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科科室相关科普
中医六经头痛的位置及引经药
白文武
副主任医师
中医科
中医六经头痛理论将头痛分为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六种类型,六经头痛部位取决于六经的循路,
可在头后部、头两侧、额头、全头等部位疼痛
。需根据头痛的具体部位和类型,选用相应的引经药,
如太阳经头痛,可选择羌活、蔓荆子、川芎等
。
太阳经头痛
头痛位置:
脑后疼,上至头顶,连接到颈部。
引经药:
羌活、蔓荆子、川芎。羌活可祛风胜湿止痛;蔓荆子能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川芎为血中气药,能活血行气。
少阳经头痛
头痛位置:
头两角,即太阳穴附近,或一侧头疼。
引经药:
柴胡、黄芩。柴胡能和解表里、疏肝解郁,且善于疏散少阳半表半里之邪;黄芩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阳明经头痛
头痛位置:
前额疼痛,连接至眼睛。
引经药:
白芷、葛根。白芷气味芳香,能祛风止痛、通窍散寒;葛根能解肌退热、生津止渴,且可引药上行。
厥阴经头痛
头痛位置:
头顶疼痛,伴呕吐清水。
引经药:
吴茱萸、藁本。吴茱萸能散寒止痛、降逆止呕;藁本辛温香燥,能祛风散寒、除湿止痛。
太阴经头痛
头痛位置:
主要表现为全头痛或头重痛。
引经药:
苍术、半夏。苍术辛苦温,能燥湿健脾;半夏能燥湿化痰、降逆止呕。
少阴经头痛
头痛位置:
主要是头顶部疼痛。头痛发作剧烈,连及脑、齿、面。
引经药:
细辛、独活。细辛味辛性温,能祛风散寒、通窍止痛;独活能祛风除湿、通痹止痛。
如何缓解六经头痛的症状
1、按摩穴位:
针对不同经的头痛按摩相应穴位。如太阳经头痛可按摩天柱穴、后溪穴,用拇指指腹点按穴位,每次3-5分钟,以有酸胀感为度,能疏通太阳经络气血。对于阳明经头痛,按摩合谷穴和印堂穴有缓解作用。
2、日常护理:
保证充足的睡眠,让身体各经络得到休息和恢复。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因这些因素可能会加重头痛。避免食用辛辣、油腻等刺激性食物,多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防止内生火热或痰湿加重头痛症状。
505
大椎位置
马小丽
主任医师
中医科
大椎穴属督脉,
在人体后正中线上,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中
,由专业人士正确刺激大椎穴有调和阳气、治疗颈椎疾病、调节肺功能、去热解表等功效。
位置
大椎穴位于脊椎区,具体定位是在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中,后正中线上,约与肩峰平齐。
取穴时可让患者取正坐位,并自然低头,使颈部放松。在颈部下端,可以触摸到一个明显的突起,即为第七颈椎棘突,第七颈椎棘突下方的凹陷处即为大椎穴。如果突起骨不太明显,可以让患者活动颈部,不动的骨节为第一胸椎,其上方的凹陷处即为大椎穴。
功效
1、调和阳气:
大椎穴能调和全身阳气,对于风寒、风热感冒以及发热症状有一定辅助治疗效果,在大椎穴进行艾灸或拔罐可以缓解症状。
2、治疗颈椎疾病:
大椎穴与颈椎的生理结构紧密相关,可辅助治疗颈椎病、颈肩综合征、肩部劳损等,缓解颈肩部的疼痛。
3、调节肺功能:
大椎穴对肺功能有一定调整作用,可以增强肺呼吸功能,缓解支气管痉挛,降低呼吸道阻力。
4、去热解表:
大椎穴具有清热解表的作用,对于因湿热或火热引起的毛囊炎、痤疮等皮肤疾病,使用大椎穴放血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刺激大椎穴的方法
按摩:
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食指、中指和无名指的指腹,放在大椎穴上,轻轻按压并适当旋转。力度应适中,既不过轻也不过重,以感觉舒适为准。可以按照一定的节奏和频率进行按摩,如每次按摩5-10分钟,每日1-2次。
艾灸:
需由专业人士操作,选择合适的艾条或艾绒,并点燃。让患者取舒适体位,暴露大椎穴部位。将点燃的艾条或艾绒悬挂在大椎穴上方一定距离处,进行温和灸或雀啄灸。艾灸过程中,注意观察患者的反应和皮肤情况,避免艾灸时间过长或火力过大导致皮肤灼伤。
693
恶心按摩哪里最有效
白文武
副主任医师
中医科
出现恶心症状时
一般没有最有效的按摩穴位,但是可以尝试按摩内关穴、足三里穴、中脘穴等穴位缓解症状
,在按摩过程中尽量放松全身避免肌肉僵硬,如果恶心症状持续不缓解或者伴有其他严重不适应及时就医以确定病因并进行针对性治疗。
内关穴
位置:
内关穴位于前臂掌侧,当曲泽与大陵的连线上,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按摩方法:
用拇指指腹按压内关穴,力度要适中,以感觉有酸胀感为宜,可先顺时针方向按揉,再逆时针方向按揉,每个方向按揉各1-2分钟,然后重复操作几次。
原理:
对缓解因肠胃功能紊乱、晕车晕船等引起的恶心、呕吐等症状有很好的效果,能起到宽胸理气、和胃降逆的作用。
足三里穴
位置:
足三里穴在小腿前外侧,犊鼻穴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处,犊鼻穴位于膝盖外侧,屈膝时髌韧带外侧凹陷处即为犊鼻穴。
按摩方法:
可使用拇指或食指、中指并拢,用力按压足三里穴,按压时要有一定的深度,以产生明显的酸胀感为度,每次按压持续3-5分钟,可重复多次按压。
原理:
对于因脾胃虚弱、饮食不节等导致的恶心、消化不良等症状有显着的缓解作用,起到和胃健脾的功效。
中脘穴
位置:
中脘穴位于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4寸。
按摩方法:
用手掌根部或者是单指轻轻按压中脘穴,按压时要注意力度适中,不要过于用力以免造成不适,可做顺时针方向的环形按揉,按揉的范围以中脘穴为中心,直径大概在3-5厘米左右,每次按揉持续2-3分钟重复进行几次。
原理:
按摩中脘穴能够促进胃部的消化和吸收功能,有效缓解因胃部胀满、消化不良等引起的恶心症状,起到健胃消食、和胃降逆的作用。
合谷穴
位置:
合谷穴位于手背,第1、2掌骨间,当第2掌骨桡侧的中点处。
按摩方法:
用拇指指腹按压合谷穴,按压力度要适中,以产生明显的酸胀感为佳,可先顺时针方向按揉1-2分钟,再逆时针方向按揉1-2分钟,重复操作几次。
原理:
对于缓解因各种原因引起的恶心症状也有一定的辅助效果,特别是在缓解晕车晕船等引起的恶心方面表现较为突出。
患者按摩的注意事项
1、选择适当时间:
避免在饥饿、饱腹、酗酒或过度疲劳的状态下进行按摩,最佳按摩时间通常是在饭后1-2小时,此时身体较为放松按摩效果更佳。
2、保暖与避风:
按摩后毛孔扩张,容易受风寒侵袭,按摩后应注意保暖,避免直接吹风以防受凉感冒。
3、特定人群需谨慎:
患有严重内脏疾病、精神疾病、癌症或妊娠、月经期的女性等特定人群,在按摩前应咨询医生意见确保按摩的安全性。
345
前谷准确位置及功效
白文武
副主任医师
中医科
前谷穴
在手尺侧,微握拳,小指本节前掌指横纹赤白肉际处
,属手太阳小肠经。
可清热泻火,缓解咽喉与目赤肿痛;能通利小便,改善小便短赤频数;且具宁心安神之效,可调节心烦失眠
,对人体健康发挥多方面的调节作用。
定位
自然地微微握拳,是找到前谷穴的关键起始动作。将注意力集中在小指一侧(手尺侧)。小指有多个关节,找到小指靠近手掌的那一节,也就是第5指掌关节。观察这个关节前方的掌指横纹,在横纹头的赤白肉际处,就是前谷穴。
功效
1、清热泻火:
前谷穴可清泻小肠经的火热之邪。对于因心经、小肠经有热引起的咽喉肿痛、目赤肿痛等症状有缓解作用。例如,当外感风热之邪,热邪循经上扰导致咽喉红肿疼痛时,刺激前谷穴能够帮助清除热邪,减轻咽喉的不适。
