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定辉的科普
查抑郁挂什么科
邹定辉
副主任医师
精神科
当想要检查自己是否患有抑郁症时,可以选择挂精神科、心理咨询科或神经内科进行就诊。及时就医并接受专业帮助是缓解抑郁症状、提高生活质量的关键。 1、精神科: 精神科是处理抑郁症等精神疾病的专业科室,医生具备深厚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能够对患者的抑郁症状进行全面的评估,并给出准确的诊断。精神科的治疗方式多样,包括药物治疗、心理治疗等。对于中重度抑郁症患者,药物治疗通常是首选,能够有效缓解抑郁症状,帮助患者恢复正常生活。同时,精神科医生还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心理治疗计划,帮助患者调整心态,增强抗压能力; 2、心理咨询科: 心理咨询科则更侧重于心理层面的干预和辅导。心理咨询师通过专业的沟通技巧和心理学知识,帮助患者识别、理解和处理抑郁情绪。引导患者认识自己的内心世界,找到问题的根源,并学会用积极的方式去应对。心理咨询科的治疗方式更加温和,适合轻度抑郁症患者或需要心理支持的人群; 3、神经内科: 虽然抑郁症主要是一种精神疾病,但有时也可能与神经内科的疾病有关。如某些脑部疾病或损伤可能导致患者出现抑郁症状。神经内科医生会进行详细的神经系统检查,排除器质性病变的可能性。 患者自身应重视情绪问题,积极采取行动改善,家人和朋友也应给予关心和支持,共同营造一个有利于心理健康的环境。 抑郁情绪的改善方法 认知行为疗法(CBT)是改善抑郁情绪的有效方法之一。患者需要学会识别和挑战自己的负面思维模式和认知偏差。如当出现我什么都做不好这样的想法时,要反思这种想法是否合理,是否存在过度概括或夸大的情况,并尝试用更客观、积极的思维方式取代它。 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对于改善抑郁情绪至关重要。每天尽量在相同的时间上床睡觉和起床,保证7-8小时的充足睡眠,良好的睡眠有助于稳定情绪、调节身体机能和恢复精力。 合理饮食同样不可忽视,增加蔬菜、水果、全谷物、鱼类等富含营养食物的摄入,避免高糖、高脂肪、高盐食物以及过量的咖啡因和酒精,这些食物可能会影响情绪和大脑功能。 适度运动对缓解抑郁情绪效果显著,如每周进行3-5次,每次30分钟以上的有氧运动,像散步、慢跑、瑜伽、游泳等,运动可以促进大脑分泌内啡肽等神经递质,使人产生愉悦感,提升情绪状态,增强自信心和身体的活力。
703
2024-12-23
老年抑郁症
邹定辉
副主任医师
精神科
老年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老年期精神障碍,可能是由遗传因素、生理因素、药物因素等导致,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一般治疗、药物治疗、心理治疗等处理措施。 1、发病原因: 遗传因素:早年发病的抑郁症患者具有明显的遗传倾向。若家族中有抑郁症病史,尤其是直系亲属,老年人患抑郁症的风险会增加。 生理因素:增龄引起中枢神经递质改变,如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功能不足以及单胺氧化酶活性升高,可影响情绪调节。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功能失调,可导致昼夜周期波动规律紊乱。随着年龄增长,老年人的生理功能逐渐衰退,抑郁症的患病风险也会增加。 药物因素:老年人长期服用某些药物,如心血管药物以及中枢神经系统药物,容易引起老年期抑郁症。 