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知识
西安市第九医院内分泌科
共收录12位医生
血糖低会怎么样
孙贺
副主任医师
内分泌科
血糖低,即低血糖,是指血液中葡萄糖含量低于正常范围的情况,通常表现为空腹血糖浓度低于3.9mmol/L。低血糖会影响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等多个器官的功能。
1、神经系统受损:
低血糖时,脑细胞因得不到足够的葡萄糖供应,会出现能量不足的情况,进而引发一系列神经症状。轻度低血糖可导致注意力不集中、思维迟缓、头晕、眩晕、视物模糊等症状;严重低血糖则可能引起嗜睡、记忆力受损、淡漠、抑郁,甚至昏迷、抽搐等严重后果。这些神经症状不仅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能力,还可能对大脑造成不可逆的损伤。
2、消化系统紊乱:
低血糖还会影响胃肠道的正常功能,导致恶心、呕吐、腹痛等症状。这些症状的出现,使得患者食欲下降,进一步加剧了营养摄入不足的问题,从而可能引发营养不良等并发症。
3、心血管系统受影响:
低血糖可导致交感神经兴奋,引起心率加快、血压升高、心悸、出汗等症状。长期低血糖还可能导致心脏功能不全、心律失常等严重后果。对于老年人来说,低血糖容易诱发心绞痛、心肌梗塞、中风、脑出血等急症,威胁生命安全。
低血糖还可能对眼睛、肾脏等器官造成损害。严重低血糖可出现眼压突然下降,引起眼内动脉破裂出血;急性低血糖会减少肾血流,加剧肾损害。此外,低血糖还可能引发焦虑、恐慌等情绪问题,影响患者的心理健康。在极端情况下,严重的低血糖还可能危及生命。因此,一旦发现低血糖症状,应及时采取措施提高血糖水平,如食用高糖食物、静脉注射葡萄糖溶液等,并尽快就医寻求专业治疗。
血糖低的日常护理措施
患者应注意规律饮食,按时进餐,避免长时间空腹或过度节食。在饮食中应适当摄入富含糖分的食物,如糖果、巧克力、甜点等,以及高纤维食物,有助于稳定血糖水平。同时,要避免摄入过多富含饱和脂肪酸的食物,以免影响血糖代谢。患者还应定期监测血糖水平,了解自身血糖状况。在出现低血糖症状时,如心慌、手抖、出汗等,应立即进食含糖食物或饮料,以迅速提高血糖水平。若症状严重或无法进食,应及时就医,接受静脉注射葡萄糖等紧急治疗。
此外,患者还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适当运动有助于改善身体代谢,但要避免空腹运动或过度运动,以免引发低血糖。同时,患者应随身携带含糖食物或急救卡片,以便在紧急情况下及时自救或寻求他人帮助。
843
怎么判断自己是否甲亢
张人玲
主任医师
内分泌科
判断自己是否甲亢可从症状和体征入手,症状上,注意有无代谢亢进、体重下降但食欲增加等情况,体征方面,查看颈部甲状腺有无肿大、眼部有无突眼等表现。
1、症状观察
代谢亢进:常出现多汗、怕热,即使在正常温度环境下,比常人更容易出汗,且皮肤温暖潮湿。
体重变化:尽管食欲增加,但体重却明显下降,这是因为身体代谢速度加快,消耗过多能量所致。
神经系统改变:容易激动、烦躁失眠,注意力难以集中,情绪波动较大,常因小事而大发雷霆。
心血管系统改变:可能出现心悸、心跳加快,运动或情绪激动时更为明显,部分人还会有胸闷、气短等不适。
消化系统改变:食欲亢进,食量比以往明显增多,但仍感觉饥饿,还可能伴有大便次数增多,每天可达数次。
2、体征检查
甲状腺肿大:对着镜子观察颈部,若发现甲状腺部位有不同程度的肿大,可能是甲亢的表现。肿大的甲状腺通常质地柔软,可随吞咽动作上下移动。
眼部表现:部分甲亢患者会有突眼症状,表现为眼球突出、眼裂增宽、眨眼次数减少等。
患者日常需注意适度运动,如慢跑、游泳等,增强体质但不过度疲劳,注意环境健康,避免接触辐射、污染。定期体检,关注甲状腺激素水平和相关指标,注意保暖,维持身体内环境稳定,避免滥用药物影响甲状腺功能。
甲亢患者的日常养护
保证营养均衡,增加富含蛋白质的食物摄入,如瘦肉、鱼类、蛋类、豆类等,有助于维持身体正常代谢。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可满足身体对微量营养元素的需求。
