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外科科室相关科普
心脏搭桥手术
赵东
主任医师
心外科
心脏搭桥手术是一种用于治疗严重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重要外科手术方法。当冠状动脉出现严重狭窄或堵塞,导致心肌供血不足,引发心绞痛、心肌梗死等严重心脏疾病时,心脏搭桥手术就成为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 手术过程中,医生会从患者身体的其他部位,通常是腿部的大隐静脉或胸部的内乳动脉取下一段血管,然后将其连接在冠状动脉狭窄或堵塞部位的上游和下游,让血液绕过狭窄或堵塞的部位,重新为心肌提供充足的血液供应。 心脏搭桥手术可以有效地缓解心绞痛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许多患者在接受手术后,心绞痛发作的频率和程度明显降低,甚至完全消失。同时,手术也可以改善心肌的供血状况,降低心肌梗死的发生风险,延长患者的寿命。 但是,心脏搭桥手术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和挑战。手术本身是一种大型的外科手术,对患者的身体有一定的创伤,术后可能会出现一些并发症,如感染、出血、心律失常、肾功能不全等。患者在手术后还需要长期服用抗血小板聚集药物、降脂药物等,以防止血管再次狭窄或堵塞。 在决定是否进行心脏搭桥手术时,医生会综合考虑患者的病情、身体状况、手术风险等因素,为患者制定最适合的治疗方案。患者在手术后也需要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和康复指导,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以提高手术的效果和长期预后。
610
2024-10-18
动脉斑块的组成
赵东
主任医师
心外科
动脉斑块也称为动脉血管斑块,是一种常见的血管疾病。其是在动脉血管内壁上形成的固定沉积物,主要物质组成包括胆固醇、脂质、钙盐、纤维组织等。 1、胆固醇: 特别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这是动脉斑块中主要的脂质成分。当动脉内皮受损时,LDL-C可以渗透到动脉壁中,并在损伤处沉积,这是斑块形成的关键步骤; 2、脂质: 除了胆固醇外,动脉斑块中还包含其他脂质成分,如甘油三酯等。这些脂质与胆固醇一起,在动脉壁上形成沉积物; 3、钙盐: 随着时间的推移,动脉斑块中的胆固醇和其他物质可以逐渐钙化,形成钙化斑,使斑块变得更加坚硬和稳定; 4、纤维组织: 动脉斑块中还包含大量的纤维组织,这些纤维组织主要由胶原蛋白等蛋白质构成,为斑块提供了结构支持。 5、其他: 除了上述主要成分外,动脉斑块中还可能包含其他物质,如出血、炎性细胞浸润等,这些物质的存在进一步加剧了斑块的复杂性和稳定性。 动脉斑块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多种物质的沉积和相互作用,这些斑块可以逐渐增大,导致动脉狭窄或闭塞,进而影响血液流动和组织供血。对于动脉斑块的治疗和预防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包括控制血脂、血压、血糖等危险因素,以及采用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必要的药物治疗。
1042
2024-10-18
左房大什么意思
付庆林
主任医师
心血管外科