心理社会因素:老年期遭遇到的生活事件,如退休、丧偶、独居、家庭纠纷、经济窘迫等,以及具有神经质性格,都可能对老年期抑郁症的产生、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躯体疾病:老年人可能患有多种慢性疾病,如高血压病、冠心病、糖尿病及癌症等,这些疾病及长期治疗所使用的药物可能增加抑郁症的发生风险。 2、针对性治疗: 一般治疗:保持规律的作息、均衡的饮食、适度的运动,这些都可以对抑郁症的康复产生积极影响。尝试一些放松身心的活动,如冥想、瑜伽等,以缓解心理压力。 药物治疗: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抑郁药物治疗,常用的药物包括盐酸马普替林片、盐酸氯米帕明片、盐酸阿米替林片等。存在甲状腺功能减退的情况,可以遵医嘱合理使用左甲状腺素钠片、甲状腺片等药物治疗。存在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的情况,可以遵医嘱合理使用氢化可的松片等药物治疗。注意用药期间需要严格遵医嘱用药,不可以自行选择药物,以免出现不良反应。 心理治疗:在进行药物治疗的同时,还可以在医生指导下通过心理治疗的方式改善,常用的心理治疗方式主要包括认知行为疗法、精神分析疗法等。家人应鼓励老年人参与社交活动,保持积极的生活态度,多与老年人沟通,帮助老年人舒缓心情,改善抑郁情绪。 物理治疗:如果药物治疗的效果一般,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配合经颅磁刺激、迷走神经刺激、脑深部电刺激等物理方式治疗。 老年抑郁症的发病原因复杂多样,治疗时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具体情况,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措施。同时,家人的陪伴和关爱也是治疗老年抑郁症的重要一环。 预防老年抑郁症的方法 建立规律的生活作息和健康的生活习惯是基础。老年人应确保足够的睡眠时间,合理安排日常活动,避免过度疲劳。同时均衡饮食也是必不可少的,适量摄入富含Omega-3脂肪酸的食物,如鱼类,有助于支持大脑功能和心理健康。 适度的身体活动对预防老年抑郁症具有积极作用。老年人可以选择散步、瑜伽或温和的力量训练等运动方式,每周至少进行数次,以促进神经递质平衡,缓解压力反应。 此外,积极参与社交活动也是预防老年抑郁症的有效手段。老年人应多参加兴趣小组、志愿者工作等社区活动,保持与他人的互动,这有助于增强自我价值感,减轻孤独感。
1392
2024-12-20
多动症怎么治疗最好最快
邹定辉
副主任医师
精神科
多动症的治疗是一个综合且个体化的过程,不存在绝对统一的最好最快方案,需依据患儿具体状况制定多维度策略,治疗通常涵盖行为疗法、药物治疗等。 1、行为疗法: 通过设定明确的行为规则与奖惩机制,引导患儿建立良好行为模式。例如当患儿能够专注完成一项任务时,给予小奖励如贴纸、表扬等,若出现冲动或注意力不集中行为,则适当给予如减少玩耍时间的惩罚。 2、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在多动症治疗中常起关键作用,尤其是对于症状较为严重的患儿,能够调节大脑神经递质失衡,有效改善患儿注意力不集中、多动、冲动等症状。药物使用需严格遵循医嘱,从低剂量开始,根据患儿反应与耐受程度逐步调整剂量。 3、感觉统合训练: 感觉统合训练针对多动症患儿感觉统合失调问题而设,通过专业训练器材与活动,如平衡木、滑板、抛接球等,刺激患儿视觉、听觉、触觉、前庭觉等多种感觉系统,促进大脑对感觉信息的整合与处理能力,增强身体协调性、平衡感与空间感知能力,进而改善患儿注意力、行为控制与学习能力。训练需在专业人员指导下进行,且要长期坚持才能取得较好效果。 