保持规律的作息,充足的睡眠对身体机能恢复和内分泌稳定比较重要,每晚尽量保证7-8小时的高质量睡眠。可通过适当的休闲活动,如散步、瑜伽等来缓解压力,因为长期压力过大可能会诱发甲状腺功能异常。
注重情绪的调节和稳定,不良情绪可能对内分泌系统产生影响,进而影响甲状腺。可以通过培养兴趣爱好,如绘画、音乐等来舒缓情绪,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避免长时间处于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中。
800
甲亢与甲减有什么区别
张人玲
主任医师
内分泌科
甲亢与甲减在多方面有区别,发病机制上,甲亢是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甲减是分泌不足,临床表现方面,甲亢多汗怕热等,甲减怕冷乏力等,实验室检查等方面也不同。
1、发病机制
甲亢多由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引起,常见于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等自身免疫性疾病,导致甲状腺细胞过度活跃,合成和释放大量甲状腺激素。甲减是甲状腺激素合成及分泌不足所致,如桥本甲状腺炎等自身免疫性疾病破坏甲状腺组织,或因手术、放射性碘治疗等导致甲状腺功能减退。
2、临床表现
甲亢患者常出现多汗、怕热、心慌、手抖、食欲亢进、体重减轻、突眼等症状,情绪易激动、烦躁不安。甲减患者表现为怕冷、乏力、嗜睡、记忆力减退、体重增加、便秘、皮肤干燥粗糙、毛发稀疏等,常伴有情绪低落、抑郁。
3、实验室检查
甲亢时甲状腺激素水平升高,促甲状腺激素降低,甲减则甲状腺激素水平降低,促甲状腺激素升高。
4、治疗方法
甲亢治疗包括抗甲状腺药物、放射性碘治疗及手术治疗等,以减少甲状腺激素分泌。甲减主要采用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补充甲状腺素,维持甲状腺激素水平正常,药物的使用需谨遵医嘱。
甲亢和甲减患者都要注意保持口腔卫生,预防感染,避免高压力环境,防止病情波动,注意饮食卫生,避免胃肠道疾病影响营养吸收。注意保护眼睛,避免长时间用眼,甲亢患者尤要注意防治眼部并发症,按医嘱定期复查。
甲亢与甲减患者的日常养护
对于甲亢患者,要保持规律作息,充足睡眠可使身体机能稳定,利于病情控制,饮食上,减少含碘食物摄入,如海带、紫菜等,避免刺激甲状腺。避免情绪大幅波动,保持平和心态,因为精神紧张可能加重病情。避免剧烈运动,防止加重心脏负担。
甲减患者需规律作息,充足睡眠有助于身体恢复,饮食可适当增加碘摄入,如食用碘盐等,但不过量。注意保暖,因甲减患者对寒冷更敏感,适当运动,如散步等,增强身体抵抗力,但不宜过度劳累。
患者需定期复查甲状腺功能,根据检查结果调整治疗和养护方案,确保甲状腺激素水平稳定,维持身体正常代谢。无论是甲亢还是甲减患者,都应戒烟限酒,减少对甲状腺的不良影响。
1461
血糖高的明显症状
闫飞
副主任医师
内分泌科
血糖高有多种明显症状,多饮,会导致饮水大幅增加,以及多食、多尿,高血糖引起渗透性利尿,体重减轻,乏力,视力模糊等多种症状,需要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处理。
1、多饮:
当血糖升高时,身体会试图通过尿液排出多余的糖分,这一过程会导致身体失去大量水分,引起口渴,患者会频繁饮水,而且饮水量比平常大幅增加。
2、多食:
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或作用缺陷,身体细胞无法有效摄取和利用葡萄糖,细胞处于能量缺乏状态,大脑就会接收到饥饿信号,促使患者食量增加,即便进食量已经超过平时,仍易感到饥饿。
3、多尿:
高血糖使得肾小球滤出的葡萄糖不能被肾小管完全重吸收,形成渗透性利尿,患者排尿次数和尿量都会增多,尤其是夜间排尿次数增加明显,严重影响睡眠质量。
4、体重减轻:
尽管患者食量增加,但由于身体不能充分利用葡萄糖来产生能量,分解脂肪和蛋白质来供能,导致体重逐渐下降。
5、乏力:
身体不能有效利用糖分,能量供应不足,代谢紊乱,使得患者经常感到疲倦、乏力,精神状态差,日常活动耐力降低。
6、视力模糊:
高血糖会导致眼内房水、晶状体渗透压改变,引起晶状体屈光度变化,出现视力模糊的症状,长期高血糖还可能损害视网膜微血管,加重视力问题。
血糖高的患者日常需注意保持规律作息,充足睡眠利于血糖稳定,注意足部护理,因高血糖可能影响血液循环与神经感知,防受伤,戒烟限酒,避免不良刺激,注意保暖,寒冷可能引起血糖波动,定期体检,关注血糖外相关指标,及时调整生活方式。
血糖高的治疗
饮食调整,要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取,选择低升糖指数的食物,这有助于稳定血糖水平,避免血糖的剧烈波动,要注意饮食的均衡,保证各类营养物质的合理摄入。
运动疗法,规律的运动可以提高身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促进葡萄糖的利用。患者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合的运动方式,如散步、慢跑、游泳等,坚持长期适量运动。
药物治疗在必要时需遵医嘱进行,包括口服降糖药和胰岛素,能有效控制血糖,医生会根据患者的血糖水平、身体状况等因素选择合适的药物种类和剂量。
血糖监测,通过定期监测血糖,了解血糖的变化情况,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更好地控制病情。
1372
糖尿病有什么症状早期有什么症状
张人玲
主任医师
内分泌科
糖尿病早期症状多样,有多饮、多食、多尿、疲劳乏力等,这些症状与血糖变化相关,若出现应及时就医查血糖,以便早诊断早治疗,防止病情发展,维护身体健康。
1、多饮:
血糖升高导致肾脏滤过的葡萄糖增多,引起尿量增加,身体为了补充丢失的水分,会刺激口渴中枢,导致患者出现频繁口渴、多饮的症状。
2、多食:
由于体内葡萄糖不能被有效利用,身体会缺乏能量,刺激食欲中枢,使患者食欲亢进,食量明显增加,但体重可能并无明显增长甚至有所下降。
3、多尿:
是糖尿病的典型症状,因血糖升高导致尿量增多,还与肾小管对葡萄糖的重吸收功能下降有关,每日尿量可达数升甚至更多。
4、疲劳乏力:
身体细胞无法有效摄取和利用葡萄糖,导致能量供应不足,患者会感到疲倦、乏力,精神状态不佳,即使休息后也难以缓解。
5、视力模糊:
血糖波动可能会引起晶状体渗透压改变,导致晶状体屈光度变化,影响视力,使患者出现视力模糊的情况。一般这种症状是暂时的,随着血糖控制稳定,视力会逐渐恢复。
6、皮肤瘙痒:
高血糖刺激皮肤神经末梢,可能导致皮肤瘙痒,女性患者会经常出现外阴瘙痒等不适症状,还可能出现干燥、脱屑等表现。
糖尿病患者日常要注意足部护理,每天检查双脚有无破损、水泡等,选择舒适透气的鞋袜,还应注意口腔卫生,按时刷牙,预防口腔感染,要避免熬夜,保证充足睡眠,以利于血糖的稳定控制。
糖尿病早期患者的治疗
饮食方面要控制总热量摄入,合理搭配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的比例,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避免高糖、高脂肪、高盐食物。要规律进餐,避免暴饮暴食。
适度的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等,可以提高身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有助于控制血糖。运动应循序渐进,长期坚持,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