左房大即左心房增大,指左心房的内径或容积超过了正常范围,这种增大可能是由于心脏结构和功能的异常改变所导致的。左心房是心脏的一个重要部分,位于心脏的左上方,主要功能是收集来自肺部的富含氧气的血液,并通过二尖瓣将其排入左心室。 左房大的成因多种多样,主要包括长期高血压会使左心室压力负荷增加,进而导致左心房压力升高,引起左心房代偿性增大。心脏瓣膜病如二尖瓣狭窄或关闭不全,会导致左心房内血液排出受阻或反流,从而引起左房增大。同时,持续性房颤会使心房肌的电生理和机械活动发生紊乱,导致心房肌重构,表现为左心房增大。心肌病如扩张型心肌病、肥厚型心肌病等,也会影响心脏的整体结构和功能,导致左心房受累而增大。 同时,左房大的患者除了可能在心脏超声检查中发现异常外,还可能伴随一系列临床表现,如心悸、胸闷、气短、乏力等。心房颤动等心律失常的发作也可能增加患者的不适感。随着病情的进展,左房增大还可能引起更严重的并发症,如肺淤血、心力衰竭等。左房大的诊断主要依赖于医学影像学检查,如超声心动图、心电图及X线胸片等。 左房大是一种病理性改变,一般无法自愈,需要根据病情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纠正,以控制病情进展。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也应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戒烟限酒、控制血压、适量运动等,以减轻心脏负担,延缓病情发展。
504
2024-10-18
动脉出血表现
付庆林
主任医师
心血管外科
动脉出血是一种紧急且严重的医疗状况,其表现通常与出血的量和速度密切相关,主要包括出血颜色鲜红、喷射状出血、出血速度快、血压下降等。 1、出血颜色鲜红: 动脉血富含氧气,所以出血时血液颜色呈现为鲜红色,与静脉血的暗红色形成鲜明对比。 2、喷射状出血: 由于动脉血管内压力高,一旦破裂,血液会呈喷射状迅速流出,出血量通常较大且难以自行止住。 3、出血速度快: 动脉出血的速度非常快,特别是在重要动脉如颈动脉、股动脉等破裂时,出血速度更为迅猛。 4、面色苍白: 大量失血会导致皮肤和黏膜失去血色,变得苍白无华,同时血液循环不良,四肢温度降低,出现冰冷的感觉。 5、头晕心慌: 由于大量失血,脑部供血不足,患者会出现头晕、眼花甚至昏厥的症状;同时,失血引起心脏代偿性加快跳动,以维持血液循环,从而出现心慌、心悸的感觉。 6、血压下降: 血容量急剧减少会导致血压迅速下降,同时心脏为弥补血容量的不足会加快跳动,使脉搏变得细速而微弱。 动脉出血还可能伴随其他症状,如呕吐、出汗、疲乏等。遇到动脉出血时,应立即采取紧急止血措施,如使用干净的纱布、毛巾或绷带等紧压出血部位,并尽快送往医院救治。对于四肢的动脉出血,可在伤口上方用止血带绑扎,但要注意记录绑扎时间,每隔一段时间放松一次,以避免肢体缺血坏死。同时,保持出血部位的清洁卫生,避免感染。
1285
2024-10-18
左房扩大是什么原因
付庆林
主任医师
心血管外科
左房扩大是指心脏的左心房的体积出现增大,这一现象可能由多种原因导致,常见的原因主要包括高血压、冠心病、风湿性心脏病、左心衰竭、主动脉狭窄等。 1、高血压: 长期高血压且血压控制不佳会导致动脉压力增高,左心房负荷增加。为了应对这种增加的负荷,左心房会逐渐发生向心性的肥厚,进而出现左房扩大的情况。 2、冠心病: 冠心病患者由于冠状动脉严重狭窄,导致心肌供血不足,心脏泵血功能受损。这会使心脏的负荷增加,进而引起左心房和左心室的增大。 3、风湿性心脏病: 风湿性心脏病主要累及二尖瓣,导致二尖瓣狭窄伴有关闭不全。这种瓣膜病变会使左心房压力升高,进而引起左房扩大。 4、左心衰竭: 左心衰竭时,心肌收缩力降低,左心室内血液射向外周的量减少,导致左心室内血容量增加、压力增大。在心脏的舒张期,从左心房流向左心室的血流量减少,长时间如此会导致左心房增大。 5、主动脉狭窄: 主动脉狭窄可由风湿性心脏病、先天性主动脉瓣发育异常或心脏外伤等原因导致。主动脉瓣狭窄会使左心室排血受阻,左心室压力增加,进而引起左心房扩大。 如果出现左房扩大的情况且伴随其他症状,应及时就医并遵医嘱进行治疗。同时,也建议患者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有助于预防左房扩大。
1152
2024-10-18
肺动脉狭窄的症状
付庆林
主任医师
心血管外科
