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勇的科普
有静脉曲张的人平时应该注意什么
兰勇
主任医师
血管外科
静脉曲张是指由于血液淤滞、静脉管壁薄弱等因素,导致静脉迂曲、扩张。患有静脉曲张的人,在平时应当注意活动与休息、穿着弹力袜、抬高双腿等,以控制病情并预防并发症。
1、活动与休息:
避免长时间站立或坐着不动,每小时至少起身活动几分钟,进行简单的腿部运动,如脚踝旋转或小腿肌肉的收缩与放松,以促进血液循环。
2、穿着弹力袜:
穿戴医生推荐的医疗级压力袜,特别是在起床后立即穿上,直至晚上休息时脱下,有助于减轻腿部肿胀和疼痛。
3、抬高双腿:
休息时尽量抬高双脚,高于心脏水平,每次15-20分钟,有助于促进血液回流,减轻腿部压力。
4、控制体重:
保持健康的体重,避免额外的负担加重下肢静脉负荷。
5、健康饮食:
摄入富含纤维的食物,避免便秘,因为便秘会增加腹压,从而加重静脉曲张。
6、避免高温:
不要用过热的水泡脚或长时间泡澡,高温可能导致血管扩张,加重血液淤积。
7、戒烟限酒:
吸烟和饮酒可能影响血液循环,应尽量避免。
8、定期检查:
遵医嘱定期复查,以便及时监测病情变化,必要时调整治疗方案。
9、避免紧身衣物:
穿着宽松的衣物,避免紧身裤和高跟鞋,减少对下肢的压迫。
10、保持清洁:
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擦伤,减少感染的风险。
通过这些生活方式的调整,可以帮助减轻静脉曲张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如果有任何症状加剧或新症状出现,应及时就医。
1510
静脉曲张是从脚踝开始吗
兰勇
主任医师
血管外科
静脉曲张的发生部位并非固定从脚踝开始,受解剖结构、工作生活习惯、遗传因素、疾病并发、妊娠等多种因素影响,起始位置因人而异,发现疑似症状应及时就医。
1、解剖结构影响:
脚踝部位的静脉承受较大的压力,尤其是在长时间站立或行走后,并不意味着静脉曲张一定会首先出现在脚踝。因为个体的静脉解剖结构存在差异,有些人大隐静脉的起始段可能先出现问题,而有些人则可能在小腿其他部位先有症状。
2、工作与生活习惯:
长期从事站立工作,或经常保持久坐姿势,下肢静脉回流不畅,由于每个人的工作姿势和习惯不同,可能导致血液淤积的部位有所差异,所以静脉曲张的起始位置也不固定。比如,经常盘腿坐的人,可能在膝盖附近先出现曲张。
3、遗传因素:
部分人由于遗传因素,静脉壁本身就比较薄弱或瓣膜功能不全,静脉曲张可能在下肢的任何部位首先发生,不一定局限于脚踝,而且遗传因素导致的发病部位可能更加多样化,难以预测。
4、疾病并发:
部分疾病如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动静脉瘘等,可能会影响下肢静脉的血流动力学,静脉曲张可能作为并发症出现,其起始位置往往与原发疾病的影响区域相关,不一定从脚踝开始 。
5、妊娠影响:
女性在妊娠期间,体内激素水平变化,子宫增大压迫下腔静脉,导致下肢静脉回流受阻,但曲张的起始位置可能因胎儿的胎位、孕妇的体重分布等因素而不同,不一定先从脚踝表现出来。
发现下肢有任何疑似静脉曲张的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专业检查和诊断,以预防病情进展和并发症的发生。
1322
颈动脉斑块能消除吗
兰勇
主任医师
血管外科
颈动脉斑块早期轻度有可能使斑块缩小或稳定,中度、重度斑块,难以完全消除,但通过积极的生活方式调整、药物治疗和必要时的手术治疗,可以有效控制进展,降低心脑血管事件的风险。患者应遵循专业指导,实施个性化的治疗计划。
1、消除的可能性:
早期轻度斑块:通过积极的治疗和生活方式干预,有可能使斑块缩小或稳定。
中度斑块:完全消除较困难,但可以控制其进展,降低心脑血管疾病风险。
重度斑块:难以完全消除,主要以预防并发症和稳定病情为主。
2、生活方式调整:
合理饮食:减少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的摄入,增加膳食纤维和抗氧化物质的摄入。
适量运动:通过运动控制体重,提高心肺功能,促进血液循环。
戒烟限酒:烟草和酒精都是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应尽量避免。
3、药物治疗:
抗血小板药物:抗血小板药物,用于防止血小板聚集,减少血栓形成的风险。
降脂药物:他汀类药物,用于降低血脂水平,改善血管内皮功能。
血压控制药物:高血压是颈动脉斑块形成的危险因素之一,有效控制血压有助于斑块的管理。
4、手术治疗:
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对于斑块较大、造成血管严重狭窄的患者,可通过手术剥离增厚的内膜及斑块。
颈动脉支架植入术:在狭窄的颈动脉内放置支架,以撑开血管壁,恢复血流通畅。
5、激光手术:
利用激光的穿透力分解斑块,但需注意手术风险。
6、针灸、介入治疗:
作为辅助治疗手段,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的症状。
患者应定期进行 颈动脉超声检查了解斑块大小、性质等,评估斑块的变化和血管狭窄的程度,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908
颈动脉斑块吃什么药
兰勇
主任医师
血管外科
颈动脉斑块一般是由于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建议积极就医,遵医嘱使用调节血脂药物、降压药物、控糖药物、抗血小板聚集药物以及扩血管药物治疗。
1、调节血脂药物:
常见药物包括阿托伐他汀钙片、瑞舒伐他汀钙片等,药物能够降低血液中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减少脂质在血管壁的沉积,从而稳定斑块,防止斑块进一步增大和破裂。
2、降压药物:
多数颈动脉斑块患者存在高血压,可以遵医嘱使用硝苯地平片、苯磺酸氨氯地平片等药物控制血压,减轻血管壁的压力,降低斑块破裂的风险。
3、控糖药物:
部分患者还会伴随高血糖,降糖药包括盐酸二甲双胍片、格列美脲片等,能够控制血糖水平,减少血糖对血管的损害,降低斑块形成和进展的风险。
4、抗血小板聚集药物:
常见药物包括阿司匹林肠溶片、硫酸氢氯吡格雷片等,药物能够抑制血小板的聚集,防止血栓形成,降低斑块脱落的风险。
同时,患者还应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如戒烟限酒、低盐低脂饮食、适量运动等,促进斑块的稳定和消退。
2533
静脉曲张尽量不做手术吗
兰勇
主任医师
血管外科
对于症状轻微、没有严重并发症的患者,可以尝试非手术治疗。对于有严重症状或并发症的患者,手术可能是更好的治疗选择,因为能够更彻底地解决问题,减少未来复发的风险。
1、非手术治疗静脉曲张
生活方式调整:包括保持健康的体重、定期锻炼、避免长时间站立或坐着不动、抬高双腿以促进血液循环等。
压力袜:穿着医用弹力袜可以帮助支撑静脉,减少血液在静脉中的积聚,缓解疼痛和肿胀。
药物治疗:使用一些药物如迈之灵片、地奥司明片等,有助于改善静脉循环,减轻症状。
硬化治疗:通过向受影响的静脉内注射硬化剂,使其闭合并逐渐被身体吸收,这种方法通常适用于较小的静脉。
激光或射频消融:利用激光或射频能量关闭受影响的静脉,让血液重新导向健康的血管。
2、手术治疗
当非手术治疗无法有效控制症状,或者患者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如溃疡、出血、深静脉血栓时,手术治疗可能成为必要的选择。手术方法包括传统的剥离术、微创手术如内视镜下静脉摘除术、激光或射频消融等。
在选择治疗方法时,患者应充分了解各种方法的优缺点,结合自身情况做出明智的选择。同时,加强预防和长期管理也是控制静脉曲张病情的重要手段。