患者要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正确面对疾病,避免焦虑和压力过大,因为不良情绪可能会影响血糖的控制。定期监测血糖,根据血糖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也是早期治疗的重要内容,以便更好地控制病情,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1119
糖尿病临床表现
张人玲
主任医师
内分泌科
糖尿病临床表现多样,包括血糖异常相关表现,如高血糖的多尿、多饮、多食及低血糖症状,慢性并发症如肾病、视网膜病变等,还应及时进行诊断,并选择合适的方法处理。
1、血糖异常相关表现
高血糖症状:糖尿病患者常有多尿症状,因血糖高致肾小球滤过葡萄糖多,尿量增加,夜间也频繁起夜。多饮是因大量排尿身体失水刺激口渴中枢,多食因细胞不能有效利用葡萄糖致能量缺乏,食量虽增但体重可能下降。
低血糖症状:心慌表现为心跳加快或不规则,心脏不适,出汗增多且为冷汗,伴皮肤湿冷,头晕、眩晕严重时可致站立不稳或摔倒,还可能视力模糊、精神不集中,对患者安全和生活产生影响。
2、慢性并发症表现
糖尿病肾病:肾脏受损致蛋白尿,尿液泡沫多且持久不消失,病情发展会出现水肿,先眼睑、下肢轻度水肿,严重时全身水肿,还会因肾病变激活系统致血压升高,加重肾脏和心血管负担,形成恶性循环。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视网膜血管受损致视力下降,看东西模糊,严重可失明,还会造成视野缺损,有黑影、暗点等;病变严重时眼部疼痛,伴眼红、畏光,提示可能有炎症等严重病变,严重影响患者生活工作。
糖尿病神经病变:患者常有感觉异常,如肢体麻木、刺痛、烧灼感等,从四肢末端蔓延,疼痛形式多样且夜间可能加重,胃肠功能也会紊乱,出现蠕动减慢、消化不良、食欲不振、腹胀、便秘或腹泻等,严重影响生活。
3、急性并发症表现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早期有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等类似胃肠病症状,伴呼吸加深加快及烂苹果味气体呼出,中期病情加重,出现脱水症状如皮肤干燥、眼球下陷、尿量减少,还可能有意识障碍,如烦躁、嗜睡、昏迷等。
高渗高血糖综合征:主要表现为严重的高血糖、高渗状态和脱水症状。患者血糖显著升高,血浆渗透压升高,可出现口渴加剧、多饮但尿量减少,皮肤干燥、弹性减退,精神萎靡、嗜睡等症状,严重时也可导致昏迷,病死率较高。
患者日常要注意定期监测血糖,包括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等,保持足部清洁干燥,预防糖尿病足。戒烟限酒,避免不良生活习惯影响血糖控制,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应对疾病。
糖尿病的治疗
患者需遵循低糖、低脂、高纤维的饮食原则,合理分配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的摄入量。控制每餐的热量,避免暴饮暴食,多食用蔬菜、全谷物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有助于稳定血糖。
适度的运动对于控制血糖比较重要,患者可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坚持定期运动,能够增强身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促进葡萄糖的利用,降低血糖水平,运动还有助于控制体重,改善身体的代谢功能。
根据病情的不同,医生会开具相应的药物,患者需严格按照医嘱按时服药或注射胰岛素,不可自行增减剂量。定期监测血糖,以便医生根据血糖变化调整治疗方案,确保血糖控制在理想范围内,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1248
高钾血症有什么症状
张人玲
主任医师
内分泌科
高钾血症按严重程度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轻度时患者可能无明显症状或仅有轻微心律失常及四肢乏力;中度时症状逐渐明显,影响中枢神经和心脏功能;重度时症状极为严重,可能危及生命,出现肢体软瘫、心律失常等。
