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屠莹的科普
孩子得了抑郁症,家长该给予怎样的支持?
张屠莹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抑郁·双相
我是一名心理咨询师,从业以来,咨询群体以青少年为主,抑郁症来访者占了很大的比例。并不是我刻意把来访者的群体定位于青少年,而是当今国人对于心理咨询的认知和接受程度,还未达到一个科学客观的状态。即便是来求助的家庭,大多也是因为孩子因病情导致不能正常上学,家长抱着“有病乱投医”的心态,试试心理咨询。 所以,我做的很多青少年抑郁症的案例,咨询初期,需要花很多时间和家长沟通,普及抑郁症的基本常识,目的就是让家长正确认识什么是抑郁症,怎样从内心真正接纳孩子的病情,并给予不可或缺的配合与支持。 曾经有位确诊为重度抑郁症的16岁的男孩曾对我倾诉: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也许半年前,也许更早,老觉得自己会分神,听课不在状态,不能集中精力,老师在讲台上滔滔不绝,我却会忘记刚才他讲了什么,也不知道该记下什么,做什么作业。 我的逻辑能力并没有丧失,还是可以做题,和同学讨论,可是短期记忆和注意力丧失的很严重,但是,我自己并没有意识到 在我意识到我不是学习状态不对,而是可能得病了的时候,是因为我对周围一切事物都感到厌烦,内心有无比的恐惧,不敢去学校不愿面对老师和同学…… 后来我在网上一个抑郁症患者群里和一个网友讲了自己生病的事情,那个网友淡淡地说:你知道自己生病了,那说明你已经踏上治愈之路了。而他得病多年,经常失控在家里摔东西,可他和他的家人从来没有意识到他是生病了,而是觉得他青春期叛逆,性情大变,不懂事、不感恩、不知好歹……”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于2017年发布的《抑郁症及其他常见精神障碍》(Depression and Other Common Mental Disorders)报告,目前世界范围内有超过3.5亿人罹患抑郁症,近十年来患者增速约18%。根据估算,目前为止中国泛抑郁人数逾9500万。 2019年7月24日,中国青年报在微博上发起针对大学生抑郁症的调查,在超过30万的投票中超过两成的大学生认为自己存在严重的抑郁倾向。世界卫生组织也曾提出1/4的中国大学生承认有过抑郁症状。中国学生群体的抑郁发病率在23.8%。 抑郁症患者的康复与社会支持系统非常相关。他们往往情感比较丰富,也比一般人容易受到身边人情绪的影响,所以家属对于抑郁症患者正确的理解、支持和爱护对于其康复帮助非常大。当我们身边有亲友患了抑郁症,尤其是一个家庭中孩子得病,亲友首要做的是,先了解认识什么是抑郁症。 抑郁症是一种疾病 抑郁症患者的脑部扫描能显示出疾病的生物学证据。在神经间传输信号的关键大脑化学元素也表现出失衡的状态。患者无法用“意志”赶走抑郁。和其他疾病一样,抑郁症通过正确的治疗,可以得到缓解。 很多家长可以接受孩子身体患有其他疾病时,如感冒发烧、肠胃炎、甚至痛经等发作时身体不舒服的状态,会接纳、理解、照顾孩子,允许孩子休息,直到恢复健康后再去正常学习。但往往有些认识不到抑郁症是种疾病的家长,会主观认为孩子抑郁就是“懒”、“不够勤奋”、“不想努力”、“意志力不够坚强”,认为通过鼓励、督促、要求、施压让孩子勤奋起来,就能恢复正常。你对一个高烧40℃的孩子说一句:“孩子加油!”他就能好起来吗?这是不可能的常识,所以,家长只有对抑郁症这种病症有基本的、科学的认识,才能接纳孩子“病了”这个事实。 抑郁症的主要病症反应 根据《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5版》,抑郁症是抑郁障碍的一种典型状况,符合抑郁发作标准至少2周,有显著情感、认知和自主神经功能改变。主要临床表现包括核心症状及其他相关症状,核心症状主要为心境低落、兴趣丧失以及精力缺乏。抑郁障碍患者在心境低落的基础上常常伴有其他认知、生理以及行为症状,如注意力不集中、失眠、反应迟钝、行为活动减少及疲乏感。 所以如果你觉得孩子怎么一得病就“不通情理”了,是因为他是病人,认知是非常态的。如果家长因此生气,甚至通过批评、指责、攻击,以期望能“教育”孩子,让其“改邪归正”,这样做的后果往往会导致家长和孩子之间的矛盾冲突升级,关系紧张,也不利于抑郁症患者的康复。 亲友怎样才能给到抑郁症患者正确的支持呢? 1、保持平稳的情绪 孩子患了抑郁症,家长紧张、焦虑,期望孩子快点好起来,这都是正常的,可以理解的。 但家长需要明白:焦虑的情绪会传染,如果家长不能控制情绪,无论是刻意鼓励“加油!”还是表达担忧“你什么时候能好起来?”或者提些并不专业的建议要求“你必须每天几点起床,去锻炼身体,坚持学习多少小时……”带给孩子的感受都是否认、不被接纳、不被理解、不被支持。甚至感觉自己受到了排斥、攻击,激起他更强烈的愧疚和愤怒。 所以家长一定先学会调整自己的情绪,“欲速则不达”,明白康复需要一个复杂的过程,当下最好的做法就是先接纳孩子的病情,放平心态,克制自己不过度关心,配合医生,照顾好孩子的饮食起居,这就是最有力的支持。 2、接纳孩子,也接纳自己 很多抑郁症患者的家长会有“为什么是我的孩子病了?”这样的困扰,内心有一种“病耻感”,觉得倒霉、耻辱,传出去很丢面子,或总认为是自己的教育出了问题,愧疚、自责。这都是内心不接纳的表现。 抑郁症在全球有相当数量的患者,这就是一个普通的疾病,谁也没有自信说谁这一生什么病都不会得。抑郁症有复杂的成因,明白当下该做什么,远比去追究“孩子为什么会得病”要有意义得多。当然积极听取心理咨询师的建议,也反思纠正之前做的不当的地方,对治疗是必不可少的帮助。 3、陪伴和守护 抑郁症的康复之路,是一个曲折或漫长的过程。需要患者、家属、医生、心理咨询师形成联盟。孩子患了抑郁症,家长不单是监护人,更要做好观察者。作为孩子最亲近的人,朝夕相处的家庭成员,父母是给医生和咨询师反映第一手病情的人。患者出现问题,要鼓励患者咨询就医,有问题及时求助沟通。 如果孩子出现强烈的情绪波动,如自责、愧疚、暴躁、痛哭及躯体化症状恶化,或开始安排后事、有自残行为等,家长就要注意患者是否有自杀的风险了,这时如果不知道如何处理,一定要及时寻求专业的帮助。 4、爱的共情 很多抑郁症患者的父母,看到孩子被疾病折磨,内心也无比痛苦,但一定要相信,抑郁症是有治愈希望的,爱是人生至暗时刻的一道曙光。 “无条件的爱”,是爱的最高境界,不管孩子有病没病,都一如既往地让他感受到父母无私伟大的爱,这会给他注入重要的生命能量。 不评判、不施压,只需告诉他“你对我们无比重要”“我们永远都爱你”“不是因为你健康、优秀我们才爱你,你只因为是你,就是我们爱你的理由”。 孩子难受痛苦的时候,可以和他说“我看到你很难受,这种痛苦我虽然没有亲身体验,但我明白你的痛苦”“我在这陪着你”“你需要我做点什么,尽管告诉我”…… 这种爱的陪伴和共情,能让抑郁症患者疗愈过程加快。爱能够给患者传递这样的信息:我不是孤独的,我是被爱的,我要好起来,我的生命是有所期待的。 愿所有的抑郁症患者都早日走出黑暗,未知的人生旅途,定会有更丰富多彩的风景等待你去经历和体验。活着,就有希望。 (文章来自“有来心理”公众号,关注可获取更多科普。)
5591
91
2023-12-23
哪种类型的母亲会让孩子抑郁的概率升高?
张屠莹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抑郁·双相
母亲,是每个人生命中最最重要的人,也是对我们一生都产生最大影响的人。在我们的意识和潜意识中都深深地植入了她的DNA。 但世间也有太多的矛盾和问题,来自于与母亲之间的关系,,在爱、控制、忽视等关系中不断上演着爱恨情仇。本文从拯救者、受害者、加害者卡普曼三角形模式中,来梳理与母亲之间关系的核心问题,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加害者-受害者-拯救者”: 卡普曼三角形模式, 可以帮助你看清关系的核心问题。 生命的能量通过母亲来到我们身上, 母亲后面是我们世世代代的祖先, 在她们的身后是生命的源头,生命之光。 每个母亲都想把最好的爱给到自己的孩子, 但是为何孩子却并没有感受到幸福和爱, 却不时地经历各种痛苦? 在西方心理学领域, 用“拯救者-受害者-加害者”的卡普曼三角形模式来帮助看清关系的核心问题。 这个模型中一旦有人选择了其中一种角色, TA周围的人就会无意识地选择其它两种角色来保持三角的平衡。 能量的存在总是会推动着我们以一种主要角色存在, 这也是我们长大后的主要社会角色。 而塑造你社会角色最核心的是你和你母亲的互动模式。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四种典型的妈妈: 1、强势控制型的妈妈 强势控制型的妈妈不等于社会上现在所指在事业上工作上的女强人, 很多工作中的“铁娘子”回到家就变成“小娘子”反倒婚姻幸福。 这里指的是那种用自己的意志控制家庭和孩子的母亲, 同样包括那些温柔的强势关怀或甜言蜜语的强势控制。 很多母亲在生活中, 对自己的丈夫存在不满和不屑, 而丈夫又缺乏足够的力量与之抗衡从而选择顺从和懦弱的, 母亲就很容易变成家庭的权威, 变得强势控制家庭的一切。 用三角模式来诠释, 强势控制的妈妈通常被解读成“加害者”角色, 孩子和丈夫能量都不能与之抗衡,成了“受害者”, 通常这样的家庭模式需要寻找外在的“拯救者”。 孩子长大后就会喜欢寻找“拯救者”来帮助自己。 当母亲总是指责、批评丈夫时, 其实是在指责、批评一切男性, 女儿就会无形中去认同母亲对男性的态度, 儿子作为男性则会去认同父亲的模式接受母亲的对待。 强势控制型妈妈通常因为自己缺乏安全感的成长经历导致占有欲强, 以自我为中心操控,自我价值感低。 当她无法从丈夫那里获取安全感和价值, 就会将所有感情重负压在孩子身上。 这种情况下长大的孩子, 通常也会缺乏安全感,压力过大, 对母亲有无条件的服从和依赖, 对自己和他人要求高, 但内心往往消极抵抗或评判指责, 并很难真实表达自己的感受。 海灵格指出, 在母亲雌威下长大的孩子, 女孩子很容易会和妈妈一样极度控制, 男孩子则很容易成为调情高手或花花公子却无法走入婚姻, 除非他开始去放弃与母亲最原始最亲密的依附关系。 建议: 作为强势控制型妈妈, 需要开始面对自身的问题, 开始学习尊重丈夫和孩子的感受, 学会觉察自己的情绪, 并学习自我情绪管理和释放, 是建立幸福家庭的重心。 而作为强势控制妈妈的孩子, 我们在身体长大成人后心智还停留在那个受伤的孩子时期, 我们需要对内在的孩子做一些情绪上的处理, 去想象跟妈妈在一起的画面, 并跟妈妈说: “妈妈,我只是你的儿子(女儿), 我想过我自己的人生。 如果我想过的生活和想做的事情和你想的不一样, 希望你能尊重我的选择。“ 并给妈妈鞠躬。 这种状况下, 只有断开跟妈妈的能量连接, 才可以让我们获得自由去绽放自己的生命能量。 2、担心焦虑型的妈妈 担心焦虑型妈妈通常活在未来里面, 或者活在给孩子最好的爱的完美状态里面。 这也是现在社会最普遍的情况, 当妈妈总是担心孩子会生病, 担心孩子会受伤, 担心孩子会失败, 担心孩子现在要是不怎样以后就会这个不好那个不好。 这时候妈妈就投射了很大的意念在孩子身上“你不要生病”, “你不要失败”,“你不要......”, 当妈妈不断去担心某些事情发生, 孩子会无意识地去往体验那些感受, 因为那是父母无意识中引导孩子去体验的地方。 过度担心和焦虑的妈妈甚至会看不到孩子的感受, 被担心和焦虑的情绪缠绕着, 所有的专注力都在目标里, 想为孩子扫除那些阻碍, 而孩子是要追求跟父母的感受连接的, 很容易造成孩子拼命去创造出妈妈担心的那个结果, 在那个点上孩子的情绪才得到妈妈的照料, 孩子才感受到妈妈的爱。 这也是为何你担心的越多, 就容易把担心的事情变成真。 所以说,担心是爱的毒药。 妈妈需要做“拯救者”, 孩子就要变成”受害者”去满足妈妈的需要, 无意识选择对妈妈需求的忠诚, 以得到妈妈的爱。 而这时候外界社会或者他人很容易变成“加害者”, 来满足这个三角模式的成立。 