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分泌科科室相关科普
甲亢潜伏3年才被识破,正常吗?
史晓阳
副主任医师
内分泌科
👩甲亢得了3年才被发现正常吗?甲亢指的是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病3年才被发现一般是正常的现象,有可能是病情比较轻,没有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不能够及时发现病情,应该是比较常见的一种现象哦。 在我们临床上,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会影响到甲状腺功能,甚至还有可能会诱发一系列的临床症状,可能会表现出轻微的乏力、怕热、多汗、体型消瘦等表现。 但如果没有明显的高代谢症状,只是轻微乏力、多汗等现象,患者可能不会引起注意,而一直没有去医院检查,导致3年才被发现。 💁那么,如果确诊为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有哪些治疗方法和日常调理方法呢? ✅饮食调整:避免使用含碘比较多的食物,如海鲜、紫菜、海带等。建议患者应该适当地增加一些肉类或者是蛋类食物的摄入,同时还需要多喝温水,避免饮用咖啡或者是浓茶等刺激性的饮品。 ✅药物治疗:同时需要遵医嘱通过用药的方法改善,如甲巯咪唑片或者丙氧硫嘧啶片等药物,能够抑制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哦!(详情见图) ✅手术治疗:对于中度或者是重度的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并且通过保守治疗没有达到改善,必要时可以考虑做甲状腺手术切除(手术过程可以戳图)。 💪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帮助到你,让我们一起努力,战胜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迎接健康美好的未来!记得给我点赞留言哦,我们随时互动。
427
2024-06-17
什么不健康会造成体质代谢异常
吴晞
副主任医师
内分泌科
体质代谢异常指的是人体在代谢过程中出现的异常状况,可能是遗传因素造成,并非不健康导致,也可能是饮食不健康、运动不健康、运动方式不健康、生活环境不健康等因素导致,可以到医院就诊咨询。 1、遗传因素: 家族中存在代谢异常的现象,后代也可能会出现代谢异常的表现。此时一般不会有异常表现,可以定期复查。 2、饮食不健康: 比如高糖、高脂饮食,或饮食中缺乏膳食纤维、暴饮暴食等,可能会导致糖分、脂肪摄入过多,或胃肠蠕动减慢等,影响到身体代谢。 3、运动不健康: 可能是由于久坐、运动不足导致,此时肌肉活动减少,能量消耗降低,可能会使身体逐渐失去对胰岛素的敏感性,进而影响到身体代谢。 4、生活方式不健康: 包括睡眠不足、精神压力大、吸烟饮酒等,可能会影响到身体的激素分泌和代谢调节,增加出现代谢性疾病的风险。 5、生活环境不健康: 长时间生活在重金属比较多的环境中,可能会导致身体中沉积,对身体的代谢系统产生负面影响。 此外,还可能是用药不健康等因素导致,应该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保持适当的运动量,避免不良的生活方式,并尽量减少环境因素的影响。同时,对于有遗传倾向的人群,需要定期进行体检和筛查,及时发现并干预代谢性疾病的发生。
1171
2024-06-17
怎么能让胰岛素恢复正常
吴晞
副主任医师
内分泌科
让胰岛素恢复正常需要改善胰岛功能,方法包括改善饮食习惯、增加体力活动、控制体重、保持规律作息、药物治疗,建议到医院的内分泌科就诊明确。 1、改善饮食习惯: 建议遵循低糖、低脂、高纤维的饮食原则,减少高糖、高脂食物的摄入,如糖果、甜饮料、油炸食品等。可以增加蔬菜、水果、全谷类等富含纤维的食物摄入,有助于减缓食物消化速度,降低血糖上升速度,减轻胰岛负担。 2、增加体力活动: 适当的体力活动可以增加肌肉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促进血糖的利用和转化,减轻胰岛负担。建议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骑自行车、游泳等,避免久坐不动。 3、控制体重: 超重或肥胖是胰岛素分泌异常的重要诱因之一,通过控制体重,可以有效改善胰岛素的敏感性,促进胰岛功能的恢复。