1、轻度高钾血症症状
在轻度高钾血症阶段,患者可能无明显症状,或仅表现为轻微的心律失常,如室性期前收缩。部分患者可能伴有轻度的四肢乏力、感觉异常,如肢体麻木、刺痛、刺痒等,这些症状通常从手指和脚趾开始,逐渐扩散到四肢。
2、中度高钾血症症状
随着血钾浓度的进一步升高,中度高钾血症的症状逐渐明显。患者可能出现神志不清、烦躁不安等精神症状,这是由于高钾血症影响了中枢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同时,心律失常症状加重,可能出现心率减慢、房室传导阻滞等,严重时甚至威胁患者生命。
中度高钾血症还可能导致四肢肌肉无力、口里有麻木感、肌肉酸痛等症状,这些症状会进一步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消化系统症状也可能加重,出现腹痛、腹胀等不适感。
3、重度高钾血症症状
在重度高钾血症阶段,症状极为严重,可能危及患者生命,患者可能出现肢体软瘫,甚至呼吸肌麻痹,导致呼吸衰竭而窒息死亡,心脏方面,可能出现严重的心律失常,如心室颤动、心脏停搏等,严重威胁患者生命。
重度高钾血症还可能引起微循环障碍出血和低血压等表现,导致皮肤苍白、发冷、青紫等症状。中枢神经系统症状也可能加重,出现嗜睡、谵妄、木僵等严重精神异常。
高钾血症的症状涉及多个系统,从轻度到重度症状逐渐加重,一旦出现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诊断和治疗,同时在日常生活中应避免摄入过多富含钾的食物或药物,以预防高钾血症的发生。
高钾血症患者的治疗措施
一旦确诊高钾血症,应立即停止摄入所有含钾的药物和食物,如香蕉、菠菜、土豆、蘑菇、海带和橘子等富含钾的食物,以减少钾的来源,有助于降低血钾浓度。
高钾血症患者的饮食应以清淡营养为主,多食用钾元素较低的食物,如芹菜、玉米、蓝莓等,同时增加蛋白质和纤维素的摄入,但需注意高蛋白食物可能加重肾脏负担,因此应选择低蛋白食物,如生菜、苦瓜等。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和刺激性的食物,如辣椒、大蒜、芥末、薯条、炸鸡和麻辣烫等,以免加重病情。
静脉注射葡萄糖酸钙或氯化钙,可以迅速缓解钾对心肌的毒性作用,稳定心肌细胞膜,消除心律失常。通过静脉滴注葡萄糖溶液加入适量的胰岛素,可以促进钾离子从细胞外转移到细胞内,从而降低血钾浓度。
1359
甲状腺炎是什么
张人玲
主任医师
内分泌科
甲状腺炎是一种由多种原因引起的甲状腺炎症性疾病,其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法因病因不同而有所差异。甲状腺炎的发病原因复杂多样,治疗方法也因人而异,包括一般治疗和药物治疗,因此在出现甲状腺炎症状时,应及时就医并明确病因,以便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措施。
1、发病原因
遗传因素:遗传因素在甲状腺炎的发病中也起着重要作用,特定的基因变异可能增加患甲状腺炎的风险,如果家族中有甲状腺炎患者,其他家族成员患病的几率可能会相对较高。
碘摄入异常: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重要元素,碘摄入过多或过少都可能导致甲状腺炎。碘缺乏可能导致甲状腺激素合成不足,进而引发甲状腺肿大和炎症反应。而碘摄入过多则可能加重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的病情。
病毒感染:甲状腺炎的一个常见原因是病毒感染,例如流感病毒、柯萨奇病毒和腮腺炎病毒等,都可能直接侵犯甲状腺组织,引发炎症反应。这些病毒会导致甲状腺细胞受损,从而引发甲状腺炎,此外病毒感染还可能触发机体的自身免疫反应,进一步加重甲状腺的炎症和损伤。