治疗过程中,家长要避免过度责备患儿,防止加重其心理负担。严格按照医生嘱咐用药,切勿自行增减剂量或停药。定期带患儿到医院复查,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多动症需要注意什么 培养规律作息: 帮助患者建立稳定的日常作息时间表,确保充足的睡眠,每晚尽量保证8-10小时的睡眠时间。固定的起床、就餐、学习、活动和睡眠时间,有助于调节身体生物钟,稳定情绪。 优化学习环境: 为患者打造安静、整洁、有序且干扰较少的学习空间。保持学习区域光线明亮、温度适宜、通风良好,清理桌面杂物,仅摆放与当前学习任务相关的物品,减少视觉和听觉上的干扰因素。 提升社交技能: 教导患者学会倾听他人、轮流发言、保持眼神交流、理解他人感受和意图,通过角色扮演、小组游戏、社交故事等训练方式,提高其社交意识和能力,增强人际沟通与交往的自信心。
1514
2024-12-18
厌学怎么办
邹定辉
副主任医师
精神科
厌学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需要从多个方面来解决,例如需要找出厌学原因,然后改变学习环境等,甚至可以考虑带其就医。 1、找出厌学原因 学习压力过大是常见原因之一,比如课程难度增加、作业量过多,导致孩子长期处于疲惫状态,这时需要和老师沟通,适当调整学习任务,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让孩子能逐步完成,减轻压力。 人际关系问题也不容忽视,如果孩子在学校受到同学的欺负或者被孤立,会对学校产生厌恶,家长要鼓励孩子说出在学校的遭遇,和学校老师一起解决同学之间的矛盾,帮助孩子重新融入集体。 兴趣缺失也是因素,学习内容如果过于枯燥,孩子很难保持积极性,尝试把学习内容和生活实际、孩子的兴趣结合起来。例如,通过喜欢的历史故事来学习历史知识。 2、改变学习环境 在家中营造安静、舒适的学习环境,减少干扰,家长可以陪伴学习,但不要过度施压。在学校方面,如果座位安排不合理等影响学习,可与老师协商调整。 3、调整心态 对于孩子,要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让他们明白学习的意义不只是成绩,还有自身能力的提升和知识的获取。可让孩子设定小目标,每完成一个就给予适当奖励,增强自信心和成就感。对于家长,要保持平和心态,不要过度焦虑,避免把负面情绪传递给孩子。 厌学问题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共同关注,家长要给予理解和支持,学校应营造良好氛围,社会要提供多元化发展途径,通过多方面努力,帮助厌学的孩子重拾学习热情。 厌学是病吗 厌学本身不是一种传统意义上的疾病,但可能是多种问题的外在表现。从心理层面看,长期的厌学情绪可能和心理障碍有关。例如,孩子可能因为学习压力过大而产生焦虑症或抑郁症。在这种情况下,厌学是这些心理疾病的一种症状,焦虑的孩子可能会对学习产生过度的紧张和恐惧,而抑郁的孩子则可能失去对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然而,厌学也可能是由非心理疾病因素导致的,比如学习环境不佳,包括教室过于吵闹、师生关系紧张等,或者是学习方法不当,孩子努力却没有收获,从而对学习产生抵触情绪。 所以,不能简单地将厌学判定为一种病,需要仔细分析背后的原因,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来改善。
726
2024-12-18
强迫症的表现主要有
邹定辉
副主任医师
精神科
