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来医生
分享至
  • 复制链接
取消
点击这里 让更多人看到

一点小事就焦虑害怕怎么办

罗国帅心理科主治医师
天津市安定医院三甲
咨询
播放语音内容
01:58
如果一点小事就焦虑、害怕,应该进行自我调整,也应该及时治疗。自我调整方面一定要树立自信,尤其是积极的转移注意力,克服紧张、焦虑、害怕等情绪问题,这个时候应该努力做好自己应该做的事情,或者多做感兴趣和让自己开心起来的事情,比如看视频、玩游戏、和好朋友聊天、出去逛街、吃美食等,这些活动都能有效的转移注意力,让自己摆脱焦虑、害怕的情绪问题,也能让自己的生活变得充实,变得快乐。也应该积极的与人沟通,尤其是如果因为小事就焦虑、害怕,很可能是因为自己的心理素质比较差,或者缺乏有效的安全感以及来自于家人和朋友的支持感,这个时候应该主动与家人、朋友沟通和交流,寻求他们的理解,尤其是争取父母的鼓励和包容。也应该及时进行治疗,尤其是因为一点小事就紧张、害怕,在没有办法自我调整的情况下应该及时服药治疗,比如服用苯二氮卓类的药物,常用的有劳拉西泮、奥沙西泮、地西泮、阿普唑仑等,这些药物有非常良好的效果,但是服药肯定要听医嘱安排,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指导用药。
2023-07-25浏览70023次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心理咨询科医生推荐