自身免疫因素:在这种情况下,机体的免疫系统错误地将甲状腺组织视为外来入侵者,并产生抗体进行攻击。这种自身免疫反应会导致甲状腺组织受损,引发炎症,并可能导致甲状腺功能减退。桥本甲状腺炎就是一种典型的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
2、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根据病因和症状的不同,药物选择也会有所差异,例如对于病毒感染引起的甲状腺炎,可以使用抗病毒药物进行治疗;对于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可以使用激素替代疗法和甲状腺素补充剂进行治疗;对于碘缺乏引起的甲状腺炎,可以通过调整饮食习惯或补充碘制剂进行治疗。但以上药物均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手术治疗:对于甲状腺肿大显著、疼痛剧烈、有气管压迫症状或疑似恶变的患者,可以考虑进行手术治疗,手术方式包括甲状腺切除术、腺叶切除术等。术后需要密切监测甲状腺功能,并根据需要进行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
甲状腺炎患者应定期进行甲状腺功能检查,包括促甲状腺激素、三碘甲状腺原氨酸、甲状腺素等指标,以及甲状腺超声等影像学检查,以了解病情变化。
甲状腺炎患者的日常护理
甲状腺炎患者应保持饮食的多样性,确保摄入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以维持身体正常运作。推荐食用瘦肉、鱼类、蛋类、豆类、新鲜蔬菜和水果等富含营养的食物。
情绪波动可能影响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加重甲状腺炎的病情。因此,患者应学会自我调节情绪,保持情绪稳定,避免过度焦虑、紧张或抑郁,甲状腺炎可能给患者带来心理压力,患者可以通过与家人、朋友交流,或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师的帮助,来获得心理支持和安慰。
保持规律的作息,确保充足的睡眠时间,有助于调节内分泌系统,促进病情恢复,根据病情和身体状况,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如散步、瑜伽、太极等,有助于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但应避免剧烈运动,以免加重病情。
1065
什么叫佝偻病
张人玲
主任医师
内分泌科
佝偻病又称为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是一种常见于婴幼儿、儿童及青少年的全身性、慢性营养性疾病。主要是由于体内维生素D不足,导致钙、磷代谢紊乱,进而引发骨骼病变。通过一般治疗、维生素D治疗可以有效预防和治疗佝偻病。
1、佝偻病的原因
维生素D摄入不足:孕期母亲未规律补充维生素D和钙剂,导致新生儿维生素D水平迅速下降。维生素D可由皮肤在日光照射下合成,但受季节、气候、肤色、皮肤暴露程度等多种因素影响,日照不足时维生素D合成减少,天然食物中维生素D含量较少,难以满足婴幼儿生长发育的需要。
维生素D需要量增加:婴幼儿期生长发育迅速,对维生素D的需求量相对较高,若补充不足,易发生佝偻病。部分疾病如胃肠道疾病、肝胆疾病或药物如苯妥英钠、苯巴比妥钠可影响维生素D的吸收或代谢,导致维生素D缺乏。
钙营养不良:食物中钙含量不足,会直接影响身体对钙的摄取,进而对骨骼健康产生不利影响,如果食物中的钙含量长期不足,人体便难以获得足够的钙质,影响骨骼的强度和稳定性。
2、佝偻病的治疗
一般治疗:加强喂养和护理,确保患儿获得充足的营养,增加户外活动,接受日光照射,促进维生素D的合成。
维生素D治疗:根据病情轻重,给予不同剂量的维生素D治疗,轻度患儿可遵医嘱口服或肌注维生素D,中重度患儿需更频繁地给予维生素D治疗,并持续服用钙剂。
钙剂治疗:在给予维生素D治疗的同时,应适量补充钙剂,以促进骨骼的矿化和修复,钙剂的选择应根据患儿的年龄、病情和营养状况而定,常用的有乳酸钙、葡萄糖酸钙等。
