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知识
莒县中医医院中西医结合科
莒县中医医院
共收录1位医生
癌细胞会一夜消失吗
黄建华
副主任医师
中西医结合科
癌细胞不会一夜消失。癌细胞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复杂且漫长的过程,经历了多个阶段和变化,从正常细胞的变异开始,逐渐发展并具有了恶性增殖的能力。因此,期望癌细胞在一夜之间完全消失,几乎是不可能的。 癌细胞具有独特的生物学特性,其细胞周期可能比正常细胞更短,能够更快地增殖。此外,癌细胞还能忽略某些检查点,在没有正确准备的情况下进行DNA复制和细胞分裂,这进一步加速了癌细胞的增殖速度。 更重要的是,癌细胞具有无限分裂的能力,而正常细胞则会在达到某个分裂次数后停止分裂。这些特性使得癌细胞能够在体内迅速扩散,形成肿瘤,并对身体造成严重的危害。 治疗癌细胞需要一定的时间和过程,患者通常需要采取多种治疗手段,如手术、放疗、化疗和免疫治疗等,以逐步消灭癌细胞并控制病情。这些治疗方法需要时间和耐心,不能期望一夜之间就取得显著的效果。 在手术切除肿瘤后,还需要通过放疗和化疗来杀死残留的癌细胞,防止复发。免疫治疗则需要激活患者的免疫系统,使其能够识别和攻击癌细胞,这也需要一定的时间。 癌细胞的治疗还受到多种因素影响,患者的身体状况、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式的选择以及治疗过程中的配合程度等,都会影响治疗效果。在治疗过程中,患者需要与医生密切合作,制定个性化的治疗计划,并积极采取措施来管理疾病和提高生活质量。同时也要认识到癌细胞的复杂性和顽固性,不要轻信一些不切实际的宣传或治疗方法,以免延误病情或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存在癌细胞的注意事项 1、定期监测与复查: 癌细胞的治疗是一个长期过程,即使经过手术、放疗、化疗等治疗后,也需要定期进行监测和复查。这有助于及时发现癌细胞的复发或转移,以便尽早采取治疗措施。患者应严格遵循医生的建议,按时进行各项检查。 2、心理调适: 癌细胞的治疗过程可能会给患者带来较大的心理压力和负担。患者应积极寻求心理支持。同时也可以考虑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师的帮助,以更好地应对疾病带来的心理挑战。 3、关注药物副作用: 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可能会服用多种药物,包括化疗药物、免疫治疗药物等。这些药物可能会带来一些副作用,如呕吐、脱发等。患者应密切关注自己的身体状况,及时向医生反馈药物副作用,以便调整治疗方案或采取缓解措施。
786
2024.12.19
慢性肾盂肾炎的临床表现
牛惠志
主任医师
中西医结合科
慢性肾盂肾炎临床表现多样,包括腰部疼痛、肾小管功能损害、慢性肾功能不全、泌尿系统症状及全身症状等,病情复杂且易反复发作,涉及多个方面,患者需积极就医并接受规范治疗,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以缓解病情。 1、腰部症状: 腰部疼痛或不适是慢性肾盂肾炎的常见症状,疼痛可能表现为钝痛、酸痛或胀痛,多位于一侧或两侧腰部。疼痛程度因人而异,有的患者可能仅感到轻微不适,而有的患者则疼痛较为剧烈。腰痛可能是由于肾脏炎症、肾盂积水或肾周围组织炎症引起的。 2、肾小管功能损害表现: 随着病情的发展,慢性肾盂肾炎可能导致肾小管功能损害。患者可能出现夜尿增多、低比重尿、肾小管性酸中毒等症状。肾小管重吸收能力下降还可能表现为低钠、低钾血症,而在肾功能不全时则可能出现高钾血症。 3、慢性肾功能不全表现: 当慢性肾盂肾炎进展到终末期时,患者可能出现慢性肾功能不全的症状,包括水肿、贫血、乏力、食欲不振等。