强迫症的表现多种多样,主要包括强迫观念、强迫意向等,这些症状可能单独出现,也可能同时存在。强迫症表现严重程度因人而异,这些症状可能对患者的日常生活产生严重影响,需要及时就医治疗。 1、强迫观念 强迫思维:以刻板形式反复闯入患者头脑中的观念、表象或冲动,内容常常是暴力、猥亵或毫无意义的,这些思维并非自愿且令人痛苦反感。 强迫穷思竭虑:对一些常见的事情、概念或现象反复思索、刨根问底,自知毫无现实意义,但不能自控。 强迫怀疑:对自己的言行的正确性反复产生怀疑,需要反复检查,如门窗有没有关好,钥匙带没带等。 强迫对立观念:患者脑中出现一个观念或看到一句话,便不由自主地联想起另一个观念或词句,且性质对立。 强迫联想:由一个观念联想到另一个观念,如患者看到、听到或想到某事物时,就不由自主联想到一些令人不愉快或不详的情境。 强迫回忆:患者意识中不由自主地反复想起经历过的事情,无法摆脱,感到苦恼。 2、强迫意向 强迫意向是指患者体会到一种强烈的内在冲动,要去做某种违背自己意愿的事情,但一般不会真正行动。这种冲动是非理性的、荒诞的,患者知道这种冲动是不合理的,但内心冲动无法摆脱。 3、强迫行为 强迫检查:如反复检查门窗、煤气是否关好,电插头是否拔掉等。 强迫洗涤:患者为了消除对赃物、毒物或细菌污染的担心,表现为反复不断地洗手、洗澡或洗衣服、餐具等。 强迫询问:强迫症患者常常不相信自己的所见所闻,为消除疑虑所带来的焦虑,常不厌其烦地询问他人,以获得解释或保证。 强迫计数:患者对数字产生了强迫观念,整日沉浸于无意义的计数动作中,即使对偶然碰到的电话号码、汽车车牌号等都要反复默记,浪费大量时间而不能自控。 强迫性仪式动作:一些反复出现的、刻板的、过分的程序或仪式动作,通常是为了对抗某种强迫观念所致的焦虑而逐渐形成的。 有些强迫症患者还可能出现语无伦次、毫无原因地重复相同话语、遵循特殊顺序穿衣清洗、走路、吃饭或经常没有必要地反复做某些事情等表现。日常生活中需要保证充足睡眠,适度运动,像跑步、瑜伽等,能缓解压力、调节情绪,避免因压力过大而加重强迫症状。 强迫症怎么办 心理层面,认知行为疗法很关键,通过专业心理咨询师引导,认识到强迫思维和行为的不合理性,主动改变应对方式,比如刻意减少重复检查、清洗等行为的次数,逐步打破强迫的循环。 日常要学会自我放松,当强迫症状出现时,可做深呼吸,慢慢吸气再缓缓呼气,或是进行冥想练习,将注意力从强迫想法上转移开,让身心平静下来。 如果症状严重影响到生活、工作,务必及时就医,遵医嘱服用抗抑郁等相关药物辅助治疗,综合多种方法来逐步克服强迫症。
843
2024-12-16
强迫症的治疗方法大全
邹定辉
副主任医师
精神科
强迫症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自我调节、心理治疗等,对于严重的强迫症患者,可能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治疗方法,可以提高治疗的效果,帮助患者更快地恢复健康。 1、自我调节 放松技巧:学会放松技巧,如深呼吸、冥想、瑜伽等,可以帮助减轻焦虑和紧张情绪,从而缓解强迫症的症状。 转移注意力:尝试将注意力从强迫行为上转移到其他有意义的活动上,如运动、阅读、社交等,有助于减少对强迫行为的关注。 2、心理治疗 认知行为疗法:通过与治疗师的交流,患者可以了解强迫症的本质和成因,学会识别和改变负面的思维模式和行为习惯。治疗师可以帮助患者认识到强迫行为的不合理性,并引导患者逐渐减少强迫行为的频率,暴露和反应预防是认知行为疗法中常用的技术,通过让患者逐步暴露在引发焦虑的环境中,学习不采取习惯性的仪式行为,逐渐减轻焦虑,缓解强迫症状。 森田疗法:强调顺其自然、为所当为,让患者接受强迫症状的存在,努力控制强迫行为,并专注于现实生活中的任务,从而减轻焦虑和症状。 精神分析治疗:通过深入了解患者的潜意识冲突,帮助患者领悟并改变症状,这种方法适用于部分对心理动力学有兴趣且愿意深入探讨内心世界的强迫症患者。 3、药物治疗 抗抑郁药物:如三环类抗抑郁药和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这些药物可以帮助缓解强迫症患者的症状。