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综合内科科室相关科普
新生儿几个小时喂一次奶
李丽嫱
主任医师
儿科
新生儿喂奶的频率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受到喂养方式的影响,比如母乳喂养和配方奶喂养的新生儿,其喂奶的频率不尽相同。 1、母乳喂养: 母乳喂养的新生儿建议按需喂养,即当新生儿有喝奶的欲望时,就可以进行哺乳。这种喂养方式有助于确保新生儿获得充足的营养,同时也有助于促进乳汁的分泌。通常情况下,新生儿白天可能需要每2-3小时喂养一次。而在夜间,由于新生儿和母亲的休息需求,喂养的时间间隔可能会稍长一些,为3-4小时。但请注意,这只是一个大致的参考范围,具体频率应根据新生儿的需求来确定。 2、配方奶喂养: 对于配方奶喂养的新生儿,一般建议按照固定的时间间隔进行喂养。这有助于培养新生儿的作息习惯,并有助于家长掌握喂养的量和时间。白天可以每2-2.5小时喂一次,而夜间则可以延长至3-4小时喂一次。当然,这也需要根据新生儿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如果新生儿在两次喂奶之间表现出饥饿的迹象(如哭闹、寻找乳头等),可以适当提前喂奶时间。 如果是早产儿或低体重儿,这些新生儿可能需要更频繁的喂养来满足其生长发育的需求,建议家长根据医生的指导建议来确定喂养的频率和量。如果母亲的乳汁分泌不足,无法满足新生儿的需求,可能需要考虑添加配方奶。在喂奶过程中,家长应密切观察新生儿的反应和表情,以判断其是否吃饱。如果新生儿在吃奶后表现出满足的表情并安静地入睡或玩耍,则说明其已经吃饱。无论是母乳喂养还是配方奶喂养,喂奶前后皆需要注意保持乳房和奶瓶的清洁卫生,以避免新生儿出现感染情况。
963
2024-09-07
小孩体温37.2℃算发烧吗
李丽嫱
主任医师
儿科
在医学上小孩体温37.2℃,这个体温水平通常不算严格意义上的发热,但需要结合具体情况综合判断。儿童的正常体温范围在不同部位略有差异,但一般来说,腋下体温在36-37℃通常认为是正常的。如果孩子体温持续升高或出现其他严重症状,应立即就医,以便及时诊治。 小孩的体温在一天内会有一定的生理性波动,例如在白天活动较多时、进食后或者情绪激动时,体温可能会稍微升高;而在夜间睡眠状态下,体温则相对较低。所以,偶尔一次测量到37.2℃,可能只是处于体温波动的正常范围内,而不算发热。如果小孩处于炎热的环境中,或者穿着过多的衣物,身体散热受到阻碍,也可能导致体温暂时升高到37.2℃,此时也不算发热。 但如果小孩除了体温37.2℃之外,还伴有其他不适症状,如咳嗽、流鼻涕、精神萎靡、食欲不振等,就需要警惕可能是疾病的早期表现,即使体温在临界值,也可能意味着身体出现了异常情况。例如小孩在感冒初期,可能体温只是轻微升高,但其他症状会逐渐显现出来。 针对小孩体温37.2℃的情况,家长可以持续观察孩子的精神状态、食欲、睡眠等,以判断是否有其他不适症状。根据环境温度和孩子的活动情况,适时为孩子增减衣物,避免过热或过冷。定期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有助于减少病菌滋生。为孩子提供均衡的饮食,增强身体免疫力,减少生病的风险。
1145
2024-09-07
小孩便秘吃什么好通便
李丽嫱
主任医师
儿科
小孩便秘是指小孩排便次数减少、大便干结、排便困难等症状,这往往与饮食、生活习惯等因素有关。针对小孩便秘问题,可以吃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水分充足的食物、益生菌类药物、润肠通便药物等。如果小孩便秘症状持续不改善或加重,应及时就医检查,排除器质性病变的可能性。 1、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 芹菜、菠菜、西兰花等绿叶蔬菜富含膳食纤维,能够促进肠道蠕动,帮助排便。可以将这些蔬菜煮熟后切碎或打成泥状,适合小孩食用。