相关推荐

曲姗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三甲全国第21
一点小事就焦虑害怕如何调整
出现一点小事就焦虑、害怕时,应及时就医,排除病理因素,若罹患疾病,通常自我调节、他人劝说、自我调整等方式都不会有较好的改善。若未达到疾病程度,仅为容易过分紧张、害怕,此时可进行自我调节、调整,常见情况如下:1、寻找社会背景:如工作压力大、人际关系紧张、经历不好的事情或生活打击,包括感情不幸、离婚、失恋、家人重病或离世等社会背景,可能使人处于容易紧张、焦虑的状态。针对这种背景,可逐一进行解决,若工作压力大,可减少压力源,若人际关系紧张,可用暂时隔离等方法,使整体生活背景逐渐平静,这种易害怕、紧张的情况会有所好转;2、学会排解方式:如鼓励运动、鼓励学习呼吸调节方法,如渐进式肌肉放松法,可通过肌肉调节,以进一步调控大脑的紧张。也可以学会与人倾诉,分享恐惧、害怕、忧虑等,可起到减缓或减弱过分焦虑、害怕的作用。
陈策副主任医师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三甲全国第63
一点小事就焦虑害怕如何调整
一点小事就焦虑、害怕,要进行区分,如果患者从年轻到现在,一直都是胆小碰到小事就害怕的人,可能是性格所决定,需要心理调整。如果以前不怕困难,最近碰到事就紧张、害怕,要考虑是否为焦虑症的患者,或者有无其他的情绪方面的问题,要到医院里寻求医生帮助。具体情况如下:1、如果是性格问题,需要寻求心理治疗师帮助,教会患者处理事情、思考事情、换个角度看待事情;2、如果是最近性格变化,需要医院里寻求医生诊断,如果达到疾病诊断,需要使用抗焦虑或者抗抑郁等药物治疗。
周佳男副主任医师
天津市安定医院三甲
为什么会焦虑害怕
"焦虑、害怕是人类常见的情绪,当危险来临时个体产生一种担心的情绪,同时机体的警觉性会增加,会调动机体来面对和解决这种危机,所以焦虑情绪是个体的一种防御机制,保持适度的焦虑对于提升个体的警觉性、敏锐性,解决现实中的困难和问题有帮助。\n如果焦虑、担心、害怕过度,影响到正常的工作和生活,就不是焦虑情绪,而是焦虑症。如果意识到焦虑情绪难以控制,并且伴发躯体症状,表现为心率过度增快、坐立不安、紧张、肌肉寒战等,就需要医生的帮助。产生焦虑和害怕的情绪很正常,但如果这种情绪过头,就要去看医生。"
罗国帅主治医师
天津市安定医院三甲
为什么会焦虑害怕
"出现了焦虑、害怕有可能是以下原因引起来的:1、有可能是性格缺陷,有些人性格内向自卑,也有些人完美主义、特别要强;同时也有一些人特别敏感,总是在意别人的一举一动,在意别人的评价;也有一些人性格胆小、做事爱钻牛角尖、想事情特别偏激等等,有这样的性格因素很容易变得焦虑、担心、害怕。2、有可能是一些心理疾病引起来的,比如焦虑症,焦虑症的患者很容易紧张、焦虑、担心,每天忧心忡忡,而且会伴随躯体症状,比如头痛、头晕、恶心、呕吐、腹部不适、心慌、尿频、尿急、出汗等等,如果有以上的原因一定要积极的对症治疗。"
罗国帅主治医师
天津市安定医院三甲
总是焦虑恐惧害怕怎么办
总是焦虑、恐惧、害怕可以使用以下方法进行治疗和处理: 1、心理治疗的方法,比如人本主义疗法、认知行为疗法、系统脱敏疗法,这些方法都可以很好的缓解恐惧、害怕等情绪问题,让自己变得自信,从而解决恐惧、害怕的问题。 2、药物治疗,恐惧、害怕的心理让自己难以自控,影响了日常生活可以考虑服用劳拉西泮、奥沙西泮等苯二氮卓类药物进行治疗,也可以考虑维生素B1及谷维素来缓解恐惧、害怕的情绪问题,以上方法都可以。
曲姗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三甲全国第21
总是焦虑恐惧害怕怎么办
总是焦虑、恐惧、害怕,应前往医院就诊,判断是否处于病态。人类这种恐惧、焦虑、害怕的反应,通常是在一个令人害怕的场景中,如遇见老虎、遇见重大应激事件,如果没有应激事件,而总是处在恐慌、害怕的状态下,可能是病态问题,如焦虑症、抑郁症、强迫症等。如果发生上述疾病,应以科学的态度去对待,遵医嘱进行心理治疗、药物治疗,或两者结合进行生活调整。如果不是疾病所导致,可以进行日常调节,如体育运动,运动是缓解紧张、恐慌较有效的办法。还应寻找导致恐慌、害怕的背景,如压力过大、学业负担沉重、失恋等不良打击、挫折、创伤,然后修复、减缓造成恐慌的原因,比如暂时隔离困难的人际关系。同时也可以去做一些有兴趣爱好的事情,投入到喜欢的事情中,进入忘我状态,也可以使心情平静,改善恐惧、害怕。同时也鼓励与他人倾诉,把恐慌、恐惧、担忧、思虑进行分享,当他人能够理解时,情况也会改善、好转。
徐新娜副主任医师
北京积水潭医院三甲全国第76
为什么一点小事就容易心跳加速
如果因为一点小事或者是稍微的情绪激动就会引起心动过速,说明本身躯体对于交感神经的兴奋性比较敏感,这与自身体质有一定的相关性。 有一些人群比较容易被激惹或者是出现心动过速,就应该避免诱因的发生。特殊情况下还可以使用抗心律失常的β受体阻滞剂来抑制交感神经的兴奋性,减慢心率。 但是在考虑为神经兴奋性、敏感性的因素之前,需要除外是否有器质性疾病的可能性,比如贫血、甲状腺功能亢进等疾病也可以引起心动过速或者是心跳容易被加速,需要完善相关检查,鉴别诊断。
肖春玲主任医师
北京回龙观医院三甲
心里焦虑害怕怎么治疗
"心里焦虑、害怕这是一些症状,就是有些担心紧张害怕的症状,一旦有这些症状,应该尽快到精神心理专科医院进行评估,这些焦虑、紧张、害怕是在什么程度,是不是达到了焦虑症或者恐惧症的标准。一旦符合了疾病的标准就要接受医生的建议,进行系统治疗,但是经过评估以后发现只是些轻度的问题,比如工作压力、有轻度的紧张,最近要晋升或者有些上学的孩子要高考、中考等,在这种大的生活事件面前,有适度的紧张其实是正常的紧张,每个人都可能会有,要把这些紧张变成动力,去把这个事情做好,要觉得有压力,要多做事情,争取好成绩、争取好的晋升。如果达到了疾病的标准,一定要治疗,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结合着治疗,常用的抗焦虑药也有抗抑郁的作用,心理治疗主要是认知行为疗法等,这些方法都可以。"
李婷副主任医师
聊城市人民医院三甲
一上班就焦虑害怕怎么回事
一上班就焦虑害怕,如果是刚刚参加工作,那么有可能是适应不良的现象,不太适应目前的工作环境、工作强度还有工作氛围。另外如果是之前上班都没有事情,最近一段时间一上班就焦虑害怕,那么有可能是工作压力太大,可能患上了焦虑症,就需要到正规的医院进行诊断和治疗。 如果是刚上班的新手存在的这种适应不良的情况,通过心理咨询,慢慢的调整患者的紧张不安的状态,随着时间的流逝还有工作经验的丰富,慢慢的就可以得到缓解。如果是工作了一段时间,然后才出现的这种焦虑害怕,如果是患上了焦虑症,一方面可以服用一些抗抑郁的药物,比如说帕罗西汀、西酞普兰。 另一方面,也可以进行心理治疗,比如认知治疗、行为治疗,从这种思想上去调整患者的不良的认知和负性的思维习惯,减轻压力,缓解内心的冲突。另外,也可以通过这种放松训练,缓解自己紧张的、紧绷的身心。
曲姗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三甲全国第21
一点小事就哭有轻度抑郁吗
一点小事就哭,不一定是有轻度抑郁。哭是一个外在表现,是一个人情绪表达的方式,几乎每天都能感知到情绪的低落、低沉,高兴不起来。但高兴不起来和心情低落的表现很多,有的人会觉得想哭,有的人会一言不发,有的人会不与人交流,有的人会终日卧床不出门,每个人的表现形式不一样。此时就需要针对其情绪的前后变化来进行判断,会比较容易推测。比如之前非常阳光乐观积极,很愿意与人交往,突然有一个阶段因为一点小事就很容易哭,很容易掉眼泪,就可能会有抑郁。但是抑郁的程度,需要让专门的医生来判断,然后再去分轻、中、重的三种情况。如果这个人一贯如此,之前与现在的情绪变化不大,都是比较容易喜欢哭的性格,一点小事就容易情感反应比较剧烈。那此时就不一定是疾病的形式,那么如果连疾病都达不到,就更不能对抑郁的程度进行判断。分度是指已经明确有抑郁的基础上,再去分轻度、中度、重度。其中基本的逻辑是要在有抑郁的前提下,而不能通过哭的外在形式,判断是否有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