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知识
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国医堂
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
共收录121位医生
家里每天点一根艾条好吗
郝伟欣
主任医师
中医科
家里每天点一根艾条好不好要综合多方面因素考量。如果能保证良好的通风条件,做好安全防范措施,且家人能接受其气味,那么适度点艾条是可以带来一些益处的;反之,则可能带来不便和风险。 艾条燃烧产生的烟雾含有挥发油等成分,具有一定的杀菌、抑菌作用。在当前人们注重居家环境健康的情况下,每天点一根艾条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空气中的细菌、病毒等微生物,有助于净化空气,尤其在流感高发季节等特殊时期,可降低感染风险。 从中医角度看,艾叶本身性温,其燃烧后的温热之气可起到祛湿散寒的功效。对于体质偏寒、容易手脚冰凉或者居住环境较为潮湿的人来说,每天适度感受艾条燃烧的温热,能促进身体的气血运行,改善寒湿体质带来的不适,比如缓解关节疼痛、减轻宫寒痛经等症状。 艾条的香气独特,在安静的家居环境中点燃,其气味有助于舒缓人们的紧张情绪,起到宁心安神的作用。能让人在繁忙的生活中获得片刻宁静,利于提高睡眠质量,放松身心。 艾条燃烧会产生烟雾,虽然有一定益处,但如果家中通风不好,烟雾可能会积聚,刺激呼吸道,引起咳嗽、不适等症状,尤其对于呼吸道敏感的人,如哮喘患者、老人和小孩等不利。而且艾条的气味比较浓烈,并非所有人都能接受,可能会影响家居生活的舒适度。 此外,点燃艾条就存在火灾隐患,尤其是在无人看管或者放置在易燃物品附近时,容易引发火灾,造成财产损失甚至危及生命安全。但遵循注意事项,能在享受艾条带来益处的同时,保障居家安全与家人健康。 家里每天点一根艾条注意事项 1、通风良好: 艾条燃烧会产生烟雾,务必确保室内通风良好,可打开窗户或使用排风扇等,让烟雾能及时排出,避免烟雾积聚刺激呼吸道,引发咳嗽、不适等,尤其要顾及家中老人、小孩及呼吸道敏感者的健康。 2、安全放置: 要将点燃的艾条放置在平稳、耐热且远离易燃物的地方,比如专用的艾条支架上,防止艾条倾倒引发火灾。人离开时务必熄灭艾条,不可无人看管。 3、关注感受: 留意家人对艾条气味的接受程度,若有人感觉不适或反感,应考虑调整或停止使用。 4、皮肤保护: 艾条燃烧有一定热度,在使用过程中注意避免皮肤被烫伤,尤其是近距离操作时,保持适当距离。
1060
2024.12.08
八髎准确位置
郝伟欣
主任医师
中医科
八髎穴的准确位置是在人体的腰骶部,具体为上髎、次髎、中髎、下髎四对穴位的合称,左右各四个,共八个穴位,分别位于第一、第二、第三、第四骶后孔中。 1、上髎穴: 位于骶部,髂后上棘与后正中线之间,正对第一骶后孔。当人体俯卧位时,可以在臀部美人窝的位置触及到髂后上棘,然后在髂后上棘向下一寸左右的位置可以摸到一个圆形的骨性突起,这个位置就是上髎穴的大致所在。 2、次髎穴: 位于骶部,髂后上棘内下方,正对第二骶后孔。在找到上髎穴后,沿着髂后上棘向内的方向,可以摸到次髎穴的明显凹陷。 