但需要注意,药物治疗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不同的患者可能需要不同的药物和剂量。 抗焦虑药物:对于伴有明显焦虑症状的强迫症患者,可以使用抗焦虑药物来缓解症状。 4、物理疗法 近年来,一些物理疗法也被用于治疗强迫症,如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等,这些物理疗法在某些患者中具有较好的疗效。但需要注意,物理疗法通常需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并可能存在一定的风险。 5、家庭支持 家庭的支持对于强迫症患者的治疗非常重要,家人可以理解和接纳患者的症状,给予患者情感上的支持和鼓励,家人可以帮助患者建立健康的生活习惯,如规律作息、适度运动等,有助于改善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 强迫症是一种慢性疾病,需要患者长期配合医生进行治疗,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也应注意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过度紧张和焦虑。可以尝试培养一些兴趣爱好来丰富自己的生活,并严格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和定期复查。 强迫症的治疗周期 强迫症的治疗周期因人而异,受多种因素影响,对于症状较轻,比如只是偶尔出现一些重复检查、反复洗手等行为,且患者自身配合度高、能积极调整心态和生活习惯的情况,通过规范的心理治疗,像认知行为疗法,一般可能需要几个月到一年左右时间能看到明显改善,后续再巩固一段时间基本可达到较好状态。 要是症状严重,强迫思维和行为频繁出现,已严重影响到正常生活、工作和社交,并且还伴有焦虑、抑郁等共病情况,那治疗周期会延长很多。除了心理治疗外,还需配合药物治疗,如使用抗抑郁药物,这样的话整个治疗过程或许需要1-3年,甚至更久,期间还需不断根据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持续监测治疗效果。
1248
2024-12-16
为什么精神病人不知道自己精神病
邹定辉
副主任医师
精神科
精神病患者有时无法意识到自己患病的事实,涉及多种复杂因素,如疾病本身的特性、大脑功能异常等,这些因素相互作用,使得患者难以正确认识自己的病情。 1、疾病本身的特性 在精神分裂症等严重精神障碍中,患者可能缺乏洞察力,即无法理解自己患有精神疾病的状态,大多坚信自己的想法和行为是正常的,而外界的看法才是错误的。这种认知障碍使得患者难以主动寻求帮助,甚至会拒绝必要的治疗。 2、大脑功能异常 神经生化功能异常:精神病患者的大脑神经递质分泌可能紊乱,导致幻觉、思维混乱等情况。在这种状态下,患者可能无法正确判断自己的精神状态。 神经内分泌失调:精神病患者可能存在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糖尿病等原发病,这些疾病可能导致大脑神经元兴奋性增加,进一步影响患者的认知功能。 3、心理防御机制 面对精神疾病的诊断和治疗,部分患者可能出于心理防御机制,选择否认自己的病情,以逃避现实带来的压力和不安。 4、疾病发展阶段 在精神病初期阶段,症状可能相对轻微且不明显,患者可能难以察觉自己的精神状态已经出现问题。 患者应按照医生的建议定期回访医院,评估治疗效果并调整治疗方案。及时与医生沟通病情变化,有助于更好地控制病情,家属也应积极参与患者的治疗过程,共同制定康复计划。 精神病人的日常注意事项 精神病病人应严格按照医生的指导规律服药,不得随意增减药量或停药。