此时,患者的肾脏功能严重受损,无法有效排除体内毒素和多余水分,导致严重的并发症。 4、泌尿系统症状: 患者常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等膀胱刺激症状,这是由于炎症刺激膀胱和尿道所致。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血尿,尿液颜色变红且浑浊,伴随腰酸疼痛症状。夜尿增多也是常见表现,可能与肾脏浓缩功能下降有关。 5、全身症状: 慢性肾盂肾炎患者常有乏力、低热、厌食等全身症状。低热可持续存在,体温一般在37.5-38.5℃,部分患者在急性期间可能出现高热,体温可达39℃以上。长期低热和感染消耗可能导致患者体重减轻、身体消瘦。患者还可能出现头晕、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这些症状可能与贫血、高血压等并发症有关。 慢性肾盂肾炎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需注意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避免憋尿,注意个人卫生,预防尿路感染。合理饮食,控制盐分和蛋白质摄入,减轻肾脏负担。定期监测肾功能,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也是保护肾脏的重要措施。 慢性肾盂肾炎的治疗方法 抗感染治疗:由于慢性肾盂肾炎往往由细菌感染引起,选择合适的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至关重要,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选用敏感的抗生素,并确保足够的疗程,以彻底清除感染。 对症治疗:针对患者出现的不同症状,如腰痛、发热、尿频等,医生会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如使用止痛药、退热药等,以缓解患者的不适,药物的使用需谨遵医嘱。 保护肾功能:也是治疗慢性肾盂肾炎的重要环节,医生会指导患者调整饮食,控制蛋白质、盐分的摄入,以减轻肾脏的负担。 预防复发:属于慢性肾盂肾炎治疗的重要方面,医生会指导患者注意个人卫生,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波动,以增强身体免疫力,减少复发的风险。
1390
2024.12.19
女性尿蛋白2个加严重吗
牛惠志
主任医师
中西医结合科
女性尿蛋白2个加的严重程度需视情况而定,生理性情况多为暂时的,通常不严重,病理性情况中,泌尿系统感染所致的,及时治疗多可痊愈,不算特别严重,但感染加重会影响肾功能,肾脏疾病或全身性疾病累及肾脏导致的,则较为严重,需长期治疗。 1、生理性情况 女性在特殊生理时期,如剧烈运动后、妊娠期等,可能出现尿蛋白2个加,这种情况通常是暂时的,在身体状态恢复正常或妊娠期结束后,尿蛋白可能会自行消失,一般不严重。 2、病理性情况 泌尿系统感染:如果是泌尿系统感染引起的,经过及时有效的抗感染治疗,多数患者可以痊愈,尿蛋白也会随之减少,相对不算严重,但如果感染持续加重,可能会影响肾脏功能。 肾脏疾病:若是肾脏疾病导致,如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等,情况较为严重,这些疾病可能会持续损害肾脏组织,导致肾功能逐渐下降,如果不积极治疗,可能发展为慢性肾衰竭,严重影响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全身性疾病累及肾脏引起尿蛋白2个加,如糖尿病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性肾炎等,病情也较为复杂和严重,需要长期治疗和管理。 