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科科室相关科普
按摩哪个部位可以快速排便
吴继全
主任医师
中医内科
为了快速排便,可以尝试按摩腹部,以肚脐为中心,用手掌根部沿着顺时针方向按摩。另外,按摩一些穴位也有较好的排便效果, 推荐支沟穴、天枢穴、足三里穴、合谷穴 。 支沟穴 位置: 位于手腕背侧横纹上3寸,尺骨和桡骨之间。 按摩方法: 用手指按摩该穴位2-3分钟,或持续按压至感觉酸胀。 作用: 可以清三焦热,有助于改善大便秘结的情况,从而缓解便秘。 天枢穴 位置: 位于腹部,肚脐水平线旁开约2指宽。 按摩方法: 用食指或中指轻轻按压并旋转按摩该穴位,持续4-5分钟。 作用: 调整肠胃功能,促进消化道蠕动,改善便秘症状。 足三里穴 位置: 位于膝盖下方约4指宽的位置,在小腿外侧。 按摩方法: 用拇指按压该穴位,每次持续按压后松开,重复多次。 作用: 调节肠胃功能,增强肠胃蠕动,促进消化吸收,缓解便秘。 合谷穴 位置: 位于手背,第1指和第2指部之间凹陷处。 按摩方法: 用另一只手的大拇指按压此穴位,每次持续按压3-5秒后松开,重复多次。 作用: 调节体内的气血平衡,对于缓解因情绪波动或压力导致的便秘有一定的辅助作用。 按摩排便的注意事项 1、身体状态调整: 尽量保持放松的心态与身体姿势,避免精神紧张。因为紧张可能导致腹部肌肉紧绷,影响按摩效果。 2、积极配合: 与按摩者积极沟通力度感受,若按摩时感觉疼痛,应及时告知,以便按摩者调整力度。在按摩腹部穴位如天枢穴时,按照按摩者指示配合呼吸,缓缓呼气。 3、按摩后留意: 按摩结束后不要立刻起身活动,稍作休息,感受肠道蠕动情况。若有便意,应及时如厕,不要强忍。
653
2024-12-17
为什么拔罐后身上留下的颜色会深浅不一样
白文武
副主任医师
中医科
拔罐过程中,罐子产生的负压会对皮肤产生刺激,导致局部血液循环加快,毛细血管扩张,进而引起局部淤血。这种淤血现象在拔罐后表现为皮肤上的颜色变化, 不同人的体质和拔罐力度、时间等条件不同,因此淤血程度和颜色深浅也会有所差异 。 淡红色或粉红色 当身体处于健康状态时,拔罐后出现的颜色可能是淡红色或粉红色,是由于罐子吸力引起的血液充盈所致,表明人体内有足够的气血运行和血液循环,身体状况比较健康。 紫红色 若拔罐后皮肤呈现紫红色,可能意味着体内存在瘀血、气血不畅或寒气等问题。这种颜色可能是由于拔罐过程中局部淤血加重,或者体内湿气、寒邪等因素导致气血运行不畅所致。紫红色斑状或点状罐印还可能与体内有寒气、气血瘀滞等因素有关。 暗红色 暗红色可能与体内存在较严重的瘀血或长期劳累、受寒、紧张导致的气血不畅有关。这种情况下,建议及时就医检查,以便得到专业的诊断和治疗。 青紫色 青紫色的皮肤颜色可能表示身体有较严重的问题,如经络不通、气血凝滞等,可能是由于拔火罐的时间过长或力度过大导致,也可能需要专业医生的进一步诊断和治疗。 黄色 拔火罐的部位出现黄色,表明体内可能有湿气、痰饮、寒气。 黑色或褐色 若拔罐后出现黑色或褐色,可能意味着拔罐程度太过,或者体内毒素较多、血瘀、痰湿等问题较严重。 浅灰白色 可与体内有寒邪或湿邪有关,通过拔罐治疗有助于寒气或湿气排出,可能形成浅灰白色罐印。 注意事项 拔罐时的操作方式、时间、力度等也会影响拔罐后皮肤颜色的深浅。因此拔罐后皮肤颜色的变化只是初步的观察和参考,不能单独作为诊断疾病的依据。 拔罐时应选择正规的医疗机构,并遵循医生的建议。拔罐后应注意保暖,避免在寒冷的环境中进行。 如果拔罐后出现水疱、破损等症状,应积极对此情况进行治疗,并避免搔抓,以免引起感染。