3、中髎穴: 位于骶部,次髎穴内下方,正对第三骶后孔。中髎穴处于次髎穴的内下方,且可以摸到凹陷。 4、下髎穴: 位于骶部,中髎穴内下方,正对第四骶后孔。下髎穴位于中髎穴的内下方,是八髎穴中最下方的一个。 八髎穴归属足太阳膀胱经,具有补肾气、壮元阳、强筋骨、健腰膝、调经止带、通利二便的功效,是治疗腰骶疼痛及生殖系统疾病的要穴。八髎穴还可以用于治疗下肢痿痹、坐骨神经痛、下腰痛、小腹胀痛、盆腔炎、小便不利、月经不调等病症。在进行八髎穴的按摩、针灸等操作时,应由专业医生或按摩师进行,以确保安全和效果。对于孕妇、经期女性、急性腰扭伤者以及皮肤有破损或感染的人群,应避免搓揉或针灸八髎穴,以免对身体造成不良影响。 八髎穴日常护理 八髎位于腰骶部,此部位易受寒凉侵袭。日常应注意保暖,尤其在天气寒冷或空调环境下,要及时增添衣物,可适当使用保暖用品如热水袋,防止寒邪入侵导致气血凝滞,引发或加重腰骶部疼痛、不适,以及影响盆腔内的气血运行。 保持适度的腰部及臀部活动,如简单的腰部扭转、伸展运动等,但要避免过度劳累及剧烈运动损伤腰骶部。适度活动有助于促进八髎部位的气血流通,维持其正常的生理功能,对预防和缓解因气血不畅引起的相关病症有帮助。 保持八髎部位皮肤的清洁,勤换衣物,避免汗水、污垢等积聚滋生细菌。若进行了针灸、艾灸等治疗,治疗后更要注意局部皮肤的清洁与护理,防止感染。
587
2024.12.08
孕妇可以按摩肩颈吗
郝伟欣
主任医师
中医科
孕妇可以在一定条件下进行肩颈按摩来缓解不适,但必须要谨慎操作,时刻关注自身身体反应,确保按摩过程不会对孕期和胎儿造成不良影响。 在一般情况下,孕妇是可以适度进行肩颈按摩的。孕期随着身体激素的变化以及腹部逐渐增大,孕妇身体的重心会发生改变,这往往会导致肩颈部承受更大的压力,容易出现肩颈酸痛的情况。适度的肩颈按摩可以帮助孕妇缓解这些不适,放松紧张的肌肉,促进局部血液循环,让孕妇感觉更加舒适。 按摩时应采用轻柔、舒缓的手法,避免过度用力按压或揉捏。因为孕妇的身体较为敏感,过度用力可能会刺激到身体,甚至引发子宫收缩,增加流产或早产的风险。例如,在按摩肩部时,可以用手指轻轻按压,以打圈的方式进行放松,而不是使劲捏揉。 要注意避开一些可能会对孕期产生影响的穴位,比如肩井穴,位于大椎与肩峰端连线的中点上,刺激这个穴位可能会引起子宫收缩,所以在给孕妇按摩肩颈时要格外小心,确保不触及此类穴位。 如果孕妇想要进行较为专业的按摩,最好选择有经验、熟悉孕妇身体状况的按摩师。他们能够根据孕妇的具体情况,准确把握按摩的力度、手法以及避开相关穴位,确保按摩过程的安全和有效。 如果孕妇有过流产史、早产史或者当前正处于孕早期、孕晚期等较为敏感的时期,那么在进行肩颈按摩之前,一定要先咨询医生的意见。医生会根据孕妇的具体身体状况,如是否存在胎盘前置、宫颈机能不全等问题,来综合判断是否适合进行肩颈按摩以及给出相应的注意事项。 孕妇日常如何放松 1、适度运动: 如散步,选择环境优美、空气清新的地方,每天坚持散步半小时左右,能促进血液循环,放松身心。孕妇瑜伽也是不错的选择,在专业教练指导下进行一些简单动作,可帮助拉伸身体、缓解肌肉紧张。 2、听音乐: 播放舒缓、轻柔的音乐,比如古典音乐或自然音效,找个舒适的地方躺或坐下来静静聆听,让身心沉浸在美妙的旋律中,能有效舒缓情绪、减轻压力。 3、泡温水浴: 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泡温水浴,水温不宜过高,可使全身肌肉放松,但要注意防滑,且时间不宜过长,一般15-20分钟即可。 4、与家人朋友交流: 多和家人、朋友聊天谈心,分享孕期的感受和心情,获得情感上的支持与安慰,也能让内心的压力得到释放。