建议: 对于担心焦虑型的妈妈, 应该更多地觉察到自己的情绪, 学会放松让自己恢复平静后在去面对孩子, 更好的学会接纳现实中的不完美的自己, 然后轻松积极正向的去追求美好的生活, 这样子妈妈的快乐情绪才会感染到孩子, 孩子也会学会用更轻松乐观的心态去面对他经验的世界。 而对于担心焦虑型妈妈带大的孩子, 则需要不断告诉自己: “我是我自己人生的主人,我是可以选择的”, 当他不断地去经验小时候被担心而植入潜意识的信念时, 学会觉察到自己不断创造自己不想要的现实的模式, 并接纳和承认这部分的自己, 然后再为自己建立新的信念, 并不断去尝试新的信念带来的体验和感受, 去不断强化新的神经回路的建立, 而让老的模式慢慢弱化, 直到被新的信念模式取代。 3、抱怨受害型的妈妈 抱怨受害型的妈妈通常活在过去里面, 曾经的痛苦经历缠绕着她, 让她无法离开那种感受。 作为一个抱怨受害型的母亲, 她很难在丈夫那里得到满足, 即便是拯救者的丈夫在进入婚姻关系之后也开始面对现实, 变得疏离和逃避, 而这时候妈妈很容易把依赖对象投注到孩子身上。 而孩子对父母无意识的爱和忠诚会让孩子想替代妈妈去承担痛苦, 想把妈妈从痛苦中解救出来, 这样妈妈就可以变得快乐,从而可以爱自己。 抱怨受害型的妈妈很容易培养出以拯救妈妈, 拯救天下己任的“拯救者”孩子, 孩子很愿意帮助那些苦难者,并感同身受, 并愿意毫无条件甚至牺牲自己去帮助他们, 而“拯救者”孩子往往会在能量上变得比父母更大, 变成照顾父母的小大人, 变成父母的父母。 从外在行为上, 这样的孩子很为父母着想, 让父母快乐是他们最大的心愿。 他们会用尽一切方法帮助父母过上更好更幸福的生活, 父母比他们自己重要, 可是在精神上, 他们却无法向父母臣服, 无法去做父母真正的孩子, 去连接到生命源头的能量, 很多时候他们会感到力不从心, 双脚后背缺乏支撑, 觉得任何事情和挑战只能靠自己, 不能依赖别人,不能承认自己不行,害怕面对自己的脆弱。 建议: 作为抱怨受害型的妈妈, 觉察还是第一步, 去清晰和觉察自己对拯救者的依赖, 尤其是对孩子的依赖很重要, 去觉察并停止向孩子的索取, 是让自己孩子走向独立的重点。 对于变成“拯救者”的孩子, 真正需要做的是向妈妈臣服, 我们无法拯救妈妈, 只能去尊重她的命运。 一些情绪体验练习, 会让我们在静心状态跟你心中的妈妈做澄清: “妈妈,我是你的孩子, 不是你的父母,我太小了, 我很想帮助你可是我不能, 我尊重你此刻承受的负担, 可那是你的,不是我的。 我很抱歉我干涉了你, 如果我选择和你不一样的人生请你能够尊重我的选择,并祝福我。” 或者也可以想象妈妈的画面, 做一些磕头仪式,并发自内心地说: “妈妈,对不起,请原谅”。 这些仪式可以很大程度上帮我们连接到生命源头的能量, 对内在小孩卡住情绪会有很好地疏导和转化作用。 4、忙碌缺席型的妈妈 忙碌缺席型的妈妈往往会通过忙碌的生活和事业去逃避孩子对她爱的需求。 这样的妈妈内心通常对爱有着很大的匮乏感, 感到自己没有能力去照顾和关爱自己的孩子, 而同时又有很大的内疚感会驱使她去做很多事情来弥补对孩子的照顾不周。 比如会在自己身心疲惫的状态下, 还会想去做一个称职的妈妈。 而往往当孩子提出任何要求的时候, 她很容易陷入无力的选择, 她内心会很想去做一件自己想要做的事情, 可是因为孩子她却很难做出选择。 当她选择了自己的事情,没照顾到孩子, 她内心的内疚感又会被强化; 就算她留下来陪孩子, 她的心思也很难在孩子身上, 就是所谓的“人在心不在”。 这时候孩子内心的感受是: “我是妈妈的负担”, “妈妈没有办法陪伴我”, “我不重要,我值不值得妈妈爱我。”。 渐渐地,孩子感到很深的被遗弃创伤, 觉得自己是不值得被爱的, 变得孤独,关闭内心世界。 这是因为母亲选择了“受害者”角色,又逃避, 所以就会把孩子推到“加害者”的位置, 孩子对妈妈有很多要求, 妈妈感到无能为力,心力交瘁, 却无法满足孩子,深深内疚。 同时孩子在妈妈这里得不到爱, 就会变得积极主动跟外界连接, 寻找被关注和被爱。 建议: 作为忙碌缺席型的妈妈, 学习关爱自己是第一步, 看到自己的受害者状态。 在自己力不从心的状态下继续强迫自己去关爱照顾孩子, 在自身耗竭的状态下, 无法成为一个好妈妈。 只有放下内心对孩子的愧疚感, 才能让能量回到自己的身体。 只有当自己的生命得到支撑, 我们才可以去爱别人, 尊重你的孩子有他自己的命运是对孩子最大的爱。 而做为忙碌缺席型妈妈的孩子, 长大后通常会想从伴侣那里得到爱, 可往往都会选择象妈妈一样逃离不能爱你的伴侣。 这样的孩子内心有好多的悲伤需要释放, 并需要不断建立“我是值得被爱的”信念, 长大后,我们开始成为自己的内在小孩的父母, 去陪伴那个孤单被遗弃的孩子慢慢感受到爱的温暖和力量, 让他重新学习爱和连接, 进入更好的亲密关系和人际关系。 觉察与抉择:终止“卡普曼三角”戏剧 以上四种典型妈妈, 虽然不一定和大家的情况完全相符, 但相信你一定可以在其中两个找到自己母亲,或者自己的影子。 美国心理学家卡普曼发现, 每个人心中都经常会上演一个由三个角色构成的三角戏剧: 【迫害者】贬低别人, 把别人看得较低下、不好。 【拯救者】也是把别人看得较低下、不好, 但他的方式是从较高的位置提供别人帮助, 他相信“我必须帮助别人, 因为他们不够好,无法帮助自己。 【受害者】则自认自己较低下、不好。 有时受害者会寻求迫害者来贬抑自己, 或是寻找拯救者提供帮助, 而肯定自己“我无法靠自己来解决。” 对于“拯救者-加害者-受害者”的三角模式, 我们能做的改变就是“觉察”。 在每个当下去觉察到自己在模式中所处的角色, 当我们选择停止继续做那个角色, 那个模式对应的其他两个角色也会失去能量的牵扯,而发生转变。 这也是我们平时说的不需要去改变别人, 只需要改变自己,自己变了, 你和外在的关系就变了。 比如说,我们来看这样一个场景, 你下班后接到先生电话, 说要和几个朋友吃饭,不回家了。 你想到有几张购物卡快要到期了, 就说去商场买些东西,不去了。 晚上九点多, 你提着重重的一堆东西走出商场, 给先生电话,想问他能不能来接你。 听电话里传出的声音, 那边正喝得酣畅,显然是接不了你。 这时,天正下着雨, 一时很难打到车,站在蒙蒙细雨中, 你真是气不打一处来。 一会儿生气他为什么喝酒不能来接你, 一会儿又气自己为什么这么多年就是不肯自己开车。 在这种种恶劣的心情中, 折磨了自己一个多小时, 直到上了一辆的士。 的士向前开着,车厢里很安静, 你突然意识到类似的事情似乎发生了好几次。 比如,你明明知道这个时间在那个商场周围根本打不到车, 可是还是这个时间去了这个商场, 这样折腾已经好几回了。 明明知道老公晚上会喝酒,接不了你, 可还是抱着幻想给他打电话, 这种情况也已经好几回了。 明明知道这样做是自找麻烦, 知道还是这么去做,不是自讨苦吃吗? 在这件事情当中, 当你很辛苦地提着一堆东西,站在雨中, 渴望先生像平时一样来接你, 这时老公就被你当成那个幻想中的【拯救者】。 而当他因为自己的事情不能来时, 先是失望,继而生气, 瞬间你就变成了受害者; 而他在卡普曼三角戏剧中顿时变成了害得你这么沮丧这么生气的【迫害者】。 设想,接下来, 如果回到家你继续指责你老公, 你就变成了一个【迫害者】; 他如果很无辜很内疚, 你可能又会感到过分而安慰他, 摇身一变,你成了【拯救者】, 而当他是一个受我情绪失控影响的【受害者】。 人们的小我往往会在这三种角色中不停地切换, 而当你扮演了其中一个角色时, 周围的人为了维持这个三角的平衡, 就会无意识地扮演对应的角色。 我们能做的改变就是“觉察”。 在每个当下去觉察到小我在三角模式中所处的角色, 当我们选择停止继续做那个角色, 那个模式对应的其他两个角色也会失去能量的牵扯,而发生转变。 这也是我们平时说的不需要去改变别人, 只需要改变自己,自己变了, 你和外在的关系就变了。 静下来想一想, 其实这只是生活中的一件小事, 根本不值得生那么大的气。 那是因为当时的你, 已经不自由主地深深陷入了【受害者-拯救者-迫害者】的三角戏剧中而无法觉察和自拔。 在这个游戏中, 你既是一个受害者, 又是一个迫害者, 还是一个拯救者。 在这个游戏中,其实并没有别人,只有我自己。 没有什么受害者,迫害者和拯救者, 只有你自己一个人的心理戏剧在雨中上演。 如果你已经觉察到了这个游戏和自己角色的不停转换, 心情也就很自然地恢复了平静, 而从这场戏中抽身出来,不再继续。 在生活中, 每个人都不自觉地感受到这个三角游戏中的一种或两种角色, 有的人深陷其中而不可自拔, 比如陷入种种不幸的婚姻中的受害者, 比如有拯救者情结的各种类型的助人者, 比如动辄就指责抱怨要求别人的压迫者。 只有当我们明白其实这个三角游戏中的三个角色其实都是自己时, 才有可能走出这个游戏, 减少生活中的痛苦和冲突, 而做回真实的自己。 我们每个人内心都有这个游戏三角, 上演这个戏剧的目的很简单, 为了满足小我被爱、被需要、被认可、被接纳的渴望。 当这出戏发展成为一种习惯, 一种痛苦的强迫性重复, 就会形成不可自控的施虐-自虐模式, 而导致心理或人格障碍。 在这场戏剧的当事人中, 如果有一个人不再起作用, 从角色中脱离出来的话, 这场戏剧便可自行中止了。 我们要能够了解自己内心上演的种种无意识的戏剧, 有能力从自己或他人的戏剧中走出来, 否则,就会成为各种心理障碍和负面情绪的温床。 (文章来自“有来心理”公众号,关注可获取更多科普。)
4559
84
2023-10-03
妈妈写给抑郁女儿的一封信:其实和女儿的每一次冲突,都是自我觉察的宝贵节点
张屠莹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抑郁·双相
今天的分享,是在一次亲子激烈冲突后,妈妈写给女儿的一封信,信中充满着她身为母亲的歉疚、反思。 面对情绪崩溃的女儿,她没有选择向外求,而是选择向内看,她把对孩子的歉意、心疼付诸文字,逐渐看到了自己的情绪以及情绪背后的自己,她一一回顾并反思自己对女儿做出的种种错误行为,发现,其实和女儿的每一次冲突,都是自我觉察的宝贵节点,她会好好利用机会,体验、觉察、走近真实的自己,通过自我的修行,更好地帮助女儿成长。 我想,这位母亲的做法,值得每一位家长学习。其实,和孩子之间的冲突,并不是灾难,恰恰相反,它是帮助家长成长的契机。 我的女儿,亲爱的宝贝: 我很抱歉!昨天因为我的自以为是,再一次伤害了你,以至于让你一度情绪崩溃。 正如你所说,在你想一个人静静的时候,我依旧选择留下来陪你,这是我的私心。我看到你那么痛苦,不接纳你的这种情绪,幻想着只要自己陪伴一下,你就能尽快走出来,毫不顾及你的感受。 我现在静下心来,觉察到我的行为给你带来了“我的感受不被看到,我的想法不被尊重”的感觉,而可怜的孩子,你处在极度焦虑的情绪旋涡中,已经无力抗争了。妈妈错了,表面上是想付出爱,实际上却对你形成二次伤害。 当你痛苦地向我求救:妈妈给我找个专业医院看看吧!我好心疼,马上自动反应,约了你舅舅,决定尽快带你去省精卫,略过你,没有征求你的意见。现在想想,在你求救的那一刻,我的焦虑、恐惧升起来了,在情绪裹挟之下,我心里、眼里只有自己,我不敢面对自己的这些情绪,想尽快解决现实问题。 在这急切的背后,是对你现状的不接纳、不允许,我想通过治疗让你能够按时参加考试。而这时你的感觉是:为什么我的事情,你都没有和我商量?直到后来,我们到了医院,因为人多去的晚,在嘈杂的人群中等待一个多小时、不得不放弃上午诊疗计划的时候,你崩溃了。 在极度焦虑的情绪中,你看到的是自己依靠的妈妈惊慌失措、无知、无智,自己的想法不被尊重,自己不被看见,各种复杂的情绪扑面而来,愤怒、无奈、绝望、恐惧...... 孩子,对不起,是妈妈的问题。这一段时间来,我成功地陪伴了许多人,缓解焦虑、静心、学习、成长,也得到了你的肯定,你说:妈妈,你已经做得足够好了!我为自己的一点进步沾沾自喜,忽略了自我的修行。 当我的自我成长进入了瓶颈期,能够给到你的支持也匮乏了,你的状态停滞不前。遇到突发状况,妈妈依然自动调用旧有的模式,急于灭火、解决现实问题,最终不但没有解决问题,还恶化了你的心理环境。 孩子,你就是我的一面镜子,你向我哭诉:妈妈,为什么我都这么大了,还是什么都做不好,我写的东西和别人的一比,什么都不是!