香蕉、火龙果、猕猴桃等水果含有丰富的果胶和膳食纤维,能够增加肠道内的水分,软化大便,促进排便。燕麦、糙米等粗粮富含膳食纤维,有助于改善便秘。可以将这些粗粮与大米混合煮粥,或者制作成小孩喜欢的食物形式。 2、水分充足的食物: 鼓励小孩多喝水,保持体内水分充足,有助于软化大便,促进排便。可以给小孩喝一些蜂蜜水或柠檬水,这些饮品不仅味道好,还能起到润肠通便的作用。 3、益生菌类药物: 益生菌能够调节肠道菌群平衡,改善肠道内环境,从而缓解便秘症状。常用的益生菌药物有双歧杆菌、乳酸菌等,可以遵医嘱给小孩服用。 4、润肠通便药物: 对于便秘症状较严重的小孩,可以遵医嘱使用润肠通便药物。这些药物能够软化大便、润滑肠道,帮助小孩顺利排便。但是需要注意,这些药物不能长期使用,以免产生依赖性。 鼓励小孩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和排便习惯,定时排便,避免憋便。增加小孩的运动量,促进肠道蠕动,有助于改善便秘。避免给小孩食用过多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免加重便秘症状。
1250
2024-09-07
哺乳期可以吃芒果吗对孩子有影响吗
李丽嫱
主任医师
儿科
哺乳期是指产后产妇用自己的乳汁喂养婴儿的时期,这个阶段母亲的饮食对母乳的质量以及婴儿的健康有着重要影响。芒果是一种常见的热带水果,富含维生素 C、维生素 A、膳食纤维等营养成分。从医学角度来看,哺乳期适量食用芒果对妈妈和宝宝都是安全的,但前提是妈妈和宝宝对芒果均不过敏。 如果母亲非常喜欢吃芒果,可以适量食用,但要注意控制食用量。芒果富含维生素以及多种微量元素,如钙、铁、磷等,这些营养成分对妈妈和宝宝的健康都有益处。维生素C有助于增强体质,维生素A对宝宝的视力发育有积极作用,而膳食纤维则有助于促进肠道蠕动,预防便秘。芒果中的营养成分还可能对乳汁的分泌产生积极影响,为宝宝提供更充足的营养。 如果宝宝或妈妈对芒果过敏,应避免食用。同时芒果中含有一定量的膳食纤维,如果母亲过量食用芒果,可能会导致母乳中的膳食纤维含量增加。对于一些消化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成熟的婴儿来说,可能会引起消化不良,如腹胀、便秘等问题。特别是对于一些本身消化功能就较弱的婴儿,这种影响可能更为明显。 虽然芒果营养丰富,但过量食用可能导致上火、大便干燥或口腔溃疡等问题。建议哺乳期妈妈每次食用不超过半个芒果,并注意观察自身和宝宝的反应。在食用芒果时,应确保去皮去核,以免吞咽芒果核或吃到未去皮的部分而引起不适。新鲜水果表面可能附着细菌或农药残留物等有害物质,因此在食用前应将其清洗干净。
1014
2024-09-07
宝宝几个月可以睡整夜觉
李丽嫱
主任医师
儿科
“整夜觉”通常指的是宝宝能够连续睡眠6个小时以上。宝宝的睡眠模式在成长过程中不断发展和变化。新生儿时期,宝宝的睡眠周期相对较短,且没有明显的昼夜节律,通常需要频繁地进食和睡眠。宝宝开始睡整夜觉的时间因个体差异而异,但一般来说,大多数宝宝在3-6个月大时开始具备这一能力。 大多数宝宝在3-6个月开始逐渐有睡整夜觉的能力。在这个阶段,宝宝的胃容量有所增加,一次进食后能够维持较长时间的饱腹感,这使得他们在夜间不需要频繁醒来吃奶。如3个月的宝宝在睡前吃饱后,有可能连续睡眠6个小时左右。 3-6个月宝宝的生物钟也开始逐渐形成,能够区分白天和黑夜,夜间的睡眠更加规律和深沉。到了6个月左右,很多宝宝已经可以连续睡眠8小时甚至更长时间。 这只是一个大致的时间范围,每个宝宝的发育速度和个体差异较大,有些宝宝可能在3个月左右就能够睡整夜觉,而有些宝宝可能要到8个月甚至更晚才能够做到。 为了帮助宝宝更早地睡整夜觉,家长可以每天定时哄宝宝入睡,并尽量保持一致的睡眠时间表。这有助于宝宝形成规律的生物钟,从而更容易入睡并保持较长时间的睡眠。确保宝宝的睡眠环境安静、舒适、温度适宜且光线柔和。可以使用遮光窗帘或眼罩来减少外界光线的干扰,同时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过于干燥或潮湿。