627
2024.12.08
扎四缝出白水和黄水原因
郝伟欣
主任医师
中医科
扎四缝出白水和黄水在正常情况下是组织液的外流,是治疗过程中的一种正常现象。但也可能存在其他因素导致这一现象,如感染、组织损伤和皮肤过敏反应等。如果扎四缝后出现持续不缓解或加重的症状,应及时就医检查,以确定具体原因并进行针对性治疗。 1、正常现象: 当针刺入四缝穴时,如果刺得比较深,可能会刺入关节缝,导致关节液流出。这种关节液实际上就是人体的组织液,可能呈现白色或黄色。因此,扎四缝出白水和黄水在正常情况下是组织液的外流。 扎四缝穴常用于治疗小儿疳积,这是一种由于喂养不当或其他原因导致的脾胃功能受损、气阴耗伤的慢性病症。在扎四缝穴时挤出关节液,即白水和黄水,有利于小儿疳积的治疗。 2、感染: 如果操作不当或护理不佳,可能导致感染。感染时,炎症过程中会出现红肿、疼痛等症状,并可能伴有黄水流出。此时应及时就医进行抗感染治疗。 3、组织损伤: 操作不当可能导致局部组织损伤,引起淤血和水肿。这种情况下,流出的黄水可能包含组织液和血液成分。 4、皮肤过敏反应: 部分患者对某些物质可能产生过度免疫应答,导致皮肤过敏反应。此时流出的黄水可能伴随瘙痒、红斑等现象,需要遵医嘱使用抗组胺药物进行止痒治疗。 扎四缝穴后应注意预防感染,避免立即沾水,保持局部皮肤的干燥、清洁。建议由专业医生进行扎四缝穴的治疗操作,以确保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扎四缝出白水和黄水日常护理 扎针后应保持手部清洁,用干净的棉球或纱布轻轻擦拭扎针部位周围,去除渗出的白水和黄水,防止其干涸后附着在皮肤上滋生细菌。但擦拭时动作要轻柔,避免损伤针眼处皮肤。 扎针后的当天尽量不要让扎针部位沾水,如洗手时要注意避开,防止水中的细菌通过针眼进入体内引发感染,一般可等24小时后再正常清洗手部。 要密切留意扎针部位的情况,看是否有红肿、疼痛加剧、发热等异常表现。若出现这些情况,可能提示有感染迹象,需及时就医处理。 饮食上适当清淡些,避免食用过多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以免影响身体恢复,可多吃蔬菜水果等富含维生素的食物,有助于促进局部愈合。
943
2024.12.08
液门的神奇功效与作用
郝伟欣
主任医师
中医科
液门是一个中医穴位,位于手背第4、5指间,即无名指与小指之间的指缝上方赤白肉际凹陷处。液门穴归属于手少阳三焦经,是常用的腧穴之一,具有多种功效与作用,主要包括清热泻火等。 1、清热泻火: 液门穴有良好的清热作用,针刺该穴位可清热解表、调和表里,能够治疗外感风热引起的发热、头痛、咽痛等症状。液门作为手少阳三焦经的荥穴,荥主身热,主要起到退热的作用,可泻三焦热,用于治疗耳聋、耳鸣等症状。 2、利咽明目: 液门穴属于三焦经腧穴,可治疗头面部五官疾患。如患者出现咽喉肿痛、牙龈肿痛、舌痛、耳鸣、耳聋、眼睑无力、目赤、视疲劳等症状,针灸液门穴可以起到利咽明目的功效。 