女性尿蛋白2+患者,要避免剧烈运动和重体力劳动。谨慎用药,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注意监测血压,如有异常及时就医。根据医嘱定期复查,关注尿蛋白变化。保持规律作息和轻松心态,对病情稳定有益。 女性尿蛋白2+患者的日常养护 休息至关重要,充足的睡眠能使身体得到良好恢复,减轻肾脏负担,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让身体机能保持稳定状态。 饮食上要遵循优质低蛋白原则,适量摄入瘦肉、鱼类、蛋类等优质蛋白,减少植物蛋白的摄取,控制盐的摄入,以防水肿加重。多吃富含维生素的新鲜蔬果,保持营养均衡。 要注意个人卫生,尤其是会阴部,降低泌尿系统感染风险,因为感染可能加重病情。避免长时间憋尿,保持尿路通畅,减少尿液在膀胱内停留时间。 注意保暖,预防感冒等感染性疾病,因为感染易诱发肾脏疾病的恶化。还要保持心情舒畅,避免精神压力过大影响病情。定期检查尿常规、肾功能等相关指标,以便及时调整养护方案。
1100
2024.12.19
腿肿胀是什么原因引起
牛惠志
主任医师
中西医结合科
腿肿胀原因多样,包括局部和全身性因素,局部因素有淋巴回流障碍、下肢静脉疾病,全身性因素有心源性、肾源性、肝源性水肿等,均可导致腿部肿胀,需要引起重视,及时处理。 1、局部因素 淋巴回流障碍:如淋巴管炎、淋巴结切除术后等情况,导致淋巴回流受阻,富含蛋白质的淋巴液在组织间隙积聚,造成腿部肿胀。 下肢静脉疾病:下肢静脉曲张、深静脉血栓等,会使下肢静脉回流不畅,血液淤积在下肢,引起腿部肿胀,可能伴有下肢疼痛、皮肤色素沉着等。 2、全身性因素 内分泌及代谢因素: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甲状腺素分泌减少,会出现黏液性水肿,可表现为腿部肿胀,有畏寒、乏力等症状,长期使用药物或营养不良也可能导致腿肿胀。 肝源性水肿:肝硬化等肝脏疾病会使肝脏合成蛋白能力下降,引起低蛋白血症,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水分从血管内渗出到组织间隙,出现腿部肿胀,还可能有腹水等症状。 肾源性水肿:肾脏疾病可影响水钠代谢,如肾小球肾炎等,导致体内水钠潴留,多余的水分积聚在组织间隙,造成腿部肿胀,可伴有蛋白尿、血尿等表现。 心源性水肿:当心脏功能受损,如心力衰竭时,心脏无法有效泵血,会使静脉血回流受阻,导致体循环淤血,引起腿部肿胀,常伴有呼吸困难、乏力等症状。 腿部肿胀患者日常需注意,避免穿过紧的裤子和袜子,防止影响血液循环。避免腿部受伤,减少剧烈运动。戒烟,烟中的尼古丁会影响血管功能。注意观察腿部肿胀情况,若肿胀加剧、疼痛或出现皮肤异常,及时就医。 腿部肿胀的治疗方法 针对病因治疗是关键,若是心源性水肿,要积极治疗心脏疾病,改善心功能,可能需要使用强心、利尿、扩血管药物,以减轻心脏负荷,促进血液循环。对于肾源性水肿,要依据肾病类型,采用药物控制炎症、调节免疫等,合理使用利尿剂消除水肿。肝源性水肿则要改善肝功能,补充白蛋白,提升胶体渗透压。 如果是下肢静脉疾病导致,可使用改善静脉功能的药物,药物的使用需谨遵医嘱,对于深静脉血栓可能还需要抗凝、溶栓治疗。淋巴回流障碍患者可通过按摩、物理治疗等促进淋巴回流。 对于内分泌及代谢因素引起的,如甲状腺功能减退症,需补充甲状腺素片进行替代治疗。可适当使用利尿剂缓解肿胀,但要注意防止电解质紊乱,治疗过程中要密切关注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
1283
2024.12.19
尿蛋白+是怎么回事
牛惠志
主任医师
中西医结合科