1355
2024-09-07
宝宝多大不用尿不湿最合适
李丽嫱
主任医师
儿科
由于每个宝宝的生长发育和自理能力都不同,一般来说,当宝宝达到1-3岁时,随着其身体发育的逐渐成熟和自理能力的增强,开始考虑逐渐减少并最终停用尿不湿最合适。 主要是因为,在这个阶段,宝宝已经能够较好地控制自己的排尿和排便意愿,并且开始表现出对如厕训练的兴趣和配合度。可能会通过语言、动作或表情等方式来表达自己的需求,比如告诉家长“我要尿尿”或“我要拉粑粑”,或者自己走到小马桶旁边准备上厕所。这些迹象都表明宝宝已经具备了停用尿不湿的基本条件。 当然,在停用尿不湿的过程中,家长需要给予宝宝足够的耐心和支持。比如,可以通过制定规律的如厕时间表、使用适合宝宝年龄的小马桶,以及给予正面的鼓励和奖励等方式,来帮助宝宝逐渐适应并养成良好的如厕习惯。同时,家长也需要注意观察宝宝的反应和适应情况,避免过度强迫或忽视宝宝的感受和需求。 值得注意的是,停用尿不湿并不意味着宝宝已经完全具备了自理能力。在一段时间内,宝宝可能仍然需要家长的帮助和提醒来保持卫生和清洁。 家长需要继续关注宝宝的成长和发展情况,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和安排。比如,夜间可以适当减少宝宝的饮水量,或使用隔尿垫辅助,以减少尿床的情况。
1067
2024-09-07
女生17岁还能长高吗
沈明
主任医师
儿科
女生17岁还有可能长高,但具体情况因人而异。如果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合理饮食、适当运动、充足睡眠等,还有长高的可能。如果不注意这些,可能长高的可能性不大。 人的身高增长主要取决于骨骼的生长,尤其是长骨的生长。长骨两端有骨骺,在生长发育期,骨骺处的软骨细胞不断分裂增殖,骨化后使骨头不断加长,从而实现身高的增长。通常女生的青春期开始时间相对较早,到17岁时,大部分女生可能已经经历了一段时间的生长高峰,但并不意味着身高就完全停止增长。 建议通过拍摄手部和腕部的X线片,确定骨龄,以反映身体的生长发育状态,如果17岁女生的骨龄小于实际年龄,说明还有生长空间。如果骨龄与实际年龄相符或大于实际年龄,生长的潜力可能就比较小。 如果家族中有较高身材的遗传倾向,还能摄入足够的富含这些营养素的食物,如牛奶、鸡蛋、鱼类、豆类等,以及坚持跳绳、篮球、游泳等有助于长高的运动,有助于维持骨骼的健康生长。17岁的女生仍有可能继续长高。另外生长激素在夜间睡眠时分泌旺盛,如果17岁的女生如果能保证每天充足的睡眠时间,有利于生长激素的分泌,从而促进身高增长。 反之,如果不注意营养摄入、睡眠质量、运动锻炼等影响因素,父母或亲戚的身高也不高,可能17岁再长高的可能性不大。不过如果对自己的身高有疑虑,可以进行相关的检查和评估,来明确到底还能不能长高。
783
2024-09-07
四岁半102厘米是矮小症
沈明
主任医师
儿科
四岁半的孩子身高102厘米不一定是矮小症,通常四岁半孩子身高102厘米处于正常范围的偏低水平,但这并不足以确诊为矮小症,可能只是个体差异波动而已。 遗传因素在孩子的身高发育中起着重要作用,如果孩子的父母双方或家族中有身材较矮的人,孩子的身高可能会受到遗传影响,相对偏矮。例如如果父母的身高都不高,四岁半孩子在生长过程中可能会比同龄人稍矮一些,也就是身高102厘米,但这并不一定意味着患有矮小症。 孩子的生长速度也是判断是否患有矮小症的重要指标,一般3岁以后至青春期前,孩子每年的生长速度应在5-7厘米。如果孩子长期生长速度明显低于同龄人,比如每年生长速度低于5厘米,那么可能存在生长发育问题,需要进一步检查。但如果孩子的生长速度在正常范围内,只是当前身高处于偏低水平,可能是个体差异或者暂时的生长波动,不一定是矮小症。 如果孩子长期营养不良,例如挑食、偏食,不爱吃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肉类、蛋类、奶制品等,或者缺乏户外活动,导致维生素D合成不足,都可能影响骨骼的生长发育,使身高增长缓慢,最终导致四岁半102厘米。只是单纯的营养问题可以通过调整饮食和生活方式来改善,不一定意味着患有矮小症。 为了准确判断孩子是否患有矮小症,医生通常会进行一系列的检查,包括骨龄测定、生长激素水平检测、甲状腺功能检查等。骨龄测定可以了解孩子的骨骼发育情况,判断其生长潜力。