建议采用健康的方式减重,如控制饮食、增加运动等,避免使用极端的减重方法。 4、保持规律作息: 睡眠不足或睡眠质量差会影响胰岛素的分泌和作用,建议保持规律的作息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有助于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 5、药物治疗: 在饮食和运动控制的基础上,如果血糖水平仍然较高,可以考虑使用药物治疗,比如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阿卡波糖片、盐酸二甲双胍片等,必要时也可以遵医嘱使用胰岛素注射液。 通过综合性的管理和治疗,可以有效改善胰岛素的分泌和作用效率,促进胰岛功能的恢复,同时需要注意定期到医院进行体检和随访,及时发现和处理异常情况。
902
2024-06-17
幼年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少是怎么回事,怎么办
吴晞
副主任医师
内分泌科
幼年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少可能与环境因素、不良饮食习惯有关,也不排除是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慢性淋巴细胞甲状腺炎、甲状腺激素抵抗综合征的原因导致,建议到医院的内分泌科就诊,查明原因并进行治疗。 1、环境因素: 如果生活在碘缺乏地区,此时可能会导致碘元素长期摄入不足,导致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日常饮食中应增加含碘食物的摄入,如海带、紫菜等。 2、不良饮食习惯: 饮食中缺乏足够的碘元素或营养不均衡,可能影响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此时可以多进食碘含量丰富的食物,如虾皮、含碘食盐等,同时还要纠正挑食、偏食等问题。 3、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可能是由甲状腺先天性发育异常、甲状腺激素合成缺陷、下丘脑和垂体的病变等原因引起,导致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此时进行定期检测即可,家长可以带孩子定期进行甲状腺功能检查,以便及时补充碘治疗,包括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左甲状腺素钠片、甲状腺片等。 4、慢性淋巴细胞甲状腺炎: 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由于甲状腺滤泡细胞被破坏,导致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此时需要遵医嘱长期服用左甲状腺素钠片进行替代治疗,同时可以增加含碘食物的摄入。 5、甲状腺激素抵抗综合征: 是一种罕见的疾病,由于甲状腺激素受体异常,使身体无法有效利用甲状腺激素,尽管甲状腺本身可能正常分泌,但无法发挥正常作用。一般需要遵医嘱使用药物进行治疗,如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左甲状腺素钠片等,同时需要根据孩子对药物的敏感程度随时进行调整。 如果需要进行甲状腺激素的补充,建议定期监测甲状腺功能,以便及时调整药物剂量,避免过量或不足。
754
2024-06-17
降血脂的四大维生素有什么
吴晞
副主任医师
内分泌科
在临床中能够降血脂的维生素比较多,如维生素A、B族维生素、维生素C、维生素D、维生素E等,并不只有四种,但是具体效果因人而异,不能够完全依赖维生素。对于明确出现高血脂的患者,建议到医院就诊查明原因,配合医生使用药物进行治疗。 1、维生素A: 能够维持皮肤上皮组织完整性以及促进脂肪的新陈代谢,可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血脂的调节。 2、B族维生素: 包括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B6、维生素B12等,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参与血脂的调节,能够促进肝脏的代谢,帮助肝脏分解脂肪,降低血脂水平。 