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海龙的科普
急性肠梗阻的治疗方法
苏海龙
副主任医师
普外儿外科
肠梗阻治疗方法主要包括两种,即保守治疗以及外科手术干预,具体如下: 1、单纯性肠梗阻,病情比较轻,可以通过保守治疗,比如禁食、胃肠减压、抗感染、消炎、灌肠以及补液,补液后可以保持内环境稳定。因为患者肠梗阻非常容易引起脱水,实施上述措施以后,大部分患者症状可以得到缓解,最终得到治愈; 2、如果保守治疗无效,或者保守治疗过程中肠梗阻症状、体征逐渐加重,特别是出现绞窄性肠梗阻,即肠管血运有障碍,导致肠管坏死、穿孔等并发症,需要通过手术解决,可进行剖腹探查,查看引起肠梗阻的原因,然后进行相应治疗。
12.73万
239
2020-09-04
先天性肾积水能自愈吗
苏海龙
副主任医师
普外儿外科
婴儿时期肾积水,绝大部分都是胚胎时期先天性因素导致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而导致肾积水,男性多于女性,是否可以自愈需要根据患者情况判断,具体如下: 1、如果在孕期发现轻度积水,大部分患者可以自愈。若肾盂扩张前后为1cm,只需要长期观察,比如每3-6个月做一次超声,定期检查肾盂前后径长度。如果稳定,积水程度没有加重,则可以自愈,可以不采取任何处理; 2、如果积水程度前后径超过2-2.5cm,但肾脏皮脂变薄,提示有肾功能减退情况,需要进行手术治疗。部分肾积水是成年以后才发现,由于长时间积水,肾功已经受到严重影响,肾功能基本上丧失。另一侧肾脏功能可以代偿性增强,可以替代异常肾脏,比如通过输尿管手术可改善病变侧功能,但想完全恢复则不可能。一般从幼年时间出现单侧肾积水患者,另一侧健肾功能代偿性增强,整体肾功能不受影响,如果有一个肾,功能完全够用。
10.18万
36
2020-09-04
先天性肾囊肿怎么去除
苏海龙
副主任医师
普外儿外科
临床上将肾囊肿分为单纯性肾囊肿和遗传性肾囊肿以及获得性肾囊肿,具体治疗方式如下: 1、如果单纯性肾囊肿体积不大,直径小于5cm,可以暂时不用处理,定期进行观察就行,不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2、如果单纯性肾囊肿直径大于5cm或者产生压迫症状,压迫正常肾,甚至压迫周围脏器,可以通过做手术进行肾囊肿去顶术得到治愈,但不能保证肾囊肿做完手术不复发,复发率偏高; 3、如果是遗传性肾囊肿,通常表现为多囊肾或者多囊肝,目前属于一种遗传疾病,没有太好的治疗办法,仅在肾囊肿体积比较大,然后压迫周围脏器时候,可以通过去顶减压,暂时缓解病情发展,但通常无法进行治愈。 先天性肾囊肿鉴别诊断里比较重要疾病是囊性肾瘤,对于小孩囊性肾瘤,建议积极手术治疗,因为该疾病部分可以恶变,导致囊性肾母或者恶性囊性肾瘤,比较麻烦,治疗后还需要进行规范化疗或者其它相应治疗。
8.23万
474
2020-09-04
先天性无肛门怎么治疗
苏海龙
副主任医师
普外儿外科
先天性无肛门在医学上称为先天性肛门闭锁,治疗手段是在确诊以后进行立即手术治疗。低位肛门闭锁可以进行一期成形术,而中位、高位肛门闭锁可以先行肠造瘘术,解决患儿排便问题,三个月后等患儿成长能够耐受手术,然后再进行根治性手术,手术方式如下: 1、会阴肛门成形术,一般适合于低位肛门闭锁; 2、后矢状入路肛门直肠成形术,又称之为Pena手术; 3、腹腔镜辅助下骶会阴直肠肛门成形术。 后两种术式适合于中、高位肛门闭锁手术,先天性肛门闭锁手术时机一般选择在生后24-48小时,如果时间太长,孩子会因为无法排便,腹胀逐渐加重危及生命。因此先天性无肛,其实需要急诊手术治疗。
13.12万
309
2020-09-04
重复肾术后需要引流吗
苏海龙
副主任医师
普外儿外科
正常患者重复肾术区,肾周放置引流管属于常规操作,也是必要操作,主要是观察有没有尿液或者血性液体引流,术后有少量尿液或者少量血性渗液引流出来属于术后正常现象。如果尿液引流较多,一天几百毫升尿液引出,说明手术中可能伤到下肾肾盂或者上肾肾盂,分泌尿液过多导致。上肾供应血管没有完全结扎,也是上肾尿量增多表现。尿量多时可能每天100ml左右,甚至更多。如果没有出现损伤肾盂等情况,随着时间推移,引流量会逐渐减少,少于10ml以下时可以拔除引流管。 如果引流尿液不减,反而越来越多,可能需要再次进行手术干预,探查是否有下肾肾盂损伤,然后进行修补,再放置引流管引流肾脏周围。如果术后拔除引流管过早,肾周有可能形成尿囊,并且逐渐增大。术后肾周引流管有少量血性液体引出,也属于正常现象,无需特殊担心。但如果血性液体引流过多,特别是每小时引流量超过200ml,考虑是不是有肾脏血管损伤,要及早进行手术探查干预,进行止血或者血管修补。
