试成绩更重要的,是帮他们找到潜伏的天赋并鼓励他发扬所长,是接受他们的不完美和平凡,帮助他们成为最好版本的自己。 什么时候我们能放弃“孩子的能力应该等于父母的平均值”的想法,什么时候我们才能收获养育孩子的快乐和坦然。 要知道我们的孩子面对的未来,是一个更丰富更精彩的未来。在那个未来,成绩只是一道前菜,我们应该更在意的,是他们是否有一个充实蓬勃的人生。 最后,愿我们都能养育出快乐的孩子,成为我们想成为的父母。 (文章来自“有来心理”公众号,关注可获取更多科普。)
2071
99
2023-01-03
抑郁症患者到底是怎么想的?看了这个实验你就全明白了
葛娟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青少年情绪
"抑郁症患者的心理是怎样的?为什么有的会抑郁到自杀?" 2013 年,两位神经科学的 PHD 给老鼠做了一个实验。 他们是麻省理工学院的 Steve Ramirez 和 Xu Liu 老鼠头上被植入的不是电极,而是激光发射器+光导纤维,会将蓝光直接打到小鼠的特定神经细胞上。 作用是——激活某些记忆。 如果已知某些神经细胞跟某段记忆/某种功能有关,那么只要在这些神经细胞上「装上蓝光开关」,就能通过发射蓝光来激活某段记忆/某种功能了。 比如这只老鼠,科学家已经发现它的某些神经元与老鼠「跑步」这个功能有关,所以就在上面装了蓝光开关。 蓝光 ON 老鼠跑,蓝光 OFF 老鼠停,效果简直立竿见影。 让我们复习一下: 第一步:找到跟你要激活的记忆/功能相关的神经细胞 第二步:在上面装上蓝光发射器 第三步:通过发射蓝光来激活那段记忆/那种功能 说到这两位科学家 Steve Ramirez 和 Xu Liu: 他们的假设是: 一个人(一只老鼠)一旦抑郁了,很难让它再自己体会人间的快乐,也就是说,日常的疗法是没用的。带它看看花草树木,看看猫咪,对病情的恢复没啥用,该自杀还是会自杀。这时候,就需要釜底抽薪,用蓝光直接激活它们以前的快乐记忆,「强行」让它快乐起来。 实验开始 首先,在让它受苦之前,科学家给这只老鼠创造一些快乐的记忆。怎么制造呢?很简单,这是一只男老鼠,只要把它和女老鼠关在一起,让它们自由恋爱就行了。 当老鼠的大脑在「制造快乐的记忆」时,一定是有些对应的神经细胞在工作的。 这时,科学家们通过某种生物 + 化学的技术让正在工作的神经细胞发出某种颜色的光,就能识别出它们,于是就知道了哪些神经细胞是负责制造和储存这段快乐记忆的。 下面就是老鼠的脑细胞图:科学家发现,红色部分的神经细胞 =「和女老鼠在一起的快乐回忆」 于是他们把蓝光开关接到这些神经细胞上,这样必要的时候,只要发射蓝光,这些神经细胞就会被激活,男老鼠就会回忆起他和女老鼠之间的快乐。 然后,科学家把这只老鼠关在一个暗无天日的狭窄小管子里,不出几天,这只老鼠就抑郁了。 老鼠抑郁的表现是:生无可恋。 1. 以前爱吃的也不再爱吃了。 2. 没有了求生欲。 具体的说,通常情况下,让老鼠在白开水和蔗糖水里面选择,80% 的情况下会选择蔗糖水,因为老鼠天然喜欢吃甜的。 但是抑郁症的老鼠,吃什么都一个味。所以选择蔗糖水和选择白开水的概率各 50%。 把一只正常的老鼠吊起来,它会挣扎反抗,直到没有力气为止。这是基本的求生欲。 但是抑郁的老鼠,就懒得反抗,静静的被倒吊着。 其他指标还有「是不是对异性感兴趣」等等。但前两者(是否更喜欢蔗糖水,被吊起来是否会反抗)是最常见的在实验室里判断老鼠是否抑郁的指标。 