将来要做什么,我也不知道! 在心疼之外,我现在静下心来仔细想,自己头脑中难道没闪过这些念头吗?难道自己没有对你的前途感到过迷茫吗?你想通过考试拿到毕业证书,难道我就放下这个执念了吗?答案是没有,妈妈一直在用正确的思想武装自己的大脑,那是意识层面的认知,而一旦发生事情,自动出现的思维模式是潜意识的。 和自己的潜意识在一起,看到它,修行它,是妈妈接下来需要做的事情,是时候,该给自己充充电了,妈妈要重新审视自己,向内看、关注自己、觉察自己、磨练自己,给到你真正的爱与支持。 亲爱的宝贝,妈妈心中再一次吹起了冲锋号,向旧有的自己宣战了!也谢谢你,在激烈的情绪崩溃中,清楚地表达出自己的感受,给了我当头棒喝。我爱你,我的孩子!妈妈以你为荣,是你,最终引领妈妈走向成长和成熟,感恩与你的遇见! 后记 今天早上醒来时,我看到孩子紧闭的房门,沮丧、焦虑、自责内疚、绝望等复杂的情绪一起涌上来,自己什么都不想干,情绪进入了低谷。当我顺从自己的内心,来到电脑前,把对孩子的歉意、心疼付诸文字,逐渐看到自己的情绪以及情绪背后的自己时,心情一下子平静了好多。 孩子紧闭房门,是为了给自己创造一个安全的环境,她需要时间思考自己的问题,看到孩子的感受后,我理解了她,内心的焦虑已消,而自己的目标也更清晰了。就在这时,女儿开门走了出来,我能够感觉到自己心情的平静,问她想吃点东西吗,孩子说暂时不用,然后拿了袋果干,走过来给我嘴里塞了一块,我说:“嗯,还挺好吃的。”女儿说:“以后我们再去的时候,多买点。” 在我给她做饭的时候,孩子走过来,心平气和地和我说起昨天的事情,和自己的种种烦恼,和我感受到的大致相同。我认同了她的所有感受,坦诚了执念给自己带来的应激反应,并诚恳向她检讨。我们详细查看精神卫生中心的专家介绍,关注了几位,准备以后网上预约好,再由我单独陪她就诊。 以前,和孩子之间的每一次冲突都让我觉得像一场灾难,我会被击倒在地,好长时间缓不过劲来。自从加入郁金香家长学校学习成长,亲子之间的冲突成了激发我觉察的宝贵节点,我在其中体验、觉察、渐渐走近真实的自己,看到即疗愈,自己和孩子的状态也慢慢好转。 (文章来自“有来心理”公众号,关注可获取更多科普。)
8680
28
2023-09-13
父母陪伴抑郁孩子的打开方式:不求不助,有求必助
张屠莹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抑郁·双相
在我们小的时候,觉得做大人牛逼。充满了威严和家庭的话语权,有时候就想着,等我做大人了,好日子就来了。但当我们成为大人的时候,发现这一届的孩子太难带了,现在的生活比起以前经济状况好处一大截,但孩子们却问题百出。这一届的父母很不容易,聊起养娃的历程艰辛无比,很难想象之前父母生7个8个是咂过来的。 父母不仅要成为孩子的衣食依靠,更要成为孩子的精神支持。辛苦赚钱养家的同时,要不断学习,学习亲密关系、亲子关系。让一个家庭更加幸福,孩子内心更有力量。 父母的焦虑情绪直接会传递 我国抑郁症低龄化趋势已经触目惊心,中小学生抑郁事件近年来层出不穷。是现在的孩子集体基因突变,变脆弱了吗?显然不是。 恰恰相反,只有孩子还是孩子,而他们周遭的一切都已经完全改变。就连有意无意地秉承着上一代教育理念的我们,可能根本就没有意识到,我们自己也早就不是上一代父母了。 最焦虑的父母 以我为例,成长在包邮区一座经济繁荣的十八线小城市,我们的上一代大多经历过十年浩劫,错过了受教育的最佳时机。 在我读小学到高中的这段时间,班里同学的家长以小学和初中文化程度最为普遍,高中学历已属少见,本科学历没见过一个。 当我就读于省重点高中时,班里以农村上来的寄宿生为主,父母很多都是土生土长的农民。而我所在的班级,几乎所有人都考上了本科,一半人上了 985、211。 这些同学绝大多数都在一二线城市定居,买了学区房,要让孩子上最好的学校。 我们和上一代父母一样吗?学历不一样,学历引起的心态差别更是巨大。在我读书的时候,父母可以接受孩子在学习上的任何状态,也可以接受任何出路。 别说考不上大学,考不上高中都没关系,能养活自己就好。父母辅导不了孩子功课,也就放任自流,心态一个比一个坦然。而当我们这一代人成为父母的时候,谁还能接受自己的孩子考不上大学吗? 所以比起我们的父母,我们这一代人对教育有一种无法掩饰的焦虑,捂住嘴巴也会从眼睛里跑出来。 这焦虑藏在我们陪写作业的怒气中,藏在我们拿到试卷的失望中,藏在我们看待孩子时挑剔的眼神中,最终变成无形的压力,压在孩子稚嫩的肩膀上。 当我们抱怨孩子变脆弱的时候,有没有审视过自己,给孩子传递了怎样的情绪? 单一的价值观 春节期间一个国内的视频讲座,里面的老师问学生:我们怎样才能让妈妈开心呢?下面一年级的小学生争先恐后地举手回答:考一百分!考双百分!考全班第一! 而现在可以明显感受到,只要孩子上了学,父母的喜怒哀乐仿佛就自动和成绩挂钩了。孩子考得好,父母扬眉吐气,孩子考不好,父母唉声叹气。 M 的妈妈就曾多次提到 M 考上全省排名第一的高中,对此有多骄傲,面对 M 的病情时就有多纠结。 她对 M 感到失望的一个原因是——家里不愁吃喝,连袜子都不用洗,有什么好烦心的呢?可这个连袜子都不用洗的小孩,却令我感到无比心疼。因为她无法通过洗袜子这件小事获得小小的成就感,也无法通过洗袜子这件小事,来让妈妈开心。 当父母这种焦虑源源不断地向孩子输入的同时,结合孩子的性格以及其他因素,更容易导致孩子的抑郁。 父母要控制自己的焦虑,和掌控心 孩子的“忤逆”可能出于防御。因为人类的“青春期进化本能”被唤起,青春期孩子会觉得“我得爱点别的东西,才算是完成人类发展任务”,所以可能会千方百计地表现得不需要爸妈。 “朋友至高无上,爸妈算什么。” “和偶像比起来,爸妈老师的话不值一提。” 还会有“情感倒错”表现:明明挺喜欢你,但会说“我讨厌你”;明明挺崇拜你,却会贬低你“你老/过时了”;或“行为退行”:“老子想怎样就怎样”。 孩子并不是真的不爱你们了,其实是在告诉爸妈:我长大了我做什么都行,你们离我远一点。父母一定要有耐心要有底气有节制地面对。 因为大脑皮层活跃的原因,青少年会出现很多难以自控的冲动,所以会有一些行为来抑制自己的冲动。比如说“禁欲”,一些孩子认为“我不能吃某些东西/做某些事情”;比如古怪的仪式感,一些孩子做作业前得先打游戏;孩子由此获得规律感,确定“很多东西都是在确定之中的”。 所以对于青少年来说,保持生活稳定也非常重要。在家庭出现重大变化时,很多青少年的情感往往会出现巨大的波动,这都是和心理防御机制有关系的。 有时青春期孩子说“我不想去学校”,其实是压制着冲动。比如,孩子可能在学校被人欺负了,“不想去学校”其实防御了“想去打击报复别人”的冲动。所以我们尽管可能会觉得孩子的选择过分,但还是要耐着性子去看看选择的背后原因。 最好的亲子状态:不求不助,有求必应 青春期的亲子关系如这张图表:孩子靠近父母,父母更想要靠近孩子,但一旦靠近了彼此,孩子又担心“离父母太近,我就没有我自己了”。 青春期孩子的共同心理密码:蓝色和黄色的分别代表孩子和父母 一些父母侵入性特别强:“你必须按照我说的那样去做”,孩子由此可能会有“整个自我都要被毁灭”的感觉。所以孩子会说“我还是离你远一点,我要成为我自己”,有时甚至会通过“让父母感到很虐”的方式实现此目的。 有位同行曾经总结说,青春期最好的亲子状态是“不求不助,有求必应”——父母需要和孩子保持一定的距离,尊重孩子想要形成自我的发展需求。所以父母在孩子青春期的节制也好,隐忍也罢,其实都是在为孩子的长大成人做应有的贡献。 一些简单的标准可以判断孩子的发展任务是否遭遇了阻滞,孩子的生活、学习、社交功能等基本功能是否受损。 抑郁在家的孩子,“不助”或许是一个更好的办法 听过撒红老师的课,里面讲到抑郁休学的孩子呆在家里,紧闭房门,不让家长进去,此时家长更为焦虑。撒红老师说,此时,家长不要步步紧逼了,你敲门砸门,只会让孩子把自己的心门关得更紧。因为这时候孩子觉得,我呆在房间里才是安全的。 这时候家长得放下“助”的心,放下一种压迫和紧张感,给到孩子一个放松的空间,让他觉得开门后也是安全的,他才会把门打开。这个跟我们小时候听过的冷风和暖风的故事有点像。 冷风和暖风比赛,谁能把路上身上的衣服吹下来。冷风越吹,路人衣服裹得更紧;暖风轻轻地吹,路人脱下了外衣。抑郁非三日之寒,孩子走到休学这步,背后还是有一定的原因的,需要智慧地去化解。当孩子放下防备,开始求助于你的时候,请“必助”,这时候,孩子会得到满满的安全感,会觉得内心温暖而有力。 《回到人间2--家长成长篇》里,老师用大量篇幅告诉父母,该不助的时候请忍住!观呼吸也好,其他方法也好,此刻,请把生活的重心回到自己身上,放下一颗你迫切相助的心,放下自己身上的焦虑和紧迫。停止对孩子进行你所认为的助,相信他,信任他,等待孩子向你敞开的那一刻。 当然,我们还得继续不断地学习,学习如何去助。当孩子向你敞开的时候,你要懂得如何去帮助他,此时更不可继续指责、抱怨,不解决问题,反而把矛盾进一步激化。 “不求不助,有求必助”,其实也适用于亲密关系、人际关系。即我们都是独立的个体,我们都需要跟周围的人产生一定的界限,尊重每一个人的心愿。当别人求助时,也请竭尽所能。 (文章来自“有来心理”公众号,关注可获取更多科普。)
4399
36
2023-08-17
青少年抑郁症急救宝典
张屠莹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抑郁·双相
青少年抑郁症就像是一匹闯入丛林的野马,踩踏了原本该逐渐茁壮的树苗,父母看着自己呵护的树苗受到伤害,无不惊慌失措,也不知为何野马要闯入,这是一种失控、不在规划内的意外。惊慌之余,是找到方法安抚野马、或是展开一连串驱离、拉扯野马的过程,对父母真的是难为的考验。 有的父母开始四处求医或者查阅资料,开始反思自己的家庭教育错误,有的开始向孩子认错检讨,有的不敢再向孩子发脾气,可是,父母的这些改变都是为了“治疗孩子的病”,按照某些孩子的话说“他们都是暂时的改变”“他们都是装模作样”“他们根本不知道自己错在哪里”...... 也有一些孩子无论药物治疗还是心理干预效果都不好,情绪不稳,不能出门,不能复学,常常出现严重自杀想法,父母只好有一人陪同,日夜监护。 有些孩子,常常会沉浸在网络游戏世界,不愿出门,不愿看医生,更不愿心理咨询或心理治疗。这些都让父母心急火燎,而又无可奈何。 有的父母不再逼孩子上学,可是看着孩子一天天长大,错过上学时机,父母内心又无比着急。 总之,这类青少年抑郁症会让整个家庭陷入困顿和无奈之中。当孩子出现抑郁之后,父母到底该怎么办呢? 见事于机先:关注青少年抑郁症的特异性表现 孩子都抑郁症了,当父母的你们难道还看不出来吗? 当孩子患上抑郁症,父母可能会面临这样的质问。但中国父母一般都是注重孩子的生理健康,却忽视了孩子的心理健康,对于大多数家长来说,可能真还看不出来。 青少年抑郁症的种种表现,在非专科人士的眼里,与思想品德、个性问题相混淆,或误诊为脑供血不足、神经性头痛、神经衰弱、精神分裂症、心血管系统及消化系统等疾病。 抑郁症重在预防,尽早发现,尽早治疗。家长首先应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特别是青少年抑郁症的特异性表现。如果发现孩子有以下表现,家人应予以重视,尽快带孩子就医。 一、要换环境。 可能在学校或单位发生过一些矛盾,或者根本就没什么原因,患者便深感所处环境的重重压力,经常心烦意乱,郁郁寡欢,不能安心学习工作,迫切要求父母为其想办法,调换班级、学校或工作单位。当真的到了一个新的地方,患者的状态并没有随之好转,反而会另有理由和借口,还是认为环境不尽人意,反复要求改变。 二、反抗父母。 患者在童年时对父母的管教言听计从,到了青春期或走上社会后,不但不跟父母沟通交流,反而处处与父母闹对立。一般表现为不整理自己的房间,乱扔衣物,洗脸慢,梳头慢,吃饭慢,不完成作业等。较严重的表现为逃学,夜不归宿,离家出走,跟父母翻过去的旧账(童年所受的粗暴教育,父母离异再婚对自己的影响等),要与父母一刀两断等。 三、坦途无悦。 面对达到的目标、实现的理想、一帆风顺的坦途,患者并无喜悦之情,反而感到忧伤和痛苦。如考上名牌大学却愁眉苦脸、心事重重,想打退堂鼓。有的在大学学习期间,经常无故往家跑,想休学退学。 四、似病非病。 