339
2024-12-17
腰椎病针灸的常用部位
马小丽
主任医师
中医科
腰椎病针灸的常用部位主要包括 腰部如肾俞穴、腰阳关穴和命门穴 ,能改善腰部气血循环, 下肢穴位如委中穴和阳陵泉穴 ,可缓解腰椎病伴随的下肢疼痛、麻木等症状, 腹部穴位如气海穴 对于因气血不足而加重的腰椎病,能起到辅助改善作用。 腰部及骶部穴位 肾俞穴: 位于第二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对于因肾虚所致的腰椎病,如腰膝酸软、腰部隐隐作痛且遇劳加重等情况有很好的调理效果,能有效改善腰部的气血循环和脏腑功能状态。 命门穴: 在第二腰椎棘突下凹陷中,位居督脉,有助于提升腰部阳气,增强腰部的支撑力和耐受能力,对于肾阳虚型的腰椎病,如腰部冷痛且伴有畏寒肢冷等表现有针对性的治疗作用。 腰阳关穴: 处于第四腰椎棘突下凹陷中,是督脉上的穴位,对于腰部受寒湿侵袭而出现的冷痛、屈伸不利等症状有较好的改善作用,能恢复腰部的正常活动功能。 下肢穴位 委中穴: 位于腘横纹中点,为足太阳膀胱经的合穴,针刺它可起到清热凉血、通络止痛的作用,能有效缓解腰椎病伴随的下肢后侧疼痛、屈伸不利等状况。 阳陵泉穴: 在小腿外侧,当腓骨头前下方凹陷处,对于腰椎病引起的下肢外侧疼痛、麻木等症状,尤其是与胆经经络不畅相关的情况,阳陵泉穴可通过调节经络气血来缓解疼痛。 腹部穴位 气海穴: 位于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1.5寸。针灸气海穴对于因气血不足而加重的腰椎病,能起到辅助改善腰部酸痛、乏力等症状的作用。 腰椎病患者日常注意事项 1、避免久站久坐: 腰椎病患者要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无论是站立还是坐着。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容易加重腰椎负担,导致病情恶化。 2、睡硬板床: 选择坚硬的睡床有利于减轻腰椎压力,缓解腰部肌肉和韧带的收缩及痉挛,从而有助于恢复腰部肌肉、韧带的平衡状态,预防和缓解腰椎病。 3、注意腰间保暖: 腰椎病患者应注意对腰部的保暖避免受寒,寒冷天气下可以佩戴腰围来加强腰背部的保护。
896
2024-12-17
按摩哪里退烧快
白文武
副主任医师
中医科
发烧时,在专业医师指导下按摩 太阳穴、大椎穴、合谷穴、涌泉穴、曲池穴和风池穴等穴位 可以帮助退烧,但是穴位按摩只是辅助治疗,不可完全依赖,如果症状严重,需积极就诊,进行针对性治疗。 太阳穴 位置: 太阳穴位于头部两侧,眉梢与目外眦之间,向后约一横指的凹陷处。 按摩手法: 用双手的食指或中指轻轻按压太阳穴,以顺时针方向旋转按摩,每次持续约1-2分钟,有助于缓解头痛和发热的症状。 大椎穴 位置: 大椎穴位于颈部,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后正中线上,具体来说是低头时颈部后面两个椎骨中间的凹陷处。 按摩手法: 用一只手的食指和中指用力按压大椎穴,也可以采用刮痧的方法,从上向下轻轻刮拭,有助于解表清热,缓解发烧症状。 合谷穴 位置: 合谷穴位于手背上,拇指与食指之间,当拇指与四指并拢突起时,该处即为合谷穴。 按摩手法: 用拇指或食指指腹用力按压合谷穴,每次持续约1-2分钟,有助于散热和缓解发热症状。 涌泉穴 位置: 涌泉穴位于人体脚底前凹陷处,用力弯曲脚趾时,脚底凹陷处即为涌泉穴。 