刚才说到,科学家先让一只老鼠产生了一些快乐记忆,然后找到跟这些记忆相关的神经细胞,装上了蓝光开关,(获得了启动这些快乐记忆的「钥匙」)。 然后,把这只老鼠困在狭小阴暗的空间,几天之后,把老鼠倒吊起来,它也不反抗了。如科学家所期待的,老鼠抑郁了。 这时,科学家打开蓝光开关,把老鼠之前的快乐记忆激活。这时,被倒吊的老鼠开始挣扎了! 这意味着,本来毫无斗志的老鼠又开始重燃对生活的热情了,好歹也开始求生了。 一开始,这种治疗效果是暂时的。也就是说,蓝光开关开一次,老鼠被吊起来的时候就反抗一次。但没有蓝光之后,老鼠被吊起来又懒得反抗了。 但是连续对老鼠进行「蓝光治疗」5 天之后,科学家发现,这次的治疗效果持续了至少 24 小时。也就是,第二天,老鼠被吊起来,依然会反抗。激活快乐的记忆,对减轻抑郁的效果,有希望是长久性的。 科学家还发现,激活老鼠的快乐记忆,可以让老鼠脑中产生更多的新生神经元。 而抑郁症的一大后果,就是神经元再生的速度减慢。 我们可以理解成,大脑也是需要新陈代谢的,如果神经元再生速度减慢,人的大脑反应就会变慢,过去的回忆就会久久不能消散,新的记忆难以形成。 也就是说, 人会被困于那些不愉快的回忆和纠结中,无法拥抱新的生活。 从老鼠到人 其实这个老鼠实验,最大的启示不是技术性的。 老鼠,尚且需要积极的记忆(positive memory)来抵御生活中的磨难,我们人难道不是吗? 很多人幸运的出生在幸福的家庭,童年累积了很多快乐的回忆。这样的人,大多坚强乐观。 因为像这只老鼠一样,他们在以后的人生里,遇到痛苦、挫折,都会回忆起以前的快乐,从而支持他们克服暂时的困境。童年快乐的积极的回忆,是人生真正的财富。 而且这个实验还有一个对比组,不是用蓝光来激活过去和女老鼠的美好回忆,而是当男老鼠很抑郁,被吊起来的时候,在笼子里放进那只他喜欢的女老鼠,试图通过重新「制造快乐体验」来让男老鼠摆脱抑郁。但是结果是失败的。 为什么用蓝光激活过去的快乐回忆,就可以抵抗抑郁,而重新试图制造快乐,却不行呢? 科学家的解释是: 当你真正抑郁的时候,是没法快乐的。 你当下的心(和大脑),已经完全被抑郁所占据,哪怕把曾经让你开心的东西放在你面前,你也没法快乐。 唯一的办法,就是直接用蓝光,强行「唤醒」你记忆深处曾经的美好,因为这些美好的记忆,你以为你忘了,其实只是被储存在了一个很深很隐蔽的地方,原封未动。当它们被唤醒的时候,才有治愈抑郁的可能。 写到这里,突然很理解那些「亲密育儿」的家长了。也许人真的需要在早期储存很多很多的美好,才能抵御人生未来的挫折和痛苦。 最后,关于这个技术何时能被用在人身上,Ramirez 上次说目前已经在人体实验阶段了。毕竟在人脑中放入激光开关太过危险,MIT 的另一组研究者用了一个奇特的替代法。 著名神经学家蔡理慧教授带领的 Lab 用特定频率的 LED 灯在人眼上闪烁,希望可以达到直接用蓝光开关刺激神经通路一样的效果。这个技术,之前被她的 Lab 用来治疗小鼠的阿兹海默。 其实抑郁和阿兹海默,是有很大关联的。本质上都是大脑新陈代谢的速度减慢,新生的神经元跟不上陈腐的速度了。 本质上,它们都是 broken brain leads to broken thoughts, broken thoughts lead to broken brain。意识与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在人脑上表现得很明显。 