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脏内科科室相关科普
木通对肾副作用
刘茂静
副主任医师
肾内科
木通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通常对肾没有副作用,但如果超剂量长期服用,可能会对肾功能造成损害,出现蛋白尿、血尿、高血压等肾功能损伤症状。 木通具有利尿通淋、泻火除烦、通经下乳的功效,对于淋证、水肿、口舌生疮、心烦尿赤、经闭乳少、口舌生疮等病证都有一定的疗效。如果在医生指导下按正常剂量进行服用,比如3-6g,一般没有副作用,对肾脏功能也不会造成危害。 木通本身具有一定的毒性,药物通常需要经过肝肾进行代谢,如果木通服用剂量过大或者服用时间过长,可能会对肾功能造成损害,引起蛋白尿、血尿、高血压等肾功能损伤的症状,也有可以引起肾炎、特发性膜性肾病等。本身患有尿毒症的患者会因排钾困难,引起高钾血症,表现为恶心、呕吐、腹胀等症状,甚至可能会导致肾衰竭。 如果要服用木通,需要在中医医生的指导下按量进行服用,服药期间建议患者去医院肾内科进行相关检查,比如24小时尿蛋白定量、血肌酐检查等,通过上述检查可以明确肾脏功能是否正常。
4764
153
2024-06-27
22岁肾衰竭能活多久
刘茂静
副主任医师
肾内科
22岁肾衰竭能活多久并不能明确,因为具体的病情不同以及治疗方案等不同,均会影响患者生存时间。积极治疗可能不影响正常寿命,急性肾衰竭若不及时治疗,可能随时危及生命,慢性肾衰竭若不及时治疗,可能会缩短生存时间。 1、急性肾衰竭: 肾衰竭分为急性肾衰竭和慢性肾衰竭,不同类型的肾衰竭患者治疗的方法、最终的结局并不完全相同。急性肾衰竭是由于多种原因导致双肾泌尿功能在短期内急剧障碍,从而出现的高钾血症、代谢性酸中毒等不适。此类情况比较危重,病情比较凶险,如果治疗不及时,可能随时有生命危险。但是如果及时进行规范治疗,多数患者的肾功能可以恢复正常,对于22岁的患者,一般不影响寿命。 2、慢性肾衰竭: 是由于各种慢性肾脏疾病发展而成,属于不可逆的肾脏损伤,而具体的生存时间与病情严重程度以及治疗方式有关。若慢性肾衰竭的患者能够合理低治疗,如及时透析等,有助于控制病情,通常不会影响寿命。如果慢性肾衰竭继续进展至尿毒症,则会降低生存时间,此时可能会影响寿命。不进行治疗的患者生存期较短,可能在几天内就会死亡;进行规律治疗的患者可生存5-10年,甚至更长的时间。 此外,对于22岁肾衰竭的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患者要注意低盐、低蛋白饮食为主,注意作息规律,还要按时用药,避免劳累等,有助于控制病情。
4250
157
2024-06-27
肾脏损伤能恢复吗
刘茂静
副主任医师
肾内科
如果肾脏损伤属于急性肾脏损伤,一般在经过治疗之后能恢复,但是如果肾脏损伤属于慢性肾脏损伤,症状比较严重,一般不能恢复,所以肾脏损伤是否能恢复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判断。 1、能恢复的情况: 如果患者的肾损伤属于急性肾损伤,也就是在7天内肾功能急性下降导致的肾损伤,如急性肾小管坏死、急性间质性肾炎等,一般在遵医嘱进行积极治疗后可以恢复,如急性肾小管坏死患者可以遵医嘱使用呋塞米注射液、布美他尼注射液等药物治疗;急性间质性肾炎患者使用地塞米松片、醋酸泼尼松片等治疗。 2、不能完全恢复的情况: 如果肾损伤属于慢性肾损伤,也就是肾脏结构或功能持续异常超过90天,一般不能完全恢复,此类疾病常见的有慢性肾衰竭等,可能由糖尿病肾病、肾小球疾病、肾间质疾病等持续进行性发展导致的,患者可出现少尿、无尿或多尿、夜尿增多、心律失常、肾脏萎缩等症状。虽然不能完全恢复,但是也需要积极治疗,可以遵医嘱使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类等药物控制尿蛋白。 不管是急性肾脏损伤还是慢性肾脏损伤,都要及时去医院的肾内科就诊,进行尿常规检查、血常规检查、动脉血气分析、B超检查等,明确诊断后治疗。 治疗期间注意饮食清淡,多吃富含维生素、蛋白质的食物,如胡萝卜、香蕉、橙子等,促进病情恢复。