药物治疗是控制病情的重要手段,擅自停药可能导致病情复发或加重。 患者应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避免熬夜、过度劳累等不良生活习惯,良好的作息有助于稳定情绪和精神状态。保持营养均衡的饮食,避免暴饮暴食或过度节食。适当摄入富含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素的食物有助于身体健康。 患者应避免接触可能引起情绪波动或精神刺激的事物,如暴力、恐怖类电影、电视剧等。保持平稳的心态有助于病情稳定。患者应积极参与社交活动,与家人、朋友保持良好的沟通和互动。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助于提供情感支持,减轻病情带来的压力。
1015
2024-12-16
产后抑郁症怎么治愈
邹定辉
副主任医师
精神科
产后抑郁症是产后常见的精神心理障碍,其治愈需要综合多方面因素,依据病情严重程度与个体差异制定方案,通过药物治疗、心理治疗、物理治疗等多途径协同,以缓解抑郁症状、调整心理状态并恢复正常生活功能。 1、认知行为疗法: 是治疗产后抑郁症的重要手段,旨在帮助产妇识别并改变负面的思维模式与行为习惯。治疗师引导产妇审视自己对育儿、自身形象、家庭关系等方面的不合理认知,如过度自责、对婴儿健康过度担忧等,并通过实际案例与理性分析加以纠正。 2、人际心理治疗: 着重于改善产妇的人际关系,产后抑郁症常与家庭关系、夫妻关系、社交关系等方面的问题相互关联。治疗师通过与产妇深入交流,分析其在人际关系中的困扰与矛盾,如夫妻间的沟通不畅、与家人育儿观念的冲突等,并提供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3、药物治疗: 在产后抑郁症治疗中占据重要地位,对于中重度产后抑郁症患者,抗抑郁药物可有效缓解症状。常用药物如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其通过调节大脑中5-羟色胺的水平,改善情绪、睡眠与食欲等症状,需要遵医嘱用药。 4、重复经颅磁刺激: 是一种新型的物理治疗方法,利用磁场作用于大脑特定区域,调节神经细胞的兴奋性与神经递质的传递。对于产后抑郁症患者,可改善大脑的神经功能,减轻抑郁症状,尤其是对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或不能耐受药物不良反应的患者。 家人应密切关注产妇情绪变化,及时给予安慰与鼓励。产妇按医嘱规律服药,不得擅自停药或换药。 产后抑郁症需要注意什么 作息规律:建立规律的作息时间表,保证充足且高质量的睡眠。睡眠不足会严重影响情绪调节,打乱生物钟易引发或加重抑郁情绪。可通过睡前放松技巧,如温水浴、听轻柔音乐等,促进睡眠,维持身体与心理的平衡状态。 社交适度:在身体允许的情况下,适度参与社交活动,如与亲朋好友视频通话、参加线上母婴交流群等。社交互动能转移注意力,提供情感宣泄渠道,减轻心理负担,但要避免过度社交导致疲劳,以不增加心理压力为度。 健康饮食:注重饮食营养均衡,增加富含维生素B、维生素D、ω-3脂肪酸等食物摄入,如鱼类、坚果、新鲜蔬果等。
660
2024-12-13
产后抑郁症的症状
邹定辉
副主任医师
精神科