3、维生素C: 可以促进血液中胆固醇转化为胆汁酸,降低血清总胆固醇水平,同时还能增加脂蛋白脂酶的活性,降低血清甘油三酯水平。 4、维生素D: 属于脂溶性维生素,可以通过调节体内的钙和磷代谢来降低血脂水平。 5、维生素E: 可以通过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减少脂质的氧化损伤,降低血脂水平。 此外,还包括维生素K等维生素,具体建议到医院就诊咨询。对于高血脂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规范治疗,同时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比如合理饮食、适量运动等,也可以遵医嘱使用阿托伐他汀钙片、辛伐他汀片等药物进行治疗。
509
2024-06-17
住院半个月血糖降不下来是怎么回事,怎么办
吴晞
副主任医师
内分泌科
住院半个月血糖降不下来的原因比较多,比如饮食控制不当、运动不足、药物使用不当以及应激状态、胰岛素抵抗等,建议查明原因后配合内分泌科医生进行后续治疗。 1、饮食控制不当: 患者可能未严格按照糖尿病饮食要求进食,摄入过多高糖、高脂食物。建议严格遵医嘱制定个性化的糖尿病饮食计划,确保营养均衡摄入且低糖、低脂。 2、运动不足: 住院期间患者可能因病情或治疗限制而减少运动,导致血糖控制不佳。医生可以根据患者情况制定合适的运动计划,比如散步、太极拳等,同时注意运动时间和强度,避免低血糖发生。 3、药物使用不当: 如果患者使用的降糖药物剂量不足或未按时服用,以及药物种类选择不当,对某些患者可能效果不佳,影响降糖效果。对于口服药物效果不佳的患者,可以考虑遵医嘱使用胰岛素注射液进行治疗。 4、应激状态: 住院期间可能存在手术、感染、创伤等应激因素,导致血糖升高。此时可以暂时观察,随着身体逐渐适应,可能会慢慢改善。 5、胰岛素抵抗: 长期高血糖状态可能导致胰岛素抵抗,使得降糖药物效果不佳。此类患者可以遵医嘱使用格列吡嗪片、格列美脲胶囊等药物改善患者的胰岛素抵抗状态,促进血糖下降。 此外,还可能是肾病、神经病变等并发症影响血糖调节造成,建议通过多项临床检查明确原因,配合医生进行积极治疗,以免影响到身体健康。
900
2024-06-17
基础代谢低的原因是什么
吴晞
副主任医师
内分泌科
基础代谢是指人体在静息状态下,维持生命活动所需的最低能量消耗,当出现比较低的情况时,可能是多种原因导致,包括体重偏低或年龄较大、缺乏运动、不良生活习惯、肥胖、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等,建议到医院就诊查明原因。 1、体重偏低或年龄较大: 体重较轻的人群以及老年人的基础代谢率都相对较低。此时属于比较正常的情况,可以通过合理饮食和适量运动维持正常代谢。 2、缺乏运动: 长期缺乏运动会导致肌肉量减少,影响基础代谢率。建议增加运动量,如长跑、游泳、仰卧起坐等,可以增强肌肉和提高基础代谢率。 3、不良生活习惯: 包括不健康的作息习惯和饮食习惯,比如经常熬夜和过度节食,都可能导致基础代谢率降低。此时建议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还可以调整饮食结构,保证营养均衡摄入,避免过度节食。 4、肥胖: 当体脂率增加时,体重比例关系会变化,可能会导致基础代谢率相对偏低。此时建议适当减轻体重,可以控制饮食、增加运动量,还可以多吃一些提升代谢的食物,如燕麦、玉米等。 5、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与年龄增大有关,此时可能会使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导致基础代谢率降低。此时建议保持良好的生活与饮食习惯,必要时可以遵医嘱使用左甲状腺素钠片、甲状腺片等药物进行治疗。 此外,还可能与患者本身存在糖尿病、肝功能异常等因素有关,建议到医院通过多项检查明确原因,配合医生进行积极治疗,以免影响身体健康。
1289
2024-06-17
糖尿病吃莜面血糖高了
吴晞
副主任医师
内分泌科