按摩手法: 用拇指和腹部用力按压涌泉穴,每次持续约1-2分钟,直至感觉酸胀为止。 曲池穴 位置: 在手肘外侧,屈肘时,肱骨外上髁与肘横纹桡侧端连线的中点。 按摩手法: 用拇指或食指指腹在曲池穴附近进行揉按或刮痧,每次持续约1-2分钟。 风池穴 位置: 风池穴位于后颈部,与耳垂平行,位于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之间的凹陷处。 按摩手法: 取坐位或俯卧位,用双手的大拇指指腹同时置于两侧的风池穴上,进行环状揉按,力度适中,每次持续1-2分钟,直至穴位处产生酸胀感。或者由他人用拇指和食指的指腹分别置于风池穴上,上下、反复、连续不断地提捏、揉动,同样每次持续1-2分钟。 穴位按摩注意事项 1、身体与环境适宜: 身体过度疲劳、过饥过饱、醉酒或情绪极度激动时,不宜立即按摩,需待身体状态平稳。按摩应在安静、舒适、温暖且通风良好之处进行,室温以20-25℃为宜,防止因环境因素致身体不适或影响按摩效果,同时避免着凉与吹风。 2、按摩者自身准备: 按摩者双手要洁净,指甲修剪圆润光滑,防止划伤受术者皮肤。可先搓热双手,使手温适宜,避免冰冷双手刺激穴位致肌肉紧张,影响气血运行与按摩感受,确保按摩手法能顺畅施展。
371
2024-12-17
按摩哪个部位可以壮阳
白文武
副主任医师
中医科
想要达到壮阳的效果,可尝试按摩 肾俞穴、命门穴、关元穴、气海穴等穴位 。需注意按摩需由专业人士操作,或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同时注意长期坚持,必要时也要积极就医诊治,不可盲目依靠按摩壮阳。 肾俞穴 位于腰部,第二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肾俞穴是肾的背俞穴,与肾脏的气血输注直接相关。按摩此穴可以调节肾脏功能,激发肾气。可以双手握拳,用拳背在穴位处上下按摩,每次按摩3-5分钟,以局部有温热感为宜。 命门穴 在腰部后正中线上,第二腰椎棘突下凹陷中。命门穴被视为人体阳气的根本所在,按摩此穴可以温补肾阳。可用掌心对着命门穴,进行环形按摩,或者用温热的手掌进行热敷式的按摩,每次按摩约5分钟,力度适中。 关元穴 位于下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下3寸。关元穴是人体重要的保健穴位,为元气所藏之处。按摩时可以将双手搓热,一只手的掌心贴在关元穴上,进行顺时针方向的按摩,每次按摩5-10分钟,频率适中。 气海穴 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下1.5寸。气海穴是人体真气汇聚处,按摩气海穴可以补充人体的元气,增强肾阳。按摩方法与关元穴类似,用手掌或手指按揉,每次按摩3-5分钟,使局部产生温热感。 三阴交穴 在小腿内侧,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此穴是肝、脾、肾三条阴经的交会穴。按摩三阴交穴可以调节三阴经的气血,间接起到补肾壮阳的作用。可用拇指指腹按压三阴交穴,力度以产生酸胀感为宜,每次按摩2-3分钟,左右腿交替进行。 涌泉穴 位于足底,屈足卷趾时足心最凹陷中。涌泉穴是人体的重要穴位,按摩涌泉穴可以补肾填精、滋阴益肾。每晚睡前用温水泡脚后,用手按摩涌泉穴,或者用按摩棒进行按摩,每次10-15分钟。 注意事项 1、注意保暖: 按摩后要注意保暖,避免受寒受风,以免影响按摩效果。 2、避免剧烈运动: 按摩后不宜立即进行剧烈运动,以免加重身体负担。 3、观察反应: 按摩后要注意观察身体的反应,如有任何不适或异常症状出现,应及时就医咨询。