矫形治疗:对于已经出现骨骼畸形的患儿,应根据病情进行矫形治疗,轻度畸形可通过加强体格锻炼、采取主动和被动的运动方式纠正;重度畸形则需使用矫形器或进行外科手术矫正。
患者应遵医嘱定期复查血钙、血磷等指标,以及进行骨骼发育情况的监测。通过定期复查,可以及时了解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
佝偻病患者的日常护理
佝偻病患者应注重饮食调整,确保营养均衡。多吃富含钙的食物,如牛奶、豆腐、鱼虾等,以及富含磷的食物,如瘦肉、鱼类、蛋类等。这些食物有助于补充骨骼所需的矿物质,同时适当摄入富含维生素A、维生素C和蛋白质的食物,如胡萝卜、柑橘类水果和瘦肉,以促进骨骼健康和增强免疫力。
佝偻病患者应尽量多进行户外活动,增加日晒时间,日晒可以帮助皮肤合成维生素D,有利于钙、磷的吸收。然而,要避免阳光暴晒,以免损伤皮肤。在户外活动时,可以逐渐增加暴露皮肤的面积和时间,但要避免在中午时分直接暴露在强烈的阳光下。平均每日户外活动应在一小时以上,以保证足够的日晒时间。
佝偻病患者应养成良好的坐、立、行走等姿势,避免长时间弯曲、扭曲脊柱。定期进行翻身、抬头等肢体锻炼,以防止骨骼畸形。同时,适度运动也是必不可少的。多进行户外活动,如散步、慢跑等,但避免过度劳累,不长时间站立或久坐。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强体质,有助于骨骼健康。
1147
糖化血红蛋白偏高
傅雪莲
主任医师
内分泌代谢病科
糖化血红蛋白偏高主要原因是近期血糖升高提示糖尿病的发生,偶尔会有其他因素干扰结果导致升高,例如红细胞寿命延长。血糖升高导致糖化血红蛋白升高的治疗方法,包含饮食控制、适量运动和药物治疗。
1、原因:
糖尿病是导致糖化血红蛋白偏高的关键因素之一,糖化血红蛋白是血糖与血红蛋白结合后形成的产物,其水平能反映过去2-3个月的平均血糖状况。当糖尿病患者体内胰岛素分泌不足或作用出现缺陷时,血糖无法得到有效的调节,从而长期维持在较高水平,这直接导致糖化血红蛋白含量上升。
虽然糖化血红蛋白偏高通常提示糖尿病的发生,但偶尔也可能受到其他因素的干扰,如红细胞寿命异常延长,也可能使得糖化血红蛋白的测量结果偏高。
2、治疗:
其治疗方法包括控制饮食,减少高糖食物摄入,控制总体热量,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养成定时定量进餐的习惯。建议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等,也可适当进行力量训练,运动可以提高身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血糖水平。
部分糖尿病患者,需根据病情遵医嘱使用降糖药物,这些药物可以帮助调节血糖,一般建议每3-6个月复查一次糖化血红蛋白,了解血糖控制情况。
高血糖可能会引起神经和血管病变,增加足部受伤和感染的风险,每天检查双脚有无伤口、水泡、红肿等异常情况,选择舒适、合脚的鞋子和袜子,保持足部清洁、干燥。
糖化血红蛋白偏高该就诊什么科室
糖化血红蛋白偏高通常建议就诊于内分泌科,内分泌科主要诊治各种激素分泌异常或代谢相关疾病,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反映了过去8-12周内的血糖平均水平,对于诊断、治疗及管理糖尿病等内分泌系统疾病至关重要。
在内分泌科,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空腹血糖测试、糖化血红蛋白检测等,以全面评估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并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因此,糖化血红蛋白偏高的患者应尽早前往内分泌科就诊,以便得到专业的诊断和治疗。
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