4008
59
2024-06-27
肾炎饮食
刘茂静
副主任医师
肾内科
肾炎患者的饮食应注意避免高盐食物、避免高脂食物、避免刺激性食物、避免植物蛋白食物、避免高钾食物等,肾炎是指机体肾脏发生的炎症性损害,常伴有肾脏功能下降。 1、避免高盐食物: 如果肾炎患者摄入盐分过多,可能会导致水钠潴留,增加肾脏负担,加重水肿并使血容量增加,因此,肾炎患者应避免摄入咸菜、腊肉、裙带菜等高盐食物。 2、避免高脂食物: 肾炎患者食用过多高脂食物容易导致血管硬化,从而加重病情,因此肾炎患者应避免食入高脂食物,比如肥肉、油条、薯条等。 3、避免刺激性食物: 肾炎患者应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以免刺激肾脏,影响病情恢复,刺激性食物有辣椒、生姜、大蒜等。 4、避免植物蛋白食物: 植物蛋白的食物中含有大量的嘌呤碱,食用后会加重患者肾脏的负担,影响病情恢复,如大豆、花生、坚果等,患者可以吃优质蛋白类食物,比如牛奶、鸡蛋等。 5、避免高钾食物: 肾炎患者伴有肾功能不全时,肾脏排钾功能下降,应避免食用高钾食物,比如红枣、紫菜、香菇等,否则会引起水电解质失衡。 肾炎患者平时要多注意休息,保证睡眠质量,避免过度劳累,适当进行体育运动锻炼,增强自身体质,建议每3个月前往肾内科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尿常规、血常规等检查了解病情恢复情况。
3144
126
2024-06-27
每天一次会不会肾衰竭
刘茂静
副主任医师
肾内科
每天一次一般不会导致肾衰竭,每天一次一般是指每天一次性生活,性生活与肾衰竭两者之间没有因果关系,临床上也不存在每天一次性生活导致肾衰竭的说法。 如果机体每天一次性生活说明性生活比较频繁,男性生殖器长时间充血,射精中枢处于兴奋、紧张状态,可能会导致男性出现早泄等性功能障碍,前列腺长时间充血状态,还可能诱发男性前列腺炎。每天一次性生活,也可能会导致女性阴道、子宫内膜发生损伤,造成细菌或其他微生物侵袭,诱发妇科疾病。每天一次性生活会使机体能量大量消耗,导致抵抗力下降,精神不振,出现头晕、失眠多梦、乏力等不适症状,可能影响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但每天一次性生活一般不会导致肾衰竭,但还是建议减少性生活频率。 若机体每天一次性生活后出现头晕、乏力等不适症状,可以前往肾内科就诊,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尿常规、CT等检查明确诊断,机体平常需要多注意休息,规律生活、避免熬夜,适当进行性生活,并注意保持局部卫生,防止继发感染。
4164
376
2024-06-27
尿蛋白一直3+几年会变尿毒症
刘茂静
副主任医师
肾内科
尿蛋白一直3+通常指的是尿蛋白一直(+++),并不一定就会变成尿毒症。尿蛋白的出现常提示肾脏可能存在病变,肾小球的滤过功能下降,但多久会变成尿毒症无法确定,还需要结合肾脏的具体情况而定。 1、慢性肾小球肾炎: 是指各种病因引起的双侧肾小球的病变,肾小球滤过功能下降,导致肾小球的滤过作用下降,引起尿蛋白阳性。通常会引起血尿、蛋白尿、水肿、乏力等不适症状,慢性肾小球肾炎无法彻底治愈,只能控制病情,常用药物有马来酸依那普利片、普伐他汀钠片等。如果出现并发症或肾功能已经萎缩,则发展为尿毒症的时间会较快,可能只需要数年,但如果病情控制良好,也可能不会发展为尿毒症。 2、糖尿病肾病后期: 是因糖尿病造成的肾功能损伤,通常为肾小球硬化,后期肾的滤过率降低,常会出现尿频、水肿、蛋白尿等不适症状,常需要遵医嘱服用呋塞米片、氢氯噻嗪片等药物进行治疗。此类情况相对较严重,而且属于糖尿病的并发症,肾小球也会出现硬化的情况,这种情况可较快发展为尿毒症,但没有具体时间。 