3、通络止痛: 液门穴对于治疗经脉循行病症如落枕、颈椎病、肩臂痛、手臂红肿、手指拘挛不伸等症状有显著效果。通过针灸液门穴,可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疼痛和肿胀。此外,对于长期使用电脑或从事手工劳动的人,容易出现手部关节劳损、疼痛,按摩液门穴可以促进手部的气血流通,减轻疼痛和不适。 4、利窍聪耳: 液门穴对耳部疾病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如耳鸣、耳聋等。中医认为,耳部疾病与经络气血不畅有关,液门穴可以疏通经络,调节耳部气血,改善耳部的功能状态。 5、调理三焦: 液门穴为三焦经之荥穴,具有调理三焦气机的作用。三焦是人体气血津液运行的通道,三焦气机不畅可导致多种疾病。刺激液门穴可以调节三焦功能,促进气血津液的运行,维持身体的正常生理功能。 此外,液门穴还可以用于治疗一些其他病症,如疟疾、前臂肌痉挛或疼痛、手背痛、肩关节周围炎以及精神疾患等。还可以清头目、利三焦,对于治疗口干舌燥、夜里口渴等症状也有一定的效果。 按摩液门方法 按揉法是用食指或中指的指腹按揉液门穴,每次持续3-5分钟,每天早晚各一次。按揉时力度要适中,以感到酸胀为宜。 掐按法是用拇指指端垂直掐按液门穴,力度以自觉酸胀为宜。两侧穴位各掐按一次,每次掐按3-5分钟。掐按时可先左后右,或根据个人习惯进行。 点按法是用拇指或食指的指甲尖轻轻点按液门穴,每次点按10-15下。点按法可用于急性发作时缓解头痛或喉痛等症状。 按摩时要轻柔适度,避免过力或过快地按摩,以免损伤皮肤或血管。按摩时要注意呼吸平稳,心情放松,配合意念引导气血流通。 按摩时间要合适,根据个人体质和病情选择合适的方法和时间。避开伤口或皮肤问题,如有伤口、静脉曲张或其他皮肤问题,应避免按摩该部位。
676
2024.12.08
温针灸是什么,有什么作用
郝伟欣
主任医师
中医科
温针灸是中医针灸疗法中的一种独特方法,是将针刺与艾灸相结合的一种疗法。具体来说,温针灸是指在针刺入穴位后,将一小段艾条置于针柄上点燃,通过针体将热力传入穴位,以起到针刺和艾灸的双重作用。温针灸的作用广泛,主要包括温通经脉等方面。 1、温通经脉: 温针灸的热量能够深入穴位,促进经络气血的运行,使经脉通畅。这对于因寒凝、气滞等导致的经脉痹阻、疼痛等症状有很好的缓解效果。 2、行气活血: 通过温热刺激,温针灸能够增强气血的运行和循环,促进新陈代谢。这对于一些气血瘀滞所致的病症,如跌打损伤、瘀肿疼痛等有较好的疗效。 3、祛湿散寒: 温针灸的热量有助于排出体内的寒湿之气,对于寒湿之邪引起的关节疼痛、肌肉酸楚、畏寒怕冷等病症有显著作用。 4、消肿散结: 温热刺激有助于消散瘀结,促进肿胀的消退。因此,温针灸可用于治疗一些局部的肿胀、结块等病症。 5、回阳救逆: 在一些阳虚欲脱的情况下,如大汗淋漓、四肢厥冷等危急状态时,温针灸可以激发阳气,起到急救的效果。 此外,温针灸还可用于治疗风寒湿痹和寒邪为患导致的颈肩腰腿痛、胃脘痛、腹痛、泄泻痛经等证。其临床作用还包括治疗虚寒类疾病,如脾胃虚寒导致的胃寒胃疼、食谷不化、消化不良等;疼痛类疾病,如膝关节的问题以及老寒腿等;以及血瘀证,如血瘀引起的肌肤疼痛等。