就目前这些技术来说,我相信在 10 年内,抑郁和阿兹海默的治疗会有质的突破。而突破绝对不是来自药物(很多药企研发治疗阿兹海默的药物实验都宣告失败了),一定是来自其他的疗法。 怎么缓解抑郁症状? 首先,如果已经到了开始想自杀的地步(轻则偶尔闪过自杀念头,重则有了具体的自杀打算),应该去你能负担的起的最好的精神科医院就诊,一分钱一分货,找你能负担的起的最贵的医生,然后遵医嘱,该吃药就吃药,该电疗就电疗。 其次,对于日常有抑郁情绪,但是还没有自杀等打算的人,有一些方法可以缓解。这些方法我与波士顿大学、MIT 研究心理治疗和神经学的同学探讨过,虽然老生常谈但确实有效。 1. 不要呆在狭小阴暗的地方 人是动物,动物被困在狭小阴暗的地方久了,一定会发狂。所以非必须的话,不要老呆在室内。抑郁比较严重的人,通常都不想出门。 这时候,必须让周围的人督促自己,一大早起床就出门。不管出门干嘛都比呆在室内好。 如果不得不长时间呆在室内工作的,要尽量选择面积大,层高比较高的空间。且要有大面积窗户,可以看到外面的自然景观或者车水马龙的,以及光线充足的地方。 这样可以让你有处在「半室外」的幻觉。 2. 必须自私,必须放弃,远离让你不舒服的人或事物 抑郁症都有诱因,或者一个导火索。比如一个整天打压你的父母,一个整天刻薄你的领导,一份你不能应付的工作等等。 这时候,该离开父母就离开父母,老死不相往来。该辞职就辞职。总之,在你的神经没有强大到可以对付这些污染源之前,放弃,远离是最好的做法。 等你有一天,精神强大了,可以再回来。就算永远不能强大到与这些共处又有什么关系呢?人不可能战胜所有东西,要有所取舍,choose your battle wisely。 3. 社交 为什么要社交?因为抑郁症的人,总是自己脑中不断自言自语,自我否定等等。而出去与人社交,你的大脑就被迫被别的东西占据了。 当别人跟你说话时,你总不能还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自怨自艾吧?总得分神听一听别人说的,才能对答吧?所以就被迫让你的思维暂时离开自己设置的负面的牢笼,能「正常」一会儿。 而我接触过一些深度抑郁的人,确实是完全没法走出自己的世界的。你跟她说话,她基本只是重复自己的那一套,不会听你说的。这样她的思维其实完全没有走出自己的怪圈。 4. 锻炼 有氧无氧都行。对抑郁症来说,能让自己轻微出汗的最佳。身心是一体的,身体非常有活力时,精神很难不健康。 5. 冥想 具体怎么冥想,大家可以去搜其他答案。冥想跟社交一样,都可以改变你的 neural plasticity(神经的可塑性)。 也就是说,一个沉溺在自己世界里的抑郁病人,整天想相似的负面事物,神经通路都固化了,就像被一条河流冲刷了很久很久的深深的河道一样。 而冥想,就像突然来了新的水源,可以冲刷出新的神经通路。 6. 做「感恩练习」 每天晚上睡前,在你的日记本上,写下今天你要感谢的 5 件事物。 比如,今天家里的花开的很漂亮呢。今天的芝士蛋糕特别好吃。今天我的肚子好像小了呢。今天天空特别蓝等等。 这个练习的意义是让你发现,即便看起来多么糟糕,生活中依然有许多我们可以珍惜和感谢的东西。有些是外界的(他人和自然界)。有些是关于你自己的。 7. 学习 每天学一点东西,什么都可以。学习的好处是,它是一件付出必然有回报的事情。 比如你今天开始看一本书,那么到了晚上,哪怕看了一个字,你也多收获了一个字的知识。如果纯粹以收获知识来衡量,那么学习几乎是一件「不可能受挫」的事情。 