患者一般年龄较小,不会表述情感问题,只说身体上的某些不适。如有的孩子经常用手支着头,说头痛头昏;有的用手捂着胸,说呼吸困难;有的说嗓子里好像有东西,影响吞咽。他们的“病”似乎很重,呈慢性化,或反复发作,但做了诸多医学检查,又没发现什么问题,吃了许多药,“病”仍无好转迹象。 五、不良暗示。 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潜意识层的,会导致生理障碍。如患者一到学校门口、教室里或工作单位,就感觉头晕、恶心、腹痛、肢体无力等,当离开这个特定环境,回到家中,一切又都正常。另一种是意识层的,专往负面去猜测。如患者自认为考试成绩不理想;自己不会与人交往;自认为某些做法是一种错误,甚至是罪过,给别人造成了麻烦;自己的病可能是“精神病”,真的是“精神病”怎么办等。 六、自杀行为。 重症患者利用各种方式自杀。对自杀未果者,如果只抢救了生命,未对其进行抗抑郁治疗(包括心理治疗),患者仍会重复自杀。因为这类自杀是有心理病理因素和生物化学因素的,患者并非甘心情愿地想去死,而是被疾病因素所左右,身不由己。 接受他/她的抑郁,抑郁其实是一种生理症状 生病后的自己,能不能被接纳,是支撑抑郁症患者持续面对痛苦的重要因素之一。相信所有的父母都是爱这个孩子的,只是,面对抑郁,父母也有自己的关卡要过。 父母要先面对自己如何看待抑郁症的议题。当孩子出现抑郁的症状,可能是情绪低落或冲动、失眠、拒学、甚至自杀行为时,父母是否有机会停下来想一想,抑郁症是什么?我害怕这个疾病吗?我的孩子有抑郁的症状了,我怎么想孩子为什么会生病?是因为他太钻牛角尖、爱胡思乱想(把疾病归咎到个人因素),还是他受到外界影响、看太多奇怪的影片、交了奇怪的朋友(把疾病归咎到外在环境)?许多父母想找到病因,常常是因为无法接受自己的孩子罹患了抑郁症。 由于抑郁症的病理机转相当复杂,当然父母还是可以加以评估,孩子是否感受到某些环境或情境的压力所导致抑郁,但必须坦言,在青少年期之前,除了校园霸凌、或是非家庭内的暴力侵犯之外,多半孩子所感受到的压力还是来自于家庭:父母的期待与要求、情绪上的控制、身体上的暴力与侵犯等等。而父母是否愿意开放自己、检视孩子的压力来源是否和自己有关,或者是一味把责任推到孩子或环境的问题上呢? 不管导因为何,抑郁其实是一种生理症状。孩子因为各种原因使得脑中控制情绪稳定的内分泌失调了,于是出现了抑郁,而服药可能有助于调节内分泌的稳定。一旦抑郁症已经发病,就已经引发了生理的变化,就象是头痛、胃痛一样,是需要治疗的,那么,为何胃痛就医不需要隐瞒、而抑郁症就医就不得公开呢?这其实就是对忧郁症的污名化。 不要讳疾忌医,更不要病急乱投医 孩子患了抑郁症,首先要带孩子到精神卫生专科医院就医,明确诊断,根据情况,及时治疗。最好能够双管齐下,药物治疗加心理治疗。 不要病急乱投医,临时抱佛脚,到处烧香拜佛、请菩萨保佑、请风水先生调整风水,也不要到某些百度竞价排名靠前的私营医院,或者在网络四处打广告的小医院就医。他们往往会用夸大疗效的广告吸引患者家属,用所谓的神经递质检测仪器评估、用所谓国际最新治疗仪器和所谓无毒副作用纯中药制剂来治疗抑郁症,还有医院公然打广告保证绝对治愈,终生不复发。 这些迷惑人心的坑蒙拐骗的医院,开始瞄准难治的抑郁症患者,往往让患者既花了钱又耽误了时机。 家长要多多学习抑郁症相关心理健康科普知识,了解抑郁症常用的有效心理治疗理论与方法,了解心理咨询与治疗的过程,积极配合心理治疗或心理咨询。 目前在三甲综合医院都有心理科门诊,越来越多的医院有精神科或临床心理科,有的称为身心科、神经心理科。这些科室大多有心理治疗师可以开展心理治疗。 由于我国心理咨询师队伍良莠不齐,家长在寻找心理咨询师的时候需要了解咨询师的个人资质与受训背景,了解机构的管理是否规范,最好寻找有精神科实习或工作经验的心理咨询师或心理咨询专家。某些咨询师只是写过几本心理科普书或畅销书就自封为专家,其实未必有丰富的临床咨询经验和规范的训练与督导。 有界限的陪伴,很重要 如果父母逐渐接受孩子就是生病了,只是走过第一关。面对抑郁症子女起伏不定的情绪、时而冒出的自杀意念,就会是父母需要走过的第二关。我所接触的家庭中,有一大类的父母,是站在一旁观看着、并对生病的子女说:「你要自己振作啊」、「不要让抑郁症状打败你」……,但通常孩子的反应是更加激动与愤怒的回应:「我就是没有办法。」 「正向思考在病到一个程度之后都是没有用的,在之前可能有用,可是旁人无法判断情况到哪里,过了一个点之后,反过来象是攻击,提醒你做不到这些事情。」这时候,过度正向的鼓励、指导、或建议,对抑郁症的子女来说,就反映着父母虽然想接受自己的病,但还是无法理解自己在疾病中的经验与感受,或是透过建议,让父母自觉还帮得上忙。此时的父母象是一个无助的旁观者,透过对罹病的子女加以评论并给予指点来协助子女,引发的感受经常是疏离而令人不舒服的。 而另一类的父母,则是跳进去与生病的子女共舞:「你想死我陪你一起去死」、「你这样抑郁就是在折磨我」……,这样把子女的抑郁变成自己的负担,看似想要用自己的生命来鼓舞孩子、制止孩子落入抑郁或自杀的处境,但也可能引发抑郁症子女更深的罪恶与愧疚感,成为另一层压力。此时的父母因为自己无力面对抑郁症的变化,失去界限地把自己的无力感和子女的抑郁症状混杂在一起,常容易使得治疗更加困难。 父母的陪伴当然是重要的,然而陪伴过程需要加入真正的理解,即使最终还是感觉不懂,但尝试理解的态度,已经是一种积极的作为了。试着听听抑郁症子女所经验到的疾病历程,以及生病所造成的影响,然后说说父母自己的理解、自己的困惑,或者分享自己想帮忙却使不上力的心情,问问孩子自己还能做些什么?我的经验中,孩子通常会问父母:「我生病了,你还爱我吗?」而父母对于这个问题通常感到讶异,多半他们的回应是:「那当然。」(当然也有少部分父母是不接纳的,但这样的父母自然不可能进到陪伴的历程)。 对于罹病的子女而言,父母是否会因为自己的疾病而觉得丢脸、失望,进而失去对自己的关注,是需要加以核对及确认的。此时,父母的陪伴、理解、以及确认彼此关系的连结,有助于子女在脆弱的时刻,知道自己仍然被爱、被牵挂、被关注,而能比较有力量撑过抑郁的袭击。此时的父母,站在子女的身旁,不离开地持续表达关注、但也不涉入子女因应抑郁的历程,陪伴本身,就是支持孩子继续活着的力量。但是,该如何面对症状的影响,也只有罹病的子女自己能够决定。 家长也需要心理咨询与治疗 最近的一项研究表明,罹患抑郁的青少年其家庭在多方面与普通正常家庭存在差异。研究的主要目的是评估被诊断抑郁症的青少年的家庭和无精神障碍的青少年家庭的家庭功能。 研究者找到了18个13到18岁的孩子以及他们的一级亲属共70人,将被诊断抑郁症的青少年家庭设置为实验组,将无精神障碍的青少年家庭设置为控制组,并保证了实验组和控制组的家庭成员在年龄、性别、教育水平、兄弟姐妹的数量和年龄、父母婚姻状况和经济收入上达到匹配。 实验过程中家庭治疗师对每个家庭进行结构式家庭访谈,以评估其九个方面的家庭功能,包括沟通、规则、角色、领导力、冲突、攻击性、情感、个性化和保持凝聚力。一共有两位家庭治疗师对这些家庭进行了访谈,为了防止被不必要的信息干扰,他们提前并不知道他们的访谈对象是有抑郁症青少年的家庭还是普通的家庭。 评估采用一套标准化编码系统,经过对编码数据进行分析之后,研究结果表明,患抑郁症青少年的家庭在七个方面的得分平均分相对于正常的家庭更低,特别是情感维度上。两种家庭在规则和领导力方面没有显著差异。由研究结果可以看出,在抑郁青少年的家庭中,表达情感似乎是一件很难的事情。 相比于普通家庭,抑郁症青少年的家庭成员在与彼此沟通、定义他们的角色、解决冲突、表达攻击性、表达情感、保持独立和凝聚力方面存在困难。这样家庭的父母很难把他们的孩子当做一个独立的个体,承认他们有自己独立的欲望、情感和想法。 在访谈中,治疗师会问到以下六个问题: (1)想象一下,不到一个月后你就会搬家,我希望你们可以一起计划一下这次的搬家行动。 (2)当你在做一项很难独立完成的任务时,你会怎么办? (3)说说你喜欢自己哪些方面。 (4)描述一下家里都怎样庆祝节假日。 (5)想象一下,当你正在和家人聊天时,有人来敲门了。你正准备去开门,和你聊天的人却推了你,你会怎么做? (6)每个人选择一个或多个家庭成员(任何人都可以),并用语言以外的方式向他/她表达你对他/她的喜爱。 除此之外,研究者还观察了家庭全体成员在90-120分钟内的互动。最后由两名家庭治疗师根据其回答及互动情况对两组家庭的功能进行评估计分。 实验结果表明,与普通家庭相比,抑郁症青少年的家庭有几个特点: (1)主要是由父母主导解决问题,孩子几乎没有发言权,而普通的家庭则更为民主。 (2)在遇到困难时,普通家庭的成员之间会互相寻求帮助,而抑郁症青少年只有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才会向家人寻求帮助,甚至有人说:“我不会向他们求助,而且他们也不会发现我需要帮助。” (3)相比起普通青少年,抑郁症青少年很难说出自己的优点。 (4)在节假日期间,抑郁症青少年的家庭不会有太多特殊的活动,即使外出,父母也会带上孩子,而正常家庭的父母则会更多地选择走亲访友,夫妻两人出游,让孩子选择自己的活动。 (5)另外,在家庭回答第五个问题时,研究者发现,当被家庭成员推搡时,抑郁症青少年家庭中父母之间不会做出反击,但被孩子推搡时,父母会做出反击,而被父母推搡时,孩子往往不敢反驳,孩子只有在被同辈推搡时才会有所反击,而在正常家庭中,除了父亲不会对母亲的推搡有所反击,在其他成员间这种攻击性的表达要显著高于抑郁症青少年家庭。 (6)在正常家庭中,成员会通过身体接触等方式主动向家人表达喜爱,而抑郁症青少年家庭则会尽力避免主动向家人表达情感。因此,抑郁症青少年家庭在各个家庭功能方面都较正常家庭有所缺陷。 抑郁通常被认为是一种情感障碍。此研究表明情感表达的不同是区分抑郁和普通家庭的重要维度。难以表达情感的家庭缺少合适的沟通语言、友善的态度和身体上的接触。因此,一个出生在无法表达情感的家庭中的孩子,他们会从父母和兄弟姐妹身上学到压抑的情感表达方式,将他们的感受和情绪隐藏起来。如果家庭允许他们的孩子表达自己的想法、感受和个性,那么家庭成员间就能用开放的态度坦然面对彼此的差异。 在孩子做心理治疗或心理咨询的同时,家长最好也参与心理咨询与治疗,特别是当孩子同意与家长一起咨询或治疗时,可以开展家庭心理治疗与咨询。 孩子的抑郁症有它的心理功能,往往这是家庭系统出现问题的征兆,也是需要家庭做出改变的信号。因此,家庭治疗或配合孩子咨询治疗,父母接受咨询与治疗非常重要。咨询师或治疗师会帮助家长看到家庭系统出现问题的模式,帮助父母觉察亲子互动关系中需要改变的方式,或者帮助父母觉察夫妻之间的交流互动模式。通过父母或家庭的改变,孩子的抑郁往往也会得到缓解或疗愈。 慢慢调整家庭氛围 孩子抑郁了,对于家庭来讲是一个很大的事件,甚至是冲击性事件、危机性事件,特别是孩子常常提出要自杀,父母往往会处于高度紧张状态,时间一长,父母就会出现崩溃的感觉,甚至自己也会严重失眠、焦虑、抑郁了。有的父母开始逃避、夫妻之间开始互相指责,甚至有的婚姻因此解体。因此,家庭氛围需要在医生或心理专家帮助下,进行稳定化、正常化调整。 家庭的生活节律需要逐渐恢复,家庭的业余活动需要慢慢丰富起来,一家人的游戏或运动活动需要多起来,一家人外出就餐或在家聚会要多起来,增加一些文娱活动或阅读、看电影、弹琴、唱歌等活动。 随着孩子情绪稳定,父母的工作也需要慢慢调整,逐渐恢复常态。当然,父母如果是工作狂,则需要调整,减少加班与出差,确保周末与晚上陪伴孩子。 听听孩子的声音 谈一些孩子角度对父母的建议。 1、给孩子创造平和的环境。父母一定不要打扰孩子,仍然和往常一样生活,不要让孩子察觉到刻意营造的感觉。对于孩子,每天可以问几个不会参杂太多情绪的问题,如“今天感觉如何?”如果孩子不愿意回答,就不要问第二次。 2、知道孩子想要做什么或什么兴趣。如果孩子想整天躺着,不要过于担心和试图改变这种状态。孩子的要求如若不过分,尽量满足。抑郁时几乎没有渴望的事,如若还有,满足这些事的实现有利于减轻患者内心压力,也可能会使患者感到愉悦一些。我每天就看花草,外界的吸引减轻了内心的思考。如果孩子没有兴趣做什么,不要自作主张为孩子选择。 