糖尿病吃莜面血糖高了原因较多,可能是碳水化合物含量较高、烹饪方式不当、饮食搭配不合理,但也可能是运动不足以及药物作用等,建议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明确。 1、碳水化合物含量较高: 莜面主要由碳水化合物组成,而碳水化合物是血糖主要来源。若糖尿病患者摄入过多碳水化合物,会使血糖迅速升高。建议糖尿病患者应控制莜面摄入量,适量食用即可,避免过量。同时可以选择搭配富含膳食纤维食物,如蔬菜、豆类等,以减缓血糖上升速度。 2、烹饪方式不当: 如果莜面烹饪时加入过多油脂或调味料,会增加食物热量和升糖指数,从而使血糖水平升高。因此建议糖尿病患者在烹饪莜面时,应选择清淡、少油的烹饪方式,如蒸煮、炖煮等,而避免油炸、炒制等高油脂烹饪方法。 3、饮食搭配不合理: 如果在进食莜面时,没有合理搭配其他食物,如缺乏膳食纤维、蛋白质等营养素,也可能引起血糖升高。糖尿病患者在食用莜面时应注意合理搭配其他食物,如增加蔬菜、豆类等食物摄入,以保证营养均衡。 4、运动不足: 缺乏运动会导致身体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从而增加食用莜面后血糖升高风险。因此应保持适当运动量,如散步、慢跑、游泳等有氧运动,以提高身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 5、药物作用: 糖尿病患者在服用降糖药物时,如果药物剂量不足或药物种类选择不当,也可能导致食用莜面后血糖升高。应严格按照医嘱服用降糖药物,定期监测血糖水平,如有需要及时调整药物剂量或更换药物种类。 除上述常见因素外,还可能是应激反应等因素引起,建议糖尿病患者保持健康生活状态,同时定期监测血糖水平,如有需要及时就医调整治疗方案。
738
2024-06-17
糖尿病不可怕,专家一招来帮你
吴晞
副主任医师
内分泌科
糖尿病作为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虽然带来了不少生活上的困扰,但并不可怕。只要掌握正确的管理方法,糖尿病患者同样可以拥有健康的生活,例如合理饮食、规律运动、药物治疗,以及心理调适、定期随访,具体可以咨询内分泌科的医生。 1、合理饮食: 糖尿病患者的饮食应以低糖、低脂、高纤维为主,合理搭配主食、蔬菜、水果和蛋白质食物,确保营养均衡。避免暴饮暴食,定时定量进餐,有助于稳定血糖水平。 2、规律运动: 适当的运动对于糖尿病患者至关重要,规律的运动可以提高身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有助于降低血糖。建议选择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游泳等,每周至少进行3-5次,每次30分钟以上。 3、药物治疗: 糖尿病患者应严格遵医嘱服用药物或注射胰岛素,例如盐酸二甲双胍片、阿卡波糖片等,切勿自行停药或更改剂量,以免加重病情。同时定期监测血糖、血压、血脂等指标,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4、心理调适: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疾病,患者需要长期面对病情。因此,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对于控制病情至关重要。建议患者学会放松自己,避免过度焦虑和压力过大。 5、定期随访: 糖尿病患者应定期到医院进行随访检查,包括血糖、肾功能、眼底等项目的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有助于控制病情进展。 糖尿病并不可怕,只要掌握正确的应对方法,糖尿病患者同样可以拥有健康的生活。
529
2024-06-17
糖尿病必吃四类肉,好吃稳血糖,营养又健康!
吴晞
副主任医师
内分泌科
糖尿病患者饮食管理至关重要,在肉类选择上,并非所有肉类都适合。鸡胸肉、瘦牛肉、瘦猪肉、鱼肉这四类肉,不仅口感鲜美,还能帮助稳定血糖,同时提供丰富的营养,日常可以根据口味适量进行选择。若存在相关疑问,可以就医进行咨询。 1、鸡胸肉: 鸡胸肉脂肪含量低,蛋白质含量高,是糖尿病患者的理想选择,适量食用有助于维持血糖稳定。 2、瘦牛肉: 选择瘦牛肉部位,如里脊、牛腱等,富含铁元素,有助于预防贫血,同时控制血糖。 3、瘦猪肉: 挑选猪里脊、猪腿肉等瘦肉部位,烹饪时去除肥肉部分,以保持饮食健康。 4、鱼肉: 鱼肉富含不饱和脂肪酸,有助于降低血脂,预防心血管疾病,同时鱼肉中的蛋白质对血糖影响较小。 在选择肉类时,糖尿病患者还需注意烹饪方式,尽量采用蒸、煮、炖等低脂低油的烹饪方法,避免油炸、烧烤等高脂高油的烹饪方式。此外,适量摄入肉类,搭配蔬菜、粗粮等,保持饮食均衡,才能更好地控制血糖。在注意饮食的同时,患者还需要配合适当的运动,以更好控制血糖。
1480
2024-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