3、高血压肾病: 是指原发性高血压引发肾小球动脉硬化导致的肾功能下降的疾病,肾的滤过能力下降,常会出现蛋白尿、夜尿、水肿、乏力、头晕等不适症状。主要是降血压治疗以及改善肾功能,常用药物包括呋塞米片、氢氯噻嗪片、硝苯地平片、卡托普利片等。此时肾小球动脉硬化,也可能够较快发展为尿毒症。 4、狼疮性肾炎: 是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一种并发症,常累及肾脏,可能会出现免疫反应导致一系列症状,如血尿、蛋白尿、水肿等。治疗主要是控制红斑狼疮,常用药物有醋酸泼尼松片、硫酸羟氯喹片等。如果经过积极治疗,通常不会发展为尿毒症,但如果治疗不规范,当肾脏萎缩时,也可能会发展为尿毒症。 因此,尿蛋白一直(+++)几年会变尿毒症无法确定,通常需要患者做24小时尿蛋白定量等检查,以明确具体病情,多数情况积极治疗后不会发展为尿毒症。
4940
303
2024-06-27
隐血3+要不要紧
刘茂静
副主任医师
肾内科
隐血3+通常指隐血(+++),多见于粪常规、尿常规检查,这种指标结果仅能提示有出血情况,是否要紧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判断,建议咨询医生。 1、可能不要紧的情况: 无论是粪常规检查还是尿常规检查,隐血(+++)的引发原因均比较多,说明粪便、尿液当中含有较多的红细胞,多建议炎症性疾病,比如肾炎、尿路结石伴尿路感染等。此时应进行进一步检查判断病情,比如患者没有发烧或发烧情况不严重,病原菌化验提示为常见致病菌,B超、X线等检查没有明显的器质性改变等,多可相对较容易控制原发疾病,比如体外碎石,使患者恢复健康,不留后遗症,此时可能并不要紧。 2、可能要紧的情况: 引发隐血(+++)的原因较严重,比如特殊病原菌感染(如志贺杆菌感染、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等),或是疾病比如外伤、溶血性疾病等,或是恶性肿瘤如肾癌,导致患者有严重的脏器解剖结构改变、功能障碍、并发症等,此时治疗难度增加,而且不积极治疗疾病可能发展导致患者休克、死亡等,此时较为要紧,需积极遵医嘱治疗。 因此,出现隐血(+++)需要在医生指导下结合临床症状、病史、其他检查结果等综合判断,建议患者遵医嘱进行下一步检查,比如肠镜、肾脏CT等。治疗期间还应该严格遵医嘱进行生活护理,并规范复查。
1619
297
2024-06-27
慢性肾衰竭病人发生贫血的重要原因
刘茂静
副主任医师
肾内科
慢性肾衰竭病人发生贫血的重要原因主要与造血原料不足、红细胞生成障碍、红细胞寿命减少、失血等因素有关,慢性肾衰竭是指一种发病缓慢、病程较长、肾功能逐渐减退的疾病。 1、造血原料不足: 慢性肾衰竭病人肾功能衰退,体内毒素和废物无法正常排出体外,可能会导致病人食欲下降,摄入营养降低,造血原料不足,会引起贫血。 2、红细胞生成障碍: 肾脏是产生促红细胞生成素的主要部位,病人患慢性肾衰竭后肾脏功能下降,会影响促红细胞生成素的分泌,红细胞生成障碍导致病人出现贫血。 3、红细胞寿命减少: 慢性肾衰竭病人无法正常排出机体毒素,可能导致毒素蓄积,内环境不稳定,可能会导致红细胞寿命减少,出现贫血的现象。 4、失血: 如果是女性病人,由于每个月都会来月经,如果此时月经量比较大,持续时间比较久,也会引起贫血。 慢性肾衰竭病人可以前往肾内科在医生指导下进行CT、X线等检查明确诊断,选择合适治疗方案,病人在治疗期间应注意低盐、优质蛋白饮食,如鸡蛋、牛奶等,还可以多吃铁元素丰富的食物,如黑木耳、菠菜等。
3124
226
2024-06-27
早上水肿怎么办
刘茂静
副主任医师
肾内科