1062
腿静脉曲张什么原因引起的
兰勇
主任医师
血管外科
腿静脉曲张的形成原因多种多样,主要包括妊娠、不良生活习惯、慢性咳嗽、先天性浅静脉壁薄弱、静脉瓣膜功能障碍,具体可以前往医院血管外科就诊,明确诊断。
1、妊娠:
孕妇在怀孕期间,由于体重增加、子宫增大,会对腹腔静脉形成压迫,阻碍下肢静脉回流,会有上述表现。可以采用左侧卧位休息,以减少对腹腔静脉的压迫。
2、不良生活习惯:
如久站、久坐,会使腿部的血液循环不畅,导致静脉瓣膜承受过多压力,静脉回流受阻,最终引发静脉曲张。适当进行腿部运动,如散步、骑自行车等,促进静脉血液回流。
3、慢性咳嗽:
慢性咳嗽时,腹部压力会上升,长期咳嗽会导致腹腔一直受压,进而影响到下肢静脉的回流,出现此类情况。可遵医嘱使用复方罗汉果止咳颗粒、氢溴酸右美沙芬片等药物治疗咳嗽。
4、先天性浅静脉壁薄弱:
此类情况会使静脉更容易扩张,无法有效抵抗血液回流时的压力,从而增加静脉曲张的发病率。建议穿弹力袜提供外部压力,帮助静脉血液回流。
5、静脉瓣膜功能障碍:
静脉瓣膜的主要功能是防止血液倒流,当静脉瓣膜功能出现障碍时,血液无法正常回流,静脉压力升高,可导致此现象。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地奥司明片、迈之灵片等,改善静脉循环。
如果保守治疗无效,需要遵医嘱进行手术治疗,如下肢静脉曲张微创手术、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等。
652
下肢动脉血管闭塞症状及防治
兰勇
主任医师
血管外科
下肢动脉血管闭塞的症状包括早期的下肢发凉麻木、间歇性跛行、静息痛,严重时会出现溃疡和坏疽,防治方法有生活方式调整、药物治疗、 介入治疗和手术治疗,出现症状应及时就医。
1、症状表现:
下肢发凉麻木:在疾病早期,患者可能会感到下肢发凉、麻木,尤其在天气寒冷或长时间行走后,由于动脉供血不足,导致下肢血液循环变差,皮肤温度降低,神经感觉异常。
间歇性跛行:随着病情进展,患者会出现间歇性跛行,表现为行走一段距离后,下肢肌肉出现疼痛、酸胀、无力,迫使患者停下休息,休息后症状缓解,再次行走后又会出现,下肢动脉狭窄加重,肌肉缺血缺氧的典型表现。
静息痛:当动脉血管闭塞进一步加重,即使在休息时,下肢也会出现疼痛,尤其是在夜间,疼痛通常位于足部或小腿,疼痛剧烈,影响睡眠,表明下肢组织已经严重缺血,处于缺血性神经炎阶段。
溃疡和坏疽:如果病情得不到有效控制,下肢皮肤会出现溃疡、感染,甚至坏疽,溃疡通常发生在足部,伤口难以愈合,坏疽则是组织坏死的表现,严重时可能需要截肢。
2、防治方法:
生活方式调整:戒烟限酒,控制体重,合理饮食,适量运动。
药物治疗:使用抗血小板药物、他汀类降脂药、血管扩张药等,以改善血液循环,预防血栓形成。
介入治疗:对于严重的血管闭塞,可采用血管腔内成形术、支架置入术等介入手段,开通血管,恢复血流。
手术治疗:在病情极为严重,介入治疗无效的情况下,可能需要进行动脉旁路移植术等手术治疗。
患者应积极配合治疗,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定期复查,以维护下肢血管的健康,一旦出现下肢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避免延误病情。
1248
血管和筋的区别
兰勇
主任医师
血管外科
血管由内皮细胞、平滑肌细胞和结缔组织构成,负责运输血液,呈管状分布全身;筋主要是肌腱和韧带,由胶原纤维束组成,连接肌肉骨骼或稳定关节,两者在组成、功能、形态、分布和损伤表现上均有明显区别,日常应注意保护。
1、组成成分:
血管主要由内皮细胞、平滑肌细胞和结缔组织构成。内皮细胞形成血管的内表面,平滑肌细胞控制血管的收缩和舒张,结缔组织提供支持。而筋,通常指肌腱和韧带,主要由致密的胶原纤维束组成,具有很强的韧性和抗拉强度。
2、功能作用:
血管的主要功能是运输血液,将氧气、营养物质和代谢产物输送到身体各个部位。动脉将富含氧气的血液从心脏输送到组织,静脉则将含二氧化碳和代谢废物的血液送回心脏。筋的作用是连接肌肉和骨骼或稳定关节,传递肌肉收缩产生的力量,实现肢体的运动和维持关节的稳定性。
3、外观形态:
血管通常呈管状,管径大小不一,动脉较厚且富有弹性,静脉壁较薄,内有瓣膜防止血液倒流。筋则呈条索状或带状,质地坚韧,颜色较白。
4、分布位置:
血管广泛分布于全身,包括内脏、肌肉、皮肤等各个部位。筋主要分布在关节周围、肌肉与骨骼的连接处。
5、损伤表现:
血管损伤可能导致出血、血肿、血栓形成等,严重时会影响相应组织器官的血液供应。筋损伤则表现为疼痛、肿胀、活动受限,如肌腱断裂会导致肌肉无法正常收缩,韧带损伤会影响关节的稳定性。
血管和筋在多方面都存在明显差异,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保护血管和筋,避免过度劳累和受伤。
1534
血管瘤不用治疗没事吧
兰勇
主任医师
血管外科
血管瘤是否不用治疗不能一概而论,取决于类型和位置、生长速度、症状和影响、患者年龄和健康状况、心理因素等,应定期复查观察变化,由医生指导决策。
1、血管瘤的类型和位置:
部分类型的血管瘤,如较小的毛细血管瘤,位于不影响功能和美观的部位,可能会自行消退,无需进行治疗,但如果是蔓状血管瘤或位置特殊的血管瘤,即使较小也可能需要积极干预。
2、血管瘤的生长速度:
如果血管瘤生长缓慢,没有明显增大的趋势,且对周围组织和器官没有压迫,可能暂时观察,快速生长的血管瘤可能会侵犯周围组织,导致功能障碍或严重的并发症,需要及时治疗。
3、症状 和影响:
若血管瘤没有引起疼痛、出血、感染等症状,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影响较小,可以先不治疗,但如果出现了上述症状,或者影响了器官功能,则应考虑治疗。
4、患者的年龄和健康状况:
对于婴幼儿,部分血管瘤可能随着生长发育逐渐消退,治疗可以相对保守,但对于成年人或有基础疾病的患者,血管瘤可能带来更大的风险,治疗决策需要更加谨慎。
5、心理因素:
如果血管瘤影响了患者的心理健康,如导致自卑、焦虑等情绪,即使其在生理上没有明显危害,也可能需要治疗以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
对于血管瘤的患者,应定期复查,密切观察其变化,以便医生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1376
血管瘤分为哪几种类型
兰勇
主任医师
血管外科
血管瘤一般分为毛细血管瘤、海绵状血管瘤、蔓状血管瘤、混合型血管瘤等类型,发现疑似应及时就医明确诊断和类型以制定治疗方案。
1、毛细血管瘤:
多在出生时或出生后不久出现,好发于颜面、颈部,通常表现为鲜红或紫红色斑块,与皮肤表面平齐或稍隆起。一般在1岁以内生长迅速,以后逐渐停止生长,部分可自行消退。
2、海绵状血管瘤:
由充满血液的血窦和薄壁静脉构成,多生长在皮下组织内,也可在肌肉、骨骼等部位,呈蓝色或紫红色,柔软有弹性,可压缩,其生长速度较慢,但损害较大。
3、蔓状血管瘤:
由较粗的迂曲血管构成,常见于头皮、面颈部及四肢,局部可摸到搏动的血管肿块,听诊可闻及血管杂音,此类血管瘤可因外伤或感染而破溃出血,甚至危及生命。
4、混合型血管瘤:
同时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类型血管瘤的特点,如毛细血管瘤和海绵状血管瘤混合,其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较为复杂,取决于各种类型所占的比例。
5、橙色斑、葡萄酒色斑:
相对少见,表现和预后也各有特点。
发现疑似血管瘤的情况,患者应及时就医,明确诊断和类型,以便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以确保患者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