在具体应用时,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由专业的针灸医师进行操作。 温针灸的弊端 温针灸是在留针过程中于针柄上套上艾绒点燃进行温热刺激,艾绒燃烧产生的热量如果控制不当,比如艾绒距离皮肤过近、燃烧速度过快等,很容易烫伤患者的皮肤,导致局部出现红肿、水疱等烫伤症状,给患者带来疼痛和不适,也会影响后续治疗。 艾绒燃烧时会产生大量烟雾,并且伴有特殊的气味。在相对封闭的治疗环境中,烟雾可能会刺激呼吸道,引起咳嗽、不适等症状,对于一些呼吸道敏感的患者影响更大。而且浓烈的气味也可能让部分患者感到难以接受,影响治疗体验。 温针灸相较于普通针灸,对针灸师的操作要求更高。需要准确把握艾绒的添加量、点燃时机以及与皮肤的距离等诸多细节,否则不仅无法达到预期治疗效果,还容易引发上述的烫伤等问题,这就要求针灸师具备丰富的经验和娴熟的技巧。
1324
2024.12.08
针灸几天扎一次最好
郝伟欣
主任医师
中医科
针灸几天扎一次最好并没有一个绝对固定的标准,需根据具体病情、患者体质以及针灸后的反应等综合确定,可能是1-3天。 1、病情轻重缓急 急性病症:对于一些急性发作的病症,比如急性腰扭伤、落枕等,在病情发作初期,往往可以每天进行针灸治疗。因为这类病症起病急,症状明显且严重,通过每天针灸能够更迅速地疏通经络、调和气血,尽快缓解疼痛、恢复身体正常功能。一般在症状明显缓解后,可根据情况适当延长针灸间隔时间。 慢性病症:若是慢性疾病,如慢性腰间盘突出、慢性胃炎等,通常不需要每天都扎针。一般初期可以每隔1-2天针灸一次,这样既能持续发挥针灸调节气血、改善病症的作用,又能给身体足够的时间来适应针灸刺激以及恢复自身的气血运行状态。随着病情逐渐好转,可进一步延长间隔时间,比如改为每周2-3次等。 2、患者体质差异 体质较好者:身体强壮、新陈代谢快、对针灸刺激耐受度高的患者,在治疗一些病症时,若病情允许,可适当增加针灸频率,比如在病情较急时可以每天扎针,病情缓解后也能较快地适应较频繁的针灸间隔调整。 体质较弱者:对于体质虚弱、气血不足、对针灸刺激敏感的患者,针灸间隔时间则要相对延长。即使是治疗急性病症,可能也不能每天扎针,而是每隔2-3天进行一次,避免频繁针灸对身体造成过度刺激,影响身体恢复。 如果针灸后患者恢复良好,症状持续改善,没有出现晕针、疲劳等不良反应,通常可以按照既定的针灸间隔时间继续治疗。但如果针灸后患者出现明显不适,如头晕、乏力、局部疼痛加剧等,就需要延长针灸间隔时间,甚至暂停针灸,待身体恢复正常后再重新评估治疗方案。 针灸的作用 人体经络若出现堵塞,会引发诸多病症。针灸通过针刺或艾灸穴位,能激发经气运行,如同疏通管道一般,使阻滞的经络重新畅通,有效缓解因经络不通导致的颈肩腰腿痛、肢体麻木等不适症状。 气血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物质基础。针灸可调节气血的分布与运行状态,对于气血不足能促进其生成补充,气血瘀滞时则可消散瘀滞,让气血平和顺畅,进而改善脏腑功能,对气血失调引起的如月经不调、失眠等病症起到治疗作用。 针灸能够增强人体自身的正气,提高机体的抵抗力和免疫力,使身体在面对外邪入侵时更有抵御能力,同时还可祛除体内已有的病邪,达到防治疾病、促进健康的目的。