尿蛋白+原因包括生理性和病理性,生理性有寒冷刺激、剧烈运动等,会使肾脏功能暂时改变,病理性包括药物或中毒因素、泌尿系统感染、肾脏疾病、血液系统疾病等,需要引起重视,及时处理。 1、生理性原因 寒冷刺激:在寒冷环境中,体表血管收缩,肾脏血流重新分布,可能导致肾小球滤过率改变,引起少量蛋白尿。 剧烈运动:大量运动后,身体血液循环加快,肾脏血流动力学改变,肾小球滤过膜通透性暂时增加,使得原本不能滤过的蛋白质进入尿液,出现尿蛋白+。 精神紧张:当人处于极度紧张状态时,交感神经兴奋,可引起肾血管痉挛,导致肾小球滤过膜通透性改变,出现尿蛋白。 高热:体温过高时,身体代谢增强,肾脏的生理功能受到一定影响,可出现短暂的蛋白尿。 2、病理性原因 药物或中毒性因素:药物,如氨基糖苷类抗生素、非甾体抗炎药等,长期或大量使用可能损伤肾脏,导致蛋白尿。重金属中毒、有机溶剂中毒等也会损害肾脏结构和功能,出现尿蛋白+。 泌尿系统感染:如肾盂肾炎、膀胱炎等,炎症刺激可能使尿路黏膜分泌含有蛋白质的物质,或使肾脏局部产生免疫反应,影响肾小球滤过,导致尿蛋白出现。 肾脏疾病:肾小球肾炎是常见原因之一,炎症会破坏肾小球滤过膜的完整性,使蛋白质大量漏出。肾病综合征则因肾小球滤过膜对血浆蛋白的通透性增加,导致大量蛋白尿。肾小管间质疾病可影响肾小管对蛋白的重吸收,也会造成尿蛋白阳性。 血液系统疾病: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体内产生大量异常免疫球蛋白,这些蛋白经过肾脏排泄时可对肾脏造成损害,引起蛋白尿,一些溶血性疾病也可能通过影响肾脏功能而出现尿蛋白。 全身性疾病累及肾脏:糖尿病患者长期高血糖会损害肾脏微血管,引起糖尿病肾病,使肾小球滤过功能受损,出现蛋白尿。高血压患者血压持续升高会损伤肾脏血管和肾小球,导致尿蛋白+。系统性红斑狼疮等自身免疫性疾病可引起肾脏免疫复合物沉积,引发肾炎,出现蛋白尿。 尿蛋白+者日常要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保持充足睡眠,利于身体恢复。饮食上控制蛋白质摄入量,遵循医嘱选择优质蛋白。注意监测血压、血糖。避免自行使用肾毒性药物,定期复查尿常规、肾功能,观察尿蛋白变化。 尿蛋白+的治疗 对于生理性原因导致的,如剧烈运动、高热、精神紧张等引起的,通常无需特殊治疗,休息、缓解紧张情绪、体温恢复正常后,尿蛋白一般可自行消失。若是寒冷刺激引起,注意保暖后多可缓解。 若因药物或中毒性因素,需停用相关药物,避免继续接触有毒物质,根据肾脏损伤程度进行相应治疗,如使用保护肾脏药物促进其修复,药物的使用需谨遵医嘱。 泌尿系统感染所致者,要进行抗感染治疗,消除炎症,减轻对尿路黏膜和肾脏的刺激,随着感染控制,尿蛋白可减少。 肾脏疾病引起的,根据不同类型针对性治疗,如肾小球肾炎可能需使用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控制炎症,减少蛋白漏出。肾病综合征可能需利尿消肿、减少尿蛋白,针对病因治疗。 全身性疾病累及肾脏时,要积极治疗原发病,如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高血压患者控制血压,兼顾肾脏保护。血液系统疾病则要治疗原发病,减少对肾脏的损害。
1497
2024.12.19
脚有点浮肿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牛惠志
主任医师
中西医结合科