产后抑郁症症状表现多样,涵盖情绪、认知、行为等多个方面,且程度不一。其是产妇在分娩后常见的一种心理障碍性疾病,不仅影响产妇自身的身心健康,还会对家庭关系及新生儿的成长发育产生不良影响。 1、情绪低落与焦虑: 产妇常常莫名地感到悲伤、沮丧,情绪长时间处于低落状态,对周围事物缺乏兴趣。会伴有焦虑不安,时常担心宝宝的健康、自己能否胜任母亲角色等问题,容易因小事而心烦意乱,如宝宝的哭闹、家人的无意言语等都可能引发其强烈的情绪波动,但这种情绪尚在可自我控制与调节的范围。 2、睡眠障碍: 初期可能表现为入睡困难,躺在床上辗转反侧,脑海中思绪纷杂,难以平静下来进入睡眠状态。或者睡眠浅,容易惊醒,轻微的声响或宝宝的动静就会使其醒来,之后难以再次入睡。 3、食欲改变: 部分患有产后抑郁症的产妇会出现食欲方面的异常,有的产妇会食欲减退,对以往喜爱的食物也提不起兴趣,进食量明显减少,导致体重逐渐下降。 而另一些产妇则可能出现食欲大增的情况,通过大量进食来寻求心理上的慰藉,从而体重快速上升。 4、注意力不集中: 随着病情发展,产妇会发现自己难以集中精力做事情,如阅读书籍、观看电视节目时经常走神。 在照顾宝宝或处理日常事务时也容易出错,记忆力明显下降,常常忘记刚刚发生的事情或接下来要做的安排。使得产妇在生活和育儿过程中感到更加吃力和挫败,自我效会发现自己难能感降低,进一步加重心理负担。 5、自我否定与自责: 病情进一步加重时,产妇会陷入严重的自我否定之中,过度关注自己在育儿过程中的不足,认为自己不是一个合格的母亲,对宝宝的任何问题都归咎于自己。 家人和朋友应密切关注产妇的情绪变化,尤其是产后初期,一旦发现有情绪低落、焦虑等异常表现,要给予充分的理解、陪伴和支持。若产妇症状持续加重或出现自杀倾向等危险信号,务必及时寻求专业心理医生或精神科医生的帮助,切勿延误治疗时机。 产后抑郁症需要注意什么 调整生活方式: 产妇应确保充足的睡眠时间,避免过度劳累。均衡的饮食有助于提供身体所需的营养,促进身心恢复。适度的运动如散步、瑜伽等也有助于缓解压力,改善情绪。 心理调节: 产后抑郁症患者往往面临巨大的心理压力,需要进行有效的心理调节,包括学习放松技巧如深呼吸、冥想等,以及培养积极的生活态度。 认识产后抑郁症: 产妇及其家人应充分认识到产后抑郁症的存在和严重性,了解产后抑郁症的症状和危害,有助于及时发现问题并寻求专业帮助。
763
2024-12-13
产后抑郁症的病因
邹定辉
副主任医师
精神科
产后抑郁症是一种特发于女性产后的精神心理障碍,其病因复杂多样,涉及生理、心理、社会等多方面因素的综合作用,通常难以自行缓解。 1、激素水平急剧变化: 女性在孕期体内雌激素、孕激素等激素水平大幅升高,而分娩后这些激素水平会迅速下降,这种急剧的激素变化会影响大脑中神经递质的平衡,如血清素、多巴胺等。血清素水平的降低与抑郁情绪密切相关,影响着人的情绪、睡眠和食欲等,产妇可能会因此出现情绪低落、焦虑、失眠、食欲不振等症状。 2、遗传易感性: 有抑郁症家族史的产妇,患产后抑郁症的风险明显增加。某些基因的变异可能影响大脑对情绪的调节机制,使产妇在面对产后的各种压力时,更容易出现抑郁情绪。 3、心理调适不良: 从孕期到产后,女性的生活发生巨大变化。孕期对新生命的期待,产后面对照顾新生儿的压力、身体形象的改变、睡眠不足以及角色转变等问题,如果产妇不能及时调整心态,就容易产生心理落差和焦虑情绪。 4、既往精神病史或心理创伤: 有既往精神病史的产妇,如曾患抑郁症、焦虑症等,产后复发的风险较高。产妇过去经历的心理创伤,如童年时期的虐待、忽视、重大生活挫折等,也可能在产后被重新触发。 家人应给予产妇充分的关爱与支持,尤其是丈夫要多分担家务与照顾孩子的责任。产妇自身要注意休息,保证睡眠,适当进行户外活动,放松心情。 产后抑郁症怎么治疗 心理支持: 家人给予产妇充分关爱、理解与陪伴,倾听其内心感受,专业心理咨询师通过认知行为疗法等,帮助产妇调整负面认知,应对角色转变压力,重建自信与积极心态,是治疗的基础环节。 生活调整: 合理安排作息,保证充足睡眠,避免过度劳累。适当运动,如散步、瑜伽等,可促进身体分泌内啡肽等神经递质,改善情绪状态,有助于身体恢复,增强抗压能力。 社交互动: 鼓励产妇参与社交活动,如与朋友聚会、参加母婴社群等。与他人交流分享经验,可减少孤独感,拓宽视野,丰富生活内容。
524
2024-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