711
2024-12-17
疱疹扎针灸一般扎哪里
吴继全
主任医师
中医内科
疱疹扎针灸一般扎 合谷穴、曲池穴、血海穴、三阴交穴 。针灸这些穴位可以调节气血、疏风清热、化血为气,从而起到治疗疱疹的作用。 合谷穴 位置: 位于手背,第二掌骨桡侧的中点处。 原理: 它属于手阳明大肠经,阳明经多气多血。针刺合谷穴可以调节气血,清泻阳明之火。对于疱疹这种热毒病症,刺激合谷穴能够起到泻火解毒的作用,就像打开身体的一个“散热通道”,帮助排出体内热毒,减轻疱疹的炎症反应。 曲池穴 位置: 在肘横纹外侧端,屈肘,尺泽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 原理: 此穴为手阳明大肠经的合穴,具有疏风清热、调和营卫的功效。当疱疹是由于外感风热之邪引起时,针刺曲池穴可以疏散风热,改善全身的发热、头痛等伴随症状,并且对疱疹局部的热毒也有清泻作用。 血海穴 位置: 在大腿内侧,髌底内侧端上2寸,股四头肌内侧头的隆起处。 原理: 它是足太阴脾经的穴位,具有化血为气、运化脾血的功能。针刺血海穴可以调节气血运行,对于疱疹引起的气血瘀滞有很好的改善作用,并且能清除血中的湿热之邪,促进皮肤的修复。 三阴交穴 位置: 在小腿内侧,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 原理: 它是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足厥阴肝经的交会穴。针刺三阴交穴可以调节肝、脾、肾三脏功能,从根源上改善身体的湿热、气血不畅等问题。对于疱疹的治疗,能够祛湿解毒、调和气血,促进病情的恢复。 疱疹扎针灸的注意事项 1、针灸前准备: 保持皮肤清洁,尤其是疱疹部位及其周围,可用温水轻轻擦拭,但要避免弄破疱疹,防止感染扩散。穿着宽松、易穿脱的衣物,方便针灸。 2、针灸时配合: 针灸时保持放松,避免肌肉紧绷,若有疼痛或不适感应及时告知针灸师,切勿自行调整针具或随意移动身体,以免造成意外损伤。 3、针灸后护理: 针灸后不要立刻洗澡,建议4-6小时后再清洗,且避免用热水烫洗针灸部位,注意观察疱疹变化及身体反应。
939
2024-12-17
腿疼针灸哪个部位
吴继全
主任医师
中医内科
腿疼针灸的部位推荐 足三里穴、承山穴、肾俞穴 ,具有疏通经络和气血的作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腿疼。 足三里穴 位置: 位于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胫骨前嵴外1横指处。 原理: 此穴是足阳明胃经的合穴,有调节气血、疏通经络、扶正祛邪的作用。对于腿部疼痛,尤其是因气血不畅、寒湿阻滞引起的疼痛,针刺足三里穴可以促进腿部气血运行。例如,当腿部因长时间受寒而疼痛时,刺激该穴位能像在腿部点燃一把“小火炉”,驱散寒邪,改善血液循环,缓解疼痛。 承山穴 位置: 在小腿后面正中,委中与昆仑之间,伸直小腿或足跟上提时,腓肠肌肌腹下出现尖角凹陷处。 原理: 它主要用于治疗腿部后侧的疼痛,尤其是小腿抽筋、疼痛。因为承山穴能够调节腿部后侧的经络气血,当出现小腿后侧肌肉疲劳、拉伤等情况导致疼痛时,针刺承山穴可以缓解肌肉紧张,促进气血流通,减轻疼痛症状。 