3、寻找抑郁症相关资料,让孩子各自单独阅读,父母也读。让孩子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非常重要。寻找的资料一定要是专业的,不能全然相信非专业书籍,比如抑郁症患者痊愈后写的治疗书籍等等。 4、抑郁症很大可能会使人陷入一个死胡同是:“我有抑郁症,我要表现出抑郁症的症状。”我起初便是这样,像患癌的人不停思考自己就要死亡,后来不停思考,跳出了这个圆,我意识到自己在竭力表现得更严重,在夸大病情。甚至有一部分抑郁者因为抑郁症而炫耀,过度诉说抑郁时的痛苦而吸引关注。一定让孩子明白,抑郁症可以控制和预防,尽管不能治好,但竭力预防并不会影响自己。 5、孩子很善良,不愿意耗费父母资源钱财等等。一定要陪伴孩子。陪伴是最重要的,可以不用面对面陪伴,但让孩子知道自己身边一直有人会使其好些。 6、找出孩子的诱发因素。如果是遗传因素则另当别论。个体素质是否高度敏感,还是有压力源,具体是什么压力源等等。除遗传因素,每种因素都能有对策。 7、其余还有,可以为孩子购买一些蓝色、柠檬色、绿色等看起能感觉愉悦的纯色衣裤。抑郁时视物颜色有可能会改变,颜色会变得稍微灰暗。愉悦色会产生一些欣喜感。 抑郁时很少快乐,但可以感受快乐。以上是刺激一些小快乐,如果快乐分大小。 8、以上都是通过心理途径。生理途径则是八字箴言:按时吃药,谨遵医嘱。 9、定期复诊,会慢慢改变的,这个过程很慢,甚至会令父母感到烦劳,甚至恼怒。请理解孩子,孩子很爱父母,只是他们失去了表达的能力。我甚至失去了连贯表达一切的能力。 10、抑郁症有一些没有严重到自杀的程度,一定问清楚孩子主治医生孩子自杀的风险。我的主治医生一点也不怕我自杀,这些医生见得多了,做几个测试就知道了。但一定看护好孩子,抑郁症,不能一定保证。 总之,孩子的抑郁症,为家庭提供了一个重要的成长机会,让父母和孩子一起成长,让家庭更加和谐,为未来的幸福奠定了基础。也许在未来的某一天,您会感谢孩子的抑郁症,因为孩子的抑郁症,让你更加深刻地认识人类的抑郁心理现象,学会如何爱孩子,如何呵护婚姻,如何处理危机,让家庭之树更加健康地成长。 (文章来自“有来心理”公众号,关注可获取更多科普。)
4858
77
2023-07-07
多数抑郁孩子的痛苦,来自家庭角色的错位
张屠莹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抑郁·双相
著名心理学家温尼科特,在英国广播电台育儿讲座中曾说过: “你或许有自己一套标准,也很珍惜自己做主的生活方式,所以我真为你感到遗憾,因为你一旦变成一个妈妈,从此就要适应孩子,而不是相反”。 这话不论从生物进化角度还是人文心理学角度理解都是正确的,这牵扯到“关系里的位置”,特别是家庭三角关系。 几乎所有问题都来自家庭的“三个角”位置紊乱了。 看似简单的三个支点: 爸爸、妈妈、孩子 ,却能变化出无数形状,十分复杂。 最为常见的就是一个角缺位(往往是父亲),另外两个角无限靠近(母亲和孩子),最终导致孩子承担了父亲部分角色,甚至承担了父母双重角色。 此时,孩子成了半个父母,父母或父母一方退行成了“巨婴”。 比如(特指以下方式已成为生活常态): 1、过度在意孩子学习成绩,成绩好坏是家庭晴雨表,也是妈妈快乐和痛苦的源泉。这会让孩子用成绩来喂养妈妈。 2、过于在意孩子吃饭穿衣,特别是爷爷奶奶,不停地给孩子夹饭并要全部吃下,脸上堆着满足的笑,就像看着当年饿了的自己。这会让孩子用“假装好吃”“假装能吃”来喂养爷爷奶奶。 3、给孩子报各种补习班、兴趣班,根本停不下来,见不得孩子有一点属于自己的时间,陪孩子一起连轴转,天天喊累却忙得不亦乐乎,好像只有这样才不会“输在起点”,才不会被看不起。这会让孩子用“不得不刻苦努力”来喂养父母。 我有些来访早年就是这样的小大人: 有的还不如灶台高,就变着花样给爸妈做饭,只为他们能在家多陪陪自己。 有的肩负父亲“光宗耀祖”的家族使命,从小被迫“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 有的想尽办法逗妈妈开心,至今也不明白,妈妈为何一天到晚哭丧着脸。 有的主动辍学,只为帮比自己小不了几岁的弟弟,因为实在受不了父母为了钱唉声叹气、怨声载道。 有的则不停“生病”“逃课”,因为只有这样,爸爸妈妈为了“照顾”自己才不会吵架、不会离婚。 这一切都在说明:孩子成了父母的照料者,父母成了孩子的索取者。 父母是如何退行成“巨婴”,继而让孩子来喂养的呢? 父母角色的缺失,往往会让孩子变成父母来弥补这个缺失。这在本质上是为了拯救家庭关系。 缺失有两种: 一是真的失去,父母去世、失踪等, 一是父母人还在,但孩子已感受不到他们的存在。 常见的是爸爸缺失,妈妈和孩子过于亲密。 可能爸爸长期出差,不管不问,不仅不管孩子,连老婆都不管,只顾忙自己的事业或者别的什么。 妈妈很多情绪不能指望伴侣,很可能靠孩子来缓解。 我曾有位男性来访快50岁了至今未婚,依然和75岁的妈妈住在一起。 很久之前,妈妈非常焦虑,到处给儿子介绍对象,可每次最长不超过半年妈妈就会生病,或对儿子女朋友各种不满。 有一次,都快订婚了,妈妈突然摔倒在楼梯间,小腿骨折住了3个月医院,儿子不得不陪在妈妈身边,最终和女友也分手了。 随着年龄越来越大越发碰不到合适的,最终也不想结婚了。 他的父母感情很差,从他记事开始父母就吵,经常大打出手,每次吵完妈妈就抱他去别的地方住,最多住一年,不让爸爸见他。 并各种暗示,只有妈妈才是世上最爱他的人。20多年前父母离婚,来访从此再也没见过父亲,母子二人相依为命直到今天。 这是非常典型的妈妈把儿子当“半个老公”来养,尽管意识上知道不该这样。 儿子也心甘情愿“补位”(这会获得更多的爱),填补了父亲的位置,最终导致家庭三角彻底被打破,角色混乱。 除了缺失,父母还通过以下3种方式让孩子变成“小大人”: 1、威胁与恐吓 给孩子传递信息:“如果你表现不好,就会有糟糕的后果”。 比如: 你不好好学习我就不理你; 你不听话我和你爸就离婚; 你不求上进我就会生病; 你不考名牌大学我们家族希望就破灭。 威胁与恐吓会通过苛刻、挑剔甚至非打即骂来表达,也可能通过自己很可怜来表达。 这是通过激发孩子的“恐惧”来让他们照顾父母。 当一种糟糕体验背后有更可怕的体验,人会本能地选择前者。 2、自我牺牲 为孩子做很多超出自己能力范围的事情,放弃自己某些利益,委曲求全。 比如: 放弃工作、兴趣, 舍不得吃舍不得穿,舍不得享受。 并且会把这种“牺牲”传递给孩子知道。 这会激发孩子的“内疚感”,觉得亏欠父母,必须要报答他们、喂养他们。 3、过度褒奖 很多“别人家的孩子”就是这样养成的。 孩子有点小成就、小进步,就过度表扬、赞美、夸张的表演、不切实际戴高帽。不但给孩子过度物质奖励,也让他觉得这样才“更值得被爱”,才是完美的孩子。 父母和他在一起就像沾了光,变得很快乐、很开心。加上外界频频赞美,经常被拿来贬低别人的孩子。 时间久了,孩子也会被假象迷惑,进入一种“全能自恋”。 当孩子被架到这种高度是很危险的,他们容不得犯错、失误,更不能容忍失败,否则就强烈地自我攻击,甚至自甘堕落。 他们不得不成为别人的“标杆”,变成满足父母自恋需要的“妈妈”, 也会要求、挑剔父母,就像父母的父母一样。 以上不论哪种方式,都在试图把孩子变成“小大人”,都在告诉孩子:“快来满足我、喂养我呀”。 “小大人”长大之后往往出现两个极端: 一个极端是会不遗余力地满足他人、照顾他人的情绪。 像《芳华》里的刘峰一样,只要能帮助别人照顾别人,牺牲自己无所谓。 他们会过度考虑别人的感受,甚至生存都成问题,还去捐款、扶贫、公益,或收养小动物。因为“舍己为人”就是他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另一个极端是让自己再次“变回孩子”,重新享受母爱。 这个极端充分说明了为什么父母会把孩子变成“父母”的根源: 因为在父母小的时候没有机会“做孩子”。 他们本该享受的自主、自由、童真、无拘无束被客观因素、被父母中断了。他们看父母脸色、给父母赚钱,等长大就会无意识寻找让自己满足的人。 若没有,恰好伴侣又指望不上,就很可能从孩子那里补回在父母那里失去的童年。 所以,家庭稳定的前提是各个成员必须归位: 妈妈就是妈妈 爸爸就是爸爸 孩子就是孩子 爷爷奶奶就是核心家庭之外的。 打个比方: 父母就像充电宝,孩子就像手机。 若父母总想给孩子充电,一看到80、90格电就慌了,赶紧充上,甚至明明是满格的,还要不停充,这会缩短手机寿命,也会耗竭充电宝,手机也很不方便,到哪都要拖着个笨重的家伙。 而手机还有10格或5格电的时候却找不到充电宝,只能绝望地等待关机。 很多时候爸爸妈妈总搞不明白,你的存在是为了给手机充电,而不是让手机给你充电。 同时,充电宝没电时,就要寻找属于自己的电源,而不是设法把手机变成电源。 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这需要: 认清一个事实明白一个道理坚守两个原则 这个事实是:亲子之爱是单向的。 就像水往低处流是一样的,不可以倒流,为人父母只能付出,不可以有主观上的要求。孩子是否孝顺正如你自己一样,过了某个阶段自然会有,不必过早让他们报答,变成双向需求。 经典影片《当幸福来敲门》就生动诠释了什么是单向的、无条件的爱: 不管爸爸遭遇多大磨难,和妈妈分手、负债累累、没工作、甚至每天排队领救济粮、夜晚住在厕所…… 这些事都是和6岁儿子一起经历的,但这个爸爸从未在儿子面前表现出悲伤、绝望、无助,也从未让儿子体验到自己的艰辛。 相反,父亲通过游戏互动、通过乐观积极的态度、通过与有钱人相处时的自尊自爱,让孩子不断感受希望、体验幸福。 需要明白的道理是:尽最大可能知道自己的“原始需求”。 就是要知道自己内心最匮乏的是什么,知道的越多就越不被它控制,也就越不会投给孩子。 道理很简单,却极少有人坚持探索,是因为恐惧,害怕知道匮乏背后的创伤,那会给自己带来羞愧和耻辱。倒不如直接“行动化”投给别人,特别是力量薄弱的孩子,更可怕的是你未必觉察。 需要遵循的两个原则是: 第一, 在孩子能力范围内的需要,你不必去满足。没必要越界,凡是越界都是你的需要,这就是温尼科特所说的“恰到好处的挫折”和“足够好的妈妈”。 第二, 你的情绪要先被满足,而不是用超出能力的牺牲满足孩子。你是你,孩子是孩子,你的需要除了清晰还要去满足,至于如何满足是你的事,但不该让孩子背负,否则就是以“爱孩子”为理由来“爱自己”。 所以最后: 可以反思一下,你的早年是否被父母过度使用,导致如今你除了特别会照顾他人的感受外,有时莫名地委屈和孤独; 再反思一下,现在的你是否在用类似方式依赖孩子,或者过度照料、甚至纵容孩子。 (文章来自“有来心理”公众号,关注可获取更多科普。)
3476
78
2023-06-08
儿童疑似抑郁的12个信号
张屠莹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抑郁·双相