肺动脉狭窄的症状表现多样,常见的症状主要包括胸闷气短、劳力性呼吸困难、心悸、头晕与晕厥、皮肤潮红与多汗等。 1、胸闷气短: 肺动脉狭窄患者常感到胸闷,伴有气短,尤其是在进行体力活动或情绪激动时更为明显。这是由于肺动脉狭窄导致血流通过受阻,心脏需要更加努力地泵血以满足身体需求,从而引发胸闷和气短的感觉。 2、劳力性呼吸困难: 患者在进行轻度至中度体力活动时即出现呼吸困难,严重时甚至可能在休息时也感到呼吸困难。由于肺动脉狭窄限制了肺部的血液供应,影响了肺部的气体交换能力,导致身体在需要更多氧气时无法满足需求,从而产生呼吸困难。 3、心悸: 患者常感心悸,即心跳加快或不规则,同时伴有易疲劳的症状。由于肺动脉狭窄导致心脏负担加重,为了维持足够的血液供应,心脏需要加速跳动,从而产生心悸感。 4、头晕与晕厥: 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头晕,严重者甚至可能发生晕厥。由于肺动脉狭窄导致心排量减少,脑组织供血不足,从而引发头晕。在严重情况下,脑组织供血急剧减少可能导致晕厥。 5、皮肤潮红与多汗: 随着疾病进展,部分患者可能出现皮肤潮红和多汗的症状。这可能是由于肺动脉狭窄导致的呼吸衰竭和高碳酸血症,进而引起周围血管扩张和汗腺分泌增加所致。 肺动脉狭窄的症状可能因个体差异而异,且随疾病进展而逐渐加重。出现上述症状时,应及时就医,遵医嘱进行相关检查和治疗。药物治疗需根据具体病情和医生建议进行,不可自行用药。
1372
2024-10-18
卵圆孔未闭术后睡姿
赵东
主任医师
心外科
卵圆孔未闭术后,睡姿的选择对于患者的恢复和舒适度至关重要。一般认为,侧卧位或平卧位是比较合适的睡眠姿势,但具体选择哪种姿势,还需根据患者的手术情况、医生建议以及个人舒适度来综合考虑。 1、侧卧位: 对于接受微创介入手术治疗的患者而言,由于手术创伤小、恢复快,术后睡姿的限制相对较少。患者可以选择左侧卧位、右侧卧位或平卧位,这些姿势一般都不会对卵圆孔未闭手术效果和身体恢复产生明显的影响。在侧卧位时,患者应注意避免长时间压迫手术侧肢体,以免影响血液循环和造成不适。 2、平卧位: 对于接受开胸手术的患者来说,由于手术创伤较大、恢复时间较长,术后睡姿的选择需要更加谨慎。平卧位有助于减轻对胸骨的压迫,促进胸骨和伤口的愈合,而侧卧位可能会增加胸骨的张力,影响胸骨的稳定性和愈合过程。所以开胸手术后的患者建议在睡觉时尽量采用平卧位,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适当的体位调整和翻身。 无论采用哪种睡姿,术后患者都应注意保持呼吸道的通畅,避免枕头过高或过低导致呼吸困难或打鼾。同时,术后患者还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适合自己的睡眠姿势,并注意保持良好的睡眠环境和呼吸道的通畅,如保持室内安静、温度适宜、光线柔和等,以提高睡眠质量并促进身体的恢复。
754
2024-10-17
室间隔缺损杂音特点
付庆林
主任医师
心血管外科
室间隔缺损杂音的特点主要涉及其部位、性质、强度、持续时间以及传导方式等多个方面,这些特点对于临床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1、杂音部位: 室间隔缺损的杂音通常在胸骨左缘第三、第四肋间隙最为明显,这一位置恰好位于心前的中心,介于胸骨和心尖之间。对于高位(室上嵴,恰在肺动脉瓣下)室间隔缺损的患者,在卧位时杂音可能在胸骨左缘第二肋间隙更为响亮。 2、杂音性质: 在收缩期,室间隔缺损会出现高调、响亮的全收缩期吹风样杂音,这是其典型的杂音性质。而在舒张期,杂音则可能表现为低调、持续的特点。杂音通常极粗糙,高音调,类似磨锉声,且80%至90%的患者会伴有心震颤。 3、杂音强度: 当肺动脉高压症存在时,右侧心脏内的压力增高,可能使血液流经缺损的室间隔减少,从而导致杂音强度减弱。在极端情况下,如极大的室间隔缺损使左右心室形似一个单心室,左心室和右心室的收缩压相近时,左向右分流引起的杂音强度可能极低或消失,此时可能听到的是血流进入稍呈扩张的肺动脉所发出的收缩期喷射性杂音。 4、杂音持续时间: 室间隔缺损的杂音通常占据并持续整个收缩期。