肾俞穴 位置: 在腰部,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原理: 肾俞穴是肾脏之气输注于背部的穴位,与人体的骨骼、肌肉等有着密切的关系。如果腿部疼痛是由于肾虚,如肾阴虚或肾阳虚引起的腰膝酸软、疼痛,针刺肾俞穴可以调节肾脏功能,滋养骨骼和肌肉。 腿疼针灸注意事项 1、针灸前的准备 :保持身体清洁,针灸前可以简单清洗腿部,但要注意避免着凉。要向医生详细告知自己的身体状况,包括是否有心脏病、糖尿病等。 2、针灸过程中的配合: 针灸时要保持放松状态,避免肌肉紧张。如果感觉到疼痛或者不适,不要随意移动身体,应及时告知医生。按照医生的要求调整姿势。 3、针灸后的护理: 针灸结束后,不要急于起身,稍作休息,避免突然站立导致头晕。针灸部位2-3小时内尽量不要碰水,防止感染。
738
2024-12-17
鱼际穴的位置与作用和功效
吴继全
主任医师
中医内科
鱼际穴位置 在手掌外侧,第1掌骨桡侧中点赤白肉际处,其作用与功效主要是调节肺气、清咽利喉、调理肠胃 ,通过刺激鱼际穴可调节气血,对多种病症发挥治疗作用。 位置 鱼际穴位于手外侧,第1掌骨桡侧中点赤白肉际处。具体定位需先找到大拇指根部的外侧,也就是第1掌骨,沿着其桡侧,在靠近手掌心与手背交界的赤白肉际中点位置,便是鱼际穴。 作用和功效 1、调节肺气: 鱼际穴归属于手太阴肺经,对肺气有关键的调节作用,肺主气司呼吸,当肺气失宣或肺气虚损时,会出现咳嗽、气喘等症状,刺激鱼际穴可调节肺气的宣发与肃降,对于外感风寒或风热所致的咳嗽有一定作用,使呼吸顺畅,减轻咳嗽的程度。 2、清咽利喉: 肺经与咽喉紧密相连,当肺经有热邪或气血不畅时,咽喉易出现肿痛、干涩、有异物感等不适,刺激鱼际穴可清热利咽,疏解咽喉部的气血瘀滞。 3、调理肠胃: 肺与大肠相表里,肺气的变化会影响大肠的传导功能,当肺气不畅时,可能导致大肠蠕动减慢,出现便秘等肠胃问题,刺激鱼际穴可间接调节肠胃功能,促进肠胃的消化与排泄。 按摩鱼际穴注意事项 注意按摩频率与时间: 按摩鱼际穴时,每次的持续时间建议控制在3-5分钟,不宜过长,以免对皮肤造成不必要的压力或损伤;按摩的频率也不宜过高,每天进行1-2次即可,根据个人需求和舒适度可适当调整。 掌握正确按摩力度: 按摩时应使用适中的力度,既要有一定的压力以刺激穴位,又要避免用力过猛导致疼痛或伤害,具体应以个人舒适感为准,循序渐进地增加。 关注身体状况: 若身体存在外伤、感染、炎症等情况,应避免按摩鱼际穴,以免加重病情;孕妇、老年人及体质虚弱者按摩时也需谨慎,最好在专业指导下进行。
665
2024-12-17
肝火犯胃的症状和治疗
朱建秀
副主任医师
中医科
肝火犯胃会导致胃脘灼痛、胁肋胀痛等症状,治疗方法上应清肝和胃,选择苦寒泻火、降逆止呕等药物,应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综合自己的身体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案。 1、临床症状 胃脘灼痛:肝火犯胃常致胃脘部有灼烧般疼痛感,这是因为肝火炽热,侵犯胃腑,致使胃气失和、气血不畅,邪热灼伤胃络,疼痛程度轻重不一,多在情绪波动、烦躁易怒后加剧,还可能伴有反酸现象。 胁肋胀痛:肝经布于胁肋,肝火上炎,该部位气滞不通,就会出现胁肋胀满、疼痛,且疼痛常随情绪起伏,生气、焦虑时尤为明显,还会牵连胃脘,让胃部不适同步加重。 呕吐吞酸:肝火横逆,扰动胃腑,胃气上逆,酸性胃液随之上泛,造成频繁呕吐,吐出物多夹杂酸水,晨起或情绪激动时更易发作,嘴里常泛酸味,味觉受扰。 