早上水肿可能是晚上饮水过多、熬夜等原因导致的,可以通过冷热敷、运动等方式改善水肿。但早上水肿也可能是慢性肾小球肾炎、肝硬化等疾病因素导致,需要遵医嘱使用药物等进行治疗。 一、非疾病因素: 1、晚上饮水过多: 晚上临睡前饮水过多,由于机体代谢率低,如果不能及时排尿,水分聚积在组织疏松部位,就会在早上出现水肿。如果及时排尿并起身活动,有助于排出体内液体,进而减轻水肿。 2、熬夜: 偶尔熬夜一般不会导致早上水肿,但经常熬夜时可能由于身体长时间处于固定姿势,影响血液回流,可能会导致早上起床后下肢、颜面部等部位水肿。对此可以先冰敷再热敷或是进行按摩,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有助于水分随着排尿而排出体外,对改善水肿有帮助。 二、疾病因素: 1、慢性肾小球肾炎: 慢性肾小球肾炎与过度劳累、尿路感染等情况有关,可能会加重肾脏负担而诱发这种疾病。此类患者可因肾小球滤过率异常而出现早上水肿,伴有蛋白尿、血尿、高血压等,病情可能时轻时重,患者需到肾内科就诊,遵医嘱使用马来酸依那普利片、氢氯噻嗪片等药物,以控制病情。 2、肝硬化: 患者既往有酒精性肝炎、病毒性肝炎等疾病,未能及时治疗或治疗效果不佳,肝病逐渐发展到终末期,肝组织出现纤维化、假小叶、再生结节等,则会出现肝硬化。肝肾功能异常而容易在早上水肿,伴有身体乏力、食欲减退、皮肤黄染等,此类需到肝病科就诊并遵医嘱使用双环醇片、熊去氧胆酸片等药物,如果存在病毒性肝炎,还需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恩替卡韦片、拉米夫定片等。如果药物治疗效果不佳,可能需要考虑进行肝脏移植,从而改善病情。 3、其他情况: 早上水肿还与右心功能不全、低蛋白血症、甲状腺功能减退等疾病有关,建议完善心电图、血常规、甲状腺功能检测等,明确诊断后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去除病因后可防止早上水肿。 早上水肿人群需要养成良好生活习惯,晚上不宜多喝水或吃过多含水量高的食物,如西瓜、番茄等,也不宜睡得过晚,保证充足睡眠并坚持每天运动,早上骑车后可通过散步、慢跑等措施减轻水肿。
3138
452
2024-06-27
尿里有蛋白
刘茂静
副主任医师
肾内科
尿里有蛋白主要考虑非疾病因素所引起,如高温环境、剧烈运动等,也可能是疾病因素导致,如肾小球肾炎、肾盂肾炎、糖尿病肾病等,建议及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 一、非疾病因素: 1、高温环境: 如果人体长时间处于高温环境中,可导致出汗量过多,没有及时补充水分后可引起尿液浓缩,可以引起暂时性尿蛋白升高,此时需要及时去通风的环境,并且多喝水补充水分。 2、剧烈运动: 进行剧烈运动后可导致肾脏血管收缩引起血流量减少,肾小管对蛋白质的重吸收能力下降,也可以引起暂时性尿蛋白升高,人们需要注意休息,不要过于劳累。 二、疾病因素: 1、肾小球肾炎: 由于炎症对肾小球滤过膜造成损害,白蛋白可以通过滤过膜进入尿液中,从而引起尿里有蛋白,患者可使用醋酸泼尼松片、醋酸泼尼松片等药物治疗。 2、肾盂肾炎: 由肾脏肾盂感染致病病原体导致的炎症性疾病,由于炎症对局部组织造成损伤,导致肾小球滤过功能失常,引起尿液中白细胞数量增多,会出现尿内有蛋白,伴有感染症状,比如尿频、尿急、腰痛等,患者可使用头孢克肟片、阿莫西林胶囊、盐酸左氧氟沙星胶囊等药物治疗。 3、糖尿病肾病: 随着血糖不断升高,可以导致肾血管硬化,造成肾小球、肾小管损伤,不能及时滤过或重吸收蛋白质,也可以引起蛋白尿,患者可使用盐酸二甲双胍片、格列齐特缓释片等降糖药物治疗。 4、其他原因: 紫癜性肾炎、肾结核、败血症、肾结石、多囊肾、肾淀粉样变性,以及严重肌肉损伤、发热、甲状腺功能亢进、溶血性贫血及骨髓瘤等,都会导致肾脏功能不同程度地损伤,进而出现尿里有蛋白的情况。如果是紫癜性肾炎导致,患者可应用雷公藤多苷片、他克莫司胶囊等药物治疗。 尿里有蛋白通常与肾脏功能有关,患者要引起重视,应及时去医院肾内科就诊,完善血常规、尿常规、肾功能等检查,根据进一步检查明确诊断。
4372
492
2024-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