对于那些对学习有恐惧心理的人,学习的定义很广,学习怎么整理房间是学习,琢磨怎么玩一个新潮的 app 是学习,看一本经济学的书是学习,看视频研究怎么化妆、扎一个好看的马尾,也是学习。所以选择你感兴趣的,容易上手的,开始尝试就行。 8. 然后记录自己的学习过程和结果,分享给别人 比如开一个自己的博客(知乎,简书等等),上传自己每次扎的马尾照片,或者看的每一部电影,下的每一个 app 等等,当你有了这一份仪式感,会发现生活是一个很有趣的尝试过程。而且自己的分享的经验,很可能会启发其他人。 9. 观察自然界 学心理治疗的室友和我一致认为,现代人抑郁这么多,很大原因是脱离了自然界。 当我们整日被人工的物体包围的时候,亿万年来习惯了生活在自然界里的生物本能,让我们很不适应,很焦虑。就像一个在中国生活到 80 岁的老人,突然有一天被送到美国生活一样。 如果没法生活在自然界里,唯一的办法是尽量多接触自然,每天早晚去公园走走,和动植物接触一阵,入神的观察植物和动物。在家里养一些动植物等等。让我们的自然本性可以有所依托。 10. 找到自己人生的意义 这个问题,往往是很多人抑郁的根源。而这个问题也很难一句话说清楚,我以后会专门写一些文章,探讨怎么寻找人生的意义。 但是最重要的是,哪怕你暂时找不到自己人生的意义,觉得自己目前为止,来到人世只是来受苦的,也要相信,终有一天你会找到的。 这是一种非常盲目的信仰。曾经有人跟我说,「I see something in you, even though I don't know what it is.」 上帝,或者所谓的「the unconscious power」,也是这么看众生的。 「I see something in you, even though I don't know what it is.」人应该对自己的人生意义有种不假思索的信仰,只有这种信仰,才可能经得起人生苦难的考验。 哪怕暂时不知道自己活着有什么好的,也要相信,有一天会知道的。 关于上一条,最简单做法就是,想一想,如果明天就要死了,今天还有什么遗憾的,就去做那件事就行。比如「还有一家一直想吃的餐厅没吃过呢」,「还有一个女孩没有追到」等等。 (文章来自“有来心理”公众号,关注可获取更多科普。)
2419
56
2023-01-03
请千万不要给网络成瘾的孩子打上“坏孩子”的标签
葛娟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青少年情绪
“网络成瘾”是伴随互联网的迅猛发展而出现的一种社会现象,是由网络引发的一种心理疾病,它严重影响着青少年的健康发展,甚至成为青少年犯罪的重要诱因。 22岁的黄某,平时无正当职业,整日游手好闲,沉迷网游。 父亲在外打工,母亲不识多少字,平时家庭生活开支都是母亲带着儿子黄某去银行取钱,久而久之,黄某便记下母亲的银行卡账号和密码。 一开始,黄某玩游戏花钱都是跟母亲要的。日子长了,母亲也很生气,经常看到他心里就添堵,也会时不时地数落他几句,可能说了一些伤他自尊的话语,黄某此前多次离家出走。 爱子心切的父母多次委曲求全将儿子找回,苦苦哀求,希望儿子能够改过自新,奋发图强。 没过多久,黄某再次离家出走,不知去向,临走时还转走了母亲银行卡内仅有的、靠父亲打工攒下的16万元血汗钱。 万般无奈之下,母亲来到派出所,眼含泪水向警方求助,希望警方能找回儿子和钱款。接到报警后,派出所迅速立案侦察,并将黄某列为网上逃犯进行追逃。 