脚有点浮肿可能由过劳使用、饮食因素,如营养不良和盐分摄入过多等,药物因素,如非甾体抗炎药和激素类药物导致的水钠潴留等,以及多种疾病因素引起,需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并针对性治疗。 1、过劳使用 长时间站立或久坐,会导致下肢血液循环不畅,静脉血液回流受阻,造成脚部水分滞留,形成浮肿。 2、饮食因素 营养不良:饮食中缺乏蛋白质等营养物质,可能导致血液里的液体从血管渗出,进入身体组织,引起脚部浮肿。 盐分摄入过多:摄入过多盐分可能导致体内水钠潴留,也是引起脚部浮肿的原因。 3、药物因素 有些药物,如非甾体抗炎药、激素类药物等,可能导致体内水钠潴留,引发脚部浮肿。 4、疾病因素 内分泌疾病:如甲状腺功能减退等,可能导致黏液性水肿,出现脚踝关节部位水肿的症状,可能导致双脚浮肿。 肾脏疾病:如肾小球肾炎等肾脏疾病可能导致体内水钠潴留,引起脚部浮肿,还可能导致蛋白质从尿液中流失,进一步加重浮肿。 肝脏疾病:如肝硬化等肝脏疾病,由于肝功能受损,合成蛋白能力下降,导致低蛋白血症,也可能引起脚部浮肿。 心脏疾病:如心力衰竭等心脏疾病会导致心脏排血量减少,全身静脉回流不畅,引发脚部浮肿,通常伴随其他症状,如呼吸困难、乏力等。 血管、淋巴疾病:如下肢静脉曲张、深静脉瓣膜反流、下肢静脉血栓或淋巴回流障碍等,都可能导致下肢血液循环不畅,引起脚部浮肿。 脚部浮肿患者日常,需注意避免长时间站立或久坐,定期活动身体以促进血液循环。保持饮食均衡,减少盐分摄入,增加蛋白质摄入。注意观察身体反应,如有不适应及时就医。 针对脚部浮肿的治疗方法 对于由过劳使用引起的脚部浮肿,关键在于改善下肢血液循环,可以通过适当休息、抬高脚部、进行轻柔的按摩或热敷等方式实现,以促进血液回流,减轻浮肿症状。 针对饮食因素导致的浮肿,应调整饮食结构。增加蛋白质摄入,减少盐分摄入,保持饮食均衡,有助于改善体内水钠平衡,减轻浮肿。 对于药物因素引起的浮肿,应及时与医生沟通,了解是否需要调整药物剂量或更换药物,以避免水钠潴留等副作用,药物的使用需谨遵医嘱。 对于由疾病因素导致的脚部浮肿,治疗应针对原发病进行,如心脏疾病、肾脏疾病、肝脏疾病等,需遵循医嘱进行相应治疗,以改善全身症状,缓解脚部浮肿。
913
2024.12.19
尿毒症不做透析能活多久
牛惠志
主任医师
中西医结合科
尿毒症患者不做透析的存活时间受多种因素影响,身体基础好、无严重基础病者可能活1-3个月,有一定残余肾功能者2-6个月,若有严重并发症,数天至1-2周就可能危及生命,总体多在数天至6个月内。 1、患者身体基础状况: 如果患者原本身体较好,没有其他严重的基础疾病,如心脏病、糖尿病等,可能存活1-3个月,但在这段时间内,患者身体机能会逐渐恶化,出现严重水肿、呼吸困难等症状。 2、残余肾功能情况: 若尿毒症患者存在一定残余肾功能,可维持尿量与排毒能力,其存活时间可能稍长,在2-6个月,但要注意,随着尿毒症病情持续发展,残余肾功能会不断衰退,这会逐渐削弱身体的排毒和维持内环境稳定的能力,影响患者的生存时长。 3、并发症情况: 若出现高钾血症、严重代谢性酸中毒、尿毒症脑病等严重并发症,可能在数天至1-2周内威胁生命,因为这些并发症会迅速损害心脏、大脑等关键器官功能,加速病情恶化,极大地缩短患者的生存时间,不同患者因个体差异,具体存活时长有所不同。 尿毒症患者日常需注意保持居住环境清洁、舒适,避免去人员密集、空气不流通的场所,防止感染。避免使用对肾脏有损害的药物。注意口腔卫生,防止口腔感染。根据自身情况适当活动,避免长时间卧床导致血栓等问题。 尿毒症患者的日常养护 饮食上要严格控制蛋白质、钠、钾和磷的摄入。选择优质低蛋白食物,如蛋清、瘦肉等,减少植物蛋白的摄取。控制盐量,避免高钾食物,如香蕉、橙子等,少吃含磷高的食物,以防高磷血症。 注意休息,避免劳累,充足的睡眠有助于恢复体力和增强免疫力。保持皮肤清洁,避免皮肤瘙痒等不适,因尿毒症患者皮肤抵抗力差,易引发感染。 心理调适也不容忽视,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可通过与家人朋友交流、听音乐等方式缓解心理压力。 关注身体变化,每天测量体重、血压、体温等,留意有无水肿加重、呼吸困难等异常情况,若有不适及时就医。要严格遵医嘱服药,定期复查相关指标。
906
2024.12.19
人尿素偏高是什么病
牛惠志
主任医师
中西医结合科