1358
2024.12.08
针灸能治好腰间盘突出吗
郝伟欣
主任医师
中医科
腰间盘突出是一种常见的脊柱疾病,针灸对于其治疗有一定的效果,但能否完全治好需综合多方面因素来看待。如果症状轻微,可能治好,反之则多不能治好。 通过针刺腰部及下肢相关穴位,能够起到疏通经络、调和气血的作用。腰间盘突出往往会引起腰部疼痛以及下肢放射性疼痛、麻木、无力等症状,这多是因为突出的椎间盘压迫神经,导致局部气血瘀滞、经络不通。针灸刺激穴位可促使气血通畅运行,减轻神经根的压迫,缓解疼痛、麻木等不适症状。 若腰间盘突出程度较轻,椎间盘对神经根的压迫相对较小,仅出现轻度的腰部疼痛和偶尔下肢的轻微不适,在配合适当休息、康复锻炼等情况下,针灸有可能实现较好的治疗效果,甚至达到治愈,即症状基本消失,腰部及下肢功能恢复正常。 要是病情严重,如椎间盘突出较大且对神经根造成严重压迫,出现下肢严重麻木、无力甚至大小便失禁等情况,针灸可能只能起到缓解部分症状的作用,难以彻底治愈。 不同患者对针灸的刺激反应各异,有些患者身体较为敏感,针灸后能较快地改善局部气血运行状况,治疗效果明显;而有些患者可能反应相对迟缓,需要较长时间的针灸治疗才能看到成效。 腰间盘突出日常怎么护理 1、腰部姿势: 保持正确坐姿和站姿,避免弯腰驼背或长时间弯腰劳作。坐着时应选择有良好腰部支撑的座椅,使腰部挺直;站立时挺胸收腹,减轻腰部压力。 2、活动锻炼: 适度进行腰部锻炼,如小燕飞、五点支撑等动作,可增强腰部肌肉力量,稳定腰椎,但要避免剧烈运动及过度劳累。平时活动时尽量避免突然扭转腰部。 3、休息睡眠: 保证充足休息,休息时可选择硬板床,有助于维持腰椎生理曲度。避免睡过软的床垫,防止腰部下陷加重病情。 4、保暖防寒: 注意腰部保暖,根据天气及时增添衣物,可适当使用热水袋热敷腰部,避免寒邪侵袭导致腰部肌肉紧张,加重疼痛不适。
1425
2024.12.08
针灸痛不痛
郝伟欣
主任医师
中医科
针灸时的疼痛感受是因人而异的,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针灸并不一定会带来难以忍受的疼痛,多数人在接受专业针灸师的治疗时,感受到的更多是一种酸胀、麻电等特殊感觉,疼痛通常是在可接受的范围内。 1、个体差异 有些人天生对疼痛较为敏感,可能仅仅是轻微的针刺触感,都会觉得疼痛明显;而另一些人则有着较高的疼痛耐受度,在针灸过程中,甚至可能只感觉到轻微的酸胀或麻电感,几乎不会将其视为疼痛。 比如,同样是初次接受针灸治疗,有的患者在针刺入皮肤瞬间就会喊疼,而有的患者却能平静地接受整个针灸过程,还觉得这种感觉尚可忍受。 2、医生手法 经验丰富、技术娴熟的针灸师,能够精准且迅速地将针刺入穴位,尽可能减少进针时对皮肤和皮下组织的损伤,从而使患者感受到的疼痛降到最低。懂得根据不同穴位的特点、患者的体质等因素,灵活调整进针的角度、深度和速度。 如果针灸师手法不够熟练,进针时可能会出现反复试探、进针过慢或角度不当等情况,这无疑会增加患者的疼痛感,甚至可能导致局部出现不必要的瘀血等情况。 3、穴位位置 人体不同部位的穴位,针灸时的疼痛程度也有所不同。一般来说,肌肉丰厚的部位,如臀部、大腿等部位的穴位,针灸时相对痛感较轻,因为这些部位的肌肉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冲针刺的感觉。 