8.70万
307
2020-09-04
肛门闭锁能彻底治愈吗
苏海龙
副主任医师
普外儿外科
肛门闭锁做完手术,如果单纯从是否有肛门,是否能够排便角度来讲,肛门闭锁都能够治愈,做完手术以后患者都能排大便,能活下来,但是术后仍有很多并发症,比如便秘、大便失禁、直肠黏膜脱垂等。手术预后主要取决于肛门周围肌肉和直肠发育程度及手术方式选择,低位肛门闭锁做完手术后,术后排便、控便能力都比较好,而高位肛门闭锁上述能力都比较差。 只要是肛门闭锁诊断明确,手术时机一般选在生后24-48小时之间,如果时间太长,肛门闭锁会导致梗阻,小儿肠管扩张、腹胀加重,会严重影响孩子状态,甚至导致死亡。低位肛门闭锁预后良好,而且大部分孩子都为低位肛门闭锁,所以术后排便、控便能力都很好,长大以后和正常孩子不会有太大区别。 对于中位、高位肛门闭锁,现在手术能够解决排便情况,但是控便能力稍弱,经过功能锻炼,加强排便习惯养成,患儿情况能有所改善,不会影响孩子正常生长和发育。功能锻炼以后,排便、控便能力随着医学发展,一定会有更先进办法,比如现在发展出生理电刺激反馈治疗,是近些年来试验性手段,部分患者会取得良好反应。
11.68万
415
2020-09-04
两个月的宝宝怎么检查是不是巨结肠
苏海龙
副主任医师
普外儿外科
巨结肠属于一种先天性疾病,孩子出生时会有比较明显的症状表现,所以病史对于诊断巨结肠非常重要,具体如下: 1、如果孩子生后48小时内无自主排便,或者刺激后才能排便,且每次排便量又少,排便持续时间将近一周,逐渐出现肠梗阻、腹胀表现,以及出现恶心、呕吐、停止排便,提示是巨结肠; 2、检查手段主要是钡灌肠检查,看结肠形态是否有扩张段、狭窄段、移行段; 3、最终确诊需要进行肛门上齿状线3cm以上直肠组织病理活检检查,可以发现异常增生神经节纤维,但没有神经节细胞,病理检查才是诊断巨结肠的金标准。 巨结肠在新生儿期不主张积极手术,可以通过灌肠,扩肛保证孩子排便,一般要求在三个月左右。如果诊断明确巨结肠,建议手术治疗,因为手术是唯一有效治疗手段。
11.70万
63
2020-09-04
小儿结肠炎有什么症状
苏海龙
副主任医师
普外儿外科
小儿结肠炎的症状具体如下: 1、轻度小儿结肠炎可能会出现大便次数增多,伴有轻微发热,有或没有脱水表现; 2、中度小儿结肠炎,患者大便像水或者泥状; 3、细菌性小儿结肠炎带有黏液或者血液,会伴有高热和脱水现象,因细菌带有着毒素,所以可能会引起小儿昏睡、痉挛或者休克等严重表现,严重甚至会危及小儿生命; 4、重度小儿结肠炎,患者大便像水一样喷射,同时伴有重度脱水现象,出现皮肤干燥、眼圈发黑、眼球凹陷、口渴、小便量少等一系列表现。另外,还会出现呼吸不畅、半昏迷,甚至昏迷等情况。
9.34万
372
2020-09-04
小孩鞘膜积液对身体有什么影响
苏海龙
副主任医师
普外儿外科
小儿鞘膜积液对身体影响主要根据具体情况决定,与积液严重程度有关系。小儿鞘膜积液发生机理是小儿鞘突未闭,导致腹腔内积液流入阴囊内,而形成鞘膜积液,属于一种交通性鞘膜积液。小儿在母体内时,所有孩子都存在鞘膜积液,但出生以后鞘突自闭,鞘膜积液才能逐渐消失。一般对于一岁之前小孩鞘膜积液影响会比较小,大部分一岁之前鞘膜积液可以自愈。 在一岁以后鞘膜积液仍然存在的情况,特别是鞘膜积液体积比较大,可能会产生不良影响,主要是鞘膜积液体积增大,压迫患侧睾丸发育。所以对于一岁以后小孩如果还出现鞘膜积液,建议进行积极手术治疗。现在随着腹腔镜技术发展,小儿鞘膜积液一般都用腹腔镜微创方法进行手术,手术创伤低,风险也很低,恢复很快,所以家属无需担心。如果诊断明确,孩子又超过一岁,建议进行手术治疗。
10.53万
401
2020-09-04
肛门闭锁是什么原因
苏海龙
副主任医师
普外儿外科
肛门闭锁要从患儿胚胎时期发育说起,胚胎早期胎儿肛门和直肠没有分开,直肠和膀胱又连通在一起,共同形成一个腔,称之为泄殖腔。当胚胎发育到第7周时,中胚层向下生长,将直肠与尿生殖窦分开,直肠向会阴部发展,尿生殖窦则形成膀胱,尿道或者阴道。到胚胎第9周时,直肠向下延伸,串通骨盆膜和肛门膜与原始肛门相连通,形成直肠肛门。这时期因为某些原因,骨盆膜或者肛门隔膜不能被直肠串通,则形成先天性肛门闭锁。目前导致其不能串通的原因仍然不详,男性多于女性,发生概率大概是2.81/10000。
9.34万
3
2020-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