尿素偏高与泌尿系统梗阻和肾脏疾病相关,泌尿系统梗阻中,尿路结石、前列腺增生会阻碍尿液排出,使肾脏代谢排泄受影响,肾脏疾病里,急性肾损伤等情况会损伤肾脏功能,导致尿素排出减少、在体内蓄积。 1、泌尿系统梗阻 尿路结石:肾结石、输尿管结石等可阻塞尿路,使尿液排出不畅,梗阻部位上方尿路内压力升高,肾盂肾盏扩张,影响肾脏的正常代谢和排泄功能,导致尿素排出受阻,血液中尿素水平升高。 前列腺增生:男性前列腺增生严重时,可压迫尿道,引起排尿困难,甚至尿潴留,同样会使尿液排出受阻,引起肾脏内压力升高,影响尿素排出,造成尿素偏高。 2、肾脏疾病 急性肾损伤:各种原因引起的急性肾损伤,如严重感染、休克、中毒等导致肾脏灌注不足,肾小球滤过率急剧下降,尿素等代谢废物排出减少,使血液中尿素升高。肾实质损伤,如急性肾小球肾炎等,也会影响肾脏的滤过功能,导致尿素偏高。 慢性肾脏病:慢性肾小球肾炎、多囊肾、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等慢性肾脏疾病,随着病情进展,肾脏功能逐渐减退,肾小球滤过和肾小管重吸收功能受损,尿素在体内蓄积,可出现尿素偏高的情况。 尿素偏高者日常要注意保暖,预防感冒等感染性疾病,因为感染可能加重肾脏负担。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如需用药应咨询医生。保持情绪稳定,避免焦虑等不良情绪对身体的影响。适度运动,增强体质,但要避免剧烈运动。 人尿素偏高的治疗 对于泌尿系统梗阻导致的,若是尿路结石,要根据结石大小、位置等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较小的结石可通过多饮水、多运动及药物排石;较大结石可能需要体外冲击波碎石或手术取石,以解除梗阻,恢复尿路通畅。前列腺增生严重者,可使用药物缓解尿道梗阻症状,必要时进行手术治疗,改善排尿情况,促进尿素排出。 若是肾脏疾病引起,急性肾损伤患者要积极治疗原发病,如控制感染、纠正休克、解除中毒因素等,采取措施保护肾脏功能,必要时进行肾脏替代治疗。对于慢性肾脏病,要根据病情发展阶段,通过药物控制血压、血糖,减少蛋白尿,延缓肾功能恶化,可能还需要调整饮食结构,限制蛋白质等摄入,减轻肾脏负担,使尿素水平逐渐降低。如果病情严重,发展到肾衰竭阶段,可能需要透析等肾脏替代治疗。
536
2024.12.19
24小时蛋白尿留取方法及注意事项
牛惠志
主任医师
中西医结合科
24小时蛋白尿留取有方法和注意事项,准备清洁有刻度容器和防腐剂小瓶,早晨7点排空膀胱后开始留尿至次日7点,留尿避阳光,防洒漏,女性避经期、清洁外阴,保证完整收集,留取后及时送检或妥善保存。 1、留取方法 准备工作:准备一个清洁、干燥、有刻度的容器,容量一般在2-3升。医生通常会给患者一个特殊的防腐剂小瓶,在留尿开始时将其放入容器内。 时间选择:一般选择早晨7点排空膀胱后开始留尿,之后把24小时内的所有尿液都收集到容器中,包括第二天早晨7点的最后一次排尿。 收集过程:在留尿期间,尿液应保存在阴凉处,避免阳光直射。如果尿液不小心洒出或有遗漏,此次留尿可能不准确,需要重新开始。 2、注意事项 避免污染:女性应避开月经期,留尿前清洁外阴,防止阴道分泌物等混入尿液。男性应避免精液、前列腺液等混入。 完整收集:要保证24小时内每一次尿液都收集到,不能遗漏,否则会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及时送检:留取完成后应尽快将尿液标本送往实验室检测,如果不能及时送检,可在合适的条件下短暂保存。 患者日常需避免接触肾毒性药物、化学物质。注意个人卫生,防止泌尿系统感染。避免长时间憋尿。戒烟限酒,减少对肾脏的损害。控制体重在正常范围,避免肥胖加重肾脏负担,定期体检,关注肾脏健康。 蛋白尿患者的日常养护 饮食上,要遵循优质低蛋白原则,适量摄入瘦肉、鱼类、蛋类等优质蛋白,减少植物蛋白的摄取,以防加重肾脏负担。控制盐的摄入,避免高盐饮食导致水肿和血压升高。