派出所经大数据研判,发现黄某在苏州市姑苏区某地打工,便组织民警赴苏州,在当地警方的大力协助下,将黄某抓获。 经突审,黄某交代,盗刷母亲的16万元有13万元当时就付了网游的费用,剩下的3万元用于生活费,早已花光。 据公安部门统计,70%以上的青少年犯罪都与“网瘾”有关。过度地依赖网络,对于青少年的学习和生活造成了巨大的影响,甚至给家庭带来沉重负担。 青少年为什么会“网络成瘾”? 网络是充满诱惑的高科技产物 它虽然没有精神活性物质的特点,却有可操作性、可控制性及兴奋性的特征。 网络是一个虚拟的社会空间,现实社会的人改头换面进入虚拟社会,以不同的角色进行虚拟的社会活动,可以与千里之外的人进行交流;也可以同地球另一端的人进行对话;更能够与相识的、不相识的朋友进行网络游戏。 青少年喜欢新鲜事物,接受能力强,但自控能力差,容易追求新奇、刺激,这就很容易造成网络依赖现象。 此外,在网络这个虚拟的社会里,青少年不受法律约束,没有道德谴责,更没有学习压力,使个体无所顾忌,为所欲为也安然无事。 那些在现实社会中受到法律、道德规范约束的行为,甚至是深藏在潜意识层面的各种欲望、需求和动机,在虚拟空间里得到了彻底的释放与满足。 而网络游戏的获胜升级,又如同赌博,使他们内在的成就动机得到了极大的满足。 这种满足可以作为一种极大的正性强化因素,使个体又沉迷其中。如此周而复始,个体便从中不断得到心理满足,形成依赖。 当青少年突然下网或有一段时间不上网时,便会出现坐立不安,心烦意乱,焦躁痛苦。 而为了摆脱这种不适感,他们又会重新选择上网沉迷其中,从而形成网瘾。 青少年更容易产生网瘾 青春期是个体从幼稚向成熟过度的阶段,呈现出矛盾发展的状态,既趋向成熟发展,又未摆脱幼稚。 青少年期的孩子自我意识增强,开始评价自己或他人,同时也很在意他人对自己的看法;他们极力摆脱对父母的依恋来显示自己的独立,不愿暴露内心世界。 由于自我封闭,必然会产生许多的烦恼和苦闷,产生孤独感,他们又迫切希望倾诉,得到别人的理解和同情,而网络恰好能帮助他们暂时忘却烦恼和忧伤,这就成为了青少年依赖网络的基础。 怎样挽救沉溺网络的孩子? 如果青少年出现了网络依赖,不妨试一试下面的方法进行疏导,使青少年远离网络,健康成长。 家庭教育方式的改变 要建立和睦温馨的家庭氛围,家长应该多与孩子沟通,了解孩子的心理需求,他们在想什么,需要什么,有什么心理问题,作为家长一定要了如指掌。 要改变同孩子沟通的方式,要以朋友的身份进行对话,不要给孩子增加压力,应给予亲情关爱,促进孩子心理健康发展。 对青少年进行社交训练 要鼓励青少年多参加一些有利于身心健康的活动,如各种艺术沙龙、英语聚会、同学郊游等,在社交训练中逐步改变青少年的心理应对能力,培养学习和娱乐的兴趣,将注意力转移到现实爱好上来,从而减轻对网络的依赖。 鼓励青少年参加体育锻炼 经常的体育锻炼不仅能增加青少年的体质,还可以陶冶情操,增加青少年的自信心。应努力培养青少年的自我成就动机,有了成就动机,就有了实现理想的动力,从而使青少年在现实社会中成就梦想,脱离开虚拟的网络世界。 千万不要给网络成瘾的青少年打上“坏孩子”的烙印 不要认为他们会就此消沉,无药可救。 要在正确引导和教育的基础上,让他们把这一次的挫折看成是一种人生的考验,告诉他们:你有足够的勇气和毅力摆脱网瘾。 (文章来自“有来心理”公众号,关注可获取更多科普。)
2245
75
2023-01-03
习得性无助所导致的厌学怎么破?