2、通利小便:
前谷穴能调节小肠的泌别清浊功能,从而改善小便不利的情况。对于因湿热下注或小肠热盛导致的小便短赤、频数等症状,可以通过刺激前谷穴调节小便,使其恢复正常。
3、宁心安神:
心与小肠相表里,前谷穴通过调节小肠经气血,也能对心神产生影响。可用于治疗心烦、失眠等心神不宁的症状。当情绪焦虑、烦躁不安或者失眠多梦时,适当刺激该穴位有助于安定心神。
按摩前谷穴注意事项
姿势正确:
可以坐在椅子上,手臂自然放置在桌面,或者躺在床上,手臂自然伸展在身体两侧。这样能使手部肌肉放松,便于按摩操作,也有助于气血通畅,使按摩效果更好。
观察反应:
在按摩过程中,要时刻观察被按摩者的反应。如果出现局部疼痛加剧、皮肤发红发烫或出现麻木等异常感觉,应立即停止按摩。
频率适当:
按摩前谷穴的频率要适当,每天按摩1-2次即可。过于频繁的按摩可能会使手部穴位和周围组织得不到充分休息,影响身体的自我修复和调节机制。
727
补肾的艾灸位置
马小丽
主任医师
中医科
艾灸是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通过燃烧艾叶对人体特定穴位进行热刺激,以达到调理身体、治疗疾病的目的。在补肾方面,艾灸特定的穴位可以起到一定的作用,常用的穴位包括
肾俞穴、神阙穴、关元穴、太溪穴、气海穴、足三里穴等
,具体需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肾俞穴
位置:
位于腰部,第二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功效:
温补肾阳、调和阴阳、益肾强腰、调理冲任、活血通络。
效果:
艾灸肾俞穴能够直接作用于肾脏,激发肾脏的活力,促进肾气的充盈,进而温补肾阳。有助于改善因肾阳虚引起的神疲乏力、精神不振、腰膝酸痛等症状,还能提振精神,增强体质。
神阙穴
位置:
位于脐窝正中。
功效:
疏通经络、温阳益气、补肾纳气、温中健脾、宁心安神。
效果:
艾灸神阙穴能够透达肾与膀胱,缓解患者的里急后重、肛门灼痛、小便短赤等症状。同时,艾灸神阙穴还能温通元阳,复苏固脱,具有良好的养生保健作用。
关元穴
位置:
位于脐下3寸处,是三阴与任脉的交汇点。
功效:
补肾培元、温阳固脱。
效果:
艾灸关元穴可以培元固本、补益下焦,有助于治疗泌尿系统疾病,并对肾阴虚和肾阳虚引起的不适都有缓解作用。对于男性遗精、阳痿、虚劳羸瘦等病症也有一定疗效。
太溪穴
位置:
位于足内侧,内踝后方与脚跟骨筋腱之间的凹陷处。
功效:
补肾益精、清热祛湿、缓解头痛、活血化瘀、改善睡眠。
效果:
艾灸太溪穴可以改善肾虚引起的腰酸、四肢发软无力、遗精、阳痿等症状。同时,它还具有清热利湿、缓解头痛和疲劳、改善睡眠等多种功效。
气海穴
位置:
位于脐下1.5寸,属任脉。
功效:
温经止痛、补气益血、补肾。
效果:
艾灸气海穴对于虚脱、形体羸瘦、疲惫乏力等气虚病证有很好的治疗效果。同时,它还具有补肾的功效,可以用于治疗肾虚引起的腰酸背痛、阳痿、早泄等病症。
足三里穴
位置:
位于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
功效:
温经通络、补肾益气、健脾祛湿。
效果:
艾灸足三里穴能够调和气血、强壮身体,对于肾阴虚引起的腰膝酸软、头晕耳鸣等症状有缓解作用。同时,它还有助于调理脾胃、燥化脾湿,适合于脾胃虚寒、体内有湿气的患者应用。
注意事项
1、在艾灸过程中,艾条与皮肤之间应保持适当的距离,一般2-3厘米为宜,以避免烫伤皮肤。每次艾灸的时间不宜过长,一般每个穴位艾灸10-15分钟即可。
2、阴虚火旺者通常表现为手足心热、潮热盗汗等症状,这类人群在进行艾灸时需要谨慎,以免加重病情。
3、在过度饥饿或饱腹的状态下进行艾灸可能会导致身体不适,因此应避免在这些状态下进行艾灸。
627
鼻炎艾灸哪里效果最好
马小丽
主任医师
中医科