保持水分摄入平衡,既不能缺水,也不能过量饮水。 生活作息要规律,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让肾脏有足够的时间休息和恢复。注意保暖,根据天气增减衣物,预防感冒等感染性疾病,因为感染可能加重蛋白尿情况。 要保持适度运动,如散步、太极拳等,但要避免剧烈运动。定期监测血压、血糖,维持其在正常范围,因为高血压、高血糖会损害肾脏功能。患者要保持心情舒畅,避免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按医嘱定期复查。
1370
2024.12.19
脸水肿是什么原因
牛惠志
主任医师
中西医结合科
脸水肿原因多样,营养不良,蛋白质不足致血浆白蛋白降低、胶体渗透压下降,过敏,接触过敏原使脸部血管通透性增加,内分泌疾病等也会有上述表现,需要引起重视,及时处理。 1、营养不良 长期营养不良,尤其是蛋白质摄入不足,会导致血浆白蛋白水平降低,引起胶体渗透压下降,出现脸部水肿,还可能伴有消瘦、乏力等症状。 2、过敏反应 接触过敏原,如化妆品、食物、花粉等,可能引发过敏反应,导致脸部血管通透性增加,液体渗出到组织间隙,引起脸部水肿,常伴有瘙痒、皮疹等。 3、内分泌疾病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时,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机体代谢率下降,黏多糖在皮下及组织间隙积聚,可出现黏液性水肿,表现为脸部浮肿、皮肤粗糙等。 4、肾脏疾病 肾脏是人体重要的代谢器官,当患有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等疾病时,肾脏的滤过和重吸收功能出现障碍,导致体内水钠潴留,引起脸部水肿,多表现为晨起时眼睑水肿明显。 5、肝脏疾病 肝硬化等肝脏疾病会导致肝脏合成白蛋白的能力下降,使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血管内的水分渗出到组织间隙,引起脸部水肿,还常伴有腹水、黄疸等表现。 6、心脏疾病 如右心衰竭,会使体循环淤血,静脉压升高,导致血液回流受阻,进而引起组织间隙液体增多,出现脸部水肿,常伴有下肢水肿、呼吸困难等症状。 脸水肿者日常需注意,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饮食少盐,以防加重水肿。注意皮肤护理,避免刺激。避免长时间低头或侧卧压迫脸部。适度运动,促进血液循环。注意保暖,预防因寒冷加重病情。定期体检,监测身体状况。 脸水肿的治疗 对于营养不良者,要调整饮食,增加富含优质蛋白的食物,如蛋类、奶类、瘦肉等,必要时可通过营养补充剂改善营养状况,以提升血浆白蛋白水平,缓解水肿。 过敏反应导致脸水肿的患者,需明确过敏原并避免接触,可使用抗组胺药物减轻过敏症状,降低血管通透性,减少液体渗出,严重时可能需要使用糖皮质激素进行治疗,药物的使用需谨遵医嘱。 若是内分泌疾病,如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引起的,需进行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定期复查甲状腺功能,使激素水平维持正常,改善代谢情况,消除水肿。 肾脏疾病所致脸水肿,要针对具体肾病类型治疗,如使用利尿剂减轻水钠潴留,积极控制蛋白尿等症状,保护肾功能。 肝脏疾病引起的,要积极治疗肝脏原发疾病,改善肝功能,补充白蛋白,提高血浆胶体渗透压,减少组织间液积聚。 对于心脏疾病引起脸水肿,要治疗心力衰竭,通过强心、利尿、扩血管等措施,减轻淤血,促进血液回流,缓解水肿。
1436
2024.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