葛娟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青少年情绪
造成孩子“厌学"的原因有很多,有孩子好逸恶劳品行障碍造成厌学的;有婚姻家庭不和谐影响孩子心理造成厌学的;有迷恋网络游戏造成厌学的;有家长或老师太看重分数而致孩子压力太大怕失败厌学的;也有心智发育迟缓造成厌学的……但其中“习得性无助”导致孩子厌学尤其值得家长和学校关注。 “习得性无助”指因为重复的失败或惩罚而造成的听任摆布的习惯行为。 美国心理学家塞利,在1967年研究动物时发现,他起初把狗关在笼子里,只要蜂音器一响,就给狗施加难以忍受的电击。狗关在笼子里逃避不了电击,于是在笼子里狂奔,屎滚尿流,惊恐哀叫。 多次实验后,蜂音器一响,狗就趴在地上,惊恐哀叫,也不狂奔。后来实验者在给电击前,把笼门打开,此时狗不但不逃,而是不等电击出现,就倒地呻吟和颤抖。它本来可以主动逃避,却绝望地等待痛苦的来临,这就是习得性无助。 在人类现实生活中,如果一个人总是在一项工作上失败。他就会在这项工作上放弃努力。甚至还会因此对自身产生怀疑,产生一种消极否定的习惯思维,觉得自己“这也不行,那也不行”,无可救药。而事实上,此时此刻的我们并不是“真的不行”,而是陷入了“习得性无助”的心理定势中。 在我看来,在现行应试教育体制下,现实生活中有太多容易形成“习得性无助”的心理氛围。 从家庭看,中国父母以批评为主,美国父母以鼓励为主。批评是孩子自信心最大的敌人。尽量强调孩子的优点,忽略他的缺点,孩子的自信心才会提高。这点中国父母要好好向美国父母学习。 有些学生的家长,在教育孩子上他们除了供吃穿外不能对孩子的成长给予及时正确的引导,在教育孩子上不能以身作则,对孩子要求却很高,把过高希望寄托希望在孩子身上,以他们实现自己当年未能实现的梦想。 这种要求与现实的反差,很容易使孩子产生挫折感。这些家长又习惯用否定的语言发泄自己的不满情绪,注入“你不如谁谁”、“你看看人家如何如何”、“你咋这么笨”、“早知道这样,当初就不生你”等等消极否定评价,极易形成“习得性无助”,进而破罐破摔,导致厌学。 从学校看,不少学校单纯最求成绩排名,使学生很小就进入残酷的分数竞争中,学习压力很大,要取得好排名实属不易,相对落后是大概率的事件。一旦学生在学业竞争状态中的长期落后,就会导致了非智力品质的弱化。 据我了解,一部分厌学学生曾经努力过,也曾经洒过汗水,但一次次的失败,促使他们对此做出了错误的归因。认为自己天生愚笨,能力不强,智力低下,不是学习的材料,从而主动地放弃了努力和追求。 还有的学生同样努力过,也曾经取得过不错的成绩,但是不如其他尖子,很少得到班主任老师和家长的表扬,长期被忽视,便逐渐丧失了自信,认为自己不行。就这样,他们在经过无数次的重复、无数次的打击以后慢慢“习得”了无助感,养成主动放弃的习惯心理。 我们要做的是把“习得性无助”变为“习得性乐观”。 好孩子是夸出来,必须向美国父母学习,多鼓励,多给孩子信心。在鼓励声中成长的孩子才会充满自信不断进步。对孩子,我会用古今中外走过同样心路历程的成功者的励志故事激发孩子的学习动力,给以自尊和自信。让孩子知道读好书是他的责任不是家长的责任,前途和生活是属于孩子自己的,只要不断努力,总有成功的那一天。让孩子以乐观向上的态度对待学习。 现在中国教育“应试教育”“填鸭式教育”,太看重结果,看重分数,而我喜欢关注过程:一,你上学去了吗?二,你听了吗?三,听不懂敢于问吗?四,回家作业按时做了吗?你这4点过程做好,结果自然有了。 中国的孩子大都很聪明,只要自信了,情绪端正了,其学习的积极能动性就会激发出来,有的甚至会有超常发挥,给家长一个大大的惊喜。 (文章来自“有来心理”公众号,关注可获取更多科普。)
3418
56
2023-01-03
克服考前焦虑——帮你的孩子搞定这个期末
葛娟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青少年情绪