响亮的杂音多在收缩中期响起,而不太响亮的杂音则可能在收缩早期就能听到。 5、杂音传导: 室间隔缺损的杂音主要向左右肺底传导,其中右侧传导更为明显。患者可能在肺底部位听到收缩期喷射杂音。此外,杂音还可能沿胸骨左缘传导,较少向心尖和左腋传导。有时,杂音也会传到左侧肩胛间或肩胛下区域,但一般并不传到颈和颈血管。 室间隔缺损的杂音特点具有高度的特异性,一旦在心脏听诊中发现类似杂音,应及时进行心脏超声等进一步检查以明确诊断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1381
2024-10-17
急性心包炎最主要的发病原因
付庆林
主任医师
心血管外科
急性心包炎最主要的发病原因主要包括感染性因素以及非感染因素,非感染因素包括物理因素、药物因素、自身免疫性疾病等。 1、感染性因素: 由各种病原体感染引起,包括链球菌、肺炎球菌、葡萄球菌等细菌,以及病毒、真菌和寄生虫等。感染途径多样,如肺炎和脓胸病例中,细菌可自肺和胸膜直接或经淋巴途径进入心包腔;疖、脓肿和骨髓炎等化脓性感染引起的败血症,致病菌可经血液循环进入心包腔;胸部外伤细菌带入心包腔和手术后血心包引致感染;膈下或肝脓肿穿破膈肌进入心包腔等。 2、非感染性因素: 物理因素:包括创伤性心包炎和放射性心包炎。前者多由心脏挫伤或导管穿透伤、心包积血等引起;后者则与放射线治疗后的心包膜炎症有关。 药物性因素:某些药物如肼屈嗪、普鲁卡因、异烟肼等,因具有心脏毒性,长期服用或过量使用可能刺激心包膜,引发急性心包炎。 自身免疫性疾病:如风湿热、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等,这些疾病可导致心包膜的无菌性炎症。 代谢性疾病:如尿毒症、甲状腺功能减退等,这些疾病可引发全身性炎症反应,累及心包膜。 肿瘤性因素:肺癌、食管癌、乳腺癌、淋巴瘤等恶性肿瘤可浸润或转移至心包膜,引起急性心包炎。 因此,在诊断和治疗急性心包炎时,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检查等多方面信息,以明确病因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1300
2024-10-17
换瓣膜后多久能完全恢复
付庆林
主任医师
心血管外科
换瓣膜后多久能完全恢复,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对于大多数患者而言,换瓣膜手术后的恢复期通常至少需要3个月到1年的时间。这段时间内,患者的心脏功能会逐渐恢复,身体的各项指标也趋于稳定。术后1-2周主要是创伤恢复,2-8周体力和活动能力改善,1-3个月心脏功能改善,3-6个月可恢复工作和日常,6个月-1年多数可完全恢复。 如果患者在换瓣膜前心脏功能并未出现明显受限,术后恢复时间可能会相对较快。这类患者可能在术后几个月内就能感受到明显的心脏功能改善,并能在较短时间内恢复正常的生活和工作。身体素质较好的患者,在术后恢复过程中可能会更快地适应并恢复健康。同时,术后护理的得当与否也会直接影响恢复时间。因此,患者在术后应严格遵循医生的建议,注意休息、饮食和用药等方面的护理。 若患者在置换瓣膜前心脏功能已经严重受限,那么在术后恢复起来可能会较为缓慢,这类患者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来适应新的心脏瓣膜。在术后恢复期间,患者可能会经历心功能不全等并发症,需要特别关注和及时治疗。对于一些特殊情况,如患者术后出现并发症或感染等,恢复时间可能会进一步延长。在这种情况下,患者需要及时就医并接受专业治疗,以确保身体的顺利恢复。 因此,患者应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和医生的建议来制定合适的康复计划,并在恢复过程中保持积极的心态和良好的生活习惯。
1340
2024-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