鼻炎艾灸疗法是通过选取特定的穴位,利用艾灸的温热效应促进气血流通,缓解鼻部不适。其没有效 果最好的位置,一般可以选择
迎香穴、印堂穴、肺俞穴、足三里
,有效缓解鼻炎症状。但请注意,艾灸疗法需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进行,以确保安全和效果。
迎香穴
位置:
位于鼻翼外缘中点旁,鼻唇沟中。
功效:
此穴位是手阳明大肠经与足阳明胃经的交会穴,具有通利鼻窍、祛风散热的功效。艾灸迎香穴能够直接作用于鼻部,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因风寒之邪侵袭所致的鼻塞、流涕等症状。
印堂穴
位置:
位于两眉头连线的中点,属于督脉,是手足三阳经和督脉的交会穴。
功效:
艾灸印堂穴不仅能够镇静安神,改善鼻炎引起的头晕目眩、失眠多梦等症状,还能通过刺激经络,促进鼻部气血流通,缓解鼻塞。
肺俞穴
位置:
位于背部第3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是肺之背俞穴,与肺脏直接相连。
功效:
艾灸肺俞穴可以清热解表、宣肺平喘,对于因肺气不足、外感风寒引起的鼻炎症状有显著缓解作用。
足三里
位置:
位于小腿前外侧,外膝眼下3寸,距胫骨前缘1横指处。
功效:
此穴位是胃经的重要穴位,具有调理脾胃、补中益气的功能。虽然足三里不直接作用于鼻部,但通过调理脾胃功能,可以增强人体正气,提高抵抗力,从而间接缓解鼻炎症状。
注意事项
1、在艾灸过程中务必遵循专业指导,注意穴位准确、火力适中,避免烫伤等意外发生。
2、艾灸期间应避免食用辛辣刺激、生冷寒凉的食物,以防食物刺激加重鼻炎症状。
3、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也能有效预防和治疗鼻炎。
898
三伏贴贴哪里去寒气
燕芳芳
副主任医师
中医科
三伏贴是一种传统的中医治疗方法,通过在夏季三伏天期间对特定穴位进行贴敷,达到温阳散寒、活血祛瘀、通经活络、健脾益胃、止咳平喘等多种作用。为了去除体内的寒气,三伏贴可以选择贴在
肺俞穴、风门穴、列缺穴、大椎穴、肾俞穴、足三里穴
等处。
肺俞穴
位于人体背部,第三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贴三伏贴 于肺俞穴上,有助于散寒、补肺,对肺寒引起的咳嗽、气喘等症状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风门穴
位于人体背部,第2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贴三伏贴于风门穴上,有助于疏风解表,缓解因寒气入体引起的不适症状。
列缺穴
位于人体前臂桡侧,腕横纹上1.5寸。贴三伏贴于列缺穴上,有助于温阳散寒,缓解体内寒气。
大椎穴
位于颈部,贴敷此穴位可以缓解颈椎疲劳,预防感冒,对改善脑部供血也有积极作用。
肾俞穴
位于腰部,贴敷此穴位可以温补肾阳,缓解腰部酸痛。
足三里穴
此穴位是足阳明胃经的主要穴位之一,贴敷后可以增强脾胃功能,改善消化吸收,还有助于温阳散寒,增强免疫力。
410
昆仑的位置及功效与作用
马小丽
主任医师
中医科
昆仑穴位于人体的脚踝外侧,
具体是在足部外踝后方,当外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
,属于足太阳膀胱经的穴位。
可舒筋活络,减轻脚踝伤痛;能清头明目,缓解头痛目眩;于中医产科,专业操作下可催产,且对肢体痉挛有止痉之效
,在多方面病症调理中发挥重要作用。
定位
先找到外踝尖,然后在其后方可以摸到明显的跟腱,昆仑穴就在外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中。在人体自然站立或坐立,足部放松的状态下更容易准确找到这个穴位。
功效与作用
1、舒筋活络:
昆仑穴对于缓解脚踝疼痛、肿胀以及扭伤等情况有效果。因为足太阳膀胱经循行经过下肢后侧,穴位所在位置靠近脚踝关节,通过针刺、按摩等刺激昆仑穴,可以起到疏通经络,改善局部气血运行的作用,从而减轻脚踝部位的疼痛和肿胀。
2、清头明目:
从经络理论讲,膀胱经上联头部。刺激昆仑穴对于头痛、头晕以及眼部疾病如目眩等有一定的调节作用。能够将气血向上输送,调节头部的气血供应,缓解因气血不畅导致的头痛、头晕等症状,对于改善眼部的供血和视物模糊等情况也有帮助。
3、引产止痉:
昆仑穴可用于难产时的催产,不过这种操作需要专业医生进行严格把控。对于因风邪或气血逆乱引起的痉挛,如小儿惊风、破伤风等引起的肢体痉挛,刺激昆仑穴也可以起到一定的解痉作用,帮助调节身体的气血,舒缓肌肉痉挛。
昆仑穴的日常保健方法
按摩:
用拇指或食指指腹按压昆仑穴,力度适中,每次按压3-5分钟,每天可多次进行,有助于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紧张。
泡脚:
用热水泡脚时,可以同时按摩昆仑穴,通过温热刺激,进一步促进气血运行,缓解疲劳。
散步:
选择平坦的地面,穿着舒适的鞋子散步,让双脚自然行走,有助于刺激昆仑穴,锻炼下肢肌肉。
587
按摩哪里可以止住口水
马小丽
主任医师
中医科
按摩特定的穴位可以有效止住口水,常见的穴位包括
承浆穴、地仓穴、廉泉穴和天突穴
,分别位于下颌、嘴角、颈部等,需注意按摩只能起到辅助治疗作用,且需长期坚持,如果症状严重,需积极就诊,进行针对性治疗。
承浆穴
承浆穴位于下颌正中线上,唇珠下方的凹陷处,简单说就是从唇珠向下至下巴,这两点连线的中点处,是一个明显的凹陷。
可以用食指或中指轻轻按压承浆穴,力度适中,以感到轻微酸胀为宜,每次按压持续2-3秒,重复10-15次。
地仓穴
从鼻翼旁向下至嘴角,位于这两点连线的外侧,距嘴角约0.4寸(约一横指宽)处。
按摩时,可将双手拇指指腹按于地仓穴,由轻到重进行环形揉按,频率适中,每次揉按约5分钟,能有效促进局部气血运行,调节唾液分泌。
廉泉穴
廉泉穴位于颈部喉结上方,从喉结向上至下颌骨,位于这两点连线的中点处,是一个明显的凹陷。
可用食指或中指指腹轻轻按压,力度以有轻微酸胀感为宜,每次按压3-5分钟,可重复多次进行。
天突穴
天突穴位于颈部喉结下方,从喉结向下至胸骨上窝,位于这两点连线的中点处。
可用食指或中指轻轻按压天突穴,力度适中,以感到轻微酸胀为宜。每次按压持续2-3秒,重复10-15次。
662
心脏不好按摩哪个部位比较好
白文武
副主任医师
中医科
当心脏不好时,适度按摩
膻中穴、内关穴、曲泽穴和天泉穴等特定穴位
,可能有助于缓解症状和改善心脏功能,但需注意按摩方法和时间,严重症状应及时就医。
膻中穴
位置:
位于胸部正中线与两个乳头的交汇点,平第四肋间隙。
按摩方法:
用中指或食指指腹适度揉按,每次按摩数分钟,每日可多次进行。
功效:
宽胸理气、疏通气血,辅助治疗胸闷、气短等症状。
内关穴
位置:
位于手掌内侧,两个肌腱之间,腕横纹上两寸(约两横指宽度)的位置。
按摩方法:
用拇指指腹按揉,每次按摩2~3分钟,每日可多次进行。
功效:
宽胸理气,调节心率,宁心安神,辅助治疗心胸胃病变。
曲泽穴
位置:
肘微屈时,肘横纹中,肱二头肌的内侧缘。
按摩方法:
用拇指或中指指腹适度揉按,每次按摩数分钟,每日可多次进行。
功效:
除烦安神、清心泻火,有助于调节心烦胸闷和冠心病等症状。
天泉穴
位置:
位于手臂内侧,腋前纹下两寸左右。
按摩方法:
用拇指或中指指腹适度揉按,每次按摩数分钟,每日可多次进行。
功效:
若诊断为心肌供血不足,经常出现气短、胸闷等症状,可适当按摩该部位,有助于缓解相关症状。
注意事项
1、按摩时要轻柔缓慢地进行,避免用力过猛导致不适。
2、按摩时间不宜过长,每个穴位按摩至局部感到酸胀即可。
3、若心脏症状严重或持续加重,应及时就医,进行全面的诊断和治疗。
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