作为学生,你是否有这样的困惑: 每到考试,就会焦虑、情绪低落、找不到学习动力? 作为家长,你是否有这样的困惑: 每到考试,就发现孩子消极对待、无法沟通,处在亲子教育的困境? 考试焦虑是什么? 根据影响程度不同可以把考试焦虑分为轻微、中等和严重三个等级。轻微的焦虑是人体的正常应激反应,可以表现为轻度的担忧和不严重的生理反应,比如感觉压力增加,偶尔失眠。 轻度的焦虑对于考试而言是必要的,它可以提高考生对考试的重视程度、加大复习力度、提高复习效率从而提高考试成绩。只要不影响考生正常的学习和生活,就可以不用担忧。 中等、重度考试焦虑则是心理问题。重度考试焦虑可以表现在心理和生理两个方面:心理上认知活动受阻、思考困难、记忆力下降、注意力集中困难、易疲劳、情绪不稳定、烦躁不安,自信心下降,控制力减弱、甚至出现冲动和逃避行为。 在生理上则出现呼吸加快、手抖、心慌、多汗、尿频、头昏、头痛和失眠等症状。 出现考试焦虑怎么办? 传统的心理咨询,短程心理咨询一周一次的频率,共需12次,时长三个月;中程的心理咨询时长半年,长程的心理咨询时间更长。学生,尤其是中学生,学业紧,时间少,很少能保证正常的咨询频率。 经过近年来行业内大量针对青少年咨询实践中的摸索与总结,发现针对学生学习压力和考试焦虑问题,包括厌学问题,绝大多数案例采取催眠训练效果更为显著。 不同的学生的感受性的不同,若干次的催眠就会有良好的效果。催眠的即时效果就是在放松、轻松的感受中,减轻压力、化解焦虑。 若干次的催眠的远期效果是调整学生的心身状态,使他们心身合一,激发出潜意识能量。 通过催眠,训练学生的神经反应模式:在学习/考试时,会自动进入高度专注、轻松和高效的学习/考试状态。 我们有时会看到智商正常的青少年或儿童,他们的学习技能是足够的,而他们的老师坚持认为他们已经掌握了课本知识。 然而,当这些孩子面临正式的知识测试时,他们显得非常焦虑,表现的水平远低于预期水平。 当考试焦虑的孩子来到催眠师的咨询室,他们通常会意识到他们的焦虑是没有根据的,并且往往有很强的动机去寻求帮助。 什么是催眠调整? 催眠调整是来访者在咨询师引导下进行积极心理调整的一种方法。 在催眠状态中,来访者可以进入很放松很安静的状态从而更易接受咨询师的引导产生积极的自我暗示,促成现实生活中感觉和行为的自发转变。 潜意识的智慧在催眠状态下得到进一步开发,思维和感知觉更加敏锐,学生学习和思考问题时更专一更有耐力,催眠调整正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青睐。 具体来说,催眠在促进学习效率的提高以及展现学习成果——最常见的是考试成绩的提升上,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达成: 1. 催眠的过程是来访者学习如何放松自己的身体和意识的过程,能够有效地消除焦虑,只有在轻松的状态下,才能对内部信息进行有效的组织,并且在适当时候提取出来。 2. 催眠疗法在治疗情绪问题时通常是有益的,比如低自尊或焦虑,这可能会阻碍学习,尤其是面对即将到来的考试。 3. 利用催眠放大来访者原有的学习动机,或者将其已有的其他动机与学习建立联系,比如让来访者了解到想要的东西可以通过习得相应的能力来获得。 4.改变对与学校或者学习已经产生的负面联系。对于部分青少年和儿童,产生厌学的态度,表现出对学习本身或者对学校和某些教师的厌恶,需要通过脱敏以及将愉快轻松的情绪和学校重新建立联系来完成。 (文章来自“有来心理”公众号,关注可获取更多科普。)
2135
82
2023-01-03
家长需要怎样的心态,才能帮助孩子训练注意力
葛娟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青少年情绪
注意力训练的效果主要取决于孩子的意志力,训练人员的素质与技术,家长的心态及配合程度。从某种意义上说,心态至关重要,因为心态影响事态,那么家长应有的怎样的心态呢?可以概括为爱心,信心,专心,耐心,静心,恒心,慧心”。可以说,对孩子注意力的训练是对家长极大的挑战。孩子的成长与进步,首先是家长的心态调整,心灵成长和自我超越。 爱心 爱心:爱是人世间最美的语言,爱是和煦的春风,是润物细无声的力量。发自内心地爱自己的孩子,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孩子。 虽然孩子有这样或那样的缺点或不足,依然不改父母对孩子的爱的深情,并把这份深情化为一起帮助孩子改善注意力,完善心智的动力,爱可以创造奇迹! 