1425
2024-09-07
婴儿奶量
李丽嫱
主任医师
儿科
婴儿奶量是一个随着婴儿年龄增长而逐渐变化的过程,奶量的范围可在30-250毫升波动,其具体数值受到婴儿体重、生长发育阶段以及个体差异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在新生儿阶段,婴儿的胃容量较小,每次的吃奶量也相对较少,为30-60毫升,每天需要喂养6-8次,以满足其生长发育所需的营养。 随着婴儿的成长,其胃容量逐渐增大,对奶量的需求也相应增加。在满月后,婴儿的每日奶量可控制在90-120毫升,此时可以适当减少喂奶的次数,让婴儿有更长的睡眠时间。到了2-3个月,婴儿的奶量进一步增加,每次可达150-200毫升,每天喂养5-6次。 随着婴儿的成长,活动量增加,对能量的需求也更高,奶量也会继续上升。在5-6个月时,婴儿的每次奶量可达到200-250毫升,但全天总量不宜超过1000毫升,以避免过度喂养。 在6个月以上,随着辅食的引入,婴儿的奶量会逐渐减少,但仍需保证足够的奶量以提供必要的营养。 此时,家长可以根据婴儿的具体情况和需求,灵活调整喂奶的次数和量。在9-12个月时,婴儿可以从每天3顿奶减到2顿,每次250毫升,同时增加辅食的摄入量。而到了1-3岁,婴儿的奶量将逐渐减少,但每天仍需保证一定量的奶制品摄入,以满足其骨骼和牙齿发育的需要。 需要注意,以上奶量仅为大致的参考范围,并非绝对标准。每个婴儿都有其独特的生长发育速度和需求,家长在喂养过程中应密切关注婴儿的反应和表现,按需喂养,避免过度或不足。 同时,建议定期带婴儿进行健康检查,评估其生长发育情况,并根据医生的建议调整喂养方案。
1065
2024-09-07
新生儿维生素D
李丽嫱
主任医师
儿科
维生素D的补充,对于新生儿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以新生儿补充维生素D的原因是促进钙吸收、预防佝偻病等,方法包括食物补充、药物补充等。 1、原因 促进钙吸收:维生素D是一种脂溶性维生素,能够有效促进钙在骨骼和牙齿中的沉积,有助于新生儿骨骼的发育。 预防佝偻病:由于新生儿自身合成维生素D的能力有限,且母乳及配方奶粉中维生素D的含量往往不足,所以及时补充维生素D可以预防因缺钙引起的佝偻病。 改善睡眠质量:维生素D还能提高新生儿的睡眠质量,参与蛋白、脂肪、碳水化合物的代谢,对新生儿的整体健康具有积极作用。 2、方法 饮食补充:对于新生儿来说,主要通过母乳或配方奶粉来获取维生素D。由于母乳中维生素D的含量较低,可能需要额外补充。妈妈可以多吃一些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如鱼类、动物肝脏等,但这对于提高母乳中维生素D的含量作用有限。 药物补充:在医生指导下给新生儿服用维生素D滴剂或维生素AD滴剂是更为直接有效的补充方式。一般建议足月的新生儿在生后两周左右开始补充,早产儿则建议生后立即开始补充。补充的剂量和时间应根据宝宝的个体情况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调整。 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适当带新生儿外出。适当的阳光照射可以促进皮肤合成维生素D,但应避免阳光直射眼睛和会阴部,防止晒伤。在新生儿补充维生素D的过程中,尽量避免过量补充维生素D,否则可能会导致维生素D中毒,因此家长切勿私自增加剂量。同时,建议定期带宝宝进行体检,监测生长发育情况,包括身高、体重、头围等,以便及时发现可能存在的问题。
705
2024-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