口苦咽干:肝火旺盛,火气携胆汁上逆至口,胆汁味苦,所以自觉口苦;热邪灼伤津液,咽部失于濡润,就引发咽干不适,饮水后缓解不明显。 2、治疗方法 治疗上讲究清肝和胃,应注意遵医嘱选择苦寒泻火、降逆止呕等方面的药物。日常饮食宜清淡,忌辛辣、油腻、烟酒刺激,以防助长肝火,情志调节至关重要,保持心情舒畅,可通过冥想、散步、听音乐等疏解不良情绪,减少肝火滋生。 肝火犯胃常需做多项检查辅助诊断,一般要查肝功能以了解肝脏代谢有无异常;胃镜可直观胃部黏膜状态,排查炎症、溃疡。检查前肝功能需空腹8-12小时,胃镜则要提前禁食6-8小时,有助于医生精准判断。 肝火犯胃的休息注意事项 规律作息时间: 每日尽量固定上床睡觉与起床时间,建议晚上10点半至11点前入睡,早晨6点至7点起床。规律作息能让肝脏在夜间充分排毒,有利于疏泄功能恢复;胃部也可遵循生物钟,规律蠕动、消化,避免胃酸分泌紊乱。 保证充足睡眠: 成年人每晚需睡够7-8小时,营造安静、黑暗且温度适宜,卧室环境助眠。优质睡眠能养肝血,缓解肝火,使胃黏膜修复加快,减少因睡眠不足致的肝火上升、胃功能失调。 睡前避免刺激: 睡前1小时别碰电子产品,蓝光抑制褪黑素分泌,干扰睡眠;忌饮用咖啡、浓茶、烈酒等刺激性饮品,以防神经兴奋、肝火上蹿,致使胃部灼烧、反酸,影响入睡与睡眠质量。
585
2024-12-17
静脉曲张针灸哪个部位
吴继全
主任医师
中医内科
对于静脉曲张推荐针灸 足三里穴、三阴交穴、承山穴 ,通过调节气血、疏肝理气的功效,达到缓解静脉曲张的效果。 足三里穴 位置: 位于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胫骨前嵴外1横指处。 原理: 它是足阳明胃经的合穴,阳明经多气多血。针刺足三里穴可以调节气血运行,改善下肢的血液循环。对于静脉曲张,就像是在腿部的气血“河流”中打开一个调节阀门,让气血能够更顺畅地流动,减轻静脉的压力。 三阴交穴 位置: 在小腿内侧,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 原理: 此穴为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足厥阴肝经的交会穴。它可以调节肝、脾、肾三脏的功能。从中医角度讲,脾虚不能运化水湿、肾虚不能化气行水、肝郁气滞等都可能与静脉曲张有关。针刺三阴交穴能够健脾利湿、补肾利水、疏肝理气,改善血液瘀滞的状态,缓解静脉曲张。 承山穴 位置: 在小腿后面正中,委中与昆仑之间,伸直小腿或足跟上提时,腓肠肌肌腹下出现尖角凹陷处。 原理: 它主要用于调节腿部后侧的经络气血。对于腿部后侧的静脉曲张,针刺承山穴可以疏通经络,使气血通畅,减轻静脉血管的曲张程度,就像在腿部后侧的气血通道上进行疏通,让血液顺利回流。 静脉曲张针灸治疗注意事项 1、针灸前准备: 患者应穿着宽松舒适的裤子,方便暴露腿部穴位进行针灸操作。提前清洁腿部皮肤,避免污垢影响针灸效果或引发感染。 2、针灸时配合: 在针灸过程中,患者要保持放松的心态和舒适的体位,若在针灸时感到疼痛、酸胀或其他异常感觉,应及时告知针灸师,不要随意移动身体或自行调整针具。 3、针灸后护理: 针灸结束后,不要立即起身离开,应稍作休息,待身体适应后再缓慢起身。注意保护针灸部位,避免碰撞或揉搓,4-6小时内尽量不要沾水,防止针孔感染。
591
2024-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