著名心理学家马丁·塞利格曼将抑郁症称为情绪“感冒”。 对于没有经历过抑郁症的人,很难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每当我们看到有抑郁症患者离世,许多人的第一反应是不解,然后就是叹息! 要知道,抑郁症不光是在成人之中蔓延,儿童也是有可能发生抑郁症的。 虽然儿童抑郁症最有可能发生在青少年中期,但它可以从任何年龄开始。孩子可能没有语言来理解或解释抑郁,如果你看到这些症状,请及时和孩子沟通,必要的时候需要心理医生的介入。 1、孩子的成绩下降了 童年时期的抑郁使孩子很难集中精力,这会使孩子很难专注老师的话,也很难顺利完成家庭作业,一个优秀学生会突然比平时成绩下滑。很多人会抱怨注意力的丧失,而不是感到沮丧。他们感到困惑,不得不一遍又一遍地做事情——他们觉得自己的思维不正常。 2、你的孩子每天睡眠时间充足,但还是很累 众所周知,青少年的睡眠时间很长,但睡眠习惯的不寻常的变化可能会导致抑郁症状的出现。抑郁症患者往往会早起或无法入睡。他们的睡眠并不能恢复体力,这意味着第二天他们仍然感到精疲力竭。这种疲劳会妨碍儿童的学术和社会生活。 通常情况下,孩子或青少年会感到疲倦。他们会迟到,错过了活动,或者没有做作业,这打乱了他们的生活方式。 3、孩子自我评价非常低 如果孩子说“没人喜欢我”或“我一文不值”。治疗师可能会帮助孩子从不真实的悲观情绪中引导这些想法。找出那些不适应抑郁症的想法,并找到一个更好的方法来看待它是有帮助的。 4、孩子没有收到同伴的邀请,也不介意 患有抑郁症的人倾向于将自己与他人隔离开来。那些感觉不佳的人可能不会去寻找快乐的经历,如果他们这样做了,他们就不一定会喜欢这种经历了。他们和同龄人在一起并不有趣,所以他们主动脱离了同龄的社交团体。 5、孩子拒绝有趣的计划 在学校作业、考试、体育表演和音乐表演的所有压力下,孩子在任何特定的时间感到沮丧是完全合理的。但是要注意,如果孩子在正常压力缓解后仍感觉不到快乐,这是常见的抑郁症状之一。 我们去度假或者和朋友共进晚餐等活动能振奋我们的精神。但抑郁的人不会对此有很好的反应,或者发现快乐会让他们感到不舒服,因为他们想要人们如何回应,但他们不能。 6、每次谈话都觉得紧张 虽然忧郁是成年人抑郁的警告信号,但孩子们的情绪可能看起来只是像青少年的普遍焦虑,让人难以辨认。棘手的是,许多孩子,包括十几岁的孩子,可能看起来并不只是悲伤或沮丧,他们更多表现出来的是易怒。 典型的青少年情绪会出现很大的波折:孩子放学后可能会很暴躁,但吃晚饭的时候感觉会好一些;但如果孩子在任何情况下都会对你大发雷霆,那么注意其他抑郁症状。 7、快乐的回忆不会让孩子高兴 有些儿童长期不快乐,但没有临床抑郁症。为了区别,观察孩子在谈论快乐记忆时的反应。一个不快乐的人会在回忆那些美好时光的同时点燃光芒,但回忆不会让一个沮丧的孩子振作起来。 如果我们讨论一个有趣的时刻,我们会再次体验到这种乐趣。但当你和一个沮丧的人一起做这件事时,他们会说:“别让我想起这一点。” 抑郁的孩子往往无法想象幸福的未来。 8、孩子似乎比平时哭得更多 哭是一种非常健康的表达情感的方式。但是,如果孩子开始有规律地抽泣,检查那些似乎会触发孩子的情况。如果你的直觉告诉你有什么不对劲,不要简单把它当做荷尔蒙。 Kissen博士说:“这看起来与其他行为有关,比如关闭或不想做过去他们感兴趣的事。如果发觉不对劲,首先要向儿科医生报到。” 9、孩子不想被安慰 感觉忧郁是正常的,特别是在一个令人沮丧的生活事件之后,但通常人们在困难时期需要情绪支持。可是一个抑郁的孩子可能会远离你伸出的肩膀,因为他知道这不会让悲伤消失。 如果你给某人一个悲伤的拥抱,他们会说‘谢谢。你能在这里支持我真是太好了。’”抑郁的人会说,‘给我一个拥抱会让我感觉更糟,因为我想感觉更好,但我不能’。 10、孩子对一切漠不关心 孩子对报名参加的足球队失去兴趣很正常,但是抑郁症状会让孩子不再关心任何事情,从上学到和朋友一起出去玩。Kissen博士说:“它不只是针对生活中的一件事,而是为人们接触过的大部分事物表示拒绝。” 11、孩子有了新的饮食模式 食欲的改变可能是抑郁的症状,无论是挑剔的食客突然暴饮暴食,还是美食家不再对吃东西感兴趣了。孩子们长大后会自然地改变他们与食物的关系,但是要注意,一个重大的转变与其他抑郁的迹象是一致的。 Kissen博士说:有时你会经历一段时间,从原来并不是那么喜欢食物变成突然非常喜欢食物。 12、家族有抑郁症史 虽然有些人在没有家族史的情况下患上抑郁症,但心理健康障碍倾向于在家庭中发生。即使你的亲属没有一个得到正式诊断,也要考虑是否有家人出现相关迹象。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你的孩子就更危险了。Walkup博士说:“在寻找症状和体征之前,首先要做的就是询问是否有抑郁症家族史。” 当然,大家也没必要太过于紧张,孩子正常的情绪起伏是很常见的,但是我们一定要正视抑郁症。据统计显示,当今社会抑郁症已经越来越低龄化。 衷心祝愿每个孩子都可以健康成长! (文章来自“有来心理”公众号,关注可获取更多科普。)
4963
11
2023-05-22
有多少抑郁症是因原生家庭所致?
张屠莹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抑郁·双相
随着“原生家庭”这个词在各大媒体中出现频率的走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以家庭为靶点为心理疾病溯源,矛头直指家庭和父母,控诉父母教养孩子过程中“犯下的种种罪行”。同时,也有很多人开始站出来为父母鸣冤,声称,没有哪个家庭是完美的,而所有试图从原生家庭寻找答案的成年人都在试图逃避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 在崇尚科学的21世纪,凡事都讲究个证据。随着大家对抑郁症理解的深入,大家逐渐认识到,抑郁症,是一种致残率较高的慢性复发性疾病,对人的生活质量有着巨大的负面影响。为了从源头上了解抑郁症究竟是如何发生的,世界各国的科学家们投入了巨大的精力和资金来研究抑郁症的病因。他们仔细分析抑郁症患者的基因、大脑功能,深入了解抑郁症患者的人格特点和生活环境,并通过控制变量的方式,将其和未患病群体对比,来探讨抑郁症的病因。 抑郁症和焦虑症作为一种精神疾病,跟躯体疾病一样,也有严格的诊断标准、规范的治疗手段。这两种疾病让患者遭受很大的痛苦,当然有其特殊的病理机制。为了更通俗一些,我们尝试采用精神疾病的应激—易感模型来介绍抑郁症和焦虑症的发病机制。 如果把人比作一个“水桶”的话,人也有“蓄水”功能,这种蓄水功能类似于人的情绪承受能力。具体来说,水桶蓄水功能一方面与它本身的结构有关,如体积、重量、组成水桶的材质等。另一方面还与外部环境有关,比如有没有外力撞击,有没有极端天气变化等。这个水桶就组成了精神疾病的应激--易感模型。 讲到这里,大家会有一个大致的感受:那就是如果这个“水桶”想要正常地发挥蓄水功能,那需要自身结构稳固及外部环境平稳。相反,如果水桶的结构不牢固,或者外部环境过于恶劣,都会导致水桶受到破坏,无法很好地发挥蓄水功能。就像我们人类,当我们自身存在情绪易感性或遭受过度的刺激时,就容易罹患抑郁症和焦虑症。 在实际的案例中,我们会发现,同样的家庭,同样的父母,会养育出性格完全不同的孩子,不同性格的孩子又去经历不同的人生,面对同一个挫折,表现出迥然不同的心理应激。原生家庭的养育方式对抑郁症的成型具有一定的影响力,但不是导致抑郁的唯一原因。 在物质飞速发展的现代,父母有终生学习的必要和意义,但同样,对于抑郁症患者而言,不能将所有的责任归结于父母。当我们看到那些有抑郁症孩子的家庭活得小心翼翼的时候,还是想对孩子们说,自己也需成长和强大。 根据现代医学模型的理论,所有疾病都是基因和环境因素综合作用的产物,接下来,我们从遗传和环境这两个方面来谈谈抑郁症的病因究竟是怎么回事儿。 虽然每个研究所得出的具体数字并不相同,但现有研究指向一个共同的结论:抑郁症是一种遗传相关性疾病。也就是说,虽然每个人都有罹患抑郁症的可能性,但携带某些特定基因的人,在相同环境之中,会比其他人更容易罹患抑郁症。根据既往的双生子研究,抑郁症的遗传度约为40%。 也就是说,父母遗传给孩子的基因,在抑郁症的病因中占据了约40%的比重。在2018年,著名遗传学期刊Nature Genetics发文,找到了与抑郁症相关的44个风险等位基因,进一步证明了遗传因素在抑郁症中的作用。 那剩下的60%呢?一项综合了多项抑郁症病因学研究结果的分析表明,多种环境因素会影响抑郁症的发生,它们包括,但不限于:工作、收入、家庭、朋友、邻居、居住环境,甚至于战争冲突、空气污染和气候变化。 在这形形色色的环境因素当中,我们必须承认,家庭背景和父母的教养方式会影响孩子人格结构,同时也是孩子最早接触到的,联系最密切的社会团体,但远远不是影响抑郁症的全部环境因素。 大多数人患抑郁症,都存在一个原因,那就是生活方式出现了问题。约翰认为:生活中本来就有一些东西,可以让我们避免抑郁这个问题;但是,我们现在的生活方式,让我们失去了和这些东西的联系,于是我们可能会出现抑郁。 无法胜任及投入工作中 承担一份自己无法胜任的工作,在工作中总是无法投入,是产生很多负面情绪的原因。比如说,两个人有同样的工资水平和同样的地位,在同一个办公室里工作,但那个对自己的工作掌控感较低的人,就更容易出现严重的情绪问题,甚至抑郁。其实我们工作的内容本身并不重要,承担更多的工作责任也不会让我们更抑郁,关键是我们热爱并能够胜任自己的工作,这样您才会觉得工作有意义。 试想如果您厌恶这份工作或缺少必要技能,这就会造成“现实感丧失”,觉得自己所做的一切都不真实,这就会让我们抑郁、绝望,而且会毁坏我们的身体。当我们不知道自己为什么工作,痛苦就产生了。 失去与他人的联系 忙碌的工作让我们下完班之后就只想躺在沙发上,慢慢地,您便失去了与他人的联系,您会发现自己越来越孤单,甚至感到孤独。社交的减少也让自己失去了良好人际关系的滋养,进而让自己进入到一种孤岛的状态,内在比较空虚。 过于看重物质,忽略内在的精神需求 物质当然很重要,但如果人们过于看重物质,过于为了物质目标而奋斗,就更容易感到焦虑和抑郁。那为什么会这样呢?我拿画画给您举个例子。如果您在画画的时候觉着开心,想要去画画,这叫做“内在目标”;如果您想要成为有名的画家,画画卖钱,这叫“外在目标”。 当您追求内在目标的时候,您就很容易进入“心流”状态,也就是一种“忘我”的状态。这个时候,您连自己都忘了,更不会在乎别人对您怎么看,这时候您就会感到真正的快乐。相反,如果您追求外在目标,不断地关注能拥有多少物质,您就会特别在意别人对您的看法,一旦您开始在意别人怎么看您,就会让自己产生压力,导致焦虑,长此以往就会抑郁。 但是现在,很多人都在宣扬一种物质至上的观念,提倡一种“消费主义”的价值观。“买买买”是这种价值观的生动体现,您认为能够买来名车名包名表,就是幸福。这种“价值观”就像“垃圾食品”一样,虽然味道不错,但是缺乏营养,时间长了还会损害您的身体和情绪。 陷入过去痛苦体验 在这里,我们以童年创伤经历来举例子。 美国加州凯撒医疗中心预防医学科有两名医生,一名叫文森特·费利蒂(Vincent Felitti),另一名叫罗伯特·安达(Robert Anda),他们共同研究“不良童年经历研究”。 在美国疾病控制中心的资助下,他们对17000名申请医保的人进行了调查。在调查中,他们把童年创伤分成了10种类型。比如,被父母忽视是一种类型,被性虐待是另一种类型。结果发现,小时候经历的每一种创伤,成年后都会让人更容易变抑郁。 小时候受到的创伤越大,患抑郁症、焦虑症或自杀的风险也就越高。如果一个人同时经历过六种创伤性事件,那他成年后患抑郁症的几率,是那些没有童年创伤的人的5倍。如果经历过七种创伤事件,那个体成年后自杀的可能性,就会比无创伤经历的人高出3倍。 所以说,童年创伤的确会增加个体成年后患抑郁症的风险。但是经历童年创伤不是您的错误,您可以选择勇敢地从创伤走出来,不断修复自我,而不是陷入这些痛苦的体验。 缺少接触大自然 别看您居住的小区里的花草树木不起眼,其实它们非常重要。仅仅是看一眼绿色植物,都能让人的血压下降。有研究表明只要您住的地方有绿地,有花草树木,那您承受的心理压力就会小很多,也更不容易患抑郁症。所以说,找机会与大自然多做亲密接触,是保持良好情绪的好方法。 采用消极的应对方式 当我们感受到痛苦时,我们最常采用的应对方式是回避,通过抽烟、喝酒等方式转移注意力,借酒消愁,甚至有些人采用自伤自残的方式去面对自己的痛苦,这些都会让抑郁症状变得更严重。 此外,反刍思维也是一种非适应性的应对方式,即在经历了负性事件后,您对事件、自身消极情绪状态及其可能产生的原因和后果进行反复、被动的思考。这样就会产生更多制造痛苦的负面思维,感受到更大的挫败,并且认为自己是失败者,最终导致了恶性循环。 在抑郁康复中我们也提到了“正念”疗法和“认知行为疗法”,就是希望大家能积极乐观地去看待事物。 针对和某些原生家庭的确存在问题的患者,也是希望能更好地梳理与原生家庭的关系,或和解或隔离,建立自己的边界,调整自己的认知。一味地抱怨和指责并不能带你走向康复。科学理解抑郁症发病机理,梳理自己的成长经历,学习并调整自己的思维模式和生活方式,才有利于自己一步步走向康复。 (文章来自“有来心理”公众号,关注可获取更多科普。)
6772
82
2023-04-01
青少年已成为抑郁的高发人群,我们该如何预防和应对?