而像手指、脚趾等末梢部位的穴位,以及一些靠近骨骼、神经较为敏感的穴位,如眼眶周围的穴位等,针灸时往往会感觉更疼一些,因为这些部位的神经分布较为密集,对针刺的刺激反应更为强烈。 如果对针灸疼痛存在担忧,在治疗前可以和针灸师充分沟通,让其了解自己的顾虑,以便在操作过程中尽量减轻不适。 日常怎么减少针灸疼痛 经验丰富、技术娴熟的针灸师能精准进针,快速且准确地刺入穴位,减少进针时的反复试探,最大程度降低对皮肤和皮下组织的损伤,从而减轻疼痛感。比如,熟练的医生能根据穴位特点和个人体质,把握好进针角度与深度,让过程更顺畅。 针灸前尽量让自己处于放松状态,可通过深呼吸、听舒缓音乐等方式缓解紧张情绪。因为人在紧张时,肌肉会紧绷,这会使针刺入时感觉更疼,而放松状态下肌肉相对松弛,能减轻进针的痛感。 针灸前要注意保暖,避免受寒使身体肌肉紧张。尤其是在寒冷天气,提前做好保暖措施,能让身体保持舒适、柔软的状态,有助于减少针灸过程中的疼痛。
613
2024.12.08
埋线是什么治疗方法
郝伟欣
主任医师
中医科
在中医科,埋线是一种具有特色的治疗方法,是一种有效的辅助治疗手段,融合了针灸学和现代医学的一些理念,但具体应用需由专业医生根据患者病情进行评估和操作。 人体经络系统犹如一张复杂的网络,穴位分布其上。通过将可吸收的线体埋入特定穴位内,对线体产生的持久而温和的刺激,持续激发经气,起到疏通经络、调和气血的作用。就如同持续进行多次针灸刺激,但又无需每日施针,让穴位在较长一段时间内持续发挥调节身体机能的功效。 医生会先对治疗部位进行严格消毒,然后选取合适的穴位。接着,将特制的、带有可吸收线体的埋线针,刺入穴位至一定深度,再将线体留置于穴位内,最后拔出埋线针,完成埋线操作。整个过程要求医生具备熟练的操作技能,以确保准确埋入穴位且避免感染等风险。 埋线常用于一些慢性疾病的治疗,比如慢性胃炎,埋线可调节胃肠功能,改善消化不良、胃痛等症状;对于慢性腰腿痛,能缓解疼痛、增强腰部及下肢肌肉力量;在减肥领域也有应用,通过调节人体的代谢功能等达到一定减肥效果。 优势在于治疗间隔时间长,一般数周甚至数月埋一次线即可,减少了患者频繁就医的麻烦。但埋线后可能会出现局部轻微红肿、疼痛等正常反应,患者需注意保持埋线部位清洁,避免搔抓,饮食上也应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等,按医嘱做好后续护理。 埋线可以治疗哪些疾病 1、慢性胃炎: 通过埋线刺激相关穴位,可调节胃肠蠕动、胃酸分泌等功能,改善胃脘部疼痛、胀满、嗳气、消化不良等症状。 2、慢性支气管炎: 可增强机体免疫力,调节肺脏功能,减轻咳嗽、咳痰、气喘等症状,尤其在缓解期进行埋线治疗,对预防病情复发有一定作用。 3、颈椎病: 刺激颈部及上肢相关穴位,可缓解颈部疼痛、僵硬,减轻上肢麻木、放射性疼痛等症状,增强颈部肌肉力量,改善颈椎的稳定性。 4、肥胖症: 通过调节人体的内分泌和代谢功能,抑制食欲、增加能量消耗,从而达到辅助减肥的目的。 5、月经不调: 调节冲任二脉及气血运行,改善月经周期紊乱、月经量过多或过少、痛经等症状。
523
2024.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