信心 信心:对孩子要始终保持信心,这也是家长信心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注意力训练过程中,我们觉得信心激发是非常有效的一种方法和策略。家长也要相信孩子可以改变,并给孩子一些积极的心理暗示:“爸爸妈妈相信你可以做得更好,可以记得更牢,可以更专心的听课”。 注意力不集中的孩子在学校受批评的机会比其他孩子多一些,家长也容易对孩子失去信心。如果是这样,家长首先要重新树立对孩子的信心,才能更好的帮助孩子。 可以采用“优点最大化”的原则用填写“优点自评表”、写“表扬单”、制作“优点”、”进步卡”的方式挖掘和发扬孩子身上的闪光点;可以回忆孩子过去的可爱表现,激发孩子的喜悦;可以和孩子一起解决生活中的难题,激发孩子的自信。 在教育和培养孩子注意力过程中,切忌说这样的话: “我对你真的很失望!” “我对你失去信心了,随便你怎么样吧!” ”你真是笨极了!” ”人家的孩子怎么不像你呢?真是气死我了!” “你怎么一点进步都没有!” 孩子是敏感的,心灵是稚嫩的,来自父母有意无意的否定、指责会像刀子一样在孩子心灵深处刻上伤痕,会极大地挫伤他们的自信心和上进心,也许他们从此就更加退步,更加让家长失望,所以家长千万要保护好孩子的自尊和信心。 专心 专心:对于注意力不集中的孩子,家长的言传身教尤为重要。家长也要养成专心做事的习惯,特别是在家里要保持专心看书、学习或做事的习惯。家长在聆听孩子讲话时要专心听讲,听全、听清、听懂、不要随意打断,不要随意给孩子下结论,让孩子在点点滴滴中受到良好的潜移默化的影响。 静心 静心:孔子曰:“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读书人贵在心静,静心才能安心。静心如月光,如湖水。家长要以坦然的心情去影响孩子,如果家长心浮气躁孩子又如何能够静心、专心呢? 在注意力不集中的孩子中,有一部分孩子情绪比较急躁对于这样的孩子,家长更需要安静的心境,怀着一颗平常心与孩子相处,以平和的态度对待孩子。如果家长很容易发火,则要给自己定一个约束,比如“生气不能超过半分钟”。 有时候,家长还是善于运用波澜不惊,无声胜有声的技巧,比如一个眼神,一个微笑,一个拥抱,一个夸张的手势,一份温馨的礼物也许能收到更好的感染效果。 这里摘录周国平先生在《心静是一种境界》中的一段话,与家长共勉:老子主张”守静笃”,任世间万物在那里一起运动,我只是静观其往复。如此便能成为万物运动的主人,这叫”静为躁君”。 人生最好的境界是丰富的安静,我们捧着一本书,如果心不静,再好的书也读不进去,更不用说领会其中的妙处了。读生活这本书也是如此。其实只有安静下来,人的心灵和感官才是真正开放的,从而变得敏锐,与对象处在一种最佳的关系之中。 恒心 恒心:注意力的培养和训练是一个过程,不是立竿见影的,家长需要有耐心和恒心,切忌半途而废。须知,把一件简单的事情坚持做好就是不简单。坚持才能取得成效。 在注意力训练实践中发现,取得比较进步大的孩子,他们的家长也很有恒心。在训练的过程中,到了一定时候,孩子也会出现一些波动和反复,这也是正常现象,更加需要家长的耐心和恒心,跨越了这个坎,孩子的注意力就会上一个台阶。 慧心 慧心:只是一种智慧之星,比如面对注意力不集中的孩子,除了要有信心之外,还要学会以独特的视角和换个角度来看待自己的孩子。 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每个人也都是独特的,不妨把自己的孩子看作是更为特别一些的孩子,他们在成长过程中遇到一些困难,出现一些偏差,我们不要惊慌失措,要相信一把钥匙能够开一把锁,只要能充分运用智慧,就一定能够让孩子在注意力等方面取得进步。 让孩子懂得做最好的自己,就是一种进步和成功,就像一首小诗所写的那样: 如果不能成为太阳,就做一颗星星,一颗最闪亮的星星; 如果不能成为大海,就做一条小溪,一条最清澈的小溪; 如果不能成为大树,就做一棵小树,一棵最青葱绿的小说。 总之,在注意力训练过程中,家长要永远牢记“我的坚持和良好的心态,是孩子成功与否的关键”。 (文章来自“有来心理”公众号,关注可获取更多科普。)
2179
99
2023-01-03
没有更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