张屠莹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抑郁·双相
大人们总说:“少年不知愁滋味”、“小孩子无忧无虑,能有什么过不去的。”但所有这些烦恼,却实实在在是青少年们生活的一部分。 青少年的抑郁,一直被严重低估。 气温变化大的春秋季节抑郁高发,不管是家长、教师还是青少年自身,都需要掌握关于抑郁的知识,作为自查、预防、适时合理干预的参考。 青少年期是个体由儿童向成年人过渡的时期,他们不仅要应付身体和性的快速发育所带来的各种变化,还要负担现代社会的高强度学习和考试压力。他们需要不断调整自己去建立一套更成熟、更符合社会规范的思想和行为模式。 青少年们在动荡中快速成长,意味着他们要不断去处理各种各样的内心冲突,如过关斩将一般。但如果,就是有几关怎么都过不去呢,那就有可能会演变成伴随青少年的一系列心理卫生问题。 青少年抑郁的流行率 近期国外一项meta分析显示,全球范围内青少年抑郁障碍的发病率为2.6%(Polanczyk ,2015),高达30%的青少年经历亚临床症状的抑郁情绪(Balazs,2013)。 国内相关研究显示,我国儿童青少年抑郁障碍发病率约为4.8%~22.8%(李玖玲,陈星,赵春华,徐勇,2016),其他调查则显示我国青少年抑郁症状的流行率在20%~44% (冯正直,2002;罗伏生,沈丹,张珊,2009)。 当然,这里要区分:抑郁情绪&抑郁障碍 抑郁是一种范围较广的情绪问题连续体,涵盖轻度的抑郁情绪(depression mood)到严重的抑郁障碍(major depressiondisorder, MDD)(曹衍淼,王美萍, 曹丛,陈光辉,张文新,2013)我们需要关注青少年在整个抑郁情绪连续体上的心理健康状况。 青少年抑郁的危害 研究显示,青少年抑郁的严重程度越高: 1.成年之后心理健康问题的发生率越高 (1)重度抑郁障碍; (2)焦虑障碍; (3)自杀意向和自杀尝试; (4)非法药物滥用或药物依赖。 2.学业成就&经济状况越低 (1)较低的学位获得率; (2)较高的社会福利援助依赖 ; (3)较低的个人收入。 3.不利人际关系的风险越高 (1)意外怀孕; (2)单亲; (3)低质量的人际关系 ; (4)高水平的冲突和暴力. 青少年情绪波动较大,容易采取极端手段来解决问题,当抑郁最严重时,可导致自杀。 世界卫生组织2015年的统计数据显示,自杀是15至29岁年龄组人群的第二大死亡原因(WHO,2016)。 青少年抑郁的表现特征 略不同于成年人的抑郁,青少年的抑郁更具有隐蔽性,因此往往被低估,诊断及治疗率也相对较低。 抑郁表现有情绪、思维、生理、行为等方面: 1. 一天中的大多数时候都情绪低落:青少年还可表现为烦躁、易怒,甚至逃学、离家出走; 2. 失去对多数活动的兴趣:如总是抱怨身体没劲、疲乏; 3. 思维迟钝,记忆力下降,注意力难集中:如上课和做作业效率降低,成绩下滑; 4. 自卑,缺乏自信,觉得自己一无是处:如对他人评价过分敏感,对即将发生的事过分紧张; 5. 有自杀、自残的想法或行为:如在网络上发表一些很丧的话“没有我,世界会更好”、“自杀并不可怕,比自杀更可怕的是失望和厌世”,或者拿刀在手腕上比划,等等; 6. 食欲不振or暴饮暴食 ,体重可能会显著变化; 7. 失眠or睡眠过度,青少年容易伴随噩梦; 8. 常常抱怨头痛、头晕、胃痛、胸闷等,但经过医学检验查不出器质性问题:青少年由于心智尚不成熟,可能会借由躯体疼痛来表达心理上的痛苦; 9. 回避正常的社交活动:如以前的朋友现在不怎么来往了,拒绝参加家人、朋友间的一些娱乐活动; 如果家长或监护人觉察到孩子有以上表现,请及时跟进并记录孩子的状态,可作为医生诊断的重要参考。 青少年抑郁的成因 影响青少年抑郁的因素涉及诸多变量,目前的研究主要围绕神经生物学和心理社会因素两方面,总体而言有: 基因与环境交互影响着抑郁的发生(Rice,Harold,&Thapar,2002); 有抑郁母亲的青少年为抑郁高危人群(Besrdshe WR,2003); 不安全依恋尤其是矛盾型依恋的青少年更容易出现抑郁症状和自杀行为(Allen JP,1998;苏朝霞,2011); 专制与忽视型父母的孩子常表现学业和社交困难,易感抑郁(Rachel D,2001); 相比于躯体和性方面的创伤性经历,情感虐待和情感忽视对抑郁的预测作用更显著(Pitzner JK,1997); 家庭紧密性和支持性差,参与少、批评拒绝水平高与孩子抑郁的发生相关(Asnrow JR,1993); 父母敌意和苛刻的纪律以及冲突性家庭行为(包括婚姻冲突、离异)容易导致孩子出现抑郁(Binnaher B,1996); 同伴拒绝会增加青少年的被排斥感和不良的自我认识,是青少年抑郁的风险因素(Platt,Kadosh,& Lau,2013); 学习压力、人际压力、重大丧失、恋爱不顺或失恋、与人吵架、遭父母打骂等越多,青少年抑郁程度越重(苏朝霞,2011)...... 以上均为可能的影响因素,但无法说某个因素一定导致青少年抑郁。 青少年抑郁的预防和应对 1.青少年个人方面 积极进行体育锻炼,提高身体素质,合理作息,这是预防抑郁的重要因素。 精神分析对抑郁症的一个理解是“如果攻击向外表达,就会变成怨恨、愤怒、讽刺等;如果不向外表达,就会转而向内攻击自己,如羞耻、内疚、自嘲等。如果总是向内攻击自己,就容易发展成抑郁症”。 因此,青少年也应该主动学着去识别和表达自己的情绪,学习有效的问题解决方式和积极的归因方式,寻找适合自己的解压方式,培养自信,树立高自尊,建立和维持友谊。 2.家庭方面 父母是孩子最直接的养育者,可以在婴儿早期学习如何与宝宝建立安全的依恋关系,在儿童早期开始注重对孩子良好心理品质的培养。 同时,父母也是孩子非常好的榜样。父母自身能够觉察并管理好自己的情绪,以一种健康的态度去应对婚姻冲突,对婚姻有较高的满意度,以权威和民主的教养方式进行养育,允许孩子表达失败和负面情绪,建立融洽的亲子关系等都是青少年抑郁的保护因素。 如果父母觉得上面某些靠一己之力难以改善,我们建议有针对性地寻求专业的心理咨询或治疗服务(亲子、夫妻、家庭、个人成长)。 3.心理治疗 & 药物治疗 如果最终确诊为抑郁症,那么就需要配合相应的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目前已有众多实证研究表明,抑郁症可以被有效治疗。 我国对青少年抑郁症的主要治疗形式为: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 《中国抑郁障碍防治指南》(第二版)指出:青少年抑郁症的治疗应坚持药物和心理治疗并重的原则。对于轻度和中度的青少年抑郁症患者,首选心理治疗(包括认知行为治疗、精神动力治疗、家庭治疗、人际关系治疗等)。对于重度抑郁症,需要遵医嘱进行药物或者心理治疗。 4.我们每一个人 当我们在谈论如何应对抑郁的时候,是想让这个问题能够得到更妥善的处理,帮助深陷其中的孩子和家人减少几分痛苦和无助。 显然,偏见、歧视、指责或者冷漠都无助于问题的解决,还可能成为问题解决路上的绊脚石。那我们能做什么? 在这个问题上,我们每个人面前都放着一个选择题:你要不要试试看先放下自己对抑郁的固有观念? 如果你愿意尝试,那你便可以重新理解“抑郁不是一种弱点,它不是懦弱,不是心理素质差,更不代表失败”。 当你能够以一种更加包容开放的态度去看待抑郁,你还能看到“每一个抑郁的人,都有足够的理由抑郁”。 世界上的很多事看起来都跟自己无关,我们好像可以随意选择某种态度来对待那些事——那是因为我们常常看不到自己身上被选择的部分,而我们的选择也一定会在某个维度上影响我们自己的生活。 (文章来自“有来心理”公众号,关注可获取更多科普。)
4300
76
2023-02-09
走出抑郁的朋友提供的26条TIPS
张屠莹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抑郁·双相
下面的分享都是曾经经历过抑郁折磨的朋友,在回忆那段经历时,认为对自己的康复有帮助的一些感悟和体验。 1、宽容一点,懒惰一点,耐心一点,放纵一点...... 抑郁可以痊愈,这个过程会痛苦,对自己宽容一点,懒惰一点,耐心一点,放纵一点,少些自责,少些比较,少些对未来毫无根据的乱想,允许自己在这个漫长的过程中一点一点强大,你可以做到的。 2、强迫自己动起来 强迫自己动起来,一开始没有力气就快步走,听着心跳,想到什么就是什么,不需要多久,但是一定要去做,想到不好的边走边哭,想到开心的一兴奋就跑起来,突然力气被抽空了原地发呆几秒再继续。慢慢跑,20分钟或半小时,自己在今天是完成了一件很棒的事呀。如果肌肉酸疼,休息一两天,跑前要注意身体上的不适,暂时忽略心理的不情愿。 坚持一段时间,可能食欲会跟上来一点,没有也没关系,当减脂嘛,睡眠不去强求,安心听医嘱。健身是对我个人而言,是非吃药疗法中最有效的方法。不是说不吃药啊,需不需要吃药,剂量之类,请听医嘱。 3、很多东西并不是单纯的两面性就可以解释的 很多东西并不是单纯的两面性就可以解释的: 白与黑,善良与阴险,幸福的别人和抑郁的自己,都不是纯粹对立的。 我想表达的是,不是得了抑郁症,人生就完了,学业没法继续了,嫁也没人要,娶也娶不到,这样的对立极端的想法在无法自拔的时候想一想,然后要知道这是自己的大脑在骗自己,得了感冒并不意味着癌症晚期。 在患病期间基本都会过度自责,自卑,麻木,无力,过分夸大负面评价的思维,这是这个病的临床症状,远远不是现实的写照。 人生从来不是这条路走不通就彻底完蛋了这么脆弱,更不是乖乖努力学习就一定走向成功那么简单,除了这两面外,有无数多适合自己的可能与希望。 4、不给自己施压,暂时不去考虑未来 我抑郁最严重的时候觉得自己的未来一片灰暗,不能想象也不敢想象,现在想来有点强制性思维,还有争强好胜在作怪。很多人抑郁都是原本很优秀,压力太大,一下子崩了,崩的还比较惨,所以暂时不要去考虑前途,想一想人生在世那么多约束与限制,因为你得了抑郁症了,你暂时在家里任性一下父母应该都会理解包容的,多难得的机会! 如果控制不住想,就想反正我也不能差到哪里去了该怎样怎样,比你差的人生绝壁一抓一大把,放下比较和压力,也许某一天你发现自己已经开始正常生活又为未来规划了。 5、不要对我说“努力面对” 我想说让我“努力面对”的人,他们其实并不知道这件事的“努力”有多艰辛。这是一种物理上不可见但比物理上的困难更难以应付的状况,这就好像你自己的处在阴影的那一面一样,你越强大,他便越强大。而且等你意识到自己已经复发时,你可能已经陷入了你无法自助的情形了。这就好像盘山公路一样,每一步虽然都在往山顶走,但实际上坡度你完全可以忽略不计,但等你看到深不可测的悬崖时,你自己跳下去就是粉身碎骨。 患者最怕听到他人说,“只要你想走出来,你就一定能走出来”或者“你一定要振作起来”。这种话只能给患者极大的压力,迅速地把他们推向自杀的深渊。 6、抑郁症会不会是羊传染过来的? 记得之前看到过一个段子,讲得是一群羊在草原上开心的吃草,吃了一天又一天一天又一天。忽然有那么一天,有那么一只羊停了下来,开始想,这个草是哪儿来的?为什么要吃草?对于一个羊来讲,你没法给他说地球是怎么碰巧靠着合适的阳光温度、水、土壤里的矿物质一起孕育出了草,也没法给他说因为你胃里有能分解纤维素的酶,当然更没法说你去吃别的羊是一种反羊性的行为。 对于一个羊的脑容量来说,这个问题有点过于残酷,想了一阵儿,这个羊默默跳下了悬崖。以至于我一直想,抑郁症会不会是羊传染过来的。 7、唯一的解决思路就是爱这个世界,爱这个血淋淋的生活 我觉得大部分抑郁症患者多多少少都有点理想主义的情怀。或早或晚,终归发觉,这个世界,远比我们想想的要肮脏,残酷。我无数次就在生存和为什么生存之间纠结。 后来发现,唯一的解决思路,就是爱这个世界。爱这个血淋淋的生活。就像我们这一代人很多都过得痛苦,想要的太多,付出的太少。最缺失的,也是最本原的爱。 8、重新建立认知体系,是能否走出抑郁症的关键所在 我当时就很清楚我的抑郁症很大部分来自于我对这个世界的不理解,我不明白为什么真实的世界和我理想中的差距那么大,为什么这个世界充满了虚伪、欺骗和谎言。 我对自己不满意,对家人不满意,对朋友、同学、老师不满意,对所接受的教育不满意,对周围的环境不满意。我隐隐觉得可能我的认知方式出现了问题,可是我不知道问题在哪里,也不知道怎么改。 我需要重新建立我的认知体系。我觉得这才是我能否走出抑郁症的关键所在。 9、人生就像一场游戏,你需要一只眼睛盯着游戏屏幕,一只眼睛看着游戏外的自己 人生就像一场游戏,你不能太不认真,敷衍了事的结果是你很快就会觉得游戏没意思,在游戏中给自己找点儿目标总是好的;但你也不能太认真,太认真你就会忘了这其实只是一场游戏,沉迷其中无法自拔。 你需要一只眼睛盯着游戏屏幕,一只眼睛看着游戏外的自己,参与这个世界的同时保持着局外 10、认知方式的改变是走出抑郁症的前提,而良好的生活方式也能增加觉知,缓解抑郁情绪,两者相辅相成 很多患者走出抑郁症的经验,概括起来就是两个方面: 一、认知方式(大脑):不断地观察自己、接纳不完美的自己; 二、生活方式(行动):有了观察力、觉知力,就有了自控力,就可以在生活方式上做改变,饮食、运动、睡眠都可以更规律、健康。 所以在我看来,认知方式的改变是走出抑郁症的前提,而良好的生活方式也能增加觉知,缓解抑郁情绪,两者相辅相成。 11、请在咨询医生后乖乖服药,吃药不是什么丢人现眼的事情 当你在坚持锻炼、规律饮食以后,如果仍然出现焦虑、抑郁、失眠与进食障碍的情况,请在咨询医生后乖乖服药。 重度抑郁症不吃药就能走出来的,几乎没有人见过,吃药不是什么丢人现眼的事情,因为抑郁症导致大脑神经递质的电信号变得异常缓慢,记忆力严重衰退,意志力丧失,没有食欲和性欲。至于用什么药,完全是一个试错的过程,医生也没有先见之明。 12、通过自我救赎的方式改善自己的处境有一定的效果,但是非常慢 我之所以说它慢,是有了跟接受心理咨询之后自身病情好转的进度的对比之后,才知道自己以前自我摸索的进度浪费了自己很多时间。 13、不要忽视失恋和重大创伤带来的危害 在这里我要说,不要忽视失恋带来的危害。失恋不是一件普通的事情,虽然它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可它并不是一个简单的事件,而是危及到一个人心理状态的重大创伤。 不要小觑它的影响力。尤其在抑郁症病情当中的朋友们,在你失恋,或者遇到别的重大创伤的时候,一定要去找心理咨询师。让他们帮助你度过这个困难时期。心理咨询师虽然不能免除你的痛苦,但是可以帮助你学会如何接受它,度过它。 14、配合心理咨询,学习从伤害中好起来的技能 抑郁症患者就是因为恢复能力差,不懂得如何让自己从伤害中好起来的技能,才会苦苦挣扎。遇到重大危机事件的时候,正是你去学习这样的技能的好机会。然而你仅仅靠自己,是学不会的。这个得有人教你。 而你的家庭环境,可能没有教会你这样的东西。所以你需要配合心理咨询,通过咨询师一次一次帮助你从危机中走出,你会从这样的经历中渐渐学会如何应对这些糟糕的情况。 15、一个优秀的旁观者会帮助我们找到问题的所在 抑郁症患者通常都是反思能力很强的人,但是因为我们的视角总是受限于第一视角,观察的角度限制我们无法观察到整个事情的真相。 这个时候,一个优秀的旁观者会帮助我们找到问题的所在。这就是咨询师无法被替代的“镜子”作用。 16、你需要的不是懂,而是一个人能给你一个积极的回应,他能倾听,能站在你的立场上考虑问题,能回应你的悲伤和痛苦 一个好的心理咨询师其实更像是一个健康的抚育者或者朋友。你可能觉得他们不会懂你经历了些什么,不会懂你的痛苦和过往。但其实世界上很少有一个人能够完全懂得另外一个人。 你需要的不是懂,而是一个人能给你一个积极的回应,他能倾听,能站在你的立场上考虑问题,能回应你的悲伤和痛苦。这个,才是你最需要的东西。其实心理咨询师能做的事情,一个好的爸爸妈妈,一个真正好的朋友也能做到,只是抑郁症患者常常没有这样一个好的朋友或者亲人。 17、接受自己在某些方面的欠缺,同时也认同自己在另一些领域的出众 我认为最重要的变化,也是带领我走出抑郁决定性因素:接受自己的一切。接受自己在某些方面的能力是有欠缺的,同时也认同自己在另一些领域的出众。 18、各种各样的小事积压在心里难以代谢,直到不可收拾 任何疾病,都很少是从最早期就开始被治疗的。各种各样的小事积压在心里难以代谢,直到不可收拾。 19、不对新的生活做先入为主的偏见 抑郁期间扭曲的思想会是一种病毒,可能会留下后遗症。这些思想包括——“我没有价值”、“什么人都不喜欢我”、“我的性格很糟糕“、”也许这一生我都会活不好”等等。 抑郁的几年都是在这样的思想下浸润着,抑郁越久,这些思想越是牢固,牢固到你以为它们都是真的。 其实,那不是,它们是由于神经元和激素混乱,造成你对世界和自我错误的判断。也许抑郁痊愈后你还没有足够多的“美好经历“去抵消这些曾经消极的想法,但你需要理性认识这些想法的来源,不对新的生活做先入为主的偏见,open minded的同时慢慢等待积极经验的开始。 20、最可怕的并不是你得了抑郁症,而是你就任由抑郁症夺去了你作为一个正常人的权利,任由它使你变成了废人 抑郁期间,不要放弃自己的学业和生活,即使只是吃饭洗澡;不要放弃交际,即使只是说个早安;不要远离自己的家人和朋友,如果没有,就在街上走走,浸在有人的环境,这些真的真的很困难,我很理解,或许在做一件事情之前,内心的挣扎和痛苦就要把你压倒了,但是只要每天能够做一点点,就会让“无价值感”稍微远离一点点。 最可怕的并不是你得了抑郁症,而是你就任由抑郁症夺去了你作为一个正常人的权利,任由它使你变成了废人。 21、把注意力放在每天小小实现的事情上 我的经验是把注意力放在每天小小实现的事情上——比如今天能够顺利地起床了,或者帮助了别人一点点等等。 你可以每天给自己设定一个目标,可以简单到找一个甜品店去尝尝它的新品,然后告诉自己“这就是成功,因为自己找到了店,而且吃到了甜品;因为,自己有能力让自己幸福。”给自己做一顿好饭,可以慢慢地,花费一上午的时间;晚上睡觉前,认真地铺好被子,去洗个热水澡,然后钻到被子里。 22、发展一个自己做起来轻松没有挫败感的兴趣 发展一个自己做起来轻松没有挫败感的兴趣,不是那种很高难度的,只要很简单的力所能及就行,比如浇花、切菜、养宠物等等。 重要的是,会觉得自己在为这个世界创造一些美好的东西。 23、自我救赎没有效果时,尝试随便给微信里面一个有意思的朋友打了个电话 那时,我很想轻生。后来我随便给微信里面一个很有意思的朋友打了个电话,因为我想整整八个月我都走不出来,我已经没有什么办法了。他跟我说了一个小时,跟我说了一些乱七八糟的。然后我就逐渐哈哈大笑。打完这个电话,那天晚上我睡了个好觉。后来我跟很多人聊了很多。 我想这个世界上有那么多有趣的人,光是我微信里面就有很多。以后每一晚上不开心,我就找一个人打一个电话。这样我至少可以再坚持一个月。但是我打了几天,我就不那么伤心了。 因为原来大家平静的外表下都有着各自的心事。那段时间我每天花很多时间,去沟通。我说我的事情,我诉说。然后我听他们讲,我倾听。于是我认识了很多新的朋友。也让我觉得这个世界挺有趣的,就冲这些温暖的人。 24、做为患者家属,当你不知该做什么的时候,当你发现你说什么都没有用,那就什么也别做,只去安静的陪伴就好了 带着无限的爱、关怀和宽容。当他烦躁焦虑冲动的时候,尽量不要被他影响,要告诉自己和他有这些想法是正常的,就像发烧打喷嚏,因为他病了。 25、事实上不需要太多的人的关注,只需要有两三个人理解你的痛苦,默默地支持你,接纳你即可 帮助一个人走出抑郁症(或者任何类型的精神疾病),事实上不需要太多的人的关注,只需要有两三个人理解你的痛苦,默默地支持你,接纳你即可。请记住,这个世界上的绝大多数人,99.99999999%与你一毛钱关系都没有。 你以为你在他们的心目中的形象很重要,所以,你努力打造自己的名声和成就,事实上,他们每天在自己的蜗牛壳打转,甚至想不起你是谁来,更何况你的痛苦。 26、每当自己陷入抑郁的时候,要给自己留出难过的时间 每当自己陷入抑郁的时候,要给自己留出难过的时间。可以在本子上圈圈画画,也可以在日记上写下自己的心绪。我一般在抑郁的时候感觉全身都没劲,只想难过地趴在床上放空,有时还想哭哭不出来,只是真的什么也不想做,睡也睡不着。 后来我按照我的心理咨询师建议的那样,给自己空出难过的时间,但要计时,仅在这段时间里让自己充分地难过。可以静静地思索一下“这是什么情绪啊?”“我为什么会难过呢?”“这是一种怎么样的感觉呢?”“我的身体具体哪个部位又有什么样的感受呢?”,也可以大哭一通,时间到了就洗把脸起床该干嘛干嘛。 ( 文章来自“有来心理”公众号,关注可获取更多科普。)
5152
43
2023-01-10